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28

改革在途图书

On The Reform Way: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of Local Government

SSAPID:101-6182-9156-05
ISBN:978-7-5201-3078-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会转型为背景,考察人口流动和城镇地域扩张对地方政府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行为产生的影响。作者通过区分不同社会治理信息结构下地方政府创新行为的选择,分析地方政府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后的扩散机制。具体而言就是不同类型的社会治理信息结构对地方政府创新行为选择的要求也不一样,这种差异加之各地方政府所能调用的治理资源的不同而构成地方政府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行为的多元性。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狄金华
编 辑:任晓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本书得到以下项目资金支持,谨致谢忱!

 第一章 导论

  引子:“打虎”与中国改革

  一 路径依赖与双轨制: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核心

  二 社会治理创新:不同于经济治理的改革机制

  三 半契约式改革:中国社会改革的一个解释框架

  四 机制分析:研究的切入点

   (一)作为方法论的社会机制研究

   (二)作为中层理论的“机制”

   (三)作为研究内容的“机制”

  五 中国农村的社会治理机制及其历史嬗变

   (一)何谓农村社会治理机制?

   (二)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历史嬗变

    1.传统社会的管理机制:单向度的社会整合

    2.20世纪初至1949年前的管理机制:政治整合兴起与社会整合削弱

    3.1949年至1978年的管理机制:单向度的国家政治整合

    4.改革以降的管理机制:政治整合的松绑与社会整合的重启

  六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结构倒逼与组织赋权: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结构背景

  一 农村“社会”:复兴与变奏

   (一)包干制的推广与农民私人生活的复兴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与体制外力量的增长

   (三)农民社会流动与农村“社会”再塑造

   (四)“共同体”的变化与“原子化”社会的兴起

  二 “稳定器”的功能失灵

   (一)农村何以成为“稳定器”?

   (二)中国发展的“稳定器”何以失灵

  三 有限度的组织赋权:不动体制动机制

  四 小结

 第三章 组织决策与组织创新:地方政府的创新偏好

  一 “和气”与“生财”:社会治理的经济回报

  二 地方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主体

   (一)为什么是政府?

   (二)为什么是地方政府?

  三 什么地方的政府在创新: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区域差异

  四 错位竞争:地方官员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动力

  五 地方政府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制度收益

 第四章 路径依赖与资源约束: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 地方政府创新的类型:一个规则分析的视角

   (一)后台规则的前台化

   (二)外部规则的内部化

   (三)内部规则的强化

  二 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依赖

   (一)组织基础: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约束

   (二)治理传统: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偏好

  三 资源禀赋:地方政府创新的条件约束

 第五章 组织模仿与符号创新:创新的有限扩散

  一 政府间的学习与模仿

   (一)同类模仿:谁在学习和模仿

   (二)选择性的模仿:如何学习和模仿

  二 符号创新:创新扩散中的求异原则

  三 组织模仿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制度吸纳与权威再造:创新的无限扩散

  一 制度吸纳:中央政府权威的再生产

   (一)威权体制与制度“缝隙”

   (二)制度/规则的国家化:国家权威与国家能力的塑造

   (三)地方政府为什么愿意创新经验被吸纳

   (四)硬吸纳与软吸纳:上级政府吸纳创新的路径

  二 制度吸纳下的治理创新扩散

   (一)制度嵌入与创新模仿:武城县的“网格化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

   (二)制度替代与创新模仿:兴山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实践形态

  三 制度吸纳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四 螺旋式吸纳:地方创新的制度吸纳路径

  五 小结

 第七章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改革:结构约束与制度创新

  一 社会结构的差异与社会治理诉求的多元

  二 资源约束、组织激励与地方政府行为选择

  三 地方政府创新的名实之分

  四 社会改革:不同于经济改革的另一种改革实践

艾云,2011,《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学分析:以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为例》,《社会》第3期。

奥尔森,曼瑟尔,2007,《国家的兴衰》,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奥肯,阿瑟,2013,《平等与效率》,陈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奥伊,简,1996,《当代中国的国家与农民》,《国外社会学》第5~6期。

保甲附编《江西政治训练教材》,江西省图书馆藏。

布劳,彼得·M,1988,《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李国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布劳,彼得·M,1991,《不平等与异质性》,王春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曹正汉,2011,《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结构及其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第1期。

