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4

中国客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图书

Report on China's Bus Industry Development(2013)

SSAPID:101-6715-3572-88
ISBN:978-7-5097-5321-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报告是中国客车行业内的第一本年度性研究报告。全书采取总分报告形式,为读者提供了深入观察中国客车行业的全新视野和可靠资料。本书是国内第一次系统阐述和研究中国客车行业年度发展的权威之作。书中既有详实的数据资料,又有理性的客观分析,是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客车行业的必要参考书。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也有助于拓宽产业管理决策者、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可为汽车行业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客车蓝皮书
作 者: 姚蔚
编 辑:王玉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皮书数据库

 中国皮书网

 序言

 法律声明

 摘要

 Abstract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BⅠ 总报告

  B.1 自由、开放促进国内客车行业发展

   一 中国客车具备全球竞争力

    (一)奥运让中国客车大放异彩

    (二)中国客车具有强国禀赋

    (三)中国客车不具备天然优势

   二 “少管制、多规范”让客车行业具备竞争优势

    (一)让市场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二)自由竞争的产业发展更好

    (三)客车行业的门槛最低

    (四)规范性政策而非扶持性政策引导行业升级

   三 “开放”让客车具备竞争优势

    (一)中国客车的进口替代

    (二)中国客车出口替代之路

    (三)从迈克尔·波特理论看客车竞争优势

 BⅡ 行业分析报告

  B.2 中国客车行业发展的环境与挑战

   一 国内客车销量增长中枢面临着“下台阶”的风险

    1.公路类大中客未来5~10年增长中枢为5%,受私家车普及与铁路影响公路客运增速将放缓

    2.公交类大中客未来5~10年增长中枢为6%,2013年受政策刺激将增长20%以上

    3.轻客未来5~10年增长中枢预计在7%,但将面临微客与MPV的挤压

    4.校车增长空间较大,将成为未来5年内客车销量的主要拉动力

    5.出口将成为国内客车行业较大的分担量,未来5年增长中枢预计为15%

   二 国内客车企业的竞争环境:民工迁移红利消失后的两极分化

    1.客车企业的正确竞争战略是总成本领先,核心竞争要素在于规模与成本控制

    2.大中客企业的竞争环境: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地方企业依靠政府存活;中间梯队受到挤压

    3.轻客企业的竞争环境:战国纷争仍将继续,竞争范畴扩大至微客与MPV,高端轻客市场是战略高点

   三 客车行业的政策环境:相对平稳,未来将加速产业洗牌与结构调整

    1.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环境:在“不刺激”、“去杠杆化”、“结构性改革”的主题下客车需求增速将放缓

    2.产业政策环境:从强调增长转变为强调竞争力,节能环保、安全要求提升将加速行业洗牌

  B.3 中国现代客车行业由弱而强的35年

   一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客车产业发展回顾

    (一)在改革中获得市场发展,在开放中形成大国竞争优势

     1.改革开放,让中国客车产业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2.改革开放,促进中国客车产业形成大国优势

     3.改革开放,客车成为中国汽车业最具强国禀赋的产业

    (二)道路建设和等级评定政策保障了客车高速发展

     1.改革开放后不断扩张的公路网促进了客车市场发展

     2.等级评定政策规范了客车产业技术的发展

    (三)市场机制的建立 优化了所有制和产业组织结构

     1.改革开放推动了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

     2.市场竞争使产业组织趋向合理

    (四)合资合作对中国客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标准法规的国际化趋势 加速提升了客车技术水平

     1.改革开放以来,客车标准渐成体系

     2.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促进重要领域技术标准的加速提升

    (六)加入WTO 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使客车配套能力不断加强

    (七)国际化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对全球客车产业的影响逐渐加大

    (八)研发和工艺以市场为核心,自主创新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二 未来中国客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一)强国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

    (二)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

    (三)标准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

    (五)零部件水平将大幅提高

    (六)国际化步伐加快

  B.4 世界客车行业发展简析

   一 世界客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世界客车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1.第一阶段(2004~2007年)

     2.第二阶段(2008~2012年)

