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8

世界华文教学(第四辑)图书

Worl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SSAPID:101-5983-5701-63
ISBN:978-7-5201-294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刊以提升海外华文教学与研究水平为目标,着重反映华文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华文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本辑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专稿、华文教育理论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与华文教学研究、汉语研究、专家访谈。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贾益民
编 辑:崔晓璇;张建中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H0 语言学

 编委会

 专稿

  新时代华文教育的新使命

   一 认清新时代历史使命,抢抓新时代发展机遇

   二 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世界和平与发展

   五 促进世界中华儿女大团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六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华文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华文教育理论研究

  华校何位 华校何为

   一 华校何位

    (一)华校的历史贡献

    (二)华校的现实地位

     1.华校是国民型学校

     2.华校是民族学校

     3.华校是中华文化学校

    (三)华校的办学现状

     1.合格的国民型学校

     2.理念不清的民族学校

     3.独具优势的中华文化学校

   二 华校何为

    (一)面对现实,摆正位置——华校应该做什么

     1.国民教育——立身之命

     2.民族教育——发展之本

     3.中华文化学校——特色之路

    (二)励精图治,携手并进——华校应该怎么做

     1.唱响华教精神,坚守华文教育

     2.差异化发展,走本土特色之路

     3.借势新学制改革,做大华校

     4.借力中国国侨办海外华校“三化”建设,做强华校

   三 结语

  对“互联网+”背景下华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 “互联网+华文教育”理念是华文教育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二 “互联网+华文教育”理念下华文教育转型升级的若干表现

    (一)载体层面——移动终端化

    (二)受众层面——对象家庭化

    (三)课程层面——规范专业化

    (四)研究层面——调研精细化

   三 “互联网+华文教育”与传统华文教育模式的关系

 汉语国际教育与华文教学研究

  中文形象教学法探析

   一 从笔者教学经历说起

   二 中文形象教学法举例

   三 形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四 中文形象教学法“十要”