陈柏峰,2011a,《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社会》第1期。

陈柏峰,2011b,《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陈柏峰,2012,《中国农村的市场化发展与中间阶层》,《开放时代》第3期。

陈桂棣、春桃,2004,《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家建,2013,《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陈家建、边慧敏、邓湘树,2013,《科层结构与政策执行》,《社会学研究》第6期。

陈家喜、汪永成,2013,《政绩驱动: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分析》,《政治学研究》第4期。

陈孝兵,2001,《路径依赖与体制跃迁:兼述中国经济渐进式改革变迁》,《新东方》第4期。

陈勇鸣、陈辉等,2012,《创新的瓶颈与突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城市网格化管理课题组,2007,《完善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前线》第3期。

程茂吉,1995,《技术创新和扩散过程的一般理论分析》,《经济地理》第2期。

程臻宇,2011,《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崔之元,1994,《制度创新与第二次思想解放》,《二十一世纪》第4期。

戴劲松、张双武,2003,《咸安“政改”突出重围》,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咸安文史资料第4辑》(总第18辑)。

戴慕珍,1997,《中国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制度基础》,载甘阳、崔之元主编《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单世联,2004,《韦伯命题与中国现代性》,《开放时代》第1期。

邓小平,1993,《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2011,《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邓智平、岳经纶,2012,《社会管理研究的三种理论视角》,《广东社会科学》第3期。

狄金华,2004,《农民负担为何越减越重》,《中国改革(农村版)》第8期。

狄金华,2010,《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社会》第3期。

狄金华,2011,《被困的治理——一个华中乡镇中的复合治理(1980—2009)》,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狄金华,2015,《被困的治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狄金华、钟涨宝,2014a,《从主体到规则的转向——中国传统农村的基层治理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狄金华、钟涨宝,2014b,《变迁中的基层治理资源及其治理绩效——基于鄂西南河村黑地的分析》,《社会》第1期。

迪马久·保罗、沃尔特·鲍威尔,2007,《铁的牢笼新探讨:组织领域的制度趋同性和集体理性》,载张永宏主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蒂利,查尔斯,2006,《集体暴力的政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丁建中,2012,《中国凭什么胜出》,北京:当代中国出版。

董磊明,2008,《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北京:法律出版社。

方慧容,2001,《“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的“真实”——西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2001,《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

费孝通,2012,《乡土重建》,长沙:岳麓书社。

费正清,1985,《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费正清,1994,《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冯克利,2013,《译者的话》,载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冯猛,2009,《后农业税费时代乡镇政府的项目包装行为:以东北特拉河镇为例》,《社会》第4期。

冯忠良、伍新春等,2010,《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弗洛里妮,安、赖海榕、陈业灵,2013,《中国实验:从地方创新到全国改革》,冯瑾、张志超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福柯,米歇尔,1999,《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傅丹、王雨,2013,《老典型焕发新光彩,引来“取经”潮:诸暨枫桥派出所“新青年制造”的创新动力呈新亮点》,《绍兴日报》10月29日。

傅勇,2010,《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高强,2005,《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中国卫生法制》第4期。

高王凌,2006,《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格尔茨,克利福德,1999,《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郭金华、林海、孙立平,2001,《中国传统生活中的皇权》,载李培林、孙立平、王铭铭等,《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郭于华,2005,《转型社会学的新议程——孙立平“社会断裂三部曲”的社会学述评》,《社会学研究》第1期。

国务院办公厅,198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农村改革试验区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87〕162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中国发展评论(增刊)》第1期。

韩博天,2008,《中国经济腾飞中的分级制政策试验》,《开放时代》第5期。

贺东航、叶劲松,201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东南学术》第5期。

贺雪峰,2003,《新乡土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08,《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

贺雪峰,2011,《论利益密集型农村地区的治理——以河南周口市郊农村调研为讨论基础》,《政治学研究》第6期。

贺雪峰,2012,《经验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前途》(序言),载田先红《治理基层中国:桥镇信访博弈的叙事(1995-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贺雪峰,2015,《当前城乡二元结构是对农民的保护》,《中州建设》第1期。

贺雪峰、何包钢,2002,《民主化村级治理的两种类型》,《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赫斯特洛姆,彼得,2010,《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陈云松、范晓光、朱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胡朴安,1986,《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胡庆龙,2009,《罗纳德·哈里·科斯——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华尔德,1996,《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怀默霆,2000,《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城市与农村》,《国外社会学》第5期。

