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1

山西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图书

Shanxi Economy: Fo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SSAPID:101-5905-6030-00
ISBN:978-7-5201-4131-4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综合篇、专题篇、改革篇三大板块,从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经济阶段性波动、产业结构调整等不同角度,以及农业农村、工业经济、文化旅游、财政金融、交通建设、脱贫攻坚、民营经济、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体制、开发区建设等经济发展不同领域,全面梳理和系统性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经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入研判经济发展各领域面临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山西经济的发展重点和战略方向,对山西资源型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景世民 张文丽
编 辑:王玉霞;杨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序

 综合篇

  第一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第一节 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时期

    一 重大战略

     (一)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

     (二)“有水快流”发展战略

     (三)初步实施工业结构调整

     (四)“14888”工程规划

     (五)“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 主要特征

   第二节 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时期

    一 重大战略

     (一)新一轮结构调整开始

     (二)“八大战略工程”“六大支撑体系”

     (三)“131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二 主要特征

   第三节 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时期

    一 重大战略

     (一)“十一五”规划推进结构调整

     (二)“四条路子”“三个跨越”

     (三)“三个发展”战略

     (四)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

     (五)“十二五”规划及“四化”建设

    二 主要特征

   第四节 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坚定转型时期

    一 重大战略

     (一)“六大发展”新理念

     (二)“两个关键”“两手硬”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

     (四)“三大目标”定位

    二 主要特征

  第二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分析

   第一节 经济增长波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

    二 经济波动机理分析

    三 经济波动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节 改革开放40年山西经济波动特征

    一 经济增长呈周期性波动,大约10年一周期

    二 经济增长呈阶段性上升,经济运行高度依赖外部市场

    三 经济增长率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全国,呈现大起大落态势

    四 山西资源型经济波动特征彰显

   第三节 山西经济增长大幅波动原因分析

    一 市场体制发育不健全

    二 技术创新滞后

    三 总需求不足,投资效益低下

    四 市场主体发育不足

    五 政府和市场关系错位

   第四节 缓解山西经济增长大幅波动的建议

    一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一)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二)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

     (三)培育新产业和新业态

     (四)促进服务业特色化、精细化、高端化

     (五)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二 推动开发区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三 加快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四 健全省级经济调节体系,熨平经济增长大幅波动

  第三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改革开放40年山西产业结构演变概况

    一 三次产业对比变化情况

    二 轻重工业比例变化情况

    三 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比重变化情况

   第二节 改革开放40年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脉络

    一 单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强化(1979~1991年)

     (一)能源重化工基地战略的确立是资源型单一产业结构形成的根源

     (二)以煤炭、电力为重点单一能源产业结构的形成

     (三)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的沉重代价

    二 产业结构调整的初步尝试(1992~1999年)

    三 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努力(2000~2005年)

    四 结构调整的深入和转型综改的起步(2006~2010年)

    五 新时代结构调整的决心与突破(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反思

    一 发展战略存在短视,产业结构调整主动性不强

    二 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和接续替代产业发育不足

    三 调整方式和手段单一,结构调整机制不完善

    四 资源型产业过度发展,生态欠账巨大

   第四节 坚定不移推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二 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优化提质、改造升级

    三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 集中力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五 以壮大民营经济激发结构调整活力

    六 下决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重点篇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一 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发展阶段(1978~1990年)

    二 农业经济调整发展阶段(1991~2000年)

    三 农村经济发展优化转型期(2001~2012年)

    四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期(2013~2018年)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一 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二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三 农业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

     (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

     (二)特色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主导区域和发展极

     (三)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质量不断优化提升

    四 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五 农村面貌发生积极变化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 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

     (1)以发展动力转型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驱动

     (2)以发展伦理*转型为稳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判断

     (3)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主体

    二 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下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第五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工业经济发展述评

   第一节 山西工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反思

   第二节 山西工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成就与不足

   第三节 构建多元化、高端化、集约化山西现代工业体系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 产业萌芽与探索期(1978~2000年)

    二 体制机制改革期(2001~2011年)

    三 产业优化调整与提升期(2012年至今)

   第二节 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 认识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挖文化”与“挖资源”的关系

    二 认识文化产业的内部特点,处理好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三 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

    四 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主体,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五 正确处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树立山西文化自信

