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8

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7~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2017-2018)

SSAPID:101-5985-6795-07
ISBN:978-7-5201-2667-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一伟大目标,从总报告、产业篇、区域篇、企业篇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指出了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成效及不足,定理测度了国家层面、制造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创新能力,论述了乡村创新系统的重要作用,明确了“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强调了将雄安新区打造成全球创新发展高地的意义,肯定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并以中国中车、京东方、华芯通半导体和中国建筑为例探讨了国内知名企业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历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创新蓝皮书
编 辑:田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主编简介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国家创新蓝皮书编委会

 Ⅰ 总报告

  B.1 构造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努力打造世界科技强国

   一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背景与基本要求

   二 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成效显著

    (一)国家综合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稳步上升彰显科技创新成效

    (二)以专利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创新持续引领全球

    (三)以科技论文发表引用为代表的知识产出影响力显著增强

    (四)研发投入增速持续领跑全球,总量逼近世界第一

    (五)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三 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面对的挑战

    (一)全球视野下中国创新仍有较多相对落后的领域

    (二)重大原始创新不足,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对外依存度不一致

    (三)海外专利占比较低,部分领域布局与国外仍存较大差距,知识产权保护有待提升

    (四)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领先创新企业数量较少

    (五)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六)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带来新的挑战

   四 努力掌握核心技术,积极探索前沿引领技术

   五 构建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努力打造世界科技强国

  B.2 中国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化和国际比较

   一 引言

   二 国家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一)国家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内容

    (二)基础指标变更说明

    (三)数据说明

   三 国家创新能力的综合测度和趋势预测

    (一)创新环境的评价

    (二)创新资源的评价

    (三)创新成果的评价

    (四)创新效益的评价

    (五)国家创新能力的评价

   四 国家创新能力发展指数

    (一)国家创新能力发展指数编制方法

    (二)国家创新能力发展指数分析

   五 国家创新能力国际比较和追赶指数

    (一)创新能力核心指标的国际比较

    (二)中美创新能力核心指标的对比

    (三)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追赶指数

   六 结论和启示

  B.3 建设乡村创新系统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引言

   一 乡村创新系统与城市创新系统:城乡二元创新的综合分析框架

   二 乡村创新系统建设“三位一体”驱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机制

    (一)农业科技创新赋能现代“三农”发展

    (二)制度与管理创新激励全员参与

    (三)网络与中介组织创新加快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三 乡村创新系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挑战

    (一)创新政策:战略驱动与顶层设计保障乡村创新系统良性发展

    (二)创新治理:创新过程和要素管理提升乡村综合创新能力

    (三)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速乡村创新系统发展

   四 乡村创新系统助力农村发展的典型案例与主要经验

    (一)科技创新促进农业跨越式发展——以隆平高科与华大小米为例

    (二)乡村治理变革助力乡村创新生态建设——以浙江义乌何斯路村与奉化滕头村为例

    (三)基于互联网的中介网络组织变革提升乡村创新能力——以浙江丽水淘宝村为例

   五 结论与启示

 Ⅱ 产业篇

  B.4 中国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

   一 产业创新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二 产业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

    (一)产业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二)数据说明

   三 产业创新能力综合分析

    (一)产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1.创新环境

     2.创新投入

     3.创新组织

     4.创新绩效

     5.产业创新综合能力

    (二)产业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

   四 产业创新能力指数分析

    (一)数据说明

     1.指标调整

     2.权重的确定

    (二)三大类产业创新指数

     1.低技术产业

     2.中技术产业

     3.高技术产业

     4.三大类产业创新指数的比较

    (三)制造业创新指数

   五 结论和启示

  B.5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Ⅲ 区域篇

  B.6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

   一 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二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一)设计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二)数据说明

   三 区域创新能力总体分析

    (一)有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

    (二)R&D经费强度

    (三)每万人研究与开发人员数

    (四)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

    (五)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六)1/单位GDP能耗

   四 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

    (一)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1.创新环境

     2.创新资源

     3.创新成果

     4.创新效益

     5.区域创新综合能力

    (二)区域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

   五 结论和启示

  B.7 雄安新区:全球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一 雄安新区作为创新高地的战略机遇

   二 雄安新区作为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三 促进雄安新区作为创新高地的关键措施

   四 雄安新区作为创新高地的制度创新

 Ⅳ 企业篇

  B.8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分析

   一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缘起

    (一)计划经济下的工业与创新体系

    (二)改革后的“主体真空”现象

    (三)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国际经验总结

    (四)创新发展中的“三大转变”

