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44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机制图书

On the Legal Mechanism of 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easant

SSAPID:101-6322-6806-67
ISBN:978-7-5201-0181-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从我国土地制度变迁和农民土地权益演变入手梳理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的主要内容。书中在研究相关理论和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保障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机制:确认自由、平等、效率、秩序之法律价值目标是完善、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法律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前提;提出完善土地相关立法、确保农民主体地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限制政府权力扩张和形成一体化社会保障等具体法律制度是农民土地权益得以保障的重要切入点。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柴荣 王小芳
编 辑:李晨;郭瑞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文前辅文

 附录2 农户土地流转前后生活情况访谈笔录

 附录4 县政府农业部门干部访谈笔录

 前言

 附录1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原村委会成员访谈笔录

 附录5 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演进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1 导论

  1.1 农民土地权益的范畴

   1.1.1 农民的界定

   1.1.2 农民土地权益的内涵

   1.1.3 农民土地权益的内容

  1.2 土地征收与土地流转辨析

  1.3 考察方法及可行性说明

 2 中国农民土地权益的历史变迁

  2.1 中国古代土地产权的无序循环与农民土地权益演变

   2.1.1 中国古代土地产权变迁

   2.1.2 中国古代农民土地权益的演变

  2.2 中国近代土地产权思想与农民土地权益演变

   2.2.1 中国近代的土地产权思想

    2.2.1.1 农民平均主义——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2.2.1.2 耕者有其田——孙中山的土地改革方案

    2.2.1.3 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思想

   2.2.2 中国近代农民土地权益的演变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产权变迁与农民土地权益的演变

   2.3.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产权变迁

   2.3.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土地权益的演变

  2.4 现有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框架

   2.4.1 农村土地所有权

   2.4.2 农民土地使用权

   2.4.3 土地有限流转权

   2.4.4 农民民主决策权

   2.4.5 权益损害救济权

   2.4.6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 农民土地权益的现实考察

  3.1 农村土地征收与农民土地权益

   3.1.1 土地征收立法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3.1.1.1 征收程序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3.1.1.2 征收补偿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3.1.1.3 征收争议解决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3.1.2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的现实

    3.1.2.1 公共利益被滥用导致农民土地权益丧失

    3.1.2.2 征收补偿不当造成征地纠纷频发

  3.2 农用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

   3.2.1 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现实

    3.2.1.1 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1.流转规模、速度不断提高,但流转范围有限

     2.流转方式趋于多样化与规范化,但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规范化程度不高

     3.行政主导、社会资本大量参与,但流转市场发育仍不成熟

    3.2.1.2 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问题

     1.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的收益较低

     2.权利内容非法转换

     3.土地流转价格扭曲,农民难获土地流转收益

   3.2.2 农用地非农化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现实

    3.2.2.1 农用地非农化流转的现状

    3.2.2.2 农用地非农化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问题

     1.失地——农民土地使用权的丧失

     2.失业——农民土地财产权流失

     3.失利——农民土地收益权的法律束缚

  3.3 建设用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现状

   3.3.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现状

    3.3.1.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现状

    3.3.1.2 流转收益分配是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最大缺口

     1.制度层面的农民土地权益流失

     2.操作层面的农民土地权益流失

   3.3.2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现状

    3.3.2.1 自发流转——大势所趋与权益流失风险并存

     1.宅基地使用权自发流转概况

     2.自发流转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存在的问题

    3.3.2.2 被动流转——行政探索与利益瓜分共存

     1.两种模式下的宅基地被动流转概况

     2.被动流转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问题

    3.3.2.3 两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效果分析

     1.两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下的农民土地权益得失评价

     2.财产性收益增长缓慢

     3.农民流转意愿与“自焚式”抗争的因果

   3.3.3 小产权房交易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基本情况

    3.3.3.1 小产权房交易的法律属性

    3.3.3.2 小产权房交易的现实后果

 4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现状的成因分析

  4.1 产权问题与体系残缺——法律设计的缺陷

   4.1.1 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不明

   4.1.2 农民权利结构不完整

   4.1.3 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

    4.1.3.1 土地法律制度不完善

    4.1.3.2 土地法律制度内在冲突

   4.1.4 法律保护缺失,效力层级低

  4.2 权能偏差与监管不力——行政与市场作用失调

   4.2.1 行政行为错位

   4.2.2 土地市场发育受限

   4.2.3 农民(中介)组织发展受阻

   4.2.4 各方监督体制欠缺

  4.3 登记缺失与二元限制——历史遗留的影响

   4.3.1 土地权属登记不清

   4.3.2 户籍制度限制迁徙

   4.3.3 以土地为保障的制度局限

 5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理论及经验

  5.1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本质需求

   5.1.1 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现实需求

    5.1.1.1 行政干预农民自主权

    5.1.1.2 多方利益主体与民争利

    5.1.1.3 土地纠纷频发

   5.1.2 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本质属性

    5.1.2.1 弱势性——权利主体的特殊性

    5.1.2.2 财产性——权利内容的特殊性

    5.1.2.3 复杂性——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5.2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5.2.1 产权理论

