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57

夫余兴亡史图书

the history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fuyu

SSAPID:101-6327-8103-19
ISBN:978-7-5097-4150-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关我国东北地区古代族群夫余历史研究的填空、创新之作。在史料方面,除了全面占有、利用传世文献史料以外,还充分利用碑刻、考古材料;在方法方面,则除史学研究外,也借鉴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本书对夫余的兴起、建国历程,与两汉政权的关系,政治结构特征,以及其灭亡对地区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在夫余族系、族源,国家起源历程,西汉玄菟郡辖区,西岔沟墓地族属,夫余政治结构特征、地方统制体制,高句丽与夫余衰亡,高句丽、百济夫余祖先记忆等问题上,取得了与前人不同的新认识。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范恩实
编 辑: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前言

 后记

 第一章 夫余国家起源研究

  第一节 夫余文化兴起的考古学分析

   一 前人研究的检讨

   二 考古所见夫余文化的兴起

   三 夫余始祖神话新释

   结语

  第二节 高句丽文化兴起的考古学分析

   一 高句丽兴起前辽东地区的考古文化面貌

   二 考古所见高句丽文化的兴起

   三 高夷、貊与高句丽

   结语

  第三节 辽东石棚渊源研究

   一 相关研究的回顾

   二 从辽东石棚文化看石棚渊源

   三 辽东石棚与朝鲜半岛支石墓的关系

  第四节 夫余、高句丽国家起源比较研究

   一 夫余、高句丽国家起源研究回顾

   二 夫余兴起前今吉林地区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演进

   三 夫余国家起源的动力

   四 高句丽兴起前今通化、桓仁地区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演进

   五 高句丽国家起源的动力

   六 华夏边缘历史族群国家起源的两条道路

   结语

 第二章 夫余与两汉关系侧证

  第一节 西汉玄菟郡辖区考

   一 有关第一玄菟郡辖区的学术争论

   二 再论沃沮说

   三 第二玄菟郡的设立

   四 第二玄菟郡的辖区

  第二节 论西岔沟古墓群的族属

   一 研究史回顾

   二 西岔沟类型出土文物分组

   三 西岔沟类型五组文化因素共生面貌的形成

   四 西岔沟类型文化族属的判定

   五 有关乌桓、鲜卑考古文化的一点思考

  第三节 论两汉的东北边疆政策

   一 从汉初“修辽东故塞”到武帝开边

   二 从武帝“轮台罪己”到王莽“乱延蛮貊”

   三 东汉时期东北各部族的主动外交

   四 从边疆政局发展看两汉对夫余的认识

   结语

 第三章 夫余政治体系研究

  第一节 夫余政治体系的历史社会学解读

   一 《三国志》卷30《东夷传·夫余》中一段史料的辨析

   二 夫余社会的主要政治角色

   三 王权有所强化的“家族国家”

  第二节 从榆树老河深墓地看夫余地方统治体制

   一 墓地材料反映的人群社会结构

   二 从老河深墓地看夫余邑落人群构成

   三 从老河深墓地看夫余的地方统治体制

  第三节 高句丽品位制与国家政治结构特征

   一 《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所载政治名号分析

   二 高句丽早期的内爵、外爵制

   三 从早期品位制度看高句丽国家政治结构特征

   四 使者系、兄系名号的演化与新的品位制的形成

   五 从新的品位制看高句丽国家政治结构的发展

  第四节 高句丽“使者”、“皂衣先人”考

   一 说“使者”

   二 说“皂衣先人”

   结语

 第四章 论夫余之亡

  第一节 夫余衰亡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

   一 夫余衰亡的历史过程

   二 “夫余”、“北夫余”与“东夫余”

   三 夫余衰亡对地区政局的影响

   四 夫余人口的流徙

  第二节 冉牟墓志新探

   一 冉牟墓志还是牟头娄墓志

   二 大使者与奴客

   三 从墓志看高句丽对夫余的统治

本书是有关我国东北地区古代族群夫余历史研究的填空、创新之作。在史料方面,除了全面占有、利用传世文献史料以外,还充分利用碑刻、考古材料;在方法方面,除史学研究外,也借鉴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本书对夫余的兴起、建国历程,与两汉政权的关系,政治结构特征,以及其灭亡对地区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本书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在夫余族系、族源,国家起源历程,西汉玄菟郡辖区,西岔沟墓地族属,夫余政治结构特征、地方统治体制,高句丽与夫余衰亡等问题上,取得了与前人不同的新认识。

