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集刊(2017)(全2卷)图书

SSAPID:101-6608-6011-80
ISBN:978-7-5201-2592-5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集刊》选收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学科学者发表的优秀论文,以集中展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宗教学、语言学学科最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集刊每三年出版一集,选收论文发表时间范围大致为编辑年份以前的三年。本集刊选收了2015年~2017年期间文学哲学学部学者发表的优秀论文。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集刊编辑委员会
编 辑:袁卫华;范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牢记文学艺术的真谛

  一

  二

  三

 文艺创作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正确方向

  一

  二

  三

  四

 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一 重视优秀传统文艺经典,是习近平文艺治国思想的重要表现之一

  二 重视中西文艺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习近平重视文艺治国的又一重要表现

  三 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是习近平文艺治国思想最为直接的表现

  四 习近平文艺治国思想的理论贡献与价值意义

   (一)习近平的文艺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艺治国理念的延续

   (二)习近平的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三)习近平的文艺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结语:永远不要忽视文艺的价值与作用

 重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理念

  一 “世界文学”理念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二 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论与世界文学

  三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艺观与世界文学

 重建当代文艺思想史的历史唯物主义叙事

  一 中华当代文艺思想通史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结构的初步构想

  二 恩格斯“独立外观”论对文艺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三 马克思“文化史”论述对文艺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移花接木:从柳湘莲上坟说起

  一 柳湘莲上坟

  二 贾政为什么会出现在第64回?

  三 尤二姐、尤三姐初次登场是在哪一回?

  四 “上回”究竟是哪一回?

  五 四个疑窦的破解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体认”功夫论

  一 “体认”、“功夫论”之历史语义分析

  二 传统文学创作中的“体认”论

  三 传统文学接受与鉴赏中的“体认”功夫论

  四 作为体认功夫的“涵泳”

 《论语》早期三次编纂之秘密的发明

  一 以礼解经:发现《论语》启动编纂的契机

  二 第一次编纂由仲弓牵头:公元前479年

  三 第二次编纂在有若主事时期:公元前477年

  四 第三次编纂乃曾门弟子所为:公元前432年后

 有关唐前文献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 从口传文献到写本文献

   (一)早期文献传播的复杂背景

   (二)早期文献传播的理论问题

   (三)早期文献传播的想象问题

   (四)早期文献传播的各种可能

  二 从钞本文献到定本文献

   (一)从竹简到纸张

   (二)著述藏书之风

   (三)学术的转型

  三 从定本文献到经典文献

  四 研究钞本时代经典文献的基本途径

   (一)文献整理是基础

   (二)理论探索是目标

   (三)中西方学者学术方法的异同

   (四)文本细读是途径

 中唐古文与子学传统

  一

  二

  三

  四

 抗日战争时期陆游爱国诗词的影响与接受

  一 报刊文章中有关陆游爱国诗词的评论

  二 旧体诗词中陆游爱国诗词的接受与评价

 论桐城派的现代转型

  一 导乎先路

  二 文学蜕变

  三 传播方式的更新

  四 从闺阁到社会

  五 终结与不灭

 浮世绘之于鲁迅

  一 鲁迅的浮世绘收藏与相关言论

  二 浮世绘非“木刻”

  三 鲁迅的浮世绘鉴赏

  结语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一

  二

  三

  四

 “多长算是长”:论史诗的长度问题Textualising the Siri Epic,Academia Scientiarum Fennica,FFC264,Helsinki,1980,p.35.">*

  一

  二

  三

  四

  五

 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结构模式分析*

  1.乌古斯汗

  2.拜波热之子巴木斯·巴依热克(《先祖阔尔库特书》之第三篇故事的主人公)

  3.玛纳斯(《玛纳斯》史诗系列之第一部主人公)

  4.阿勒普·玛纳什(阿尔泰同名史诗主人公)

  5.阿勒帕米西(史诗乌兹别克文本)

  6.艾尔托什图克(柯尔克孜族史诗)

  7.郭尔奥格里(维吾尔族文本)

  8.阔交加什(柯尔克孜族史诗)

  9.阔布兰德(哈萨克文本)

  10.库尔曼别克(柯尔克孜族史诗)

  11.康巴尔(哈萨克史诗)

  12.轻·铁木尔(维吾尔族史诗)