   5.2.2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5.2.3 有限政府理论

  5.3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域外经验

   5.3.1 土地制度是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法治基础

    5.3.1.1 健全的土地法律体系为农民的土地权益提供全方位保护

    5.3.1.2 明晰的产权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根本保证

   5.3.2 政府的有效干预是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手段

    5.3.2.1 规范土地利用

    5.3.2.2 加大农业财政投入

    5.3.2.3 设置土地发展权

   5.3.3 土地市场开放是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的有效途径

    5.3.3.1 开放的土地交易市场

    5.3.3.2 发达的农民中介组织

   5.3.4 农民权利自主是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基本前提

    5.3.4.1 土地交易的自主性

    5.3.4.2 人口转移的自由性

 6 完善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机制

  6.1 完善土地相关立法

   6.1.1 协调各法律部门的立法

   6.1.2 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6.1.3 制定统一的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

  6.2 确保农民主体地位

   6.2.1 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

   6.2.2 农民集体的法人主体资格

   6.2.3 更多的土地财产权利

  6.3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6.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

   6.3.2 设立独立的农村中介组织

  6.4 限制政府权力扩张

   6.4.1 行政管理行为的规范性要求

   6.4.2 行政主体在土地交易中的职责

  6.5 形成一体化社会保障

   6.5.1 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6.5.2 当前社会保障的改革要点

 结语

 附录6 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演进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附录7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演进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农村、农业、农民自古以来就与国家社稷安危密切相关。现阶段正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纵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发展,无不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对农村土地的占用。这都直接与农民的现实权益尤其是土地权益息息相关。土地征收和土地流转是我国当前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路径。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和农民问题高度重视,连续12个“中央一号文件”都重点强调农村土地问题;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农村土地征收和土地流转的总体要求、定位和形式、运行和监管予以规范。整体而言,国家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尤其强调要在土地征收和流转中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财产权利。这都着力于对农民权益的保护。本书立足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从我国土地制度变迁和农民土地权益演变入手梳理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的主要内容。作者在实践调研和案例分析中发现,农村土地征收和流转在解决城市化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并没有真正实现对农民土地权益的落实与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依然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本书在研究相关理论和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保障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机制:确认自由、平等、效率、秩序之法律价值目标是完善、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法律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前提;提出完善土地相关立法、确保农民主体地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限制政府权力扩张和形成一体化社会保障等具体法律制度是农民土地权益得以保障的重要切入点。

柴强:《各国(各地区)土地制度与政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

陈锋:《大规模农地流转之忧思》,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2011。

陈利根、龙开胜、张梦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11。

陈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保护》,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陈天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陈锡文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人民出版社,2009。

陈小君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现实考察与研究——全国十省调研报告书》,法律出版社,2010。

陈小君等:《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

程世勇:《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城乡要素组合与财富分配结构的优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迟福林:《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崔文星:《中国农地物权制度论》,法律出版社,2009。

董志龙:《资本农民——土地流转与农民的保障》,人民出版社,2013。

《法家著作选读》编辑组:《韩非子》,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范健、张中秋、杨春福:《法理学——法的历史、理论与运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晋〕范宁注:《四库家藏·春秋谷梁传注疏》第13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1册,人民出版社,1994。

〔南朝〕范晔:《后汉书·卫飒传》,刘龙慈等点校,团结出版社,1996。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9。

付子堂:《法律功能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高富平:《土地使用权和用益物权——我国不动产物权体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

高富平:《英美不动产法:兼与大陆法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高亨:《墨经校诠》,中华书局,1963。

甘藏春:《社会转型与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苟军年:《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选择及创新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

管洪彦:《农民集体成员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关涛:《我国不动产法律问题专题》,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对17个省(市、区)2749个村庄的调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9。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五)·管子校正》,中华书局,1954。

江平:《中美物权法的现状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韩俊:《中国农村土地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贺雪峰:《地权的逻辑: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黄季焜、陶然、徐志刚、刘明兴、Scott Rozelle:《制度变迁和可持续发展——30年中国农业与农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

