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92

珠海政府治理创新研究图书

Study on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in Zhuhai

SSAPID:101-6061-5279-58
ISBN:978-7-5097-3020-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立足于珠海市行政创新工作的研究性论著,对珠海市历次政府改革的总结与评析,有关深圳、香港、新加坡三地的改革经验借鉴,珠海创新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监督机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内容分别进行了专项讨论,形成了以珠海为例研讨全国地方行政改革与创新研究的理论体系。本书立论扎实,无论是在对珠海行政制度建设的论述上,还是对历史经验或理论的分析上,都结合珠海或国内行政的实际情况来谈,不空泛、不枯燥、不脱离实际,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可操作性。该书实际上从珠海市一个地区的行政创新建设角度,探讨了整个中国行政治理的政策内容;同时,珠海市是我国改革开放重要窗口、我国著名的经济特区,因此珠海一地的经验具有示范性,从这些意义上说,该书具有很强的政策参考性、学术推广价值,颇具社会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黄晓东
编 辑:冯立君;王玉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政治理论

 前言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地方治理研究的状况

   (一)治理理论的发展

   (二)国内有关政府治理理论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

  四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治理的含义

   (二)政府治理的含义

   (三)公共治理的含义

   (四)社区治理的含义

   (五)善治的含义

  五 理论工具与分析框架

   (一)治理理论概述

   (二)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

   (三)地方政府治理内容体系

 第二章 珠海历次政府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一 珠海历次政府改革的简要回顾

   (一)1983年改革——大幅裁减机构,推行干部“四化”

   (二)1989年改革——开始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目标

   (三)1996年改革——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四)2001年改革——精简机构编制与转变政府职能并行

    1.机构编制的精简

    2.县区设置的调整

    3.乡镇机构的撤并改

    4.事业单位改革的大力推进

    5.行政审批事项的骤减

   (五)2004年改革——理顺关系,大稳定小调整

    1.加强区域经济的综合协调

    2.全面启动综合行政执法

    3.经济功能区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

    4.设立珠澳跨境工业区

    5.精心打造高效“政府超市”

   (六)2009年改革——大部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七)经验总结与问题分析

    1.四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2.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二 珠海历次政府改革的初步成效

   (一)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二)实施经济功能区带动战略和区镇合一模式

   (三)狠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四)重奖科技人才,推动自主创新

   (五)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改善民生

  三 珠海政府治理中的现存问题

   (一)社会管理职能的欠缺

   (二)政府治理的单向性

   (三)政策制定中的唯经济论

   (四)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到位

   (五)公众参与的热情不高

    1.政府职能重点的新变化

    2.权力运作体制的不健全

    3.政绩考核机制的不合理

 第三章 他山之石·深圳改革篇

  一 深圳政府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一)深圳政府改革的历程

   (二)深圳政府改革的重点

  二 对深圳近年政府改革的分析评价

   (一)深圳政府改革对中国具有标本意义

    1.向全国各地提供“政府行为的新秩序”

    2.为“一国两制”大都市圈区域制度创新提供实验场

    3.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探索

    4.内地借鉴外界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的实验基地

   (二)近年来深圳政府改革的主要特征

    1.近年来深圳政府改革创新的价值理念重点

    2.深圳近年来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价值理念和目标取向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改革的基本趋势相一致

    3.改革的成败得失深刻反映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和困境

   (三)深圳政府改革借鉴香港经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他山之石·香港借鉴篇

  一 香港的新公共管理改革

   (一)香港推行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

   (二)香港推行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显著成效

   (三)香港“新公共管理”改革取向的非完善性

  二 香港体制模式的借鉴

   (一)香港体制模式的静态架构和运行机制

   (二)香港体制模式的特点

    1.注重法律法规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

    2.行政架构实行决策、执行、监管方面的明确分工

    3.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社会治理模式

    4.对经济生活的“积极不干预”政策

   (三)香港体制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1.学习香港行政法治经验,崇尚良法善治

    2.学习香港经验,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形成社会“善治”格局

    3.学习香港民主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公共决策机制和立法经验,建立起良法体系

    4.学习香港模式不能简单以数字、指标来考核,而是要重视过程评价,完善公众对政府管理机构的评价监督机制

 第五章 他山之石·新加坡经验篇

  一 新加坡的行政主导体制

   (一)虚位的总统

   (二)干练的政府机构

   (三)特色的法定机构

  二 新加坡的政府体制改革

   (一)理顺法定机构设置

   (二)运用管理合同化

   (三)实现非营利组织的民营化

   (四)发展电子政府

  三 新加坡政府治理的成效与经验借鉴

   (一)在强政府与好政府的引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效

    1.实现经济的大发展

    2.建成法制完备的国家

    3.拥有稳定的社会秩序

   (二)新加坡政府治理的经验借鉴

    1.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2.要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素质,逐渐完善公务员的管理制度

