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9

“两型社会”城市规模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City Scale Based on "Two-Oriented Society"

SSAPID:101-6737-6255-93
ISBN:978-7-5097-5340-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我国于2007年提出“两型社会”建设,多大的城市规模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这是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本书尝试利用聚集效应、规模经济、系统工程等理论,借鉴城市经济学家巴顿的城市规模–成本收益曲线,拟建立相关理论模型,以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进行计量研究;进而对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城市规模;在计量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许抄军
编 辑:张景增;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的现实背景

    (一)中国发展面临的现实约束

    (二)中国发展观的理论探索与现实选择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一 研究框架

   二 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两型社会”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两型社会”的相关理论探讨

   一 “两型社会”概念*

   二 “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 “两型社会”的发展动力

  第二节 “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支持与国际经验

   一 “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支持

   二 “两型社会”的科学规划

   三 “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经验

  第三节 “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探讨

   一 “两型社会”建设中政府的行为

   二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的行为

   三 “两型社会”建设中消费者的选择

  第四节 “两型社会”建设与产业支持

   一 “两型产业”的界定

   二 产业集群及结构升级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三 相关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金融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二)农林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三)旅游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四)科教、文化创意产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五)化工、制造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六)交通、物流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四 相关产业对“两型社会”促进作用的案例分析——以旅游业为例*

    (一)旅游业的内涵

    (二)旅游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三)基于“两型社会”的旅游业发展理念

    (四)基于“两型社会”的旅游业发展的原则

   五 结论与展望

  第五节 “两型社会”综合测度的理论探讨

   一 已有文献研究

    (一)“两型社会”综合测度的重要性

    (二)“两型社会”评价模式及指标选择

    (三)“两型社会”综合测度方法及目标值的确定

    (四)简单评价

   二 “两型社会”综合测度的基础

    (一)已有的探讨与不足

    (二)“两型社会”思想渊源追溯

    (三)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两型社会”内涵

   三 结论与展望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一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

   二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城市化内涵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市化的解读

   二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城市化内涵理解

  第三节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历史的经验与借鉴

   一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计量分析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分析

     1.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城市化的顺利起步

     2.忽视生产力发展规律,致使城市化水平发展异常

     3.农村、城市体制改革,促使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4.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市化水平加速发展

   二 城乡关系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一)城乡关系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经验

    (二)城乡关系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分析

     1.户籍制度改革举步维艰,城乡一体化制度基础仍未撼动

     2.土地制度改革进程缓慢,城乡一体化产权羁绊还未解除

     3.社保制度有待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公平社保未能达到

     4.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缺失,城乡一体化公平教育还未实现

  第四节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建议

   一 做好顶层设计,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稳定宏观政策,确保持续增速

    (二)释放改革“红利”,力促经济转型

   二 协调城乡关系,提升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

    (二)加大以工促农力度,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及用地规模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城市规模的界定与度量

   一 城市的界定

   二 城市规模及其度量

   三 城市体系

  第二节 基于不同表征方法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空间分布现状比较

   一 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 不同表征方法的城市规模分类标准设定与比较

   三 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区域差异

    (一)东、中、西经济区划的演变

    (二)全国范围不同表征方法的各级城市数量及结构的差异

    (三)不同表征方法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区域分布比较

     1.四区域城市数量总体比较

     2.四区域各级规模城市数量比较

     3.不同表征方法的城市规模结构比较

    (四)城市规模不同表征量及其结构的区域比较

     1.非农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区域差异

     2.地区生产总值及结构的区域差异

     3.建成区面积及结构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 基于不同表征方法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演变特点——1984~2010年的实证分析

