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4

民主与发展——亚洲工业化时代的民主政治研究图书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Asian Democracy in Asia's Industrialization Era

SSAPID:101-6806-2292-69
ISBN:978-7-5097-7888-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菲律宾、印度、越南、伊朗、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得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理论发现。书中在对与我国历史起点与发展环境相似的亚洲国家的政治发展实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亚洲多国政治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做出了对亚洲工业化及政治发展进程的“快亚洲”与“慢亚洲”的归纳,并对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房宁 郭静
编 辑:黄金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73/77 各国政治

 作者介绍

 绪论:工业化时代的政治发展

  绪论:工业化时代的政治发展

   一 缘起:崛起政治学

    (一)美国崛起与“冷战政治学”的启示

    (二)为中国崛起观察世界

   二 方法:差异与重复

    (一)直接观察法

    (二)在差异性中发现问题

    (三)在重复性中寻找规律

   三 理论:策略与结构

    (一)“快亚洲”与“慢亚洲”之别

    (二)“策略”与“结构”之辨

 菲律宾:传统桎梏下的政治变迁

  第一章 当代菲律宾政治的历史背景

   一 民族振兴意识兴起和弱化

    (一)亚洲民族觉醒的先声

    (二)改良色彩浓重的菲律宾民族主义

    (三)美国新殖民者的“开明统治”

   二 菲律宾的经济政治文化特质

    (一)依附性经济体系

    (二)分裂的社会结构

    (三)“另类马来人”

  第二章 在美国阴影下独立建国

   一 照搬美式宪政体制

    (一)诞生于美国国庆日

    (二)效仿美国的两党制

    (三)“东方的民主橱窗”

   二 美国对菲律宾的政治控制

    (一)罗哈斯、季里诺、麦克赛赛:前三位亲美总统

    (二)排斥民族主义总统加西亚和马卡帕加尔

  第三章 “菲式”威权体制的成败

   一 强人马科斯崛起

    (一)威权体制的背景:初期工业化的成就与不足

    (二)大胆改革:马科斯赢得威望

   二 建立威权体制

    (一)实施“戒严”

    (二)公投“新宪法”,保证长期执政

   三 威权体制下的治国之策

    (一)实行“新社会运动”

    (二)发展出口导向工业

   四 “新社会”理想折翼

    (一)“哈佛黑帮”:专家治国之误

    (二)土地改革之殇

  第四章 马科斯威权体制的终结

   一 马科斯总统面临政治危机

   二 反对派酝酿第一次“人民力量运动”

   三 “人民力量运动”街头起事

   四 政变军人暗中出手

   五 威权体制终结的政治原因

    (一)失败的工业化政策引发中下层不满

    (二)精英集团分裂

    (三)天主教会推动

    (四)美国离弃

  第五章 “美式宪政框架”下的多党制

   一 1986年宪法:奠定多党制和两线制基础

   二 军事政变:政治家族间的对话形式

   三 第二次人民力量运动:新旧家族间的一次博弈

   四 1986年宪法:不可触动的政治安排

    1.拉莫斯总统修宪努力的失败

    2.阿罗约总统修宪努力的失败

  第六章 多党制下的“两极社会”

   一 经济社会的“块状发展”

   二 失败的土地改革

   三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与影响

  第七章 菲律宾政治的“变”与“不变”

   一 政治家族“玩转”民主政治

   二 金钱政治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1.“生意就是政治,政治也是生意”

    2.“摇晃政治”纷扰经济

   三 庞大而具依附性的公民社会

    (一)接近底层却维护上层的天主教会

    (二)依附型的世俗社会组织

   四 菲律宾悖论:亚洲政治发展的特殊现象

 印度:复杂社会结构下的政治发展

  第一章 印度独立后的政治发展进程

   一 印度的“第三条道路”

    (一)效仿英国的宪政体制

    (二)有计划的混合经济

   二 权利开放与权力集中

    (一)从尼赫鲁到英迪拉·甘地

    (二)英迪拉·甘地的初步改革

    (三)紧急状态:中断民主进程

   三 新兴政治集团发起挑战

    (一)人民党的执政与分裂

    (二)中央与地方的紧张关系

    (三)“清廉先生”的改革设想

   四 经济自由化改革

    (一)联合政府时代

    (二)瓦杰帕伊与“印度大放光芒”

