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19

张斌语法思想研究图书

Study on Zhang Bin's Thoughts on Chinese Grammer

SSAPID:101-6666-5562-66
ISBN:978-7-5097-4625-7
DOI:
ISSN:
关键词:

汉语 语法分析

[内容简介] 中国现当代汉语语法学研究存在着两条主线:北派和南派。北派以王力、吕叔湘、朱德熙为代表,南派以陈望道、方光焘、胡裕树、张斌为代表。作为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张斌积极倡导的“三个平面”语法理论对汉语的动态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他还把逻辑学、符号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等相关学科渗透到汉语语法学中,开辟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汉语语法学的多学科发展。本书把张斌及其语法活动放到历史和现实的学术背景下,考论了张斌语法思想的生成、发展及其特点,指出了张斌语法思想的理性特质和当代意义。透过本书,读者也可了解到我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脉络和现状。

相关信息

丛书名: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
作 者: 吴晓芳
编 辑:李兰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语言学

 内容提要

 序一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编辑委员会

 后记

 序二

 出版说明

 绪论

  一 张斌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一)引言

   (二)张斌语法研究的时代印记

   (三)张斌语法专著述评

   (四)小结

  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

   (一)总结、介绍、评价语法思想

   (二)专题研究

   (三)专书评论

   (四)回忆录

   (五)语法学史著述中的评论

  三 本课题使用资料及研究构想

  四 几点说明

   (一)解题

   (二)研究范围

   (三)张斌语法思想的界定

 第1章 张斌词类划分标准观

  1.1 提倡广义形态论

   1.1.1 词类划分标准研究简单回顾

   1.1.2 50年代词类划分标准的主要观点

   1.1.3 张斌提倡广义形态论

    1.1.3.1 方光焘“广义形态”说提出的背景和内容

    1.1.3.2 张斌对广义形态论的继承和发展

  1.2 从广义形态分类说到单一功能分类说

   1.2.1 功能标准说回顾

   1.2.2 从广义形态论走向单一功能观

   1.2.3 小结

  1.3 对“词汇·语法范畴”的看法

   1.3.1 “词汇·语法范畴”的提出

   1.3.2 张斌对“词汇·语法范畴”的看法

   1.3.3 小结

  1.4 张斌对词类的划分

   1.4.1 先前的划分

   1.4.2 朱德熙的词类划分

   1.4.3 张斌的词类划分

   1.4.4 张斌之后的词类划分

  1.5 张斌谈兼类问题

   1.5.1 “凡属兼类词必定分别属于两套不同的功能系统”

    1.5.1.1 朱德熙的“词义不变,词性不变”观

    1.5.1.2 张斌不同意朱德熙的处理方法

    1.5.1.3 张斌从正面论证自己的观点

    1.5.1.4 “会”的兼类问题

   1.5.2 确定兼类的标准

  1.6 小结

 第2章 多视角的虚词研究

  2.1 张斌虚词研究理论

   2.1.1 提倡“三个平面”视角

   2.1.2 尝试预设视角

   2.1.3 深化节律视角

  2.2 张斌虚词研究实践

   2.2.1 提出“以词的语法功能即首先表现在能否充当句子成分的标准划分实词、虚词,在分类和具体归类上的矛盾”

   2.2.2 副词的界定

    2.2.2.1 副词的虚、实归属

    2.2.2.2 关于副词和其他词类划界的问题

   2.2.3 连接词“的”的研究

   2.2.4 方位词、量词的“名词附类说”

    2.2.4.1 方位词的研究

    2.2.4.2 关于量词的研究

   2.2.5 主持虚词研究项目

  2.3 小结

 第3章 张斌不同时期短语分类比较研究

  3.1 短语名称的沿革

  3.2 张斌不同时期短语分类比较

   3.2.1 短语的结构类别

   3.2.2 短语的功能类别

  3.3 提出类固定短语

  3.4 小结

 第4章 张斌的析句观和句型观

  4.1 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

  4.2 改良《暂拟系统》

  4.3 首创句型分析法

   4.3.1 采用句型分析法的理由

   4.3.2 如何确定句型

    4.3.2.1 区分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

    4.3.2.2 区分句子成分和句法成分

    4.3.2.3 句型分析的步骤:言语的句子—语言的句子—句型

    4.3.2.4 以层次统领句型

    4.3.2.5 确定句型的原则

   4.3.3 句型分析方法的三个关键点

    4.3.3.1 区分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

    4.3.3.2 修饰语不影响句型

    4.3.3.3 析句和句型确定同时进行

    4.3.3.4 小结

   4.3.4 析句观与句型建构

   4.3.5 句型系统比较

    4.3.5.1 纵比:初版本与修订本句型系统比较

    4.3.5.2 横比:各家单句句型比较

    4.3.5.3 横比:各家动词谓语句分类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抽象性、生成性、递归性和“修饰语不影响句型”

