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2

中国古代视觉意识图书

The Visual Consciousness in Ancient China

SSAPID:101-6337-0771-23
ISBN:978-7-5201-3378-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将作为观念和意识的“视觉”主题放到中国古典文化的语境中进行研究,将宏观与微观、本体与历史、视觉意识与艺术经验有机结合,从方法、本体和历史三个层面揭示中国古代视觉意识的构成、内涵与演变逻辑;梳理了“高远之观”“游目”“游观”等“看”的方式,并结合诗歌、绘画对其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看”与“知”的关系;从视觉意识与身体意识、质料与形式、文字与图像三个维度辨析了视觉意识的内涵。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泰然
编 辑:袁卫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B83 美学

 后记

 前言

 

  第一章 引论:中国文化与视觉传统

   第一节 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一 视觉性的彰显

    二 视觉的有限性

    三 不可见性与世界的非规定性

    四 视觉没有构成独立的主题

   第二节 道家文化与视觉意识

    一 道的不可见性

    二 有无之间的构成维度

    三 万有相通:“关系”中的视觉维度

    四 反焦点的“边缘域”视觉

   第三节 儒家文化与视觉意识

    一 反现成化的视觉意识

    二 境域化的知人方式

    三 见微知著:真实与显现

    四 能近取譬:目光交错的具体情境

    五 视觉行为的伦理化

    六 视觉性与具身(体)性

    七 立象尽意与观物取象

   第四节 佛(禅)与视觉意识

    一 一切色是佛色

    二 强化“看”的能力

    三 当下化的感知

    四 “这个”与非中介的“看”

    五 当下化体验与主体意识

 第一编 方法

  第二章 高远之“观”:综摄性的观照方式

   第一节 观:中国化的看的方式

    一 “观”之本义考

    二 高远宏大之观

    三 “大”的境界

   第二节 空间-宇宙意识的开启

    一 空间意识

    二 “运行流动”的原发性意境

    三 悠远苍茫的审美意趣

   第三节 历史意识的开启

    一 生命有限性意识

    二 古今相续与万有相通

  第三章 游观:行走中的观照

   第一节 游观的特性及其历史生成

    一 游目与游观

    二 游观:时间、空间与身体

    三 身体与心灵之间的游观

    四 审美性游观

   第二节 身体与世界的相遇

    一 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二 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三 身体的处境性与处境中的身体

    四 变动中的观照与视角的相对化

   第三节 中国绘画的空间意识与视觉意识

    一 可行、可望、可居的山水画空间

    二 目视与心游

    三 三远法与身体的空间性

    四 描述性空间与暗示性空间(或实体性的空间与关系性的空间)

    五 两个相似的例子:张素败壁

    六 透视法的空间与身体引发的空间

  第四章 句法与形式:诗歌中的视觉意识

   第一节 中国诗歌语言的特性与视觉意识

    一 含混的语义与流动的风景

    二 内部“关系”:身体空间的投射

   第二节 文字中的身体维度与视觉性

    一 字本位与图像文字

    二 文字中的视觉性

    三 意象并置:构字原则

    四 意象并置:诗歌句法

   第三节 意象图式与诗歌感知

    一 主体介入性

    二 向身体经验开放

    三 抽象与具体

    四 性质的凸显与身体感的激发

   第四节 对仗:“关系”中的视觉意识

    一 对仗的类型与特征

    二 超越单一视角:句法内部的相互指涉

    三 照面与映射中生发新的意义

    四 视境转移:身体与视觉感受的多变性

    五 多维感知:身体以一种隐匿的方式在场

   第五节 从句法到章法

    一 章法的时、空性逻辑

    二 章法的内在“关系”与“身体性”

