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3

经济循环和循环经济图书

Economic Circula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SSAPID:101-6333-7207-70
ISBN:978-7-5097-0939-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肯尼思?博尔丁提出的、作为“地球宇宙飞船经济”状态下的循环经济思想为基点,以经济循环思想为主线,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模式,与建立在这一认知模式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诠释,这两个相互关联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演化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
作 者:朱红伟
编 辑: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总序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如何区分两个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概念

   二 如何把握经济学中的“循环”思想

  第二节 对目前国内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情况的评述

  第三节 循环思想与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第四节 对相关思想、理论的回顾和评述

   一 自然的经济体系

   二 自然的观念与经济学中的自然

   三 经济循环思想与再生产理论

   四 循环的自然与自然的循环

   五 稳态——均衡——循环

  第五节 本书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框架

 第二章 经济学中的自然

  第一节 自然的经济体系

   一 经济学与生态学:“联体双胎”的姊妹学科

   二 两种自然观的形成

   三 生态经济学:生态学与经济学的重新融合

  第二节 经济过程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第三节 亚当·斯密:自然的劳动与财富的源泉

   一 人类的劳动和自然的劳动

   二 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划分的生物物理标准

   三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概念的“非物质化”

  第四节 萨伊:“自然是人类的伙计”

   一 效用与物质的关系

   二 “自然是人的伙计”

   三 关于自然资源的属性问题

   四 “用财富生产财富”——资本的再生产循环问题

   五 把握事物的本质——萨伊的方法论

  第五节 自然的价值与价值的分配

   一 西尼尔:供给有限论与自然价值问题

   二 约翰·穆勒:“自然作用无限论”与“自然价值有限论”

  第六节 马歇尔的经济生物学

   一 “人类不能创造物质的东西”

   二 “经济学家的目标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

   三 经济生物学与“工业组织”

   四 马歇尔“经济生物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第七节 经济过程的自然形式与社会形式

   一 马克思经济学:经济过程的自然形式和社会形式

   二 克拉克:经济活动中的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第八节 自然的地位:替代性与互补性之争

   一 “强”与“弱”范式的对立

   二 谨慎的“边际革命”先驱者

   三 边际替代与报酬递减规律背后的“秘密”

   四 警惕经济学数理化的生物物理“陷阱”

 第三章 循环范式的确立

  第一节 对重农主义及其研究范式的意义的简单评述

  第二节 重农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三节 “自然法则”与重农主义思想

   一 自然法则与经济科学的产生

   二 自然权利

   三 自然法则

   四 理性与自由的平衡

   五 自然法则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

   六 自然法则与重农思想

  第四节 财富的观念

   一 财富的物质性特征

   二 财富的商品性特征

   三 财富的“纯产品”性特征

   四 “纯产品”与经济学中的“剩余”问题

  第五节 物质生产力与财富的源泉

   一 魁奈的物质生产力思想

   二 物质生产力和价值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三 物质生产力与“农业之本”思想

   四 物质生产力与生态经济学

  第六节 价格与财富的再生产

   一 价格与财富的源泉的推断问题

   二 财富的再生产过程中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七节 “经济表”与经济循环思想

   一 对魁奈“经济表”的解释

   二 作为思维范式的经济循环思想

   三 生态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表”

   四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再生产循环

  第八节 “以商品生产商品”

 第四章 解析古典经济学中的“静止状态”思想

  第一节 亚当·斯密关于社会发展的“静止状态”思想

  第二节 李嘉图的静止状态理论

   一 李嘉图静止状态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 地租对资本积累的影响途径

   三 地租是价值的创造而不是财富的创造

   四 “李嘉图稀缺”与自然资源的稀缺租

   五 关于“李嘉图派”地租与经济剩余的讨论

  第三节 马尔萨斯的静止状态理论

   一 马尔萨斯的人口调节机制与绝对稀缺思想

   二 “终极性理论和短期理论”的争论

  第四节 穆勒的静止状态理论

   一 土地对生产限制的“橡皮筋”比喻

   二 人类进步与静止状态

 第五章 经济均衡与经济循环

  第一节 从经济均衡到封闭的循环

   一 “均衡”概念的提出

   二 从外在均衡到内在均衡

   三 “看不见的手”原理与一般均衡理论

   四 经济和谐与一般均衡范式

  第二节 经济循环的动力——熵定律与经济过程

   一 对主流经济学经济循环图式的批判

   二 经济稀缺的主根:熵定律与经济过程

 第六章 循环的自然与自然的循环

  第一节 “宇宙飞船式的地球”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战略

  第二节 封闭圈中的生态学和经济学

   一 生态学的基本法则*

    1.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2.生态学的第二个法则: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

