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85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与社会认同研究:基于福建的田野调查图书

On Taiwanese Businessmen’s Social Adaptation and Social Identity: Based on Fieldwork in Fujian

SSAPID:101-6171-5238-32
ISBN:978-7-5097-6001-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社会流动、社会认同理论、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大陆台商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社会流动,以及他们在大陆的适应与融合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书中分析了台商在大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社会融合困境,剖析了目前大陆台商群体仅限于“小圈子”建构本土化生活,结果造成经济“深耕大陆”而生活很难“根植大陆”的现实冲突,指出出现这些问题既有台商跨界的现实原因,更与当下台湾政局混乱有关。

相关信息

丛书名:海西求是文库
作 者: 严志兰
编 辑:单远举;关晶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中参加的主要活动项目表(2008年10月~2010年5月)

 序

 附录五 部分田野调查笔记与访谈录音文字稿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海西求是文库》编辑委员会

 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1.以田野调查法收集质性研究资料

     2.以问卷调查法收集定量研究资料

     3.文献研究

    (二)资料分析方法

   三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田野调查地点简介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 现实意义

   二 学术意义

 第二章 主要概念解析与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主要概念解析

   一 台商

   二 社会适应

   三 跨界流动

   四 社会认同

  第二节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研究文献综述

   一 大陆台商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方法

    (二)文献研究方法

    (三)问卷调查方法

    (四)个案研究方法

   二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一)台商能否融入当地?

    (二)台商社会适应的层面

   三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跨界流动视角下的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二)认同视角下的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三)社会关系网络视角下的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小结

 第三章 大陆台商群体出现的动因

  第一节 台商投资大陆及其动因

   一 走向稳定与和平的两岸关系是台商投资大陆的根本性基础

   二 发展势头良好的大陆经济是台商投资大陆的重要历史性契机

   三 与时俱进的大陆台商政策是台商投资大陆的制度性保障

   四 逐渐灵活松动的台湾大陆政策是台商投资大陆的辅助性推手

   五 两岸投资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台商投资福建及其动因*

   一 闽台“五缘”关系是台商投资福建的先天优势

   二 闽台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是台商投资福建的持续推动力

   三 海峡西岸经济区政策优势逐步提升是台商投资福建的后发优势

   四 台商在福建的发展

  第三节 后ECFA时代台商在大陆持续稳定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 抓住历史机遇:发挥ECFA的经济整合效应,在深化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中实现互利双赢

   二 放大政策效应:以更加灵活务实的台商政策,助力台商在大陆的转型升级

   三 创新社会管理: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并举,促进台商在大陆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

  小结

 第四章 大陆台商跨界流动的类型:基于福建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大陆台商工具型跨界流动

   一 追逐市场型跨界流动

   二 个人发展型跨界流动

   三 朋友介绍型跨界流动

   四 招商引资型跨界流动

   五 公司委派型跨界流动

  第二节 大陆台商情感型跨界流动

   一 家庭/家族安排型

   二 回报故乡型

   三 改变生活方式型

  小结

 第五章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的实证研究:以福建台商为例

  第一节 大陆台商经济层面的适应

  第二节 大陆台商生活层面的适应

   一 居住安排

   二 日常生活安排

   三 日常生活感受

   四 生涯规划

  第三节 大陆台商社会层面的适应

   一 人际交往与社团参与

   二 社会支持网

   三 社会交往倾向

  小结

 第六章 大陆台商的社会认同:以对福建台商的实证研究为例*

  第一节 台湾民众认同问题的历史与现实

   一 台湾民众认同问题的产生及其“国家认同”意识的变迁

    (一)台湾民众认同问题的产生

    (二)台湾民众认同危机的深化

    (三)2008年以来台湾民众认同的新动向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影响台湾民众认同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岛内因素:社会权力强力介入民众认知的修复与重构

    (二)大陆因素:对台政策与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消长对台湾民众认同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国际因素:长期以来美、日等国不放弃插手干预台湾问题,干扰台湾民众健康认同的建构

  第二节 大陆台商社会认同的实证研究

   一 与当地社会的互动感受

   二 地域身份认同

   三 群体身份认同

   四 文化身份认同

  第三节 在绵密的两岸双向交流中夯实台湾民众认同的社会基础

   一 从政治认同到社会认同:全面观察台湾民众认同的变化、发展

   二 两岸认同的困境:经济交流与政治认同不会自然衔接

   三 共建新的集体记忆:台湾民众认同的危机也是建构两岸共同认同的历史转机

   四 构建两岸命运与生活共同体:夯实两岸共同认同的社会基础

  小结

 第七章 大陆台商跨界流动与社会适应的差异性:以福建台商为例*

  第一节 大陆台商跨界流动的差异性

   一 台商企业主的流动动机

   二 台商个体户的流动动机

   三 “台干”的流动动机

   四 “台太”的流动动机

  第二节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的共性

   一 普遍的不安全感

   二 渐增的竞争压力

   三 不明说的优越感

  第三节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的差异性

   一 社会适应的时间差异

   二 台商企业主社会适应的差异性

   三 台商个体户社会适应的差异性

   四 “台干”社会适应的差异性

   五 “台太”社会适应的差异性

  小结

 第八章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的策略性*

  第一节 建构跨界的生活:跨界生活方式与跨界社会空间

   一 福建台商两岸间跨界流动的常态化与前提条件

   二 跨界社会空间的建构:跨界流动的动力之源

   三 跨界流动的意义

  第二节 重建心理秩序:双向认同与情境性认同

   一 移民认同研究理论回顾

   二 双向认同与情境性认同:福建台商的认同特征

   三 心理秩序的重建

  第三节 全面嵌入当地社会:多元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

   一 移民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理论回顾

   二 福建台商社会关系网络的类型与建构策略

   三 “大圈子”和“小圈子”:福建台商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过程

   四 全面嵌入当地社会

  小结

 第九章 两岸社会融合实践进展:以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管理”为例*

  第一节 平潭综合实验区及其“共同管理”理念提出的意义

   一 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意义

    (一)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建设开启了两岸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建设搭建了两岸共同认同建构的平台

