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1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西亚段)概略图书

SSAPID:101-6572-2016-75
ISBN:978-7-5201-3309-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题导向和日标导向为指引,运用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从8个方面就“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的“中国一中亚一西亚经济走廊(西亚段)”做了较为概略的探究,包括西亚概况,中国西亚交往,中国一中亚一西亚经济走廊(西亚段)建设背景、建设意义、推进基础、进展情况、风险分析及控制等,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中国一中亚一西亚经济走廊(西亚段)”的理解。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马鑫 金忠杰 王瑛
编 辑:周志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第一章 西亚概况

  一 政治概况

   (一)西亚政体与政党

    1.西亚国家的政体

     (1)传统威权主义政体

     (2)官僚威权主义政体

    2.西亚国家政党制度

   (二)西亚政治发展总体特征

   (三)西亚政局热点事件

    1.沙特阿拉伯与伊朗断交危机

    2.叙利亚危机中的俄土关系

  二 经济概况

   (一)西亚经济进程

   (二)西亚农业概况

   (三)西亚工业概况

    1.石油工业概况

    2.大国逐鹿西亚石油

    3.西亚工业的主要问题

   (四)西亚贸易概况

   (五)西亚经济短板

    1.市场化与法治化程度较低

    2.基础设施条件较低

    3.区域贸易规则差异大

    4.外部国际环境不稳定

  三 社会概况

   (一)饮食

   (二)服饰

   (三)礼仪

   (四)民俗

  四 其他概况

 第二章 中国与西亚的交往历程

  一 中国-西亚交往历程

   (一)汉唐时期

    1.汉代

    2.唐代

   (二)宋元时期

    1.宋代

    2.元代

   (三)明清时期

    1.明代

    2.清代

   (四)近代交往

    1.彼此孤立时期(1949~1955)

    2.第一次建交高潮(1955~1959)

    3.停滞时期(1959~1969)

    4.第二次建交高潮(1970~1978)

    5.关系迅速发展(1979年以后)

  二 中国-西亚交往现状及特点

   (一)21世纪中国-西亚关系

    1.中国与西亚的友好交往

    2.中国-西亚交往的新平台、新进展

     (1)中阿合作论坛

     (2)中阿博览会

     (3)中海自贸区谈判

   (二)中国-西亚交往特点

    1.植根传统,基于利益

    2.官方交往带动民间商贸

    3.经贸往来互通有无

    4.相互尊重贯穿始终

    5.平等交往无侵占掠夺

 第三章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推进背景

  一 国际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分化同在

   (二)世界贸易投资结构变化与重构

   (三)全球产业结构持续调整

   (四)世界多极化酝酿新机遇

   (五)世界能源供求变化

  二 区域背景

   (一)亚太地区:美国“亚太合围”与中国破局

   (二)西亚地区:政局动荡与大国角逐

    1.政局动荡

    2.大国角逐

  三 国内背景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1)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2)资源供需结构不平衡

     (3)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四章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地缘意义

   (一)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支点

   (二)国家安全的重要通道

  二 政治意义

   (一)政治互信的平台

   (二)大国外交的平台

  三 经济意义

   (一)助力中国-西亚共享发展

   (二)助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助于中国应对国际贸易变化

  四 国家安全意义

   (一)国防安全

   (二)能源安全

  五 全球经济治理的意义

   (一)助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二)提供中国智慧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夯实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基础