剧锦文:《中国的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江苏省靖江市东兴镇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孟勤国:《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

聂建平:《中国农民启示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李恩平:《韩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与发展绩效:一个后发经济体成败案例的考察》,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小云、左停:《中国农民权益保护研究——农业法第九章“农民权益保护”实施情况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李宜琛:《日耳曼法概论》,商务印书馆,1943。

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

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林其屏:《经济和谐发展论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林卿:《农民土地权益流失于保护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林翊:《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9。

刘长龙、计保平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刘海云:《边缘化与分异: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刘俊:《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刘润秋:《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基于利益协调的视角》,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刘守英、周飞舟、邵挺:《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刘云升、任广浩:《农民权利及其法律保障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刘正山:《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罗仑、景甦:《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齐鲁书社,1985。

孔庆山:《美国早期土地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孔祥俊:《民商法新问题与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

邱道持:《论农村土地流转》,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渠涛:《民法理论与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沈志华、张宏儒主编,中华书局,2009。

沈开举:《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

沈守愚:《土地法学通论》(上),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孙宪忠:《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1。

孙中山:《三民主义》,岳麓书社,2000。

王佳慧:《当代中国农民权利保护的法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王景新:《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构》,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王斯德、李宏图、沐涛、王春来、卢海生:《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王铁军:《中国地方政府融资22种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王宗非:《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汪军民:《土地权利配置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文贯中:《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东方出版社,2014。

文贯中:《中国当代土地制度论文集》,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

温世扬、廖焕国:《物权法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温铁军:《结构现代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吴易风文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吴越、沈冬军、吴义茂、许英等:《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选择》,法律出版社,2012。

谢鹏程:《基本法律价值》,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辛鸣:《制度论——关于支付这些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徐勇、邓大才等:《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2012》经济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雪克、王云路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荀子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

颜之推撰《颜氏家训译注》,张霭堂译注,齐鲁书社,2009。

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叶剑平:《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艺衡、任珺、杨立青:《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易鹏:《中国新路——新型城镇化路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徐勇、邓大才等:《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2012》经济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雅瑟、苏陌:《中华句源》,新世界出版社,2012。

于海涌、丁南:《物权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余能斌:《现代物权法专论》,法律出版社,2002。

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赵慧珠:《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初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赵金龙、何玲、冯晓明等:《农地流转与征收》,金盾出版社,2009。

赵金龙:《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地权流动》,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赵宇霞等:《我国农民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视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张德瑞:《中国农民平等权利法律保护问题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张红宇、陈良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人民出版社,1995。

张林江:《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不确定产权的一种经验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张履鹏、孙陶生、李扬、张翔迅:《中国农田制度变迁与展望》,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张英洪:《农民权利发展——经验与困局》,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章有义:《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

郑凌志:《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2010》,中国大地出版社,2011。

郑雄飞:《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12。

郑永流:《当代中国农村法律发展道路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左丘明撰,刘向著《国语·战国策》,李维琦点校,岳麓书社,2006。

《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

《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民权益保护》,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朱鸣雄:《整体利益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及其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等:《经济发展》,张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英〕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张馨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美〕道格拉斯 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三联书店,1994。

〔日〕关谷俊作:《日本的农地制度》,金洪云译,三联书店,2004。

〔美〕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段毅才等译,经济科学出社,1999。

〔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秘鲁〕赫尔南多·德·索托:《资本的秘密》,王晓动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美〕杰弗逊:《杰弗逊文选》,王华译,商务印书馆,1963。

〔英〕杰里米·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

〔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谢怀栻译,法律出版社,2002。

〔美〕科斯、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1997。

〔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

〔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

〔美〕罗伊·普罗斯特曼、〔美〕蒂姆·汉斯达德、李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地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5期。

〔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陈波、郁仲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阎克文译,商务印书馆,1998。

〔美〕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编《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第15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编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1986。

〔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吴艾美等译,东方出版社,1986。

〔奥〕欧根·冯·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陈瑞译,商务印书馆,1981。

〔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96。

〔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

〔冰岛〕思拉恩·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吴经邦、李耀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印度〕苏布拉塔·贾塔克:《发展经济学》,卢中原、王晓东、朱邦宁、王敏译,商务印书馆,1989。

〔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郭金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楠译,商务印书馆,1983。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王秀莉译,商务印书馆,199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8。