    (三)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两岸社会融合的新载体

   二 大陆提出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管理”理念的意义

    (一)“共同管理”体现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心胸与自信

    (二)“共同管理”是构建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突破口

    (三)“共同管理”是大陆打破两岸政治关系僵局的积极尝试

  第二节 两岸“共同管理”的特点

   一 管理发展上的阶段性

   二 管理对象上的两岸元素

   三 管理理念上的服务性

   四 管理主体上的多元性

  第三节 两岸“共同管理”实践的领域

   一 经济领域的“共同管理”

   二 社会领域的“共同管理”

   三 文教医疗卫生领域的“共同管理”

   四 司法领域的“共同管理”

   五 行政领域的“共同管理”

   六 通信传媒领域的“共同管理”

   七 民政领域的“共同管理”

   八 市政领域的“共同管理”

   九 宗教领域的“共同管理”

   十 海关领域的“共同管理”

  第四节 两岸“共同管理”的现实障碍及其克服

   一 两岸“共同管理”法规制度障碍及其克服

   二 两岸“共同管理”制度对接困难及其克服

   三 两岸“共同管理”动力不足的困扰及其克服

   四 两岸“共同管理”政局变化与政党轮替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五节 推动两岸“共同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宣传,打造平潭品牌

   二 利益导向,提升台湾参与意愿

   三 争取政策,落实先行先试

   四 人才引进,提供智力支持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建构两岸人民和谐共处的生活共同体*

  第一节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的一般性特征:主动适应与积极接纳

  第二节 建构两岸人民和谐共处的生活共同体的意义与思路

   一 建构两岸人民和谐共处的生活共同体的意义

   二 促进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思路

  第三节 建构两岸人民和谐共处的生活共同体的社会政策建议

 附录一 访谈对象编码表(2008年10月~2009年12月)

 致谢

 附录三 福建台商社会适应调查问卷

 附录四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学界研究两岸关系,大多在政治、经济诸多宏观层面着力,而以人为本,深入人的心灵、人的心理方面的研究则并不多见。本书可以说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开拓性研究,不啻为两岸关系研究深入的一个标志。本书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社会流动、社会认同理论、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大陆台商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社会流动,以及他们在大陆的适应与融合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尽量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的结果及大量的翔实资料、数据,系统分析了台商在大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社会融合困境。本书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既有文件调查也有田野调查,从而剖析了目前大陆台商群体仅限于“小圈子”建构本土化生活,结果造成经济“深耕大陆”而生活很难“根植大陆”的现实冲突。更重要的是,作者同时提出出现这些问题既有台商跨界的现实原因,更与当下台湾政局混乱有关,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1.〔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美〕艾米娅·利布里奇、里弗卡·图沃-玛沙奇、塔玛·奇尔波:《叙事研究:阅读、分析和诠释》,王红艳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英〕布朗:《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陈彬:《上海机会:一个台商研究中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陈蘋、叶世明:《两岸通婚研究》,海风出版社,2008。

8.陈孔立:《走近两岸》,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9.陈孔立:《走向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九州出版社,2010。

10.陈先才:《台海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11.陈晓毅、马建钊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移动与适应——基于广东的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

1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3.陈映芳:《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学林出版社,2003。

14.〔美〕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5.〔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6.邓利娟主编《21世纪以来的台湾经济:困境与转折》,九州出版社,2004。

17.邓利娟、石正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研究》,九州出版社,2008。

18.《2009人类发展报告》编写小组:《2009人类发展报告·跨越障碍:人员流动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19.范玉春:《移民与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0.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1.〔美〕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马洪、李清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22.风笑天等:《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3.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金融学会、“台湾金融研训院”主办《海峡两岸金融合作高层研讨会论文集》,2009。

24.〔日〕广田康生:《移民和城市》,马铭译(据日本有信堂1997年版本译出),商务印书馆,2005。

25.国家计委社会发展司、外交部国际司编《社会发展,共创未来: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文件选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6.韩清海主编《中国企业史·台湾卷》,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27.姜殿铭、许世铨:《台湾2000》,九州出版社,2001。

28.蒋勋等:《行走台湾:台湾文化人说自己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9.李非主编《台湾研究25年精粹·两岸篇》,九州出版社,2005。

30.李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九州出版社,2000。

31.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2.李鹏:《海峡两岸经济互赖之效应研究》,九州出版社,2010。

33.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4.梁章林主编《我从台湾来》,海风出版社,2008。

35.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等:《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上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36.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重庆出版社,2009。

37.林其锬、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38.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39.刘正山:《幸福经济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40.龙应台:《野火集》,文汇出版社,2008。

41.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42.吕良弼主编《海峡两岸五缘论》,方志出版社,2003。

43.〔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吴敏、子羽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4.陆益龙:《嵌入性适应模式:韩国华侨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5.陆益龙、邢朝国:《文化多元化与社会认同》,载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6.〔英〕马丁·沃尔夫:《流动中的人类——国际移民的神话般现实》,顾目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10期。

47.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学苑出版社,2001。

48.马跃征主编《地缘·根源·家园——闽台地缘关系研究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49.〔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0.〔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1.〔美〕诺曼·K.邓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周勇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52.彭莉主编《台湾研究新跨越·两岸观察》,九州出版社,2010。

53.渠敬东:《生活世界当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4.全国台湾研究会编《全国台湾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55.全国台湾研究会编《全国台湾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56.〔美〕莎兰·B.麦瑞尔姆:《质化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研究的扩展》,于泽元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7.〔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05。

58.〔澳〕斯蒂芬·卡斯特尔:《全球化与移民:若干紧迫的矛盾》,载《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9.陶庆:《福街的现代“商人部落”:走出转型期的社会重建合法性危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0.〔美〕托马斯、〔波兰〕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译林出版社,2002。