(西汉)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59。

(东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

(南朝宋)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71。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

(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

(唐)魏徵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

(晋)常璩撰《华阳国志校注》,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

(唐)杜佑撰《通典》,中华书局,1988。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文楚等点校,中华书局,2007,

张鹏一:《魏略辑本》,陕西文献征辑处刻本,1924。

〔高丽〕金富轼撰《三国史记》,孙文范等校勘,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高丽〕一然撰《三国遗事》,孙文范等校勘,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孙进己等编《东北古史资料丛编》卷一、二,辽沈书社,1989。

孙进己等编《东北古史资料丛编》卷三、四,辽沈书社,1990。

孙进己、冯永谦、苏天钧主编《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北京出版社,1997。

吴刚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五、七辑,三秦出版社,1998、2000。

杨春吉、耿铁华、倪军民主编《高句丽史籍汇要》一、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美〕埃尔曼·R.瑟维斯(E.R.Service):《人类学百第争论:1860~1960》,贺志雄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美〕E.R.塞维斯(E.R.Service):《文化进化论》,黄宝玮等译,华夏出版社,1991。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拜根兴:《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曹德全:《高句丽史探微》,(香港)中国国际出版社,2001。

〔朝鲜〕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朝鲜考古学概要》,李云铎译,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1983。

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陈相伟、李殿福主编《扶余县文物志》,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1984。

〔美〕丹尼斯·塞诺:《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北京大学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译,中华书局,2006。

董学增:《西团山文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董万 :《东北史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杜正胜:《周代城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傅朗云、杨旸:《东北民族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英〕J.G.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6。

傅斯第等编《东北史纲》初稿1《古代之东北》,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2。

盖山林:《和林格尔壁画墓》,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

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高福顺等:《〈高丽记〉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耿铁华:《好太王碑一千五百八十年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郭大顺、张星德:《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第五十三卷《文物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吉林省博物馆自然部编《吉林省自然地理》,吉林人民出版社,1960。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榆树老河深》,文物出版社,1987。

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集安县文物志》,1984。

吉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市志·文物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影印本,1980。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英〕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文物出版社,2004。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李德山:《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李殿福:《东北亚研究——东北考古研究》(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李健才:《东北史地考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李健才:《东北史地考略》(续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李健才:《东北史地考略》第三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李健才、刘素云主编《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和郡县城的调查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李新全主编《五女山城:1996~1999、2003年桓仁五女山城调查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5。

李祯、祁承留、孙文昌:《东北地区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李钟洙:《夫余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溪市博物馆编《马城子——太子河上游洞穴遗存》,文物出版社,1994。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辽东半岛石棚》,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林幹:《东胡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林沄:《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

刘瑛:《试论辽东半岛石棚遗存》,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韩〕卢泰敦:《高句丽史研究》,张成哲译,(台北)学生书局,2007。

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马大正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马新、齐涛:《中国远古社会史论》,科学出版社,2003。

〔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罗林平等译,求实出版社,1988。

〔日〕三品彰英:《 貊族小考》,刘兴国译,吉林省考古研究室油印本。

宋治民:《战国秦汉考古》,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第一、二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孙进己:《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谭英杰等:《黑龙江区域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田余庆:《秦汉史探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田余庆:《拓跋史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第一、二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1998。

佟柱臣:《中国新石器研究》,巴蜀书社,1998。

王明珂:《华夏边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中华书局,2009。

王明明:《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青:《先唐神话、宗教与文学论考》,中华书局,2007。

王孝廉:《中国神话世界——上编:东北、西南族群创世神话及其文化》,(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

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魏存成:《高句丽遗迹》,《文物出版社》,2002。

魏国忠:《东北民族史研究》(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魏坚主编《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