   (四)构建世界文明新秩序

 第五章 走廊(西亚段)推进基础与进展

  一 走廊(西亚段)推进基础

   (一)政治基础

    1.经济走廊与西亚相关国家的政策契合

    2.中国与西亚国家外交关系总体良好

    3.西亚主要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认同

    4.中阿合作论坛稳步发展

   (二)经济基础

    1.中国与西亚经济具备成长性

    2.中国与西亚投资合作不断深化

    3.中国和西亚地区的金融合作稳步推进

   (三)人文基础

  二 走廊(西亚段)进展情况

   (一)政策沟通进展情况

    1.发布首份《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

    2.中国与西亚国家的对话机制持续深化

   (二)设施联通进展情况

    1.能源基础设施

    2.交通基础设施

     (1)“丝绸之风”项目

     (2)中吉乌铁路

     (3)中哈乌土伊铁路

     (4)哈土伊铁路

     (5)中吉塔阿伊铁路

   (三)贸易畅通进展情况

   (四)资金融通进展情况

    1.资金融通重要载体——亚投行和丝路基金

     (1)亚投行

     (2)丝路基金

    2.中国与西亚货币互换

   (五)民心相通进展情况

 第六章 走廊(西亚段)推进风险及评估

  一 风险因素

   (一)政治外交风险

    1.经济走廊推进中的内部政治风险

     (1)沙伊恶性竞争

     (2)叙利亚危机中的大国博弈

     (3)巴以局势突变

     (4)“伊斯兰国”的不稳定因素

    2.经济走廊推进中的外部外交风险

     (1)美国干预

     (2)俄罗斯因素

     (3)欧洲因素

   (二)经济风险

    1.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差异巨大

    2.沿线国家设施联通不理想

    3.政策协同的挑战

    4.中国-西亚的发展差异

    5.发达国家的竞争

   (三)法律风险

    1.对西亚法制认识不到位的风险

    2.西亚法律环境参差不齐的风险

   (四)社会风险

    1.西亚民族宗教的复杂性

    2.文明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

   (五)军事风险

  二 推进风险评估

   (一)政治风险评估

   (二)经济风险评估

    1.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经济自由度

    3.营商环境

 第七章 中国与西亚主要国家经贸合作现状

  一 中国与西亚贸易情况

   (一)中国与西亚贸易概况

    1.中国与西亚的贸易规模

    2.中国与西亚贸易的国别结构

    3.中国与西亚贸易的商品结构

   (二)中国与西亚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1.中国与西亚的贸易的竞争性分析

    2.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互补性分析

   (三)中国与西亚(国别)贸易情况

    1.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贸易情况

    2.中国与阿联酋的贸易情况

    3.中国与巴林的贸易情况

    4.中国与卡塔尔的贸易关系

    5.中国与科威特的贸易关系

    6.中国与阿曼的贸易关系

    7.中国与以色列的贸易关系

    8.中国与伊朗的贸易关系

    9.中国与伊拉克的贸易关系

    10.中国与也门的贸易关系

    11.中国与约旦的贸易关系

    12.中国与土耳其的贸易关系

    13.中国与黎巴嫩的贸易关系

    14.中国与阿富汗的贸易情况

    15.中国与叙利亚的贸易情况

    16.中国与巴勒斯坦的贸易关系

    17.中国与亚美尼亚的贸易情况

    18.中国与格鲁吉亚的贸易情况

    19.中国与阿塞拜疆的贸易情况

  二 中国与西亚投资情况分析

   (一)中国西亚双边投资总体情况

    1.中国对西亚投资概况

     (1)中国对西亚投资的总体规模

     (2)中国对西亚国家投资的国别结构

    2.西亚国家对中国的投资概况

   (二)中国西亚双边(国别)投资情况

    1.中国沙特阿拉伯双边投资情况

    2.中国阿联酋双边投资情况

    3.中国巴林双边投资情况

    4.中国卡塔尔双边投资情况

    5.中国科威特双边投资情况

    6.中国阿曼双边投资情况

    7.中国土耳其双边投资情况

    8.中国伊朗双边投资情况

    9.中国伊拉克双边投资情况

    10.中国也门双边投资情况

    11.中国约旦双边投资情况

    12.中国以色列双边投资情况

    13.中国黎巴嫩双边投资情况

    14.中国阿富汗双边投资情况

    15.中国叙利亚双边投资情况

    16.中国亚美尼亚双边投资

    17.中国格鲁吉亚双边投资情况

    18.中国阿塞拜疆双边投资情况

    19.中国塞浦路斯双边投资情况

 第八章 风险控制及中国倡议

  一 政治风险控制

   (一)完善提升现有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

   (二)构建新型协作机制和合作平台

   (三)加强人文外交领域的深度合作

  二 经济风险控制

   (一)“硬制度”与“软契约”并举

    1.构建基于“硬制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相机推进“软约束”的区域合作

   (二)政策沟通与项目推进并举

    1.优先推进支点、战略项目相关的政策沟通

    2.优先推进政策沟通良好的项目

   (三)经济推进与其他方面推进并举

    1.经济与政治、外交、人文合作捆绑

    2.充分利用国内特色优势地区

    3.沿线推进与内地搭乘

   (四)深化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全方位研究

  三 法律风险控制

   (一)政府主导沿线各国法律政策沟通

   (二)企业加强沿线各国法律学习

   (三)同步构建走廊商事协调机制

  四 其他风险控制

 序言

本书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指引,运用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从8个方面就“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西亚段)”做了较为概略的探究,包括西亚概况,中国西亚交往,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西亚段)建设背景、建设意义、推进基础、进展情况、风险分析及控制等,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西亚段)”的理解。