61.[挪威]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小地方,大议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董薇译,商务印书馆,2008。

62.王赓武:《“移民及其敌人”》,载《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3.王春光:《巴黎的温州人:一个移民群体的跨社会建构行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64.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5.谢鹏飞、叶显恩主编《大陆台商研究》,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

66.徐平:《文化的适应和变迁——四川羌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7.严泉、陆红梅:《台湾的中产阶级》,九州出版社,2009。

68.杨丹伟:《解析台湾的大陆政策》,群言出版社,2007。

69.叶劲光:《凝望海峡》,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

70.张传国:《台商大陆投资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

71.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商务印书馆,2004。

72.张志南、李闽榕主编《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3.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4.郑一省:《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海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75.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商务印书馆,1995。

76.朱云汉:《台湾民主转型的经验与启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7.安增军:《福建吸收台商投资的现状、特征及政策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

78.柏兰芝、潘毅:《跨界治理:台资参与昆山制度创新的个案研究》,载卢锋主编《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第三辑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9.陈恩:《台商投资广东心态探析》,《岭南学刊》1996年第5期。

80.陈恩:《新世纪台商投资心态嬗变探析》,《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2期。

81.陈孔立:《自尊需求与“台湾人认同”》,《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2期。

82.陈孔立:《台湾社会的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5期。

83.陈孔立:《台湾民意的三个层次》,《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1期。

84.陈凌:《台湾“个体户”厦门快乐创业》,《厦门商报》2008年12月8日第B04版。

85.陈为年:《“五缘”网络对企业主管选才用人态度影响关系的研究——以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台商企业为例》,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1。

86.陈先才、刘国深:《两岸社会一体化的理论架构与实现路径》,《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6期。

87.陈子国、潘清、晓惠:《对祖国建立新认同 大陆台商进入“后寻根时代”》,《台声》2004年第10期。

88.〔加〕戴安娜·布莱顿:《后殖民主义的尾声:反思自主性、世界主义和流散》,《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

89.方军祥、李波:《种族和谐的新加坡》,《当代世界》2004年第7期。

90.古小明:《两岸社会统合趋势下台湾民众政治认同问题的思考》,《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6期。

91.〔西班牙〕华金·阿郎戈:《移民研究的评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第3期。

92.黄祖显:《论台商大陆投资的进入模式及所有权策略——以东莞与昆山地区为研究对象》,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

93.胡苏云:《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94.胡文生:《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问题的由来、历史及现实》,《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95.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96.鞠海涛:《当代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透视》,《两岸关系》2005年第3期。

97.李非、刘严毅:《台商登陆20年》,《政协天地》2008年第4期。

98.李秘:《从人际信任到制度性信任:两岸互信建立机制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1期。

99.李秘:《从联锁社群到社会网络:走向民间交流的两岸关系》,《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6期。

100.李明欢:《国际移民学研究:范畴、框架及意义》,《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01.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02.李明欢:《群体效应、社会资本和跨国网络》,《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03.李启龙:《中国共产党与1978年以来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3。

104.李志勇:《台商“异/己”,“异域/故乡”之认同区辨——以上海从事文化产业的台商为例》,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5.雷玉虹:《戴国煇的台湾人身份认同研究视角》,《台湾研究》2011年第6期。

106.林红:《和平发展形势下台湾民众的“中国意识”》,香港《中国评论》2012年5月号。

107.刘国深:《试论百年来“台湾认同”的异化问题》,《台湾研究集刊》1995年第3/4期。

108.刘景岚:《台湾政治转型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09.刘强:《社会记忆与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10.刘文正:《1988年以来台商大规模投资内地的进程与特点》,《创新》2010年第5期。

111.刘文斌:《台湾“国家认同”变迁下的两岸关系》,问津堂书局,2005。

112.刘伟:《在华外籍就业人员的社会适应》,《社会》2010年第1期。

113.刘相平:《1993年台商赴大陆投资“井喷性”增长之原因探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

114.刘玉照:《“移民化”及其反动——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分析》,《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7期。

115.刘玉照:《组织中的“断裂”与大陆“台湾人”群体的社会融合》,载《“台商研究工作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兴大学,2008。

116.陆芳萍:《上海市女性劳动力移民的社会适应过程研究——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个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117.马清:《反移民化:社会资本与社会结构的双向契合——以上海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社会适应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18.钱超英:《自我、他者和身份焦虑——论澳大利亚华人文学及其文化意义》,《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19.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120.邵宗海:《共同缔造化解认同撕裂危机》,香港《中国评论》2011年5月号。

121.沈秋贵:《“三通”对台湾经济发展有百利——从福州台资企业发展谈起》,《统一论坛》2007年第1期。

122.舒瑶:《“台太”的社会融入:基于上海的个案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123.孙云、刘盛:《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危机的成因分析——一种“斯德哥尔摩现象”的解读》,《台湾研究》2009年第4期。

124.孙展、陈晓:《两岸政局背后的台商势力》,《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5月23日。

125.唐永红:《两岸一体化先行先试区:新形势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台角色与作用》,《统一论坛》2010年第2期。

126.汤绍成:《台湾认同问题的吊诡》,香港《中国评论》2012年6月号。

127.王苍柏:《也谈华人》,《读书》2004年第10期。

128.王成超、黄民生:《台商投资大陆地区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拓展研究》,《人文地理》2008年第6期。

129.王春光、Jean Philippe BEJA:《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30.王春光:《新生代农村人口流动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31.王茹:《两岸命运共同体与两岸公共生活的建构——以两岸民众的沟通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3期。

132.王茹:《台湾“两岸族”的现状、心态与社会融入情况》,《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3期。

133.王茹:《“两岸族”台胞的社会身份认同与两岸命运共同体》,《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1期。

134.汪天德:《台湾的认同危机和台独势力的发展》,《思想战线》2007年第4期。

135.汪雨田:《台商在厦门及泉州就医环境调研》,《现代经济》2009年第1期。

136.文军:《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37.吴德进:《台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亚太经济》2008年第6期。