    三 逻辑语法与身体语法

  第五章 移步换景:山水画的形制与视觉意识

   第一节 看山之法:过程中的风景

    一 看山步步移与山形面面看

    二 体势

   第二节 挂轴与条屏:整体观照与局部凝视

    一 挂轴、屏条的起源与特征

    二 挂轴:以大观小与游目骋怀

    三 屏条:风景的组合

   第三节 手卷:观览过程的时间性

    一 手卷的起源、特征与“阅读”方式

    二 徐徐展开、显隐交替

    三 过渡与衔接、静态与动态

   第四节 册页:风景的截取与并置

    一 册页的起源与特征

    二 以小见大、静态观照

    三 内嵌于动态的游览过程中的独立风景

  第六章 看与知:中国式的认识论

   第一节 知:本源性的“看”与本源性的领会

    一 庄子:知鱼之乐

    二 “知”的差异:松尾芭蕉与丁尼生

    三 “心中有数”与世界的数学化

    四 此中有真意:直接的“看”

   第二节 知人之术:整体化的感知

    一 人伦识鉴

    二 人伦识鉴与体相学的差异

    三 孟子:气化感知

    四 由外至内:可见与不可见的统一

    五 望气:观物、观人、观艺

   第三节 综合感知:中介化的观照

    一 直接的“知”与中介化的“知”

    二 显与隐之间的张力

    三 人-人关系中的“知”

    四 中西知人的差异

 第二编 本体

  第七章 视觉意识与身体意识

   第一节 身体化的视觉与非身体化的视觉

    一 联觉问题

    二 五官各有分职

    三 身体性“共通感”与先验性“共通感”

    四 感官等级制与视觉至上

    五 作为精神的“看”:分离的存在

    六 非身体的“看”与数学语言对感知的介入

    七 感通天下

   第二节 中国绘画中的身体意识

    一 素描:理想对感性的规范

    二 笔墨:生命的韵律

    三 绘画作为身体的感发

    四 触发与迁化

    五 造化与心源

   第三节 中国文化中的听觉性

    一 听觉模式与听觉宇宙观

    二 人籁、地籁、天籁

    三 无声之听

    四 艺术:视觉的听觉化

   第四节 味觉、嗅觉、触(肤)觉:视听之外的美感经验

    一 视听:审美快感的生理条件

    二 味觉:身体、时间与美感

    三 嗅觉与触(肤)觉:无形之感与身体对世界的融摄

   第五节 统一性身体意识与全方位身体感知

    一 庄子:对感官分离观念与感官等级制的批判

    二 联觉与前感官的感知

    三 身体图式与全方位身体感知

    四 六根互用:佛学对中国古典感知方式的改造

  第八章 质料与形式:中国视觉意识中的时间性

   第一节 有形(静态)宇宙观与无形(动态)宇宙观的分野

    一 柏拉图的“理念”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

    二 质料与形式的分裂

    三 万有相化的意识与对“不定形”的敏感

   第二节 表象与感受:世界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一 以确定的形式来表象不确定的世界