    (二)世界大中型客车发展趋势分析

   二 世界分国别客车市场分析

    (一)欧洲

     1.欧洲客车工业简述

     2.欧洲客车的发展历程

     3.欧洲主要客车制造企业纵览

    (二)美洲

     1.美洲客车工业简述

     2.美洲主要客车制造企业纵览

    (三)亚洲

     1.亚洲客车工业简述

     2.亚洲主要客车制造企业纵览

   三 主要客车生产制造商统计数据分析

    (一)戴姆勒集团(Daimler)

    (二)沃尔沃集团(Volvo)

    (三)斯堪尼亚(Scania)

   四 世界客车市场发展趋势

  B.5 中国客车进出口发展分析

   一 发展历程

    1.进口客车的市场地位越来越低,客车出口规模越来越大

    2.产品技术进步是促进客车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

    3.客车出口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二 中国客车出口现状

    1.客车出口低迷,外贸环境影响显著

    2.出口大单稀少,不足以提振客车出口

    3.大型客车出口大幅下降

    4.出口格局有明显变化

    5.公交客车出口值得期待

    6.下半年客车出口依然很难

   三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会

    1.存在的问题

    2.发展机会:世界客车市场上的刚性需求和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都需要中国客车

  B.6 中国客车市场分级研究

   一 中国客车市场进行分级分类的必要性

   二 中国客车市场聚类分析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三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客车市场分级

    1.城市人口规模是常见的各种需求分类基础

    2.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客车市场的聚类分析

   四 基本结论

  B.7 客车销量分析与预测

   一 客车销量(L>6米)直观分析

    (一)样本直观观察

     1.从实际销量看

     2.从各家客车销量占比看(见图2)

   二 预测运算过程——以郑州宇通为例

    (一)预测方法

     1.对序列取对数和作差分处理,形成稳定随机序列

     2.模型参数的估计

    (二)预测计算过程——以郑州宇通客车为例

     1.ARIMA模型的基本思想

     2.利用ARIMA模型进行预测

   三 对中国主要客车公司销售量的预测结果

  B.8 客车发展的当前问题

   一 如何真正推动客车产业的结构优化

   二 如何推动客车市场的结构调整

   三 如何推动客车产品的结构升级

 BⅢ 细分市场报告

  B.9 我国现代长途客车的发展与现状

   一 长途客车行业整体情况概述

    (一)我国长途客车行业发展现状

     1.发展机遇

     2.面临的挑战

    (二)我国长途客车产销情况

   二 我国长途客车行业特征及发展规律

    (一)第一阶段(1998~2002年)

     1.长途客车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2.长途客车行业发展特征

    (二)第二阶段(2003~2007年)

     1.长途客车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2.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三)第三阶段(2008~2010年)

     1.长途客车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2.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四)第四阶段(2011~2012年)

     1.长途客车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2.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三 长途客车市场发展预测及趋势展望

    1.宏观经济形势

    2.消费因素

    3.政策因素

    4.长途客车市场发展形势

  B.10 校车的发展与现状

   一 校车因交通事故进入国人视野

   二 世界校车发展历程

    (一)校车起源:马车型畜力校车

    (二)进入内燃机驱动时代:从早期“儿童黑客”开始

    (三)黄色校车的出现

   三 校车特殊性安全标准起源

    (一)车身涂黄色

    (二)交通优先权

    (三)警示灯

    (四)停车信号旋臂

    (五)应急逃离出口

    (六)回射标记

   四 世界校车的发展现状

    (一)美国校车的发展现状

     1.美国校车法规

     2.美国校车资金来源

     3.美国校车管理

     4.美国校车特权

    (二)德国校车的发展现状

     1.德国校车法规

     2.德国校车资金来源

     3.德国校车管理

     4.德国校车特权

    (三)日本校车发展现状

     1.日本校车法规

     2.日本校车资金来源

     3.日本校车管理

     4.日本校车运营模式

   五 我国校车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校车法规

    (二)我国校车的优先权规定

    (三)我国校车的资金来源

    (四)我国校车的管理与运营模式

    (五)我国校车的技术与制造

    (六)我国校车的销售现状

     1. 2012年销售情况

     2. 2013年销售情况

    (七)校车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

     2.道路条件较差

     3.校车资金来源无保障

   六 我国校车发展趋势

    (一)市场潜力巨大

    (二)亟须解决的问题众多

 BⅣ 企业发展报告

  B.11 宇通客车

   第一部分:宇通岁月——从小到大到强

    前言

    一 宇通诞生:在经济转型中争得配置资源的自由(1963~1993年)