138.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139.吴前进:《冷战后华人移民的跨国主义——以美国华人社会为例》,《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40.吴前进:《1990年以来中国-新加坡民间关系的发展——以中国新移民与当地华人社会的互动为例》,《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141.吴前进:《跨国主义:全球化时代移民问题研究的新视野》,《国际观察》2004年第3期。

142.吴前进:《当代移民的本土化与全球化——跨国主义视角的分析》,《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8期。

143.吴前进:《跨国主义的移民研究——欧美学者的观点和贡献》,《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44.香港《文汇报》海峡西岸新闻中心:《跨海婚恋20载两岸鸳鸯卅万双》,《文汇报》2008年4月18日。

145.邢章萍:《台商,两岸经贸交流的桥梁——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胡石青》,《经济》2009年第11期。

146.闫安:《中国共产党的台商政策研究(1979~2005)》,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6。

147.闫安:《台商在大陆投资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48.杨诗源、郑伟民:《台商在福建投资发展态势与对策》,《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49.杨中旭:《两个台商的过年路线图》,《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3期。

150.叶世明:《两岸通婚与两岸关系》,《闽台关系研究》2009年第2期。

151.殷存毅、吕芳:《认同与台湾问题》,《公共管理评论》2006年第1期。

152.殷存毅:《台资企业协会与两岸关系——基于集体行动逻辑和制度制约的分析》,《台湾研究》2007年第2期。

153.余克礼:《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须正视台湾认同危机》,《统一论坛》2011年第2期。

154.余克礼:《正视台湾认同危机深化两岸和平发展》,香港《中国评论》2011年3月号。

155.张欢:《内地台商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156.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57.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158.张莹瑞、左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14(3)期。

159.张文生:《两岸政治互信与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6期。

160.张亚中:《异化的史观与认同:从我者到他者》,香港《中国评论》2012年5月号。

161.张亚中、王晓波、潘朝阳、谢大宁:《从台湾历史教科书看两岸认同危机》,香港《中国评论》2012年7月号。

162.赵定波等:《“关系”的魅力与移民的“社会适应”:中哈移民的一个考察》,《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4期。

163.赵晓霞、徐楠:《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趋势对台商投资的影响》,《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164.曾玲:《两岸人文资源与台商在大陆之运作——以厦门洪氏企业为研究个案》,《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3期。

165.郑胜利:《浙商与台商跨区域商业网络构建比较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4期。

166.郑晓东:《台商投资大陆现状与趋势》,《发展研究》2009年第8期。

167.《中国评论》社论:《增进政治互信的基础是构建共同认同》,香港《中国评论》2012年5月号。

168.周军:《台商在祖国大陆——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孙升亮》,《统一论坛》2008年第1期。

169.周丽华:《重构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基本路径》,香港《中国评论》,2011年12月号。

170.朱松岭、陈星:《“大陆台商”的非植根性状态与植根性趋势》,《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71.朱慧、任庆运、何立军:《相融共生和谐发展——昆山台商群体社会融入调研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2期。

172.庄许家菱:《提升闽南文化是发展海西的首要策略》,《厦门社科学会通讯》2009年第4期。

173.陈孔立:《“命运共同体”各自表述》,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38497,2010-12-28。

174.《成立台干协会的建议》,http://www.twgocn.net/thread-40574-1-1.html,2009-02-25。

175.董会峰、刘舒凌:《联合民调显示两岸民众一致看好未来两岸关系》,http://www.chinanews.com.cn/tw/tw-ztjz/news/2009/06-30/1755561.shtml,2009-06-30。

176.葛剑雄:《从移民史看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意识》,http://www.china-review.com/sao.asp?id=2280,2001-12-31。

177.胡善安:《去年台商在闽实际投资增长55.6%》,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2/21/c_111547922.htm,2012-02-21。

178.黄清贤:《两岸身份认同的建构——南台湾观点》,中国评论网http://www.zhgpl.com/doc/1020/6/2/2/102062294.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062294&mdate=0407004820,2012-04-07。

179.梁卓钧、陈庆祥:《福建台办主任:将加快与台湾多层次对接》,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74290619/1.html,2010-03-07。

180.林佩碧:《1000万元基金津贴社团协助新移民融入政府民间“三开”促进国民融合》,http://www.zaobao.com/social/crossroads/general/story 20090917-53967,2009-09-17。

181.刘国深:《偏狭民调乱台湾乱两岸乱世界》,http://www.zhgpl.com/doc/1021/5/1/8/102151858.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151858&mdate=0702094003,2012-07-02。

182.罗钦文:《福建加快发展对台“三通”重点推动滚装运输发展》,http://www.chinanews.com.cn/tw/news/2010/01-21/2083338.shtml,2010-01-21。

183.罗钦文:《闽台海上直航客运“井喷”:春运首破单日5000人次》,http://www.chinanews.com.cn/tw/news/2010/02-19/2126171.shtml,2010-02-19。

184.朴光星:《中国的跨国移民研究》,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shwl/P020090515311582657822,2009-05-15。

185.《台胞清明节返乡祭祖人数大增》,http://www.hsdcw.com/html/2009-4-4/181673.htm,2009-04-03。

186.台太庄许家菱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119d4d0100gwye.html。

187.《两岸文化共同体 台湾可藉此摆脱孤立》,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1/9/9/101119926.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1119926,2009-11-23。

188.许雪毅:《福建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逾2000个》,http://news.xinhua-net.com/tw/2010-01/04/content_12752264.htm,2010-01-04。

189.王毅:《两岸交往机制化和制度化进程日趋明朗》,http://news.xin-huanet.com/tw/2009-12/30/content_12730852.htm,2009-12-30。

190.《远见》杂志民调中心:《两岸互动一年:马英九满意度》,http://www.gvm.com.tw/gvsrc/200907_GVSRC_others.pdf,2009-07-16。