    1.形象比喻

    2.自我创造

    3.启发灵感

    4.联想记忆

    5.图像助识

    6.追根究底

    7.系统梳理

    8.横竖编织

    9.寓教于乐

    10.贯彻“五C”准则

     (1)Communication

     (2)Cultures

     (3)Connections

     (4)Comparisons

     (5)Communities

   五 形象教学法适合什么样的人

  留学生汉语语体意识的习得研究

   一 引言

   二 语体转换中具有特殊语体属性的词汇的分类统计

    2.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2 语体转换中具有特殊语体属性的词汇分类统计

    2.3 小结

   三 语体转换中的偏误分布

    3.1 语体转换过程中偏误类型的定义

    3.2 语体转换过程中偏误类型的统计分析

   四 讨论

    4.1 留学生已有一定的语体意识

     4.1.1 替换、缩略成为语体转换的主要策略

     4.1.2 从语体混杂类偏误看留学生的语体意识

     4.1.3 通过臆造词看留学生的语体意识

    4.2 语体意识会随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加强

    4.3 小结

   五 商务汉语信函写作的教学建议

   附录1:留学生四次测评原文及参考答案

    小考1

    参考答案

    小考2

    参考答案

    期中1

    参考答案

    期中2

    参考答案

   附录2:留学生正确、回避和错误率统计表

  语音意识的跨语言迁移对维吾尔族双语儿童读写能力发展的影响*

   ○ 引言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测量工具

    2.3 研究程序

   三 结果与分析

   四 讨论

    4.1 维吾尔语语音意识在维吾尔族双语儿童汉字读写发展中的作用

    4.2 汉语语音意识在维吾尔族儿童维吾尔语单词拼写发展中的作用

   五 结语

  国别化与大数据视域下的华文教学研究*

   主题一:华文教育国别化研究

   主题二:华文教师培养与华文课程、教材建设

   主题三:华文教学法、中华文化与教育技术

   主题四:华语习得与汉语本体研究

 汉语研究

  汉语里字词的关系*

   一 引言

   二 重视字的意义

   三 词典对字义的处理

   四 从语文应用上看字

   五 语文教学、语料库和字

  “多+V”和“V+多”的不对称及其解释**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研究述评

   三 “多+V”和“V+多”使用情况考察

   四 对“多+V”和“V+多”不对称之解释

    4.1 从结构上来说,是“宾补争动”所致

    4.2 语用上来说,是汉语“焦点居尾”和“一句一焦点”所致

   五 余论

  基于《红楼梦》标注语料库的英汉话语结构对比研究*

   ○ 引言

   一 语料库建设说明

   二 背景理论概述与话语结构标注原则

    2.1 背景理论概述

    2.2 话语结构标注原则

   三 英汉话语结构统计比较

    3.1 话说结构范畴(句)的统计

     3.1.1 汉语的话说结构用例统计

     3.1.2 英语的话说结构语料句例统计

    3.2 主谓结构范畴(句)的统计

    3.3 英汉话语结构的汇总统计对比

     3.3.1 英汉主谓结构句和话说结构句汇总对比

     3.3.2 英汉话语句统计汇总对比

    3.4 总体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的探析

     3.4.1 英汉话语结构分布特点分析

     3.4.2 影响因素分析

      (1)语料中的语体因素

      (2)翻译因素

      3)英语句子的文化思维因子对句子结构的影响

   四 结论

  近代汉语致使词发展演变研究

   一 汉语使役句语义特点及致使词判断标准

    1.1 汉语使役句的语义特点

     1.1.1 致事的语义特点

     1.1.2 所使的语义特点

     1.1.3 致使能量的语义特点

     1.1.4 致使结果的语义特点

    1.2 汉语致使词判断标准*

   二 近代汉语致使词“与、着、遣、放、得”使用概况

    2.1 致使词“与”

    2.2 致使词“着”

    2.3 致使词“遣”

    2.4 致使词“放”

    2.5 致使词“得”

    2.6 小结

   三 近代汉语致使词产生的原因分析

  现代汉语高频字取象溯源:指事字取象的稳定性及其应用价值*

   一 稳定的物形法取象

   二 稳定的意形法取象

   三 稳定的借形法取象

   四 简化字回归古文字简体或遵循古法取象

   五 虽无定论,但一说为物形取象或意形取象

   六 历时的隶变等演化,造成取象模糊

   七 结论及应用价值

  提升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

   主题一:“通用语言文字政策、规划和应用研究”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家语言服务研究”

   主题二:“语言文字资源与信息化建设”

   主题三:“语言文字服务工作机制体制建设研究”与“普通话培训测试等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研究”

   主题四:“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与“通用语言文字政策规划研究”

   主题五:“媒体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和特殊语言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汉语副词多方位、多视角研究

   主题一:“汉语方言中的副词研究”与“汉语情态副词研究”

   主题二:“汉语副词句法研究”与“汉语副词附缀化研究”

   主题三:“汉语副词语义和功能研究”与“汉语副词语法化和主观化研究”

   主题四:“汉语副词形成构建研究”与“汉语副词历时演变研究”

 专家访谈

  勇于探索 学科培养规模应以实际需求为前提

  中美汉语教育模式对比

  明确学科现状,增强人际协调力

 本辑审稿专家名单

该刊以提升海外华文教学与研究水平为目标,着重反映华文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华文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本辑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专稿、华文教育理论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与华文教学研究、汉语研究、专家访谈。

北京华文学院,1997,《汉语》,暨南大学出版社。

韩庆祥、陈曙光,20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阐释》,《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黄小希,2014,《国侨办主任:推进海外华文学校标准化专业化正规化建设》,http://cpc.people.com.cn/n/2014/0320/c64102-24693968.html,新华网北京3月20日。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贾益民主编,1997,《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

贾益民,1995,《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李春霞、周明阳,2017,《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经济日报》12月20日。

裘援平,2014a,《现在海外华人华侨有6000多万,分布在198个国家和地区》,http://news.cri.cn/gb/42071/2014/03/05/107s4450353.htm,国际在线3月5日。

裘援平,2014b,《华侨华人与中国梦》,《求是》第6期。

裘援平,2015,《振兴华文教育事业,助力中华民族复兴——〈世界华文教育年鉴〉序言》,载《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5)》(贾益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一辰,2016,《裘援平:侨团建设引领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健康发展》,http://www.chinanews.com/hr/2016/06-06/7896335.shtml,中国新闻网6月6日。

王建勤,2015,《美国国家语言战略与我国语言文化安全对策》,http://sl.china.com.cn/2015/0803/1332.shtml,中国网·丝路中国8月3日。

王义桅,2017,《中国进入新时代将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丝路瞭望》第12期。

习近平,20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张异宾,2018,《从认识论和方法论高度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陈丽、林世员、郑勤华,2016,《“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第1期。

