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3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图书

Reports on China's Population and Labor No.7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SSAPID:101-6675-9501-31
ISBN:7-80230-075-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近年来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关于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人口总量和结构的最新预测,探讨了未来可行的人口政策调整思路,并在充分肯定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效以及稳定现行低生育水平的政策基础上,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见。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作 者: 蔡昉 王美艳
编 辑:杨桂凤;李长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Abstracts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前言

 《皮书系列》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

 上篇

  专题报告一 2005年全国人口形势分析报告

   一 2005年和“十五”人口变动及人口计划执行情况

    (一)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二)人口计划完成

    (三)人口自然增长出现转折

   二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人口数量控制提出了新要求

    (二)第四次全国生育高峰即将到来

     1.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即将出现新的高峰

     2.政策内生育水平呈现升高态势

     3.部分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政策的差距仍然存在

    (三)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风险

     1.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2.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难度增大

     3.人口控制开始出现反弹迹象

    (四)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五)出生性别比仍然持续偏高

  专题报告二 中国近年来的就业状况及未来趋势

   一 中国城镇的劳动力供给态势

   二 中国的就业需求变化

    1.中国非农就业弹性的变化——描述性结果

    2.非农就业弹性的估计——计量分析结果

    3.中国城市新增需求的变动趋势

   三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态势

    1.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

    2.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问题——非正规化

   四 未来就业态势判断

    1.未来劳动力供求态势的变化

    2.就业促进政策对劳动力市场态势的影响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专题报告三 当前农民外出务工的数量、结构及特点

   一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

    (一)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近1.2亿

    (二)中部地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高于东部和西部

    (三)河南和四川两省外出务工劳动力超过1000万人

   二 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

    (一)70%的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务工

    (二)50%以上的农民工跨省流动

    (三)六成以上农民工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

   三 外出农民工基本情况

    (一)外出农民工以青年男性为主

    (二)多数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

    (三)外出农民工主要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

    (四)老乡亲友介绍依然是农民工外出的主要方式

    (五)外出务工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比例增加

   四 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及消费特征

    (一)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呈上升趋势

    (二)不同就业地区和不同年龄组的农民工收入水平有差异

    (三)西部地区农民工在东部地区获得的实际收入最低

    (四)东部地区农民工生活消费支出高

    (五)农民工跨区域务工的消费支出高于在本地区务工的消费支出

    (六)农民工的低收入无法支撑他们在城镇定居

   五 农民工外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拖欠工资现象仍然存在,参加劳动保险、签订劳动合同比例低

    (二)超出法定劳动天数和时间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就业交费项目较多,农民工负担仍较重

    (四)农民工外出务工缺乏必要的组织和信息引导,存在明显的自发性、盲目性

    (五)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缺乏

   六 政策建议

    (一)完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东部地区农民工工资

    (二)制定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三)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四)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和减免中西部地区农村学龄儿童学杂费,用十年的时间培养出一代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

    (五)改善用工条件,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利益

    (六)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交流,保证劳动力供需双方的联系畅通

 下篇

  第一章 新时期的中国人口态势

   一 关于人口增长

   二 生育水平

   三 生育行为

   四 人口老龄化

   五 出生性别比

   六 城市体系

  第二章 人口预测及其分析

   一 人口预测基础数据与主要参数估计

    (一)人口预测基础数据

    (二)人口年龄结构估计

    (三)生育水平估计

    (四)死亡水平分析

    (五)出生性别比

   二 中长期人口预测结果分析

    (一)预测参数假定

    (二)人口规模预测结果分析

    (三)人口年龄结构预测结果分析

   附录2-1 年龄结构估计方法

   附录2-2 年龄别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间接估计方法

    1.年龄别育龄妇女人口数与出生人口数间接估计

    2.基于遗传算法年龄别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间接估计优化模型

  第三章 生育率、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

   一 生育率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

   二 生育率、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

   三 人口转变和劳动力市场:马尔萨斯时代与后马尔萨斯时代

   四 相关的政策启示

  第四章 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社会影响

   一 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 影响出生性别比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