    3.生态学的第三条法则: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

    4.生态学的第四条法则:没有免费的午餐

   二 生态问题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

   三 私人企业体系与生态稳定的冲突

  第三节 自然的循环——“宇宙飞船经济学”

   一 封闭的地球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意义Environment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Ba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66.">*

   二 “宇宙飞船经济学”——封闭系统中的经济活动策略和理念Environment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Ba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66.">*

   三 博尔丁心目中的“循环经济”究竟是什么样的形式

  第四节 “物质守恒定律”与“物质平衡原理”

   一 物质守恒定律与经济学

   二 物质平衡原理与环境外部性的关系

    1.长期以来,经济理论一直以一种保守的态度看待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残余物排放而引起的环境外部性问题

    2.尽管经济学是不讲究物质的,但是物质过程同样可以影响到价值的实现问题

    3.由于物质守恒定律的存在,现实中针对某种残余物的处理或净化技术并没有使这种残余物消失,而只是改变其存在形式,或者说,为了保护一种特定的介质(例如水体)而把残余物转移到其他介质中去(例如土壤)

   三 物质平衡原理与“4R”原则的提出

   四 物质平衡原理与物质流动的一般均衡模型

   五 对上述模型的评价

  第五节 作为生命科学的经济学:经济过程与生态过程的比较

  第六节 产业代谢理论和产业生态学

   一 产业是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联系的界面

   二 产业代谢理论

   三 产业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学

 第七章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 从“静止状态”到“稳态经济”

   一 “稳态经济”的理论渊源和基本特征

   二 “稳态经济”的理论框架

   三 耐用性与物质的最优循环利用

  第二节 增长的极限与经济均衡

  第三节 稳态经济与生态拯救问题

   一 生态平衡和静止状态的相关性问题Land Economics,1972,Vol.48(3):205-211.">*

   二 稳态经济、熵定律与生态拯救

  第四节 从无差异增长到有机增长

  第五节 循环经济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

   一 “生存定理”与可持续性问题

   二 循环经济模型

   三 生态均衡与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利用规则

 第八章 循环经济中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

  第一节 经济稀缺与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本质

   一 稀缺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 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与经济特征

   三 关于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理解制度与市场的关系

  第三节 如何让市场来表达生态学的真理

   一 区分“价格决定”和“决定价格”两种政策行为*

   二 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九章 结论、思考以及对未来研究的构想

  第一节 总结和思考

   一 循环思想与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

   二 作为思维范式的循环思想不是循环经济的独有特征

   三 经济学中循环图式与经济系统的物质再生产

   四 马克思的物质再生产循环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五 “可再生产性”——经济均衡——封闭的循环图式

   六 从“内部均衡”到“外部均衡”

   七 以“内外均衡,一体循环”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理论

  第二节 对未来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构想

 后记

本书以肯尼思·博尔丁提出的、作为“地球宇宙飞船经济”状态下的循环经济思想为基点,以经济循环思想为主线,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模式,与建立在这一认知模式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诠释,这两个相互关联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木内涵及其演化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经济循环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二,阐明了生态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之间的承继关系,使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与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本书最后提出的“内外均衡,一体循环”的论断,高度概括和总结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1]〔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97。

[2]〔英〕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厦门大学经济系翻译组译,商务印书馆,1962。

[3]〔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周昌忠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4]〔英〕威廉·配第:《赋税论》,陈冬野、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1。

[5]〔美〕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石士钧译,商务印书馆,1992。

[6]〔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晏智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T.E.Graedel,B.R.Allenby:《产业生态学》(第二版),施涵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法〕弗朗西斯·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吴斐丹、张草纫选译,商务印书馆,1997。

[9]〔法〕杜尔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商务印书馆,1997。

[10]〔法〕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97。

[1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下卷),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2005。

[12]〔英〕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6。

[13]〔英〕皮埃罗·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巫宝三译,商务印书馆,1991。

[1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7。

[15]〔英〕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陈修斋、曹棉之译,商务印书馆,1996。

[16]〔英〕吉尔伯特·怀特:《塞耳彭自然史》,缪哲译,花城出版社,2002。

[17]〔英〕约翰·雷·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郭家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

[18]〔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赵荣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19]〔英〕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97。

[20]〔英〕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7。

[21]〔英〕埃里克·诺伊迈耶:《强与弱:两种对立的可持续性范式》,王寅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2]〔英〕莱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23]〔英〕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1997。