〔美〕约翰·G.斯普兰克林:《美国财产法精解》,钟书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白呈明:《农民失地问题的法学思考》,《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边学芳、吴群:《再论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广东土地科学》2005年第1期。

卜范达、韩喜平:《农户经营内涵的探析》,《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蔡昉、杨涛:《城乡收人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蔡怀卿:《美国之土地使用法管制以及其宪法许可界限》,《玄奘法律学报》2004第2期。

蔡继明:《关于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蔡继明、程世勇:《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东南学术》2008年第6期。

蔡继明、惠江:《农地流转与土地法规修订》,《理论前沿》2009年第7期。

蔡贤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

曹军健:《靠什么历久不衰——英国土地租赁制度的启示》,《中国土地》2001年第2期。

曹志海:《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3期。

柴荣、王小芳:《农村承包地流转障碍的法理分析——以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为研究对象》,《西北大学学报》2014第2期。

长浩:《近年来利益理论研究述评》,《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陈景华:《制约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陈锡文:《中国农村发展的五个问题》,《生产力研究》2005第3期。

陈锡文:《“三农”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最大的问题》,《江苏农村经济》2013年第7期。

陈学法:《土地批租理论与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变革》,《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

陈颐:《中韩城市化比较研究》,《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陈玉江:《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1期。

陈云良、张德峰:《国家调节权的产生及其根源》,《政法论坛》2008年第3期。

程世勇、李伟群:《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

戴玉婷、胡曼丽、陈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权益维护的实证研究——基于流转主体的视角》,《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第8期。

邓大才:《新一轮农地制度变迁的路向选择——弱化所有权》,《财经研究》2001第9期。

丁关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思考——以《农村土地承包法》为主要分析依据》,《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0期。

杜晓利:《富有生命力的文献研究法》,《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10期。

段进朋、杨泱:《我国农地制度与地方政府行为关系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7第9期。

范立夫、肖兴志:《外国土地发展权的设置及借鉴》,《北京房地产》1994年第2期。

傅晨、范永柏:《东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南方农村》2007年第2期。

高国盛:《政府垄断与征地制度改革》,《农业经济》2009年第4期。

高珊:《江苏省农村土地征用与收益分配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2期。

高圣平、刘守英:《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制度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2期。

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经济学家》2004年第1期。

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龚晓红、庞新军:《土地要素、土地资本化与经济增长——基于重庆统筹城乡视角的实证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11第2期。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课题调研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贵港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广西经济》2009第9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改革》2007第6期。

郝寿义、王家庭、张换兆:《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演进的历史考察》,《日本学刊》2007第1期。

韩松:《我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实质》,《法律科学》1992年第1期。

韩松:《我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享有形式》,《法律科学》1993年第3期。

韩松:《集体所有权的实现机制》,《法律科学》1994年第5期。

韩松:《论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形式》,《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5期。

韩松:《论总同共有》,《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韩松:《论成员集体与集体成员——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法学》2005年第8期。

韩松:《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政法论坛》2011年第1期。

何建华、于建嵘:《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贺雪峰:《谁是农民?》,《经济导刊》2004年第3期。

洪朝辉:《论中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贫困》,《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1期。

胡克梅、杨了蛟:《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考》,《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11期。

胡丽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的对策思考》,《全国商情》2011年第3期。

胡瑞卿、张岳恒:《不同目标下耕地流转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

胡玉贤:《关于创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新制度的若干思考》,《资源·产业》2003年第2期。

黄国庆:《基于农民利益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年第49期。

黄凌翔、段旭文:《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经验与问题》,《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第1期。

黄涛:《论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兼评物权法草案第八十八条》,《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黄小虎:《征地制度改革的经济学思考》,《中国土地》2002第8期。

黄征学:《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路》,《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5期。

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38期。

纪灿离、冀彬、许永杰:《制约农村土地流转因素分析》,《商业时代》2009年第20期。

姜松、王钊:《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增收——基于重庆市数据实证》,《软科学》2012年第26期。

蒋占峰:《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经济纵横》2002年第5期。

康岚:《从征地前后看失地农民的权益与保障》,《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康松:《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及其保障对策》,《农村经济》2005年第8期。

孔祥利等:《农民失地的路径,成因与对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1期。

雷龙强:《农村土地流转与城市化的关系分析》,《长三角》2009年第3期。

李长健、邵江婷:《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倾斜性权利配置研究》,《吉首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国报道》2013年第3期。

李明:《美国土地管理制度考察与借鉴》,《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年第3期。

李延荣:《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要分清主客体》,《中国土地》2006年第3期。