   第三节 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展望与政策建议

    一 加快山西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二 推动文化产业的技术与创意创新

    三 鼓励与支持文化产业的资本运营创新

    四 突出文化产业的产品创新

    五 以消费创新为背景,扩展文化产业融合领域

    六 加快山西文化产业对外开放

  第七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财政收支状况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山西省地方财政收支情况

    一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与结构特征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分析

      4.财政收入弹性分析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构

      1.税收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2.非税收入的规模与结构分析

    二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特征

     (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

   第二节 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财政收支运行面临的问题

     (一)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差

     (二)“一煤独大”问题尚存

     (三)新兴产业财政收入贡献有限

     (四)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增大

     (五)科学技术支出比重过小

     (六)财政收支不平衡问题突出

    二 影响因素分析

     (一)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

     (二)减税降费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 完善财政调节机制

     (一)从收入和支出两条线来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

      1.建立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财税机制

      2.财政支出以产业结构转变、保证社会稳定为目的

     (二)构建规模稳定、结构优化并重的财税体系

     (三)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二 政策建议

     (一)紧抓机遇促转型

     (二)发挥调控职能优环境

     (三)精准发力惠民生

     (四)深化改革提效益

  第八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交通建设发展与展望

   第一节 改革开放40年山西交通建设回顾

    一 铁路建设回顾

    二 公路建设回顾

    三 民航建设回顾

   第二节 改革开放40年山西交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一 数字下的山西交通建设变革

     (一)铁路建设日新月异

     (二)公路建设迅猛崛起

     (三)民航建设突飞猛进

     (四)水路运输初见成效

    二 山西现有交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运量承载较大,运输结构较为单一

     (二)线路建设标准较低,公路桥梁老化严重

     (三)各种运输环节之间协调与配合薄弱

     (四)交通资源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

     (五)资金和土地成为山西交通建设中的两大难题

   第三节 构建新型的山西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一 总体布局

    二 发展重点

     (一)铁路

     (二)公路

     (三)航空

     (四)水路

     (五)城市公共交通

     (六)综合交通枢纽

  第九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开发区发展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山西开发区发展情况

    一 山西开发区分布情况

    二 山西国家级开发区基本情况

     (一)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五)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二节 山西开发区发展成就

    一 经济总量初具规模

    二 产业集聚初步形成

    三 开放型经济取得发展

    四 集约开发效果良好

   第三节 山西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数量少、体量小

    二 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三 低水平、同质化发展,核心竞争力不强

   第四节 山西开发区进入改革创新发展新阶段

    一 山西开发区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一)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开发区统筹规划布局

     (二)推动开发区整合扩区

     (三)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

    二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成立

     (一)为全省开发区发展开辟主战场

     (二)为全省开发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第五节 加快山西开发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着力打造产业集群

    二 必须抓实项目落地

    三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四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第十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城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山西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变

    一 发展历程

     (一)城镇化启动恢复时期(1978~1981年)

     (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1982~1989年)

     (三)城镇化缓慢发展时期(1990~1999年)

     (四)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2000~2011年)

     (五)城镇化转型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

    二 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一)区域城镇化空间结构不断优化

     (二)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三)“大县城”战略实施成效显著

     (四)小城镇建设效应不断显现

   第二节 山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 发展特征

     (一)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城镇化空间新格局逐渐显现

     (三)城镇职能体系建设逐渐完善

    二 发展成就

     (一)城镇化水平实现新提升

     (二)城镇支撑体系实现新突破

     (三)“人的城镇化”实现新发展

    三 存在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

      1.山西与全国及中部省份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2.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土地城镇化和户籍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二)区域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

     (三)资源型城镇发展不充分

   第三节 山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展望

    一 发展态势

     (一)发展机遇

     (二)面临挑战

     (三)重要意义

    二 山西城镇化发展的模式

     (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二)集约型新型城镇化

     (三)多样化新型城镇化

    三 山西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以“三大战略目标”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二)以“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布局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以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四)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五)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六)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山西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

    一 山西贫困地区的概况

    二 山西脱贫攻坚实践历程

     (一)加强山区建设,确立山区开发建设方针阶段(1980~1984年)

      1.确立山区建设的方针

      2.完善生产责任制,推动山区的治理开发建设

      3.突出小流域治理,实施山区农业综合开发

     (二)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实施阶段(1985~1993年)