    (五)小节

   二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界定

   三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历史分析:发展阶段与特征

    (一)1978~1997年的主体建设前期阶段

    (二)1997~2006年的主体问题提出阶段

    (三)2006年至今的主体地位提升阶段

   四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实证分析(一)

    (一)企业创新驱动力指数方法

    (二)中国企业整体创新驱动力指数分析

    (三)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力指数分析

   五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实证分析(二)

    (一)数据情况与统计描述

    (二)企业结构再造力动态比较

    (三)企业学习再造力动态比较

    (四)企业价值再造力动态比较

    (五)企业创新驱动力指数动态比较

    (六)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1.企业IDF-LM增长的推动阻碍因素比较

     2.企业IDF-LM增长中的纵向进步速度差异分析

   六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体系

    (一)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演进

    (二)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三个特征

    (三)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趋势

  B.9 高铁核心技术能力突破之谜:中国中车“核”战略的演进

   一 中国高铁:从追赶到引领

   二 与产业共进:中国中车“核”战略的演进

   三 “归核—强核—造核—扩核”:中国中车“核”战略的过程实践

  B.10 国之重器京东方:一个以战略为引领的、基于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

   一 引言

   二 京东方以企业级战略与技术创新战略为引领

    (一)企业级五阶段长期发展战略模型

    (二)“开放两端,芯屏气/器和”的技术创新战略

   三 核心技术:京东方创新型企业的基础

    (一)京东方的技术研发投入及其创新能力提升

    (二)京东方基于核心技术的核心业务及其发展逻辑

    (三)京东方对技术创新规律的理解:“显示产业生存定律”+“5P1H”方向

   四 创新体系:京东方创新型企业的构建和完善

    (一)SOPIC创新变革:战略实施的保障

    (二)开放创新:与产业创新系统成员的共生演化

    (三)技术创新体系:未来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保障机制

   五 结语

  B.11 华芯通半导体:引领中国ARM架构服务器芯片产业发展

   一 “高贵之合”的优良基因

    (一)内部环境:贵安新区的探索

    (二)外部条件:高通业务的拓展

   二 平台加人才,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一)高管“将相和”各取所长

    (二)搭建平台广揽天下英才

   三 瞄准ARM架构进入服务器芯片市场机会

    (一)ARM架构与X86架构比较

    (二)探索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的中国机会

   四 致力于中国ARM生态构建

    (一)推动ARM芯片生态系统建设

    (二)积极参与绿色计算产业联盟

   五 华芯通要走服务器CPU强“芯”路

    (一)借力国际先进科技打造中国芯

    (二)推动中国自主服务器生态建设

    (三)积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B.12 中国建筑汇聚蓝色力量实现创新发展

   一 中国建筑介绍及发展

   二 中建三局拔高城市天际线的创新之路

    (一)总承包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创新研发

     1.系列低位顶升模架体系

     2.智能化超高层建筑施工装备集成平台

     3.整体回转式多吊机集成运行平台

     4.单导轨架多梯笼循环运行施工电梯

    (三)人才比较优势的加速培育

    (四)小结

   三 中建钢构用创新为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中建钢构介绍及发展

    (二)中建钢构创新成功的关键要素

     1.基于产业发展的创新

     2.基于科技发展的创新

     3.基于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小结

   四 总结

 主要编纂者简介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五年。党的十九大对科技创新做出了全面系统部署,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持续发力,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大幅增强,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立足2017年,展望2018年,《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7~2018)》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一伟大目标,从总报告、产业篇、区域篇、企业篇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指出了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成效及不足,定理测度了国家层面、制造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创新能力,论述了乡村创新系统的重要作用,明确了“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强调了将雄安新区打造成全球创新发展高地的意义,肯定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并以中国中车、京东方、华芯通半导体和中国建筑为例探讨了国内知名企业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历程。以期为培育世界级创新领军企业、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建设面向未来的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贡献智慧。

[1]常国辉:《制约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黑龙江科学》2016年第11期,第106~107页。

[2]辜胜阻:《缝合科技经济“两张皮”》,《纺织科学研究》2014年第1期,第18~19页。

[3]温桂兵:《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国家创新能力实证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6期,第33~35页。

[4]张于喆、张义梁:《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1期,第4~8页。

[5]周元、梁洪力、王海燕:《论中国创新悖论:“两张皮”与“76%”》,《科学管理研究》2015年第3期,第1~4页。

[6]EU,“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 2000,”Secretary-General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Brussels.

[7]EU,“Global Innovation Scoreboard 2006,”Secretary-General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Brussels.

[8]Freeman,C.,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London:Printer Publishers,1987).