 论口头史诗中的多级程式意象

  一 程式储备与再创编

  二 一组“羽翼丰满”的程式

  三 多级程式意象

  四 程式的潜伏:一种逆向再创编

 维吾尔族爱国诗人黎·穆塔里甫的诗歌创作

  一

  二

  三

 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的叙事模式、情感结构与价值诉求*

  一 前史

  二 现状

  三 叙事模式

  四 情感结构

  五 价值诉求

 “长坂坡赵云救主”中的赵云形象在达斡尔族、锡伯族说唱中的变化

  一 “长坂坡赵云救主”的故事进入达斡尔族、锡伯族说唱中的过程

  二 嘉靖本、满译本、达斡尔族乌钦、锡伯族乌春中“长坂坡赵云救主”赵云形象细节对比

   1.“赵云与糜夫人三次对话”细节对比

    (1)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3)第三次对话

   2.“赵云怀抱阿斗”细节对比

   3.“赵云战张郃坑中跃起”细节对比

   4.“赵云战四将”细节对比

   5.“曹操赞赵云”细节对比

   6.“赵云杀出重围”细节对比

   7.“赵云见玄德献阿斗”细节对比

  三 “长坂坡赵云救主”中赵云人物形象民族化因素

   1.达斡尔族、锡伯族人民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2.达斡尔族、锡伯族人民对忠勇精神的尊崇

   3.达斡尔族、锡伯族人民的口头传统“乌钦”与“乌春”

 在家族的边界之内:基于穆昆组织的满族说部传承

  一 哈拉—穆昆—乌克孙:血缘纽带

  二 萨满教:宗教纽带

  三 家族—社会:满族说部传承的边界

   (一)修撰谱书记录家族历史,创编说部颂扬家族祖先

   (二)依托萨满祭祀传承训育子孙

   (三)重视教育,增强家族凝聚力

  结论

 从“强制”到“虚无”

  一

   (一)资本逻辑:有奶便是娘

   (二)“世界主义”丹·布朗的秘诀

   (三)大众消费文化先锋:好莱坞

  二

   (一)何谓文化?

   (二)何谓多元?

 《梵汉对勘佛所行赞》导言

  一

  二

  三

  四

 反浪漫主义:盖斯凯尔夫人如何描写哈沃斯村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令人纠结的“劝导”

  一

  二

  三

 乡村梦醒,路在何方?

  一 乡村悲歌——民族梦的渺茫

  二 乡村挽歌——田园梦的破碎

  三 梦醒之后,继续前行

 习近平的群众观

  一 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2.做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

   3.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4.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 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1.“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观源于历史观

   2.自觉地将群众观点化为宗旨、立场、标准

   3.实现宗旨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三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群众路线的基本问题

   2.群众路线的认识论意义

   3.群众路线与调查研究

 论毛泽东的历史观

  一 毛泽东历史观的转变

  二 把握毛泽东历史观的三个维度

   (一)毛泽东的群众观

   (二)毛泽东的生产力观

   (三)毛泽东的阶级观

  三 全面的历史的方法论原则

 中国奇迹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引言

  一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二 把共同富裕规定为社会主义本质,坚持共享发展

  三 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创新发展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青年张岱年的哲学睿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扬弃概念与对应原理的联系

  黑格尔的扬弃概念

  玻尔的对应原理

  可以得出的看法

 农耕文明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一 先秦时期

  二 秦汉时期

  三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

  四 隋唐时期

  五 宋(公元960~1279年)元(公元1271~1368年)时期

  六 明(公元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时期

 儒家文化的“常道”与“新命”

  一 “常道”与“新命”解题

  二 反思儒家文化的“常道”

  三 继承“常道”实现“新命”

   1.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

   2.儒家文化与民主制度

   3.儒家文化与现代教育制度

   4.儒家经学与广义的“哲学”思维方式

 活力因相说

  一 中华美学精神要旨

  二 活力因的三相组合

  三 师天地的画境文心

  四 绵延中的因革创化

 作为方法论的中国

 论利玛窦在儒学与中华传统文化西传中的独特贡献

  一 引论:利玛窦的“西儒”之旅

  二 利玛窦与《四书》的拉丁文译本

  三 利玛窦与耶儒对话

 《世界佛教通史》序言

 清代康、雍、乾三朝对民间宗教的政策及其后果

  一 康熙时代与民休息的政策

  二 雍正时代宽严兼济的政策、措施

  三 乾隆时代当局对民间宗教残酷镇压的政策及其严惩后果总括乾隆一朝统治者与民众的尖锐矛盾及其原因

 试析伊斯兰极端主义形成的社会思想根源

  一 伊斯兰复兴运动对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

  二 战乱、地缘政治和世界政治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刺激作用

  三 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主要表现和思想根源

 “一带一路”战略与宗教风险研究*

  一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引导并发挥文化的区位优势,又需要面对宗教的复杂多变格局

