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4

遭遇地方图书

Encountering the Local: Responses to the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from Actors' Aspect

SSAPID:101-6160-6033-39
ISBN:978-7-5097-7906-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关注干预对象的日常生活以及项目实施者、地方官员、居民等不同地方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行为与社会关系,并以民族志方式展现和剖析发展干预的地方实践,揭示在宏观干预条件下发展项目是如何进入当地居民每日生活并最终得以成功或失败的地方逻辑;通过对地方行动者之于发展干预的解构、内化、重塑过程的分析,试图对发展干预者的角色、功能,以及发展干预本身作一制度性反思。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春艳
编 辑:韩莹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后记

 第一章 导言:宏观发展与微观干预实践

  第一节 关于发展

  第二节 关于发展干预研究

   一 宏观研究范式和干预模型

   二 微观研究范式和行动者研究方法

   三 微观范式下的发展干预实践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理论视角

    1.常人方法论与谈话分析

    2.建构论与知识、语言

   二 研究方法

    1.界面分析

    2.策略分析

    3.话语分析

    4.谈话分析

  第四节 相关概念

  第五节 社区概况与项目背景

   一 项目社区概况

   二 项目介绍

    1.能力建设

    2.基础设施建设

    3.周转金项目

 第二章 基于地方知识的界面互动

  第一节 社区之初印象

  第二节 关于食宿的故事

   一 经济效益与利益矛盾

   二 基于权力与人际关系的食宿选择

   三 村干部能力的衡量指标

  第三节 发展干预的话语建构

   一 生活信贷:由理性出发的项目规划设计

   二 隐含在话语下的村民理性思考

  第四节 会议中的谈话分析

   一 社区权力结构下的会场逻辑

   二 会场中学到的管理经验

  第五节 从互动中学习

  第六节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村干部的策略竞技舞台

  第一节 对内排挤与对外谈判:关于电脑进村的故事

   一 柳村:话语战术

   二 李村:文本控制

   三 杜村:信息封锁

   四 杜村再次发起进攻:谈判策略

  第二节 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管理:关于周转金的故事

   一 基于地方知识的管理制度

   二 制度化管理的变通形式

   三 缓解干群矛盾的策略

  第三节 内外兼顾:关于项目策划的故事

   一 基于个人利益的项目选择

   二 项目资源获取与抵制策略

  第四节 干预之外:私人关系网络支持系统

   1.第一要务:争评“贫困村”

   2.第二要务:寻求扶持部门的帮扶

  第五节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村民回应行为分析

  第一节 信息传播与反馈

   一 村民视角的信息宣传

    1.以妇女协会为例的宣传过程

    2.正式与非正式的乡村信息传播渠道比较

   二 基于信息的不同回应

    1.主动询问

    2.参与讨论

    3.猜测

    4.真假难辨的“不关心”

   三 对同一项目的不同信息反馈

    1.“穷人”的反馈

    2.“富人”的反馈

    3.“权力弱势者”的反馈

  第二节 理性与非理性行为

   一 经济理性回应行为

   二 非经济理性的文化回应行为

   三 基于不同认知的多样化行为

  第三节 由干预引发的人际关系变化

   一 以年龄为特征的人际关系

   二 以地缘为特征的人际关系

   三 以权力为特征的人际关系

  第四节 嵌入人际关系中的干预项目

   一 会议现场:周转金审核过程

   二 过程分析:社区人际关系的维系

    1.村民关系的维系

    2.保持干群关系的“安全距离”

  第五节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变化的项目执行过程

  第一节 电脑利用的变迁过程

   一 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情

   二 村委会的强权控制

   三 公共品的私人化过程

   四 反思:电脑在社区中的“融化”

  第二节 乡土文化的重建过程

   一 社区文化娱乐背景

   二 社区文化活动的复兴

   三 基于资源的权力冲突

    1.柳村文艺爱好者:刘秉阳

    2.干群矛盾的产生

    3.出现转机——村干部主动让步

   四 由活动引起的需求矛盾

    1.柳村:以牺牲老年妇女利益为代价

    2.李村:老少双赢的“婆媳之战”

