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4

中国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评估图书

Research 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Equalization Transfer Expenditure in Chin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SSAPID:101-6635-8835-12
ISBN:978-7-5201-3064-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之后,从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作用、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以及提高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三个方面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得出: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虽在其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方面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与效率,但又阻碍了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的发挥,使其不能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此本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南昌大学青年学者经管论丛
作 者: 丁玮蓉
编 辑:王玉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Abstract

 中文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概念及演变

   1.2.2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内涵的界定

    1.2.2.1 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果评估

    1.2.2.2 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评估

    1.2.2.3 对均衡性转移支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评估

   1.2.3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均等化作用

   1.2.4 均衡性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1.2.5 均衡性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1.2.6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可能的创新点

   1.3.4 存在的不足

 2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相关理论

  2.1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目标:公平与效率

  2.2 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收支的影响效应

   2.2.1 收入效应

   2.2.2 价格效应

   2.2.3 粘蝇纸效应

  2.3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福利经济学解释

   2.3.1 传统福利经济学与均衡性转移支付

   2.3.2 帕累托最优定理与均衡性转移支付

   2.3.3 补偿原理与均衡性转移支付

   2.3.4 社会福利函数与均衡性转移支付

 3 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分析

  3.1 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测算

   3.1.1 标准财政收入的测算

   3.1.2 标准财政支出的测算

   3.1.3 均衡性转移支付系数的确定

  3.2 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及比重分析

  3.3 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3.3.1 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3.3.2 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规范程度有限

   3.3.3 均衡性转移支付缺乏激励机制

   3.3.4 均衡性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监督

  3.4 国外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发展概况

   3.4.1 澳大利亚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概况

    3.4.1.1 联邦拨款委员会对均等化转移支付的分配

    3.4.1.2 州拨款委员会对联邦拨款的均等化分配

    3.4.1.3 专项资金的直接拨付

   3.4.2 德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概况

    3.4.2.1 横向平衡

    3.4.2.2 纵向协调

   3.4.3 日本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概况

    3.4.3.1 地方交付税设立的目的

    3.4.3.2 地方交付税的资金来源和分类

    3.4.3.3 地方交付税的分配

    3.4.3.4 地方交付税的监督与管理

 4 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效果评估

  4.1 均衡性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作用的评估方法

  4.2 均衡性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激励效应评估

  5.1 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行为

   5.1.1 理论模型

   5.1.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分析方法

    5.1.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5.1.2.2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

    5.1.2.3 回归结果

   5.1.3 空间杜宾模型检验

    5.1.3.1 模型的建立

    5.1.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4 本节小结

  5.2 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

   5.2.1 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5.2.1.1 数据描述

    5.2.1.2 模型设定

   5.2.2 估计结果与分析

   5.2.3 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的非线性估计

    5.2.3.1 门槛效应检验

    5.2.3.2 门槛模型估计

   5.2.4 本节小结

 6 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评估

  6.1 我国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研究概况

  6.2 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产出效率改进的测算方法

  6.3 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产出效率改进的测算

   6.3.1 全国样本分析结果

   6.3.2 分割样本后的结果

  6.4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评估

   6.4.1 数据描述

   6.4.2 实证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对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评估的基本结论

  7.2 完善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7.2.1 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7.2.2 进一步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

   7.2.3 合理构建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7.2.4 构建均衡性转移支付绩效监督体系,提高预算透明度

   7.2.5 建立规范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的配套措施

    7.2.5.1 建立权威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管理机构

    7.2.5.2 加强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法治建设

本书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之后,从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作用、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以及提高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三个方面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在其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方面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对其政策作用应予以肯定,但由于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仍保留了原体制的一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地方既得利益,因此阻碍了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的发挥,使其不能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基于以上结论,本书为完善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吴俊培、龚旻:《基于公共预算中性的事权划分及其财力约束研究》,《财政研究》2015年第5期。