李一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分析与对策》,《中州学刊》2004年第2期。

李振义:《论农民合法权益的自我保护》,《农村经济》2006年第8期。

李中:《农村土地流转的博弈分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李竹转:《美国农地制度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2期。

厉以宁:《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该开始了》,《中国报道》2008第4期。

梁伟、袁堂:《明失地农民权益流失探析》,《农业经济》2003年第11期。

林国先:《农民土地权益的制度流失与制度保护》,《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7年第9期。

刘承礼:《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刘芬、侯利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分析》,《技术与市场》2006第12期。

刘洪德:《农民法律援助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分析》,《农村经济》2007第5期。

刘鹏、田广研:《马克思产权与我国产权改革》,《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刘守英:《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5期。

刘守英、蒋省三:《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5期。

刘武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解读对私有财产的傲慢与偏见》,《经济导刊》2003年第2期。

刘燕萍、程烨、王军:《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构建思路》,《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4期。

刘远熙:《论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农村经济》2011年第4期。

林翊、林卿、谢代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理论逻辑》,《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4期。

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6期。

卢吉勇、陈利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主体与收益分配》,《中国土地》2002年第5期。

奕谨崇、于学花:《失地农民权益的政府保护机制探析》,《理论探讨》2005年第3期。

罗必良:《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和创新意义》,《南方经济》2008年第11期。

吕新雨:《“民工潮”的问题意识》,《读书》2003第10期。

吕彦彬、王富河:《落后地区土地征用利益分配——以B县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2期。

马俊驹、宋刚:《合作制与集体所有权》,《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

马晓河、崔红志:《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马贤磊、曲福田:《经济转型期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及其分配》,《中国土地科学》2006年第20期。

钱文荣:《农地市场化流转中的政府功能探析——基于浙江省海宁、奉化两市农户行为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

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践分析——基于农户层面进行的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3第2期。

钱忠好、曲福田:《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2期。

钱忠好、徐美银:《我国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缺失及其重构研究》,《学术研究》2008第12期。

秦晖:《使进程农民融入城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5期。

邱爽:《我国征地制度的公共选择理论解析》,《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任尔昕:《我国法人制度之批判——从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的关系角度考察》,《法学评论》2004年第1期。

邵彦敏:《“主体”的虚拟与“权利”的缺失——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沈茂英:《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户权益保障研究——以成都统筹试验区为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盛广恒、郭剑平:《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非农化的机会成本分析》,《河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史建民:《论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及其保护》,《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8期。

舒建军:《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整体变革:重温三十年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3期。

宋振湖、黄征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3期。

孙权宏、鄂永利:《加强引导规范管理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农村经营管理》2009第2期。

孙瑞玲:《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研究——在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查基础上的思考》,《农业经济》2008第2期。

孙雅辉:《日本的农地流转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北方经贸》2007第11期。

谭庆康、潘智慧:《论我国村的民事法律地位:对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构想》,《法学》2003年第3期。

谭术魁、彭补拙:《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的支撑体系研究》,《财经研究》2002年第10期。

唐晓腾、舒小爱:《影响中国乡村法治化进程的因素和阻力》,《战略和管理》1999年第3期。

万朝林:《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6期。

王春超、李兆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困境:来自湖北的农户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王德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及实现途径》,《商业时代》2010年第19期。

王定祥、李伶俐:《城镇化、农地非农化与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0期。

王红良:《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民法属性》,《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第2期。

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3期。

王铁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之完善:民法典制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法学》2003年第2期。

王小映:《全面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0期。

王兴稳、钟甫宁:《土地细碎化与农用地流转市场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4期。

王兴运:《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汪政杰:《让土地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法制与经济》2008第9期。

温室扬:《集体所有土地诸物权形态剖析》,《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第2期。

温铁军:《农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改革》,《学习月刊》2006年第10期。

文学禹:《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吴春宝:《国外监管农地流转市场的模式及启示,《中国土地》2009年第2期。

肖方扬:《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陷及完善对策》,《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

肖思文、杨凤娥:《证券市场与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熊谞龙:《权利,抑或法益?——一般人格权本质的再讨论》,《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2期。

许恒周、郭忠兴、刘芳:《关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问题的探讨》,《河南国土资源》2005年第11期。

吴玲:《发达国家土地流转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宿州学院学报》2012第 1期。

吴毅:《“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来自田野的学术札记》,《开放时代》2001年第12期。

解玉娟:《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6期。

徐凤真:《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完善建议》,《农村经济》2007年第11期。

徐金花:《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34期。

徐明华、盛世豪等:《中国的三元社会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学家》2003年第6期。