   一 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 不同表征方法的城市数量及结构的演变

    (一)非农人口表征的城市数量、非农人口总数及结构的演变

     1.各级规模的城市数量及结构的演变

     2.各级规模的城市非农人口总数及结构的演变

     3.城市平均非农人口规模的演变

    (二)地区生产总值表征的城市数量、GDP总量及结构的演变

     1.各级规模的城市数量及结构的演变

     2.各级规模的城市GDP总量及结构的演变

     3.城市平均经济规模的演变

    (三)建成区面积表征的城市数量、建成区面积总量及结构的演变

     1.各级规模城市数量及结构的演变

     2.各级规模城市建成区面积总量及结构的演变

     3.城市平均用地规模的演变

  第四节 不同表征方法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分布类型的现状与演变

   一 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分类的理论模型

   二 城市首位指数

   三 城市规模体系分布类型的现状比较

    (一)分区域不同表征方法的城市规模分布类型比较

     1.全国范围不同表征方法城市规模分布类型比较

     2.四区域不同表征方法城市规模分布类型比较

    (二)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同一表征方法不同区域的比较

     1.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类型的区域比较

     2.城市经济规模分布类型的区域比较

     3.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类型的区域比较

   四 分区域城市体系类型的演变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类型的演变

     1.基于城市分维数和城市首位指数的分析

     2.基于位序-规模分布图的分析

    (三)城市经济规模分布类型的演变

     1.基于城市分维数和城市首位指数的分析

     2.基于位序-规模分布图的分析

    (四)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类型的演变

     1.基于城市分维数和城市首位指数的分析

     2.基于位序-规模分布图的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 结论的相关性和可比性

   二 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空间分布现状比较

    (一)关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区域比较

    (二)关于城市规模不同表征量及其结构的区域比较

   三 不同表征方法的我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变

    (一)关于非农人口规模的结论

    (二)关于经济规模的结论

    (三)关于用地规模的结论

   四 不同表征方法的我国城市规模体系分布类型的现状及演变

    (一)关于城市规模体系分布类型的现状(2011年数据)比较

    (二)关于分区域城市体系类型的演变

  第六节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 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演变的影响因素

   二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建议措施

 第五章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规模探讨

  第一节 最优城市规模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资源消耗-城市规模、环境质量-城市规模理论模型的进一步完善*

   一 资源消耗-城市规模理论模型进一步探讨

    (一)相关假设

    (二)理论推导

     1.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的直接资源消耗效应

     2.城市规模与城市资源的规模经济效应

     3.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的人均资源消耗

   二 环境质量-城市规模理论模型进一步探讨

    (一)相关假设

    (二)理论推导

     1.城市规模与环境保护效应

     2.城市规模与城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3.城市规模与城市环境质量

   三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最优城市规模探讨

    (一)资源节约型最优城市规模

    (二)环境友好型最优城市规模

   四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适度城市规模探讨

   五 关于理论模型的相关讨论

  第三节 综合城市规模测度研究

   一 城市规模单一表征法的缺陷

   二 综合城市规模测度探讨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指标的选取

     1.城市人口规模指标说明

     2.城市经济规模指标说明

     3.城市用地规模指标说明

    (三)综合城市规模指标的计算

  第四节 资源消耗-城市规模、环境质量-城市规模实证模型探讨

   一 变量与相关指标的选择

   二 主要实证方法

    (一)分析软件和数据类型的选择

    (二)模型的设定与选择

   三 数据来源及处理

   四 资源节约型城市规模实证模型探讨

    (一)资源消耗相关指标的解释

    (二)综合人均资源消耗指标的计算

    (三)资源节约型城市规模经验模型实证过程

     1.模型估计

     2.模型设定与稳定性检验

    (四)资源节约型城市规模经验模型分析

     1.曲线转折点的确定

     2.资源节约型最优和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3.原因分析

     4.经验模型的现实意义

     5.经验模型的历史比较

   五 环境友好型城市规模经验模型探讨

    (一)环境质量相关指标的解释

    (二)综合环境质量指标的计算

    (三)环境友好型城市规模经验模型实证过程

     1.模型估计

     2.模型设定与稳定性检验

    (四)环境友好型城市规模经验模型分析

     1.曲线转折点的确定

     2.环境友好型最优和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3.原因分析

     4.经验模型的现实意义

     5.经验模型的历史比较

  第五节 全国范围经验模型的最优和适度城市规模

  第六节 分区域的经验模型比较

   一 模型的选择

   二 分区域的资源消耗-综合城市规模模型比较

   三 分区域的环境质量-综合城市规模模型比较

   四 分区域的资源消耗-城市人口规模模型比较

   五 分区域经验模型的最优和适度城市规模

   六 全国范围与分区域经验模型的比较

  第七节 既有利于“资源节约”又有利于“环境友好”的城市规模探讨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型社会”-城市规模理论与经验模型初探

  第一节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比较

   一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概况

    (一)武汉城市圈概况

    (二)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二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展比较

