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1

为个性自由而斗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历史理论评述图书

The fight for freedom of individuality

SSAPID:101-6387-8071-00
ISBN:978-7-5097-0564-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各自的社会历史理论,这些理论在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同时,又都围绕着如何实现人的个性自由而提出各种构想。本书围绕这个主题全面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他们的思想所代表的三种不同的批判模式以及这三种批判模式的内在联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
作 者: 王晓升
编 辑:宋月华;钟纪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引言

  一 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学者对法兰克福学派的三种解释模式

   1.人道主义的解释框架及其意义

   2.文化批判的解释模式

   3.现代性反思模式

  三 法兰克福学派的三个批判模式

   1.从对自然的控制扩展到对人的控制

   2.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控制和人的自由的丧失

   3.为承认而斗争的批判模式

   4.共同的乌托邦——人的个性自由

 第一章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形成与批判理论的第一个模式

  一 资产阶级历史哲学批判

   1.对马基雅维里的历史研究方法的批判

   2.理性、自然权利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3.对资产阶级乌托邦的批判

   4.神话的历史基础

  二 批判理论和传统理论:对社会历史方法论的不同理解

   1.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划分及传统理论的局限性

   2.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在主体和客体关系问题上的对立

   3.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在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上的对立

  三 启蒙辩证法:自我持存和自我毁灭的辩证法

   1.启蒙历史观批判

   2.自我持存与工具理性

   3.自我持存与自我牺牲

  四 理性的主观化及其后果

   1.从客观理性走向主观理性

   2.自然的控制和自然的反叛

   3.个性自由的呼唤

 第二章 阿多诺:非同一性的拯救方案

  一 发达资本主义和被摧毁的生活

   1.“无父的社会”和人格的扭曲

   2.意识形态的“总体模式”与“标签式的思维”

   3.对资本主义市场交换规律的批判

   4.物化社会与物化社会的意识

  二 对社会研究中的实证方法的批判

   1.对于经验研究的态度

   2.对经验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的批判

  三 同一性思维批判

   1.同一性思维和非同一性思维

   2.感觉经验中的主客体关系:主体优先性和客体优先性的对立

   3.感觉经验中的否定性要素

  四 文化工业对人的个性的限制

   1.文化工业的市场化特性及其对人的压抑

   2.文化市场化与虚假个性

 第三章 魏特夫:东方社会研究

  一 东方社会研究的理论基础

   1.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

   2.人自身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二 治水国家与治水意识

   1.对中国人的气质和性格的机械理解

   2.农业经济与中国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

   3.水利建设与政府机构的作用

  三 对东方专制主义的分析

   1.东方社会与治水社会

   2.“治水社会”中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研究

   3.对极权统治的揭露和批判

   4.治水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

   5.对马克思等人的东方社会理论的质疑

 第四章 马尔库塞: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与社会辩证法

  一 实证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1.哲学与社会学的分裂以及实证社会学的非批判特性和保守性

   2.实证主义与否定哲学的对抗

   3.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对立

  二 马克思的辩证社会理论分析

   1.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理性精神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2.异化劳动与个体自由