〔美〕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武尚清译,中华书局,2004。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谢世忠:《国族论述:中国与北东南亚的场域》,台湾大学,2004。

许倬云:《西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杨宽:《先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5。

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

杨军:《高句丽民族与国家的形成与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杨志军等:《平洋墓葬》,文物出版社,1990。

杨志军主编《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高句丽、渤海专号》,北方文物杂志社,2001。

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问题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张博泉:《东北历代疆域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

张博泉、魏存成主编《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张盛学等编著《黑龙江省地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7。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1999。

赵红梅:《玄菟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赵化成、高崇文编著《秦汉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

〔日〕白鸟库吉、箭内亘:《汉代的朝鲜》,译文收入姜维公、高福顺译著《中朝关系史译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朝〕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夫余史》,顾铭学译、李云铎校,《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85年第4期。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发现蔺相如铜戈》,《文物》1998年第5期。

陈大为:《桓仁县考古调查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1期。

陈大为:《试论辽宁“石棚”的性质及其演变》,《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1期。

〔日〕池内宏:《夫余考》,王建译,刘凤翥校,《民族史译文集》第13集。

崔玉宽:《凤城东山、西山大石盖墓1992年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2期。

丹化沙:《黑龙江肇源望海屯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10期。

〔日〕东潮:《高句丽之前的东北亚》,赵天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0年第2期。

董万 :《古代东方秽与貊研究的反思》,《北方论丛》1998年第3期。

董万 :《古代东方秽与貊研究的再反思》,《北方文物》1999年第4期。

董新林:《高台山文化研究》,《考古》1996年第6期。

董学增:《吉林蛟河县新街、福来东古城考》,《博物馆研究》1989年第2期。

董学增:《吉林蛟河八垧地青铜时代遗址及其附近“堡寨”遗迹调查》,《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第1期。

都兴智:《试论汉书文化和白金宝文化》,《北方文物》1986年第4期。

段一平、李莲、徐光辉:《吉林市骚达沟石棺墓葬整理报告》,《考古》1985年第10期。

范恩实:《勿吉兴亡史探微》,《北方论丛》2010年第1期。

抚顺市博物馆考古队:《抚顺地区早晚两类青铜文化遗存》,《文物》1983年第9期。

干志耿:《古代橐离研究》,《民族研究》1984年第2期。

〔日〕冈崎敬:《有关“夫租 君”银印问题》,常伟译,顾铭学校,《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85年第4期。

〔日〕宫崎市定:《中国村制的成立——古代帝国崩坏的一面——》,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

高福顺:《高句丽中央官位等级制度的演变》,《史学集刊》2006年第5期。

耿铁华、林至德:《集安高句丽陶器的初步研究》,《文物》1984年第1期。

耿铁华、杨春吉:《中原高句丽碑考释》,《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日〕宫本一夫:《东北亚地区触角式铜剑的变迁》,收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

古兵:《吉林辑安历年出土的古代钱币》,《考古》1964年第2期。

昊华、志新:《通化市王八脖子遗址复查报告》,《博物馆研究》1988年第3期。

郝思德:《白金宝文化初探》,《求是学刊》1982年第5期。

贺伟:《关于辽东半岛早期墓葬的探索》,收入《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

黑龙江省博物馆、齐齐哈尔市文管站:《齐齐哈尔市大道三家子墓葬清理》,《考古》1988年第12期。

黑龙江文物考古工作队:《黑龙江省肇源白金宝遗址第一次发掘》,《考古》1980年第4期。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小登科墓葬及相关问题》,《北方文物》1986年第2期。

洪峰:《吉林省辉发河上游地区原始文化简析》,《北方文物》1985年第3期。

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发现青铜短剑墓》,《考古》1981年第5期。

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浑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博物馆研究》1985年第3期。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农安田家坨子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2期。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博物馆考古队:《大安汉书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东北考古与历史》1982年第1期。

吉林地区考古短训班:《吉林猴石山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2期。

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泡子沿前山遗址和墓葬》,《考古》1985年第6期。

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帽儿山汉代木椁墓》,《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第2期。