    (一)“两型社会”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指标的说明

    (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展综合测度

     1.数据来源及处理

     2.分析及结论

  第二节 不同区域范围“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比较

   一 全国及四区域范围“两型社会”建设进展比较

   二 全国及中部地区与两个综合试验区的比较

   三 三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进展比较

   四 三城市群与两个综合试验区的比较

   五 相关结论及原因分析

    (一)相关结论

    (二)原因分析

    (三)对策建议

  第三节 基于“两型社会”综合指数的最优和适度城市规模探讨

   一 理论模型初步探讨

   二 经验模型的实证过程

    (一)模型设定

    (二)模型估计

    (三)模型系数的设定及稳定性检验

   三 “两型社会”-城市规模经验模型分析

    (一)曲线转折点的确定

    (二)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最优和适度城市规模探讨

    (三)原因分析

   四 经验模型的现实意义

   五 分四区域的“两型社会”-城市规模经验模型探讨

    (一)模型的选择

    (二)分区域的“两型社会”-综合城市规模模型比较

    (三)分区域的“两型社会”-城市人口规模模型比较

   六 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最优和适度城市规模探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一 通过理论探讨得到的结论

   二 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的结论

   三 通过计量分析得到的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问题

 Abstract

 后记

2012年末,我国城市化水平为52.6%,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同时,我国城市化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同时,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之一。之后,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通过聚集效应,城市集中了包括人口在内的各种要素,规模不断扩张,产生了许多亟须解答的问题:城市规模对经济效率、资源消耗、环境质量有何影响?多大的城市规模是最优的或适度的?关于这些问题,现有文献从经济效率角度,对最优或适度城市规模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于2007年提出“两型社会”建设,并设立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那么,多大的城市规模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是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问题为主线,结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利用聚集效应、规模经济、系统工程等理论,借鉴城市经济学家巴顿的城市规模-成本收益曲线,着重进行三个关系和两个案例研究。三个关系是:进一步完善资源消耗-城市规模、环境质量-城市规模两个理论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两型社会”-城市规模理论模型框架。以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进行计量分析,探究城市规模与资源消耗、城市规模与环境质量、城市规模与“两型社会”建设之间的经验关系,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两个案例是: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比较。从资源与环境、“两型社会”建设成效角度探讨最优或适度城市规模,是对现有理论的有益补充,将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城市及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政策建议。全书分为绪论、理论探讨、统计分析、计量研究、结论与建议等主要内容。第一,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等。第二,理论探讨。包括对已有文献的综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综合城市规模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资源消耗-城市规模、环境质量-城市规模、“两型社会”-城市规模三理论模型的构建等方面内容。基于文献,在追溯“两型社会”思想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型社会”的内涵,构建了“两型社会”综合测度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起点。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是本研究的历史背景。借鉴历史经验,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平稳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应做好顶层设计,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要协调城乡关系,提升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分析了城市规模单一表征法(以城市非农人口表示)的缺陷,从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三个层面,构建了综合城市规模测度指标体系,是本研究创新点之一。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城市人均资源消耗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是正N形曲线,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是倒N形曲线,“两型社会”建设指数与城市规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比较复杂,本研究简化为N形曲线。三理论模型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从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角度探讨城市规模,是本书的又一创新点。第三,统计分析。包括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及用地规模的比较研究,“两型社会”建设成效的比较。统计分析构成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初步探讨了城市经济规模、用地规模的分类标准,是本书的另一创新点。从全国范围及分区域角度,基于不同表征方法,探讨了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空间分布;并以1984年、1996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从时间维度,探讨、比较不同表征方法下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空间分布的演变及城市体系类型的演变。基于“两型社会”综合指数,对两个综合改革试验区、不同区域范围的“两型社会”建设成效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两型社会”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对长株潭城市群更为显著,同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较好;在区域空间上,“两型社会”建设成效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在时间维度上,自“两型社会”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及四区域范围建设成效在持续下降。本研究涉及的5个城市群的“两型社会”建设效果好于四区域空间。第四,计量研究。涉及生产力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三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等,是本书的核心内容。计量分析表明:“生产力水平是城市化水平的Granger原因”的单向因果关系成立,生产力水平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化率指标将提高3.115个百分点。以资源消耗-城市规模、环境质量-城市规模、“两型社会”-城市规模理论模型为基础,利用我国2007~2011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研究,得到关于全国及分区域的经验模型。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中,与城市人口规模(以非农人口表示)相比,综合城市规模指数能提高经验模型的拟合度和稳定性,显示出综合指数度量城市规模的优点;但因为综合城市规模指数是一无量纲数值,不能直接反映人们习以为常的城市人口规模的大小,难以普及推广,其缺陷也显而易见。第五,结论与建议。概述了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总结了本书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1]毕于榜:《城市经济规模效益及优化途径的分析》,《消费导刊》2012年第4期。