  二 机遇与风险并存,只有积极应对、顺势而为,才能化解风险,“排雷减损”

  三 宗教风险的“蝴蝶效应”提醒我们要有前瞻性眼光和全局视野

 略论信仰作为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中国本土宗教的虚神信仰

 中国宗教治理报告

  一 宗教治理——一种社会文化建设的模式

  二 中国宗教组织的自治

   (一)宗教组织的自治:理念与现状

   (二)宗教组织的自治:社会性质和法人地位

    1.宗教组织的社会性质问题

    2.宗教组织的法人地位问题

   (三)试行中国宗教组织的法人制度

   (四)宗教组织的自治:与政府管制的互动

    1.基于宗教的公共性调整政教关系

    2.把宗教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三 走向民主、协商、多元的社会化治理

   (一)宗教的多元治理模式

   (二)走向民主协商治理模式

  结语

 阿奎那自然法的现代争论

  一 阿奎那的“自然法”定义及其内容

  二 马里旦对阿奎那“自然倾向”的理解

  三 尼尔森对马里旦和新托马斯主义的批判

  四 波尔克和扎克特对尼尔森的批判

 超常组合与语义羡余

  1.相关研究简述

  2.汉语语法化的诱因

   2.1 常规结构式组合成分变异是语法化的诱因之一

   2.2 常规结构式的超常组合

    2.2.1 组合成分的词类变异

    2.2.2 组合成分的义类变异

    2.2.3 组合成分的词义变异

    2.2.4 组合关系的多次变异

   2.3 超常组合的原因

  3.结构式语义羡余是语法化的特殊诱因

   3.1 结构式语义羡余

   3.2 语义复指

   3.3 语义部分重合

   3.4 语义同指或语义具有同一性

  4.结语

 词类的类型学和汉语的词类*

  1 “词法”类型,“词序”类型,“词类”类型

  2 词类类型研究概况

   2.1 跨语言词类比较的“阿姆斯特丹模型”

   2.2 汤加语的名词和动词

   2.3 他加禄语的名词和动词

   2.4 Larson的“大名词”观

   2.5 汉语“名动包含”说

  3 词类系统的语法化程度

  4 违背“中心扩展规约”成为一个假问题

  5 维护“名动有别”这一语言共性

  6 计算语言学对词类研究的启示

  7 覆盖而不是推翻

  8 重视汉语自身重视的区分

 论语言库藏的物尽其用原则*

  引言 语言库藏类型学的核心要义

  一 从语言经济原则到物尽其用原则

  二 物尽其用现象例析:从范畴看库藏的视角

  三 疑问代词的物尽其用现象:从库藏到范畴的视角

  四 小结

 言者与听者的错位

  一 指称意义的错位

  二 论元关系与话题关系的错位

  三 条件与叙实的错位

  四 行域与知域的错位

  五 行域与言域的错位

  六 句法与修辞的错位

  七 注意焦点的错位

  八 主观大量和主观小量的错位

  九 话题和焦点的错位

  十 评论和报道的错位

  十一 结语

 结构重组与构式拷贝

  1 引言

  2 Heine和Kuteva的语法复制理论

  3 结构重组与构式拷贝

   3.1 结构重组

    3.1.1 重排

     (Ⅰ)领属结构式语序

     (Ⅱ)关系小句结构式语序

     (Ⅲ)处所介词短语的语序

     (Ⅳ)动词后宾、补共现的语序

    3.1.2 择一

   3.2 构式拷贝

    3.2.1 “A-not-A”型极性问句

    3.2.2 “V不C”式能性述补结构

    3.2.3 “VV”式动词重叠模式

  4 结语

 “他的老师当得好”与论元的选择*

  一 引言

  二 移位分析的一些问题

  三 基础生成还是转换生成?

  四 复杂谓语与受事主语句

  五 南北差异与主宾不对称

  六 论元选择中的显著性和局部性

  七 结语

 北京话儿化词语阴平变调的语法意义

  1 状态形容词与副词之别

  2 阴平变调的扩散

  3 阴平变调的动因

  4 正在发生的演变

  5 小称与大称

   5.1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

   5.2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

  6 结语

  附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集刊》编辑委员会名单

 前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集刊》,选收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学科学者发表的优秀论文,以集中展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宗教学、语言学学科最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集刊每三年出版一集,选收论文发表时间范围大致为编辑年份以前的三年。

Alcott,Miriam Farris,ed. The Bront?s: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Routledge,2001.