黄海,2010,《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黄宗智,2000,《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黄宗智,2007,《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黄宗智、尤陈俊,2009,《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

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吉登斯,安东尼,1998,《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吉登斯,安东尼,1998,《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吉尔兹,克利福德,2004,《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纪莺莺,2012,《文化、制度与结构:中国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科恩,艾伯特·K.,1988,《越轨与控制》,张文宏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孔飞力,1999,《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拉斯基,1993,《无私有化的进步:中国国有工业的改革》,《国外社会学》第6期。

李昌平,2004,《我向百姓说实话》,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李昌平,2009,《大气候——李昌平直言“三农”》,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李刚,2008,《大清帝国最后十年:清末新政始末》,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李国武、李璐,2011,《社会需求、资源供给、制度变迁与民间组织发展:基于中国省级经验的实证研究》,《社会》第6期。

李怀印,2003,《中国乡村治理之传统形式:河北获鹿县之实例》,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怀印,2007,《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岁有生、王士皓译,北京:中华书局。

李钧鹏,2012,《何谓社会机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第2期。

李连江、欧博文,2008,《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三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李猛,1995,《从士绅到地方精英》,《中国书评》第5期。

李猛、周飞舟、李康,1996,《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秋季卷(总第16期)。

李楠,2004,《宋亚平的咸安政改能否燎原》,《经济观察报》5月8日。

李培林,2005,《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2011a,《社会管理亟待加强与创新》,《中国人大》第15期。

李培林,2011b,《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强,1998,《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强,2001,《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第6期。

李蓉蓉、张树峰,2008,《村庄治理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第1期。

李守经等,1994,《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行、温铁军,2009,《中国60年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第3期。

李芝兰,2013,《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趋势、过程及其对政策执行的影响》,载托马斯·海贝勒等主编《“主动的”地方政治:作为战略群体的县乡干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梁开金、贺雪峰,1999,《村级组织制度安排与创新》,北京:红旗出版社。

梁漱溟,1987,《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

梁治平,1997,《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列佩欣,A.,1984,《关于社会学和社会管理的关系问题》,《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林毅夫,1994,《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俊彦,2002,《财务管理机制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刘宗琦、李俊杰,2011,《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精细管理》,《时事报告》第7期。

卢狄,1997,《中国经济改革中所有制问题的相干与不相干》,载甘阳等编《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卢芳霞,2011,《组团式服务: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基于枫桥镇的实证研究》,《浙江社会科学》第6期。

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吕方,2013,《治理情境分析:风险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基于武陵市扶贫办“申诉”个案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罗吉斯,2002,《创新的扩散》,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罗小朋,1994,《等级产权制度与中国改革》,载吴国光编《国家、市场与社会:中国改革的考察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罗兴佐,2002,《第三种力量》,《浙江学刊》第1期。

罗兴佐,2004,《论村庄治理资源——江西龙村村治过程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3期。

马凯,2010,《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求是》第20期。

马亮,2011,《府际关系与政府创新扩散:一个文献综述》,《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马亮,2012,《政府创新扩散视角下的电子政务发展:基于中国省级政府的实证研究》,《图书情报工作》第7期。

麦克亚当,道格,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2006,《斗争的动力》,李义中、屈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米迪刚、尹仲材,1992,《翟城村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据民国14年(1925年)铅印本影印]。

米尔斯,莱特,2006,《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米格代尔,乔尔·S,2009,《强社会与弱国家》,朱海雷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默顿,罗伯特·K,2008,《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倪志伟,2002,《市场转型理论:国家社会主义由再分配到市场》,载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诺斯,道格拉斯·C,199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欧博文、李连江,2013,《中国乡村中的选择性政策执行》,载托马斯·海贝勒、舒耕德、杨雪冬主编《“主动的”地方政治:作为战略群体的县乡干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欧阳静,2009,《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以桔镇为研究对象》,《社会》第5期。

帕森斯,塔尔科特,2012,《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潘国良,2009,《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探索的主要成就与局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6期。

彭开洪、邝跃林,2004,《寻乌县着力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会工作》 第6期。

彭柯,1998,《官僚体系、朋友与金钱:中国资本社会主义的成长》,《国外社会学》 第5~6期。

亓同惠,2007,《共鸣下的传统与传统下的独白——“生活世界”对乡村普法的反诘》,《清华法学》(第十一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钱杭、谢维扬,1990,《宗族问题: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视角》,《社会科学》 第5期。

