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7

农民工改变中国图书

Migrant Workers Are Changing China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SAPID:101-6635-6655-80
ISBN:978-7-5097-2572-6
DOI:
ISSN:

[内容简介] 全书以实证调查为分析的基础,全景式中展示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突出了农民工改变了中国城乡发展格局的伟大意义。作者将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为三类:雇工式、自主创业式、自我雇用式,与此相对应的流出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为:依附式、内生式与激发式,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另外,作者还注意到福建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向海外转移的可行性,以及当前城市化背景下的乡镇发展问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所形成的农民工与“三元社会”问题也有深入的探讨。全书案例资料丰富,问题意识强,为读者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全面而独特的观察角度。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甘满堂
编 辑:王玮;王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前言

 导论

  导论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力资本理论

    2.利益群体理论

    3.其他相关理论

   三 概念界定

    1.农村劳动力转移

    2.农民工

    3.城乡协调发展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篇 农村劳动转移的理论与经验

  第一章 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

   第一节 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

    一 迁移者分析

     1.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

     2.迁移者网络理论

    二 迁移动因的推拉理论

    三 人口迁移规律

    四 人口迁移过程理论

    五 移民文化

    六 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

   第二节 关于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城乡发展的理论

    一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

    二 费—拉尼斯模式

    三 托达罗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模式

   第三节 关于地区差异发展与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

    一 地区差异发展理论

     1.传统的平衡发展理论

     2.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3.赫希曼(Hirschman)等人的“核心与边缘区理论”

     4.佩尔鲁克斯的“发展极”理论

     5.威廉姆森的“区域不平衡理论”

     6.梯度理论与反梯度理论

    二 关于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

     1.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

     2.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3.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

     5.赖特的广亩城理论

     6.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

     7.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第二章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经验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经验

    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 土地制度变革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三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社会稳定发展

    四 通过农业保护政策以维护农场主与农户的利益

     1.价格支持政策

     2.农业补贴政策

     3.农业保险政策

    五 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会组织,维护农场主利益

   第二节 发展中大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一 巴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 印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三节 后发国家与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

    一 韩国

    二 中国台湾

   第四节 启示与经验借鉴

    一 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强大推力

    二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农业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强大拉力

    三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四 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永久转移

    五 对农业实施保护政策

    六 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会组织,维护农民利益

  第三章 当前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回顾

   第一节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综述

    一 关于民工潮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阶段性划分

    二 中国农村到底还有多少剩余劳动力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

    四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1.个人特征方面的影响因素

     2.家庭特征方面的影响因素

     3.输出地特征的影响因素

     4.关于输入地特征的因素

     5.迁移成本

     6.制度因素

   第二节 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综述

    一 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二 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三 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四 城市化道路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 截然相反的两派观点

    二 关于我国城乡关系的主要判断

     1.城乡二元结构论

     2.断裂和失衡论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的影响

    四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

 第二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流出地县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一节 “世界工厂”转移与中国“民工潮”的兴起

    一 “世界工厂”转移与中国经济崛起

    二 “孔雀东南飞”

    三 “东莞模式”与中国劳工的低工资待遇

   第二节 低工资模式下的“工荒”

    一 当前工荒的表现形式

    二 工荒原因分析

     1.工资低、待遇差、劳动时间长是首要原因

     2.地方政府没能有效维护农民工权益

     3.劳动力供给出现拐点

    三 民工荒能否促进工人待遇改善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与农民工流动距离的变迁

    一 产业梯度转移

    二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与东南沿海的产业梯度推移

    三 产业梯度推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背景下的乡村发展与分化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处于加快转移阶段

    一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演进过程

    二 当前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政策障碍与制度创新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问题

    一 农业生产发展没有受到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二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进步

    三 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乡村社会发展

    一 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与农村阶层分化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发展所遇到社会问题

     1.分裂的家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

     2.给村庄治理带来的影响

    三 关于回乡农民创业与农村发展

    四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流动地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1.劳动力异地转移与流出地依附式发展

     2.劳动力异地“升级转移”与流出地激发式发展

     3.劳动力就地转移与流出地内生式发展

  第六章 雇工式就业状态·汇款依赖与乡村依附式发展

   第一节 雇工式就业状态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主要就业模式

    一 就业状态决定就业者收入水平

    二 雇工式就业状态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就业模式

    三 雇工式就业状态与低工资模式

   第二节 汇款依赖与不发达地区乡村发展

    一 外出农民工的高汇款现象

    二 不发达农村对于汇款的依赖

    三 农民工汇款的用途

   第三节 依附式发展是乡村发展的常态

    一 打工汇款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二 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三 不发达地区乡村的依附式发展