吴应辉,2016,《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问题的表象、本质、措施与机遇》,《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陈水胜,2017,《关于深化海外华文教育“三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世界华文教育》第3期。

李欣、严文藩,2016,《海外华文教育标准的类别分析及模型建构》,《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张岩,2016,《“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中国高教研究》第2期。

李嘉郁,2011,《家长在华文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世界华文教育》第4期。

康晓娟,2015,《海外华裔儿童华语学习、使用及其家庭语言规划调查研究——以马来西亚3~6岁华裔儿童家庭为例》,《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郭熙,2017,《华文教育需要顶层设计——郭熙教授访谈录》,《世界华文教育》第1期。

邹芳、华宵颖、韩流,2015,《构建海外华文师资远程培训课程系统的研究》,《世界华文教育》第1期。

郭熙、祝晓宏,2016,《语言生活研究十年》,《语言战略研究》第3期。

王祖嫘,2016,《论美国中文沉浸式教学的多模态话语》,《民族教育研究》第4期。

孟万金、官群,2010,《人人都有超常潜能,人人都需要超常教育》,《中国特殊教育》第7期。

贺宇新,2010,《高中艺术课程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吉林教育》第27期。

刘启辉,200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英语词汇记忆中的应用》,《科教文汇》第26期。

郭莹莹,2010,《当世界是平的,你的右脑需要改造》,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程艳,2007,《语体转换及其语用功能分析》,《沈阳大学学报》第3期。

丁金国,1997,《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体意识》,《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丁金国,1999,《再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体意识》,《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方梅,2013,《谈语体特征的句法表现》,《当代修辞学》第2期。

冯胜利,2012,《语体语法:“形式-功能对应律”的语言探索》,《当代修辞学》第6期。

冯胜利,2011,《语体语法及其文学功能》,《当代修辞学》第4期。

冯胜利,2006,《论汉语书面正式语体的特征与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黄梅,2012,《现代汉语嵌偶单音词的韵律句法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李泉,2004,《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汉语学习》第1期。

李熙宗,2005,《关于语体的定义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穆雅丽、骆健飞,2017,《商务信函写作的语体产出研究》,《汉语进修教育研究》第1辑。

陶红印,1999,《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当代语言学》第3期。

王桢,2012,《留学生汉语语体转换能力考察与分析》,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吴芳妍,2017,《中小学生书面语表达中的语体转换分析》,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伯江,2007,《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修辞学习》第2期。

张伯江,2012,《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当代修辞学》第6期。

李德华,2012,《论维汉语言接触过程中的语音匹配和回归》,《语言与翻译》第1期。

李荣宝,2008,《语音经验对儿童第二语言发展的影响——来自方言儿童的证据》,福建教育出版社.

李荣宝、王友琨、张家秀,2007,《语音知觉同化与双语者的语音意识》,《外语研究》第5期。

李晓兰、买合甫来提·坎吉,2013,《维吾尔族双语儿童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马德元,2001,《学生母语对汉语教学的负面影响(下)》,《语言与翻译》(汉文版)第2期。

买合甫来提·坎吉、刘翔平,2011,《维吾尔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音意识特点》,《中国特殊教育》第11期。

卫垌圻、毕鸿燕、翁旭初,2008,《语音意识与儿童阅读能力获得和发展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4期。

闫嵘、俞国良、张磊,2005,《双语儿童语音意识与词汇认读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第2期。

钟毅平,Mcbride-Chang,C.,& Ho,C.S.,2002,《中国香港双语儿童初步阅读能力与语音、文字加工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第2期。

Best,C.T.,McRoberts,G.W.,& Sithole,N.N. 1988. “The Phonological Basis of Perceptual Loss for Non-native Contrasts:Maintenance of Discrimination among Zulu Clicks by English-speaking Adults and Infa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4,345-360.

Chow,B.W.,McBride-Chang,C.,& Burgess,S. 2005.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Skills and Early Reading Abilities in Hong Kong Chinese Kindergartners Learning to Rea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7(1):81-87.

Cisero,C.A.,& Royer,J.M. 1995.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language Transfer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275-303.

Comeau,L.,Cormier,P.,Gradmaison,E.et al. 1999.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Skills in Children Learning to Read in A Second Langua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1(1):29-43.