徐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探析》,《兰州学刊》2010年第10期。

徐晓刚:《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组织的重建》,《维实》2007年第11期。

徐元明:《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创新——江苏省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1期。

许恒周、郭忠兴、刘芳:《关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问题的探讨》,《河南国土资源》2005年第11期。

许恒周、曲福田:《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障》,《农村经济》2007年第4期。

姚丽等:《北京市郊区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中国土地》2007年第2期。

姚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8第6期。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严金明:《我国征地制度与改革目标和改革路径的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第1期。

杨光:《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和流转率同创新高》,《农药市场信息》2011第1期。

杨丽莎:《贵州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分析》,《特区经济》2011年第6期。

杨鹭、钟涨宝:《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主体及其内容的实现》,《生态经济》2009年第9期。

杨新海等:《借鉴英国经验完善中国土地产权流转》,《国家城市规划》2007年第22期。

杨一介:《农村地权制度中的农民集体成员权》,《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5期。

叶剑平、蒋研、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4期。

殷少美、李纪军、周寅康:《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研究评述》,《农村经济》2005年第9期。

尹奇、马璐璐、王庆日:《基于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的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中国土地科学》2010年第24期。

余作国、翁发林、黄敏秋:《福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袁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政策与法律三维视角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1第12期。

袁刚、张茜:《有限政府的理论基础》,《理论月刊》2010年第2期。

袁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之法理分析》,《河北法学》2011年第8期。

臧得顺:《臧村“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曾令秋等:《对土地价格“剪刀差”现象的经济学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

赵锡斌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8期。

张安禄、杨钢桥:《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农地城市流转与农地保护》,《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11期。

张安益:《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路径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23期。

张金明、陈利根:《论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体系重构》,《中国土地科学》2012年第3期。

张宁宁:《日本土地资源管理一瞥》,《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第1期。

张寿正:《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2期。

张新瑞、薛兴利:《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利益保护》,《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8期。

张学浪、赖风:《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增收》,《农村经济》2014年第4期。

张英洪:《公共品短缺、规则松弛与农民负担反弹:湖南省山脚下的调查》,《调研世界》2009年第7期。

张英洪:《财产权利、个人自由与国家繁荣》,《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0期。

张志强、高丹桂:《重构农地集体所有制:恢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地所有权主体地位的法经济学分析》,《调研世界》2008年第9期。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高层研讨会专家观点汇要》,《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钟涨宝、狄金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周诚:《论我国农地自然增值公平分配的全面产权观》,《中国地产市场》2006年第8期。

周先智:《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因探析》,《理论月刊》2008年第8期。

朱丽颖、石俊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化过程中政府与农民角色分化》,《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6期。

朱启臻、王念:《自己的利益要靠自己维护——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农民利益的实现》,《中国土地》2009年第8期。

朱巧玲、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建构:核心和框架》,《经济评论》2006年第5期。

朱显荣:《完善我国农地所有权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祝之舟:《论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程序的缺失与完善——以法教义学的分析为视角》,《中国土地科学》2010年第8期。

卓泽渊:《法律全球化解析》,《法学家》2004年第2期。

左停、李小云、于华江、任大鹏:《农村发展中的农民权益维护——当前中国农民公民和社会经济权益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美〕道格拉斯·C.诺斯:《对制度的理解》,刘刚、冯健等译,载克劳德·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蒋立山:《中国的城市化与法律问题:从制度到秩序》,载《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金锦萍:《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困境与出路》,载王利明主编《物权法专题研究》(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日〕今野修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整理与对策建议》,载周牧之主编《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蔺雪芹、任旺兵:《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载马晓河等主编《中国城镇化实践与未来战略构想》,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龙翼飞:《小产权房:收回还是补差价》,载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实验室编《国土资源法律评价报告2012》,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马俊驹:《中国城市化与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载陈小君主编《私法研究》第15卷,法律出版社,2014。

漆多俊:《时代潮流与模块互动——国家调节说对经济法理论问题的破译》,载《经济法论丛》第13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温世扬:《略论我国民法的物权体系》,载王利明主编《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文贯中、许迎春:《市场制度和法治框架下的美国农地征收、征用经验》,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际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曹虹:《发达地区土改两难困境:嘉兴“两分两换”两年,遭签约瓶颈》,《东方早报》2011年1月4日第A34版。

新华社:《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协调推进“新四化”建设》,《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第1版。

张云华:《进一步夯实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东方城乡报》2013年10月8日第B07版。