    (三)曼莫汉·辛格与“人性化改革”

    (四)政治明星莫迪与改革的深化

  第二章 影响印度政治经济发展的社会结构

   一 固化身份的种姓结构

    (一)作为社会分工的种姓

    (二)确定社会身份与形成政治认同的第一因素

    (三)保留政策的政治影响

   二 固化思想的宗教结构

    (一)宗教和民族的博物馆

    (二)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间的历史恩怨

    (三)世俗国家政治中的宗教色彩

   三 城市与农村反向结构

    (一)对乡土结构的眷恋

    (二)对工业文明的坚信

    (三)城市与农村间的纠结与妥协

  第三章 权力结构:从一党独大到三股势力

   一 国大党与尼赫鲁家族政治

    (一)国大党一党独大的权力基础

    (二)尼赫鲁家族的起伏兴衰

   二 印人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

    (一)印人党

    (二)印人党的两大选举策略

   三 联合阵线

    (一)左翼阵线

    (二)全国阵线

  第四章 印度政治经济发展进程的反思与前瞻

   一 社会结构对工业化进程的制约

    (一)独立后工业化进程缓慢前进

    (二)制约工业化进程的结构性因素

   二 城市现代印度与乡村传统印度

    (一)以孟买、班加罗尔为代表的现代印度

    (二)广大农村地区为代表的传统印度

   三 90年代以来民主政治的“拖累效应”

    (一)以达利特政治觉醒为特征的民主新动向

    (二)政治斗争白热化

    (三)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越南:“民主”与“集中”的权衡

  第一章 越南政治体制历史沿革

   一 历史轨迹:从封建时期到殖民时代

    (一)早期社会与自主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从殖民时期到国家独立

    (三)取得抗法、抗美战争胜利

   二 红色政权史:从民族解放到国家统一

    (一)红色政权之初:义静苏维埃运动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二)从印度支那共产党到越南独立同盟会:成功领导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

    (三)成立越南劳动党中央:构建越南革命的领导核心

    (四)领导北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五)领导越南实现了国家的南北统一

  第二章 越南的政治系统

   一 越南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方式

    (一)党的性质和地位

    (二)党的领导机构

    (三)党的领导方式

   二 国家主席的地位与职权

   三 越南政府构成与职权

   四 国会:权力逐步扩充的立法机构

   五 祖国阵线:越南特色的国家权力机构

  第三章 越南的政治革新

   一 行政改革

    (一)改革行政体制

    (二)简化行政手续

    (三)精简行政机构

    (四)改革公共财政

    (五)推行行政管理现代化

   二 国会改革

    (一)改革国会代表选举制度

    (二)加强立法工作

    (三)加强执法监督

    (四)积极参加重大问题决策

   三 司法改革

    (一)颁布《关于2005~2020年司法改革战略》

    (二)改革检察院和法院

   四 执政党自我革新

    (一)提出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胡志明思想

    (二)革新和健全党的组织机构和政治系统

    (三)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

    (四)革新干部工作

     1.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

     2.改革选拔制度

     3.建立干部使用评价体系

     4.加强干部的培训

    (五)革新党的领导方式

    (六)建立防治腐败体系

     1.加强检查和监察工作

     2.设置反腐机构

     3.处理大案要案

   五 祖国阵线的改革

  第四章 越南政治权力结构及其演变

   一 越共政治局及“系统”

   二 多头政治架构

    (一)从“相对集中”到相互制衡的“集体领导制”

    (二)权力建构机制:从内部磋商向公开化过渡

    (三)政治民主化:自上而下的自我革命

   三 政治民主化进程分析

    (一)历史和地理因素

    (二)时代因素

    (三)社会结构变动因素

    (四)外部因素

 伊朗:“教义”与“民意”间的伊斯兰政体

  第一章 从“白色革命”到伊斯兰革命

   一 伊朗的什叶派传统

    (一)什叶派的基本信仰

    (二)什叶派的主要制度

   二 巴列维王朝与“白色革命”