    二 表象的无时间性和客观性

    三 无法表象的经验

    四 万物一体与体知意识

    五 书画艺术中的身体性

   第三节 预构与生成:为物立法与与物相游

    一 赋形于物

    二 笛卡尔与透视法

    三 感知的技术化与对自然的施暴

    四 以身观身与“看”的相对化

    五 空间化的预构与时间化的生成

    六 成法与气韵

   第四节 世界的透明与世界的深度

    一 image与象

    二 身体与侧显

    三 深度与宽度

    四 不可计算的空间的深度

    五 石分三面:绽出的深度

  第九章 文字与图像:文的传统对图像逻辑的归化

   第一节 语-图关系与中西视觉意识

    一 语-图关系问题

    二 语-图关系的中西比较

   第二节 连续性的“文”的观念

    一 天“文”与人“文”、图像与文字的统一

    二 文、图、象的统一

    三 文图关系的历史分期

   第三节 从先秦到汉代:图像逻辑的第一次调整

    一 神话世界与图像逻辑

    二 历史的可见性:文图关系内涵的转移

    三 语-图互文的政治指向

   第四节 魏晋:文图关系的第二次转型

    一 图像范式的新指向:传神写照与趣远之心

    二 以玄对山水:目光的转向

    三 “文”的内涵的调整及其对“图像”的归化

    四 方法论的确立:澄怀观道与立象尽意

    五 新的评价标准的确立

   第五节 文人画:“文”的逻辑对图像逻辑的全面改造

    一 诗与画:文学成为绘画的内核

    二 以书入画:书写传统对绘画语言的改造

    三 以古为创:文脉的自觉

 第三编 历史

  第十章 从神话到现实 从宏观到微观

   第一节 周流天地的宏观视域

    一 早期视觉意识与神话空间

    二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神话与历史

   第二节 从超验世界到经验世界的转向

    一 “图”的观念的变迁

    二 心目之间的山水

    三 仰观俯察:心灵与物象

   第三节 微观视境与被体验过的自然

    一 宛然在目:诗境的微观转向

    二 画境:从咫尺万里到一角江山

    三 占尽风情向小园

  第十一章 从动观到静观 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

   第一节 游:非经验化的神话想象

    一 宇宙性的精神漫游

    二 神话式的空间想象

    三 静观即游观

   第二节 从神游到身游

    一 未经体验的自然

    二 想象与现实:新旧交替的目光

    三 “物感”与“即目”:对经验的发现

    四 身游:山水间行走和观览

   第三节 从游观到静观

    一 瞬间性意识

    二 禅宗:世界的心灵化与当下化

    三 在瞬间中发现无穷深远之境

   第四节 心与境:主体的生成与风景的诞生

    一 “观”的意识的本体化与心灵化的风景

    二 从物感到观物:风景呈现的主体条件

    三 有我之境

  第十二章 从图式化观照到技术化视觉

   第一节 图式的三个层次

    一 作为元语言的图式

    二 作为语法的图式

    三 作为视觉中介的绘画的图式

   第二节 如画:视觉图式的历史变迁

    一 “如画”之“画”作为“画缋”

    二 “如画”之“画”作为描绘性图画

    三 “如画”意识的深化

   第三节 “以假为真”和“以真为假”:对感知媒介的意识

    一 “真”与“假”的比照

    二 画与真:“看”中的双重性

    三 自然的媒介化

   第四节 视觉成规与发现风景的目光

    一 阅读与目光的训练

    二 图式与匹配

    三 日常经验的发现

   第五节 自反性:对“看的方式”的“看”

    一 指向自身的视觉

    二 “入画”之眼

    三 旅行、图画与风景

    四 从选择风景转向选择(看风景的)视角

    五 江南园林:对“看的方式”的自觉

   第六节 对图式的抵制与技术化视觉的出现

    一 从图式化感知向直感经验的转向

    二 技术化视觉:征服真实

    三 古典与现代:通向“真实”的两种路径

 文前辅文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将作为观念和意识的“视觉”主题放到中国古典文化的语境中进行研究,将宏观与微观、本体与历史、视觉意识与艺术经验有机结合,从方法、本体和历史三个层面掲示中国古代视觉意识的构成、内涵与演变逻辑;梳理了“高远之观”“游目”“游观”等“看”的方式,并结合诗歌、绘画对其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看”与“知”的关系;从视觉意识与身体意识、质料与形式、文字与图像三个维度辨析了视觉意识的内涵。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7。

(南朝)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

(南朝)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

(南朝)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南朝)刘勰著、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中华书局,1989。

(北朝)颜之推著、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

(唐)杨倞注《荀子》,耿芸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96。

(唐)王冰注《黄帝内经》,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84。

(宋)陆九渊:《陆九渊全集》,中华书局,1980。

(宋)沈括:《梦溪笔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明)朱棣:《金刚经集注》,齐鲁书社,2007。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1981。

(明)张岱:《西湖梦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明)计成:《园冶注释》,陈植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艺文印书馆,2007。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11。

(清)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清)叶燮著、蒋寅笺注《原诗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清)年希尧:《视学》(雍正本,影印版)。

(清)巢勋临绘《芥子园画谱》,王概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8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

吴毓江:《公孙龙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冯时:《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葛兆光:《汉字的魔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郭郛、李约瑟等:《中国古代动物学史》,科学出版社,1999。

郭继生:《王原祁的山水画艺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郭齐勇、郑文龙编《杜维明文集》卷五,武汉出版社,2002。