Arnold,Thomas.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Modern History,with the Inaugural Lecture. London:Longmans & Green,1885.

Bront?,Charlotte(Currer Bell). Jane Eyre:An Autobiography. New York:Harper,1848.

Buist,James. National Record of the Visit of the Queen Victoria to Scotland. Perth:Perth,1852.

Carlyle,Thomas. Sartor Resartus: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Herr Teufelsdrockh. London:Chapman and Holt,1869.

Chadwick,Esther Alice. Mrs.Gaskell:Haunts,Homes,and Stories. Cambridge:CUP,1913.

Chambers’s Journal of Popular Literature,Science,and Art. January 4,1868.

Chapple,J.A.V.,and Arthur Pollard,eds. The Letters of Mrs.Gaskell. Manchester:Mandolin,1997.

Dalby,Stuart. Making Model Building. Dorset:Blandford,1980.

Disraeli,Benjamin. Sybil,or the Two Nations. London:Longmans,1871.

Eagleton,Terry. Heathcliff and the Great Hunger:Studies in Irish Culture. London:Verso,1996.

Emerson’s Magazine and PuLnam’s Monthly. Vol.5. New York:J.M.Emerson,1857.

Every Saturday:A Journal of Choice Reading. Vol.Ⅲ. Boston:Ticknor and Fields,1867.

Gaskell,Mrs. Mary Barton:A Tale of Manchester Life. Vol.Ⅰ. London:Chapman and Hall,1848.

Gaskell,Mrs. 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1900.

Glen,Heather,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Bront?s. Cambridge:CUP,2002.

Hancock,Nuala. Charleston and Monk’s House:The Intimate House Museums of Virginia Woolf. Edinburgh:Edinburgh UP,2012.

Harrison,David W. The Bront?s of Haworth:Yorkshire’s Literary Giants. Bloomington:Trafford,2002.

Hatton,W.H. The Churchs of Yorkshire. Cambridge:CUP,1880.

Hewitt,Peggy. Bront? Country:Lives & Landscapes. London:Sutton,2004.

Hibber,Christopher. Queen Victoria:A Personal History. Da Capo,2001.

Hobsbawm,Eric. The Age of Revolution,1789-1848. New York:Vintage,1996.

Horne,Donald. God is an Englishman. Sydney:Angus and Robertson,1969.

Howard,Ebenezer.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London:Swan Sonnenschein,1902.

KWVR Chronology:http://www.haworth-village.org.uk/steam-strains/kwvr/kwvr-chronology.asp.

McBean,Robert. History of Holyrood. Edinburgh:McBean,1878.

Meckier,Jerome. Hidden Rivals of Victorian Fiction:Dickens,Realism,and Revaluation. Lexington:UP of Kentucky,1987.

Michie,Elsie B.,ed. Charlotte Bront?’s Jane Eyre:A Case Book. Oxford:OUP,2006.

Payne,George A. Mrs.Gaskell and Knutsford. Manchester:Clarkson & Griffiths,1900.

Perkin,J.Russell. Theology and the Victorian Novel. Montreal:McGill-Queen’s UP,2009.

Plasa,Carl,and Betty J.Ring,eds. The Discourse of Slavery:From Aphra Behn to Toni Morrison. London:Routledge,2013.

Railway Gazette International. Vol.88. Reed Business,1948.

Sears,E.H.,and Rufus Ellis,eds. The Monthly Religious Magazine. Vol.XXXI. Boston:Leonard C.Bowles,1864.

Shorter,Clement. The Bront?s:Life and Letters. Vol.1-2. London:Horder and Stoughton,1908.

Stoneman,Pasty. Elizabeth Gaskell. Manchester:Manchester UP,2006.

Stuart,J.A.Erskine. The Bront? Country:Its Topography,Antiquities,and History. New York:Haskell,1888.

The Literary Gazette:A Weekly Journal of Archeology,Science,and Art. April 11,1857.

The Pall Mall Magazine. Vol.32. George Routledge & Sons,1904.

Vincent,J.H. Charlotte Bront?. New York:Phillips & Hunt,1883.

Wilks,Brian. The Bront?s. New York:Peter Bedrick,1975.

Williams,Raymond. Culture & Society,1780-1950. New York:Harper & Row,1966.

Williams,Raymond.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Oxford:OUP,1975.

Willis,Irene Cooper. The Bront?s. London:Duckworth,1933.