    3.要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形成合作治理的网络格局

    4.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六章 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完善党的领导

  一 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基本功能

   (一)政策供给

   (二)组织与协调

   (三)监督制约

   (四)行为约束

   (五)社会动员

   (六)人才选拔与培养

   (七)党内沟通

  二 改善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实必要性

   (一)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之辨析

   (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三)市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性

    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的内涵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四)创新市委执政方式的原则

  三 以区党委书记差额选举为突破,渐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一)经济欠发达决定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只能稳步发展

   (二)中国的历史文化决定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只能渐进推进

   (三)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口是党委书记差额选举

   (四)以某区的党委书记差额选举为试点,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四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干部成长环境

   (一)健全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机制

    1.健全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机制的重要意义

    2.干部选拔初始提名中的五个难点问题

    3.初始提名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

   (二)完善干部轮岗培养制度

    1.干部轮岗培养的积极作用

    2.有关干部轮岗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三)健全干部考核机制

    1.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对考核工作的认识

    2.规范内容标准,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3.加强平时考核,建立过程化考核机制

    4.拓宽考核结果使用渠道,增强考核的激励作用

    5.综合使用考核方法,推进全面考核

    6.加大考核工作透明度,建立科学的考核监督机制

  五 发扬党内民主,完善党内监督

   (一)发扬党内民主

    1.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2.把竞争机制引入党内选举环节

   (二)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的关系

    1.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基础

    2.党内监督是实现党内民主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障

    3.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三)完善党内监督

    1.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2.扩大询问和质询主体,完善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

    3.实行罢免或撤换制度,强化党内监督

  六 市委与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制度化、规范化

   (一)规范市委与权力机关之间关系的有关立法

   (二)市委与市人大之间的关系

    1.要明确市委对市人大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2.正确界定市委领导权与市人大职权

    3.正确处理党委意见与人大决议之间的关系

    4.市人大依法对市委实施监督

   (三)市委与市政府之间的关系

    1.“党”与“政”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组织

    2.明晰“党”与“政”的职能和权限

   (四)市委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七章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规范用权行为

   (二)强化权力责任追究,保证权力合法运行

   (三)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二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原则

   (一)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为核心,构建效能政府

   (二)以市民参与为重点,重构民主政府

   (三)以依法行政为原则,构建法治政府

   (四)以“为民谋福”为理念,建设和谐珠海

  三 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实现政企分开,建立有限政府

    2.实现政事分开,理顺政府管理机制

    3.实现政社分开,为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4.做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工作,建立符合要求的相关制度

    5.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6.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

   (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三)规范行政程序

  四 加快推行大部门体制改革

   (一)推行大部门制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2.有利于落实“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

    3.有利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推行大部门制改革的原则

    1.回应调适原则

    2.总体统筹原则

    3.系统集中原则

    4.制约协调原则

    5.总揽分别原则

   (三)大部门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1.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健全职能体系

    2.以强化责任落实为重点,进一步理顺政府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

    3.以探索大部门体制为主攻点,积极调整优化组织结构

    4.以健全监督机制为抓手,着力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四)减少行政层级设置,践行网络化治理

 第八章 理顺权力体制,完善监督机制

  一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立法监督水平

   (一)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提高立法质量

   (二)以过程监督为突破口,强化人大财政监督

   (三)健全人大常委会工作制度

   (四)加强人大常委会队伍建设,提升监督能力

   (五)完善人大代表的产生机制,扩大人民民主

   (六)严格人大代表的管理,提升专业化素养

    1.人大代表实行专职化

    2.人大常委会队伍实行年轻化、专职化、专业化

   (七)充分利用国家授予珠海的立法权,进一步完善人大监督机制

  二 减少行政干预,保障司法权的独立行使

   (一)建立、健全法官独立审判制度的重要性

   (二)推进司法人员职业化改革

    1.法官职业化是法官履行职责的本质要求

    2.法官职业化是贯彻司法独立原则的必然要求

    3.法官职业化是审判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

    4.法官职业化是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新要求

    5.法官职业化具体制度

   (三)防止非法干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四)完善司法独立制度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理顺司法机关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2.正确处理人大监督和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关系