    (二)经济发展

    (三)家庭需求

    (四)个人观念

   三 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后果

   四 综合治理的战略

    (一)行政管理措施

    (二)宣传倡导措施

    (三)奖励扶助措施

    (四)相关法律的修改和制定

  第五章 “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

   一 中国的“未富先老”

    (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

    (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老龄化

    (三)“未富先老”

   二 “未富先老”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先老”与劳动力供给

    (二)“未富”与劳动力需求

   三 “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

    (一)劳动力短缺的端倪

    (二)劳动力供求缺口预测

    (三)政策挑战与应对措施

     1.最大化开发人口红利

     2.加大人力资本积累力度

     3.清除劳动力流动障碍

  第六章 “未富先老”与养老保障

   一 “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挑战

   二 城镇的养老保障体系及其脆弱性

    (一)城镇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

    (二)城镇养老保障体系的脆弱性

   三 城镇养老保障改革的建议

    (一)向个人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过渡

    (二)利用劳动力市场减轻养老压力

    (三)利用家庭养老传统补充社会养老资源的不足

    (四)政策建议总结

   四 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

    (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

    (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面对的挑战及可能的选择

  第七章 人口红利的获得与丧失

   一 人口转变的重要性

    (一)人口转变的“机会窗口”

    (二)人口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

    (三)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

   二 人口转变与“东亚奇迹”

    (一)东亚的经济发展

    (二)是什么创造了“东亚奇迹”

    (三)“东亚奇迹”中的人口因素

    (四)“东亚奇迹”中的政府角色

    (五)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三 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增长

    (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

    (二)中国人口转变的增长效应

    (三)中国未来的人口红利

    (四)充分挖掘尚存人口红利的政策措施

  第八章 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一 中国经济增长靠的是什么

   二 为什么中国能保持高速增长

   三 今后这些增长因素还存在吗

   四 未来增长靠什么

    (一)转变增长方式,创造新增长源泉

    (二)充分利用和延长人口红利

    (三)发展教育培训,以质量代替数量

    (四)清除障碍,保持劳动力源泉

  第九章 中国总人类发展福利:长期趋势与长远目标*

   一 GHDI:发展总福利的测度方法

   二 中印人口与GHDI比较

    1.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比较

    2.HDI的比较

    3.GHDI比较

   三 各地区人口和GHDI变化

    1.HDI地区差距

    2.GHDI地区比较

   四 中国长远人类发展的目标与政策

    (一)人口政策

    (二)配套政策

     1.劳动政策

     2.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3.卫生健康政策

  第十章 不同生育政策下人口现状的探索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方法

   二 不同生育政策人口的基本指标

    1.按生育政策类型的人口分布比例

    2.按现行生育政策所要求的生育数量划分的人口分布

    3.现行生育政策对全国平均生育水平的内在要求

   三 人口结构分析

    1.不同生育政策下的人口金字塔

    2.不同生育政策人口的年龄结构统计指标

    3.不同生育政策人口的性别结构统计指标

    4.出生婴儿性别比

   四 生育水平分析

   五 1990年代初婚年龄的变化

   六 妇女的曾生子女数

    1.全国育龄妇女的队列曾生子女数的分析

    2.分生育政策的育龄妇女年龄别曾生子女数的分布

    3.处于孩次1的育龄妇女的分生育政策的分布比例

   七 总结

  第十一章 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关于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研究的简要回顾

   二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不同生育政策模拟预测方案的参数估计

   三 不同生育政策方案下人口增长、老龄化、劳动力资源及退休金缺口的对比分析

    1.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不会造成人口失控

    2.现行政策不变方案下的老年人口比例与独居老人比例大大高于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

