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5

改革开放40年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展望图书

Changes and Prospect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a Since 1978

SSAPID:101-6897-6932-28
ISBN:978-7-5201-357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适应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战略高度,深入研究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演化规律和政策原理,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全球价值链上重新找寻坐标,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的控制,实现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利益的提高,最终达到转变贸易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大力拓展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这既有理论上的必要性,也有实践上的迫切性, 将有力地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和中国经济增长。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上海研究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丛书
编 辑:杜文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与贸易竞争力

  第一节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与定位

   一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国际趋势与中国参与

    (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背景

    (二)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发展趋势

     1.全球价值链发展趋势——基于贸易数据的分析

     2.全球价值链发展趋势——基于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分析

    (三)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和发展趋势

   二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与国际对比

    (一)全球价值链位置

    (二)全球价值链长度

    (三)基于价值链长度的产业部门国际对比分析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贸易利得与竞争优势

   一 增加值贸易与贸易利得

    (一)传统贸易与增加值贸易

    (二)中国出口增加值的分解与国际对比

   二 贸易竞争优势与贸易结构优化

    (一)RCA指数与增加值RCA指数

    (二)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与国际对比

 第三章 建设创新引领的新型经济体系

  第一节 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与实践

   一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基本理论

    (一)从新古典主义理论到新熊彼特主义*

    (二)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

     1.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

     2.投资驱动的收益递减:向创新驱动转型

   二 创新在中国:从理念到实践

    (一)创新发展理念: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

    (二)创新在中国的实践

     1.制造业中的技术创新

     2.高技术产业的培育与高新区的建设*

     3.对国外技术的引进*

     4.形成了低成本、大规模、更快捷的创新模式*

     5.创新中的政府角色*

    (三)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充分显现*

  第二节 我国现有经济体系中的创新障碍

   一 中国创新能力的不足

    (一)大而不强:制造业创新能力整体薄弱

    (二)科学研究型创新仍处于学习阶段

    (三)创新投入不足

    (四)创新人才匮乏

    (五)创新质量不高

   二 我国创新的体制与机制障碍

    (一)监管流程迟滞

    (二)投资驱动与传统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相对落后*

    (三)科技和市场脱节*

    (四)技术追赶的体制特性难以实现技术领跑

  第三节 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新型经济体系

   一 全面推进各项创新

   二 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新型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

    (一)以企业为主体

    (二)以市场为导向

    (三)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三 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新型经济体系的政策选择

    (一)完善以知识产权战略为核心的治理架构

    (二)建立自下而上的创新模式

    (三)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突破科学研究型创新的瓶颈*

    (四)以科技体制改革带动科技成果转化

    (五)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第四章 改革开放40年来产业结构演进路径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第四节 如何发挥产业政策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创建全球一流企业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兴衰

   一 乡镇企业的发展阶段

    (一)产生和发展初期(1978~1983年)

    (二)高速增长期(1984~1989年)

    (三)调整和改革时期(1990年至今)

   二 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 乡镇企业的发展趋势

    (一)进一步深化产权体制改革,适应现代市场机制

    (二)发挥自身农村属性优势,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崛起

   一 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概况

    (一)投资规模

    (二)产业结构

    (三)行业结构

    (四)区域布局

    (五)投资方式

    (六)外资来源地

   二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对资本积累的作用

    (二)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三)对产业结构的作用

    (四)对进出口贸易的作用

    (五)对就业和工资的作用

    (六)对环境的作用

   三 新形势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应对之策

    (一)发展趋势

    (二)应对之策

  第三节 中国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

   一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

    (一)民营企业的探索阶段(1978~1986年)

    (二)民营企业的曲折发展阶段(1987~1996年)

    (三)民营企业的全面发展阶段(1997至今)

   二 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对经济总量的贡献

    (二)对地区经济发展平衡的贡献

    (三)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三 民营企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

   一 中国国有企业理论的四个阶段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步探索(1949~1977年)

    (二)企业主体论:从“两步利改税”到承包制(1978~1992年)

    (三)企业制度论:从股份制到现代企业制度(1993~2002年)

    (四)企业产权论: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2003年起至今)

   二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二)优化产业结构,资本转向支柱行业

    (三)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

    (四)国有企业是特殊时期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依托

   三 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一)建立有效制度基础,保证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面对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落实和完善

    (三)对国有企业实施分类监管,提高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第六章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产业效率