    二 奋力追赶:把自身资源运用到极致(1993~1996年)

    三 坐上行业老大交椅:对内修炼对外借力(1997~2003年)

     (一)获取外部资源——钱(上市)和权(底盘生产权)

     (二)优化内部资源

     (三)师夷长技——借力国外先进技术

     (四)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无人能及的霸主地位

    四 扩大再生产的典范:引领行业发展(2003~2012年)

     (一)并不成功的兼并历程

     (二)曾经的跨业发展梦想

     (三)专注做客车

     (四)拓展海外市场

     (五)规模和集约兼顾的增长道路

     (六)开花结果

   第二部分:宇通技术

    前言

    一 重视技术——只有技术才能成为客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 投入巨大——有投入才能有回报

    三 研发能力软硬兼备

     (一)硬件投入与成果

     (二)研发人才队伍建设

     (三)研发手段的保障

    四 正确的理念与方法

     (一)研发的世界观

     (二)研发的方法论

      1.正确的流程

      2.善借外力

      3.信息化

    五 形成系统的技术能力

     (一)创新能力

     (二)创新成果

      1.发动机热管理技术

      2.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技术

      3.降低车外加速噪声技术

      4.客车振动噪声控制研究

      5.轻量化技术

      6.客车侧翻安全性技术

      7.客车CAN总线技术研究

      8.车联网技术

    六 成功产品驱动企业前行

     (一)“宇通红”系列产品

     (二)专用底盘客车产品

     (三)自主研发全新造型的ZK6100H系列产品

     (四)机场摆渡车

     (五)校车

     (六)混合动力客车

   第三部分:宇通客车之本——对人的尊重与企业文化

    一 宇通文化的表现

    二 什么是宇通文化

     (一)崇德、协同、鼎新的价值观

      1.关于崇德

      2.关于协同

      3.关于鼎新

     (二)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

      1.以客户为中心

      2.以员工为中心

      3.关爱员工家庭

      4.不可触及的纪律高压线

      5.弘扬中华美德

     (三)与合作伙伴共赢,打造产业价值链协同优势

     (四)反哺社会,做优秀企业公民

    三 文化如何落地

     (一)正确的价值观

     (二)领导的带头作用

     (三)有效的制度

    四 宇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文化意识的萌芽阶段(1993~2002年)

     (二)企业文化的首次梳理(2002~2003年)

     (三)企业文化的二次梳理(2007~2009年)

      1.二次梳理原因

      2.二次梳理过程

      3.二次梳理深化

   第四部分:宇通之变——企业管理艰难而成功的改革探索

    一 认识到差距才能缩小差距

    二 最初的管理——个人的管理智慧

    三 借力科学的管理体系——ISO与SAP

     (一)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与ISO/TS16949

     (二)SAP信息管理系统

    四 利用外部资源——用别人的经验来武装自己

    五 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管理的核心就是人

    六 宇通富有成效的管理成果

     (一)流程再造——带动客车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升

     (二)从大规模定制到有序定制

     (三)宇通精益学院

   第五部分:宇通客车之梦——国际化宇通客车的展示

    一 出口历程——谋定而后动

     (一)从知己知彼开始(1997~2004年)

     (二)逐步打开海外市场(2005~2007年)

     (三)金融危机之后(2008~2012年)

    二 海外战略——从“产品+技术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型

    三 海外布局——“农村包围城市”

  B.12 三龙竞合

   一 “三龙”概况

    (一)厦门金龙

    (二)厦门金旅

    (三)苏州金龙

   二 同门三兄弟的“斗争”

