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6

错时空与本土化图书

Interlaced Space-time and Localiza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hinese TV Documentary Style Evolution(1958-2013)

SSAPID:101-7070-1559-15
ISBN:978-7-5097-5411-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把中国电视纪录片放在整个世界纪录片发展的总体潮流之中进行比较与审视,研究“我和你”、“自我”与“他者”的参照与交融,详细阐释世界纪录理念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深度影响,同时横向比较相同时期、不同理念的创作情态,深入解读国外纪录理念对中国纪录片创作的“错时空”影响以及中国纪录片“本土化”吸纳的复杂状态。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武新宏
编 辑:周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参考纪录片作品

 写在后面的话:结缘纪录片

 绪论 中国纪录片与世界:错时空影响与本土化吸纳

  一 错时空影响:世界纪录片对中国

  二 本土化吸纳:中国纪录片对世界

 第一章 理念与风格

  一 关于理念

  二 关于风格

  三 纪录片理念与风格

  四 中国电视纪录片风格衍变的过程与阶段

   (一)初创时期(1958~1967):“形象化政论”与“格里尔逊式”共存

    1.燃情岁月中的自信

    2.“形象化政论”与“格里尔逊式”共存

   (二)非常时期(1968~1977):自我封闭隔绝与“直接电影”热潮

    1.扭曲的自我封闭

    2.“有交流”但“不接受”

   (三)思变时期(1978~1987):寻找纪实突破

    1.科教片预热

    2.中日牵手合拍 北广助力

   (四)繁荣时期(1988~1999):回归纪实本体

    1.实现突破

    2.“弗拉哈迪式”与“直接电影”并重

   (五)兼容时期(2000~2013):多元共存与“新纪录电影”兴起

    1.多元共存

    2.“新纪录电影”兴起

 第二章 格里尔逊与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风格衍变

  一 “世界纪录片教父”格里尔逊

   1.为纪录片命名

   2.发起“英国纪录电影运动”

  二 “格里尔逊式”纪录理念与风格呈现

   1.创作宗旨:“我视电影为讲坛”

   2.选题方向:回归现实生活

   3.摄制理念:“创造性处理”

   4.剪辑模式:“解说+音乐+画面”

  三 格里尔逊与中国电视纪录片风格衍变

   (一)第一次高潮(1958~1989)

    1.初期的“不谋而合”(1958~1965)

    2.特殊时期的“扭曲”(1966~1976)

    3.探索时期回归“格里尔逊式”(1977~1989)

   (二)第二次高潮(2000~2013)

    1.题材关注重大历史事件

    2.“创造性处理”新手段

    3.“格里尔逊式”在中国出现的原因分析

  四 代表作品:《鄱阳湖畔炼红心》《话说长江》

   (一)《鄱阳湖畔炼红心》

   (二)《话说长江》

 第三章 弗拉哈迪与中国电视纪录片回归纪实本体

  一 “世界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

   1.浪漫探险家

   2.一鸣惊人

   3.无法超越

  二 “弗拉哈迪式”纪录理念

   1.创作宗旨:回避丑表现美

   2.题材:表现即将消失的文明

   3.拍摄一个家庭

   4.与被拍摄对象交朋友

   5.戏剧性

   6.适度搬演

  三 弗拉哈迪穿越70年艰难渗入

   (一)第一个高峰:十年辉煌

    1.艰难起步

    2.本土化特点

   (二)再度崛起:孕育新的高峰

  四 弗拉哈迪风格在中国出现的原因

  五 弗拉哈迪风格在中国的本土化呈现

   1.选题范围的拓宽

   2.主题内涵的开掘

   3.形式的拓展

  六 代表作品:《藏北人家》《活力中国》

   (一)《藏北人家》

    1.人与自然的和谐

    2.独特的民风民俗

    3.真实丰富的细节

    4.与拍摄对象交朋友

   (二)《活力中国》分析

    1.多角度呈现时代风貌

    2.纪录手法现代多元

    3.期待与思考

 第四章 “直接电影”穿越30年深潜中国

  一 “直接电影”缘起

   1.对传统的反叛

   2.影视合流

   3.梅索斯兄弟

   4.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二 “直接电影”纪录理念与制作原则

   1.旁观者身份

   2.不用解说词

   3.避免“暴露剪辑观点”