[2]吴俊培、郭柃沂:《论效率与公平的税收制度》,《税务研究》2016年第1期。

[3]吴俊培、张帆、龚旻:《我国一般税与市场化程度关系的实证研究》,《税务研究》2015年第4期。

[4]吴俊培、张帆:《基于税收管理体制对中国税制改革探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5]吴俊培、龚旻:《一般公共预算透明的制度安排研究》,《财贸经济》2015年第9期。

[6]吴俊培、丁玮蓉、龚旻:《财政分权对中国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财政研究》2015年第11期。

[7]曹俊文、罗良清:《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6年第1期。

[8]常世旺、李齐云:《中国省级税收负担与征管绩效:基于主体税种的研究》,《财贸经济》2011年第5期。

[9]丁玮蓉:《论我国一般转移支付监管体系的完善与优化》,《财政监督》2016年第5期。

[10]范子英、张军:《中国如何在平衡中牺牲了效率:转移支付的视角》,《世界经济》2010年第11期。

[11]范子英、田彬彬:《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与企业避税》,《经济研究》2013年第9期。

[12]伏润民、王卫昆、常斌:《我国规范的省对县(市)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研究》,《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1期。

[13]伏润民、常斌、缪小林:《我国地区间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评价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14]伏润民、常斌、缪小林:《我国省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基于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的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15]高培勇:《中国税收持续高速增长之谜》,《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16]葛乃旭:《重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财贸经济》2005年第1期。

[17]谷成:《基于财政均等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设计》,《财贸经济》2010年第6期。

[18]付文林、沈坤荣:《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19]樊丽明、李华:《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相关财税政策》,《财贸经济》2001年第6期。

[20]傅勇:《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21]龚锋、卢洪友:《机会平等与财政转移支付》,《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11期。

[22]郭庆旺、贾俊雪、高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09年第12期。

[23]胡洪曙:《粘蝇纸效应及其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影响》,《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6期。

[24]胡祖铨、黄夏岚、刘怡:《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与地方征税努力——来自中国财政实践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3期。

[25]贾晓俊、岳希明:《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26]贾晓俊、岳希明:《我国不同形式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第1期。

[27]贾晓俊、岳希明、王怡璞:《分类拨款、地方政府支出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兼谈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财贸经济》2015年第4期。

[28]贾智莲、卢洪友:《财政分权与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29]米增渝、刘霞辉、刘穷志:《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财政均衡激励政策研究》,《经济研究》2012年第12期。

[30]何强、董志勇:《转移支付、地方财政支出与居民幸福》,《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2期。

[31]吕炜、赵佳佳:《中国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与经济绩效》,《财政研究》2015年第9期。

[32]马拴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33]刘溶沧、焦国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财贸经济》2002年第6期。

[34]刘成奎、王朝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研究》,《财政研究》2011年第8期。

[35]刘怡、刘维刚:《转移支付对地方支出规模影响——来自全国县级面板数据的证据》,《经济科学》2015年第2期。

[36]刘怡、刘维刚:《税收分享对地方征税努力的影响——基于全国县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财政研究》2015年第3期。

[37]刘怡、刘维刚:《税收分享、征税努力与地方公共支出行为——基于全国县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财贸经济》2015年第6期。

[38]刘穷志:《收入不平等、政策偏向与最优财政再分配政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9]刘穷志:《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职能在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分解》,《财贸经济》2011年第5期。

[40]刘穷志、吴晔:《收入不平等与财政再分配:富人俘获政府了吗》,《财贸经济》2014年第3期。

[41]刘穷志:《公共支出归宿: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落实到贫困人口手中了吗?》,《管理世界》2007年第4期。

[42]刘穷志:《转移支付激励与贫困减少——基于PSM技术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9期。

[43]卢洪友、袁光平、陈思霞等:《土地财政根源:“竞争冲动”还是“无奈之举”?——来自中国地市的经验证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1期。

[44]卢洪友、卢盛峰、陈思霞:《关系资本、制度环境与财政转移支付有效性——来自中国地市一级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1年第7期。