钱颖一,2000,《市场与法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

钱颖一,2003,《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钱颖一、许成钢,1993,《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1期。

钱颖一、许成钢,1997,《中国非国有制经济出现与成长的制度背景》,载甘阳、崔之元编《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强世功,2001,《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法制出版社。

强世功,2003,《法治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强世功,2009,《惩罚与法治:当代法治的兴起(1976-1981)》,北京:法律出版社。

渠敬东,2012,《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荣敬本等,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沙普塔洛夫,Б.Н.,1989,《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中的官僚主义》,《哲学译丛》第1期。

山旭,2009,《中国“反黑”三十年》,《共产党员》第20期。

申端锋,2009,《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申端锋,2011,《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开放时代》第6期。

石之瑜,1995,《大陆问题研究》,台北:三民书局。

世界银行,1993,《中国:90年代的改革和计划的作用》,财政部世行司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斯科特,詹姆斯·C,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斯彭斯,乔治,2002,《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发送》,载《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

宋亚平,2010,《出路:一个区委书记的县政考察笔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宋亚平,2011,《政府化与市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变革:湖北省“以钱养事”改革的回顾与评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3期。

苏力,2000,《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孙关宏、胡雨春,2002,《政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1994,《极权主义、现代化理论、新制度主义社会主义研究中的范式演变》,《中国书评》第2期。

孙立平,1996,《“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第5期。

孙立平,2001,《“过程—事件分析”与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洞察》,载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孙立平,2004,《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5,《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载清华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厦门:鹭江出版社。

孙立平、王汉生等,1997,《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冬季号)。

孙立平等,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汤普森,爱德华,2002,《共有的习惯》,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唐皇凤,2007,《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第4期。

滕尼斯,费迪南德,1999,《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田先红,2012,《基层信访治理中的“包保责任制”: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社会》第2期。

田毅鹏,2011,《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浙江学刊》第5期。

田原史起,2012,《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童星,1991,《社会管理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涂尔干,埃米尔,2003,《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托克维尔,亚历克西·德,1992,《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汪丁丁,1994,《“扩展秩序”与制度创新》,《二十一世纪》第6期。

汪学群,1989,《苏联社会管理研究概况》,《哲学动态》第11期。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1997,《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冬季号。

王汉生、王一鸽,2009,《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第2期。

王沪宁,1991,《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铭铭,1997,《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铭铭,2003,《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培武、胡燕,2013,《武城“所庭联动”为民生警务注入正能量》,《山东法制报》3月18日。

王日根,2008,《论题: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及其变迁》,《历史教学问题》第1期。

王绍光,1997,《分权的底线》,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王绍光,2008,《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王思斌,1990,《信息过滤及其对社会管理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王文,2014,《“中国崩溃论”的崩溃》,《红旗文稿》第16期。

王先明,2000,《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永钦等,2007,《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经济研究》第1期。

韦伯,马克斯,2003,《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韦伯,马克斯,198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韦伯,马克斯,2003,《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韦伯,马克斯,2004,《韦伯作品集Ⅲ: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魏昂德,1997,《中国产权改革的非私有化道路》,载甘阳、崔之元编《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温铁军,1999,《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读书》第12期。

温铁军,2000,《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温铁军,2007,《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学习月刊》第1期。

温铁军,2011,《告别百年西制崇拜》,《今日中国论坛》第10期。

温铁军,《农民流动打工问题和新时期的劳资关系》,www.snzg.cn。

温铁军等,2013,《八次危机》,北京:东方出版社。

吴介民,1998,《中国乡村快速工业化的制度动力:地方产权体制与非正式私有化》,《台湾政治学刊》第3期。

吴锦良,2010,《“枫桥经验”演进与基层治理创新》,《浙江社会科学》第7期。

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吴毅,2002a,《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管理世界》第11期。

吴毅,2002b,《缺失治理资源的乡村权威与税费征收中的干群博弈——兼论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吴毅,2007,《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吴毅、吴克伟等,2009,《转型中的治理: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实证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吴宗慈,1949,《江西通志稿》。