      1.减轻负担,休养生息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农村生产结构、产业结构

      4.大力发展教育,加快培养人才,促进科技进步

     (三)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阶段(1994~2000年)

     (四)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阶段(2001~2010年)

     (五)实施脱贫攻坚精准扶贫阶段(2012年至今)

   第二节 山西脱贫攻坚的历史成就

    一 农民收入

    二 产业开发

    三 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

    四 提高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

    五 改变农业生产条件

    六 移民扶贫

   第三节 山西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

    一 扶贫开发建设取向

    二 生态治理建设路径

    三 农业开发建设路径

    四 发展能力的培育

    五 政策保障与机制建设

   第四节 山西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新进展

    一 发展方向

    二 生态建设

     (一)两个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

     (二)水源保护治理建设

     (三)生态产业建设

    三 开发建设

     (一)特色产业扶贫工程

     (二)发展能力提升培育

    四 保障机制

   第五节 山西贫困地区持续建设与绿色发展

    一 生态优先的持续开发

    二 绿色发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三 科技支撑绿色发展

     (一)在实施取向方面

     (二)在实施项目方面

     (三)在实施措施方面

    四 产业融合,培育发展新动能

    五 发展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生态治理建设统筹管理组织体系

     (二)推进公共服务事业的建设

     (三)保障科技的有效供给

     (四)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支持力度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民营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第一节 改革开放40年山西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一 起步发展阶段(1978~1991年)

    二 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年)

    三 持续发展阶段(2002~2008年)

    四 调整、转型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

   第二节 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 民营经济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

     (一)高质量发展为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二)完善的政策体系为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三)优质的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二 民营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行政效能偏低

     (二)要素成本偏高

     (三)资源依赖惯性较强

     (四)内生动力发展不足

   第三节 山西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一 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一)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加快网上办事步伐

     (二)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信息“互通共享”

     (三)优化审批流程,完善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机制

    二 降低各类要素成本

     (一)规范涉企收费,降低企业负担

     (二)弹性出让土地,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三)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四)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三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民营企业转型

    四 加快民营企业创新步伐

    五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专题篇

  第十三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农村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山西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

    一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改革(1978~1984年)

    二 以农产品购销体制为中心内容的改革(1985~1992年)

    三 以农业产业化为标志的第三次农村改革浪潮(1993~1998年)

    四 农村改革转向城乡统筹阶段(1999~2012年)

    五 农村改革步入全面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

   第二节 山西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就

    一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一)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调控改革逐步深化

     (三)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逐步完善

    二 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改革全面推进

     (一)以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和城镇同步建设

     (二)以城乡资源的互补为重点,推进城乡资源的平等流动

     (三)以社会事业改革为中心,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

    三 围绕新型农民的培养,不断深化农村管理改革

    四 围绕贫困人口生活改善和21世纪脱贫目标的实现,不断深化脱贫攻坚方式的改革

   第三节 山西农村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

    二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三 农村金融制度不健全

   第四节 山西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

    一 按照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建立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 以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三 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核心,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四 以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五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的,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六 以多维扶贫为方针,探索扶贫方式创新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投资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节 山西投资体制改革的历程

    一 投资体制的转型阶段

    二 分散型投资体制阶段

    三 投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1.由计划转向市场

     2.运用经济杠杆调节

     3.开放多种投资渠道

     4.投资规模增大

    四 投资体制的结构性调整

     1.煤炭工业投资的民间投资加快

     2.投资规模增加

     3.由城市融资平台转向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第二节 山西省投资机制改革分析

    一 投资是拉动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动力

    二 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

    三 工业投资升级推进,内部结构持续优化

    四 城乡投资区域协调发展,城镇投资处于主导地位

    五 融资渠道拓宽,自主投资能力增强,民间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六 投资结构逐渐改善,经济结构的战略逐步调整

    七 产业投资趋于协调,投资结构调整作用明显

    八 行业分布突出重点,产业结构逐步完善

    九 消费环境逐渐改善,消费市场的活跃

    十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节 投资规模与投资率分析

    一 保持适度投资规模

    二 确定优先增长率

    三 根据市场消费率确定投资规模

    四 投资增速与山西省经济周期性波动紧密关联

   第四节 山西投资机制改革的启示

    一 投资规模是经济竞争力的基础

    二 投资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因素

    三 投资规模的基础是扩大消费需求

    四 投资水平的提高是保障就业的基础

   第五节 山西省保持适度发展的建议

    一 重塑投资理念,扩大效益型投资规模

    二 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投资总量

    三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财税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山西财税体制改革回顾