  三 “直接电影”在中国的影响

   (一)始于独立制片领域

    1.吴文光与《流浪北京》

    2.段锦川与《八廓南街16号》

   (二)体制内突破

    1.康健宁与《阴阳》

    2.个性表达:张以庆

  四 代表作品:《劫后》《中国》

   (一)《劫后》

    1.表现题材国际化、主流化

    2.表现手法去主观化、去宣传化

    3.表达价值中国化、本土化

    4.运作模式市场化、产业化

   (二)《中国》

    1.创作目的:形象宣传与真实纪录的碰撞

    2.纪录理念:“格里尔逊式”与“直接电影”的交集

    3.文化观念: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对峙

 第五章 “真理电影”在中国杂糅渗透

  一 让·鲁什与《夏日纪事》

   1.反叛与挑战

   2.向吉加·维尔托夫致敬

   3.实验作品《夏日纪事》

  二 “真理电影”的纪录原则

   1.挑动者身份

   2.制作者出现在画面里

   3.旁观与介入杂糅

   4.“真理电影”与“直接电影”的共同点与区别:

  三 “真理电影”在中国的呈现

   (一)《望长城》的“真理电影”色彩

    1.主持人介入节目进程

    2.制作者现身影片

    3.“旁观”与“介入”并存

   (二)雎安奇与《北京的风很大》

    1.挑动者身份

    2.鲜明的实验性

   (三)张以庆与《幼儿园》

    1.客观纪录与“介入”采访共存

    2.刻意的“主观”表达

  四 代表作品:《夏日纪事》《幼儿园》

   1.纪录理念:“旁观”与“介入”共存

   2.风格呈现:象征抒情与纪实思考

 第六章 “新纪录电影”渐成新宠

  一 “新纪录电影”的特征与原则

   1.主动“虚构”过去

   2.模糊纪录片与故事片边界

   3.调查者的身份

   4.多种表现方法并用

  二 迈克尔·摩尔与“新纪录电影”

   1.焦点性选题

   2.新颖的表现手法

   3.锲而不舍的调查者

   4.幽默讽刺与游戏

  三 “新纪录电影”在中国的出现与衍变

   (一)中国新纪录电影特点

    1.题材多为历史文化内容

    2.故事化叙事

    3.手法多用情景再现

    4.国际化视野

   (二)最早使用情景再现的中国纪录片导演:周兵

    1.偏重于主观化的创作

    2.虚构过去的真实

    3.中国文化传播者

  四 代表作品比较分析

   (一)《故宫》《台北故宫》比较分析

    1.纪录理念:叙事与对话

    2.纪录手法:艺术再现与纪实呈现

    3.审美形态:庄重威严与自然平和

   (二)《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作品分析

    1.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传播理念

    2.国际语言与现代手法

 第七章 伊文思与中国纪录片50年

  一 “用摄影机不断发现世界”

   1.电影诗人

   2.时代纪录者

  二 伊文思纪录理念与主张

   1.绝对的客观真实不存在

   2.真实反映生活是纪录片的生命

   3.多元融合、不拘一格

  三 伊文思对中国的影响

   (一)在中国拍片过程中身教

    1.拍摄之前先了解被拍摄对象

    2.抓拍最自然真实的东西

   (二)专程来中国讲课教学

    1.最直接评价中国纪录片创作

    2.最早最直接向中国传播世界纪录理念

   (三)直接受教于伊文思的陈晓卿

    1.时代纪录者

    2.不反对摆拍

    3.国际化视野

    4.喜欢真正用心思去拍东西

  四 作品分析:《舌尖上的中国》

   (一)“旁观”与“介入”合力共塑舌尖上的中国形象

    1.纪录片与国家形象

    2.《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中国形象

    3.“旁观”与“介入”合力共塑

 结语

本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把中国电视纪录片放在整个世界纪录片发展的总体潮流之中进行比较与审视,研究“我和你”、“自我”与“他者”的参照与交融,详细阐释世界纪录理念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深度影响。同时,横向比较相同时期、不同理念的创作情态,深入解读国外纪录理念对中国纪录片创作的“错时空”影响以及中国纪录片“本土化”吸纳的复杂状态,有利于厘清中国纪录片的风格样式与世界纪录理念的相互关联及传承脉络,辨识中国纪录片的形态价值与审美走向,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繁荣与发展。