    (一)巴列维执政理念与“白色革命”

    (二)“白色革命”失败与巴列维王朝危机

   三 霍梅尼与伊斯兰革命

    (一)霍梅尼与政治行动主义

    (二)伊斯兰革命的胜利

  第二章 伊朗伊斯兰政治制度的确立和演变

   一 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

    (一)霍梅尼政治思想与伊斯兰共和国

    (二)伊斯兰共和国的巩固

   二 最高领袖制度

    (一)伊朗宪法中的最高领袖制度

    (二)专家委员会

   三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与宪法监护委员会

    (一)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

    (二)宪法监护委员会

  第三章 伊朗的选举与派系政治

   一 保守派、务实派与改革派

    (一)20世纪80年代伊朗的左右之争

    (二)20世纪90年代的政坛重组

   二 新保守派、革命卫队与反政府势力

    (一)新保守派的出现

    (二)革命卫队及其政治作用

    (三)蒙塔泽里与反政府势力

    (四)2013年大选与伊朗政坛的新变化

  第四章 独特的伊斯兰政体

   一 生于“教义”与“民意”的两极政体

    (一)最高领袖源于“教义”

    (二)行政、立法机构出于“民意”

   二 伊斯兰政体的社会文化原因

   三 统筹兼顾:伊斯兰政体的价值

 台湾:本土化推动政治转型

  第一章 当代台湾政治转型的起始条件

   一 台湾政治转型的社会背景

    (一)移民与台湾社会

    (二)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

    (三)经济起飞与新兴社会

    (四)外省精英与本省民意

   二 国民党统治及其挑战

    (一)一党独大与“戒严”体制

    (二)“法统”危机

    (三)“党外”政治反对派兴起

   三 主流意识形态的式微

    (一)混合意识形态的困境

    (二)自由民主思潮的影响

  第二章 本土化动力与威权政体的演化

   一 本土化政策与威权政体的渐变

    (一)本土化政策的起因与效应

    (二)台湾中小企业的政治影响

    (三)“党外”运动形成政治压力

    (四)国民党政治革新启动

   二 政治继承中的精英分裂

    (一)“弱王”现象:李登辉与国民党内部政争

    (二)民进党本土派系整合

    (三)国民党内外本土势力合流

  第三章 本土化、“修宪”与政治转型进程

   一 “本土化”内涵的历时性变迁

   二 “修宪”推进渐进转型

    (一)“释宪案”与“国会”体制重建

    (二)三次“修宪”与“新共和”

    (三)第四次“修宪”改造“宪政”体制

    (四)政治转型中的国民党

   三 台湾选举制度与政党政治

    (一)“立委”选举制度与国民党、民进党两党实力变化

    (二)民进党调整策略推动“政党轮替”

    (三)台湾政党政治与政商关系演变

  第四章 台湾政治转型的结构分析

   一 本土化与“民主化”互为因果

    (一)台湾“民主化”研究的进展与局限

    (二)本土化对“民主化”范式的重构

   二 纵向三重结构互动:“宪政”体制、权力结构与利益群体

    (一)台湾“宪政”体制中的民主因素

    (二)选举制度与权力结构

    (三)选举政治下的政商、党商关系

   三 横向三方博弈:国民党、民进党与地方派系

    (一)国民党改造及其效应

    (二)民进党崛起及其问题

    (三)地方派系影响

   四 台湾政治转型中的社会分化

    (一)省籍—族群问题的产生

    (二)选举中的省籍、族群操作

    (三)贫富差距扩大及其政治效应

   五 台湾政治转型的反思

    (一)“国家认同”错位

    (二)社会整合难题

    (三)民主与社会正义

    (四)台湾两党政治竞争新趋势

 亚洲:政治发展比较研究的理论性发现

  第一章 政治体系结构问题

   一 传统宪政体制政治观的局限性

   二 政治体系结构:宪政体制、权力结构、利益结构

   三 政治体系内部结构关系

  第二章 政治发展动力问题

   一 新兴社会集团政治参与是政治发展基本动力

   二 亚洲政治发展中的两种类型

   三 亚洲政治发展中的特例

  第三章 政治发展策略问题

   一 后发展策略:权利与权力的“对冲”