  第三节 不同政治格局下的干预结果

   一 4个村庄3类特征

    1.以“斗”出名的杜村与宋村

    2.以“能”服人的李村

    3.以“和”稳民的柳村

   二 村级政治对干预项目的影响

    1.不同政治格局下的文化活动

    2.不同政治格局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四节 项目实施方的主动调整措施

   一 项目的讨价还价

   二 资金的挪用问题

   三 项目质量评估

  第五节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发展干预的解构过程

  第二节 发展干预的内化过程

  第三节 发展干预的重塑过程

  第四节 反思:“发展遭遇地方”还是“地方遭遇发展”

本书试图从发展人类学和发展社会学相结合的视角进行发展干预研究。即以在河北某乡实施的“参与式社区发展项目”(2005~2010年)为例,通过关注干预对象的日常生活以及项目实施者、地方官员、居民等不同地方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行为与社会关系,并以民族志方式展现和剖析发展干预的地方实践,揭示在宏观干预条件下发展项目是如何进入当地居民每日生活并最终得以成功或失败的地方逻辑;通过对地方行动者之于发展干预的解构、内化、重塑过程的分析,试图对发展干预者的角色、功能,以及发展干预本身作一制度性反思,并希望对从事发展干预工作的理论及实践者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阿图罗·埃斯科瓦尔,2011,《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瓦解》,王淳玉、吴惠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

蔡澍、傅春晖,2006,《从征地过程看村干部的行动逻辑——以华东华中三个村庄的征地事件为例》,《社会》第2期。

陈建平,2006,《从常规式到参与式农村发展中的角色转换问题探析》,《南方论丛》第1期。

董海荣、左停、李小云、李金才,2004,《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关系特点分析》,《农村经济》第12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苟天来、左停,2007,《农村社会关系研究评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7期。

郭于华,1994,《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

郭于华,2007,《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16654.html。

韩伟,2002,《在扶贫项目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实践与体会》,《贵州农业科学》第1期。

何绍辉,2008,《隐性维权与农民群体性礼仪表达及困境:来自湘中M村移民款事件的政治人类学考察》,《人文杂志》第6期。

贺雪峰,2004,《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贺雪峰、苏明华,2006,《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与进路》,《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贺雪峰、仝志辉,2002,《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侯钧生,2006,《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

黄光国,2004,《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景跃进,2004,《当代中国农村“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中央文献出版社。

凯默勒,2006,《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贺京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克利福德·吉尔兹,2000,《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李昌平,2005,《谁的参与式,为谁而参与》,三农中国网站,http://www.sannongzhongguo.net/shownews.asp?newsid=7098。

李红涛、付少平,2008,《“理性小农”抑或“道义经济”:观点评述与新的解释》,《社科纵横》第5期。

李明菲、许之所,2006,《语言博弈及会话策略的调整》,《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10期。

李小云,2001,《参与式发展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李小云,2005,《普通发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小云、左停、张兰英,2007,《权力为基础的发展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刘健、牛纪伟、段羡菊,2004,《财政支农两千亿,农民受益“毛毛雨”》,《人民日报》6月11日,第六版。

刘晓茜、李小云,2009,《发展的人类学研究综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9期。

卢敏、王艳国、孙彤、孙长占、钟兵仿、左停、齐顾波、李小云,2002,《农民参与式实用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不同利益群体利益整合机制探讨》,《贵州农业科学》第5期。

米歇尔·福柯,2012,《知识的考掘》,王德威译,麦田出版社。

诺曼·龙、吴惠芳,2007,《21世纪乡村研究的新挑战:一个社会学的视角》,《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潘峰,2006,《农民的经济行为是否符合理性——学术争论的回顾与思考》,《农村经济》第11期。

潘天群,2006,《决策逻辑中的悖论研究》,《安徽大学学报》第9期。

秦晖、苏文,1996,《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

丘海雄、徐建牛,2004,《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评述》,《社会学研究》第4期。

沈泉涌,2001,《“不像话”与“不听话”——关于农村干群关系冲突的话题》,《瞭望新闻周刊》第6期。

苏明、章红燕、于贞生,2001,《同播绿色文明,共铸千秋功业——中德财政合作项目:经验与展望》,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苏杨珍,2007,《农民合作与不合作的理性及理性背后的逻辑分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孙立平,1996,《“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第4期。

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期。

汤锦如,2004,《发展项目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茂美,2008,《社区政治文化:农村政治发展的认同基础》,《兰州学刊》第12期。