191.《远见》杂志民调中心:《“马总统满意度;大陆撤飞弹相关议题”民调》,http://www.gvsrc.net.tw/dispPageBox/GVSRCCP.aspx?ddsPageID=POLITICS&view=2010&dbid=3111112010,2010-10-22。

192.章念驰:《对和平发展勿抱肤浅认识》,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1/8/6/101118696.html?coluid=33&kindid=541&docid=101118696&mdate=1125100824,2009-11-24。

193.张羽:《台湾专业人才或在闽任公务员》,http://www.chinataiwan.org/jl/kj/201002/t20100203_1245290.htm,2010-02-03。

194.中国新闻社《世界华商发展报告》课题组:《2008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http://i3.chinaqw.com/2008ind/2008ind.html,2009-02-02。

1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4年福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情况回顾》,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217/111561501t.shtml,2005-02-17。

196.左军:《大陆生活记实——价值观与价钱观》,http://www.twgocn.net/viewthread.php?tid=39517&page=1&authorid=25772009-1-24,2009-01-24。

197.蔡宏进:《迁移大陆台商调适过程中社会互动问题之研究》,《东吴社会学报》2001年第10期。

198.蔡宏明:《台商在大陆之适应障碍与解决之道》,第四届“两岸远景论坛”两岸交流的回顾与展望会议论文,2004。

199.陈彬:《移民上海——我的台湾经验遇上上海派作风》,台北市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200.陈朝政:《台商在两岸的流动与认同:经验研究与政策分析》,台湾东吴大学博士论文,2005。

201.陈铿任、吴建华:《是故乡,还是异乡?从东莞台校学生的学习经验看台商子女的身份认同意向》,《台湾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1(2)期。

202.陈相菱:《台商对中国大陆投资驱动力:以资源基础观点与市场基础观点分析》,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硕士论文,2009。

203.陈振伟、耿曙:《挥别发展型国家?昆山地方治理模式的转型》,本文初稿宣读于中国政治学会在台北举办的“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assroots Democracy and Local Governance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Era”,2004。

204.陈志柔:《中国地方治理与台商社会资本》,《“台商研究工作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兴大学,2008。

205.邓建邦:《中国配偶之台干家庭的迁徙行为与身份安排》,载《“台商研究工作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兴大学,2008。

206.邓建邦:《建构跨国社会空间作为流动生活的策略:台商在上海与广东》,发表于2007年台湾社会学会年会,2007年11月。

207.邓建邦:《接近的距离:中国大陆台资厂的核心大陆员工与台商》,《台湾社会学》2002年第3期。

208.邓建邦:《我们是谁?跨社会流动下中国大陆台商的认同》,“跨界流离:公民身份、认同与反抗”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世新大学,2005。

209.邓建邦:《台湾劳工在中国——重新理解中国台干现象》,本文宣读于2006年台湾社会学年会暨“国科会”专题研究成果发表会“走出典范:五十年的台湾社会学”,台中东海大学,2006。

210.邓建邦、魏明如:《家庭企业与世代变迁:以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台商为例》,《中国大陆研究》2010年第53卷第3期。

211.邓建邦:《持续地回家:大上海台商经理人员的移居生活》,《台湾社会学》2009年第18期。

212.邓开元:《台海两岸政治关系之发展1991~2005年》,台湾“中山大学”大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213.高长、许源派:《制度环境衍生的交易成本与大陆台商因应策略之探讨》,发表于“展望两岸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致理技术学院、“中华欧亚基金会”合办,2004。

214.高长、蔡依帆:《贸易、投资与两岸产业分工之发展》,政治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数据库讲座,2007。

215.郭正亮:《三通政策,民进党战略错误》,《中国时报》2008年12月1日A12版。

216.耿曙:《台商研究:问题意识与理论观点》,http://tai-shang.nccu.edu.tw/forumshow.php?id=147,2007-01-29。

217.耿曙、陈陆辉:《两岸经贸互动与台湾政治版图:南北区块差异的推手?》,《问题与研究》2003年第6期。

218.耿曙:《中国大陆台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站在新移民研究的起点?》,载《“台商研究工作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兴大学,2008。

219.耿曙、林瑞华:《两岸经济整合的政治影响:分析两岸整合的理论架构》,论文发表于台湾嘉义南华大学第二届亚太学术研讨会“东亚区域整合对台湾安全与发展的影响”,2004。

220.耿曙、林瑞华:《制度环境与协会效能:大陆台商协会的个案研究》,《台湾政治学刊》2007年第11(1)期。

221.耿曙:《“两岸族”?大上海地区台商的国家认同》,全球化之下的人权保障与人才共享研讨会,台湾法爱公德会、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2006。

222.耿曙、林琮盛:《全球化背景下的两岸关系与台商角色》,《中国大陆研究》2005年第48(1)期。

223.龚宜君:《出路:台商在东南亚的社会型构》,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2005。

224.顾长永:《台湾移民东南亚现象与经济关系》,《台湾东南亚学刊》2006年第3(2)期。

225.顾长永:《台商在东南亚:台湾移民海外第三波》,高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226.黄国隆、黄敏萍、蔡启通、陈惠芳:《台商派驻大陆合资企业之管理人员的生活适应与该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台大管理论丛》1997年第9(2)期。

227.黄宗仪:《全球都会区域的弹性身份想像:以台北与上海为例》,《文化研究》2007年第4期。

228.赖慧君:《台商赴大陆投资额与投资区位因素之实证研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台湾中原大学硕士论文,2008。

229.李道成、徐秀美:《经商中国:大陆各地台商的赚钱经验》,台北:《商讯文化》,2001。

230.李欣儒、耿曙:《跨入全球新世界?上海台湾人社群中的阶级分野》,台北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跨界流离:全球化时代移民/工与社会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2004。

231.李志刚:《客居中国的非洲移民》,《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9年第12期。

232.林家煌:《平坦的世界,平等的身份?:谁决定台商企业内部的台、陆干关系?》,载《“台商研究工作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兴大学,2008。