   二 “对冲”机制分析

  第四章 社会结构阻滞效应问题

   一 机会平等与非整体性社会进程

   二 传统社会结构阻滞效应分析

  第五章 政治制度核心价值问题

   一 伊斯兰政体中的二重性问题

   二 统筹兼顾是政治实践核心价值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主持的亚洲政治发展研究课题组写作而成。该课题组主要由别问题专家和政治学者组成,他们先后在韩国、日木、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伊朗、越南、菲律宾、印度等亚洲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展开调研,调杏研究上述10个同家与地区自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的政治发展状况与进程。本书是历时6年亚洲政治发展研究的第二部成果,主要对菲律宾、印度、越南、伊朗、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得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理论发现。本书在对与我国历史起点和发展环境相似的亚洲国家的政治发展实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亚洲多国政治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做出了对亚洲工业化及政治发展进程的“快亚洲”与“慢亚洲”的归纳,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吴志生主编《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金应熙:《菲律宾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梁志明主编《殖民主义史》(东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陈鸿瑜:《东南亚各国政府与政治》,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

施雪琴:《菲律宾天主教研究:天主教在菲律宾的殖民扩张与文化调适(565~1898)》,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李文、赵自勇、胡澎等:《东亚社会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李涛:《海外菲律宾人与菲律宾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汪慕恒、蒋细定:《战后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战略》,《南洋研究》1984年第2期。

刘军:《现实的抉择:美国对菲律宾政策的调整(1981~1986)》,《美国外交》1990年第1期。

沈红芳:《菲律宾经济发展滞后及其原因探索》,《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7期。

王勤:《菲律宾华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年第3期。

沈红芳:《菲律宾拉莫斯政府的经济改革及其成效》,《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2期。

崔运武、胡恒福:《论菲律宾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其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南洋研究》1998年第2期。

杨卫民、祁可前:《马科斯独裁下的菲律宾土地改革(1972~1986)》,《史学月刊》2001年第5期。

施雪琴:《菲律宾的非政府组织发展及其原因》,《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1期。

蒋细定:《菲律宾经济发展态势:回顾与展望》,《南洋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陈衍德、杨宏云:《美国的新殖民主义与菲律宾民族主义的回应:1898~1935》,《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4期。

杨超:《菲律宾的非政府组织》,《东南亚纵横》2011年第7期。

沈红芳:《改朝换代后的菲律宾经济:2011年回顾与展望》,《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第2期。

陈庆鸿:《菲律宾经济起飞略论》,《国际研究参考》2013年第1期。

〔苏联〕沙维里耶夫、巴列什涅柯娃:《菲律宾的土地和农业问题》,《东南亚研究》1963年第3期。

〔英〕黛安·K.莫齐:《东盟国家政治》,季国兴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日〕森泽惠子:《现代菲律宾经济结构分析》,刘晓民译,《南洋资料译丛》1995年第1期。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世界》,甘会斌译,译林出版社,2012。

Antonio de Morga,The Pilippine Island,Molucass,Siam,Combodia,Japan,and China at the close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Translation by Henry Stanley,London,1868.

Jose Rizal,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Writings:Vol. II,Manila:National Historical Commission,1972.

H.Stockwin,“Silent Senators,” FEER,July 9,1973.

Marcos,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in the Philippines,New Jersey,1974.

Proclamation No.1081:Proclamation a state of martial law in the Philippines,in Vital documents on the declaration of martial law in the Philippines,Manila:Central Book Supply.

Statement of the President on the Proclamation of Martial Law in the Philippines,in a nationwide Radio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September 21,1972. in Vital documents on the declaration of martial law in the Philippines,Manila:Central Book Supply.

Philippine Yearbook,Manila,National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National Census and Statistics Office,1977.

Leon Ma. Guerrero,The first Filipino:A Biography of Jose Rizal,Manila,National Historical Institute,1977.