王伊欢、叶敬忠,2005,《农村发展干预的非线性过程》,《农业经济问题》第7期。

翁定军,2005,《冲突的策略:以S市三峡移民的生活适应为例》,《社会》第2期。

吴斌、叶敬忠,2000,《国际发展项目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

吴毅,2007,《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邢红、温亚利、刘俊昌,2005,《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博弈分析》,《绿色中国》第2期。

徐建青,1988,《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理论〉简介》,《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期。

黄光国,2004,《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晖,2007,《参与式方法在社区发展中的应用》,《中国社会导刊》第16期。

杨善华、苏红,2002,《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杨善华、谢立中,2006,《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善华、侯红蕊,1999,《血缘、婚缘、亲缘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第6期。

杨小柳,2006,《西方参与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5期。

杨小柳,2007,《发展研究:人类学的历程》,《社会学研究》第7期。

叶敬忠,2004a,《创造变化的空间——农民发展创新的原动力研究》,《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叶敬忠,2004b,《农民发展创新中的社会网络》,《农业经济问题》第9期。

叶敬忠,2005a,《参与式林业规划过程中的利益相关群体分析》,《绿色中国》第11期。

叶敬忠,2005b,《建立国内支农项目咨询制度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第5期。

叶敬忠,2008,《发展干预中的权力滴流误区与农民组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叶敬忠、刘晓昀,2000,《现代发展的内涵及其在国际发展项目中的应用》,《农业经济问题》第11期。

叶敬忠、李小云,2002,《社区发展中的儿童参与》,中央编译出版社。

叶敬忠、汪力斌、李欧、简小鹰,2002,《农村发展研究》(上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叶敬忠、刘燕丽、王伊欢,2005,《参与式发展规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叶敬忠、王伊欢,2001,《对农村发展的几点思考》,《农业经济问题》第10期。

叶敬忠、王伊欢,2006,《发展项目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叶敬忠、那鲲鹏,2008,《发展干预社会学研究综述——解读〈寻找中间地带——发展干预社会学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叶孝生,2005,《农民合作难的博弈论解读和思考》,《兰州学刊》第4期。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

应星,200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于建嵘,2004a,《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第2期。

于建嵘,2004b,《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研究》,《研究动态》第11期。

喻卫斌,2005,《农民维权活动新变化观察》,《观察与思考》第1期。

袁小平、吕益贤,2008,《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关系变迁》,《安徽农业科学》第3期。

张丙乾,2005,《权力与资源——农村社区开采小铁矿的社会学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绍平,2003,《浅谈如何消除决策实施中的“梗阻”现象》,《社会工作》第12期。

张兴祥,2007,《工会组织缺位下的工人个人谈判博弈——简论我国民工的策略抑制问题》,《财经科学》第4期。

张琢、马福云,2010,《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红军,2010,《农民家庭行为、产量选择与中国经济史上的谜题:一个考察中国未能发生工业革命的微观视角》,《社会科学》第1期。

赵旭东,2003,《反思本土文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欣,2005,《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晓红,2004,《学术传统的延续与断裂——以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为例》,《社会科学》第12期。

朱红文、王鲭钧,2008,《谈话分析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转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朱晓阳,2005,《在参与式时代谈建构“性别主体”的困境》,《开放时代》第1期。

朱兴涛,2009,《转型期中国东北乡村的社会关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朱志方,1998,《社会决策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左停、齐顾波、钟兵仿,2003,《农民参与式技术发展以及其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农业技术经济》第1期。

韦伯,1998,《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利:韦伯文选》(第2卷),李强译,三联书店。

韦伯,2008,《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西奥多·舒尔茨,1999,《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

亚瑟·亨·史密斯,2008,《中国人的德行》,陈新峰译,金城出版社。

詹姆斯·斯科特,2011,《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译林出版社。

詹姆斯·斯科特,2012,《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詹姆斯·斯科特,2013,《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译林出版社。

乔纳森·特纳,2006,《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华夏出版社。

乔纳森·波特、玛格丽特·维斯雷尔,2006,《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与行为》,肖文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Arce,Alberto,Norman Long. 1992. “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Interfaces between Bureaucrats and Peasants”. In Battlefields of Knowledge:the Interlock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oc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Norman Long. London:Routledge.

Arce,Alberto,Norman Long. 2000. “Reconfiguring Modernity and Development from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In Anthropology,Development and Modernities,edited by Alberto Arce & Norman Long. London and New York.