常艳红:《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燕山大学,2011。

诸培新:《农地非农化配置:公平、效率与公共福利一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2006。

高洁:《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集体土地流转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高扬:《创新农用土地流转机制研究》,山东大学,2012。

李婷婷:《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缺失与对策》,中国政法大学,2008。

史炯:《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0。

徐旭:《基于农民权益保障的农地市场化流转研究—一成都市周边农村为例》,四川农业大学,2009。

张丽:《农地城市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1。

左笑诚:《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江苏大学,2006。

新华社:《民工劳模心里话:“社会承认是我们最大的幸福”》,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nmg/851309.htm,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0月26日。

百度百科:“比较研究法”,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v0UxoYGkSW3hi4NxoQ6-k-mMkfw87rize_2t1fbLLdI2YunO_vOnoEIQ13iPmBEGIuXSt0RbI8CWFFFu9xobK,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1月24日。

百度百科:“科斯定理”,http://baike.sogou.com/v267417.htm,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8月21日。

百度百科:“实证研究法”,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ii8RT1vSqQxCisFYwf8NyP__U5dUP9IQQAXN1Ml06Y_bgxfoAR84OI-gJaQIl6arvGZnl1OygxdazAqsm0bT-_,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1月24日。

《部分地区户改遇“逆城镇化“市民改回农村户口》,http://house.focus.cn/news/2014-11-04/5713056.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1月4日。

财经百科:“小产权房”,http://money.163.com/13/1121/17/9E7JG9R900254V4O.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1月17日。

国家统计局:《中国有近2.3亿名农民工平均月收入1417元》,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00323/1957887.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0月26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http://www.sinoss.net/uploadfile/2009/1223/20091223024304762.pdf,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7月15日。

贺雪峰:《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谁是农民?》,http://www. zgxcfx.com/Article/72300.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1月8日。

贺雪峰:《中国需要再造一个土地食利者阶级吗?》,http://www. aisixiang.com/data/80547.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1月5日。

国土资源部:《土地违法违规反弹的压力很大》,http://house.ifeng.com/detail/2011_07_12/17636191_0.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1月12日。

《江苏建湖法院院长带队拆迁拘人,事主拿宪法维权》,http://bbs.tianya.cn/post-no01-97960-1.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2月10日。

《宅基地换房的天津争议调查》,http://www. eeo.com.cn/2009/0316/132558.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2月10日。

林根:《南海内部职工股调查上亿资金十年沉淀谁来维权》,http://news.xinhuanet.com/stock/2005-08/30/content_3419642.htm,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9月20日。

潘洪其:《农民权益保护:“三农”问题中一块滞后“短板”》,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6-07-25/101923.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1月27日。

《全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已达5971万亩》,http://www. xinnong.com/news/20141029/1210688.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1月13日。

《社保乃政府责任何须以土地交换》,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zjgc/20100901/2574719.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0月11日。

《深圳小产权房处置成“烫手山芋”》,http://news.hexun.com/2009-06-24/118945062.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1月24日。

搜狗百科:“土地收益”,http://baike.sogou.com/v71524780.htm?sp=SST%E5%9C%9F%E5%9C%B0%E6%94%B6%E7%9B%8A,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1月5日。

《土地流转占补平衡:典型模式与制度缺陷》,http://www.ybask.com/lunwen/new/201107/290381_5.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2月10日。

《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保障和发展路径探索的现状调查与思考》,http://renda.hefei.gov.cn/n7216006/n8952187/n8952245/n8952586/3346800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7月15日。

《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研究》,http://topic. yingjiesheng.com/shehuixuelunwen/nongcun/060VV4922012.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7月15日。

《土地遭遇潜规则看多少土地在被“以租代征”》,http://nt.focus.cn/news/2014-02-20/4722783.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1月21日。

王立彬:《土地违法主体“下移”是谁搅动土地“农转非”暗流》,http://www.wpl.gov.cn/pc-109-10511.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小产权房:一层纸下面的“生米”和“熟饭”》,http://house.china.com.cn/bookview_4830_2.htm,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2月5日。

《小产权房泛滥调查:个别城市近半房屋为小产权》,http://www.icandata.com/guancha/200905/0513103539200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2月5日。

《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鼓励流转让土地增值和资本化》,http://tianguobao1983.blog.163.com/blog/static/16930007200892431511408/,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1月4日。

杨万国:《四川双流拆迁合并宅基地后村民生活调查》,http://news.china.com.cn/txt/2010-11/25/content_21415597.htm,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权益——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调查及政策建议》,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1ODM2-MA==&mid=201413579&idx=6&sn=7420ce185c558c4bafeef80cdb79ef2c&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1月15日。