Wood,Butler,ed. Charlotte Bront?:A Centenary Memorial,1816-1916. London:T.Fisher Unwin,1918.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英国的自然主义》,徐式谷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达比:《风景与认同:英国民族与阶级地理》,张箭飞等译,译林出版社,201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1~4卷),商务印书馆,1987。

〔英〕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5(1990年全译本)。

〔美〕罗伊·T.马修斯和德维特·普拉特:《西方人文读本》,东方出版社,2007。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3。

郑师渠总主编《中国文化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65。

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科学出版社,2006。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

贝罗贝:《汉语的语法演变——论语法化》,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九本第三分(台北),1991;又载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

冯力、杨永龙、赵长才主编《汉语时体的历史研究》,语文出版社,2009。

郭锡良:《关于系词“是”产生的时代和来源论证的几点认识》,《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又载《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

洪波:《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

江蓝生:《时间词“时”和“后”的语法化》,《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江蓝生:《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

江蓝生:《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中国语文》2012年第4期。

江蓝生:《连-介词表处所功能的不同来源及其非同质性》,《中国语文》2014年第4期。

梁银峰:《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学林出版社,2007。

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1995年第1期。

刘子瑜、黄小玉:《从否定副词到语气词——语气词“不成”的来源及其语法化补议》,《汉语史学报》第十五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沈家煊主编《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科学出版社,1958;中华书局,1980。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

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2003。

解惠全:《谈实词的虚化》,《语言研究论丛》第4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又载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2003。

杨永龙:《近代汉语反诘副词“不成”的来源及虚化过程》,《语言研究》2000年第1期。

杨永龙:《〈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苏晓青、吕永卫:《徐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Heine,Bernd and Tania Kuteva 2002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 ation. Combridge: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pper,Paul J. and Elizabeth C.Traugott 1993/2003 Grammaticaliz ation. Lo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语法化学说》第二版,梁银峰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Traugott,Elizabeth C. 1996 Grammaticaliz ation and Lexicaliz ation. In Bromn,Keith and Jim Miller(ed.),Concise Encyclopedia of Syntactic Theories. 181-187. Oxford:Pergamon.

Broschart,J. 1997. Why Tongan does it differently:Categorial distinctions in a language without nouns and verbs. Linguistic Typology 1:123-65.

Broschart,J. and C. Dawuda. 2004. Beyond nouns and verbs:Typological studies in lexical categorisatio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Comrie,B. 1981.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Chicago,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vans,N. and S.C.Levinson. 2009. The myth of language universals:Language diversity and its importance for cognitive scienc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2,429-92.

Greenberg,J. 1963. Some universal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 In J.Greenbeig,ed.,Universals of Grammar. 2nd edition. 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Pp.73-113.

Heine,B. and T.Kuteva. 2002. On the evolution of grammatical forms. In A.Wray,ed.,The Transition to Languag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376-97.

Hengeveld,K.,J.Rijkhoff,and A.Siewierska. 2004. Parts-of-speech systems and word order.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0,3:527-70.

Jakobson,R. 1984[1932]. Structure of the Russian verb. In L.R. Waugh and M.Halle,eds.,Russian and Slavic Grammar:Studies,1931-1981. The Hague:Mouton. Pp.1-14.

Jakobson,R. 1984[1939]. Zero sign. In L.R.Waugh and M.Halle,eds.,Russian and Slavic Grammar:Studies,1931-1981. The Hague:Mouton. Pp.151-60.

Kaufman,D. 2009. Austronesian Nominalism and its consequences:A Tagalog case study.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35,1:1-49.

Larson,R.K. 2009. Chinese as a reverse ezqfe language. Yuyanxue Luncong 39,30-85.

Pinker,S. 1994. The Language Instinct. New York,NY:William Morrow.

Rijkhoff,J. and E.van Lier,eds. 2013. Flexible Word Class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ogel,P.M. 2000. Grammaticalisation and part-of-speech systems. In Vogel,P.M. and B.Comrie,eds.,Approaches to the Typology of Word Classes. Berlin/New York,NY:Mouton de Gruyter. Pp.259-84.