  第七章 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第一节 晋江县域经济崛起之路

    一 改革开放前守着金饭碗要饭的侨乡

    二 晋江县域经济起步发展

     1.“三闲”起步与“三来一补”

     2.三资企业的兴起与产业集群的发展

     3.产业结构转变与县域经济崛起

    三 晋江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总结

     1.侨资的鼎力支持与家族社会网络关系的作用

     2.晋江人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求富与拼搏精神,抢得社会经济发展的先机

     3.晋江人具有较强的老板意识与做大精神

     4.晋江产业集群的发展,降低了创业的门槛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一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促进作用

    二 家族企业对于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促进作用

    三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 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第三节 县域经济崛起带动城乡协调发展

    一 工业化对于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 城镇化对于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确立

    四 努力破解三元社会结构的困局

    五 晋江经验的总结与讨论

  第八章 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激发式发展

   第一节 沙县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

    二 沙县小吃与沙县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 沙县小吃业主后期发展情况与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沙县小吃产业对沙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

    二 促进工业与农业发展

    三 推动沙县城镇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节 沙县经验与农民工返乡创业

    一 依托传统商业文化进行劳动力升级转移

    二 社会网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 政府全程介入,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可持续发展

    四 加强引导,鼓励更多的农民回乡创业

    五 有利于流出地县域经济激发式发展

 第三篇 农村劳动力向海外转移与侨乡发展

  第九章 农村劳动力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福清、长乐两市农村劳动力向海外转移的可行性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有关农村劳动力向海外转移的理论与渠道

    三 农村劳动力向海外转移的可行性

   第二节 “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侨资及侨汇与县域经济发展

    二 海外移民回乡与侨眷在乡投资创业探讨

    三 侨乡农村面貌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第三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向海外转移的对策

    一 来自长乐、福清两市的经验

    二、推动农村劳动力向海外转移的策略

  第十章 海外侨民与侨乡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当前侨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长安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侨村的经验

    一 福州侨乡长安村概况

    二 长安村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1.长安村的村级社区组织发挥组织与领导作用

     2.通过集资建房改善居住条件

     3.引导侨民捐建与投资社区公共设施

     4.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增进村民福利

   第三节 积极引导侨民参与侨乡建设

    一 炫耀性经济行为的正功能

     1.炫耀性经济行为与身份重构

     2.夸富背后的社区互惠

    二 炫耀性经济行为存在的负功能及引导

 第四篇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与失地农民再就业

  第十一章 提升小城镇与新型农村建设水平

   第一节 提升小城镇对城乡人口的吸附能力

    一 小城镇建设空城化现象的表现与动因

     1.原住民的流失

     2.行政驱动下的房地产项目无序扩张

     3.外来工没有被有效吸纳于小城镇

    二 小城镇建设空城化现象的经济效应分析

    三 小城镇建设空城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1.以稳定就业为核心,提升小城镇发展的内聚力

     2.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支撑,提升小城镇发展的内涵

     3.提升中小学教育为核心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水平

     4.提升小城镇对外来工的吸引力

     5.以营造环境为手段,提升小城镇发展的活力

   第二节 乡村生活城市化与新型村镇建设

    一 乡村生活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二 加强乡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三 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第十二章 两种类型的城市扩张与失地农民再就业

   第一节 城市自然扩张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一 两种类型的城市扩张

    二 城市自然扩张与城中村形成

    三 城中村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城市规划扩张与失地农民再就业

    一 城市规划扩张与农民快速失地

    二 失地农民就地转移

   第三节 “金包银”方案与失地农民“三种保障能力”的构建

    一 “金包银”政策概况

    二 对于“金包银”方案的检讨

    三 为失地农民构筑三种经济保障能力

     1.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提高补偿标准

     2.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3.解决失业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4.适当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抗风险能力

 第五篇 农民工与中国三元社会

  第十三章 农民工与中国三元社会的到来

   第一节 从二元社会到三元社会

    一 二元结构理论对中国现实社会情况解释的有限性

    二 中国城市农民工已构成社会一个独立单元

     1.农民工流动的特点

     2.农民工社会群体的经济基础

     3.城市农民工的组织管理

     4.城市农民工的群体意识

    三 农民工与城乡社会关系

     1.农民工与其流出地农村社会的关系

     2.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之间关系

     3.农民工群体与城市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四 农民工群体存在的意义及问题

   第二节 农民工问题的长期性

    一 “内卷化”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二 农民工体制的内卷化

    三 农民工阶层的内卷化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与城市农民工权益保障

    一 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趋势

    二 目前亟待解决的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

     1.自由流动与自由迁徙的权利

     2.公平就业权问题

     3.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4.子女教育与自身接受培训的权利问题

     5.社会保障权利

    三 制度改革与农民工权利保护

     1.改革户籍制度

     2.改革现行的人事劳动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体系

     3.探索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措施

    四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推进机制

     1.国家行政力量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

     2.非政府组织推动

     3.建立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援助体系

  第十四章 农民工住房与子女教育问题

   第一节 农民工住房问题解决之路

    一 空间隔离与城市住房问题

    二 福州城市农民居住情况调查

    三 城市农民工居住边缘化与社会隔离

    四 居住边缘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二节 当前外来工子女教育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 有关研究背景介绍