    3.老年抚养比与总抚养比

    4.现行政策不变方案下的劳动力资源大大少于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

    5.现行政策不变方案下退休金缺口比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严重得多

   四 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方案下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及未来大量中青年男子找不到妻子问题十分严重;而二孩晚育软着陆后出生性别比将较快恢复正常

   五 人口数量增减,经济、社会、政治成本以及国际竞争地位利弊得失分析

   六 关于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的政策建议及其可行性讨论

    1.7~8年左右平稳过渡

    2.2012~2015年前后城乡普遍允许生育二孩,并继续大力推行鼓励自愿晚育一孩、间隔二孩的政策

   七 结束语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编委会

 相关链接:2006年已经出版或即将出版的部分皮书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内部资料),2004~2005。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等资料。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2001。

“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中国的生育率到底有多低?”,《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潘贵玉:《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抽样调查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公报》,http://www.stats.gov.cn。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

蔡昉、王美艳:《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读解中国城镇就业增长》,《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5。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Wooldridge,Jeffrey M.(2004),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A Modern Approach.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

鲍思顿、顾宝昌、罗华:《生育与死亡转变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抚养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

陈胜利、张世琨:《当代择偶与生育意愿研究——2002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邓谨、肖华:《中国如何应对老龄化?》,《南方周末》2006年1月12日。

段成荣:《要发展地看待城市人口容量问题》,《人口研究》2005年第5期。

公安部:《2004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群众出版社,2005。

顾宝昌:《论中国的城市体系发展》,《人口研究》1988年第3期。

顾宝昌:《伴随生育率下降的人口态势》,《综论中国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顾宝昌:《论中国计划生育的改革》,《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顾宝昌:《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抉择》,《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1期。

顾宝昌、罗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和韩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的比较分析》,《人口研究》1996年第5期。

郭志刚:《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国家统计局编《2002中国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国家统计局编《2004中国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a。

国家统计局编《2005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b。

李树笜、韦艳、姜全保:《中国的女孩生存:历史、现状和展望》,《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1期。

马焱:《从性别平等的视角看出生婴儿性别比》,《人口研究》2005年第5期。

莫丽霞:《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与性别偏好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2期。

穆光宗:《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超低生育率”现象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4期。

乔晓春:《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中国的生育率到底有多低?》,《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谭琳:《中国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计划生育》,《人口研究》1994年第3期。

王涤、顾宝昌:《从人口学的视角看中国“三农”问题》,《人口学刊》2005年第6期。

王素银:《在中国人口学会调研酒泉地区人口生育政策座谈会上的发言》,《西北人口》增刊,2000。

杨云彦:《人口与发展论坛·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从存疑到求解》,《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翟振武、刘爽、陈卫、段成荣:《稳定低生育水平:概念、理论与战略》,《人口研究》2000年第3期。

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朱楚珠、李树笜:《关爱女孩,保护女孩》,《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庄亚儿、张丽萍:《1990年以来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Bongaarts,John(2001),“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ume 27,Supplement: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the Population Council,pp.260~281.

Choe,Minja Kim,Robert D.Retherford,and Seung-Kwon Kim(2004),“Very Low Fertility in South Korea:Patterns and Prospects”,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Annual Meeting of the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April 1~3,Boston,Massachusetts,USA.

United Nations(1997),Expert Group Meeting on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Population Division,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ited Nations,New York,USA.

United Nations(2000),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United Nations,New York,USA.

United Nations(2005),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4 Revision,Population Division,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The United Nations,New York,USA.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马西姆·利维巴茨:《世界人口简史》(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Barro,Robert J.and X.Sala-i-Martin(1995),Economic Growth,New York:McGraw-Hill.

Becker,Gary S.K.,M.Murphy,and R.Tamura (1990),“Human Capital,Fertility,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No.5.

Galor,Oded and David N.Weil,“Population,Technology,and Growth:From Malthusian Stagnation to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Beyond”,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4:806~828.