《咸丰户部则例》卷三,保甲,中国国家图书馆。

项飚,2010,《普通人的“国家”理论》,《开放时代》第10期。

萧功秦,2006,《中国转型体制的类型学》,《二十一世纪》第8期。

萧功秦,2008,《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

肖捷,2011,《农村税费改革:一场影响农村发展过程的改革》,《经济日报》8月2日第5版。

肖文明,2013,《国家触角的限度之再考察》,《开放时代》第3期。

谢立中,2007,《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谢瑛,2000,《为农民寻找进入市场的“金钥匙”——寻乌县文峰乡新罗村发展大棚蔬菜的调查》,《江西农业经济》第4期。

谢元媛,2005,《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看人类学田野工作》,《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修朋月、宁波,2003,《清代社会乡绅势力对基层社会控制的加强》,《北方论丛》第1期。

徐腊梅,2008,《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在江西的推行及其影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徐勇,1997,《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二十一世纪》第8期。

徐勇,2007,《“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第8期。

徐勇,2008,《“政策下乡”及对乡土社会的政策整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第1期。

许章润,2009a,《中国的法治主义:背景分析(上)》,《法学》第4期。

许章润,2009b,《中国的法治主义:背景分析(下)》,《法学》第5期。

严家明,1987,《社会管理与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科学》第9期。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颜昌武、刘亚平,2007,《夹缝中的街头官僚》,《南风窗》第9期。

杨帆,2003,《以殖民地经验误导中国改革》,《财政研究》第1期。

杨开煌,2007,《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载“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编,《中国研究导论》(上辑)。

杨懋春,2001,《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杨沐,1994,《中国乡镇企业的奇迹怎么出现的》,载马戎、黄朝翰、王汉生、杨沐编《九十年代中国乡镇企业调查》,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杨雪冬,2010,《走向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尤陈俊,2009,《“新法律史”如何可能——美国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新动向及其启示》,载黄宗智、尤陈俊主编《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

郁建兴、高翔,2013,《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载海贝勒、舒耕德、杨雪冬主编《“主动的”地方政治:作为战略群体的县乡干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袁方成,2006,《使服务运转起来:基层治理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湖北咸安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扎斯拉夫斯卡娅,T.,1990,《论社会管理战略》,《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第3期。

翟学伟,2004,《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翟志勇,2008,《民族国家与法律政策——论普法的语境、困境与意蕴》,载许章润主编《历史法学》(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

张楚文,2011,《论长株潭城市群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湖南社会科学》第3期。

张道刚,2004,《解读浙江“省管县”》,《决策咨询》第1期。

张静,2006,《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张静,2007,《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军,2006,《“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军、高远、傅勇、张弘,2007,《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经济研究》第3期。

张军、何寒熙,1996,《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改革》第5期。

张乐天,2004,《村队场景:革命表象下演绎的传统——以20世纪70年代浙北联民村为例》,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佩国,2012,《“共有地”的制度发明》,《社会学研究》第5期。

张五常,2017,《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北京:中信出版社。

张五常,2017,《中国的经济制度》,北京:中信出版社。

张闫龙,2006,《财政分权与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第3期。

张严,1996,《“细胞”的活力:全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记事》,《人民日报》6月26日第3版。

张宇,1996,《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为什么能成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3期。

张宇,2005,《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的转型模式》,《政治经济学评论》第2期。

张振国,2014,《论清代“冲繁疲难”制度之调整》,《安徽史学》第3期。

张仲礼,2002,《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晶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赵鼎新,2004,《解释传统还是解读传统——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出路何在》,《社会观察》第6期。

赵鼎新,2012,《权威政体与抗争政治》,载肖滨主编《中国政治学年度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赵西亮、吴栋,2005,《阿洪和蒂罗尔控制权模型评介》,《经济学动态》第3期。

赵晓力,2000,《通过合同的治理——80年代以来中国基层法院对农村承包合同的处理》,《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赵晓力,2005,《基层司法的反司法理论?》,《社会学研究》第2期。

赵旭东,2001,《权力与公正》,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正明,2005,《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郑永年,1994,《分权战略与半联邦制的演进》,载吴国光编《国家、市场与社会:中国改革的考察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郑永年,2011,《保卫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郑永年,2013,《假设在整个广东推广自贸区》,《同舟共进》第12期。

郑永年,2013,《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邱道隆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财经组,1989,《财经工作资料选编》(上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地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调研组,2012,《整合资源 合力联动 化解矛盾》,《学习时报》7月30日。

钟涨宝、狄金华,2011,《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钟涨宝、狄金华,2014,《中国的社会建设:传统、现状及其理论反思》,《社会建设》第1期。