    一 改革开放后山西财税体制

     (一)调整税收制度

     (二)实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的财政体制

    二 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实行“分灶吃饭”

     (一)“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的内容

      1.中央对山西的体制

      2.省对地、市、县的体制

     (二)1983年预算管理体制的调整

    三 推行两步“利改税”,改革工商税制

     (一)实施第一步“利改税”

     (二)实施第二步“利改税”

    四 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财政管理体制

     (一)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1.省级预算体制

      2.地市县预算体制

     (二)改革县级财政管理体制

     (三)建立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1.恢复建立乡镇财政机构

      2.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四)改革完善税收制度,强化税收管理

      1.税收政策一系列完善措施

      2.进一步完善工商税制,加强税收征管

   第二节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一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和背景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二)分税制改革的背景

     (三)分税制改革的原则

     (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

    二 山西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一)实行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二)实行分税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三)实施全面税制改革

   第三节 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内容

    一 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级多收不能多得影响县级培植财源和增收节支

     (二)县级承担责任逐步加大,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

     (三)市对县财政体制不规范,未按属地原则划分收入

    二 调整规范省、市、县财政体制主要内容

     (一)调整规范省、市、县财政体制,拉开第三次财政体制改革帷幕

     (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主要内容

      1.“五个一”

      2.省对直管县的改革主要内容

     (三)“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管理

   第四节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一 现代财政制度改革的特征

     (一)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大意义

      1.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实现党中央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大部署的必然要求

      2.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3.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二)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三)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1.优化税制结构

      2.完善调节功能

      3.稳定宏观税负

      4.推进依法治税

    二 山西省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一)完善财政奖补措施,激励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发展

      1.加大对综改示范区、开发区财政奖励力度,引领转型发展

      2.建立税收增长奖励扶持机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3.调整消化赤字财政奖励政策,减轻转型负担

     (二)改革财政体制机制,推动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发展

      1.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激发县级财政活力

      2.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逐步厘清责任边界

      3.完善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方式,减轻县级配套负担

     (三)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助力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发展

      1.加大省对县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县域财力差距

      2.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县域转型步伐

      3.加大生态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引导转变县域发展方式

      4.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向贫困县的倾斜力度,补齐县域发展短板

  第十六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山西金融改革实践回顾

    一 初步构建阶段(1978~1984年)

    二 改革与发展阶段(1984~1994年)

    三 深化与完善阶段(1994~2001年)

    四 全面改革及开放阶段(2001~2013年)

    五 顺应新常态的改革阶段(2013年至今)

   第二节 山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回顾

    一 金融市场从无到有,金融业产值持续增加

     1.货币市场取得较快发展

     2.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力

    二 银行业规模稳步增长,信贷投入不断加大

     1.总量提升

     2.贷款结构优化

     3.投向合理

    三 证券业稳步发展,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扩大

    四 保险业快速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

   第三节 支持山西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供求分析

    一 金融供给不充分问题

     1.银行业金融机构

      (1)信贷资源供给不充分

      (2)地方银行业发展滞后

     2.资本市场发展较为落后

    二 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不协调问题

     1.金融部门过度膨胀

     2.金融投入与山西经济转型需求不相协调

   第四节 山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 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实体经济对金融的吸引力

    二 推进区域金融改革,探索区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路径

    三 明确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四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五 形成监管合力,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第十七章 改革开放40年山西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对策思考

   第一节 山西旅游发展阶段回顾

    一 产业孕育期(1979~1985年)

    二 产业形成期(1986~1995年)

    三 产业起步发展期(1996~2000年)

    四 产业快速发展期(2001~2015年)

    五 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期(2016年至今)

   第二节 山西旅游产业定位的变化

    一 大力发展旅游后续支柱产业

    二 经济结构调整中重点扶持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

    三 山西省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 战略性支柱产业

   第三节 山西旅游发展思路的调整

    一 市场定位的转变

    二 旅游开发侧重点的转变

    三 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四节 山西旅游营销方式的革新

    一 山西旅游整体形象口号的提出

    二 旅游营销思路的转变

    三 多种营销手段的综合运用

   第五节 山西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一 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 “地下带动地上,煤炭反哺旅游”的山西旅游特色开发模式