白硕:《论“这本书的出版”与X-bar理论的兼容性》,博客论坛,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9574a00102uzf6.htral(2015年3月27日点击)。

陈刚、沈家煊:《从“标记颠倒”看韵律和语法的象似关系》,《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4期。

黄昌宁、姜自霞、李玉梅:《形容词直接修饰动词的“a+v”结构歧义》,《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

陆丙甫:《沈家煊“名动包含”理论正反说》,载《英汉对比与翻译》第2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第71~83页。

吕叔湘:《语法研究中的破与立》,载《吕叔湘全集》第13卷,商务印书馆,2002,第402~404页。

沈家煊:《汉语里的名词和动词》,《汉藏语学报》2007年第1期。

沈家煊:《我看汉语的词类》,《语言科学》2009年(2009a)第1期。

沈家煊:《我只是接着向前跨了半步——再谈汉语的名词和动词》,《语言学论丛》第40辑,2009b,第3~22页。

沈家煊:《从韵律结构看形容词》,《汉语学习》2011年第3期。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2012a)第1期。

沈家煊:《名词和动词:汉语、汤加语、拉丁语》,《现代中国语研究》2012年(2012b)第14期。

沈家煊:《谓语的指称性》,《外文研究》2013年(2013a)第1期。

沈家煊:《“单双区分”在汉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本中国语研究学会第63次年会主题报告,2013b,东京。

沈家煊:《形式类的分与合》,《现代外语》2015年第1期。

沈家煊、柯航:《汉语的节奏是松紧控制轻重》,《语言学论丛》第50辑,2014,第47~72页。

完权:《“的”的性质与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

完权、沈家煊:《跨语言词类比较的“阿姆斯特丹模型》,《民族语文》2010年第3期。

吴福祥:《试说汉语几种富有特色的句法模式——兼论汉语语法特点的探求》,《语言研究》2012年第1期。

袁仁林著,解惠全注《虚字说》,中华书局,1989。

赵元任(Y.R. Chao):《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原著:1970[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朱德熙:《说“的”》,《中国语文》1961年第12期。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

白鸽:《类指现象的跨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戴庆厦:《景颇语参考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傅爱兰:《普米语动词的语法范畴》,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

刘丹青:《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

刘丹青:《语言库藏类型学构想》,《当代语言学》2011年第4期。

刘丹青:《汉语的若干显赫范畴:语法库藏类型学视角》,《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第2期。

刘丹青:《显赫范畴的典型范例:普米语的趋向范畴》,《民族语文》2013a年第4期。

刘丹青《汉语特色的量化词库:多/少二分与全/有/无三分》,《中国语文法论丛:木村英树教授还历记念》,日本,白帝社,2013b。

陆丙甫、郭中:《语言符号理据性面面观》,《外国语》2005年第6期。

罗仁地、潘露莉:《信息传达的性质与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发展》,《中国语文》2002年第3期。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初版中卷、下卷,1944,1982。

吴福祥:《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当代语言学》2005年第3期。

杨素英、黄月圆:《体标记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考察》,《当代语言学》2013年第3期。

张定:《汉语多功能语法形式的语义图视角》,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张会森主编、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现代俄语语法新编》(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79。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80/1968。

周绍珩:《马丁内的语言功能观和语言经济原则》,《国外语言学》1980年第4期。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Dixon,Robert M.W.,2010,Basic Linguistic Theory,Vol.2,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berg,Joseph H.,1966/1963,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In Greenberg,Joseph H.(ed.)Universals of Language. Mass Cambridge:MIT Press.

Keenan,Edward L. and Matthew S.Dryer,2007,Passive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Shopen(ed.). Vol.I,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325-361.

Li,Charles N. and Sandra Thompson,1981,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lmer,Frank R.,2001,Mood and ModalitySecond Ed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gall,Peter,1995,Prague School Typology. In Shibatani,Masayoshi & Theodora Bynon(eds.),1995,Approaches to Language Typology. Oxford:Clarendon Press.

Shopen,Timothy(ed.),2007,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mberlake,Alan,2007,Tense,aspect and mood. In Timothy Shopen(ed.)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Vol.Ⅲ,280-333.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haley,Lindsay,1997/2009,Introduction to Typology: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Language. Sage Press.中国原文引进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吕叔湘:《现代汉语语法(提纲)》,载《吕叔湘全集》第十三卷,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吕叔湘:《掉个过儿还是一样》,载《语文杂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a。

吕叔湘:《笑话里的语言学》,《读书》1985年(1985b)第8期。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沈家煊:《“零句”和“流水句”——为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中国语文》2012年第5期。

乐耀:《论现代汉语的比拟型对待句》,《中国语文》2014年第1期。

张伯江:《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6期。

张伯江:《汉语话题结构的根本性》,载《木村英树教授还历记念,中国语文法论丛》,日本白帝社,2013。

周一民:《北京俏皮话词典》(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

Kay,Paul & Charles J.Fillmore 1999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and linguistic generalizations:The What’s X doing Y?construction. Language 75(1):1-33.