吉林市博物馆:《吉林永吉杨屯大海猛遗址》,《考古学集刊》第5集。

吉林省博物馆:《吉林江北土城子古文化遗址及石棺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吉林省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吉林市骚达沟山顶大棺整理报告》,《考古》1985年第10期。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卷43《文物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丰县文化馆:《1985年吉林东丰县考古调查》,《考古》1988年第7期。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白县文物管理所:《吉林长白县民主遗址的调查与清理》,《考古》1995年第8期。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猴石山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93年第3期。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和龙县文物保管所:《吉林省和龙县兴城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1998年第1期。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长蛇山遗址的发掘》,《考古》1980年第2期。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榆树县老河深鲜卑墓群部分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2期。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磐石吉昌小西山石棺》,《考古》1984年第1期。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市博物馆:《吉林桦甸西荒山屯青铜短剑墓》,《东北考古与历史》1982年第1期。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市博物馆、永吉县文化局:《吉林永吉杨屯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集刊》第7集。

吉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吉林通化市江口村和东江村考古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7期。

〔朝〕金炳龙:《夫余侯国的成立及其从古朝鲜的分立》,李云铎译、顾铭学校,《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2年第1期。

〔朝〕金炳龙著,李云铎译,顾铭学校《后夫余的建立》,《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2年第1期。

金殿士:《沈阳市南市区发现战国墓》,《文物》1959年第4期。

〔韩〕金三守:《古代夫余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土地私有的存在形式》,《淑明女子大学论文集》7,1968。

金旭东、安文荣、杨立新:《探寻高句丽早期遗存及起源——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发掘获重要收获》,2000年3月19日《中国文物报》。

〔韩〕金元龙:《乐浪郡的文化》,陈平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0年第1期。

金岳:《东北貊族源流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4年第2期。

〔日〕井上秀雄:《〈史记〉〈汉书〉的东夷王者观》,高福顺、姜维公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0年第2期。

康家兴:《浑江中游的考古调查》,《考古通讯》1956年第6期。

劳干:《跋高句丽大兄冉牟墓志兼论高句丽都城之位置》,《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1本。

李炳海:《夫余神话的中土文化因子——兼论夫余王解慕漱系中土流人》,《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韩〕李丙焘:《汉四郡的设置及其变化》,译文收入姜维公、高福顺译著《中朝关系史译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韩〕李丙焘:《夫余考》,李云铎译,顾铭学校,《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2年第1期。

〔日〕李成市:《高句丽的建国传说与王权》,《博物馆研究》1995年第4期。

李殿福:《汉代夫余文化刍议》,《北方文物》1985年第3期。

李殿福:《吉林省西南部的燕、秦、汉文化》,《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3期。

李健才:《夫余的疆域和王城》,《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

李新全、梁志龙、王俊辉:《关于高句丽两座土城的一点思考》,《东北史地》2004年第3期。

李文信:《吉林市附近之史迹及遗物》,《历史与考古》第一号(1946年)。

李文信:《吉林龙潭山遗迹报告》(一)、(二)、(三),《满洲史学》第一卷第二、三号,第二卷第二号。

〔朝〕李趾麟:《濊族与貊族考》,顾铭学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999年第2期。

〔朝〕李趾麟:《夫余考》,文一介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2年第1期。

辽宁省博物馆等:《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辽阳二道河子石棺墓》,《考古》1977年第5期。

梁志龙:《辽宁桓仁出土青铜遗物墓葬及相关问题》,《博物馆研究》1994年第2期。

梁志龙:《朱蒙考源》,《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

林沄:《夫余史地再探讨》,《北方文物》1999年第4期。

林沄:《说“貊”》,《史学集刊》1999年第4期。

刘景文、庞志国:《吉林榆树老河深墓葬群族属探讨》,《北方文物》1986年第1期。

刘景文:《吉林市帽儿山古墓群》,收入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文物出版社,1991。