[2]蔡敏华、魏芬、王芳:《旅游学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蔡珍贵、罗灿:《基于“两型社会”的企业责任竞争力探析》,《商业时代》2009年第31期。

[4]曹立军、杨中明:《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两型社会评价与预测集成模型》,《系统工程》2012年第2期。

[5]曹立军、周少华:《区域两型社会的评价方法》,《求索》2010年第4期。

[6]曹玮:《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两型社会”建设动态趋势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统计信息论坛》2012年第2期。

[7]陈宏滨、李碧云:《两型社会发展的始动力》,《求索》2012年第9期。

[8]陈黎明、欧文:《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两型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20期。

[9]陈文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0]陈晓红等:《“两型社会”建设评价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1]陈秀芹、许抄军:《大学生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心理动机》,《中国健康心理》2013年第12期。

[12]陈瑜、马北玲:《湖南两型社会发展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求索》2009年第11期。

[13]陈卓咏:《最优城市规模理论与实证研究述评》,《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第6期。

[14]程鑫:《两型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求索》2012年第10期。

[15]邓超、尹媛媛:《政府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对创业投资发展的支持作用》,《求索》2009年第12期。

[16]邓伍英、柳玉:《论两型社会文化构建的艺术审美实践》,《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17]杜涛、陶良虎:《基于两型社会要求的武汉绿色物流发展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第5期。

[18]段进、罗红艳、朱静平:《以金融改革与创新助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9]段宁、黄握瑜:《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理念转变与内容创新——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创新思路》,《城市规划》2011年第4期。

[20]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课题组:《破除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43期。

[21]方建珍、杜伟岸:《金融与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论“两型社会”的建设范式》,《武汉金融》2010年第7期。

[22]冯奎、钟笃粮:《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户籍制度改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

[23]傅超、刘彦随:《我国城镇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关系分析及协调发展战略》,《经济地理》2013年第3期。

[24]高鸿鹰:《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经济学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5]高鑫:《试析英国经验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26]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第2期。

[27]海鸣:《两型社会消费引导作用和性质的探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8]赫广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9]赫鹏鹏、姜亢:《城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9期。

[30]洪亮平、程望杰:《“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第1期。

[31]胡汉荣、康煌:《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农业开发研究》2008年第5期。

[32]胡扬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对旅游业的推动》,《特区经济》2010年第4期。

[33]胡玉敏、杜纲:《中国城市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第1期。

[34]黄梅、甘德欣等:《“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生态工业网络构建研究》,《经济地理》2011年第2期。

[35]黄锡生、邓禾:《行为与规制:建设“两型社会”法制保障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

[36]贾晓娟:《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两型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理论月刊》2008年第3期。

[37]蒋嵘涛、李萍:《城市群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回应路径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4期。

[38]焦张义:《房价、生态环境质量与最优城市规模》,《南方经济》2012年第10期。

[39] “居民消费问题研究”课题组:《“两型社会”居民消费指数分析》,《调研世界》2011年第1期。

[40]柯善咨、赵曜:《城市规模、聚集经济与资本的空间极化——基于我国县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12年第9期。

[41]匡远配、曾小溪:《“两型农业”功能演变及其定位研究》,《社科纵横》2010年第4期。

[42]赖明勇、吴义虎、肖皓:《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两型社会”建设——基于湖南省CGE 模型的分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43]冷俊峰、杨赛鑫、李金保:《区域产业两型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5期。

[44]李碧云、陈宏滨:《两型社会长株潭农业的四个要务》2010年第4期。

[45]李斌:《扩招后考上大学的机会均等了吗?》,《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25日。

[46]李崇富等主编《生态文明研究与两型社会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7]李光:《创意产业化:加快湖北“两圈一带”建设的重要途径》,《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48]李化:《澳大利亚新能源发展:法律、政策及其启示》,《理论月刊》2011年第12期。

[49]李惠娟、龙如银:《资源型城市环境环境兹涅茨曲线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第1期。

[50]李良、赵伟军主编《“两型”社会下城市发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51]李梦觉:《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52]李培:《最优城市规模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

[53]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市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54]李涛、孙武、胡莉等:《1930s和1960s珠江三角洲城镇建成区位序-规模、开展及其形态特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5]李新平、申益美:《基于熵值法的“两型社会”经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3期。

[56]李肇荣、曹华盛主编《旅游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7]李震、杨永春:《基于GDP规模分布的中国城市等级变化研究——等级结构扁平化抑或是等级性加强》,《城市规划》2010年第4期。