    (一)三兄弟之间的历史“恩怨”

     1.大小金龙的“兄弟之争”

     2.大金龙与苏州金龙的“父子之争”

    (二)同门斗争背后

     1.股东之间的矛盾

     2.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

    (三)斗争中壮大

     1.外部市场环境

     2.管理层的作用:在“三条金龙”的发展中,管理层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 兄弟联手唱大戏

    (一)成长过程中的联合

    (二)今日新竞争环境下的联合

    (三)合还是分

  B.13 中通客车

   一 曾经的辉煌——“南扬北聊”的传说

   二 “客车帝国”没落——光环逐渐褪去

   三 “请进来”与“送出去”——形势扭转的关键因素

   四 装上创新的引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五 走向世界不是梦——从副总理的题词开始

   六 求人不如求己——打仗还是要靠自己的队伍

   七 二次创业——小富即安不能打造百年品牌

  B.14 亚星客车咏叹调

   一 “铁帽子王”——连续7年销量第一

   二 天堂里的“婚礼”——亚星与戴姆勒的牵手

   三 退车风波——亚星奔驰遇挫

   四 “9·2产品分工协议”——亚-奔和亚星划定势力范围

   五 绝食讨欠款——7000万委托投资酿亚星噩梦

   六 世上没有救世主——格林柯尔救不了亚星

   七 另觅新欢——亚星和奔驰黯然分手

   八 再次易主——潍柴入主亚星

  B.15 客车上市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 企业竞争力模型选择

   二 营销绩效分析

    (一)市场规模

    (二)销售收入

    (三)增长态势

    (四)营销网络

   三 经济绩效分析

    (一)资产负债率

    (二)公司净利率

    (三)净资产收益率

    (四)单车价值

   四 企业效率分析

    (一)产能规模

    (二)产品体系

    (三)市场反应能力

   五 基础设施分析

    (一)固定资产

    (二)在建项目

    (三)研发支出

    (四)信息化建设

 BⅤ 附录

  B.16 中国客车大事记

   1981年

   1986年

   1988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客车蓝皮书编委会

 主编简介

《中国客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是方得网组织国内客车业内专家与学者,编写的有关中国客车行业的第一本年度研究报告。全书采取总、分报告形式,不仅对2013年中国客车行业、客车企业、各个客车细分市场的现状进行了翔实分析,更站在历史的高度,从行业格局变迁、企业优胜劣汰、品牌营销鼎新革故等角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客车行业的全新视野和一份研究中国客车行业的可靠资料。总报告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从历史纵轴的角度,在回顾历史、对照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国客车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和述评,全面总结了中国客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成就、优势力量,客观分析了中国客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本书所涉及的客车产业虽然不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但却以短短35年的发展历程,生动具体地说明了一个事实——更自由的市场竞争,可以带来行业更强的竞争力。中国客车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说明了开放可以让国内企业更具竞争优势,自由竞争可以让自主品牌具备全球竞争力。本书通过客车和轿车等行业的国家管理和发展现状对比,说明了“自由”发展对于培养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分报告从中国客车行业的总体环境与挑战、世界客车行业发展、中国客车行业进出口、中国客车市场分级分类、中国客车市场竞争态势、中国客车企业销售预测、中国长途客车市场发展、中国校车市场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仅全面展示和充分肯定了中国客车行业各方面的成就,更为客车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营销研究工具。分报告还专设了国内重点客车企业研究,分别对宇通客车、“三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苏州金龙)、中通客车、亚星客车等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读者提供了系统的案例分析。这些内容,是比MBA教材更加生动真实的国内企业案例。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和研究中国客车行业年度发展的权威之作。书中既有翔实的数据资料,又有理性的客观分析,是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客车行业的必要参考书。

1.吴融华:《美国城市公交客车现状》,《城市车辆》2003年第5期。

2.王健:《欧洲客车工业》,《客车技术与研究》2006年第2期。

3.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4年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05。

4.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5年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06。

5.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07。

6.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7年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08。

7.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8年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09。

8.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10。

9.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11。

1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12。

11.饶达:《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发展趋势新兴市场驱动》,搜狐汽车,2011年4月。