刘炬:《盖苏文家世考》,《东北史地》2009年第5期。

刘升雁:《东辽县石驿公社古代墓群出土文物》,《博物馆研究》1984年第3期。

刘世民、舒世珍、李福山:《吉林永吉出土大豆炭化种子的初步鉴定》,《考古》1987年第4期。

刘振华:《永吉杨屯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8期。

刘子敏:《〈三国志·夫余传〉中的错简问题探讨——与明学、中澍同志商榷》,《东疆学刊》1997年第1期。

刘子敏:《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

刘子敏:《高句丽族源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韩〕卢泰敦:《夫余国的境域及其变迁》,尚求实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2年第1期。

罗新:《可汗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旅顺博物馆:《辽宁大连新金县碧流河大石盖墓》,《考古》1984年第8期。

马德谦:《夫余文化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1991年第2期。

马德谦:《谈谈吉林龙潭山东团山一带的汉代遗物》,《北方文物》1991年第2期。

马德骞:《夫余丛说》,《博物馆研究》1994年第3期。

马戎:《从王桐龄〈中国民族史〉谈起——我国30年代第三本〈中国民族史〉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满承志:《通化县小都岭出土大批石范》,《博物馆研究》1987年第3期。

米文平:《平洋墓葬为乌丸遗迹论》,《北方文物》1999年第3期。

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6期。

潘玲、林沄:《平洋墓葬的年第代和文化性质》,收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

潘行荣:《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索木发现古墓葬》,《考古》1962年第11期。

齐俊:《辽宁桓仁浑江流域新石器及青铜时期的遗迹和遗物》,《北方文物》1991年第1期。

〔日〕青山公亮:《汉代的乐浪郡及其边缘》,刘力译,《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85年第3期。

乔梁:《吉长地区西团山文化之后的几种古代遗存》,《辽海文物学刊》1993年第2期。

清原县文化局:《辽宁清原县门脸石棺墓》,《考古》1981年第2期。

裘锡圭:《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田”、“牧”、“卫”等职官的研究——兼论“侯”、“甸”、“男”、“卫”等几种诸侯的起源》,《文史》第19辑,中华书局,1983。

三江:《汉魏夫余史地考略》,《北方文物》1988年第1期。

〔日〕三上次男:《乐浪郡社会的统治机构》,常伟译,顾铭学校,《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86年第1期。

沈阳故宫博物馆、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郑家洼子的两座青铜时代墓葬》,《考古》1975年第1期。

〔日〕首藤丸毛:《玄菟临屯真番三郡之我见》,兴国云铎译,顾铭学校,《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86年第1期。

四平地区博物馆、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梨树县二龙湖古城址调查简报》,《考古》1988年第6期。

〔韩〕宋镐晸:《夫余研究》,常白衫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2年第1期。

〔韩〕宋镐晸:《见诸考古资料的夫余的起源和成长》,严长禄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2年第1期。

松花江地区文管站:《松花江地区一九八一年第文物普查简报》,《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第1期。

松原市博物馆:《吉林省松原市后土木墓葬清理简报》,《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文物》1977年第5期。

苏秉琦、殷玮璋:《地层学与器物形态学》,《文物》1982年第4期。

孙进己、张志立:《秽貊文化的探索》,《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创刊号。

孙守道:《“匈奴西岔沟文化”古墓群的发现》,《文物》1960年第8、9期。

孙卫国:《传说、历史与认同:檀君朝鲜与箕子朝鲜历史之塑造与演变》,收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从周边看中国》,中华书局,2009。

孙正甲:《夫余源流辨析》,《学习与探索》1984年第6期。

唐洪源:《东辽石驿长兴汉墓出土文物调查》,《博物馆研究》1994年第1期。

滕铭予:《赤峰地区环境考古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收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5。

〔日〕田村晃一:《秽貊新考》,冯继钦译,《北方文物》1992年第1期。

〔日〕田村晃一:《东北亚地区的支石墓》,白云翔译,《博物馆研究》1995年第4期。

田立坤:《鲜卑文化源流的考古学考察》,收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编《青果集》,知识出版社,1998。

田余庆:《代北地区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田耘:《两汉夫余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2期。

田耘:《西岔沟古墓群族属问题浅析》,《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1期。

〔日〕田中俊明:《高句丽的兴起和玄菟郡》,《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996年第2期。