  第一节 客观认识中国的区域差距

  第二节 平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过去十几年缩小区域差距的努力与成效

  第四节 总量平衡目标下的效率损失

   一 生产率增长放缓

   二 配置效率的恶化

  第五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第七章 德国工业4.0发展及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第一节 德国工业4.0的提出背景

  第二节 德国“工业4.0”的内容

   一 从工业1.0到工业4.0

   二 德国工业4.0的具体内容

    (一)一个核心

    (二)二重战略

    (三)三大集成

    (四)八项举措

  第三节 德国实施“工业4.0”面临的内忧外患

   一 内忧

    (一)德国国内工业劳动力成本上升

    (二)制造业比重下降,产业升级压力大

    (三)德国制造业短期内面临出口下滑的趋势

    (四)网络安全问题会使工业生产中互联网系统受到威胁

    (五)德国工业4.0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且适用面较小

   二 外患

    (一)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竞争

    (二)以中国、韩国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崛起

  第四节 工业4.0的技术基础及德国存在的优势

   一 德国实现工业4.0所需要的技术基础

    (一)工业物联网

    (二)嵌入式系统和网络

    (三)大数据和数据处理

   二 德国发展工业4.0存在的优势

    (一)多次工业改革的丰富经验是实现工业4.0的转型基础

    (二)发达实体经济为“工业4.0”的推进提供动力

    (三)技术领先信息物理系统是发展“工业4.0”的基础

    (四)加速转型的产业组织结构是发展“工业4.0”的加速器

    (五)灵活性的人力劳动是快速发展工业4.0的保证

  第五节 德国工业对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启示

   一 中国实体经济制造业的现状

   二 中国制造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生产核心技术

    (二)品牌优势不足,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三)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 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一)鼓励制造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二)鼓励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三)构建中小企业新兴产业组织结构

    (四)提倡产学研结合模式,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1.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教育理念

     2.制定鼓励优惠政策

     3.大力推动“1+1+1”创新平台的发展

 第八章 组织差异化与企业竞争力:以丰田、吉利为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

   一 平台组织结构

   二 平台组织层级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案例研究

   一 丰田平台组织能力

    (一)平台组织结构

    (二)平台组织创新机制

     1.分工协作方式

     2.创新激励机制

     3.能力构建机制

   二 吉利产品制造的组织能力

    (一)以模仿为主的标准化层竞争者(1997~2005年)

     1.技术学习

     2.组织学习能力

    (二)以自主研发和并购为主的模块技术掌握者(2006~2009年)

     1.技术学习

     2.组织学习能力

    (三)追求品牌价值迈向平台领导企业(2010~2015年)

     1.技术学习

     2.组织学习能力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书从适应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战略高度,深入研究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演化规律和政策原理,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全球价值链上重新找寻坐标,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的控制,实现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利益的提高,最终达到转变贸易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大力拓展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这既有理论上的必要性,也有实践上的迫切性,将有力地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和中国经济增长。

辜胜阻:《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转型》,人民出版社,2013。

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

刘刚:《以创新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国家治理周刊》2017年第46期。

柳卸林、高雨辰、丁雪辰:《寻找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理论思维——基于新熊彼特增长理论的思考》,《管理世界》2017年第12期。

王海燕、郑秀梅:《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1期。

严成樑、龚六堂:《熊彼特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8卷第3期。

威廉·鲍莫尔:《资本主义的增长奇迹:自由市场创新机器》,中信出版社,2004。

雅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完整版),2015a。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简化版),2015b。

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中国式增长及减速》,《比较》2017年第6辑。

约瑟夫·斯蒂格利:《增长的方法:学习型社会与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信出版集团,2017。

Abramovitz,M.,“Resource and output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870”,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6(2),5-23.

Fagerberg,J. and B. Verspagen,“Technology-gaps,innovation-diffusion and transformation:An evolutionary interpretation”,Research Policy,2002,31,1291-1304.

Solow,R. 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312-320.