[24]〔英〕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82。

[25]〔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

[26]〔美〕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戴星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7]〔美〕J.B.克拉克:《财富的分配》,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97。

[28]〔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9]〔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0]〔美〕艾伦·克尼斯、罗伯特·艾尔斯、拉弗·德阿芝:《经济学与环境——物质平衡方法》,马忠译,三联书店,1990。

[31]〔美〕艾瑞克·戴维森:《生态经济大未来》,齐立文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32]〔美〕米海娄·梅萨洛维克、〔德〕埃德华·佩斯特尔:《人类处于转折点》,梅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3]〔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1~3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

[34]〔美〕阿瑟·A.戈德史密斯:《政府、市场与经济发展:对亚当·斯密思想的再思考》,见胡鞍钢、王绍光编《政府与市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5]〔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戴星翼、黄文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6]〔美〕肯尼思·博尔丁:《经济学与科学》,丁寒译,今日世界出版社,1979。

[37]〔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38]〔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蕙译,商务印书馆,1999。

[39]〔美〕唐奈勒·H.梅多斯、丹尼斯·L.米都斯、约恩·兰德斯:《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赵旭、周欣华、张仁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0]〔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林自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1。

[41]〔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

[42]〔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和伦理学》,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43]〔美〕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4]〔瑞士〕苏伦·埃尔克曼:《工业生态学》,徐兴元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45]〔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46]〔澳〕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刘絜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7]〔英〕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

[48]《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

[49]《资本论》(1~3卷),人民出版社,1975。

[50]《剩余价值学说史》,郭大力译,人民出版社,1975。

[5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2004。

[53]刘国光等:《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4]吴季松:《新循环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5]张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56]陈岱孙:《陈岱孙卷》,华文出版社,1998。

[57]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

[58]〔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施一正译,商务印书馆,1989。

[59]〔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藏佩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0]《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61]〔美〕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洪银兴、郑江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62]王金南:《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中国发展》2002年第2期。

[63]王翼龙:《从经济学的力学隐喻到经济学的生物学隐喻》,《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12期。

[64]刘学敏:《循环经济挑战现代经济学》,2004年2月10日《光明日报》。

[65]齐建国:《对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新视野》2004年第2期。

[66]李翔海:《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的理论特质及后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2期。

[67]陈锐、牛文元:《循环经济:21世纪的理想经济模式》,《中国发展》2002年第2期。

[68]周国梅、任勇、陈燕平:《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4期。

[69]徐嵩龄、钱薏红:《应正确理解和实施循环经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期。

[70]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世界环境》2000年第3期。

[71]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科技导报》1998年第9期。

[72]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2期。

[73]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UNEP:产业与环境》2003年增刊。

[74]诸大建:《循环经济——2l世纪的新经济》,《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9期。

[75]张小兰:《论实行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经济问题》2005年第2期。

[76]任勇、吴玉萍:《循环经济作用机理探讨》,《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第4期。

[77]李华友、任勇:《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框架》,《环境经济》2006年第4期。

[78]张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79]董碧英:《论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2期。

[80]李慧明、朱红伟:《经济学史中的循环思想》,《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4期。

[81]臧漫丹、高显义:《循环经济及政策体系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82]冯之浚主编《循环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

[83]毛如柏、冯之浚主编《论循环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4]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环境保护》2004年第1期。

[85]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环境保护》2003年第1期。

[86]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北京出版社,2003。

[87]叶文虎:《循环型经济论纲》,《中国发展》2002年第2期。

[88]卜欣欣:《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两难困境》,《中国发展》2002年第2期。

[89]黄英娜、张天柱:《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环境保护》2004年第8期。

[90]邓南圣、吴峰:《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91]苏杨:《关于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问题的讨论》,《中国发展》2005年第1期。

[92]金涌、魏飞:《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2期。

[93]宋毅、张红:《产业发生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94]李慧明、朱红伟:《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现代财经》2004年第4期。

[95]马世骏、王如松:《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1993。

[96]张象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本假设与可持续经济系统特征》,《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97]张象枢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8]吴季松:《新循环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9]〔美〕汤姆·惕藤伯格:《环境经济学与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Arrow Kenneth,etc,Economic Growth,Carrying Capacity,and the Environment,Science,1995,268.

[2]Ayres Robert U.,Industrial Metabolism:Theory and Policy. In:Allenby,Braden R.,Deanna J.Richards,eds,The Greening of Industrial Ecosystems,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23-37.

