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4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1图书

China E-overnment Development Report

SSAPID:101-5896-1110-73
ISBN:7-80149-128-2/F·06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总论篇、前沿动态篇、政策走向篇、方法技术篇和实践篇五部分组成。本书资料详实、数据可靠,分析和预测问题客观公正,有理有据,总结问题全面深入。在我国电子政务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的重要历史阶段,本书的出版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电子政务蓝皮书
编 辑:陈斗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电子政务蓝皮书》编委会

 序言

 总论篇

  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1.背景和趋势

    2.历史和现状

   二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

    2.政府管理机制存在障碍

    3.缺乏整体性、可操作性规划

    4.忽视政务流程再造

    5.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6.“信息孤岛”大量存在

    7.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8.基础设施建设迟缓

    9.门户网站建设水平不高

    10.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11.组织保障有待完善

    12.培训工作有待提高

   三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的政策建议

    1.统一领导、组织保障

    2.统筹规划、标准规范

    3.基础先行、保障安全

    4.阶段推进、重点突出

    5.体制创新、产业连动

    6.完善法制、加强培训

    7.协调利益、平衡发展

   四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1.2004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2.“十五”期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前沿动态篇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电子政务发展评估体系

   一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评估研究动态

    1.电子政务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2.电子政务发展评估的研究现状

   二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EGE)体系的基本框架

    1.主要目标和方法

    2.基本概念

   三 EGE的构成

    1.电子政务系统

    2.电子政务发展评估系统

   四 EGE的功能

   五 EGE的一般均衡与可计算性

    1.可计算的相关概念

    2.可计算的电子政务发展评估原理

    3.可计算的基本均衡表的相关信息

    4.EGD模型与发展核算矩阵

    5.过程模型(行模型):发展过程评估模型

    6.状态模型(列模型):发展状态评估模型

   六 可计算的均衡表的技术指标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电子政务发展评估指标

   一 电子政务发展评估的宏观指标

    1.电子政务总产值

    2.电子政务的中间产品消耗

    3.电子政务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与国内电子政务发展总值

    4.电子政务折旧的特性与国内电子政务发展净值

   二 电子政务投资发展评估及主要指标

    1.关于电子政务投入的发展评估

    2.电子政务的初次投资投入及相关指标

    3.电子政务的投入再投资及相关指标

   三 电子政务使用发展评估及相关指标

    1.电子政务消费的发展评估及有关指标

    2.电子政务的积累发展评估及有关指标

    3.电子政务的净出口

    4.支出法国内电子政务发展总值的发展评估

   四 EGE的基本指标

   五 EGE的效益指标

    1.电子政务效益

    2.对不同的产出量会有不同的电子政务效益指标

    3.对不同的投入量也会有不同的电子政务效益指标

    4.从实际与可能的分析角度不同,有不同的电子政务效益指标

    5.电子政务效益的评价

    6.理性标准

    7.电子政务效益评价的方法

   六 电子政务效益的分析

    1.电子政务效益分析的内容

    2.影响电子政务效益的主要因素分析

    3.社会效益

    4.环境效益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经济条件评估

   一 电子政务的资产条件发展评估

    1.电子政务的资产与负债

    2.电子政务的资产负债均衡表

    3.资产负债均衡表中的均衡关系

   二 电子政务人力资源评估

    1.电子政务的劳动力市场供给

    2.电子政务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3.电子政务的劳动力就业与失业

   三 电子政务效率评估

    1.电子政务效率

    2.电子政务发展的实质

    3.电子政务效率的指标设计

 政策走向篇

  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加快发展电子政务

   一 现代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制度的关系

   二 要素投入与产出效果的关系

   三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关系

   四 网站、网页建设与信息内容开发的关系

   五 项目或工程的自建与外包的关系

   六 加强政府监管与改进政府服务的关系

   七 统一标准、规范与多样化、个性化的应用、服务的关系

   八 保护知识产权与扩大知识成果影响范围的关系

   九 信息的保密、安全与信息的交流、共享的关系

   十 人员培训与业绩考核的关系

   十一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十二 国内电子政务与国际电子政务的关系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 政府信息资源的界定