铁岭市博物馆:《东辽河流域的若干种古文化遗存》,《考古》1992年第4期。

铁岭市博物馆:《辽宁铁岭邱家台发现窖藏钱币》,《考古》1992年第4期。

铁岭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辽宁铁岭市邱台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2期。

佟达、张正岩:《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石棺墓》,《考古》1989年第2期。

王洪峰:《吉林南部石棚及相关问题》,《辽海文物学刊》1993年第2期。

王洪峰:《石棚墓葬研究》,收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编《青果集》。

王健群:《高句丽族属探源》,《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6期。

王建新、刘瑞俊:《先秦时期的秽人与貊人》,《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王立新:《探寻东胡遗存的一个新线索》,收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第3辑。

王绵厚:《东北古代夫余部的兴衰及王城变迁》,《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2期。

王绵厚:《关于汉以前东北“貊”族考古学文化的考察——兼论大石棚和石棺墓文化的族属与时代》,《文物春秋》1994年第1期。

王绵厚:《高夷、 貊与高句丽——再论高句丽族源主体为先秦之“高夷”即辽东通化、桓仁流域“貊”部说》,《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王绵厚:《关于通化万发拨子遗址的考古与民族学考察》,《北方文物》2001年第3期。

王绵厚:《辽东“貊系”青铜文化的重要遗迹及其向高句丽早期文化的传承演变》,《东北史地》2006年第6期。

王绵厚:《高句丽建国初期的“卒本夫余”与“涓奴”“桂娄”二部王族的兴衰递变——关于高句丽早期历史的若干问题之五》,《东北史地》2007年第5期。

王嗣洲:《试论辽东半岛石棚墓与大石盖墓的关系》,《考古》1996年第2期。

王巍:《双房遗存研究》,收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

王巍:《夏商周时期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西北部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及其相互关系》,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科学出版社,1993。

王未想:《内蒙古巴林左旗石房子村发现的夫余族官印》,《北方文物》1997年第3期。

王文楚:《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年第二册西汉地图几个郡国治所问题——答香港刘福注先生》,《历史地理》1987年第5辑。

王小甫:《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王亚洲:《吉林农安坨子遗址的发现与初步调查》,《吉林大学人文学报》1958年第3期。

王禹浪、李彦君:《北夷“索离”国及其夫余初期王城新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1期。

王增新:《辽宁抚顺市莲花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6期。

王兆明:《东北古代夫余的活动中心及有关问题——兼与张博泉同志商榷》,《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吴莲姬:《夫余的建国及其对外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4期。

武国勋:《夫余王城新考——前期夫余王城的发现》,《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第4期。

武家昌:《辽东半岛石棚初探》,《北方文物》1994年第4期。

〔日〕武田幸男:《牟头娄一族与高句丽王权》,刘力译,《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86年第4期。

严耕望:《汉书地志县名首书者即郡国治所辨》,收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上)》,中华书局,2006。

阎海、孙璇:《试论高句丽与殷商的文化渊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杨军:《从夫余南下看百济国的族源》,《北方民族》2001年第2期。

杨军:《高句丽族属溯源》,《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2期。

杨军:《汉四郡的民族构成》,《北方民族》2002年第3期。

杨军:《高句丽“加爵”与“食邑”考》,《北方文物》2009年第2期。

杨军:《高句丽朱蒙神话研究》,《东北史地》2009年第6期。

杨军:《东夫余考》,《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

易建平:《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非专制酋邦与早期国家》,《史林》2004年第1期。

许明纲、许玉林:《辽宁新金双房石盖石棺墓》,《考古》1983年第4期。

姚东玉:《“日种”说与匈奴之族源——兼论夫余王族属东胡系统》,《求是学刊》1988年第4期。

张博泉:《汉玄菟郡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第6期。

张博泉:《夫余史地丛说》,《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6期。

张博泉:《关于对夫余史地研究的问题——复王兆明同志》,《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张博泉:《夫余社会与一体结构》,《史学集刊》1997年第4期。

张博泉:《夫余的地理环境与疆域》,《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张博泉:《北夫余与东夫余史地考略》,《史学集刊》1999年第4期。

张昌熙:《东夫余及其地望初探》,《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张立明:《吉林泡子沿遗址及其相关问题》,《北方文物》1986年第2期。