[45]卢洪友、陈思霞:《谁从增加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受益——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12年第4期。

[46]龚锋、卢洪友:《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基于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13年第1期。

[47]龚锋、李智:《援助之手还是激励陷阱——中国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评估》,《经济评论》2016年第5期。

[48]卢盛峰、周洋:《中国公共服务均等性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研究》,《财贸研究》2014年第3期。

[49]李建军、肖育才:《税收征管存在“粘蝇纸”效应吗》,《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50]李永友、沈玉平:《财政收入垂直分配关系及其均衡增长效应》,《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51]李永友:《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52]李晖:《省内转移支付对县际财力均等化效应的影响:基于H省的实证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53]李丹、刘小川:《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对民族扶贫县财政支出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41个民族扶贫县的考察》,《财经研究》2014年第1期。

[54]李涛、黄纯纯、周业安:《税收、税收竞争与中国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11年第4期。

[55]吕炜、赵佳佳:《中国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与经济绩效》,《财政研究》2015年第9期。

[56]吕炜、番绍立、樊静丽等:《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CGE模型的模拟分析》,《管理世界》2015年第7期。

[57]吕冰洋、郭庆旺:《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58]廖楚晖:《政府教育支出区域间不平衡的动态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59]马拴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60]毛捷、汪德华、白重恩:《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公共支出差异与经济发展差距》,《经济研究》2011年第S2期。

[61]毛捷、吕冰洋、马光荣:《转移支付与政府扩张:基于“价格效应”的研究》,《管理世界》2015年第7期。

[62]倪红日、张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9期。

[63]乔宝云、范剑勇、彭骥鸣:《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64]乔晓楠、段小刚:《总量控制、区际排污指标分配与经济绩效》,《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65]钱学锋、黄玖立、黄云湖:《地方政府对集聚租征税了吗?——基于中国地级市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2期。

[66]吉黎、毛程连、林志威:《转移支付、税收努力与企业避税——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67]江杰、李志慧:《地方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分析——基于湖南的实证研究》,《地方财政研究》2006年第3期。

[68]沈坤荣、付文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69]孙开:《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整合与分配方式优化研究》,《财贸经济》2009年第7期。

[70]苏孜、宋爱军:《试论财政转移支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财会研究》2015年第8期。

[71]宋小宁、陈斌、梁若冰:《一般性转移支付:能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7期。

[72]唐沿源:《均等化转移支付一定会损害效率吗?——基于财政竞争、SVAR模型的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73]陶然、陆曦、苏福兵:《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74]汤玉刚、苑程浩:《不完全税权、政府竞争与税收增长》,《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期。

[75]汤学兵:《论中国区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和保障机制》,《财贸经济》2009年第7期。

[76]田侃、亓寿伟:《转移支付、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基于公共服务分布和区域差异的视角》,《财贸经济》2013年第4期。

[77]王小龙、方金金:《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与基层政府税收竞争》,《经济研究》2015年第11期。

[78]王永培、晏维龙:《产业集聚的避税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12期。

[79]王佳杰、童锦治,李星:《税收竞争、财政支出压力与地方非税收入增长》,《财贸经济》2014年第5期。

[80]王奇、王会、陈海丹:《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1992~2010年》,《经济评论》2012年第5期。

[81]王德祥、张权:《转移支付收入对县(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吉林省2005年50个县(市)数据的分析》,《税务与经济》2010年第1期。

[82]温来成:《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与政府预算管理创新》,《财贸经济》2011年第9期。

[83]吴强:《税收竞争理论综述》,《经济评论》2009年第5期。

[84]吴强,李楠:《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及税收返还变动对区际财力均等化影响的实证分析》,《财政研究》2016年第3期。

[85]熊波:《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财政转移支付:理论、现实与出路》,《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2期。

[86]谢贞发、范子英:《中国式分税制、中央税收征管权集中与税收竞争》,《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

[87]余珊、丁忠民:《“粘蝇纸效应”在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中的实证研究——基于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88]杨龙见、徐琰超、尹恒:《转移支付形式会影响地方政府的收支行为吗?——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财经研究》2015年第7期。