    1.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资源

    2.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传统介质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

    4.政府部门内部用信息和政府部门外部用信息

    5.基础信息和增值信息服务

    6.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和政务信息

   二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三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和任务

    1.制定目标的原则

    2.关于总体目标的建议

    3.关于阶段性目标的建议

   四 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框架

    1.建立相对独立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体系

    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框架

   五 若干重要问题的解决思路

    1.基础信息库的分工、协作及共享

    2.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及交换体系

    3.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

    4.采购制度及外包模式的运用

    5.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及组织结构

    6.工程项目的管理

  影响电子政务成功率的四个问题

   一 长远的利益关系设计是否合理

    1.长久性的业务必须要有长久生存的理由

    2.先想清楚最终的利益到底是什么

    3.机构需要有持久的动力

    4.应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二 业务能否长期运行

    1.业务可行性要难于系统可行性

    2.长久运行的业务要有长久运行的机制

    3.要重视质量改进的激励机制

    4.让下一任领导也支持这项业务

   三 技术方案是否足够简单

    1.成功是从简单的种子成长起来的

    2.不要去当技术先锋

    3.要做前面有榜样可学的事情

    4.用更通用的软件,选用户多的厂商

   四 目标是否清晰可测量

    1.澄清目标是重要的思想提升

    2.集中力量找出决定成败的核心路径与关键因素

    3.设计好上升的台阶

    4.不要做效益目标不清晰、不确定的事情

  中国推行电子政务的基本策略和重点任务

   一 推行电子政务的战略意义

    1.什么是电子政务

    2.推行电子政务的战略意义

   二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总的框架

    1.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三 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高度推行电子政务

   四 关于推行电子政务的动力机制问题

   五 推行电子政务的长期制度保障

    1.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制度

    2.推进与电子政务直接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

    3.建立传媒对电子政务的监督机制

    4.建立专业化的监管机构

    5.建立技术提供商的行业自律组织

    6.建设推行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与政府治理创新

   一 正确认识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互动关系

    1.实施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步骤

    2.政府管理创新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保证

    3.信息技术不能替代政府管理创新

    4.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实施始终相伴

   二 电子政务重塑政府的业务流程

    1.传统政府业务流程的弊端

    2.重塑政府业务流程的主要内容

    3.实现业务流与信息流的高度重合

   三 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态

    1.政府纵向结构扁平化

    2.政府横向结构一体化

   四 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

    1.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2.改进政府的领导方式和决策方式

    3.公务员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

    4.要加强研究管理方式变化带来的新问题

   五 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

  中国电子政务的功能定位

   一 从“管制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变,是中国政府治理的必由之路

   二 中国政府治理的整体功能为什么要确定为“管理服务型”

   三 中国电子政务整体功能定位的选择及其实现条件

    1.“电子”与“政务”的关系

    2.“内网”与“外网”的关系

    3.核心政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关系

    4.电话与网络的关系

    5.安全与应用的关系

    6.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7.整合与发展的关系

    8.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电子政务安全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 引言

   二 电子政务安全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三 电子政务安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与电子政务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滞后和不完善问题日益明显