    二 福州市外来工子女受教育状况

     1.公办学校的就学模式

     2.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就学模式

     3.两种就学模式的差别与外来工子女的未来

    三 总结与讨论

全书以实证调查为分析的基础,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突出了农民工改变了中国城乡发展格局的伟大意义。作者注意到福建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向海外转移的可行性,以及当前城市化背景下的乡镇发展问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所形成的农民工与“三元社会”问题也有深入的探讨。全书案例资料丰富,问题意识强,为读者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全面而独特的观察角度。

〔印〕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王燕燕摘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北京大学“东莞民工课题组”:《东莞民工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

蔡昉:《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第2期。

蔡昉:《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前沿》2005年第2期。

蔡昉:《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陈吉元:《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陈金田:《失地农民留地安置的个案研究——对厦门市“金包银”工程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4期。

陈日升:《福建亭江的“小美国人”:一个跨国寄养的新移民子女群体》,《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陈诗达:《对城市“民工荒”现象的几点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陈星博:《农民工问题与城市社区建设》,《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邓宇鹏、王涛生:《中国民工短缺的制度分析》,《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5期。

都阳:《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点差的经验证据》,《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都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年福建县级经济评价研究报告》,《调研报告》,2005。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调研世界》2004年第4期。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调研世界》2005年第5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新农村调查——走近全国2749个村庄》,《中国经济报告》2007年第3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民流动与乡村发展”课题组:《农民工回流与乡村发展》,《中国农业经济》1999年第10期。

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甘满堂:《社会学“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甘满堂:《福建沿海非法移民潮的发生机制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

甘满堂:《构建和谐福建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政策建议》,《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甘满堂:《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乡村调查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甘满堂、王岩:《传统饮食商业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4期。

甘满堂:《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以福建乡村老年协会为考察中心》,《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韩俊、崔传义、赵阳:《巴西城市化过程中贫民窟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新华文摘》2005年第18期。

高文书:《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国际转移与中国的策略选择》,《学术探索》2005年第5期。

高志辉等:《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启示》,《前沿》2005年第1期。

郭江平:《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乡人口流动的新特点及其启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郭正林、周大鸣:《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管益忻:《“龙港模式”——中国城市化的第三条道路》,《城市问题》1989年第3期。

关喆:《“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综述》,《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1期。

辜胜阻:《二元城镇化战略及对策》,《人口研究》1991年第5期。

韩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十六大报告,贯彻十六大精神》,《人民论坛》2004年第2期。

韩俊等:《巴西城市化过程中贫民窟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6期。

黄润龙:《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1期。

黄怡:《城市居住隔离及其研究进程》,《城市规划学刊》2004年第5期。

胡纲、姚士谋:《中国沿海地区构建城市带战略构思》,《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5期。

胡英:《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数量分析》,《统计研究》2003年第7期。

金心异:《城市经济探讨:东莞和苏州能给中国制造一个未来吗》,《中国企业家》2004年第1期。

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学术界》2000年第3期。

李强:《现代化对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影响》,《东南学术》2000年第2期。

李强、何晓斌:《打工汇款难缩城乡收入差距》,《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第4期。

李明欢:《“侨乡社会资本”解读:以当代福建跨境移民潮为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李明欢:《“相对失落”与“连锁效应”:关于当代温州地区出国移民潮的分析与思考》,《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二),《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5期。

林胜:《非法移民产生机制的研究——以福建个案调查为例》,《青年研究》2002年第10期。

林善炜:《福建侨乡民间资本发展问题探析》,《福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刘宝强:《SA8000标准棒打中国“血汗工厂”》,《经济》2004年第1期。

卢国显:《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陆学艺、张厚义:《农民的分化问题及其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1期。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骆友生、刘剑文:《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现状、成因与对策》,《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8期。

吕绍青、张守礼:《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孟晓晨:《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城市规划》1992年第3期。

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5期。

任清尧:《关于乡村集镇化和集镇建设的探讨》,《经济地理》1985年第5期。

邵晓寅:《私营企业劳资冲突的现状和对策》,《晋阳学刊》2003年第2期。

商春荣:《试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汕头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石忆邵:《城乡一体化探讨》,《城市规划》1997年第5期。

田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模式》,《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第3期。