[3]Ayres Robert U.,Kneese Allen V.,Production,Consumption,and Externaliti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Vol.59(3):282-297.

[4]Ayres Robert U,Bergh Jeroen van den,A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with Material/Energy Resources and Dematerialization Interaction of Three Growth Mechanisms,Ecological economics,2005,Vol.55:96-118.

[5]Ayres Robert U.,Industrial Metabolism:Theory and Policy,In:Allenby,Braden R.,Deanna J. Richards,eds,The Greening of Industrial Ecosystems,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 23-37.

[6]Banzhaf H,Spencer,Productive Nature and the Net Pro-duct:Quesnay’s Economies Animal and Political,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2000,Vol.32(3):517-551.

[7]Barna T.,Quesnay’s Tableau in Morden Guise,The Economic Journal,1975,Vol.85(339):485-496.

[8]Barnett Harold J,Morse Chandler,Scarcity and Growth,Maryland: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63.54-58.

[9]Bey Christoph,Quo Vadis Industrial Ecology,GMI,2001,No.34:35-42.

[10]Beckman Wilfred,Economist,Scientist and Environmental Catastrophe,Oxford Economic Papers,1972,Vol.24(3):327-324.

[11]Bilginsoy Gihan,Quesnay’s Tabeau Economique:Analyt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4,Vol.46(3):519-533.

[12]Blaug Mark,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Fourth Edition),Combridge: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13]Boulding Kenneth E.,No Second Chance for Man,In:The Progressive,College division of Scott.,Foresman and Company,eds,The Crisis of Survive,Glenview:Foresman and Company,1970.9-14.

[14]Boulding Kenneth E,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In:Kenneth E. Boulding,H.Jarrett H.,eds,Environment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 Ba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66.10.

[15]Boulding Kenneth E.,Economics as a Science, London:McGraw-Hill,London,1970.

[16]Cleveland Culter J.,David I.Stern,Robert Costanza,eds,The Economics of Nature and the Nature of Economics,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1.

[17]Boulding Kenneth E.,The Consumption Concept in Economic Theor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5,Vol.35(2):1-14.

[18]Bradley Ian,Howard Michael,Classical and Marxian Political Economy,The Macmillan Press.Ltd,1982.

[19]Bromley Danielw,Rethink market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7,Vol.79(5):1383-1386.

[20]Burkett Paul,Marx’s Reproduction Schemes and the Environment,Ecological Economics,2004,Vol.49(3):457-467.

[21]Burkett Paul,Methods Marx’s Reproduction Schemes and the Environment,Ecological Economics,2004,Vol.49:457-467.

[22]Burkett Paul,Marx and Nature:a Red and Green Perspective,Hamshire:Macmillan Press LTD,1999.

[23]Christensen Paul P.,History Roots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Biophysical Versus Allocative Approaches,Ecological Economics,1989,Vol.1:17-36.

[24]Cleveland Cutler J.,Biophysical Economics,Ecological Modeling,1987,Vol.38.47-73.

[25]Commoner Barry,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ustr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7,Vol.2(1-2):125-129.

[26]Daly Herman E.,On Economics as a Life Scie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8,76(3):392-406.

[27]Daly Herman E.,Introduction to the Steady-state Economy,In:Daly,W.H,eds. Economics,Ecology,Ethics,San Francisco:Freeman and Company,1980.17-19.

[28]Daly Herman E.,Steady-state Economics:Avoiding Uneconomic Growth,In:Jeroen C.J.M.Van den Bergh,eds,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2.635-642.

[29]Daly Herman E,The Economics of the Steady Stat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4,Vol.64(2):15-21.

[30]Daly Herman E.,Ecological Economics:the Concept of Scale and Its Relation to Allocation,Distribution,and Uneconomic Growth,For CANSEE,Jasper,Alberta,Canada,2003:10.

[31]Frosch Robert A.,Nicolas E. Gallopoulos,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Scientific American,1989,Vol.261(3):94-102.

[32]Georgescu-Roegen Nicholas,Energy and Economics Myths,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75,Vol.41(3):347-381.

[33]Georgescu-Roegen Nicholas,The Economics of Produ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Vol.60(2):1-9.

[34]Georgescu-Roegen Nicholas,Analytical Economics:Issue and Problem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

[35]Georgescu-Roegen Nicholas,The Entropy Law and the Economic Proces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36]Georgescu-Roegen Nicholas,The Steady State and Ecological Salvation:a Thermodynamic Analysis,Bioscience,1977,Vol.27(27):266-270.