Cummins,J. 1991. “Interdependence of First-and Second-language Proficiency in Bilingual Children.” In Language Processing in Bilingual Children,edited by E.Bialystok,pp.70-89.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ngiulli,A.,Siegel,L.,& Serra,E. 2001.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English and Italian in Bilingual Children.”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22:479-507.

Durgunoglu,A.Y. 2002. “Cross-linguistic Transfer in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Implication for Language Learners.” Annals of Dyslexia 52:189-204.

Durgunoglu,A.Y.,Nagy,W.E.,& Hancin-Bhatt,B.J. 1993. “Cross-language Transfer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5:453-465.

Ganschow,L.,& Sparks,R. 1995. “Effects of Direct Instruction in Spanish Phonology on the Native-language Skills and Foreign-language Aptitude of At-risk Foreign-language Learner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8(2):107-120.

Geva,E.,& Siegel,L. 2000. “Orthographic and Cognitive Factors in the Concurrent Development of Basic Reading Skills in Two Languages.” Reading and Writing: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12(1/2):1-30.

Gottardo,A.Yan,B.,Seigel,L.et al. 2001. “Factors Related to English Reading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with Chinese as A First Language:More Evidence of Cross-language Transfer of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3(3):530-542.

Kuo,L.-J.,& Anderson,R.C. 2012. “Effects of Early Bilingualism on Learning Phonological Regularities in A New Langua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11:455-467.

Liow,S.J.R.,& Poon,K.K.L. 1998. “Phonological Awareness in Multilingual Chinese Children.”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19(3):339-362.

Perfeitti,C.A. 1985. Reading Abili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nmer,W.E.,Herriman,M.I.,& Nesdale,A.R. 1988. “Metalinguistic Abilities and Beginning Reading.”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3:134-158.

Wang,M.,& Geva,E. 2003. “Spelling Performance of Chinese ESL Children:Lexical and Visual-orthographic Processes.”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24:1-25.

Wang,M.,Koda,K.,& Perfetti,C.A. 2003. “Alphabetic and Non-alphabetic L1 Effects in English Word Identification:A Comparison of Korean and Chinese English L2 learners.” Cognition 87:129-149.

Wang,M.,Perfetti,C.A.,& Liu,Y. 2005. “Chinese-English Biliteracy Acquisition:Cross-language and Writing System Transfer.” Cognition 97:67-88.

Wydell,T.N.,& Butterworth,B. 1999. “A Case Study of An English-Japanese Bilingual with Monolingual Dyslexia.” Cognition 70(3):273-305.

吕叔湘,1983,《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

严孟达,2017,《话说“伪昭南”》,《联合早报》2月25日。

周祖谟,1993,《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黎锦熙,1992,《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邢福义,2001,《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周清海,2013,《新加坡学生日常华文用词频率词典》序,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

周清海,2009,《变动中的语言》,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司。

吕叔湘,1958,《语言和语言学》,《语文学习》3月号。

戴浩一,1988,《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国外语言学》第1期。

黄晓红,2001,《“多+V”和“V+多”》,《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刘月华,1982,《补语和状语的比较》,《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陆俭明,1990,《“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汉语学习》第1期。

陆俭明,2001,《“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补议——对读者意见的回复》,《汉语学习》第6期。

罗苏,2008,《“多+V”和“V+多”的比较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吕叔湘等,1984,《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0,《语法的形式与理据》,江西教育出版社。

辛永芬,2006,《“多+V”和“V+多”语序的认知解释》,《汉语学习》第5期。

张黎,2001,《“有意”和“无意”——汉语“镜像”表达中的意合范畴》,《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曹逢甫著,王静译,2005,《汉语的句子与子句结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程玉祥,2009,《话题句的汉英对比及互译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D.克里斯特尔编,沈家煊译,2000,《现代语言学词典》(4版),商务印书馆。

高秀雪,2011,《英汉话题结构的句法对比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3期。

李葆嘉,2001,《理论语言学:人文与科学的双重精神》,江苏古籍出版社。

李葆嘉、孙道功等,2011,语义句法范畴标注系统(修订版),未刊。

李敏杰、朱薇,2012,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红楼梦》英译本文体风格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李悦娥、范宏雅,2002,《话语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连淑能,1993,《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南红红,2011,《英汉“话题-说明”结构比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潘文国,2002,《英汉对比研究一百年》,《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总第59期)。