Lee,Ronald D.,“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Aspects of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The Case of Preindustrial England”,in R.A.Esterlin(ed.),Handbook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Economics,Vol.1B.Amsterdam:North-Holland,1997,pp.1063~115.

Olsen,R.(1994),“Fertility and the Size of U.S.Labor Force”,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2,No.1,pp.60~100.

Park,A.,Xiaoqing,Song,Junsen Zhang and Yaohui Zhao (2004),“Rising Returns to Skill and the Growth of Wage Inequality in China”,mimo.

卜卫:《单身汉(光棍)问题还是女童人权问题?》,中国出生婴儿(0~4岁)性别比不平衡专家研讨会,2004,北京。

慈勤英:《出生性别比的研究应当有性别视角》,《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都市“流动人口”生育倾向渐变》,2004年9月27日新华网,转引自:http://www.cpirc.org.cn/news/。

风笑天、张青松:《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郭志刚:《北京市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及外来人口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社会中的女人和男人(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雷洪、史铮:《农村青年生育性别偏好研究》,《青年研究》2004年第11期。

刘爽:《出生性别比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5。

王燕、黄玫:《中国人口婚姻挤压的状况及对生育保健的挑战》,《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年第6期。

王燕、黄枚:《中国出生性别比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2期。

解振明:《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变化》,《人口研究》1997年第3期。

于弘文:《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是统计失实还是事实偏高》,《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元虹:《对“人工流产”行政审批制度的思考》,《医学与社会》2005年第8期。

张二力:《从“五普”地市数据看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影响》,《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张丽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区域差异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增刊。

朱楚珠、李树茁等:《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Guilmoto,C.Z.,“A Spacial and Statistical Examination of Child Sex Ratio in China and India”,In Isabelle Attané and Jacques Véron (eds.),Gender Discriminations among Young Children in Asia.French Institute of Pondicherry,2005.

《2005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http://www.lm.gov.cn/gb/data/2005-07/20/content_80203.htm。

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工作论文,2005。

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司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世界银行:《全国产品和要素市场分割:经济成本和政策建议》,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备忘录,2004。

王德文、蔡昉、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要素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开放导报》2005年第4期。

姚新武、尹华编《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

United Nations (2003),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2 Revision,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Williamson,Jeffrey (1997),“Growth,Distribution and Demography:Some Lessons from History”,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6244.

World Bank (2003),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ashington D.C.

World Bank(2004),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5—A Better Investment Climate for Everyone.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曾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5期。

曾毅:《农村计划生育与养老保障一体工程探讨》,《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年第5期。

Bloom,David E.,David Canning,and Jaypee Sevilla (2002),“The Demographic Dividend: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RAND.

Chen,Chaonan (1994),“The Determinants of Satisfaction with Liv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Elderly in Taiwan”,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16:29~52.

Guttman,Joel M.(2001),“Self-enforcing Reciprocity Norms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81:117~151.

Pitsilis,E.,D.A.Von Emloh,and Y.Wang (2002),“Filling China’s Pension Gap”,McKinsey Quarterly,Vol.2.

Ulker,Aydogan (2003),“Household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Insurance of the Elderly”,February,unpublished paper.

United Nations (2003),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2 Revision,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巴罗、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蔡昉、都阳:《“文化大革命”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破坏》,《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4期。

蔡昉、孟昕:《人口转变、体制转轨与养老保障模式的可持续性》,《比较》2003年第10期。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2000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黑田俊夫:《亚洲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学刊》1993年第4期。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台湾内政部”编《台闽地区人口统计》(历年)。

“台湾行政院”编《国民所得统计》(历年)。

“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人力规划处”编《民国93~140年人口推计》,2004。

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杨子慧:《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

张喻婷、陈信木:《台湾地区人口视窗分析》,2005年台湾人口学会学术研讨会“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人口发展:趋势与挑战”会议论文,台北,2005。

Barro,Robert J.,X. Sala-i-Martin (1995),Economic Growth,New York:McGraw-Hill.