周飞舟,2006a,《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周飞舟,2006b,《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和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飞舟,2012,《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周黎安,2014,《行政发包制》,《社会》第6期。

周黎安,2004,《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经济研究》第6期。

周黎安,2007,《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第7期。

周黎安,2008,《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黎安,2014,《考核官员要增加自下而上的力量》,《南风窗》第6期。

周黎安、王娟,2012,《乡镇发包制与雇佣制:以清代海关的治理为例》,载周雪光、刘世定、折晓叶主编《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诗伟,2009,《党在基层执政方式的积极实践——舟山市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今日浙江》第16期。

周望,2013,《中国“政策试点”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周小川,2003,《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与汇率体制的演变》,《金融时报》9月24日。

周晓虹,2000,《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晓虹,2012,《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雪光,1992,《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周雪光主编《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台北:桂冠图书。

周雪光,2003,《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雪光,2005,《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周雪光,2007,《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学派》,载张永宏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学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雪光,2010,《组织规章制度与组织决策》,《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3期。

周雪光,2012,《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载周雪光、刘世定、折晓叶主编《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雪光,2012,《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第9期。

周雪光,2013a,《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管理体制:一个韦伯理论的视角》,《开放时代》第3期。

周雪光,2013b,《国家治理规模及其负荷成本的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

周雪光,2016,《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社会》第1期。

周雪光、练宏,2012,《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社会学研究》第5期。

朱晓阳,2008,《黑地·病地·失地——滇池小村的地志与斯科特进路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朱晓阳,2008,《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邹党,1997,《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序》,载甘阳、崔之元编《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Berry,F.S.,& Berry,W.D.,1999,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Models in Policy Research,,169.

Berry,F.S.,1994,Innovation in Public Management:The Adoption of Strategic Planning,,322-330.

Cao,Y.,Qian,Y.,& Weingast,B.R.,1999,From Federalism,Chinese Style to Privatization,Chinese style,,7(1),103-131.

Diamant,Neil J.,2001,“Book Review:Sex,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106(2).

Dimaggio,P.,& Powell,W.,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48(2),147-160.

Dosi,G.,1988,Sources,Procedures,and Microeconomic Effects of Innovation,,1120-1171.

Elster,J.(Ed.),1998,(Vol.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ster,J.,198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sherick,J.,& Rankin,M.B.(Eds.),1990,(Vol.1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liegel,F.C.,& Kivlin,J.E.,1966,Attributes of Innovations as Factors in Diffusion,,72(3),235-248.

Hardin,G.,1968,Science,,13(162),1243-1248.

Hedstr?m,P.,& Swedberg,R.(Eds.),1998,:,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ilmann,S.,2008,From Local Experiments to National Policy:the Origins of China's Distinctive Policy Process,,(59),1-30.

Kunce,M.,& Shogren,J.F.,2005,On Interjurisdictional Competition and Environmental Federalism,,50(1),212-224.

McGuire,T.J.,1991,Federal Aid to States and Localities and the Appropriate Competitive Framework,In :,Urban Institute Press.

Mckinnon,R.I.,1991,Financial Control in the Transition from Classical Socialism to a Market Economy.,55(4),107-122.

Mckinnon,R.I.,1992,Taxation,Money,and Credit,in a Liberalizing Socialist Economy.,2525(1),97-112.

Millimet,D.L.,2003,Assessing the Empirical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Federalism,,43(4),711-733.

Oi,Jean C.and Chaohua Han.2006.“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Complementarities:The Evolution of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in China,” unpublished manuscript,Stanford University.

Oi,J.C.,1989,:(Vol.3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i,J.C.,1992,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45(1),99-126.

Schout,A.,& North,D.C.,1990,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101(409),1587.

Shipan,C.R.,& Volden,C.(2010).Bottom-up Federalism:The Diffusion of Antismoking Policies from u.s.Cities to States. ,50(4),825-843.

Stinchcombe,A.,1991,The Conditions of Fruitfulness of Theorizing about Mechanisms in Social Science,,21,No.3,p.370,p.371.

Tolbert,P.S.,& Zucker,L.G.,1983,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s: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1880-1935.,28(1),22-39.

Walker,J.L.,1969,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mong the American States,,63(3),880-899.

Walker,R.M.,2006,Innovation Type and Diffus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Local Government,,84(2),311-335.

Weitzman,M.L.,& Xu,C.,1994,Chinese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as Vaguely Defined Cooperatives.,(18),12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