汪威毅、林贺佳:《用好无形资产,发展县域经济》,《福建改革》2000年第12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王国霞:《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估算与转移规模预测》,《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王西玉、崔传义等:《打工与回乡:就业转变和农村发展——关于部分进城民工回乡创业的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王志刚、黄棋:《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

温铁军:《“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读书》1999年第12期。

魏后凯:《外资与中国区域经济》,《中国外资》2004年第6期。

吴森富、谌新民:《沿海省市流动人口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吴楚材等:《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协调对策》,《城市规划》1997年第5期。

夏安桃等:《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人文地理》2003年第5期。

项开来:《沿海民企遭遇“民工荒”尴尬》,《开放潮》2004年第6期。

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徐晓军:《论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许学强:《对外开放加速珠江三角洲市镇发展》,《地理学报》1988年第3期。

杨丹辉:《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9期。

杨敏:《无为调查》,《决策》2007年第6期。

于蕾、沈桂龙:《“世界工厂”与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赵树凯:《劳动力流动:出村和进村》,《中国农村观察》1995年第4期。

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张文新:《近十年来美国人口迁移研究》,《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

张劲松:《减轻农民负担的公共政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3期。

张晓辉、赵长保、陈良彪:《1994年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实证描述》,载《中国农村研究报告1990~1998(下)》(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张汝立:《从农转工到农转居——征地安置方式的变化及成效》,《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第4期。

张汝立:《从主动边缘化到被动边缘化——农转工人员的进城行为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3期。

张谋贵:《城市农民工的阶级属性与权益保障》,《改革与开放》2003年第5期。

章铮:《民工供给量的统计分析——兼论“民工荒”》,《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甄峰:《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其规划探讨》,《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6期。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周一星:《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1999年第12期。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庄国土:《近20年福建长乐人移民美国的动机和条件——以长乐实地调查为主的分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庄国土:《近30年来的中国海外移民:以福州移民为例》,《世界民族》2006年第3期。

周大鸣:《移民文化——一个假设》,《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多因素分析模型》,《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中共泉州市委政研室课题组:《晋江市以工业化破解“三农”问题的调查与启示》,《开放潮》2003年第10期。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狭义银行制度:县域信贷存差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蔡昉:《中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吗?——劳动力市场新特征分析》,载刘国光等《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5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蔡昉:《中国劳动力供给状况研究报告》,载《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周师铭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美〕彼得·邝:《新唐人街 当代美国华人社区》,杨立信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白南生、宋洪远等:《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陈友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陈吉元:《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1993。

陈秀山等:《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

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段成荣编著《人口迁移研究:原理与方法》,重庆出版社,1998。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杜鹰、白南生等:《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美〕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王璐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甘满堂:《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甘满堂:《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海风出版社,2008。

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1998。

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英〕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英〕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

胡鞍钢:《中国走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金民卿:《现代移民都市文化》,海天出版社,2005。

晋江市统计局:《晋江统计年鉴》(2005),2006。

康少邦、张宁:《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

李培林、张翼:《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李明欢主编《福建侨乡调查:侨乡认同、侨乡网络与侨乡文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林洪:《珠江三角洲“经济奇迹”的理论思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刘志山主编《移民文化与市场伦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彭森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开发区年鉴》(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戎殿新、司马军:《各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汝信等:《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商务印书馆,2004。

史柏年:《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世界银行:《2001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美〕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印金强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王桂新等:《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科学出版社,2005。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魏子熹等:《晋江的实践与启示——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有益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吴泰主编《晋江华侨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席富群:《艰难的起步: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许烺光:《中国人与美国人》,台湾巨流出版社,1988。

薛涌:《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杨云彦主编《区域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与发展的长期战略》,武汉出版社,1994。

杨宏禹主编《近代西欧空想社会主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余大兴:《脚下的长路——中国民工现象透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赵玺玉:《农村经济发展探索》,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

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协调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张汝立:《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郑功成等:《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

钟眠源:《抚脉福建:海峡西岸的政经观察》,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周大鸣、柯群英:《侨乡移民与地方社会》,民族出版社,2003。

周尔銮、张雨林:《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翟振武编著《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晋江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国情调研·2005》(中),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9)。

Everett S.Lee.,“A Theory of Migration”,in Demography,Vol.3,No.1,1966.

Harvey,D.,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Basil Blackwell Lt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Lin Justin,Gewei Wang and Yaohui Zhao,“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2004,(3).

Piore,Michael J.,“The Dual Labor Market:Theory and Implications”,Samuel H. Beer and Richard E. Barringer,eds.,The State and the Poor,Cambridge MA:Winthrop Publishers,1970.

Scott Rozelle,Li Guo etc.,“Living China’s Fars Survey Results of New Paths and Remaining Hurdles to Rural Migration”,The China Quaterly,1999,J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