    3.处理好司法与行政的关系

  三 建立相对独立的司法执行体制

   (一)司法执行体制改革的重心

   (二)对法院、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

   (三)构建现代化的法官与检察官管理体制

 第九章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培育成熟社会

  一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社区自治

   (一)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要求社会管理方式的变革

   (二)珠海市社区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社区治理现状

    2.存在问题

    3.成因分析

   (三)近些年国内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探索

    1.公司治理模式

    2.社站内置模式

    3.居站并行模式

    4.居站分离模式

   (四)近些年国内社区治理探索的评价

   (五)推进社区自治的对策建议

    1.规范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职能及范围

    2.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待遇

    3.大力培育社区类社会组织

    4.调整社区的住户规模

  二 以横琴新区建设为契机,构建新型社区自治模式

   (一)横琴新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原则

   (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与社会关系

    1.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三)借鉴相关经验,构建新型社区自治模式

    1.理顺纵向关系,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2.理顺横向关系,实现以“块”为主管理

    3.加强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4.构筑社区服务平台,完善社区服务网络

  三 加快市民社会的培育,迈向善治的目标

   (一)市民社会的内涵

   (二)市民社会的治理价值

    1.有利于推动民主治理的进程

    2.能够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3.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4.可以促使社会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5.可以促进全社会民主法治理念的深入

    6.有利于强化对权力的社会监督

    7.有助于达成善治

   (三)加快发展市民社会,为实现善治奠定基础

    1.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2.实现社区自治,夯实市民社会的微观基础

    3.以社区为载体,开展公共教育,培育公共意识和专业技能

本书是立足于珠海市行政创新工作的研究性著作,对珠海市历次政府改革的总结与评析,有关深圳、香港、新加坡三地的改革经验借鉴,珠海创新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监督机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内容分别进行了专项讨论,形成了以珠海为例研讨全国地方行政改革与创新研究的理论体系。本书立论扎实,无论是在对珠海行政制度建设的论述上,还是对历史经验或理论的分析上,都结合珠海或国内行政的实际情况来谈,不空泛、不枯燥、不脱离实际,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可操作性。该书实际上从珠海市一个地区的行政创新建设角度,探讨了整个中国行政治理的政策内容;同时,珠海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我国著名的经济特区,因此珠海一地的经验具有示范性,从这些意义上说,该书具有很强的政策参考价值和学术推广价值。

〔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美〕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改革开放三十年》编写组:《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常素芳:《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改革途径探析》,载《人大研究》2007年第30期。

陈永刚、李长学:《对我国权力运行机制缺陷成因的探讨》,载《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丁茂战、陈海燕:《我国政府社会事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方盛举:《论政治民主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基本对策》,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第1期。

〔美〕菲利普·J.库柏:《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高奇琦、李路曲:《新加坡公民社会组织的兴起与治理中的合作网络》,载《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5期。

顾丽梅:《治理与自治:城市政府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韩云川:《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弥补》,载《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何科君:《人大财政监督之问题与对策——基于过程监督视角的解读》,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8期。

何科君、宋薇:《新加坡建设型政府的经验与启示》,载《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11期。

何增科:《公民社会和民主治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洪振华:《人大财政预算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理论前沿》2008年第11期。

胡隆辉:《改善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点》,载2007年11月27日《中国改革报》。

〔美〕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蒋伏虎:《试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党委执政决策的监督》,载《唯实》2005年第4期。

〔美〕杰伊·D.怀特、盖·B.亚当斯:《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金心异、老亨、呙中校等:《深圳向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金心异、老亨、呙中校等:《深圳选择突围》,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美〕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蒯正明:《论党内民主三要素的关系及对提高党内监督效力的作用》,载《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2期。

〔美〕莱因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蓝志勇:《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李发红:《对“依法治党”提法的质疑》,载《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年第3期。