    三 乡村旅游发展助推贫困地区精准脱贫

    四 启动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激发旅游市场主体活力

    五 右玉、左权和太原西山等三处省级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试点先行

   第六节 对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 明确战略定位,加强统筹协调

    二 强化政策支持

    三 全力推动山西全域旅游发展

    四 继续加大中部旅游带发展的支持力度

 后记

本书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推出的一部经济类专著。4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乘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东风,山西风雨兼程、破浪前行、开拓进取、勇立潮头,全省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谱写了经济社会全面蓬勃发展的壮丽篇章。全书分为综合篇、专题篇、改革篇三大板块,从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经济阶段性波动、产业结构调整等不同角度,全面梳理和系统性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农业农村、工业经济、文化旅游、财政金融、交通建设、脱贫攻坚、民营经济、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体制、开发区建设等经济发展不同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同时深入分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调研组:《关于山西、河南财政经济运行的几点看法》,《财政科学》2016年第1期。

蔡秀玲:《中国城镇化历程、成就与发展趋势》,《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63期。

常鹏选:《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研究》,《经济师》2012年第5期。

陈家骥、杨维廉:《辉煌的成就 深刻的变化——山西农业的三十五年》,《经济问题》1984年第11期。

陈磊:《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度和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陈喜旺:《山西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五十年》,《前进》1999年第9期。

陈喜旺:《山西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指引下飞速发展》,《山西农经》1999年第1期。

晨竹:《中共山西省委部署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当代农机》1997年第4期。

程英翠:《“八五”时期山西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评析》,《山西农经》1997年第1期。

董文泉、高铁梅等:《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董玉舒、景伟:《“八五”期间山西农村经济运行态势分析及对“九五”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山西农经》1996年第4期。

董玉舒、张继德:《山西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及加快发展的若干思考》,《山西农经》1998年第1期。

董玉舒、赵满仓、景伟:《90年代中后期:山西农村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调研世界》1994年第5期。

董玉舒:《三中全会以来山西省农业发展概述》,《经济问题》1983年第7期。

芳菲:《实施“四项计划,六大工程” 扎实推进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山西省农业厅厅长孙连珠专访》,《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年第1期。

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07。

高春平、杨茂林:《建国60年山西若干重大成就与思考》,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高萍:《关于山西资源型经济综改试验区财税政策改革的思考》,《经济问题》2012年第5期。

高尚全:《中国改革四十年的回顾和思考》,《搜狐财经》2017年9月28日。

郭秀卿、陈克毅:《历史的巨变 辉煌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农村经济发展综述》,《山西农经》2004年第6期。

郭耀宏:《十年艰辛 十年巨变——山西改革开放纪事(1978.10~1989.12)》,《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2年第4期。

国家统计局山西省调查总队:《新中国60年山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辉煌成就》,《村委主任》2010年第4期。

国家行政学院编写组:《中国精准脱贫攻坚十讲》,人民出版社,2016。

韩俊、姜长云:《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与国民经济发展:回顾、评价与思考》,《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88期。

郝凡:《跨时代的飞跃——山西农村五十年》,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胡鞍钢:《中国经济波动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贾大明:《回顾与展望:谈谈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焦斌龙:《简析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及其选择》,《前进》2003年第7期。

焦斌龙:《新常态下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金建强:《奏响向农业要效益的强音——改革开放30年山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综述》,《农产品加工》2008年第9期。

景世民、张文丽等:《山西城镇化发展与比较研究》,《2010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

景伟:《建国50年山西农村经济欣欣向荣》,《山西统计》1999年第10期。

李淳:《山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20年成就及进一步加强的对策和建议》,《山西农经》2012年第1期。

李静萍:《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

李维华、韩红梅:《资源观的演化及全面资源论下的资源定义》,《管理科学文摘》2003年第2期。

李雁红:《民生经济在山西的实践——以农村“五个全覆盖”和“一村一品”为例》,《中国生产力学会年会专辑》,2011。

李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历程、成就和进一步发展》,《财贸经济》2008年第11期。

刘世锦:《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中信出版社,2014。

刘树成:《经济周期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刘伟:《我国经济增长及失衡的新变化和新特征》,《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3期。

刘艳:《山西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对策研究》,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刘耀宗:《努力实现山西农业再上新台阶》,《党史文汇》1994年第3期。