Arce,Alberto. 1986. “Agricultural Policy Administration in A Less Developed Country:The Case Study of Mexico”. Ph.D. Thesis,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Arce,Alberto. 1995. “Beyond State Intervention:Post-modernism and Development”. In In Search of the Middle Ground: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Planned Development:Liber Amicorum Dirk can Dusseldorp,edited by Georg E. Frerks & Jan H.B. den Ouden,Wageninge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mbers,R.1983. Rural Development:Putting the Last First. London:Longman.

Frerks,Georg. 1995. “In Search of the Middle Ground:A Traverse between Multidimensional Order and Post-modernist Relativism”. In In Search of the Middle Ground: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Planned Development:Liber Amicorum Dirk can Dusseldorp,edited by Georg E. Frerks & Jan H.B. den Ouden,Wageninge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rindle,Merilee Serrill. 1977. Bureaucrats,Politicians,and Peasants in Mexico:A Case Study in Public Policy.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ong,Andrew. 1992. “Goods,Knowledge and Beer:The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ituational Analysis and Discourse”. In Battlefields of Knowledge:The Interlock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oc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Norman Long. London:Routledge.

Long,Norman & Jan van der Ploeg. 1989. “Demythologising Planned Intervention:An Actor Perspective”. Sociologia Ruralls. ⅩⅪⅩ,3/4.

Long,Norman. 1968. Social Change and the Individual:A Study of the Social and Religious Responses to Innovation in A Zambian Rural Communit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Long,Norman. 1992. “From Paradigm Lost to Paradigm Regained:The Case for An Actor-oriented Sociology of Development”. In Battlefields of Knowledge:The Interlock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oc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Norman Long. London:Routledge.

Long,Norman. 2001. Development Sociology:Actor Pers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Mosse,Devid. 2005. Clutivating Development:An Ethnography of Aid Policy and Practice. London Ann Brbor,MI. Pluto Press.

Nelson-Richards,M. 1982. Social Change and Rural Development:Intervention or Participation,A Zambian Case Study.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Nuijten,Monique. 1992. “Local Organization as Organizing Practices:Rethinking Rural Institutions”. In Battlefields of Knowledge:The Interlock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oc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Norman Long. London:Routledge.

Ploeg,Jan Douwe vander. 2008. The New Peasantries:Struggles for Autonomy and Sustainability in An Era of Empire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Earthscan.

Robertson,A.1984. People and the State:The Anthropology of Planning. Cambrid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Rossi,Benedetta. 2006. “Aid Policies and Recipient Strategies in Niger:Why Donors and Recipients Should not Be Compartmentalized into Separate ‘Worlds of Knowledge’”. In Brokers and Translators:The Ethnography of Aid and Agencies,edited by David Lewis & David Mosse,Kumarian Press.

Samuel,Popkin. 1979. 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eur,Han. 1992. “The Engagement of Researcher and Local Ac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se Studies and Research Themes:Exploring Methods of Restudy”. In Battlefields of Knowledge:The Interlock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oc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Norman Long. London:Routledge.

Thomas,Gramming. 2002.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Development:Observing Aid Projects and Processes. London,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Torres,Gabriel. 1992. “Plunging into the Garlic: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Battlefields of Knowledge:The Interlock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oc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Norman Long. London:Routledge.

Verschoor,Gerard. 1992. “Identity,Networks,and Space:New Dimensions in the Study of Small-scale Enterprise and Commoditization”. In Battlefields of Knowledge:The Interlock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oc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Norman Long. London:Routledge.

Villarreal,Magdalena. 1992. “The Poverty of Practice:Power,Gender and Intervention from An Actor-oriented Perspective”. In Battlefields of Knowledge:The Interlock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oc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Norman Long. London:Routledge.

Vries,Pieter de. 1992. “A Research Journey:On Actors,Concepts and the Text”. In Battlefields of Knowledge:The Interlock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oc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Norman Long. London:Routledge.

Ye,Jingzhong. 2002. Processes of Enlightenment:Farmer Initiatives in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Netherlands:Wageningen University.

Wang,Yihuan,2003. How Discontinuities Become Continuities:The Dynamics of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The Netherlands:Wageningen University.

How Discontinuities Become Continuities:The Dynamics of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The Netherlands:Wageningen University,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