  5.1 “修饰语不影响句型”的理论基础

   5.1.1 句型的抽象性

   5.1.2 句型的生成性

   5.1.3 语言结构的递归性

   5.1.4 “修饰语不影响句型”在理论上的瑕疵

  5.2 “修饰语不影响句型”提出的时间和出处

  5.3 各家对修饰语与句型构建关系的看法

  5.4 老问题新视角:基于语料库的句型研究方法

 第6章 张斌和“三个平面”理论

  6.1 符号学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

  6.2 析句法与句法、语义、语用分析方法

  6.3 “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6.3.1 胡附、文炼时期:提出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析句方法

   6.3.2 张斌时期:丰富“三个平面”语法理论

  6.4 句法、语义、语用间的关系及语用平面研究内容

   6.4.1 关于句法、语义、语用间的关系

    6.4.1.1 胡裕树的两翼模式

    6.4.1.2 张斌的三维模式

   6.4.2 语用平面研究的内容

    6.4.2.1 语用平面语用分析的内容

    6.4.2.2 语用分析是否包括指称和陈述

  6.5 与逻辑学、信息论相关的语用因素

   6.5.1 指称与陈述

   6.5.2 定指和不定指

    6.5.2.1 张斌对有定、无定的理解

    6.5.2.2 不同意朱德熙“宾语倾向于无定”的看法

    6.5.2.3 小结

   6.5.3 旧信息、新信息和信息焦点

    6.5.3.1 旧信息和新信息的概念

    6.5.3.2 疑问句的疑问点是焦点

    6.5.3.3 焦点的表现形式

    6.5.3.4 区分“表达重点”和“焦点”

   6.5.4 预设和语法解释

    6.5.4.1 预设是理解句子意义的前提

    6.5.4.2 预设的语法解释

  6.6 张斌“三个平面”观的意义

   6.6.1 从吕叔湘的句法、语义研究上看张斌“三个平面”观的意义

   6.6.2 从同时期及其后的语法研究看张斌、胡裕树“三个平面”观的意义

  6.7 小结

 第7章 张斌关于“三个平面”理论的实践

  7.1 动词的“向”

   7.1.1 “向”的提出

   7.1.2 “向”与动词再分类

   7.1.3 张斌对“向”的理解与朱德熙不同

  7.2 关于句子的合语法度:搭配(同现)关系分析

   7.2.1 区分词汇选择和语法选择:张斌与邢公畹的论争

   7.2.2 对“词汇上的选择”的解释与吕叔湘不同

   7.2.3 句子的合法度与信息量有关

  7.3 语序研究

   7.3.1 受事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位于动词前

   7.3.2 “汉语的短语的语序是固定的,而句子的语序有一定的灵活性”

   7.3.3 “语序包括语法的、语义的、语用的”

   7.3.4 限制语序的因素

   7.3.5 语序反映时间顺序并没有抓住汉语语序的最一般趋势

  7.4 主语和话题

   7.4.1 主语和话题的关系

   7.4.2 确定主语和话题的操作程序

   7.4.3 小结

 第8章 句子模式和句子理解策略

  8.1 汉语句子理解的认知研究

  8.2 句子的理解因素

  8.3 句子和句子理解策略

   8.3.1 语义组合方式和词语提取策略

   8.3.2 汉语结构特点与词语预测策略

   8.3.3 “板块”与尝试组合策略

   8.3.4 句子模式和模式对照策略

  8.4 小结

 第9章 语法学视角下的诗句结构特点的描写与解释*

  9.1 格律诗的语言结构

   9.1.1 时地+景物+情意

   9.1.2 “有所述”+“有所为”