Stuart Creighton Miller,“Compadre Colonialism,” The Wilson Quarterly (1976-),Vol. 10,No. 3 (Summer 1986).

Albert Francisco Celoza,“The Rise of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in the Philippines,” Dissertation,Ph.D. Claremont Graduate School,1987.

Robert L. Young blood,Marcos against the Church: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Repression in the Philippine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0.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1:The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June 1991.

高锟等编著《印度政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内部资料,1981。

葛维钧:《印度社会政治简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与东南亚研究所,1988。

陈峰君主编《印度社会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林良光:《印度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王树英:《宗教与印度社会》,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

邱永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孙士海、孙培钧:《转型中的印度经济》,鹭江出版社,1996。

林承节主编《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孙培钧、华碧云:《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殷永林:《独立以来的印度经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林承节:《印度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昆仑出版社,2003。

张淑兰:《印度拉奥政府经济改革研究》,新华出版社,2003。

朱明忠、尚会鹏:《印度教:宗教与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杨翠柏等:《印度政治与法律》,巴蜀书社,2004。

曹小冰:《印度特色的政党和政党政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宋天佑:《印度政治与经济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沈开艳:《印度经济改革发展二十年——理论、实证与比较,1991~201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王红生:《论印度的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王红生、〔印〕 B. 辛格:《尼赫鲁家族与印度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林承节:《印度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拉·甘地执政到曼莫汉·辛格政府的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吕昭义主编《印度国情报告(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陈翰笙、孙培钧:《印度财团的发展过程及其前途》,《南亚研究》1983年第4期。

孙士海:《印度的选举制度》(上),《南亚研究》1984年第4期。

何承金:《印度的经济调整》,《南亚研究》1985年第1期。

梁洁筠、林茂辉:《拉·甘地大选获胜的背景及其施政趋向》,《南亚研究》1985年第1期。

胡少华:《赛义德·艾哈迈德·汗反对印度国大党原因初探——兼论19世纪下半叶的印穆关系》,《南亚研究季刊》1989年第2期。

黄心川:《赛义德·阿赫默德·汗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评述》,《南亚研究》1989年第3期。

董漫远:《拉·甘地下台,维·普·辛格执政》,《世界知识》1989年第24期。

孙培钧:《印度独立以来农业发展战略的演变》,《南亚研究》1990年第1期。

孙培钧:《90年代印度的经济和政治》,《南亚研究》1991年第1期。

孙培钧:《90年代南亚国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亚太经济》1993年第1期。

邱永辉:《阿约迪亚“庙寺之争”及其相关问题》,《南亚研究季刊》1993年第2期。

尚会鹏:《印度种姓的政治化与政治的种姓化》,《南亚研究季刊》1995年第1期。

孙士海、江亦丽:《印度大选后的政治发展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7期。

王鸿余:《联合阵线政府和高达其人——浅析印度政局的新发展》,《国际展望》1996年第11期。

邱永辉:《印度联合政府政治浅析》,《南亚研究季刊》1998年第1期。

孙士海:《中国与印度的经济改革比较》,《南亚研究》1998年第1期。

孙培钧:《快速发展的印度软件业》,《当代亚太》2000年第9期。

孙培钧:《印度当前经济形势与第二代经济改革》,《南亚研究》2001年第1期。

吕月英、刘中民:《教派主义与当代印度政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姜景奎:《印度印穆冲突的历史文化因素浅析》,《当代亚太》2003年第8期。

孙培钧、华碧云:《解读印度经济的崛起》,《南亚研究》2004年第1期。

王小敏、刘小雪、李增刚:《印度大选:结果何以如此?》,《当代亚太》2004年第8期。

吴永年:《印度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文富德:《印度曼·辛格政府坚持谨慎经济改革》,《南亚研究》2007年第1期。