[89]尹恒、康琳琳、王丽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

[90]尹恒、朱虹:《中国县级地区财力缺口与转移支付的均等性》,《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91]杨灿明:《我国“十五”期间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财贸经济》2000年第3期。

[92]杨子荣、代军勋、葛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研究——基于区域差异视角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15年第6期。

[93]杨加猛、张智光、刘忠信:《财政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分析——来自江苏的实践》,《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5期。

[94]袁飞、陶然、徐志刚:《财政集权过程中的转移支付和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膨胀》,《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95]曾红颖:《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及转移支付效果评价》,《经济研究》2012年第6期。

[96]曾军平:《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平衡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97]张恒龙、陈宪:《财政竞争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以中国的招商引资竞争为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6期。

[98]张晏、龚六堂:《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99]中国基层政府财政改革课题组:《推进中国基层财政体制改革》,《财贸经济》2006年第8期。

[100]周黎安、刘冲、厉行:《税收努力、征税机构与税收增长之谜》,《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1期。

[101]周黎安、陈祎:《县级财政负担与地方公共服务: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经济学》(季刊)2015年第2期。

[102]朱青:《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构想》,《财贸经济》2014年第5期。

[103]朱柏铭:《从性价比角度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贸经济》2008年第10期。

[104]Afonso,A,Furceri,D.,“Government Size,Composition,Volat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26(4),2010,pp.517-532.

[105]Albuquerque,B.,“Fiscal Institutions and Public Spending Volatility In Europe”, 28(6),2011,pp.2544-2559.

[106]Alesina,A,Perotti R.,“Income Distribution,Political Instability,and Investment”, 40(6),1996,pp.1203-1228.

[107]Atkinson,A.B.,“On The Measurement of Inequality”, 2(3),1970,pp.244-263.

[108]Barro,R.J.,“Unanticipated Money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In the United-States-Reply”, 69(5),1979,pp.1004-1009.

[109]Barro,R.J.,“Unanticipated Money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Queen's University,1976,p.31.

[110]Baskaran,T.,“Soft Budget Constraint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 In Subnational Borrowing:Evidence From The German States,1975-2005”, 71(1),2012,pp.114-127.

[111]Battese,G .E.,Broca S S.,“Functional Forms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Models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A Comparative Study For Wheat Farmers In Pakistan”, 8(4),1997,pp.395-414.

[112]Battese.G,E.,Tessema,G.A.,“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Functions With Time-Varying Parameter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ies Using Panel-Data From Indian Villages”, 9(4),1993,pp.313-333.

[113]Becker,E.,“The Illusion of Fiscal Illusion:Unsticking the Flypaper Effect”, 86(1-2),1996,pp.85-102.

[114]Boadway,R.N.,M.M.Marchard,“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nd the Time Inconsistency of Redistribution Tax Policy”, 63,1996,pp.171-189.

[115]Boadway,R.,Marceau,N,Marchand,M.,“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nd the Time Inconsistency of Redistributive Tax Policy”. 63(250),1996,pp.171-189.

[116]Borge,L.E.,“Lump-Sum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Have Price Effects-A Note”, 23(2),1995,pp.271-274.

[117]Bradford,D.F.,Oates,W.E.,“Towards a Predictive Theory of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61(2),1971,pp.440-448.

[118]Buchanan,J.M.,“The Theory of Public-Finance”, 26(3),1960,pp.234-238.

[119]Bucovetsky,S.,Smart,M.,“The Efficiency Consequences of Local Revenue Equalization:Tax Competition and Tax Distortions”, 8(1),2006,pp.119-144.

[120]Butler J S,Moffitt R.,“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Quadrature Procedure for the One-Factor Multinomial Probit Model”, 50(3),1982,pp.761-764.

[121]Case,A.C.,Rosen,H.S.,Hines,J.R.,“Budget Spillovers and Fiscal-Policy Interdependence-Evidence From the States”, 52(3),1993,pp.285-307.