   3.马克思的否定辩证法

  三 人类自我压抑的根源和摆脱压抑的途径

   1.“文明的辩证法”——《启蒙辩证法》的另一个版本

   2.摆脱额外压抑的可能性和途径

  四 否定向度的渴望

   1.生存斗争模式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

   2.失去否定向度的社会

   3.解放道路的探索

   4.革命的基础是感觉的革命

 第五章 弗罗姆:走向幻想锁链的彼岸

  一 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的异同

   1.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动力学研究方法

   2.在幻想锁链的彼岸

   3.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关于人的观念

   4.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精神病学

  二 人道主义的性格理论

   1.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

   2.生产性的性格和非生产性的性格

   3.逃避自由的社会心理基础分析

  三 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健全社会的构想

   1.人的需要和精神健康

   2.资本主义社会精神问题的诊断

   3.健全社会的构想

 第六章 罗文塔尔:通俗文学的社会分析

  一 作为商品的文学和作为艺术的文学

   1.作为艺术的文学和作为商品的文学之间的区分

   2.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研究

   3.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批判

  二 关于艺术和通俗文化:一个思想史的回顾

   1.艺术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关系

   2.顺从与救赎:蒙田和帕斯卡

   3.通俗文化的历史批判

  三 大众偶像的批判

   1.从生产偶像到消费偶像

   2.无个性的偶像

   3.传记文学的写作模式批判

 第七章 瑙曼:法西斯主义产生的政治和社会根源分析

  一 对魏玛共和国崩溃和法西主义统治的特点的分析

   1.魏玛民主崩溃的政治经济原因分析

   2.魅力型国家与法西斯主义的出现

   3.民族主义国家观批判

   4.马克思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

   5.纳粹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

   6.纳粹时期科层制度与德国阶级结构分析

  二 政治权力和法律的社会根源分析

   1.对马克思国家学说和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解

   2.法治国家的破产及其社会经济根源

  三 政治自由的三个要素

   1.权利和权力截然对立吗?——对司法自由的理解

   2.自由概念中的认知因素和意志因素

   3.对于当代社会中政治自由问题的解答

 第八章 基希海默:民主法治国家的期盼

  一 形式民主还是实质民主:对《魏玛宪法》的两种不同态度

   1.功能主义的价值中立的法律观的批判

   2.关于《魏玛宪法》中的三个特别立法者

   3.对机会均等的不同理解

  二 对立面的消失及其根源分析

   1.政党政治的三种类型

   2.对立面的消失对议会民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

   3.对立面消失的社会根源

  三 政治正义问题的探究

   1.政治权力和法律正义之间的冲突

   2.政治正义的四种情况

   3.中立的政治审判是可能的吗?

  四 用法治精神来解决正当性和合法性之间的冲突

   1.法西斯主义对法律秩序的破坏

   2.基希海默对现代社会中的法治精神的认识

 第九章 哈贝马斯: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与批判理论的第二个模式

  一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初步反思

   1.历史唯物主义是革命哲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初步理解

   2.在哲学和科学之间的马克思主义

   3.认识和兴趣——社会历史中的认识论问题

  二 把交往的因素纳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计划中

   1.用社会进化论机制描述历史进程

   2.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修正和补充

   3.对哈贝马斯重建计划的评析

  三 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自由丧失”的根源的新探索

   1.生活世界的理性化以及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关系的变革

   2.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四 程序主义民主制度和现代性的事业

   1.商谈原则与民主法治国家

   2.交往理性与“意义的丧失”问题的解决

 第十章 施密特:在超越自然中实现自由

  一 超越“自然存在”和“自然关系”

   1.人以及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人在自由地进行控制自然的活动中实现自由

   2.社会进程中的“自然史”和“人类史”: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研究

   3.认识论的最高形式是世界历史的哲学

   4.从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乌托邦

  二 马克思历史观中结构和历史的关系

   1.结构与历史的统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改造。

   2.批判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解释

   3.葛兰西的历史编纂学

 第十一章 维尔默:马克思历史观中的矛盾和现代社会中的政治变革

  一 马克思的思想中科学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的对立

   1.马克思早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残余和实证主义残余

   2.马克思的客观主义的革命理论

   3.意识形态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

   4.从意识形态到科学:意识形态批判功能的丧失

   5.进化和革命、自由和必然:马克思后期理论中的矛盾

   6.社会批判理论与工具理性批判

  二 现代政治中的“具体乌托邦”

   1.个人自由和社群自由的分裂:具体乌托邦的地平线

   2.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现代社会中的个人权利与公民权利

   3.马克思对自由和平等权利的意识形态批判和科学批判

 第十二章 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与批判理论的第三个模式

  一 对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批判理论的批判

   1.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中的社会学缺失

   2.启蒙辩证法中的历史哲学:从控制自然到控制社会

   3.阿多诺的社会理论中的社会概念的缺失

  二 福柯权力斗争模式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模式

   1.福柯话语权理论的局限性

   2.为权力而斗争的社会模式批判

   3.“规训”体系的产生及其社会根源

   4.哈贝马斯的理论局限与批判模式的转换

  三 黑格尔和米德:承认理论的两种模式

   1.黑格尔的主体间关系理论的批判

   2.用米德的互动理论改造黑格尔

  四 主体间相互承认的模式与社会批判的理论模式

   1.主体间承认的三种模式:爱、权利和团结

   2.为承认而斗争与批判理论的模式

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各自的社会历史理论,这些理论在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同时,又都围绕着如何实现人的个性自由而提出各种构想。本书围绕这个主题全面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他们的思想所代表的三种不同的批判模式以及这三种批判模式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人民出版社,1975。

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

Max Horkheimer,Gesammelte Schriften,band 2(《霍克海默全集 》第2卷),Fischer Verlag,Frankfurt am Main,1987.