邓淑华:《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2年2月13日。

干春晖:《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2010年http://www.gov.cn/zwgk/2010-09/06/content_1696516.htm。

江飞涛、李晓萍:《中国产业政策取向应做重大调整》,《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2012年11月14日。

金碚:《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5期。

李强:《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人民论坛》2014年第2期。

李源:《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区域差异及特征解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刘社建:《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问题及对策》,《学术月刊》2014年第2期。

刘志彪:《从全球价值链转向全球创新链: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学术月刊》2015年第2期。

卢锋:《当前产业政策反思》,《人民论坛》2013年第6期。

汪云芳:《“雁行模式”的变革与中国产业发展选择》,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

许召元:《因“类”制宜 化解产能过剩》,《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16日。

张震宇:《如何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学习时报》2014年11月3日

张辛欣:《中国制造2025:“智造、互联网+”受青睐》,《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3月26日。

詹绍菓:《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第2期。

赵春明、文磊:《利用竞争新优势促进我国产业价值链的升级》,《红旗文稿》2014年第7期。

周叔莲:《新时期我国高增长行业的产业政策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姜春海:《中国乡镇企业融资来源及结构分析》,《经济评论》2003年第6期。

陈剑波:《市场经济演进中乡镇企业的技术获得与技术选择》,《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于立、姜春海:《中国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

谭秋成:《转型时期乡村组织行为与乡镇企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支兆华:《乡镇企业改制的另一种解释》,《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田素华、杨烨超:《FDI进入中国区位变动的决定因素:基于D-G模型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12年第11期。

金相郁、朴英姬:《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鲁漪婷:《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诱因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刘冀广:《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武汉大学,2005。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王毅:《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经济效应与发展对策研究》,厦门大学,2005。

李晓钟、张小缔:《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范承泽、胡一帆、郑红亮:《FDI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孙正君:《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分析》,辽宁大学,2017。

肖竞成:《FDI与我国产业向后关联效应及其决定因素分析》,湖南大学,2008。

刘桂香:《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山东大学,2015。

胡安建、赵焱、常志有:《FDI溢出效应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区域金融研究》2016年第12期。

李思敏:《中国外商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基于东中西部的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山东大学,2017。

郑月明、董登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效应》,《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刘宏、李述晟:《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第4期。

G. Chichilnisky. 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4):851-874.

I.Ropke. Trade,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Free Trade Dogma’[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4,(9):13-22.

G.M. Grossman and A.B. Krueger.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2):353-377.

杨立卓、余稳策:《FDI 与我国绿色发展关系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苏振东、周玮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与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异质性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盛斌、吕越:《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来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赵云峰:《基于中国经济升级版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研究》,《经济界》2013年第4期。

李锐:《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沈雯:《江西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对策研究》,南昌大学,2013。

王甜甜:《基于战略视角下的民营企业转型问题研究》,河北大学,2011。

朱楠:《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罗能生:《中国民营企业现代转型的多位思考——转型、创新与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求是学刊》2008年第5期。

刘旭:《中国企业转型问题研究》,河北大学,2008。

何炼成:《关于社会主义股份制若干重要理论问题》,《当代经济科学》1989年第5期。

韩克勇、刘利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初探》,《经济问题》1995年第12期。

黄群慧、王佳宁:《国有企业改革新进展与趋势观察》,《改革》2017年第4期。

黄派:《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两点思考》,《经济经纬》1995年第6期。

张屹山、赵立文等:《论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2期。

陈钊、陆铭:《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国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卢峰、姚洋:《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陆铭:《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世界经济》2011年第1期。

陆铭:《空间的力量——地理、政治与城市发展》,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陆铭、陈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上海三联书店,2006。

陆铭、陈钊:《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基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

陆铭、向宽虎、陈钊:《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世界经济》2011年第6期。

陆铭、向宽虎:《地理与服务业——内需是否会使城市体系分散化?》,《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11卷第3期。

陆铭、张航:《房价推升工资:2003年土地政策的拐点如何影响了劳动成本?》,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工作论文,2013。

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世界经济》2011年第7期。

徐现祥、王贤彬、高元骅:《中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3期。

许政、陈钊、陆铭:《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2010年第7期。

朱希伟、陶永亮:《经济集聚与区域协调》,《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3期。

Bao,Chengchao,Zhao Chen and Jianfeng Wu,2013,“Chinese manufacturing on the move:Factor supply or market access?” China Economic Review,26,170-181.

Cai,F. and Y. Du,2011,“Wage Increases,Wage Convergence,and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Vol. 22,No. 4,pp. 601-610.

Chen,Binkai,Ming Lu,Kuanhu Xiang,and Colin Lixin Xu,2013,“Geography versus Policy:How Remoteness to Sea Reverses the Effect of Development Zone on Enterprise Efficiency in China?” working paper.

Chen,Zhao,Yu Jin,and Ming Lu,2008,“Economic Opening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in M. Fujita,S. Kumagai and K. Nishikimi (eds.),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Perspectives from Spatial and Neoclassical Economics,Edward Elgar Publishing,pp. 276-31.

Fujita,M. and Mori,T. “The Role of Ports in the Making of Major Cities:Self-agglomeration and Hub-effect.”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49,pp. 93-120.