   9.1.3 连接和照应

  9.2 格律诗的理解

   9.2.1 表达

    9.2.1.1 话题占重要地位

    9.2.1.2 格律诗句法上的特点

   9.2.2 隐含和表达

  9.3 小结

 第10章 节律制约句法及诗歌节奏的表现形式

  10.1 节律研究简单回顾*

  10.2 张斌的节律研究

   10.2.1 节律对虚词、语序、句法的影响

    10.2.1.1 节律对虚词使用的影响

    10.2.1.2 节律对语序安排的影响

    10.2.1.3 介词

   10.2.2 节奏表现形式及其对句子生成和理解的影响

    10.2.2.1 什么是节律

    10.2.2.2 格律诗节奏的表现形式

    10.2.2.3 节奏表现形式对句子生成和理解的影响

  10.3 小结

 第11章 张斌关于语言单位的辨识和再分类

  11.1 语素的辨识

   11.1.1 反对以“字”分析词的结构

   11.1.2 语素识别的“双向替代”和“单向替代”

  11.2 词和短语的切分

   11.2.1 区分词与非词的依据和标准

   11.2.2 短语的切分取决于语义及构造层次

   11.2.3 张斌论词和短语的界限问题

    11.2.3.1 短语和词的区别

    11.2.3.2 张斌谈同形替代法和扩展法

   11.2.4 赞同短语词的提法

  11.3 张斌的句子性质和分类观

   11.3.1 表述性是句子的本质特征

   11.3.2 张斌谈句子分类

    11.3.2.1 句型

    11.3.2.2 句类

    11.3.2.3 句式

    11.3.2.4 句子的新分类

   11.3.3 张斌谈短语和句子的区别

  11.4 张斌的复句观

   11.4.1 否定语音停顿标准,提出以结构标准区分单、复句

   11.4.2 复句的分类区别基础和标准

 第12章 张斌的教材编写实践和教学语法思想

  12.1 张斌编写的现代汉语教材(语法部分)简介

  12.2 《现代汉语》胡裕树本(语法部分)个案研究

   12.2.1 教材编写体现语法研究的新成果

   12.2.2 教材编写体现编者的语法观

   12.2.3 教材编写注重与中学语法教学体系的衔接

    12.2.3.1 张斌参与《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制订和讨论

    12.2.3.2 《现代汉语》(初版本)对《暂拟系统》的吸收和超越

    12.2.3.3 结语

  12.3 《现代汉语》电大本(语法部分)个案研究

   12.3.1 时代性:吸收新的科研成果

   12.3.2 稳定性:“如何处理好先进性与稳定性的问题”

   12.3.3 针对性:面向成人教育,突出自学指导

  12.4 语法研究针对语法教学

 第13章 张斌语法思想的来源

  13.1 张斌语法研究的学科基础

   13.1.1 索绪尔、莫里斯符号学理论对张斌语法研究的影响

    13.1.1.1 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及其影响

    13.1.1.2 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和影响

   13.1.2 信息论、系统论、心理学等学科对张斌的影响

    13.1.2.1 张斌的语法研究受到信息论的很大影响

    13.1.2.2 张斌的语法思想也受到系统科学理论的影响

    13.1.2.3 心理学对张斌语法研究的影响

    13.1.2.4 张斌的语法研究还直接或间接地受其他学科的影响

  13.2 张斌语法研究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13.2.1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对张斌的影响

    13.2.1.1 区分语言和言语两种研究对象

    13.2.1.2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3.2.1.3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3.2.2 美国结构主义学派分析方法对张斌语法研究的影响

   13.2.3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13.2.4 小结

  13.3 国内语法学家对张斌语法研究的影响*

   13.3.1 方光焘对张斌语法研究的影响

    13.3.1.1 坚持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广义形态”论

    13.3.1.2 一贯重视方法原则的探讨

   13.3.2 吕叔湘对张斌语法研究的影响

   13.3.3 胡裕树、林祥楣、朱德熙、胡明扬等同辈学者的影响

 第14章 结语:张斌语法研究的特色

  14.1 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14.2 立足革新,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附录1:张斌先生口述实录