邱雪玫,2013,《汉语话说结构句法学》,世界图书出版社。

邱雪玫、李葆嘉,2013,《论话说结构的研究沿革》,《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英〕R.R.K.哈特曼、F.C.斯托克著,黄长著等译,1981,《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英〕R.H.罗宾斯著,许德宝等译,2004,《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开木,1996,《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肖维青,2005,《自建语料库与翻译批评》,《外语研究》第4 期。

徐烈炯、刘丹青,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谊生,2014,《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Li,Charles N. & S.A.Thompson. 1976. “Subject and Topic: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In Charles N.Li.(ed.)Subject and Topic.London/ New York:Academic Press.李谷城摘译,1984,《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国外语言学》第2期。

(汉)许慎著,(宋)徐铉校,2013,《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司马迁撰,1959,《史记》,中华书局。

陈寿撰,陈乃干校点,1964,《三国志》,中华书局。

〔日〕释圆仁著,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修订校注,1992,《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

黄征、张涌泉校注,1997,《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

静、筠二禅师编撰,孙昌武、〔日〕衣川贤次、〔日〕西口芳男点校,2007,《祖堂集》,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1999,《全唐诗》,中华书局。

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1986,《朱子语类》,中华书局。

唐圭璋编,1965,《全宋词》,中华书局。

王实甫著,吴晓铃校注,1954,《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1985,《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冯梦龙编,严敦易校注,1956,《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

冯梦龙编,许政扬校注,1958,《喻世明言》,人民文学出版社。

冯梦龙编,顾学颉校注,1956,《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

凌蒙初著,《拍案惊奇》,1982,上海古籍出版社。

凌蒙初著,陈迩冬、郭隽杰校注,1996,《二刻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

陆人龙著,覃君校点,1993,《型世言》,中华书局。

西周生著,黄肃秋校点,1981,《醒世姻缘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吴承恩著,《西游记》,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施耐庵、罗贯中著,1975,《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洪楩辑,程毅中校注,2012,《清平山堂话本校注》,中华书局。

曹雪芹、高鹗著,1982,《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康著,松颐校注,1983,《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吴敬梓著,张慧剑校注,1958,《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坚、蒋绍愚主编,1990,《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商务印书馆。

刘坚、蒋绍愚主编,1992,《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商务印书馆。

刘坚、蒋绍愚主编,1995,《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商务印书馆。

曹茜蕾、贝罗贝,2007,《近代早期闽南话分析型致使结构的历史探讨》,《方言》第1期。

程琪龙,2001,《致使概念语义结构的认知结构》,《现代汉语》第2期。

刁晏斌,2001,《近代汉语句法论稿》,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春田,2000,《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郭浩瑜、杨荣祥,2012,《“控制度”与近代汉语处置式的多义性》,《古汉语研究》第4期。

洪波、赵茗,2005,《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

江蓝生,1999,《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

蒋绍愚,1997,《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的扩展》,《中国语文》第4期。

李炯英,2012,《致使结构的汉英对比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李佐丰,1989,《〈左传〉的使字句》,《语文研究》第2期。

牛顺心,2014,《汉语中致使范畴的结构类型研究——兼汉藏语中致使结构的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朴乡兰,2010,《近代汉语表使役与表被动的“教/叫”字句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姚双云,2012,《湖南邵阳城区方言的“请”字被动句》,《语言科学》第4期。

袁宾等,2001,《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

张赪,2013,《宋代使役句的语义特征》,《语文研究》第3期。

张丽丽,2005,《从使役到致使》,《台大文史哲学报》第62期.

张美兰,2006,《近代汉语使役动词及其相关的句法语义结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周红,2005,《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朱琳,2011,《汉语使役现象的类型学和历时认知研究》,学林出版社。

Comrie B. 1989.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中文译《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华夏出版社,1989)

Dixon RMW. 2000. Typology of Causatives:Form,Syntax and Mean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Levin B. and M.Rappaport Hovav. 1995. Unaccusativity: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 MIT Press:Cambridge MA.

Talmy L.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Cambridge:MIT Press.

董莲池,2007,《说文部首形义新证》,作家出版社。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06,《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下)》,商务印书馆。

李圃、郑明,2010,《古文字释要》,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圃,1999-2004,《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

《汉字拆开念:大有深意,道尽人生真谛》,人民网,http://history.people.com.cn/n1/2016/1123/c372330-28890993.html,2016年11月23日。

张玉梅,2016,《王筠汉字学思想述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