Bhagwati,Jagdish (1996),“The Miracle That Did Happen:Understanding East Asi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the keynote speech delivered on May 3,1996 at Cornell University on the Occasion of the Conference on “Government and Market:The Relevance of the Taiwanese Performance to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olicy”.

Blanchet,Didier (1991),“On Interpreting Observ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A Graphical Expositio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17(1):105~114.

Bloom,David and Jeffrey Williamson (1997),“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6268.

Bloom,David Canning,Jaypee Sevilla et al.(2002),“The Demographic Dividend: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RAN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enn World Tables,3718 Locust Walk,Philadelphia,PA.

Desai,Padam(1990),The Soviet Economy:Problems and Prospects,Oxford:Basil Blackwell,paperback edition.

Hewitt,Paul S.(2003),“The Gray Roots of Japan’s Crisis”,Asia Program Special Report,No.107,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Jackson,Richard(2005),Building Human Capital in an Aging Mexico:A Report of the U.S.-Mexico Binational Council,CSIS Press.

Johnson,Gale (1994),“Effects of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on Rural Population Growth with Application to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0(3):503~531.

Kelly,Allen C.(1973),“Population Growth,the Dependency Rate,and the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Population Studies,Vol.27(3):405~414.

Krugman,Paul (1994),“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Leff,Nathaniel H.(1969),“Dependency Rates and Savings Rat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9(5):886~896.

Maddison,Angus (2001),The World Economy:A Millennial Perspective,Paris:OECD.

Mankiw,G.N.,D.Romer,D. Weil (1992),“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7(2):407~437.

Mason,Andrew (1997),“Population and the Asian Economic Miracle,Asia-Pacific Population Policy”,East-West Center,Honolulu,Hawaii.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 of Japan,Jap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6,http://www.stat.go.jp/english/data/nenkan/index.htm.

National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Population Statistics of Japan (2003).

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 of Republic of Korea,Statistical Database,http://www.nso.go.kr/eng/index.html.

Nelson,R.(1956),“A Theory of the Low Level Equilibrium Trap in Underdeveloped Econom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6:894~908.

Pench,Lucio(2000),“Ag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Europe”,paper presented at the Graying of the Industrial World-A Policy Conference on Global Aging,January 25~26,Washington.

Peterson,Peter G.(1999),Gray Dawn:How the Coming Age Wave Will Transfer America and the World,New York:Random House.

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 (2005),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4 Revision 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3 Revision.http://esa.un.org/unpp,2005-11-14.

Sala-i-Martin,X.(1996),“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The Economic Journal,Vol.106(7):1019~1036.

Solow,Robert M.(1956),“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2(1):65~94.

Swan,Trevor W.(1956),“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Economic Record,Vol.32 (11):334~361.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5,New York,10017,USA.

Williamson,Jeffrey (1997),“Growth,Distribution and Demography:Some Lessons from History”,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6244.

World Bank (1993),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Washington D.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

World Bank (2002),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Dynamic World,Washington D.C.,New York.

World Bank (2004),World Bank Online Database 2004,http://devdata.worldbank.org/dataonline/.

Yamada,Tetsuji and T.Yamada (1988),“The Effects of Japanese Social Security Retirement Benefits on Personal Savings and Elderly Labor Force Behavio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2661.

Young,Alwyn (1994),“The Tyr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4680.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陈清泰:《中国的能源战略和政策》,《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1月17日。

德怀特·帕金斯:《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看中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卷第4期。

海韦尔·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郭家麟、许强、李吟枫译,商务印书馆,1994。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世界银行:《全国产品和要素市场分割:经济成本和政策建议》,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备忘录,2004。

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杨坚白:《速度·结构·效率》,《经济研究》1991年第9期。

Banister,Judith (2005),“Manufacturing Earnings and Compensation in China”,Monthly Labor Review,August 2005.