《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调查报告》,http://wenku.baidu.com/view/12b69819fc4ffe473368abe6.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7月15日。

《中国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农民工问题应认真解决》,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3-07/4623014.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1月28日。

《中央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所有权不得流转》,http://news.china.com/domesticgd/10000159/20150123/19238495.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1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电子版)》,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3/indexch.htm,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8月25日。

专家解读三中全会公报:《土地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最大问题》,http://politics.gmw.cn/2013-11/14/content_9488593.htm,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1月14日。

周其仁:《变革土地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http://zhouqirenblog.blog.163.com/blog/static/4812056820087194028751/,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2月5日。

Aaron M.Sakolski,Land Tenure and Land Taxation in America,Martino Fine Books,1957.

Alien,D.W.,“What Are Trransaction Costs?”,Research in Law and Economics,Vol.14,1991.

Binswanger H P.Deininger G E.Power,“Distortions Re-volt and Reforming Agricultural Land Relations”,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3,1993.

Chengri Ding,“Land policy reform in China:Assessment and Prospects”,Land Use Policy,Vol.24,2003.

Chengri Ding,“Policy and Praxis of Land Acquisition in China”,Land Use Policy,Vol.24,2007.

Cheung.S.,“On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in Lars Wrin and Wijkander(eds.)Contract Economics,Mass Biackwell,1992.

Deininger,Klaus,Jin Songqing,“The Potential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China”,L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78,2005.

Demesets H.,“Industry Structure 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16,1973.

Demsetz,H.,“Towords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Economic Review,Vol.5,1967.

Erik Lichtenberg,Chengri Ding,“Local officials as land developers:Urban spatial expansion in China”,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66,2009.

Fisehel W.,Shapiro P.A,“Constitutional Choice Model of ComPensation for Taking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Vol.9,1989.

Fu Chen,John Davis,“Land Reform in Rural China since the Mid-1980s”,land reform/réforme agraire/reforma agraria,Vol.2,1998.

Futian Qu,Nico Heerink & Wanmao Wang,“Land Administration Reform in China”,Land Use Policy,Vol.12,1995.

Holden,S.T.,Otsuka,K. & Place,F.,The Emergence of Land Markets in Afica:Assessing the Impacts on Poverty and Efficiency,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Press,2009.

Ian Ayres,Optional Law:The Structure of Legal Entitlement,University of Chieago Press,Ltd.,2005.

Jianquan Cheng,Jan Turkstra,Mingjun Peng,Ningrui Du,Peter Ho,“Urban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planning in China: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of spatial data models”,Land Use Policy,Vol.23,2006.

Kung.JK.“Off-Farm Labor Markets and the Emergence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nomics,Vol.30,2002.

Mark W. Skinner,Richard G. Kuhn,Alun E. Joseph,“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Local Governance in Zhejiang Province”,Land Use Policy,Vol.18,2001.

Minghong Tan,Xiubin Li,Hui Xie,Changhe Lu,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Arable Land Los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Land Use Policy,Vol.22,2005.

Myers,R.H.,“Customary Law,Markets,and Resource Transac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in Roger L. Rauson (ed.)Explorations in the New Economic History,Academic Press,1982.

North Douglass,Tomas,Robert,The Rise of The Westem World:A New Economics History,W.W.Norton & Company Inc,1973.

Norsal E.,“The Taking of Land:Market Value Compensation should be Paid”,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1.

Prosterman R.,“Presentation on Rural Land Takings in China and the Broader Context of Farmer”,Tenure Security,2004.

Randall G.Holcombe,“Holcombe’s Comment on Echoes”,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Wiley Blackwell,Vol.63,2004.

Richard Hooker,McGrade ArthurS,Geuss Raymond,Skinner Quentin,McGrade Arthur Stephen,Of the Laws of Ecclesiastical Pol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Wei Hu,“Household Land Tenurereform in China:Its Impact on Farmingland Use and Agroenvironment”,Land Use Policy,1997.

Xing Quan Zhang,“Urban Land Reform in China”,Land Use Policy,Vol.14,1997.

Xiang zheng Deng,Jikun Huang,Scott Rozelle,Emi Uchida,“Growth,Popul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and Urbanland Expansion of China”,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63,2008.

Zhu Qian,“Empirical Evidence from Hangzhou’Surban Land Reform:Evolution,Structure,Constraintsand Prospects”,Habitat International,Vol.3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