李林:《立法理论与制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刘贵丰:《党的历史方位的改变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更新》,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刘国福:《法律与善治》,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刘启春:《竞争性选举:党内民主发展的新思路》,载《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刘志平:《公民社会与政府善治》,载《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马国柱、胡恩堂:《建立规范的公权力运行机制》,载《经济师》2007年第4期。

马西恒、〔加〕鲍勃·谢比伯等著《中加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研究——以上海和温哥华为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毛昭晖:《建构“三位一体”的党内民主制度的核心平台》,载2007年11月16日《检察日报》。

莫于川、刘玉新:《新加坡行政法制述略》,载《公法研究》2008年第6期。

潘允康:《社会学视野中的大城市发展模式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潘智嫦:《发达国家财政监督成功经验对我国地方人大财政监督的启示》,载《法制与经济》2008年第8期。

彭劲松:《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彭正德:《民主执政趋势与党的执政方式分层创新》,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祁刚利、李芬:《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载《理论导刊》2008年第1期。

邵益生、石楠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孙秋、陈朋:《二元政治权力结构的运行:特征、现实基础及其变革》,载《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第3期。

覃敏健:《新加坡政府机制建设的基本经验——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载《行政论坛》2008年第6期。

唐莹莹:《构建和谐的权力运行机制——关于正确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关系的思考》,载《新东方领导》2007年第2期。

陶希东:《转型期中国跨省都市圈区域治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田芝健:《当代中国权力结构分析:五权架构》,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万银锋:《试论建立和实施党内罢免或撤换制度》,载《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汪开国、杨朝仁:《学习研究香港丛书》,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汪永成:《学习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主流政党执政方式的思考》,载《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

王爱冬、曹阳:《试论转型期我国社区自治的路径选择》,载《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

王长海:《浅议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载《传承》2008年第2期。

王东京:《中国经济观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王刚:《完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伦理向度和问题域》,载《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王圣诵:《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王守光:《“网上纳谏”——民主执政新途径》,载《北京支部生活》2007年第10期。

王子昌:《新加坡强政府与好政府》,载《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6期。

韦健:《我国公务员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载《行政与法》2008年第1期。

韦朋余:《治理理论视域中的社区自治》,载《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文洪朝、马兆明:《党的执政方式创新的基本思路初探》,载《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邬思源:《论党内监督与党内和谐》,载《探索》2007年第3期。

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喜蕾:《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载《理论学刊》2007年第12期。

肖立辉:《中国共产党传统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与经验教训》,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4期。

肖立辉、孟令梅:《现行执政方式的特点及改革思路》,载《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许青:《人民代表选举机制的再思考》,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3期。

闫小培、曹小曙等:《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港澳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严海燕:《论人大代表选举机制的完善》,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

杨宏山、黄永青:《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制度分析》,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叶永烈:《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年:中国命运大转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于伟、李天博:《公民社会之与善治》,载《前沿》2008年第7期。

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俞可平、薛晓源:《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张闯:《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渠道权力结构与策略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张建红:《关于增强人大监督权的思考》,载《人大研究》2006年第4期。

张书林:《党委书记差额选举: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突破口》,载《理论探讨》2006年第5期。

张淑琴、孙照红:《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关系探论》,载《政法论丛》2005年第3期。

张勇军:《关于地方人大财政预算监督实效的思考》,载《人大研究》2007年第10期。

张志明:《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演变及改革探索》,载《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赵大生:《试析新加坡的公共行政改革》,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

郑楚宣、刘绍春:《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强国之路——中国改革步入三十年》,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周联合:《论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建设》,载《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周天勇等:《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五家渠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

朱兆军:《二元政治权力结构的宪法解读》,载《天中学刊》2006年第4期。

朱兆军:《我国权力结构宪政改革的可行性探究》,载《理论参考》2008年第8期。

珠海市委党校课题组:《横琴新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目标定位和策略设计》,载《珠海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庄德水:《政府创新视野下党的执政方式转变探析》,载《求实》2006年第9期。

庄锡福:《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型》,载《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左吉祥:《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思想探析》,载《学习论坛》2008年第2期。

简 介:《珠海潮》是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主管、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份内刊,立足珠海、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秉持开放创新的办刊宗旨,始终勇立时代潮头,站在学术理论前沿,从多学科专业性视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实践中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重点,旨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型智库,为广大社科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学...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