[122]Case,A.C.,Rosen,H.S.,Hines,J.R.,“Budget Spillovers and Fiscal Policy Interdependence:Evidence From The States”, 52(3),1993,pp.285-307.

[123]Caves,D.W.,Christensen,L.R.,Diewert.W.E.,“The Economic-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Output,and Productivity”, 50(6),1982,pp.1393-1414.

[124]Chari,V.V.,Jones,L.E.,Marimon,R.,“The Economics of Split-Ticket Voting in Representative Democracies”, 87(5),1997,pp.957-976.

[125]Charnes,A.,Cooper,W.W.,Rhodes,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Making Units”, 3(4),1979,p.339.

[126]Crumpler,H.,Grossman,P.J.,“An Experimental Test of Warm Glow Giving”, 92(5),2008,pp.1011-1021.

[127]Dahlby,B.,“The Marginal Cost of Public Funds and the Flypaper Effect”, 18(3),2011,pp.304-321.

[128]Dahlby,B.,“The Marginal Cost of Public Funds”, 1(6),2008,p.3.

[129]Deller,S.C.,Maher,C.S.,“Categorical Municipal Expenditures with a Focus on the Flypaper Effect”, 25(3),2005,pp.73-90.

[130]Dougan,W.R.,Kenyon,D.A.,“Pressure Groups and Public-Expenditures-The Flypaper Effect Reconsidered”, 26(1),1988,pp.159-170.

[131]F.K,E.A,Prescott.,“Rules Rather than Discretion: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aml Plans”,(3),1977,pp.473-491.

[132]Feldstein,M.S.,“Wealth Neutrality and Local Choice In Public Education”, 65(1),1975,pp.75-89.

[133]Ferejohn,J.,“Incumbent Performance and Electoral Control”, 50(1-3),1986,pp.5-25.

[134]Ferejohn,J.,Krehbiel,K.,“The Budget Process and the Size of the Budget”, 31(2),1987,pp.296-320.

[135]Filimon,R.,Romer,T.,Rosenthal,H.,“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Agenda Control-The Bases of Monopoly Power in Public Spending”, 17(1),1982,pp.51-70.

[136]Follain,J.R.,“The Price Elasticity of the Long-Run Supply of New Housing Construction”, 55(2),1979,pp.190-199.

[137]Gamkhar,S.,Oates,W.,“Asymmetries in the Response to Increases and Decreases in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Some Empirical Findings”,,1996,pp.501-512.

[138]Gramlich,E.M.,“Federalism and Federal Deficit Reduction”, 40(3),1987,pp.299-313.

[139]Hamilton,J.H.,“The Flypaper Effect and the Deadweight Loss From Taxation”, 19(2),1986,pp.148-155.

[140]Harberger,A.C.,“The Incidence of the Corporation Income Tax”,,1962,pp.215-240.

[141]Heyndels,B.,“Asymmetriesin the Flypaper Effect: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Flemish Municipalities”, 33(10),2001,pp.1329-1334.

[142]Heyndels,B.,“Asymmetries in the Flypaper Effect: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Flemish Municipalities”, 33(10),2001,pp.1329-1334.

[143]Hindriks,J.,Peralta,S.,Weber,S.,“Competing in Taxes and Investment Under Fiscal Equalization”, 92(12),2008,pp.2392-2402.

[144]Hines,J.R.,Thaler,R.H.,“Anomalies:The Flypaper Effect”, 9(4),1995,pp.217-226.

[145]Holm-Hadulla,F.,Hauptmeier,S.,Rother,P.,“The Impact of Expenditure Rules On Budgetary Discipline Over The Cycle”, 44(25),2012,pp.3287-3296.

[146]Hsieh,C.,Klenow,P .J.,“Development Accounting”, 2(1),2010,pp.207-223.

[147]J.A,K.L,P.S.,“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6),1977,pp.21-37.