Max Horkheimer,Gesammelte Schriften,band 5(《霍克海默全集 》第5卷)Fisher Verlag,Frankfurt am main,1987.

Max Horkheimer,Gesammelte Schriften,band 6(《霍克海默全集 》第6卷),Fisher Verlag,Frankfurt am main,1991.

Theodor W.Adorno,Gesammelte Schriften,Band 8(《阿多诺文集》第8卷),Wissenschachftliche Buchgesellschaft,Darmstadt,1998.

Theodor W.Adorno,Gesammelte Schriften,Band 9-1(《阿多诺文集》第9卷第1分册),Wissenschachftliche Buchgesellschaft,Darmstadt,1998.

Theodor W.Adorno,Gesammelte Schriften,Band 10-1(《阿多诺文集》第10卷第1分册),Wissenschachftliche Buchgesellschaft,Darmstadt,1998.

Theodor W.Adorno,Gesammelte Schriften,Band 10-2(《阿多诺文集》第10卷第2分册),Wissenschachftliche Buchgesellschaft,Darmstadt,1998.

Theodor W.Adorno,Gesammelte Schriften,Band 3(《阿多诺文集》第3卷),Wissenschachftliche Buchgesellschaft,Darmstadt,1998.

Theodor W.Adorno,Minima Moralia,Verso Editions,1978.

Theodor W.Adorno,Vorlesungüber Negative Dialektik(《关于否定辩证法的演讲》,被收入《阿多诺遗著集》),Suhrkamp Verlag,Frankfurt am main,2003.

Theodor W.Adorno,Negative Dialectics(《否定辩证法》),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3.

Karl August Wittfogel(魏特夫),Beitrage zur Marxistischen Asthetik(《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稿》),Verlag europaische idean,1977.

Karl A.Wittfogel,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Chinas(《中国的经济和社会》),Verlag von C.L.Hirschfed,1931.

Karl A.Wittfogel,Geschichte der Bügerlichen Gesellschft(《市民社会史》),SOAK Verlag Hannover,1977.

Karl A.Wittfogel,Marxismus und Wirtsschaftsgeschichte(《马克思主义和经济史》),Junuis-Drucke,Frankfurt am Main,1970.

Karl A.Wittfogel,Oriental Despotism:A Comparative Study of Total Power(《东方专制主义》),Yale University Press,1957.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程志民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Herbert Marcuse,Towards a Critical Theory of Society(《走向社会批判理论》),Routledge,2001.

弗洛姆(Erich Fromm):《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弗罗姆:《精神分析的危机——论弗洛伊德、马克思和社会心理学》,许俊达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弗罗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Leo L?wenthal(罗文塔尔),Literature,Popular Culture and Society,California,Pacific Books,1961.

Leo L?wenthal,Literature and Image of Man,Boston,The Beacon Press,1957.

Leo L?wenthal,An Unmastered Past:The Autobiographical Reflections of Leo L?wenthal,Berkeley·Los Angeles·Oxfor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Franz Neumann(瑙曼)& Otto Kirchheimer,The Rule of Law Under Siege:Selected Essays of Franz L.Neumann and Otto Kirchheimer(《困顿中的法治》),ed. William E.Scheuerma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

Franz Neumann,Behemoth:The Structure and Practice of National Socialism,1933-1944(《巨兽:国家社会主义的结构和实践》),New York,Octgon Books,Ins,1944.

Otto Kirchheimer and Franz Neumann,Social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社会民主和法治》),London,ALLEN & UNWIN,1987.

Franz Neumann,The Democratic and Authoritarian States(《民主国家与集权国家》),The Free Press,1957.

Otto Kirchheimer(基希海默),Politics,Law and Social Changes(《政治、法律和社会变迁》),New York and Lond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9.

Jürgen Habermas(哈贝马斯),Zur Reconstruction des Historishen Materiasmus(《重建历史唯物主义》),Suhrkamp,1982.

Jürgen Habermas,Theorie und Praxis(理论与实践),Suhrkamp,1993.

Jürgen Habermas,Erkenntnis und Interesse(《认识和兴趣》),Suhrkamp,1973.