233.林家煌、耿曙:《登门不入室:大陆台商信任结构、协力网络与产业聚集》,宜兰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政治学系“第五届政治学与资讯科技研讨会”,2005。

234.林平:《水乳交融还是油水分离?从居住空间看台湾人对当地的认同》,载《“台商研究工作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兴大学,2008。

235.林瑞华:《国家与网络环伺下的台资企业协会:协会参与动力之探讨》,台湾政治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236.林瑞华、耿曙:《经济利益与认同转变:台商与韩商个案》,《东亚研究》2008年第1期。

237.林瑞华:《台商能否融入大陆》,http://tai-shang.nccu.edu.tw/forumshow.php?id=558,2008-05-09。

238.林千翔:《产业大转移,台商准备好了吗?》,《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9年第11期。

239.林震岩、林雅惠、赖慧君:《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之台商投资分析》,《明新学报》2009年第35(1)期。

240.林祖嘉、陈建良:《台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关系》,《公共事务评论》2006年第2期。

241.刘隆礼:《中越两地台湾商会组织与功能发展比较研究:以上海台商协会与越南台湾商总为例》,台湾佛光大学硕士论文,2006。

242.刘仁杰、封小云:《亚洲巨龙:台、日、港投资大陆风云录》,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6。

243.刘仕杰:《台商不好当》,《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8年第10期。

244.刘胜骥、杨慧文:《台湾学生留学大陆之现况研究》,《中国大陆研究》2002年第45(6)期。

245.刘小璐:《六个城市,六个世界》,《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4年第3期。

246.龙冠海、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71。

247.齐志杰:《中国大陆劳动合同法解析及其对企业之影响》,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2008。

248.陶孟仟:《大上海地区的台湾移民对子女教育的安排》,《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9年第12期。

249.宋晓薇:《企业/公民身份之名与实:台资企业、地方政府与当地社区互动关系》,台湾“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6。

250.孙瑞穗:《中国热·女儿身·我的台湾腔以及她的历史纠结:上海研究田野笔记》,《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5年第4期。

251.王宏仁:《草根跨国投资与跨国社区的建立:以在越南的台湾人为例》,《亚太研究论坛》(专题研究Ⅱ:台越关系专辑)2004年第24期。

252.王业桂、罗国英:《影响台籍主管与大陆籍部属建立人际互信的因素》,《本土心理学研究》2005年第23期。

253.王君琳:《流动的家——大陆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与认同》,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254.王韦翔:《台商赴中国大陆投资策略与绩效关系之研究》,台湾中原大学企业管理学系硕士论文,2007。

255.吴介民:《台商社群的“关系敏感带”与“象征行动群聚”》,《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4年第3期。

256.吴孟洁:《漂洋过海的生活:台商女性配偶的迁移与转变》,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257.吴孟洁:《从幕后到幕前?台商配偶角色的转变》,《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5年第5期。

258.吴思华:《组织逻辑:人情与理性》,载张苙云主编《网络台湾:企业的人情关系与经济理性》,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9。

259.邢幼田:《台商与中国大陆地方官僚联盟:一个新的跨国投资模式》,《台商社会研究季刊》1996年第23期。

260.徐斯勤、吴介民、林惠玲等:《典范转型下的中国研究:台湾研究社群的观点》,http://cfcc.nthu.edu.tw/~cfccdc/20061110paradigmshiftedconference.pdf,2006-11-10。

261.许淑幸:《两岸互动制度化之研究——从大陆台商协会的功能观之》,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5。

262.许通美:《探究世界秩序:一位务实的理想主义的观点》,台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63.萧新煌、王宏仁、龚宜君主编《台商在东南亚:网络、认同与全球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亚太研究计划,2002。

264.叶旺铭演讲,黄佩君整理《一招半式能闯遍江湖?浅谈台商管理现象》,《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9年第11期。

265.詹静怡:《大陆地区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角色与功能之研究——以天津市、上海市及东莞为例》,台湾东海大学硕士论文,2002。

266.詹晓雯:《台商/台干与大陆人的差异建构:谈界线的维持与游移》,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

267.张家铭:《台商投资中国的在地反应:以苏州地区(的公众评价)为例》,载《“台商研究工作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兴大学,2008。

268.张家铭:《跨界投资中国及社会适应——台商、日商与韩商比较》,《东亚研究》2008年第1期。

269.张家铭、吴翰有:《全球化与台资企业生产协力网络之重构:以苏州台商为例》,载东吴大学社会学系主编《全球化、苏南经济发展与台商投资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东吴大学社会学系,2001。

270.张乐天:《田野工作的文化自觉:兼谈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5年第5期。

271.曾纪幸:《台商在大陆之企业网络与关系网络之研究》,《企业管理学报》2004年第62期。

272.曾嬿芬、吴介民:《新公民群体的浮现:迁移中国之台湾人成员身份的跨国化》,载《“台商研究工作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兴大学,2008。

273.郑陆霖:《一个半边陲的浮现于隐藏:国际鞋类市场网络重组下的生产外移》,《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9年第35期。

274.郑志鹏:《中国台商竞争力的来源:一个社会学式的分析》,载《“台商研究工作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兴大学,2008。

275.周素卿、陈东升:《后进者的全球化:移地的地域生产网络建构与台商在东南亚的投资经验》,载萧新煌主编《台商在东南亚:网络、认同与全球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亚太研究计划,2002。

276.朱胤慈:《跨界流动,跨界认同?》,《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8年第9期。

277.庄绍岳:《日久他乡是故乡?》,《当代中国研究通讯》2008年第9期。

278.Alfred Sauvy,1966. 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 New York:Basic Books,Inc.

279.Alvarez,R.R.,1987. “A Profile of the Citizenship Process among Hispan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I.M.R.,(21).

280.Aronowitz,M.,1984.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Adjustment of Immigrant Childre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M.R.,(18).