  第一节 对汉语语法问题的讨论

   一 词类问题

    1.词类划分的基础和标准

    2.词的划分的基础和标准

    3.句类划分的基础和标准

    4.复句划分的基础和标准

    5.区分功能和特征

    6.区分动词和助动词

    7.对兼类词的看法与朱德熙的看法不同

    8.对词汇·语法范畴的看法

    9.“找得到”与“来得及”中的“得”的区别

    10.语法研究讲形式,从形式到意义

    11.对虚、实划分的看法,实词的功能是指称、陈述、修饰,虚词的功能是连接与附着

    12.区分几组概念:数词和数目,意义和内容,关联词语和关联成分

    13.区分“只要……就……”和“只要不……就不……”,前者是充分条件,后者是必要条件

   二 析句问题

    1.修饰语不影响句型

    2.“三个平面”理论的解释力

    3.总结语句研究方面的情况

   三 类固定短语

   四 解说格律诗——内容节奏、音节节奏

   五 张斌谈汉语语法研究的心得

  第二节 对语言学家们的回顾与评价

   一 和胡裕树的合作情况

   二 和吕叔湘、方光焘、陈望道、黎锦熙的来往

   三 朋友往来

    1.上海的胡裕树、林祥楣、允贻、许孝甫,外面的朱德熙等人

    2.和邢公畹的争论

    3.沈家煊

    4.史存直和中心词分析法

    5.邢福义、王维贤和胡明扬

   四 《现代汉语》教材电大本的编写情况

   五 在储安平主编的《观察周刊》工作的日子

   六 走上语法研究之路

  第三节 张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

   一 成长经历

   二 家庭情况

   三 广泛的兴趣

 附录2:张斌语法论著目录

  专著

  教材

  论文

 附录3:研究张斌语法思想论文目录

  专题研究

  总结、介绍、评价语法思想

  专文评论

  语法学史著述中的评论

 序三

1.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商务印书馆,1985。

2.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陈昌来:《二十世纪汉语语法学》,学海出版社,2002。

4.陈昌来:《试谈句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烟台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5.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82。

6.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陈建民:《现代汉语句型论》,语文出版社,1986。

8.陈炯:《论张斌先生的语法思想》,载范开泰主编《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陈启伟:《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11.陈望道:《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12.陈望道:《文法简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13.陈望道等:《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商务印书馆,1987。

14.陈月明:《两部句型研究新著的得失》,《语文导报》1987年第11期。

15.陈宗明主编《汉语逻辑概论》,人民出版社,1993。

16.程工:《语言共性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7.戴耀晶:《胡裕树教授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复旦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18.戴昭明:《汉语研究的新思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9.邓福南:《汉语语法专题十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20.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

21.丁声树等:《句法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22.丁信善:《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当代语言学(试刊)》,1998年第1期。

23.范开泰、张亚军:《现代汉语语法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4.范开泰:《语用分析说略》,《中国语文》1985年第6期。

25.范开泰编《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胡裕树张斌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6.范开泰主编《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7.范晓、高顺全:《语言研究的新思路——胡裕树的语法研究和治学精神》,载范晓等《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8.范晓:《动谓句的定型问题》,载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29.范晓:《汉语词类的研究——纪念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50周年》,《汉语学习》2005年第6期。

30.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书海出版社,1998。

31.范晓:《论汉语语法的特点》,《济宁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

32.方立:《美国理论语言学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3。

33.方光焘:《方光焘语言学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

34.方光焘:《语法论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35.方经民:《汉语语法变换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36.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7.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8.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

39.冯跃进:《语料库语言学的最新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第4期。

40.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41.弗里斯:《英语结构》,商务印书馆,1964。

42.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

43.高名凯:《关于汉语的词类分别》,《中国语文》1953年第10期。

44.高万云、郑心灵:《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研究述评》,《汉语学习》1994年第6期。

45.高万云:《汉语的结构特点和语用语法》,《河北师院学报》1997年第1期。

46.高万云:《汉语诗歌的语法学研究》,《河北师院学报》1993年第2期。

47.葛兆光:《语言学批评的前景与困境》,《读书》1990年第12期。

48.龚千炎:《汉语特点与中国语法学的研究——中国语法学史札记之一》,《汉语学习》1988年第6期。

49.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修订本),语文出版社,1997。

50.顾阳:《论元结构理论介绍》,《国外语言学》1994年第1期。

51.顾阳:《生成语法及词库中动词的一些特性》,《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3期。

52.顾阳、沈阳:《汉语合成复合词的构造过程》,《中国语文》2001年第2期。

53.郭锐:《表述功能的转化的“的”字的作用》,《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1期。

54.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

55.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商务印书馆,1979。

56.郝光顺:《胡裕树“功能分类说”探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57.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58.何容:《中国文法论》,商务印书馆,1985。

59.何伟渔:《胡附、文炼的析句理论——为两位先生从事语法研究和教学四十年而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60.胡附、文炼:《词的范围、形态、功能》,《中国语文》1954年第8期。