汉宝德:《物象与心境》,三联书店,2014。

韩林德:《境生象外》,三联书店,1998。

慧能:《坛经校释》,郭朋校释,中华书局,1983。

简宗梧:《汉赋源流与价值之商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

姜亮夫:《古文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1983。

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姜宇辉:《画与真:梅洛-庞蒂与中国山水画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柯小刚:《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李泽厚:《华夏美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

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2009。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商务印书馆,2006。

潘啸龙:《楚汉文学论稿》,黄山书社,1993。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皮道坚:《楚艺术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钱穆:《论语新解》,巴蜀书社,1985。

钱锺书:《管锥编》卷二,中华书局,1979。

钱锺书:《宋诗选注》,三联书店,2002。

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石炯:《构图:一个西方观念史的个案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泰祥洲:《仰观垂象:山水画的观念与结构研究》,中华书局,2011。

王国维:《王国维论学集》,傅杰编校,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王世襄:《锦灰二堆》(二卷),三联书店,2003。

王以坤:《书画装潢沿革考》,紫禁城出版社,1991。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徐建融:《题跋10讲》,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薛永年:《横看成岭侧成峰》,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

杨乃乔:《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杨儒宾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台北巨流出版公司,1997。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1998。

叶朗:《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游国恩《天问纂义》,中华书局,1982。

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张法:《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商务印书馆,1999。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

赵维华:《绘画媒介与造型样式:中西传统绘画造型语言比较研究》,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卷二,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朱良志:《曲院风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朱良志:《南画十六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朱青生:《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商务印书馆,2000。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北京出版社,2005。

〔美〕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英〕艾兰:《龟之谜》,汪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法〕昂弗莱:《享乐的艺术》,刘汉全译,三联书店,2003。

〔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

〔美〕巴姆巴赫:《海德格尔的根》,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德〕本雅明:《启迪》,〔美〕阿伦特编,王斑译,三联书店,2008。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

〔古希腊〕柏拉图:《蒂迈欧篇》,谢文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泽,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英〕布列逊:《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郭杨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法〕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涂卫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美〕成中英主编《本体诠释学》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译,商务印书馆,1981。

〔意〕达·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编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

〔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

〔美〕方闻:《心印》,李维琨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法〕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

〔法〕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

〔美〕弗洛姆、〔日〕铃木大拙等:《禅宗与精神分析》,王雷泉、冯川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美〕高居翰:《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1368—1580)》,夏春梅等译,三联书店,2009。

〔美〕高居翰:《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李佩桦等译,三联书店,2009。

〔美〕高居翰:《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1644)》,王嘉骥译,三联书店,2009。

〔美〕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李世耀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英〕格列高里:《视觉心理学》,彭聃玲、杨旻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法〕格里马尔迪:《巫师苏格拉底》,邓刚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林夕、李正本、范景中译,杨成凯校,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日〕古田敬一:《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李淼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三联书店,2006。

〔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1996。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3。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

〔德〕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梁志学译,商务印书馆,2002。

〔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五篇讲座稿)》(修订译稿),倪梁康译,人民出版社,2007。

〔德〕胡塞尔:《经验与判断》,邓晓芒等译,三联书店,1999。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日〕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郑清茂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7。

〔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英〕柯律格:《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黄晓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张总等译,三联书店,2005。

〔英〕里德:《按常识原理探究人类心灵》,李涤非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杨若薇译,三联书店,1988。

〔美〕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3。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82。

〔奥〕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

〔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加〕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法〕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8。

〔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张尧均译,商务印书馆,2010。

〔法〕梅洛-庞蒂著《眼与心》中译者序言,杨大春译,商务印书馆,2007。

〔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5。

〔法〕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王东亮译,三联书店,2002。

〔美〕彭丽君:《哈哈镜:中国视觉现代性》,张春田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日〕浅见洋二:《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金程宇、〔日〕冈田千穗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美〕桑塔耶那:《美感》,缪灵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法〕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00。

〔美〕索科拉夫斯基:《现象学导论》,高秉江、张建华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英〕苏立文:《山川悠远:中国山水艺术》,洪再新译,岭南美术出版社,1989。