[148]Jha,S.,Mallick,S.K.,Park,D,,et al.,“Effectiveness of Countercyclical Fiscal Policy: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Asia”, 40,2014,pp.82-98.

[149]Kakwani,N.,“On a Class of Poverty Measures”,,1980,pp.437-446.

[150]Karnik,A.,Lalvani,M.,“Flypaper Effect Incorporating Spatial Interdependence”, 20(2),2008,pp.86-102.

[151]King Alexander,F.,“Comparative Study of State Tax Effort and the Role of Federal Government Policy in Shaping Revenue Relience Patterns”,(119),2003,pp.13-25.

[152]Kornai,J.,“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39(1),1986,pp.3-30.

[153]Kydland,F.E.,Prescott,E.C.,“Dynamic Optimal Taxation,Rational-Expectations and Optimal-Control”, 2(1),1980,pp.79-91.

[154]Lerman,R.I,Yitzhaki.S.,“Income Inequality Effects by Income Source:A New Approach and Applications to the United States”,,1985,pp.51-156.

[155]Lucas,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Development”, 22(1),1988,pp.3-42.

[156]Mauro,P.,“Corrup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69(2),1998,pp.263-279.

[157]Meeusen,W.,Vandenbroeck,J.,“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 18(2),1977,pp.435-445.

[158]Megdal,S.B.,“The Flypaper Effect Revisited-An Econometric Explanation”, 69(2),1987,pp.347-351.

[159]Niskanen,W.A.,“The Peculiar Economics of Bureaucracy”, 58(2),1968,pp.293-305.

[160]Oates,W.E.,“Federalism and Government Finance”,,1994,p.126.

[161]Oates,W.E.,“Searching for Leviathan:An Empirical Study”, 75(4),1985,pp.748-757.

[162]Oates,W.E.,“Lump-Sum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Have Price Effects”,,1979,pp.23-30.

[163]Qian,Y .Y.,Weingast,B.R.,“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 11(4),1997,pp.83-92.

[164]Rajaraman,I.,Vasishtha,G.,“Impact of Grants on Tax Effort of Local Government”,,2000,pp.2943-2948.

[165]Sacchi,A.,Salotti,S.,“The Impact of National Fiscal Rules On T the Stabilisation Function of Fiscal Policy”,(37),2015,pp.1-20.

[166]Shorrocks,A.F.,“Ranking Income Distributions”, 50(197),1983,pp.3-17.

[167]Spahn,P.B.,“Financial Behavior of State-Local Governments in Australia”, 18(32),1979,pp.200-205.

[168]Stine,W.F.,“Is Local Government Revenue Response to Federal Aid Symmetrical? Evidence From Pennsylvania County Governments in an Era of Retrenchment”,,1994,pp.799-816.

[169]Tiebout,C.M.,“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64(5),1956,pp.416-424.

[170]Turnbull,G.K.,“The Overspending and Flypaper Effects of Fiscal Illusion: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44(1),1998,pp.1-26.

[171]Vonhagen,J,Harden,I.J.,“Budget Processes and Commitment to Fiscal Discipline”, 39(3-4),1995,pp.771-779.

[1]吴俊培:《公共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吴俊培:《中国地方政府预算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美〕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译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美〕鲍德威、威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美〕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吴俊培总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黄培光:《福利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9]〔德〕理查德·马斯格雷夫,佩吉·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0]卢盛峰:《转型期中国财政再分配效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1]李萍、许宗才、李承《财政体制简明图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12]马国贤:《政府预算》,上海财经出版社,2011。

[13]〔德〕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五版)》,邓子基、邓力平译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4]〔苏〕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

[15]吴胜泽:《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效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6]谢京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编《2005-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库司编《中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2001~200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Poterba,M.,Von Hagen,J.,(Chicago,U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9),p.603.

[20]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7),p.215.

[21]Khan,A.,Hildreth,W.,(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2),p.79.

[22]Lee,D.,Johnson.W.,Joyce,G.,(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2008),p.325.

[23]Olson,M.,,(Basic Books,2000),p.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