61.胡附、文炼:《句子分析漫谈》,《中国语文》1982年第3期。

62.胡附、文炼:《现代汉语语法探索》,商务印书馆,1990。

63.胡明扬:《语法和语法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4.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5.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66.胡裕树、方文惠:《方光焘教授对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复旦学报》1985年第4期。

67.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68.胡裕树:《〈现代汉语〉使用说明》,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69.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学报》1994年第5期。

70.胡裕树:《如何确定句型》,《中文自修》1984年第4期。

71.胡裕树:《有关句子分析的几个问题》,日本《中国语》1981年第1期。

72.胡裕树主编《试论句子类型的研究·序》,《汉语学习》1995年第5期。

73.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74.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75.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76.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77.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78.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79.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中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80.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997,2002。

81.黄章恺:《现代汉语单句构造类型初探》,《宁夏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82.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83.贾彦德:《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84.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85.蒋严、潘海华:《形式语义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6.金柬生:《兼容乃大 无欲则刚——记语言学家张斌教授》,载马重奇、林玉山主编《编辑和语言——庆贺张斌先生八〇华诞》,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87.金立鑫、白水振:《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汉语学习》2003年第5期。

88.孔令达、王葆华:《汉语词类研究的回顾和展望——纪念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50周年专家座谈会纪要》,《汉语学习》2005年第4期。

89.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

90.李发根:《语言理解若干问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91.李临定:《划分句型的原则和标准》,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

92.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

93.李临定:《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94.李陆:《〈区分句型的一个尝试〉读后》,《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1期。

95.李璐、金溢云:《谈影响语言的正确理解与表达的因素》,《娄底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96.李新成:《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理解过程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17期。

97.利奇:《语义学》,李瑞华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98.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9.林祥楣主编《现代汉语》,语文出版社,1991。

100.林杏光:《汉语五百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01.林玉山、吴晓芳:《论张斌、胡裕树的语法思想》,《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02.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103.林玉山:《论张斌的语法思想》,《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104.林玉山:《论朱德熙的语法思想》,《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第4期。

105.林玉山:《现代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06.林裕文:《回顾与展望》,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现状和回顾》,语文出版社,1987

107.林裕文:《谈疑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2期。

108.刘丹青:《汉语形态的节律制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109.刘丹青:《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语文研究》1995年第2期。

110.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1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12.刘叔新:《固定语及其类别》,载《语言研究论丛》第2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113.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

114.刘永耕:《试论名词性定语的指称特点和分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15.鲁忠义、彭聘龄:《语篇理解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116.陆丙甫:《流程切分和板块组合》,《语文研究》1985年第1期。

117.陆丙甫:《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中国语文》1986年第2期。

118.陆俭明、郭锐:《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4期。

119.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20.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1.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

122.陆俭明:《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之管见》,载《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1991。

123.陆俭明:《现代汉语句法论》,商务印书馆,1993。

124.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5.陆俭明主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26.陆仁昌主编《现代汉语教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27.陆志韦:《北京话单音词词汇》,人民出版社,1951。

128.陆志韦:《构词法和构形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80。

129.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修订本),科学出版社,1964。

130.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译,三联书店,1999。

131.罗振声、孙长健:《汉语句型自动分析与频度统计》,《中文信息》1997年第3期。

132.吕叔湘、饶长溶:《试论非谓形容词》,《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

133.吕叔湘:《对当前汉语研究的感想和希望》,《汉语学习》1990年第1期。

134.吕叔湘:《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国语文》1954年第9~10期。

135.吕叔湘:《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1986年第1期

136.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137.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

138.吕叔湘:《说“胜”和“败”》,《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

139.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

140.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

14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142.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

143.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44.马庆株:《结构、语义、表达研究琐议——从相对义、绝对义谈起》,载《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45.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

146.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47.马重奇、林玉山主编《编辑和语言——庆贺张斌先生八〇华诞》,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148.麦考莱:《语言逻辑分析》,王维贤、徐颂烈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149.缪小春、宋正国:《动词语义和句子语法对代词加工的影响》,《心理科学》1995年第4期。

150.缪小春:《汉语语句的理解策略》,《心理科学通讯》1981年第6期。

151.潘文国:《“本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52.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3.彭耽龄、潭力海:《语言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54.彭可君:《关于陈述和指称》,《汉语学习》1992年第2期。