[1]http://fta.mofcom.gov.cn/index.shtml,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

[2]http://www.cascf.org/chn/,中国-阿拉伯国家论坛网。

[3]http://www.gcc-sg.org/ar-sa/Pages/default.aspx,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

[4]http://www.worldbank.org/,世界银行。

[5]https://www.aiib.org/en/index.html,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6]https://www.yidaiyilu.gov.cn/,中国“一带一路”网。

[7]《“一带一路”下的法律风险调研》,百度文库,2016年2月29日。

[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2017年10月27日。

[9]《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华社,2015年3月28日。

[10]《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全文)》,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11]安惠侯:《西亚北非政治格局变化及其走向》,《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年2期。

[12]〔英〕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邵旭东、孙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13]毕吉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4期。

[14]程中海、南楠:《“一带一路”框架下东道国制度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软科学》2018年第1期。

[15]〔美〕菲利普·西提:《阿拉伯通史》(第十版),马坚译,新世纪出版社,2015。

[16]高倩、阿里木江·卡斯木:《“一带一路”沿线之中国新疆—中亚—西亚城市空间扩张》,《经济地理》2017年第5期。

[17]公丕萍、卢伟、曹忠祥:《“一带一路”建设最新进展、形势变化与2018年推进策略》,《大陆桥视野》2018年第1期。

[18]郭元丽:《跨境经济走廊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以昆曼经济走廊为例》,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19]韩永辉、邹建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国际贸易》2014年第8期。

[20]何文彬:《“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金融互联的推进策略——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亚太经济》2018年第1期。

[21]何文彬:《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推进中的基础与障碍》,《经济体制改革》2017年第3期。

[22]黄剑:《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对接风险及应对策略》,《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23]黄晓燕、秦放鸣:《“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西亚国家产能合作基础与模式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24]黄晓燕、秦放鸣:《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基础、挑战与路径》,《改革与战略》2018年第2期。

[25]姜书竹:《中国与海合会双边贸易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12期。

[26]〔美〕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7]李敬、李然、谢晓英:《“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投资关系研究(西亚北非十六国)》,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

[28]李明伟:《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29]李希光:《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旗舰项目研究》,文津出版社,2017。

[30]李新:《中亚经济发展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空间对接探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31]林永亮:《“一带一路”建设的世界意义》,《当代世界》2017年第1期。

[32]刘稚、卢光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3]龙静:《中国与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现状评估与未来展望》,《国际展望》2017年第2期。

[34]马博:《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

[35]潘志平:《“一带一路”愿景下设施联通的连接点——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为例》,《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36]秦悦、唐珺:《“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对策建议》,《发展研究》2017年第9期。

[37]任佳、陈利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8]茹仙古丽·吾甫尔、郭辉:《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39]沈晓明:《伊斯兰银行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40]〔美〕索罗:《增长理论:一种解释》,冯键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1]谭光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壁垒的种类、影响及对策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2]屠启宇:《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7):丝路城市走廊——构筑“一带一路”战略主通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43]王金波:《“一带一路”经济走廊贸易潜力研究——基于贸易互补性、竞争性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亚太经济》2017年第4期。

[44]王金波:《“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机理与功能演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5]王颂吉、白永秀:《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进展、问题与对策》,《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

[46]王颂吉、苏小庆:《2015年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发展报告》,《陕西蓝皮书·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5~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7]王有勇:《现代中阿经贸合作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8]卫玲、戴江伟:《丝绸之路经济带:超越地理空间的内涵识别及其当代解读》,《兰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49]吴福象:《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转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人大复印资料)》2017年第5期。

[50]辛格:《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印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1]杨雷:《探索中国-中亚-西亚国际运输走廊建设的现状与挑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1期。

[52]杨恕、王术森:《中亚与西亚的地缘经济联系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53]袁家军、王和山主编《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

[54]郑伟:《“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路径选择》,《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55]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就与展望》,2018年5月。

[56]庄芮、张国军、白光裕:《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理论与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1]Joseph E.Stiglitz with Carl E.Walsh,Economics,Fourth Edition,W. W.Norton & Company,December,2005.

[2]R.Barro,and X.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McGraw-Hill,1995.

[3]R.E.Lue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1998).

[4]S.Chirathivat ASEAN “China Free Trade Area:background,implic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Journal of Asian Economies(5)2002.

[5]William Arthur Lewis,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Allen & Unwin,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