[58]李正辉、王佳、许涤龙:《金融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差异性研究》,《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3期。

[59]梁小青:《重化工城市“两型社会”建设实证分析——以荆门市为例》,《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月刊》2009年第9期。

[60]梁志峰主编《2011年湖南“两型社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1]梁志峰主编《2012年湖南“两型社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2]“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

[63]廖启鹏、余瑞祥:《“两型社会”视角下村庄布局规划若干问题研究》,《资源与产业》2011年第4期。

[64]廖小平、孙欢:《两型社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逻辑》,《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65]刘登佐、瓮晶波:《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6期。

[66]刘红梅:《长株潭两型社会区域旅游竞合研究》,《求索》2010年第2期。

[67]刘玲玲、周天勇:《对城市规模理论的再认识》,《经济经纬》2006年第1期。

[68]刘庆:《基于“两型社会”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69]刘儒昞:《国有企业环境责任——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博弈分析》,《企业经济》2012年第4期。

[70]刘伟:《建国后党的城乡政策调整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71]刘细良、秦婷婷:《低碳经济视角下的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系统优化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7期。

[72]刘辛田、肖华茂:《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旅游”发展战略》,《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5期。

[73]刘永亮:《置疑中国最优城市规模》,《城市规划》2011年第5期。

[74]刘友金、胡黎明、赵瑞霞:《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与创意产业发展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75]刘远彬、丁中海、孙平等:《两型社会建设与智慧产业发展研究》,《生态经济》2012年第11期。

[76]刘韵琴:《低碳视角下两型社会旅游产业发展要素重构——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77]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人文地理》2007年第4期。

[78]陆铭、高虹、佐藤:《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79]路晓非:《政府绿色采购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第5期。

[80]栾晓梅:《“两型社会”视角下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81]毛腾飞:《发展“两型产业”建设“两型社会”——以湘潭市为例》,《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4期。

[82]倪琳:《论“两型社会”建设视阈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经济纵横》2013年第3期。

[83]聂方红、黄夏先、钟荣丙:《长株潭城市群地方政府在低碳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载张萍主编《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4]欧阳峣、陈修谦:《“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85]欧阳峣、生延超:《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述评》,《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第10期。

[86]乔海曙、王修华:《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探索与体制机制创新——首届“两型社会建设论坛”综述》,《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87]全毅:《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两型社会”的经验及启示》,《亚太经济》2011年第2期。

[88]孙红玲:《长株潭两型社会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求索》2009年第8期。

[89]孙浦阳、武力超:《城市的最优发展规模:基于宜居视角的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90]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91]泰尊文:《“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进程》,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92]谈明洪、吕昌河:《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地理学报》2003年第2期。

[93]田国强:《中国经济转型的内涵特征与现实瓶颈解读》,《人民论坛》2012年第12期(中)。

[94]王朝阁、孙海涛:《“两型社会”背景下工业平衡计分卡的构建》,《商业会计》2013年第1期。

[95]王春秋:《我国的资源约束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矿业》2006年第4期。

[96]王方红、朱云:《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政府管理制度创新路径分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97]王桂新、武俊奎:《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3期。

[98]王辉、刘茂松:《两型社会都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求索》2011年第4期。

[99]王慧召、申晓留、刘珂、谭忠富:《北京市3E可持续发展研究及预测预警模型的应用》,《能源与环境》2010年第1期。

[100]王金南、张吉、杨金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实现途径》,《环境保护》2006年第5期。

[101]王茜茜、周敬宣、李湘梅等:《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武汉市“两型社会”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生态学报》2011年第20期。

[102]王秋跃、田艳丽:《构建“两型”社会背景下绿色农业发展对策探讨》,《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3期。

[103]王天仁、李建锋:《倡导“责任消费”的意义与路径选择》,《人民论坛》2011年第8期。

[104]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105]吴小莲:《两型社会语境下的湖北艺术产业化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106]武彦民、杨峥:《土地财政与最优城市规模》,《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3期。

[107]夏锋:《规模效应、人口素质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考量》,《改革》2013年第3期。

[108]夏永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与思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09]肖安民主编《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10]熊威、聂柳:《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与金融创新的分析与研究》,《武汉金融》2010年第8期。

[111]熊正德、韩丽君:《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112]徐统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与对策建议》,《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13]许鞍铭:《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析》,《文史博览(理论)》2010年第3期。

[114]许波、纪慰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城市问题》2001年第2期。

[115]许贤棠、王铄、张飞琴:《基于“两型社会”背景的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发展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年第4期。