155.齐沪扬:《评汉语语法特点的最新探索》,《中文自学指导》1991年第3期。

156.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157.齐沪扬:《有关类固定短语的问题》,《修辞学习》2001年第1期。

158.乔姆斯基:《句法结构》,邢公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59.乔姆斯基:《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黄长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60.乔姆斯基:《支配和约束论集》,周流溪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61.沙平:《汉语描写语法学方法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162.邵敬敏、方经民:《中国理论语言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63.邵敬敏:《汉语句型研究述评》,载朱一之、王正刚选编《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回顾》,语文出版社,1987。

164.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65.邵敬敏:《汉语语义语法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66.邵敬敏:《句型的分类及其原则》,《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增刊。

167.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68.申小龙:《当代中国语法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169.申小龙:《汉语人文精神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170.申小龙:《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171.沈家煊:《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1期。

172.沈开木:《句段分析》,语文出版社,1987。

173.沈阳、何元建、顾阳:《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74.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75.沈阳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176.施关淦:《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中国语文》1991年第6期。

177.施关淦:《再论语法研究中的三个平面》,《汉语学习》1993年第2期。

178.石安石:《语义论》,商务印书馆,1993。

179.石定栩:《把字句和被字句研究》,载《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80.石定栩:《话题句研究》,载《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81.石定栩:《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历史进程与最新理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182.史存直:《与张斌先生讨论语法问题》,载史存直《句本位语法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183.史有为:《句型的要素、变体和价值》,载《句型与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

184.司马翎、沈阳:《结果补语小句分析和小句的内部结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85.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86.宋宜:《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发微》,巴蜀书社,2004。

187.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

188.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89.王艾录:《词组和句子》,《山西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90.王洪君:《从字和字组看词和短语——也谈汉语中词的划分标准》,《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

191.王晖:《关于汉语语法特点几种说法的检讨》,《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92.王了一:《汉语语法纲要》,商务印书馆,1982。

193.王力:《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5年第2期。

194.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95.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

196.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197.王明华、王维成:《汉语语法特点研究述评》,《语文导报》1987年第8期。

198.王明华:《二十年来汉语句型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7期。

199.王淑华:《现代汉语指称与陈述问题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00.王维贤、李先焜、陈宗明:《语言逻辑引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

201.王益明:《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心理科学通讯》1985年第3期。

202.文炼、胡附:《词类划分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2000年第4期。

203.文炼、胡附:《汉语语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1984年第3期。

204.文炼、胡附:《扩大语法研究的新视野》,载《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

205.文炼、胡附:《谈宾语》,《语文学习》1955年第12期。

206.文炼、胡附:《谈词的分类》,《中国语文》1954年第2期。

207.文炼、袁杰:《谈谈动词的“向”》,载《汉语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08.文炼:《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语法札记》,《中国语文》1982年第1期。

209.文炼:《从语言结构谈近体诗的理解和欣赏》,《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210.文炼:《格律诗语言分析三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211.文炼:《固定短语和类固定短语》,《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第2期。

212.文炼:《关于分类的依据和标准》,《中国语文》1995年第4期。

213.文炼:《关于句子的意义和内容》,《语文研究》1984年第1期。

214.文炼:《汉语语句的节律问题》,《中国语文》1994年第1期。

215.文炼:《划分与切分》,《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

216.文炼:《几个值得推敲的概念和判断》,《语文建设》1997年第5期。

217.文炼:《句子的解释因素》,《语文建设》1986年第4期。

218.文炼:《句子的理解与信息分析》,《语言研究》1991年第4期。

219.文炼:《论名词修饰动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220.文炼:《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60年第1期。

221.文炼:《谈谈句法分析和句子分析》,载范晓等编《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22.文炼:《形式、意义和内容》,《语文学习》1980年第4期。

223.文炼:《与分类有关的几个问题》,《汉语学习》1993年第3期。

224.文炼:《与语言符号有关的问题——兼论语法分析中的三个平面》,《中国语文》1991年第2期。

225.文炼:《指称与析句问题》,《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26.吴洁敏:《汉语节律学》,语文出版社,2001。

227.吴为章:《汉语动词配价研究述评》,《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2期。

228.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29.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30.萧国政:《“句本位”“词组本位”和“小句中枢”》,《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4期。

231.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32.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

233.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商务印书馆,2002。

234.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35.邢福义:《论现代汉语句型系统》,载《语法研究与探索(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36.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云梦学刊》1990年第1期。

