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85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3~2014)图书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Governance Development of Beijing(2013-2014)

SSAPID:101-6398-9379-78
ISBN:978-7-5097-5830-4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3年是北京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北京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按照社会治理精细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思路稳步推进,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开始启动,“四个实有”的理念开始在朝阳、海淀等区县得到实践;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特殊群体帮扶关爱工作稳步推进,社会关爱程度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不断织密,北京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正常运转,社会矛盾总体得到控制;虚拟社会治理不断深入,互联网络秩序显著好转,等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蓝皮书
编 辑:周映希;李舒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所主持编撰的年度系列报告。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综治研究所联合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首都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专家及社会组织人员撰写的关于北京社会治理发展的研究成果。本书分为总报告、人口管理篇、基层治理篇、治安管理篇、网络管理篇、组织管理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北京社会治理各领域的进展情况、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入分析,并对2014年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2013年是北京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北京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按照社会治理精细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思路稳步推进,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开始启动,“四个实有”的理念开始在朝阳、海淀等区县得到实践;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特殊群体帮扶关爱工作稳步推进,社会关爱程度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不断调整,北京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正常运转,社会矛盾总体得到控制;虚拟社会治理不断深入,互联网络秩序显著好转,等等。北京社会治理工作尽管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不可否认,北京社会治理工作依然面临人口规模持续增大带来的巨大压力,承受着社会持续分化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的诸多困难,环境持续恶化、社会期待不断提升给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北京社会治理精细化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部署,持续不断地改进北京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推动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北京社会安全有序、充满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社2013年11月15日北京电。

龚维斌:《在社会体制改革中发展社会组织》,2013年9月16日,http://www.bjshjs.gov.cn。

李培林:《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与未来》,《社会》2013年第3期。

袁振龙:《社会管理与合作治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John Knight and Ramnat Gunatilaka,Great Expectations?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Rural-Urban Migrants in China,World Development,2009,38(1):113-124.

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3北京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理论视野》2008年第1期。

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杨菊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2期。

杨菊华:《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人口研究》2012年第5期。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高帆:《以持续改革来舒缓“新二元结构”》,《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4月22日。

王志勇:《冲撞与融入——从社会稳定的视域论农民工市民身份问题》,《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第10期。

张磊:《网络舆情事件的动员方式》,《学习时报》2013年6月10日。

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一庭:《北京市法院2012~2013年度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情况、问题和对策意见》,北京市第十五届劳动人事争议案例研讨会会议材料,2013。

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情况》,北京市第十五届劳动人事争议案例研讨会会议材料,2013。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劳动维权报告——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2007~2012),http://www.yilianlabor.cn/yanjiu/2013/1245.html。访问时间:2013年10月19日。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法律援助监测报告》 (201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

章建育、曾荣汉:《论新民事诉讼法下电子证据的认定》,中国法院网站,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04/id/939635.shtml。访问时间:2013年10月19日。

余瀛波:《临时雇佣导游也需要签合同》,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9/26/c_117513018.htm。访问时间:2013年10月19日。

傅维壮、于建勋:《物业服务合同热点法律问题分析》,《中国律师》2007年第2期。

杨立新:《物业纠纷索赔全程操作》,法律出版社,2007。

傅鼎生:《物权原理与物业管理》,《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6期。

陈华彬:《物权法原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刘兴桂、刘文清:《物业服务合同主体研究》,《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

许步国:《对我国前期物业管理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行政与法》2006年第3期。

陈鑫:《物业服务收费制度的法律调整》,《法律适用》2006年第11期。

张农荣:《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审理中的两个特殊问题》,《法学杂志》2006年第11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纠纷的司法解释》,2009年5月15日颁布。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

喻匀:《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北京西城区“全响应”机制的探索》,《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2期。

龚维斌:《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中的几个关系》,《学习时报》2011年4月11日,第3版。

海峰、刘宗强、沈子钦:《北京市西城区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行的思考》,《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2期。

叶裕民、皮定均:《数字化城市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章政、皮定均:《朝阳模式:朝阳社会服务管理与社会信用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杨宏山、皮定均:《合作治理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朝阳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宋刚、邬伦:《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4期。

文军:《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中国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2期。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工委:《在构建“管理网格化、服务零距离”体系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该文系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街道社区示范培训班现场教学点材料之一,该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5月。

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系统工程》2005年第3期。

田毅鹏:《城市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的定位及其未来》,《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2期。

丁元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领域和基本做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1年第5期。

杨锦炎:《论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基于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个案分析》,《武陵学刊》2013年第1期。

曾媛媛、施雪华:《北京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经验、问题与对策》,《新视野》2013年第3期。

西城区人民调解员协会:《西城区人民调解员协会月报》,2007~2011。

薛薇编著《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考》,2011。

王公义:《人民调解制度是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法律制度》,《中国司法》2005年第5期。

陈志新:《关于在发展人民调解中吸纳国外ADR成果的思考》,《中国司法》2005年第4期。

毋爱斌:《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及其运作》,《当代法学》2012年第2期。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中国人大》2012年23期。

王瑞山:《“报复社会”型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研究——以2005年以来的22个案例为考察对象》,《法学杂志》2011年第S1期。

李恩洁、凤四海:《报复的理论模型及相关因素》,《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0期。

王彦:《报复社会性突发公共事件防范研究——以校园恶性弑童案为例》,《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11期。

于国旦、许身健:《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向红:《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社会成因及对策研究》,《经济师》2008年第6期。

吉菊平:《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成因及心理预防》,《犯罪防控论丛》(第一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美〕罗伯特·J.桑普森、约翰·H.劳布:《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汪明亮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鸿巍:《少年司法通论》(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11。

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王名主编《社会组织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马庆钰:《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World Bank,2000,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on 2000/2001:At Tacking Poverty,Oxford University.

陈冬东主编《中国社会团体组织大全》,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

邓国胜:《非营利性机构在人口控制与扶贫中的作用》,《人口研究》1999年第6期。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0号: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a。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1号: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b。

黄浩明主编《国际民间组织合作实务和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王颖等:《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马凯:《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载2013年3月12日新华网。

殷星辰等:《首都社会管理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北京社会建设年鉴》(2012),北京出版社,2012。

戴建中:《加快北京新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2009第4期。

朱巍巍:《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中国民政》2013年第1期。

岳金柱、宋珊、曹昊:《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推进北京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服务管理的思考》,《社团管理研究》2013年第3期。

温庆云:《提升社会动员能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建设的主体作用》,《社团管理研究》2010年第9期。

高勇:《治理主体的改变与治理方式的改进》,《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战建华:《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分析——基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的思考》,《学会》2009年第7期。

罗俊杰:《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思考》,《清远日报》2013年7月29日。

简 介:本书为北京市红十字会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开展的“红十字组织在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全书站在全球治理、国家治理的高度,在回顾历史、吸纳国际经验基础上,为发挥红十字组织在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出建议,同时建立了一个区红十...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