柳红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柳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经济波动(1990~2002)》,人民出版社,2003。

苗长青、岳建俊、尹君等:《参与改革开放时期山西经济决策的回忆——访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陈家骥》,《党史文汇》2016年第8期。

苗长青:《山西改革开放38年光辉历程(上)》,《太原日报》2016年7月18日。

苗长青:《山西改革开放38年光辉历程(中)》,《太原日报》2016年7月25日。

牧青:《建国60年来山西畜牧业发展成就斐然》,《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年第19期。

牛仁亮:《辉煌山西6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美〕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潘会玲:《山西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又迈出新步伐》,《山西农经》2007年第4期。

彭月兰、迟美青:《山西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研究》,《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秦文峰、苗长青:《山西改革开放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人民出版社,2015。

“山西建设文化强省文库”编委会:《回望山西丛书》,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山西省旅游局、山西省旅发委:《山西旅游统计便览》,1978~2018。

《山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进展顺利》,《西部财会》2003年第4期。

山西省农调队:《建国四十五周年山西农村经济发展写真》,《山西农经》1995年第1期。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贫困地区综合开发研究》,1995。

山西省统计局人口处:《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考》,山西省统计信息网。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旅游志》,中华书局,2000。

苏小、金彦平:《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变革研究》,《农村经济》2013年第10期。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人民出版社,2016。

田野:《一切想着农民 一切为着农民——访山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杨文宪》,《前进》2001年第10期。

王高勇、贾明进:《建国40年来山西省农业发展的光辉成就》,《山西农业科学》1989年第9期。

王庭栋:《山西农村改革初期的点滴记忆》,《党史文汇》1998年第7期。

王文强:《新世纪以来中国“三农”政策走向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

尉亚妮:《山西果业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果农之友》2009年第9期。

魏江:《持续竞争优势:制度观、资源观与创新观》,《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2期。

《山西省金融运行报告》。

《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山西经济出版社。

《山西省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

向勇:《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金城出版社,2011。

谢睿、张婷:《山西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生产力研究》2015年第5期。

徐健:《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60年回顾》,《山西农经》2009年第2期。

徐廷柱、田伟:《山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思路》,《山西农经》2000年第2期。

闫海旺:《山西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就及再展宏图的对策思考》,《山西农经》1999年第3期。

阎海旺:《山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调研世界》2006年第12期。

杨大涛:《农村区域经济开发与改革》,书海出版社,1991。

杨旦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化路径及其影响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

杨建中、范小平:《山西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6期。

杨丽:《经济新常态下山西省财税体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建议》,《山西财税》2018年第4期。

杨瑞平、敖小波:《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2014年第10期。

杨文宪:《树立现代观念 促进两个提高 实现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西农经》1997年第6期。

杨文章:《改革开放30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前进》2009年第1期。

杨玉堂:《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成效》,《党史文汇》2004年第5期。

姚继广、史民康:《1997~1998年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中国农业信息》1998年第2期。

尹优平、常新建:《山西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信贷融资的经验分析》,《华北金融》2013年第1期。

云龙:《新中国成立60年来山西农业成就辉煌》,《农产品加工》2009年第10期。

詹新宇、孙晨正:《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关系研究——以山西省为例》,《经济问题》2011年第7期。

张复明:《抓住发展主线 推进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结构调整述评》,《前进》2008年第9期。

张复明:《抓住发展主线 推进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结构调整述评》,《前进》2008年第9期。

张继德、弓丽煊:《改革二十年山西农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山西农经》1998年第6期。

张继德、阎海旺:《综合开发:农村经济上台阶的重要举措——山西农业综合开发20年成就综述》,《调研世界》2012年第9期。

张京辉、韩亚珠:《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道路抉择》,人民出版社,2000。

张立群:《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宏观调控》,《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张晓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历程、现状与前瞻》,《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

赵康杰、景普秋:《矿业收益异动、资源依赖与科技创新挤出——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兰州学刊》2018年第2期。

赵满仓:《奔向全面小康的美好前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前进》2009年第9期。

郑建国:《山西财政6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郑社奎、范堆相:《山西农村50年》,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政府工作报告:《山西省人民政府》(1978~20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人民出版社,2016。

2011~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3)》。

周丽:《文化创意产业与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基于广东肇庆的实践探索》,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周振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