[116]薛珑:《山东省“两型社会”监测评价系统构建及实证分析》,《山东经济》2010年第6期。

[117]颜赛燕:《“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战略预算管理研究》,《经济纵横》2012年第12期。

[118]阳秋林、代金云:《“两型社会”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运用研究——以湖南企业为例》,《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119]杨海生、周永章、王夕子:《我国的城市环境兹涅茨曲线的空间计量检验》,《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20期。

[120]杨洪、田银华、袁开国等:《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旅游发展基础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21]叶全良、李涛:《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三种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经济管理》2009年第9期。

[122]叶文忠:《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23]叶文忠、欧婵娟、李林:《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两型社会”发展评价》,《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1期。

[124]俞勇军、陆玉麒:《城市适度空间规模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探讨》,《地理研究》2005年第5期。

[125]曾立荣、王明安:《两型社会建设的合力格局及其构建机制》,《特区经济》2011年第3期。

[126]曾翔旻、赵曼、聂佩进等:《“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的实证研究(一)》,《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5期。

[127]张红:《论绿色金融政策及其立法路径——兼论作为法理基础的“两型社会”先行先试权》,《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

[128]张俊飚:《“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北农业发展》,《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29]张丽华:《“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1期。

[130]张利、雷军、李雪梅等:《1997~2007年中国城市用地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5期。

[131]张萍主编《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32]张启春、王茜:《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发展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133]张强、李远航:《“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借鉴》,《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期。

[134]张庆丰、〔美〕克鲁克斯:《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135]张亚斌、艾洪山:《两型社会建设与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湖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36]张应武:《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城市规模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137]张莹:《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助推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中国软科学》2009年增刊(上)。

[138]张臻汉:《资源集约与城市化的最优规模》,《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6期。

[139]赵静、曹伊清、尹大强:《“两型社会”建设环境指标体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3期。

[140]钟惠英:《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构建的动力机制》,《求索》2010年第10期。

[141]周彬学、戴特奇、梁进社、张锦宗:《基于分形的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演变研究》,《地理科学》2012年第2期。

[142]周光明、黄农:《试论湘潭市林业与“两型社会”建设的耦合关系》,《湖南林业科技》2008年第6期。

[143]周靖:《产业集群: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器》,《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44]朱俊成、钟儒刚:《两型社会视域下的咸宁市产业发展研究:基于集群的思考》,《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第2期。

[145]朱孟珏、周春山:《国内外城市新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热带地理》2013年第1期。

[146]朱清、余瑞祥、李彦军:《基于居民环境偏好的两型社会经济学分析》,《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6期。

[147]朱顺娟、郑伯红:《长株潭“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2期。

[148]邹德文、陈要军:《大力发展EET产业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理论月刊》2008年第9期。

[149]邹宏如:《节约型社会的内涵、特征及实现途径》,《领导文萃》2005年第10期。

[150]Capello,Roberta and Camagni,Roberta,“Beyond Optimal City Size: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Urban Growth Patterns”,Urban Studies,2000,9.

[151]Cuyck,“China’s Energy Security:Perception and Reality”,Energy Policy,2011,39.

[152]Grossman G.M.,Krueger A.B.,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T:Woodrow Wilson School,Princeton,1992.

[153]Li Qiufeng,Dang Yaoguo,Qiang Wuyong,“Study on Measurement of Level of Economic—Environmental System’s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in Yixing City”,Energy Procedia,2011,5.

[154]Panayotou T.,“Empirical Tests and Polic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World Employment Programme Research Working Paper,1993.

[155]Shafik N.,Bandyopadhyay S.,“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Time Series and Cross Country Evidence”,Washington,DC:Background Paper for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World Bank,1992.

[156]Wang Xuan,Su Jieqiong,Shan Shan,Zhang Yan,“Urban Ecological Regul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 at the Town Scale:A Case Study on Tongzhou District,Beijing City”,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Volume 13,2012.

[157]Wang Zhongping,Shi Changliang,Li Qiang,Wang Gang,“Coupling Trending Analysis about Urbanization and Urban Resource in Beijing”,Energy Procedia,2011,5.

[158]Yaobin Liu,Yichun Xie,“Measuring the Dragging Effect of Natural Resources on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a Space-Time Panel Filter Modeling in China”,Annals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59]Zheng Xiaoping,“Measure Optim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by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Diseconomies:A Case Study of Tokyo”,Urban Studies,19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