12.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13。

13.戴姆勒:戴姆勒集团2009年年度报告,2010。

14.戴姆勒:戴姆勒集团2010年年度报告,2011。

15.戴姆勒:戴姆勒集团2011年年度报告,2012。

16.戴姆勒:戴姆勒集团2012年年度报告,2013。

17.沃尔沃:沃尔沃集团2008年年度报告,2009。

18.沃尔沃:沃尔沃集团2009年年度报告,2010。

19.沃尔沃:沃尔沃集团2010年年度报告,2011。

20.沃尔沃:沃尔沃集团2011年年度报告,2012。

21.沃尔沃:沃尔沃集团2012年年度报告,2013。

22.斯堪尼亚:斯堪尼亚2003年年度报告,2004。

23.斯堪尼亚:斯堪尼亚2004年年度报告,2005。

24.斯堪尼亚:斯堪尼亚2005年年度报告,2006。

25.斯堪尼亚:斯堪尼亚2006年年度报告,2007。

26.斯堪尼亚:斯堪尼亚2007年年度报告,2008。

27.斯堪尼亚:斯堪尼亚2008年年度报告,2009。

28.斯堪尼亚:斯堪尼亚2009年年度报告,2010。

29.斯堪尼亚:斯堪尼亚2010年年度报告,2011。

30.斯堪尼亚:斯堪尼亚2011年年度报告,2012。

31.斯堪尼亚:斯堪尼亚2012年年度报告,2013。

32.戴姆勒官网:http://www.daimler.com/。

33.沃尔沃官网:http://www.volvogroup.com/group/china/zh-cn/pages/group_home. aspx。

34.斯堪尼亚官网:http://www.scania.com/。

35.曼官网:http://www.man.eu/en/。

1.曾培炎:《2001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曾培炎:《2002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马凯:《2003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4.马凯:《2004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5.马凯:《2005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6.马凯:《2006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7.马凯:《2007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8.赵维俊、顾虹:《1998年大中型客车市场分析》,《汽车工业研究》1998年第3期。

9.赵维俊、顾虹:《2000年我国大中型客车市场展望》,《汽车工业研究》1999年第3期。

10.赵维俊:《我国大中型客车市场1999年回顾及2000年分析预测》,《汽车工业研究》2000年第1期。

11.顾红:《大中型客车市场2005年回顾及2006年展望》,中国客车网,2006。

12.佟学鹤:《2008年宏观环境对汽车行业影响分析》,中国汽车研究网,2008。

13.佘振清:《2010年客车市场:趋势向好总体增幅将达15%》,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2010。

14.邢向龙:《2010年度中国客车出口市场总结及2011年对策》,《商用车与发动机》2011年第3期。

15.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11~2012年》,《宏观经济》2012年1月第1期总第275期。

16.王军:《“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判断》,《中国经济报告》,2010年第1期。

17.王培祥:《“十二五”客车市场发展形势展望》,《商用汽车》2011年第7期。

18.曲涛:《2003~2005年中国客车市场回顾》,《商用汽车》2006年第3期。

19.马戈:《2006年客车市场分析及2007年前景展望》,《商用汽车》2007年第2期。

20.任诗发:《2009年客车市场剖析与2010年客车市场预测》,《商用车与发动机》2010年第8期。

21.杨立慧:《2009年客车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上)》,《商用汽车》2010年第3期。

22.杨立慧:《2009年客车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下)》,《商用汽车》2010年第4期。

23.周毅:《2010年中国客车市场发展特点》,《交通世界》2010年第8期。

24.佘振清:《2010年中国客车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及2011年市场预测》,《交通世界》2011年第5/6期。

25.袁成坤:《2011年上半年旅游客车市场五大特点》,《商用车与发动机》2011年第30期。

26.佘振清:《2011年上半年客车市场现状及下半年发展趋势》,《交通世界》2011年第16期。

27.莼厚堂:《2012年大中型客车市场大盘点》,《交通世界》2013年第3期。

28.韩亮、豆素勤:《国内大中型客车市场需求预测》,《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期第10卷。