Thompson,Sandra A. & Paul J.Hopper 2001 Transitivity,clause structure,and argument structure:Evidence from conversation. In Joan L.Bybee and Paul J.Hopper (eds.)Frequency and the Emergence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John Benjamins.

薄文泽:《木佬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陈国庆:《克蔑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

戴庆厦、崔志超:《阿昌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5。

李锦芳:《布央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李锦芳:《茶洞语》,载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主编《中国的语言》,商务印书馆,2007。

李云兵:《布庚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

梁敏:《毛难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

梁敏、张均如:《标话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梁敏、张均如、李云兵:《普标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

毛宗武、李云兵:《优诺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

毛宗武、蒙朝吉:《畲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

毛宗武、蒙朝吉、郑宗泽编著《瑶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1982。

欧阳觉亚、程方、喻翠容:《京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4。

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

王均、郑国乔:《仫佬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

韦庆稳、覃国生:《壮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

吴福祥:《关于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民族语文》2007年第2期。

吴福祥:《南方民族语言处所介词短语位置的演变和变异》,《民族语文》2008a年第6期。

吴福祥:《南方语言正反复问句的来源》,《民族语文》2008b年第1期。

吴福祥:《南方民族语言领属结构式语序的演变和变异》,《东方语言学》(第六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a。

吴福祥:《南方民族语言关系小句结构式语序的演变和变异》,《语言研究》2009b年第3期。

吴福祥:《南方民族语言动宾补语序的演变和变异》,《南开语言学》2009c年第2期。

吴福祥:《试说汉语几种富有特色的句法模式——兼论汉语语法特点的探求》,《语言研究》2012年第1期。

徐琳、木玉璋、盖兴之:《傈僳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

喻翠容:《布依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

喻翠荣、罗美珍:《傣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

郑贻青:《回辉语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Aikhenvald,Alexandra Y.,2002,Language Contact in Amazonia.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ybee,Joan,Revere Perkins,and William Pagliuca 1994 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mpbell,Lyle,1999,Historical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Harris,Alice C. and Lyle Campbell 1995 Historical Syntax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ugen,Einar,1950,The analysis of linguistic borrowing. Language 26. 210-231.

Haugen,Einar,1992,Borrowing:an overview. In William Bright(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 Volume 1. 197-200. New Y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ine,Bemd,2007,Typology and language contact:word order. Ms.,Tallinn,21-24.

Heine,Bernd,2008,Contact-induced word order change without word order change. In Peter Siemund and Noemi Kintana(eds.)Language Contact and Contact Languages. 33-60. Amstei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Heine,Bernd and Tania Kuteva,2003,On 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ization. Studies in Language 27:3,529-572.

Heine,Bernd and Tania Kutava,2005,Language Contact and Grammatical Ch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ine,Bernd and Tania Kuteva,2006,The Changing Languages of Europ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ine,Bernd and Tania Kuteva,2007,Identifying instances of 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 repli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Language Contact and the Dynamics of Language:Theory and Implications. 10-13.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Leipzig.

Heine,Bernd and Tania Kuteva,2008,Constraints on contact-induced linguistic change. Journal of Language Contact-THEMA 2:57-90.

Thomason,Sarah Grey,2001a,Language Contact: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Thomason,Sarah Grey,2001b,Contact-induced typological change. In Martin Haspelmath,Ekkehard K?nig,Wulf Oesterreicher and Wolfgang Raible(eds.),Language Typology and Language Universals: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Volume 2,1640-1648. 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

Thomason,Sarah Grey and Terrence Kaufman,1988,Langue Contact,Creolization,and Genetic Linguistic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rask,Robert L.,2000,The Dictionary of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Weinreich,Uriel,1953,Languages in Contact:Findings and Problems. The Hague:Mouton.

邓思颖:《形义错配与名物化的参数分析》,《汉语学报》2008年第4期。

邓思颖:《“他的老师当得好”及汉语方言的名物化》,《语言科学》2009年第3期。

邓思颖:《“形义错配”与汉英的差异——再谈“他的老师当得好”》,《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

胡建华:《题元、论元和语法功能项——格标效应与语言差异》,《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

胡建华:《论元的分布与选择——语法中的显著性和局部性》,《中国语文》2010年第1期。

胡建华:《句法对称与名动均衡——从语义密度和传染性看实词》,《当代语言学》2013年第1期。

黄正德:《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语言科学》2008年第3期。

吕叔湘(1984)《“他的老师教得好”和“他的老师当得好”》,吕叔湘著《语文杂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潘海华、陆烁:《从“他的老师当得好”看句法中重新分析的必要性》,《语言研究》2011年第4期。

沈家煊:《也谈“他的老师当得好”及相关句式》,《现代中国语研究》2007年第9期。

杨炎华:《“他的老师当得好”的重新审视》,《当代语言学》2014年第4期。

Alexiadou,Artemis,Elena Anagnostopoulou & Florian Sch?fer(2009)PP licensing in nominalization. In Anisa Schardl,Martin Walkow and Muhammad Abdurrahman(eds.),NELS 38,39-52. 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Graduate Student Association.