281.Barbara Schmitter Heisler.,2000.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From Assimilation to Segmented;Assimilation,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to the Global Arena,”in Caroline B.Brettell & James F.Hollifield eds.,Migration Theory: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New York:Routledge,77-96.

282.Bonacich,E.,1973. “A Theory of Middleman Minorities,” A.S.R.,(38).

283.Brubaker,William Rogers.,1989. “Membership Without Citizenship: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 of Noncitizens,” Immigr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Citizenship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edited by Rogers Brubaker.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84.Brubaker,William Rogers.,1992. Citizenship and nationhood in France and German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85.Caroline B.Brettell.,2000. “Theorizing Migration in Anthropology: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Networks,Identities,Communities,and Global-scapes,”in Caroline B.Brettell & James F.Hollifield eds.,Migration Theory: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New York:Routledge,97-136.

286.Douglas S.Massey et al.,1996.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3(19):431-466,in Robin Cohen ed.,Theories of Migration,Cheltenham,UK & Brookfield,VT:Elgar,181-216.

287.Faist,Thomas,2000. “Transnationa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Citizenship and Culture,”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3(2):189-222.

288.Faist,Thomas,Gerdes,Jurgen,Rieple,Beate,2004. “Dual Citizenship as a Path-Dependent Proces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8):913-944.

289.Glodring,Luin,1999.“Power and Status in Transnational Social Spaces,” in Migration and Transnational Social Spaces,Edited by Ludger Pries,Aldershot,Hants.England;Brookfield,Vt.:Ashgate.

290.Goldscheider G.,1983. Urban Migrants in Developing Nations. Westview Press.

291.Gold.,S.,1989 Differential Adjustment Among New Immigrant Family Membe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17).

292.Jacobson,David.,1997. Rights across Borders.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93.James Clifford.,1994. “Diasporas,” Cultural Anthropology,(9):302-338.

294.James F.Hollifield.,2000.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How Can We ‘Bring the State Back In’?”in Caroline B.Brettell & James F.Hollifield eds.,Migration Theory: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New York:Routledge,137-185.

295.Jones,W.,1980. “Newcomers’ Biographical Explanations:The Self as An Adjustment Process,” Symbolic Interaction,(3):83-94.

296.Kahane,R.,1986. “Informal Agencies of Socializ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of Immigrant Youth into Society:An Example from Israel,” I.M.R.,(20):21-39.

297.Kim,K.C.,and Hurch,W.M.,1984. “Adhesive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of Korean Immigrants in the U.S.:An Alternative Strategy of Minority Adaptation,” I.M.R.,(18):188-216.

298.Kim,Y.Y.,1987. “Preface,”in Y.Y.Kim,& W.B.Gudykunst(Ed.),Cross-cultural Adaptation:Current Approaches. Newbury Park:Sage,7-17.

299.Kim,Y.Y.,1988.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An Integrative Theory. Clevedon,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s.

300.Kim,Y.Y.,1995.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An Integrative Theory,”in R.L.Wiseman Eds,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ousand Oaks,CA:Sage.

301.Kim,Y.Y.,2001. 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Inc.

302.Kim,Y.Y. & Gudykunst,W.B.Eds.,1988.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Current Approaches. 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

303.Kobrin,F.e.,1983. “Out-migration and Ethnic Communitie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7):425-444.

304.Lan,Pei-Chia,2003. “Negotiating Social Boundaries and Private Zones:The Micropolitics of Employing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Social Problems,(50).

305.Lee,B.A.et al.,2004. “Revisiting the Contact Hypothesis:The Case of Public Exposure to Homelessness,” A.S.R.,(60):40-63.

306.Levitt,Peggy and Nina Glick Schiller.,2004. “Conceptualizing Simultaneity:A Transnational Social Field Perspective Society,”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8):1002-1039.

307.Levitt,Peggy and Rafael de la Dehesa.,2003.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and the Redefinition of the State:Variations and Explanation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6):587-611.

308.Linda G.Basch,Nina Glick Schillier and Christina Blanc-Szanton.,1994. Nation Unbound:Transnational Projects,Post-colonial Predicaments,and De-territorialized Nation-States. Langhorne,PA:Cordon and Breach.

309.Luo,Qi and Christopher Howe,1992.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Asia Pacific:The Case of Taiwanese Investment in Xiamen,” China Quarterly,(136):746-769.

310.Luo,Jar-der and Yeh,Yung-chu,2002. “From Family Business to Business Family: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oduction Networks in Taiwan’s Garment and PC Industry,”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3):71-94

311.Mark Granovetter,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1):481-510.

312.Meyers,Eytan,2000.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Immigration Policy—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4(4):1245-1282.

313.Merger,M.N.,1992. “Ethnic Enterprises in Ontario:Immigrant Participation in the Small Business Sector,” I.M.R.,(3).

314.Michael Kearney,1994.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The Anthropology of Global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ism,”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24):547-565.

315.Nielsen,F.,1985. “Toward a Theory of Ethnic Solidarity in Modern Societies,” A.S.R.,(50).

316.Owig,Karen Fog and Ninna Nyberg Sorensen.,2002. Work and Migration:Life and Livelihoods in a Globalizing World. New York:Routledge.

317.Paasi,A.,2003. “Region and Place:Regional Identity in Question. Progress,” Human Geography,27(4).

318.Pachon,H.,1987. “Naturalization:Determinants and Process in the Hispanic Community,” I.M.R.,(21).

319.Peshkin,A.,1988. “In Search of Subjectivity—One’s Own,” Educational Researcher,17(7):17-22.

320.Portes,A.,1984. “The Rise of Ethnicity:Determinants of Ethnic Perceptions Among Cuban Exiles in Miami,” A.S.R.,(l49).

321.Portes,Alejandro & József B?r?cz,1989. “Contemporary Immigration: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Its Determinants and Modes of In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3):606-630,in Robin Cohen ed.,Theories of Migration. Cheltenham,UK & Brookfield,VT:Elgar,1996:156-180.