29.任诗发:《恢复性增长出现旅游客车市场分析》,《汽车与配件》2013年第16期。

30.杨立慧:《客车企业发展内因分析(三)》,《商用汽车》2010年第1期。

31.马戈:《客车市场2007年产销特点及竞争格局》,《商用汽车》2008年第2期。

32.莼厚堂:《我国公路客车市场竞争现状简析》,《交通世界》2012年第1期。

33.王培祥、杨亮:《行业标准引导大中型客车稳健发展》,《商用汽车》2013年第4期。

34.杜建:《我国大中型客车市场竞争分析》,《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第4期第9卷。

35.佘振清:《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客车制造中心》,《交通世界》2006年第1期。

36.佘振清:《我国大中型客车的市场形势》,《交通世界》2011年第10期。

37.任诗发:《公路客车市场剖析》,《汽车与配件》2012年第13期。

38.吕利平:《我国客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城市车辆》2009年第5期。

1.陈静仪:《两金龙“合并”还是“合作”?》,《中国汽车报》2003年3月11日第5版。

2.陈静仪:《苏州金龙股权纷争落幕》,《中国汽车报》2005年6月27日C9版。

3.栗源、康钊:《总经理出走 董事会洗牌 苏州政变 金龙生三变》,《南方周末》2001年9月。

4.党文娟:《均衡股权结构与松散的董事会治理研究——以厦门金龙股权纷争为例》,《特区经济》2011年第4期。

5.吕利平:《我国客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城市车辆》2009年第5期。

6.张玲、蔡炳炎:《金龙客车营销渠道模式选择及启示》,《发展研究》2007年第4期。

1.《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9年11月25日披露。

2.《亚星客车关于重大事项进展情况及复牌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10年11月2日披露。

3.《亚星客车关于重大事项进展情况的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11年9月14日披露。

4.《亚星客车收购报告书》,上海证券交易所2011年9月14日披露。

5.《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年4月5日披露。

6.《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1年4月17日披露。

7.《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2年3月26日披露。

8.《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3月25日披露。

9.《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4年4月20日披露。

10.《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年4月26日披露。

11.《亚星客车关于公布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年4月26日披露。

12.《*ST亚星2005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4月28日披露。

13.《*ST亚星股票暂停上市的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5月16日披露。

14.《S*ST亚星2006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7年4月6日披露。

15.《*ST亚星股票恢复上市的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7年6月27日披露。

16.《ST亚星2007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年4月15日披露。

17.《ST亚星关于撤销其他特别处理的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年5月8日披露。

18.《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9年4月15日披露。

19.《亚星客车第四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决议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10年1月28日披露。

20.《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10年4月13日披露。

21.《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11年3月29日披露。

22.《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年4月17日披露。

23.《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13年4月16日披露。

24.山河:《亚星,十年轮回扬州梦》,《董事会》2007年第2期。

25.王东旭:《关于亚星—奔驰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6.李德林:《德隆惊变72小时 亚星客车董事长讨债不成欲寻死》,《证券市场周刊》2004年6月5日。

27.何晶:《潍柴亚星新厂区今年投用》,《扬州晚报》2013年4月29日。

28.胡敏:《扬州潍柴启动战略合作》,《扬州日报》2009年11月25日。

29.谢光耀:《重组后首次路演 亚星客车以调整促回归》,第一商用车网2011年10月31日。

30.岳伟:《3年投资10亿 亚星能否借潍柴重回巅峰》,新浪汽车2011年10月24日。

31.芦丽琴:《借潍柴重组之力 亚星客车欲回行业前三》,《中国工业报》2011年11月11日。

32.陈静仪:《同床异梦10年婚姻结束 奔驰弃亚星而走》,《中国汽车报》2006年7月3日。

33.胡旭辉:《戴-克德方高管退出管理 亚星奔驰寄望自救》,《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6月12日。

34.袁凌:《扬州亚星:联姻的代价》,《财经》杂志2005年第18期。

35.祁和忠:《亚星奔驰签约“哥俩好”》,《国际金融报》2002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