Bloom,David and Jeffrey Williamson (1997),“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6268.

Hu,Baiding and Michael McAleer (2002),“Sectora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http://www.iemss.org/iemss2002/proceedings/pdf/volume%20due/114.pdf.

Hulten,Charles R.(2000),“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 Short Biography”,NBER Working Paper,No.W7471.

Jiang,Xiaojuan (2002),“Entry into WTO,Changes in 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 Behaviors of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s”,Social Sciences in China,Vol.23,No.4,pp.134~143.

Kaneko,Shinji and Shunsuke Managi (2004),“Environmental Productivity in China”,Economics Bulletin,Vol.17,No.2,pp.1~10.

Lewis,W.A.(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139~191,Reprinted in A.N.Agarwala and S.P.Singh (eds.) ,The Economics of Underdevelopment,Bomba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United Nations (2005),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4 Revision,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Williamson,Jeffrey (1997),“Growth,Distribution and Demography:Some Lessons from History”,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6244.

World Bank (2003),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ashington D.C.,World Bank Publications.

Wu,Yanrui (2003),“Has Productivity Contributed to China’s Growth?”,Pacific Economic Review,Vol.8,Issue 1.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的人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杜鹏等:《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人口研究》2005年第6期。

王树新、杨彦:《老年人资源开发的策略构想》,《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3。

UNDP:《中国人类发展报告》1997年卷,UNDP驻华代表处,1997。

UNDP:《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年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Barro,Robert J.and Jong-Wha Lee(2000),“International Data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Updates and Implications”,manuscript,Harvard University.

Crafts(2002),“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1870~1999:Some Revised Estimates”,European Review Economic History,6,495~405.

ILO(2004),World Employment Report 2004,Geneva.

Maddison,Angus(2003),World History Statistics,Paris:OECD.

UN(2004),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4 Revision,New York.

UNDP(2002),China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New York.

UNDP(2005),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5,New York.

World Bank(2002),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丁峻峰:《浅析中国1991~2000年生育模式变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人口研究》2003年第2期。

顾宝昌、徐毅:《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综论》,《中国人口科学》1994年第3期。

郭志刚:《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00年第1期(a)。

郭志刚:《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1期(b)。

郭志刚:《中国近期生育水平的研究》,《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论文集》2000年第1期(c)。

郭志刚:《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郭志刚:《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

郭志刚:《2000年人口普查按生育政策类型的人口分析》,载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转型期的中国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财务司与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编《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2001)》。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马安、查瑞传:《中国人口现状的初步分析》,《人口研究》1984年第3期。

潘贵玉:《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集》(上册),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杨魁孚、陈胜利、魏津生:《中国计划生育效益与投入》,人民出版社,2000。

姚新武:《中国生育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

Bongaarts and Feeney(1998),“On the Quantum and Tempo of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2):271~291.

“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研究报告,2004年6月在中国人口学会“人口预测分析研讨会”(河北)上宣读交流。

蔡昉:《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人口和劳动力因素的作用》,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论坛宣读论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12月24日。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丁峻峰:《浅析中国1991~2000年生育模式变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人口研究》2003年第2期。

丁霄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2期。

风笑天:《现行生育政策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内部研究报告(已呈送国家人口计生委),2004年4月。

凤笑天、张青松:《20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盖尔·约翰逊:《中国农村人口政策的缺陷与选择》,《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6期。

郭志刚:《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中国生育数据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研究》,《人口研究》2000年第1期。

郭志刚:《2000年人口普查按生育政策类型的人口分析》,《国务院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2002年重点研究课题最终研究报告》,国家统计局,2005。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人口研究》2000年第3期。

何平:《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第9期。

何平:《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构架研究》,《中国劳动》2001年第5期。

李宏规、张纯元主编《治本之路》,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李嘉岩:《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李建新:《不同生育政策选择与中国未来人口》,《人口研究》1997年第1期。