[9]Freeman,C.,“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9 (1):5-24.

[10]Furman,J. L.,M. E. Porter,S. Stern,“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Research Policy,2002,31 (6):899-933.

[11]OECD,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1998 vols 1&2; 1997 vols 1&2; 1996 vol 2; 1995 vol 2; 1993 vol 2; 1992 vol 2; 1990 vol 2; 1989 vol 2; 1988 (1982-1988) vol 2; 1987 (1981-1987).

[12]WIPO,“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7 Report,”http://www.wipo.int/publications/en/.

[1]陈劲主编《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6年5月31日。

[3]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7年10月18日。

[4]张学文、陈劲:《开放科学对产业创新的影响——基于美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3期,第368~376页。

[5]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6]Swann,G. M. P.,Common Innovation:How We Can Create the Wealth of Nations(Cheltenham:Edward Elgar,2014).

[7]Von Hippel,E. A.,Free Innovation(MIT Press,2016).

[1]B. Kristine、C. M. David:《创新的演变》,载《牛津创新手册》,柳卸林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第十三章,第343~371页。

[2]陈劲:《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科研管理》1994年第2期,第32~34页。

[3]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3期,第86~91页。

[4]陈劲、姜涛、张朋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体系模型》,《软科学》2002年第4期,第80~83页。

[5]陈劲、王方瑞:《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模式探讨》,《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3期,第49~58页。

[6]冯之浚主编《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第118页。

[7]“技术创新研究”课题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基础及实证研究——福建、甘肃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总报告》,《管理世界》1996年第2期,第123~132页。

[8]李军:《国家创新系统与企业创新关系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第7~13页。

[9]李正风、曾国屏:《国家创新系统与知识经济》,《科研管理》1999年第11期,第24~26页。

[10]柳卸林、马驰:《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第20~22页。

[11]马驰:《“国家创新系统”方法论的讨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第19~24页。

[12]马驰、贾蔚文:《关于技术创新测度的研究》,《中国科技论坛》1998年第2期,第53~53页。

[13]马驰、徐永昌:《国内技术创新调查述评》,《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3期,第41~44页。

[14]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杨宏进、薛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5]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测度方法述评》,《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第1期,第5~8页。

[16]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第4版),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

[17]徐大可、陈劲:《后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2期,第17~22页。

[18]张赤东:《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调查:特征、倾向与对策》,《科研管理》2013年第2期,第10~18页。

[19]张赤东:《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监测分析(2000~2012年)》,《科研管理》2015年第11期,第71~79页。

[20]张赤东、罗亚非、徐永昌等:《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测度框架与监测指标体系》,《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年第4期,第4~8页。

[21]张赤东、马驰、徐永昌等:《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论证——基于文献述评的角度》,《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20期,第14~19页。

[22]张赤东等:《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评价——基于LVS框架的企业创新驱动力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23]张树良、马建华:《中国创新政策述评(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科学观察》2009年第1期,第1~27页。

[24]张树良、马建华:《中国创新政策述评(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科学观察》2009年第2期,第9~23页。

[25]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新使命 新素质 新期望——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15年调查综合报告(上)》,《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第90~104页。

[26]OECD,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Proposed Standard Practice for Surveys on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Frascati Manual(Paris:OECD,2005).

[27]OECD,“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Paris:OECD,1997.

[28]OECD,“Oslo Manual: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 (third edition),” Paris:OECD,2005.

[29]PCAST,“Sustaining the Nation's Innovation Ecosystems,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nd Competitiveness,” 2004.

[1]陈劲:《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论》,科学出版社,2017。

[2]路风:《光变》,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3]江积海:《基于价值网络的开放式创新——京东方的案例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第4期,第60~67页。

[4]许庆瑞、刘景江、赵晓庆:《技术创新的组合及其与组织、文化的集成》,《科研管理》2002年第6期,第38~44页。

[5]张素平、许庆瑞、张军:《能力演进中核心技术与互补资产协同机理研究》,《科研管理》2014年第11期,第51~59页。

[6]Afuah,A.,“Mapp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into Product Market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Case of Cholesterol Drug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3(2002):171-179.

[7]Mathews,J. A.,“Strategy and the Crystal Cycl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47(2004):6-32.

[8]Patel,P.,K. Pavitt,“The Technological Competencies of the World's Largest Firms:Complex and Path-dependent,But Not Much Variety,” Research Policy,26(1997):141-156.

[9]Prahalad,C. K.,G.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68(1990):275-292.

[10]Reed,R.,R. J. Defillippi,“Causal Ambiguity,Barriers to Imitation,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5 (1990):8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