322.Portes,Alejandro.,1995. “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A Conceptual Overview,”in Alejandro Portes ed.,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Essays on Networks,Ethnicity,and Entrepreneurship.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41.

323.Portes,Alejandro,1997. Globalization from Below:the Rise of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Prdinceton University.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essay was published in W.P.Smith and R.P.Korczenicz,Latin America in the World Economy. Westport,CN:Greenwood Pressd,1996:151-168.

324.Portes,Alejandro.,1997. “Immigration Theory for a New Century:Some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1):799-825.

325.Portes,Alejandro.,1998. “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4):1-24.

326.Ports,Alejandro,et al.,1999. “The Study of Transnationalism:Pitfalls and Promise of an Emergent Research Field,”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2(3):219-227.

327.Portes,A.,2003. “Conclusion:Theoretical Convergenci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in the Study of Immigrant Transnationalism,”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7(3):874-892.

328.Pries,Ludger.,2001. Internationale Migration. Bielefeld:Transcript.

329.R.Breton.,1964. “Institutional Completeness of Ethnic Community and Personal Relations of Immigrants,” A.J.S.(70):193-205.

330.Rumbaut,R.,Gold,S. and Forner,N.,2000. “Introduction:Immigration and Immigration Research,”in R.Rumbaut,S.Gold and N.Forner,Immigration Research for A New Century,Russel Sage Foundation.

331.Said,E.,1989. “Representing the Colonized:Anthropology’s Interlocutors,” Critical Inquiry,15(2).

332.Sassen,Saskia,1999. Guests and Aliens. New York:The New Press.

333.Schiller,Nina Glick,Linda Basch,and Cristina Szanton.,1995. “From Immigrant to Transmigrant:Theorizing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68(1):48-63.

334.Schuctz,Alfred,1944. “The Stranger:An Essay in Social Psycholog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9):499-507.

335.Siegel,Larry J.,Brandon C.Welsh,and Jowseph J.,Senna. 2002. “Juvenile Delinquecy,” Selected Chapters Belmont,Californi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336.Sluzki,C.E.,1979. “Migration and Family Conflict,” Family Process,(18):379-390.

337.Smith,M.P. and Guarnizo,L.E.(eds.),1998. Transnationalism from Below,Transaction Publishers.

338.Stuart,Hall,1994.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A Reader.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39.Steven Vectovec,2001.Transnational Social Formations:Towards Conceptual Crossfertilization.University of Oxford.Paper Presented at Workshop on Transnational Migration:Comparative Perspective.June 30-July 1,2001,Princeton University,WPTC-01-16.

340.Steven Vertovec,1999. “Conceiv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nationalism,”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2):447-462.

341.Strauss,A.,1984. “Social World and Legitimation Process,” S.S.I.,(4).

342.Unruch,D.R.,1979.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World,”Symbolic Interaction,(2).

343.Ward,C.,S.Bochner & A.Furnham,2001. 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2nd ed.).Boston:Routledge Kegan Paul,2001.

344.Yancey,W.L.,Eriksen,E.P. and Juliani,N.R.,1976. “Emerging Ethnicity: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A.S.R.,(41):391-403.

345.福州市台协会大事记(1994年10月~2008年8月)。

346.福州市台协会会刊(总第1~50期)。

347.1999年台协会秘书处工作总结。

348.“福州台协会特色”和“建议事项”、台企情况反馈。

349.台协会秘书处:1999年拓展渠道年工作汇报。

350.福州市台办1999年工作总结。

351.2000年福州市台办工作目标责任。

352.福州市台办2001年各处室工作任务量化表。

353.关于修改台协会章程的专题报告。

354.中共福州市委办公厅2001年2月26日“与市台商协会领导座谈会纪要”。

355.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2001年6月28日《关于做好台协管理调研工作的通知》(附调研提纲)。

356.福州市台协会理监事2001年4月23日给习省长、曹省长的信。

357.福州市台协会秘书处2001年工作汇报。

358.福州市台协会2001年8月27日给市民政局、市社团办《关于修改市台协会章程的专题报告》。

359.福州市台办2001年各处室工作任务量化表。

360.关于落实市委、市政府“6·15”专题会议和市领导莅临台办调研提出工作任务的情况报告。

361.何立峰同志对搞好对台交流合作提出要求。

362.《陈履安先生与福州市台协会代表座谈会简报》,《台湾工作简报》2001年第15期。

363.《加强领导、强化功能》,《走访台企简报》2002年第1期。

364.《服务会员企业,推动招商引资》,《走访台企简报》2002年第2期。

365.福州市台办关于台协会工作专题会议纪要。

366.2002年6月26日市台办《专题会议纪要》(第3期)。

367.2002年台协会秘书处工作计划。

368.福州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加强台协会的管理 发挥台协会的作用》。

369.2008年:余阿财案相关复印材料。

370.2008年6月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台商子女入学指南。

371.政协福州市委员会:《在榕中青年台商(含台干)情况调查报告》,2008年8月5日。

372.《榕台金融合作浅析》(2007年6月)(福州市台协会提供内部资料)。

373.中共福州市委:《关于福州市对台经贸工作的汇报》,1993年1月29日。

374.翁文光:《榕台经贸合作浅析——学习〈中国台湾问题〉三、四、六章》,《台湾工作简报》1999年第13期。

375.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文〔2008〕276号),2008年9月1日印发。

376.福建省台办:《福建省对台经贸工作情况汇报》,2009年4月。

377.福建省经贸委:《向国台办调研组的汇报材料》,2009年9月25日。

378.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http://www.gwytb.gov.cn/

379.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

380.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http://www.fjstb.gov.cn/Template/index.html

381.中国评论新闻网:http://gb.chinareviewnews.com/

382.中国台湾网:http://gb.chinareviewnews.com/

383.华夏经纬网:http://www.huaxia.com/

384.福州市台协会:http://www.huaxia.com/

385.台商台太新天地:http://www.taima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