陈小萍:《移民的印度教认同及其对印度政治的影响——以在美国的印度教徒移民为例》,《南亚研究季刊》2012年第3期。

〔印〕甘地:《印度自治》,谭云山译,商务印书馆,1935。

〔美〕斯坦利·A. 科查内克:《印度国大党——一党民主制的动力》,上海市徐汇区教师红专学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美〕弗朗辛·弗兰克尔:《印度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史》,孙培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印〕鲁达尔·达特、K. P. M. 桑达拉姆:《印度经济》(上下册),雷启淮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著,塞思·金缩写:《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方福前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印〕阿玛蒂亚·森、让·德雷兹:《印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黄飞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印〕普拉纳布·巴丹:《觉醒的泥足巨人——中印经济崛起评估》,陈青蓝、杨震、许宇萱译,中信出版社,2012。

Lloyd Rudolph,and Susanne Hoeber Rudolph,The Modernity of Tradition: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Indi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

Cecil Merne Putnan Cross,The Development of Self-Government in India,1858-1914,Greenwood Press,1968.

D. C.Gupta,Indi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Vikas Pub.House,1972.

Jawaharlal Nehru,Selected Works of Jawaharlal Nehru,Orient Longman,1980.

Ajoy Sinha,Indo-US Relations:From the Emergence of Bangladesh to the Assassination of Indira Gandhi,Sidhu Ram Publication,1982.

A. R. Desai,India’s Path of Development:A Marxist Approach,Popular Prakashan,1984.

Raghu Rai,Indira Gandhi,Lustre Press,1985.

Harry Blair,“Review of Caste,Faction,and Party in Indian Politics by Paul R. Bras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5,No.4 (Aug.1986).

Bhabani Sen Gupta,Rajiv Gandhi:A Political Study,Konark Publishers,1989.

Inder Malhotra,Indira Gandhi:A Personal and Political Biography,Hodder & Stoughton,1989.

Atul Kohli,India’s Democracy:An Analysis of Changing State-Society Relation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G. K. Lieten,Development,Devolution and Democracy,Sage Publications,1996.

Shaila Seshia,“Divide and Rule in Indian Party Politics:The Rise of the Bharatiya Janata Party,” Asian Survey,38:11 (1998).

Huang Yasheng and Tarun khanna,“Can India Overtake China?” Foreign Policy,No. 137 (Jul. -Aug.2003).

Zoya Hasan,ed.,Parties and Party Politics in Indi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R. K. Pruthi,History of Modern India,Mohit Publications,2005.

Bipan Chandra,A. Mukherjee and M. Mukherjee,India since Independence,Penguin,2008.

古小松:《越南的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1995。

梁志明编著《当代越南经济革新与发展》,鹭江出版社,1996。

周新城主编《越南、古巴社会主义现状与前景》,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崔桂田:《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于向东、谭志词:《越南——革新进程中日渐崛起》,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5。

戴可来、于向东:《越南历史与现状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李文主编《东南亚: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古小松编著《越南国情与中越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潘金娥:《越南政治经济与中越关系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陈明凡:《越南政治革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潘金娥:《越南革新的最新动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4期。

潘金娥:《越南社会主义革新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潘金娥:《 越共十一大一些主要理论观点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2011年第66期。

潘金娥:《从越共政治变革看改革的终极意义》,《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14年第1期(上)。

潘金娥:《2013年越南共产党党情:防治“内寇”与抵御“外敌”并举》,《当代世界》2014年第2期。

〔越〕阮富仲:《发扬传统和成绩,继续奋斗,建设一个真正强大、日益有效的国会》,《共产杂志》2007年第774期。

〔越〕《共产杂志》社论:《做好第12届国会选举工作》,《共产杂志》2007年第774期。

〔越〕阮文安:《在国会活动中执行民主》,《党建》2008年第5期。

〔越〕阮富仲:《继续革新国会的组织活动》,《共产杂志》2008年第786期。

Lewis M. Stern,Renovating the Vietnamese Communist Party,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Singapore,1993.