237.邢福义:《小句中枢说》,《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238.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239.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40.徐静茜:《汉语的“意合”特点与汉人的思维特点》,《语文导报》1987年第6期。

241.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42.徐烈炯、沈阳:《题元理论与汉语配价问题》,《当代语言学》1998年第3期。

243.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244.徐烈炯:《语义学》,语文出版社,1995。

245.徐烈炯主编《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46.徐通锵、叶蜚声:《“五四”以来汉语语法研究述评》,《中国语文》1979年第3期。

247.徐通锵:《“字”和汉语的句法结构》,《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2期。

248.徐通锵:《“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3期。

249.徐通锵:《“字”和汉语语义句法的生成机制》,《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

250.徐通锵:《汉语的特点与语言共性的研究》,《语文研究》1999年第4期。

251.徐通锵:《语义句法刍议——语言的结构基础和语法研究的方法论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

252.徐阳春:《现代汉语复句句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53.颜迈:《析句法理论和实践再审视》,《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254.杨成凯:《关于短语和句子的构造原则的反思》,《汉语学习》1993年第2期。

255.杨成凯:《汉语语法理论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256.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1期。

257.杨锡彭:《汉语语素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58.叶军:《汉语语句韵律的语法功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59.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260.尹戴忠:《汉语动词配价研究综述》,《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61.袁晖、戴耀晶:《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语文出版社,1998。

262.袁晖、陈炯:《关于句型的确定》,《松辽学刊》1987年第1期。

263.袁毓林、郭锐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64.袁毓林:《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265.袁毓林:《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266.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67.袁毓林编《朱德熙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68.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2003。

269.张斌、胡裕树:《语法系统和语法学习》,《语文学习》1984年第3期。

270.张斌:《“在”“于”和“在于”——读〈马氏文通〉一得》,《咬文嚼字》1998年第12期。

271.张斌:《〈马氏文通〉关于虚词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语文论丛》第六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72.张斌:《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03。

273.张斌:《胡裕树的几件小事》,《咬文嚼字》2002年第2期。

274.张斌:《句子的理解策略》,《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

275.张斌:《我的语法观》,载范开泰、齐沪扬主编《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76.张斌:《现代汉语语法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77.张斌:《蕴涵、预设与句子的理解》,《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

278.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

279.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80.张登歧:《张斌虚词“名词附类”说学习札记》,载张登歧《汉语语法问题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81.张静:《汉语语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82.张静主编《新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83.张潜:《近百年来汉语句型研究概述》(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84.张世禄:《关于汉语的语法体系问题》,《复旦学报·语言文字专辑》,1980。

285.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86.张志公:《语法和语法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287.张志公主编《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88.赵世开主编《国外语言学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289.赵淑华、刘社会、胡翔:《单句句型统计与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2期。

290.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

291.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95。

292.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编著《语言研究的务实与创新——庆祝胡明扬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9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句型和动词》,语言出版社,1987。

294.中国语文杂志社编《汉语的词类问题(一)》,中华书局,1955。

295.中国语文杂志社编《汉语的词类问题(二)》,中华书局,1956。

296.中国语文杂志社编《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297.周国光、张林林:《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98.周礼全主编《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94。

299.周玉琨:《取消“兼语式”研究简评》,《语文学刊》1993年第3期。

300.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301.周祖谟:《划分词类的标准》,《语文学习》1953年第12期。

302.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1978年第1、2期。

303.朱德熙:《词义和词类》,《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1991。

304.朱德熙:《论句法结构》,《中国语文》1962年第8~9期。

305.朱德熙:《现代汉语句法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306.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

307.朱德熙:《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08.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

309.朱德熙:《语法分析和语法体系》,《中国语文》1982年第1期。

310.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311.朱宏达、吴洁敏:《“和韵”新论》,《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312.朱景松:《关于语序的几个问题——第五次语法学修辞学学术座谈会发言摘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313.朱景松:《指称、陈述与汉语词类理论》,载《语法研究与探索(八)》,商务印书馆,1997。

314.朱林清、王建军:《汉语词类研究述评》,《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315.朱林清:《关于汉语句型研究的若干问题》,《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316.朱曼殊、武进之:《影响儿童理解句子的几个因素》,《心理科学通讯》1981年第1期。

317.B.布洛赫、G.L.特雷杰:《语言分析纲要》,商务印书馆,2012。

318.D.C.霍埃:《批评的循环》,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319.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