[37]Goodland Robert,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1995,Vol.26:1-24.

[38]Gowdy John,Erickson Jon D,The Approach of Ecological Economics,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Vol.29(2):207-222.

[39]Graedel T.E,Allenby B.R.,Linhart P. B.,Implementing Industrial Ecology,IEE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agazine,1993(Spring):18-26.

[40]Gudeman Stephen F,Physiocracy:A Natural Economics,The American Ethnologist,1980,Vol.7(2):240-258.

[41]Hardin Garrett,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1968,Vol.162(3859):1248.

[42]Heilbroner Robert L,Jack Allentuck,Ecological “Balance” and “Stationary” State,Land Economics,1972,Vol.48(3):205-211.

[43]Ingro Bruna,Giogio Israel,The Invisible Hand-economic Equilibrium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0.

[44]Jordan Geradine J,Fotin Marie-Josee,Scale and Topology in the Ecological Economics Sustainability Paradigm,Ecological Economics,2002,Vol.41:361-366.

[45]Karsten Siegfried G,Nature in Economics Theories:Hans Immler Trace Recognition of the Environment,and Its Neglect,in Various Classics,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1987,Vol.46(1):61-70.

[46]Lawn Phillip A,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 Ecological Economy Approach,Washington D.C.:Lewis Publishers,2001.

[47]Levine Stephen H.,Production in Ecological and Industrial System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3,Vol.7(2):33-42.

[48]Lowry S.Todd,The Archaeology of the Circulation Concept in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1974,Vol.35(3):428-444.

[49]McNally David,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50]Meek Ronald L.,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bleau Economique,Economica,1960,Vol.27(108):322-347.

[51]Meek Ronald L.,MR.,Sraffa’s Rehabilitation of Classical Economics,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1,Vol.:119-36.

[52]Meek Ronald L.,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oncept of the Economic Machine,in Smith,Marx,& After,London:Chapman and Hall Ltd.London,1980.178.

[53]Meek Ronald L.,The Physiocratic Concept of Profit,Economica,1959,Vol.26(101):39-53.

[54]Meek Ronald L.,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bleau Econo-mique,Economica,1960,Vol.27(108):322-347.

[55]Meek Ronald L.,Physiocracy and Classism in Britain,The Economic Journal,1951,Vol.61(241):26-47.

[56]Nadeau Robert L.,The Wealth of Nature:How Mainstream Economics Has Failed the Environmen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2.

[57]Neill Thomas P.,The Physiocrats’Concept of Economics,The Quarterly of Economics,1949,Vol.63(4):532-553.

[58]Norgaard Richard,Co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Potential,Land Economics,1984,Vol.60(2):160-173.

[59]Odum Eugene P.,The Strategy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Science,1969,Vol.164(4):1289-1293.

[60]Odum Eugene P.,The Attitude Revolution,In:The Progressive,College Division of Scott,eds,The Crisis of Survive,Glenview:Foresman and Company,1970.9-14.

[61]Odum Eugene P.,The Emergence of Ecology as a New Integrative Discipline,Science,1977,Vol.195(4284):1293-1289.

[62]Pearce David W. and R. Kerry Turner,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 1990.

[63]Pearce David W.,Substitution and Sustainability:Some Reflections on Geogescu-Roegen,Ecological Economics,1997,Vol.22:295-297.

[64]Phillips Almarin,The Tableau Econmique as a Simple Leontief model,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5,Vol.69(1):137-144.

[65]Roll Eric,A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London:Fabber & Fabber Limited,1978.

[66]Ropke Inge,Price Are not Worth Much,Ecological Economics,1999,Vol.29:45-46.

[67]Ruth Matthias,Mensch and Mesh:Perspective on Industrial Ecology,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1998,Vol.2(2):13-22.

[68]Solow Robert M.,The Economics of Resources or Resource of Economics,The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74(5):1-14.

[69]Solow Robert M.,An Almost Practical Step Toward Sustainability,Washington,D.C.:Resurces for the Future,1992.

[70]Stigliz Joseph,Growth with Exhaustible Natural Resources:Efficient and Optimal Growth Paths,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74,Vol.41:123-137.

[71]Tietenbergh To,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Fif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2]Vaggi Gianni.,A Physiocratic Model of Relative Prices and Income Distribution,The Economic Journal,1985,Vol.95(380):928-947.

[73]Worster Donald,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74]Young Jeffery T.,Is the Entropy Law Relevant to the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 Scarcit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1,Vol.21:16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