Chomsky,Noam(1970)Remarks on nominalization. In Roderick A.Jacobs and Peter S.Rosenbaum (eds.),Readings in English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184-221. Waltham,MA:Ginn.

Comrie,Bernard(1981)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rley,Heidi & Rolf Noyer(2000)Formal versus encyclopedic properties of vocabulary:Evidence from nominalization. In Bert Peeters(ed.),The lexicon-encyclopedia interface,349-374. Amsterdam:Elsevier.

Hu,Jianhua(2002)Prominence and locality in grammar: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Wh-questions and reflexives. Ph.D.Dissertation,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u,Jianhua,Haihua Pan & Liejiong Xu(2001)Is there a finite vs. nonfinite distinction in Chinese?Lin-guistics 39:1117-1148.

Hu,Jianhua & Haihua Pan(2009)Decomposing the aboutness condition for Chinese topic constructions. The Linguistic Review 26:371—384.

Marantz,Alec(1997)No escape from syntax:Don’t try morphological analysis in the privacy of your own lexicon. In Alexis Dimitriads,Laura Siegel,Clarissa Surek-Clark and Alexander Williams(eds.),Proceedings of the 21th annual Penn linguistic colloquium,201-225.

Pan,Haihua & Jianhua Hu(2008)A semantic-pragmatic interface account of(dangling)topics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40:1966-1981.

Popper,Karl(1935/2002)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Siewierska,Anne(1988)Word order rules. New York:Groom Helm.

Silverstein,Michael(1976)Hierarchy of features and ergativity. In Robert M.W.Dixon(ed.),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Australian Languages. Linguistic Series 22,112-171. Canberra: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boriginal Studies.

Wang,William S.Y.(1965)Two aspect markers in Mandarin. Language 41:457-470.

曹逢甫:《语法化轮回的研究——以汉语鼻音尾/鼻化小称词为例》,《汉语学报》2006年第2期。

曹志耘:《南部吴语的小称》,《语言研究》2001年第3期。

陈刚:《北京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90。

陈刚、宋孝才、张秀珍:《现代北京口语词典》,语文出版社,1997。

陈丽冰:《福建宁德方言小称后缀和小称变调》,《方言》2012年第4期。

方梅:《北京话儿化的形态句法功能》,《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

高艾军、博民:《北京话词语》(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高艾军、博民:《北京话词典》,中华书局,2013。

贾采珠:《北京话儿化词典》,语文出版社,1990。

金受申:《北京话语汇》,商务印书馆,1965。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李莺:《重叠形容词变调问题的考察》,《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1期。

李小梅:《单音节形容词叠音后缀读55调辨》,《中国语文》2000年第2期。

李志江:《ABB式形容词中BB注音的声调问题》,《语文建设》1998年第12期。

梁忠东:《玉林话的小称变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林焘、王理嘉:《北京语音实验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罗康宁:《信宜方言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

麦耘:《广州话的特殊35调》,詹伯慧主编《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麦耘:《广州话的语素变调及其来源与嬗变》,《音韵与方言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毛修敬:《北京话儿化的表义功能》,《语言学论丛》第12辑,商务印书馆,1984。

牟晓明:《关于ABB式形容词的读音》,《语文建设》2001年第2期。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邵慧君、万小梅:《江西乐安县万崇话的小称变调》,《方言》2006年第4期。

宋孝才、马欣华:《北京话词语例释》,铃木出版社,1982。

宋孝才、马欣华:《北京话词语汇释》,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叶国泉、唐志东:《信宜方言的变音》,《方言》1982年第1期。

俞敏:《语音变化能不能用质变量变规律说明——论北京化语音里儿化的影响》,《俞敏语言学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1999;商务印书馆,1999。

赵日新:《徽语的小称音变和儿化音变》,《方言》1999年第2期。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68/1979。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朱晓农:《亲密与高调:对小称渊、女国音、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当代语言学》2004年第3期。

Bussmann,Hadumod(1996)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regory P.Trauth and Kerstin Kazzazi,Routledge.

Payne,Thomas E.(1997)Describing Morphosyntax:A Guide for Field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