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图书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1978-2018)

SSAPID:101-6717-8555-51
ISBN:978-7-5201-2616-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1978~201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经验总结,内容包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以市场取向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2~201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及其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作 者: 汪海波
编 辑:陈凤玲;陈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作者简介

 出版者前言

 序

 第一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一 在市场经济运行基础和条件方面的共同点

   二 在市场经济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三 在市场经济局限性和政府干预经济必要性方面的共同点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及其主要特征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其性质而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客观可行性

   3.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极其艰巨的事业

   4.中国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采取渐进方式

  第四节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 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 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四 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五 建立现代分配制度

    1.建立现代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现代分配制度的含义

    2.现代分配制度的方法论

    3.现代分配制度赖以形成的经济条件

    4.现代分配制度下各种收入的源泉及其性质

    5.建立现代分配制度的意义

    6.建立现代分配制度的条件和措施

   六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及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依据及其目标

   七 建立开放型经济

   八 建立市场中介组织

 第二章 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

  第一节 以“二权”分置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突破*

   一 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发展过程

    1.1978年秋至1979年冬:起步阶段

    2.1980年春至1981年年底:推广阶段

    3.1982年:普遍推行阶段

   二 农村集体经济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和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

   三 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

  第二节 国有经济实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特征的改革

   一 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

    1.1979~1980年: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2.1981~1982年:全面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

    3.1983年以后:实行利改税

   二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萌芽

   三 国有企业内部领导制度的改革

    1.从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逐步改为厂长负责制

    2.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逐步完善

  第三节 集体经济改革起步

   一 城镇集体经济改革起步

   二 乡镇集体经济改革起步*

  第四节 恢复个体经济

  第五节 现代市场体系开始发展

  第六节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起步

  第七节 对外开放初步发展

  结语

 第三章 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

  第一节 国有经济实行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为特征的改革

   一 国有企业主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1.对大中型企业实行承包制

    2.对小型企业实行租赁制

    3.实行股份制企业试点

    4.组建企业集团的试点

   二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起步

   三 国有企业内部制度的改革

    1.普遍推行厂长负责制

    2.改革企业内部的人事、劳动和工资制度

  第二节 继续推进集体经济的改革

   一 继续推进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

   二 继续推进乡镇集体经济的改革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 个体经济的发展

   二 私营经济的初步发展

  第四节 继续发展现代市场体系

  第五节 深化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第六节 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

  结语

 第四章 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

  第一节 国有经济实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战略调整为特征的改革

   一 对国有企业主要实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方针的提出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

     1.抓大放小方针提出的依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颁布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和股份制企业的发展

     4.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建立

     5.组建企业集团的试点和企业集团的发展

    (三)国有小型企业的改革

   二 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

   三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二节 深化集体经济改革

   一 深化城镇集体经济改革

   二 深化乡镇集体经济改革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

   一 个体经济持续发展

   二 私营经济持续发展

  第四节 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第五节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第六节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初步形成

  结语

 第五章 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

  第一节 以继续推进战略调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国有经济改革

   一 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

   二 继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 推进国有事业单位和存续企业的改革

    1.推进国有事业单位的改革

    2.推进国有存续企业的改革

   四 继续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第二节 全面深化农村经济改革

   一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二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三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

   四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供销合作社改革

    1.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2.推进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五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第三节 继续深化集体经济改革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第五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六节 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

  第七节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的发展

  结语

 第六章 以市场取向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2~2018年)*

  第一节 以主要管资本和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特征的国有经济改革

   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

    1.主要目标

    2.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3.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4.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 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

    1.基本原则

    2.调整优化监管职能

    3.改进监管方式手段

    4.切实抓好组织实施

   三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1.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2.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3.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4.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5.建立依法合规的操作规则

    6.营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好环境

   四 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重组

    1.基本原则

    2.主要目标

    3.重点工作

    4.保障措施

   五 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基本原则

    2.主要目标

    3.规范主体权责

    4.做好组织实施

   六 全面深化国有垄断行业改革

    1.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2.近期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3.加强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节 推进以“三权分置”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 全面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

   二 积极推进“三权分置”的农村集体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三 协调推进农村“三块地”制度改革试点

  第三节 加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四节 继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五节 全面深化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第六节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发展的新阶段

  结语

 第七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及其意义

  第一节 初步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创造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

  第三节 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跃上了新的历史阶段

   一 改革推动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二 改革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1.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的整个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

     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

     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

    (二)城乡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三)地区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三 改革推动了中国经济转型

   四 改革推动中国工业化步入后期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

   五 改革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逼近小康的巅峰

   六 改革使中国迈上了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向经济强国挺进

   七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第四节 改革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的作用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第五节 改革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伟大胜利

 后记

 内容提要

 索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40年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这方面的经验总结,不仅有利于继续推进改革,取得改革最终胜利,而且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这里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方案,显然都包括了作为其最重要内容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本书在第一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做了深入的分析。在第二章至第六章中,依据中国改革实践,将其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分别叙述了其历史进程。第二章为“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第三章为“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第四章为“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第五章为“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第六章为“以市场取向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2~2018年)”。这五章是全书的主体,约占全书篇幅的七分之五。其中第六章就约占七分之二。这是基于第六章所叙述的改革历史过程的特点做出的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做过一个精辟概括。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这里说的改革是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的全面改革。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论述,准确地反映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展,尤其是准确反映了作为改革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这表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在第七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及其意义”中,专门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辉煌成就做了详细的分析,篇幅约占全书的七分之一。本书力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第二章至第六章的导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的各个发展阶段的表述。本书史论结合、以史为主,同时采取详简结合的撰写方法,依据问题重要性及其本身具有的简单和复杂的差别,有的问题写得较为详细,有的问题则写得较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