张泰湘、曲炳仁:《黑龙江省富裕小登科出土的青铜时代遗物》,《考古》1984年第2期。

张泰湘、邹越华:《从考古学材料看历史上的夫余、沃沮人》,《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4期。

张锡瑛:《试论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触角式”剑》,《考古》1984年第8期。

张雪岩:《集安青铜短剑墓及相关问题》,《博物馆研究》1995年第1期。

张伟:《松嫩平原战国两汉时期文化遗存研究》,《北方文物》2005年第4期。

张伟:《松嫩平原早期铁器的发现与研究》,《北方文物》,1997年第1期。

张志立、陈国庆:《东北地区石质葬具综述》,收入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年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

张忠培:《吉林市郊古代遗址的文化类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第1期。

赵红梅:《夫余、马韩、邪马台三国“下户”之比较》,《东疆学刊》2001年第3期。

赵红梅:《玄菟太守考略》,《史学集刊》2006年第2期。

曾庸:《辽宁西丰西岔沟古墓群为乌桓文化遗迹论》,《考古》1961年第1期。

周向永:《夫余名义考释》,《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

朱凤瀚:《论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出土的短茎曲刃青铜短剑》,收入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编《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

朱凤翰:《再论有关短茎曲刃青铜短剑的几个问题》,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

朱永刚:《吉林省及相邻地区出土铜剑的聚类分析——兼论东北系铜剑的区系与流变》,收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2002年第1辑。

〔日〕白鳥庫吉:《塞外民族史研究》上、下,岩波書店,1985。

〔日〕白鳥庫吉:《朝鮮史研究》,岩波書店,1986。

〔日〕白鳥庫吉:《夫余国の始祖東明王の伝説に就ぃて》,《白鳥庫吉全集》5,岩波書店,1970。

〔日〕池内宏、梅原末治:《通溝》,国書刊行会,1973。

〔日〕池内宏:《満鮮史研究》上世第一册、第二册,中世第一册,吉川宏文館,1979。

〔日〕津田左右吉:《津田左右吉全集》苐十一卷、苐十二卷,岩波書店,1964。

〔日〕金元龍:《韓国の考古学》,講談社,1989。

〔韩〕金哲埈:《韓国古代社会研究》,〔日〕鄭早苗等译,学生社,1981。

〔日〕井上秀雄:《神話に現ゎれた高句麗王の性格——四世紀後半にぉけゐ——》,《朝鮮学報》第八十一輯。

〔日〕臼杵勲:《鉄器時代の東北アジア》,同成社,2004。

〔日〕李成市:《古代東アジアの民族と国家》,岩波書店,1998。

〔日〕日野開三郎:《東洋史学論集》第十四卷《東北アジア民族史》(上),三一書房,1988。

〔日〕日野開三郎:《東洋史学論集》第十五卷《東北アジア民族史》(中),三一書房,1991。

〔日〕日野開三郎:《東洋史学論集》第十六卷《東北アジア民族史》(下),三一書房,1990。

〔日〕武田幸男:《高句麗史と東アジア——「広開土王碑」研究序説——》,岩波書店,1989。

〔日〕武田幸男:《朝鮮社会の史的展開と東アジア》,山川出版社,1997。

〔日〕武田幸男:《魏志東夷伝にみぇゐ下户問题》,《朝鮮史研究会論文集》3。

Barfield,Thomas J.,The perilous frontier: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Cambridge,Mass.:Basil Blackwell,1989.

Earle,Timothy,ed.,Chiefdoms:Power,Economy,and Ideolog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Earle,Timothy,How Chiefs come to power,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Feinman,G.M.,and Nicholas,L.M.,eds.,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Political Economics. Salt Lake City:the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2004.

Fried,M.H.,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Society:An Essay in Political Anthropology. New York:Random House,1967.

Service,E.R.,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econd edition. New York:Random House,1971.

Smith,Anthony D.,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New York:Basil Blackwell Ltd.,1986.

Smith,Anthony D.,The Antiquity of Nations,Malden:Polity Press,2004.

Carneiro,R. L.,A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the State,Science 169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