李树茁、朱楚珠:《中国儿童生存性别差异的研究和实践》,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李小平:《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与对策》,《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

梁中堂:《中国人口变动五十年展望》,《经济问题》1980年第5期。

林宝:《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载潘贵玉主编《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刘铮:《人口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刘秀梅、田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

马瀛通:《人口控制实践与思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史清华:《浙江省农户家庭婚姻、生育及期望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世界银行:《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和对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舒元:《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增长》,《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解振明主编《计划生育与妇女地位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

于学军:“家庭两费调查”数据,中国人口情报研究中心,1992。

曾毅:《关于生育率下降如何影响我国家庭结构变动的探讨》,《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曾毅:《逐步提高平均生育年龄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人口与经济》1990年第2期。

曾毅:《中国人口发展态势与对策探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曾毅:《女婴生存劣势与农村养老保障》,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讨会议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曾毅:《邦戈茨-菲尼新方法的评述、检验与灵敏度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

曾毅:《以晚育为杠杆,平稳向二孩政策过渡》,《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2期。

曾毅:《中国人口老化、退休金缺口与农村养老保障》,《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3期。

曾毅、金沃泊:《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曾毅、金沃泊、王正联:《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5期。

曾毅、涂平、郭柳、谢英:《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近年出生率回升成因的人口学分析》,《人口研究》1991年第1期。

张二力:《从五普地市数据看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影响》,《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郑真真:《中国已婚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周长洪、张宗盛、淘勃:《农村独女户生育意愿与动机的变化》,《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Alwyn Young,“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NBER Working Paper 7856,2000.

J.Bongaarts,“The Projection of Family Composition over the Life Course with Family Status Life Tables”,In J.Bongaarts,T.Burch and K.W.Wachter(eds.),Family Demography:Methods and Applications,Oxford:Clarendon Press,1987.

John Bongaarts and Griffith Feeney,“On the Quantum and Tempo of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4,No.2,1998,pp.271~291.

John Bongaarts and Susan Greenhalgh,“An Alternative to the One-child Policy in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11,No.4,1985,pp.585~618.

Wing Thye Woo,“Chinese Economic Growth:Sources and Prospects”,in Michel Fouquin and Francoise Lemoine (eds.),The Chinese Economy,London:Economica,1998,pp.17~47.

Y.Sin,“Pension Liabilities and Reform Options for Old Age Insurance”,Working Paper Serial on China,2005-1.The World Bank,Washington,D.C.

Yan Wang,“Yudong Yao: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s Growth 1952~19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Vol.14,issue 1,2003,pp.32~52.

Zeng Yi,“Changes in Family Structure in China:A Simulation Stud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12,No.4(Dec.1986),pp.675~703.

Zeng Yi,“Changing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amily Status of Chinese Women”,Population Studies,Vol.42,1988,pp.183~203.

Zeng Yi,Family Dynamics in China:A Life Table Analysis,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1.

Zeng Yi and K.C.Land,“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Bongaarts-Feeney Method for Adjusting Bias in Observed Period Total Fertility Rates”,Demography,Vol.38,No.1,2001,pp.17~28.

Zeng Yi and Kenneth C.Land,“Adjusting Period Tempo Changes—With an Extension of Ryder’s Basic Translation Equation”,Demography,Vol.39,No.2,2002,pp.269~285.

Zeng Yi,James W.Vaupel,and Wang Zhenglian,“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for Projecting Family Households—With an Illustrative Numerical Application”,Mathematical Population Studies,Vol.6,1997,pp.187~216.

Zeng Yi,James W.Vaupel,and Wang Zhenglian,“Household Projection Using Conventional Demographic Dat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Supplementary Issue:Frontiers of Population Forecasting,Vol.24,1998,pp.59~87.

Zeng Yi,Kenneth C.Land,Zhenglian Wang,and Gu Danan,“U.S.Family Household Dynamics and Momentum—Extension of ProFamy Method and Application”,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Vol.25,No.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