ベトナム:革命と建設のはざま(Vietnam:From Revolutionary Struggle to Economic Construction),白石昌也著——東京大学出版会,1993。

李铁匠:《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曲洪:《当代中东政治伊斯兰观察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吴冰冰:《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陈安全:《伊朗伊斯兰革命及其世界影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金久宜等:《当代宗教与极端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唐宝才:《伊斯兰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金久宜:《伊斯兰》,东方出版社,2011。

冀开运:《伊朗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12。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

〔伊朗〕伊朗外交研究所:《巴列维王朝的兴衰》,李玉琦译,新华出版社,2009。

〔美〕埃尔顿·丹尼尔:《伊朗史》,李铁匠译,东方出版中心,2010。

M. Omidvar,Brief History of the Tudeh Party of Iran,1993.

Fakhreddin Azimi,The Quest for Democracy in Iran:A Century of Struggle against Authoritarian Rule,Harvard. 2008.

William R. Polk,Understanding Iran,Palgrave Macmillan,New York,First Edition,2009.

Said Amir Arjomand,After Khomeini:Iran under His Successor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Maziar Bahari,“The Ayatollah’s Inspiration,” Newsweek,Dec.21,2009.

Rasool Nafisi,“Iran’s Revolutionary Guard Has a Lot to Lose,” RFERL,September 18,2009.

Michael Axworthy,Revolutionary Iran:A History of the Islamic Republic,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Akbar Ganji,“Who Is Ali Khamenei?The Worldview of Iran’s Supreme Leader,” Foreign Affairs,September/October 2013.

张京育主编《中华民国民主化——过程、制度与影响》,政治大学国关中心,1992。

吴乃德:《省籍意识、政治支持和国家认同》,《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业强出版社,1993。

〔日〕若林正丈:《蒋经国与李登辉》,赖香吟译,远流出版公司,1998。

林佳龙、邱泽奇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月旦出版公司,1999。

李登辉、〔日〕中岛岭雄:《亚洲的智略》,骆文森、杨明珠译,远流出版公司,2000。

黄光国:《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台湾民族主义的心理基础》,载丁学良等著《百年来两岸民族主义的发展与反省》,东大图书公司,2002。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叶俊荣:《民主转型与宪法变迁》,元照出版公司,2003。

张亚中:《全球化与两岸统合》,联经出版公司,2003。

杨莲福:《人口问题与台湾政治变迁》,博扬文化公司,2005。

施正锋编《国家认同之文化论述》,“台湾国际研究学会”,2006。

王振寰:《台湾的政治转型与反对运动》,《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年第2卷第1期。

徐火炎:《台湾选民的国家认同与党派投票行为》,《台湾政治学刊》1996年第1期。

江宜桦:《当前台湾国家认同论述之反省》,《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8年第29期。

陈陆辉:《政治信任与台湾地区选民投票行为》,《选举研究》2002年第9卷第2期。

陈孔立:《台湾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研究模式》,《台湾研究》2002年第2期。

吴乃德:《认同冲突和政治信任:现阶段台湾族群政治的核心难题》,《台湾社会学》2002年第4期。

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汤志杰:《重探台湾的政体转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国民党政权的“正当化”》,《台湾社会学》2006年第12期。

郑振清:《选举制度、社会分歧与台湾政党政治新形态》,《台湾研究》2008年第3期。

Benedict Anderson,Imagined Community: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New York:Verso,1991.

Future: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Armonk,N. Y.:M. E. Sharpe,2002.

Carles Boix,Democracy and Redistribution,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Yun-Han Chu,“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Prospect of Cross Strait Relations.” Asian Survey 44 (4)2004.

Robert Marsh,“National Identity and Ethnicity inTaiwan,” in Memories of the Niou,Emerson,“Understanding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lts Polity Implications,” Asian Survey 44 (4)2004.

Yongping Wu,A Political Explanation of Economic Growth:State Survival,Bureaucratic Politics,an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Making of Taiwan’s Economy,1950-1985,Cambridge,Mass.:Harvard Asia Center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Huang,Chi,“The Evolution of Taiwanese Identity:A Pseudo Panel Analysi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6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Philadelphia,Aug.31-Sep.3,2006.

Shelly Rigger,Taiwan’s Rising Rationalism:Generations,Politics,and “Taiwanese nationalism”,Washington,D.C.:East-West Center Washington,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