〔英〕苏立文:《东西方艺术的交会》,赵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美〕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

〔美〕舒斯特曼:《哲学实践》,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巫鸿:《重屏:中国画中的媒材与再现》,文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巫鸿:《武梁祠》,柳扬、岑河译,三联书店,2006。

〔日〕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邵毅平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六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李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美〕宇文所安:《追忆》,郑学勤译,三联书店,2004。

〔法〕余莲:《淡之颂:论中国思想与美学》,卓立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

〔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李忠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美〕埃杰顿:《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插图的发展》,傅道新译,《美术译丛》1989年第3期。

陈雪、刘泰然:《反现代性与复魅之诗——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神话修辞》,《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

〔美〕方闻:《为什么中国绘画是历史》,《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美〕费诺罗萨:《作为诗歌手段的中国文字》,赵毅衡译,《诗探索》1994年第3期。

古风:《刘勰对于“锦绣”审美模子的具体运用》,《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过常宝:《论上古动物图画及其相关文献》,《文艺研究》2007年第6期。

韩经太:《中国诗画交融若干焦点问题的美学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胡晓明:《尚意的诗学与宋代人文精神》,《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

李溪:《如屏的山水:中国美学视野下的“风景如画”》,《中国园林》2014年第4期。

李园:《浅析登高母题发生期之特征——兼论楼台亭阁对于登高母题的影响》,《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刘泰然、陈雪:《成法与气韵:从董其昌到王原祁、石涛——一条切入中国后期绘画传统的内在线索》,《艺术探索》2011年第3期。

刘泰然、陈雪:《从两蛇(龙)图像看九鼎纹饰与〈山海经图〉之可能关联》,《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5期。

刘志基:《草木最可观——说“相”道“省”》,《咬文嚼字》1996年第11期。

刘子立:《孟子的观人术与气论》,《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2011年创刊号。

刘宗棠、张泰:《论“二人”为“仁”说——从封建宗法社会人伦网络体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来探求“仁”的含义》,《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

路文彬:《中国文化的听觉审美特质》,《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

吕纯山:《试论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求是学刊》2014年第6期。

马昌仪:《从战国图画中寻找失落了的山海经古图》,《民族艺术》2003年第4期。

〔美〕米切尔:《文字与图像》,朱平译,《新美术》2007年第4期。

彭沁沁:《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画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3。

申小龙:《汉字构形的主体思维及其人文精神》,《学术月刊》1994年第11期。

陶建文:《从现象学的角度看中医的“望闻问切”》,《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唐宏峰:《风景描写的发生——从〈老残游记〉谈起》,《艺术评论》2009年第12期。

王立仕:《淮阴高庄战国墓铜器刻纹和〈山海图〉》,《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

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文艺研究》2016年第1期。

萧驰:《两种田园情调:塞奥克莱托斯和王维的文类世界》,《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

许结:《论汉赋“类书”说及其文学史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徐通锵:《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薛永年:《卷轴画史概说》,《新美术》1993年第3期。

扬之水:《行障与挂轴》,《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05年第5期。

张法:《秦汉的音乐宇宙》,《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张法:《彩陶:从文化和美学的观点看》,《东方丛刊》1993年第2辑。

张弘星:《作为地图的山水画——六朝至唐朝图画的思考(续)》,《新美术》1988年第4期。

张节末:《纯粹看与纯粹听——论王维山水小诗的意境美学及其禅学、诗学史背景》,《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赵宪章:《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赵宪章:《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

周裕锴:《诗中有画:六根互用与出位之思》,《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Baron-Cohen,Simon and John E. Harrison,eds., Oxford,UK:Blackwell,1997.

Foster,Hal,,Seattle:Bay Press,1988.

Dann,Kevin T.,,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98.

Jonas,Hans, New York:Harper & Row,1966.

Merleau-Ponty,Maurice,,trans.by Donald Landes,Routledge,2013.

Needham,Josep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6.

Panofsky,Erwin,,trans.by Christopher S. Wood,New York:Zone Books,c.1991.

Ross,W.D.,,Oxford:Clarendon Press,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