Garnaut,Ross,Ligang Song,Yang Yao,and Xiaolu Wang,2001 The Emerging Private Enterprise in China,Asia Pacific Press.

Gill,I. S.,H. J. Kharas,and D. Bhattasali,2007,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Goldstein,G. S. and L. N. Moses,1975,“Interdependence and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 2,No.1,pp. 63-84.

Ho,Chunyu and Dan Li,2010,“Spatial Dependence and Divergence across Chinese Citie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 14,No. 2,pp. 386-403.

Hsieh,Chang-Tai and Peter J. Klenow,2009,“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124,No. 4,pp. 1403-1448.

Krugman,Paul R.,1991,Geography and Trade,MIT Press.

Li,Chao and John Gibson,2013,“Rising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Fact or Artifact?” World Development,Vol. 47,pp. 16-29.

Mills,E. S.,1972,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Urban Economy,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Olley,S. and A. Pakes,1996,“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Econometrica,Vol. 64,No. 6,pp. 1263-97.

Perkins,Dwight Heald and Thomas G. Rawski,2008,“Forecas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o 2025”,Chapter 20,in Loren Brandt and Thomas G. Rawski (eds.),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 829-86.

Schweizer,U. and P. Varaiya,1976,“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with a Leontief Technology”,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Vol. 6,No. 3,pp. 231-251.

Schweizer,U. and P. Varaiya,1977,“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with a Leontief Technology-II:Substitute Technique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Vol. 7,No. 4,pp. 293-320.

Shi,H.,2013,“Shocks,Distortions,Misallocation and Aggregate TFP Loss”,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World Bank,2009,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World Bank. (中译本,《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Zhang,X.,J. Yang,and S. Wang,2011,“China has Reached the Lewis Turning Point”,China Economic Review,Vol. 22,No. 4,pp. 542-554.

王德显:《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税务与经济》2016年第1期。

黄顺魁:《制造业转型升级:德国“工业4.0”的启示》,《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1期。

丁纯、李君扬:《德国工业“4.0”:内容、动因与前景及其启示》,《德国研究》2014年第4期。

贺正楚、潘红玉:《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王茹:《德国工业4.0的优势、挑战与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第51期。

晏越:《“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综述》,《社科天地》2016年第8期。

杨丽君、邵君:《新常态下德国工业4.0对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启示》,《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4期。

百度百科:《工业4.0》,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ORGNi7wfukP39hr0uz1HJpLTTjbkPphBrF-sxPfLDP-1ZgeIi7IBUMnlsbtcLW0EYY0mw7WNiOYrXSwqF-bhDiu9JBDxxz-rg4X49rDeAW#8。

网易新闻:《在德国遇见真正的4.0》,http://news.163.com/17/0123/16/CBFR8RMK000187VE.html。

百度文档:《探析德国工业4.0》,http://wenku.baidu.com/view/f211b69a25c52cc58ad6be5a.html?re=view。

百度文库:《德国工业4.0的五个经典案例》,http://wenku.baidu.com/view/6093370b5022aaea998f0fff.html?from=search&from_page=view&from_mod=download。

制造业创新:《德国的工业4.0》,http://www.gkong.com/item/news/2013/11/76501.html。

百度文库:《德国工业4.0》,http://wenku.baidu.com/view/4405971fe53a580216fcfeb2. html?from=search。

中国发展观察:《对德国工业4.0的几点新认识》,http://wenku.baidu.com/view/2336685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b.html?re=view。

中国测控网:《告诉你德国工业4.0到底发展到了怎样的地步》,http://www. ck365.cn/news/9/40996.html。

新浪财经:《图文:中美德日50年制造业增加值/GDP比重》,http://finance.sina. com. cn/stock/usstock/shsj/20120827/161412965814.shtml。

360doc:《深度解析:全球制造业大迁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08/01/35615557_627410781.shtml。

万方数据:《产学研结合模式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http://d.wanfangdata. com.cn/Periodical/nanf201532059。

上海器仪厂:《德国“工业4.0”及对我国企业转型的启示》,https://sanwen8.cn/p/432bsuy.html。

李伟:《对德国工业4.0的几点新认识》,《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第10期。

李显君:《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思考》,《汽车工业研究》2012年第1期。

刘世锦:《市场开放、竞争与产业进步——中国汽车产业30年发展中的争论和重要经验》,《管理世界》2008年第12期。

路风、封凯栋:《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道路还走得通吗?》,《中国军转民》2004年第4期。