Jürgen Habermas,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交往行动理论》),Band 1,Suhrkamp,1999.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Habermas and the Unfinished Project of Modernity:Critical Essays on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哈贝马斯和未竟的现代性事业》),edited by Maurizio Passerin d’Entrèves and Seyla Benhabib,Polity Press,1996.

Jürgen 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discours of Modernity(《关于现代性的哲学讨论》),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Polity Press,1987.

Habermas and Modernity(《哈贝马斯和现代性》),Edited by Richard Bernstein,Polity Press,1985.

A.施密特(Alfred Schmidt):《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

Alfred Schmidt,History and Structure(《历史与结构》),The MIT press,1992.

Albrecht Wellmer(维尔默),Critical Theory of Society(《批判的社会理论》),Translated by John Cumming,New York,Herder and Herder,1971.

Albrecht Wellmer,Endgame:The Irricongsilable Nature of Modernity(《决胜局:不可调和的现代性》),The MIT press,1998.

Axel Honneth(霍耐特),The Critique of Power,Reflective Stages in a Critical Social Theory(《权力的批判》),The MIT Press,1991.

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Axel Honneth,The Fragmented World of the Social(《破碎的社会世界》),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

Habermas on Law and Democracy,Critical Exchange,Edited by Michel Rosenfeld and Andrew Arat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得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章国锋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

Tom Rockmore,Habermas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9.

Peter Dews,Foucault und die Dialectik der Aufklarung,Harry Kunnemann und Hent de Vries,Die Aktualit?et der Dialectik der Aufkl?rung,Zwischen Moderne und Postmoderne,Campus verlag,1989.

Sage Masters of Modern Social Thought:Theoror W.Adorno,Vol.2,Edited by Gerarnd Delanty,Gerarnd Delanty,2004.

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Gillian Rose,The Melancholy Science,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8.

Rolf Wiggerhaus,The Frankfurt School:Its History,Theory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Polity Press,1994.

Willem van Reijen,Adorno:An Introduction,Pennbridge Books,1992.

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

Brian O’connor:Adorno’s Negative Dialectic:Philosoph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ritical Rationality,The MIT Press,2004.

Debohrah Cook:The Culture Industry Revisite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1996.

宾克利:《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3。

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第一版。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上中下卷),潘丽珍等译,译林出版社,1996。

歌德:《浮士德》,钱春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夏基松:《当前流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研究》1980年第4期。

金羽、荣剑:《法兰克福学派伦理价值观剖析》,《哲学研究》1985年第8期。

刘继:《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的批判》,《哲学研究》1986年第5期。

郑杭生、刘继:《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1期。

陈振明:《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及其特征》,《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6期。

张伟:《法兰克福学派文化观剖视载》,《社会科学》1990年第9期。

陈振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评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

高亮华:《技术:社会批判理论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哲学思想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2期。

张凤阳:《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先验价值构设》,《哲学动态》1992年第12期。

杨思基:《评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世界观和“社会批判理论”》,《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欧力同:《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人文杂志》1994年第5期。

郑一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析评》,《哲学研究》1994年第7期。

陈振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化了的文化模式——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哲学研究》1995年第11期。

薛民、方晶刚:《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述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姚大志:《对工业文明的批判:精神分析与法兰克福学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2期。

张一兵:《后人学·无调哲学·否定的辩证法——阿多尔诺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后现代转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2期。

衣俊卿:《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一种演进思路》,《哲学研究》1997年第8期。

雷颐:《今天非常“法兰克福”》,《读书》1997年第12期。

张康之:《“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批判》,《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0期。

王贵友:《关于“工具理性”问题的反思》,《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王凤才:《论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理论》,《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傅永军:《反思现代性——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论启蒙》,《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张一兵:《反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与市场逻辑批判——〈启蒙辩证法〉中的一条逻辑主线》,《求是学刊》2000年第6期。

王凤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转向》,《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王凤才:《阿多尔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先驱》,《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王凤才:《论阿多尔诺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陈学明:《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从与后现代主义对立的视角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陈学明:《辩证地对待现代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叶莲:《后现代文化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31卷。

陈学明,罗富尊:《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批判》,《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赵涛:《近年来国内法兰克福学派研究述评》,《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赵勇:《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之旅——从一篇被人遗忘的“序言”说起》,《书屋》2004年第3期。

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安德鲁·费恩伯格:《哈贝马斯或马尔库塞:两种类型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6期。

李忠尚:《“新马克思主义”析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江天骥主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出版社,1990。

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