〔德〕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

〔法〕克莱尔·德瓦里厄:《尤里斯·伊文思的长征——与记者谈话录》,张以群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瑞士〕菲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

〔荷兰〕尤里斯·伊文思:《摄像机和我》,沈善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五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

〔意〕贝内戴托·克罗齐:《美学的历史》,王天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张德魁、冷铁铮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美〕亨·阿杰尔:《电影美学概述》,徐崇业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法〕克里斯蒂安·麦兹:《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导论》,刘尧森译,远流出版社,1996。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陈丽贵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美〕迈克尔·拉比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何苏六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美〕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蒋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5。

〔美〕詹宁斯·布莱恩特:《传媒效果概论》,陆剑南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法〕克里斯蒂安·麦兹:《想象的能指》,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英〕保罗·罗沙:《弗拉哈迪纪录电影研究》,贾恺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美〕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刘鹤群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日〕山根贞男:《收割电影》,冯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美〕艾伦·罗森塔尔:《纪录片编导与制作》,张文俊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美〕史蒂文·卡兹:《电影镜头设计》,王旭峰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美〕罗伯特·C.艾伦:《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美〕拉里·A.萨默瓦:《跨文化传播》,闵惠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美〕希拉·科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孙红云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美〕加里·R.埃杰顿:《美国电视史》,李银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刘勰:《文心雕龙》,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李明道:《在阳台上演讲的电影工作者》,台湾唐山出版社,1992。

杨伟光:《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东方出版社,1996。

钟大年:《纪录片论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何苏六:《电视画面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任远:《世纪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张雅欣:《中外纪录片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郭镇之:《电视传播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姜依文:《生存之境》,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关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林少雄:《多元视域中的纪实影片》,学林出版社,2003。

张同道:《大师影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张同道:《电影艺术导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肖平:《纪录片编导实践理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吕新雨:《纪录中国》,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3。

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贾秀清:《记录与诠释:电视艺术美学本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张晓峰:《电视制作原理与节目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吕萌:《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金丹元:《电视与审美》,学林出版社,2005。

肖同庆:《影像史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胡智锋:《“真相”与“造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6。

侯洪:《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黎小锋、贾恺:《纪录片创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张红军:《纪录影像文化论》,新华出版社,2006。

平杰:《另眼相看》,文汇出版社,2006。

贾秀清:《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本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彭小莲:《理想主义的困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刘习良、李丹:《中国纪录片年鉴1990~2007》,中国广播出版社,2007。

刘效礼:《2007中国电视纪实节目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单万里:《纪录电影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乔云霞:《中国广播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石屹:《纪录片创作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胡克:《美国电影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张雅欣:《影像文化志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任远:《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李兴国:《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电视纪录片卷》(上下),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8。

张同道:《电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石屹:《一撇一捺——陈汉元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李灵革:《纪录片下的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陈刚:《Discovery解密美国探索频道节目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孙凤毅:《从纪实到现实:中国纪录片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张同道:《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导演研究》,同心出版社,2009。

朱晓军:《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宋素丽:《自我的裂变——叙事心理学视野中的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刘笑盈、贺文发:《俯视到平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朱晓军:《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周文:《世界纪录片精品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聂欣如:《纪录片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聂欣如:《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张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梁明:《镜头在说话:电影造型语言分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胡智锋:《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陈日浓:《中国对外传播史略》,外文出版社,2010。

何艳:《美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现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孙明经:《孙明经手记》,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胡正荣:《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姜娟:《主体·视点·表达——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石屹:《纪录片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孙玉胜:《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徐泓:《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中国纪录片网

良友纪录片网

中央电视台官网

纪录频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