王丹、王玉:《中国汽车企业的软实力测评和提升——来自上汽集团的案例》,《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6期。

谢伟:《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中国轿车工业》,《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田志龙、李春荣、蒋倩、王浩、刘林、朱力、朱守拓:《中国汽车市场弱势后入者的经营战略——基于对吉利、奇瑞、华晨、比亚迪和哈飞等华系汽车的案例分析》,《管理世界》2010年第8期。

朱瑞博、刘志阳、刘芸:《架构创新、生态位优化与后发企业的跨越式赶超——基于比亚迪、联发科、华为、振华重工创新实践的理论探索》,《管理世界》2011年第7期。

江诗松、龚丽梅、魏江:《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的能力追赶:一个共演模型——以吉利集团为例》,《管理世界》2011年第4期。

GAWER A.,CUSUMANO,MICHAEL A. Platform Leadership:How Intel,Microsoft,and Cisco Drive Industry Innovation[M]. Boston,Mas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2.

根来龍之、加藤和彦:《クスマノ&ガワーの 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リーダーシップ4つのレバー論の批判的発展》,早稲田大学IT戦略研究所ワーキングペーパーシリーズ,2006,(18)。

小川统一:《我が国エレクトロニクス産業にみる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の形成メカニズム》,赤門マネジメント·レビュー,2008,(6)。

立本博文、小川统一、新宅純二郎:《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ビジネス:新しい産業環境·国際分業·国際競争力》,東京大学ものづくり経営研究センター(MMRC)ディスカッションペーパー,2010,(321)。

GAWER A,HENDERSON R. Platform Owner Entry and Innovation in Complementary Markets:Evidence from Intel[J].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07,16(1).

BALDWIN,CARLISS Y,JASON WOODARD C. The Architecture of Platforms:a Unified View[A]. Annabelle Gawer. Platforms,Markets and Innovation[C]. Cheltenha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10:19-44.

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周国荣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张其仔:《模块化、产业内分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ROBERT K Yin.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M]. Thousand Oaks,London,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3.

毛基业、张霞:《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及现状评估—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7)》,《管理世界》2008年第4期。

PETTIGREW A M. Longitudinal Field Research on Change:Theory and Practice[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0,1(3).

叶康涛:《案例研究:从个案分析到理论创建》,《管理世界》2006年第2期。

王文正、俞越:《吉利凭什么》,《浙商》2010年第5期。

王霉、李书福:《让世界汽车置入“中国引擎”》,《汽车与社会》2013年第33期。

陈祖涛、欧阳梅:《我的汽车生涯》,人民出版社,2005。

郑作时:《汽车疯子李书福》,中信出版社,2007。

藤本隆宏:《能力构筑竞争》,许经明等译,中信出版社,2007。

藤本隆宏:《自動車の設計思想と製品開発能力》,東京大学ものづくり経営研究センター(MMRC)ディスカッションペーパー,2006,(74)。

河野英子:《競争力に貢献する人材形成システム-ゲストエンジニア制度》,《企業の境界を超えて連続する技術者のキャリア》,組織科学,2005,39(1)。

近能善範:《自動車のエレクトロニクス化と先端技術開発協業》,東京大学ものづくり経営研究センター(MMRC)ディスカッションペーパー,2008,(198)。

具承桓:《トヨタのR&D 垂直系列化と協働的研究開発システム》,京都マネジメント·レビュー,2011,(19)。

宋泓、柴瑜、张泰:《市场开放、企业学习及适应能力和产业成长模式转型——中国汽车产业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

金麟洙:《从模仿到创新——韩国技术学习的动力》,刘小梅、刘鸿基译,新华出版社,1998。

陈东升:《创新就是率先模仿》,《深圳特区报》2002年3月28日。

陈建辉、徐滨宽:《选择创新不后悔》,《经济日报》2006年6月7日

梅永红、封凯栋:《吉利造车现象——关于吉利自主创新的调研报告》,《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1期。

王晓玲、吴丽:《流水线研发:吉利的新引擎》,《商务周刊》2010年第3期。

SARALA R M.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cculturation Factors on Post-acquisition Conflict[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26(1).

DENISON D R,ASKINS B,GUIDROZ A M. Managing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 Advances in Global Leadership,2011(6).

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李萌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野中郁次郎、紺野登:《知識創造の方法論》,東洋経済新報社,2003.

野中郁次郎、绀野登:《知识经营的魅力:知识管理与当今时代》,赵群译,中信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