    2.电子政务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尚待建立

    3.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技术构架尚待建立

   四 对策建议

 方法技术篇

  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方法

   一 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1.电子政务战略目标集设计

    2.电子政务执行计划的主要内容

   二 如何启动电子政务战略规划

    1.启动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时机

    2.谁来做电子政务的战略规划

    3.一些国家进行规划的过程

   三 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方法

    1.现代管理方法在电子政务中的地位

    2.电子政务战略规划中的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

    3.战略集转化方法(SST)用于目标设计

    4.关键成功因子法和实施计划

    5.实施计划制订中用到的一些概念和方法

  国家PKI体系总体框架

   一 背景

    1.PKI是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2.国外PKI发展状况

    3.国内PKI发展状况

    4.国内PKI建设的问题

   二 国家PKI体系总体框架的基本构想

    1.目标与任务

    2.建设方针

    3.信任模型

    4.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5.运行管理机制建设

    6.技术发展规划

    7.标准体系建设

    8.自身安全保障措施

   三 电子政务PKI建设一期工程

    1.一期工程的主要任务

    2.根CA建设

    3.桥接PBCA建设

    4.示范工程

    5.PMI和KMI的建设

    6.保障措施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中国电子政务建设

   一 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建设的互动发展

   二 电子政务的技术系统构成

   三 电子政务的基础工程

   四 电子政务的支撑环境

   五 电子政务的软件系统及关键技术

   六 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工具或应用支撑环境

   七 技术专题:Web服务的概念与技术

   八 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及应用

   九 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管理与监理

 实践篇 实践一 国家建设电子政务案例*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一 项目概况

   二 一期工程主要任务

    1.共性任务

    2.网络平台

    3.服务体系

    4.安全保障体系

   三 效益预期

    1.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

  人口基础信息库

   一 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情況

   二 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情况

   三 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主要思路

    1.指导思想

    2.建设目标

    3.建设任务

    4.实施计划

  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

   一 项目概况

   二 进展情况

  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

   一 背景

   二 建设目标、主要任务、效益评价和主要进展

    1.建设目标

    2.主要任务

    3.效益评价

    4.主要进展

  宏观经济数据库

   一 项目概况

    1.主要任务

    2.工作原则

    3.管理机构

   二 系统构成

    1.宏观经济数据库核心系统

    2.支撑子系统

   三 进展情况

  “金宏”工程

   一 项目背景

    1.转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

    2.加强宏观经济监测与调控的需要

    3.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

    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投资的需要

    5.执政为民的需要

   二 建设目标与原则

   三 主要建设内容

    1.系统平台

    2.信息共享平台和应用集成环境

    3.共享信息数据库

    4.宏观经济管理业务应用系统

    5.跨部门业务协同机制和网络化流程

    6.统一的系统保障环境

  “金关”工程

   一 背景

   二 新进展

    1.适应中国加入WTO和实现电子政务的需要,以金关工程为基础,全面推动相关部委外经贸电子政务建设

    2.建立部委信息交换平台,妥善解决金关工程各应用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兼容及内外网数据难以交换等问题

    3.加强金关工程涉及的法律、标准和安全建设

    4.强化政府部门为企业服务的职能

    5.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为科学规划与决策奠定基础

    6.加强人才培训和宣传工作

  “金税”工程

   一 前期建设概况

    1.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目前已推行约60万户

    2.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全面投入使用,使利用假票、大头小尾票骗抵税款的违法犯罪活动基本得到遏制

    3.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在全国3835个区县以上税务机关联网运行,促进了企业依法申报纳税

    4.金税工程发票协查系统正常运行,提高了稽查工作效率

   二 三期建设概况

  “金财”工程

   一 概况

   二 进展情况

    1.召开全国财政系统“金财工程”建设座谈会

    2.建立健全“金财工程”组织机构和实施机构

    3.制订方案,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4.开发并推广财政业务应用软件

    5.深入推进网络建设

    6.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金审”工程

   一 网络系统建设

    1.审计署机关网络建设

    2.18个特派办局域网建设

    3.广域网接入试点

   二 应用系统建设

    1.审计应用平台

    2.机关辅助办公系统

    3.业务管理系统

    4.审计实施系统

    5.信息资源库

    6.联网审计系统

    7.培训教育系统

   三 规范制度建设

   四 人员培训

  “金盾”工程

   一 建设周期

   二 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 建设原则

   四 建设内容

    1.信息网络建设

    2.应用系统建设

    3.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4.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5.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6.全国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控系统建设

  “金保”工程

   一 金保工程概况

    1.金保工程的涵义

    2.金保工程实施背景

    3.金保工程的建设目标

   二 金保工程进展状况

    1.积极推进立项工作

    2.着手进行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全国联网的实施准备

    3.重点业务系统建设进程

  “金质”工程

   一 背景和作用

   二 建设目标

   三 主要任务

    1.质检业务监督管理系统

    2.质检业务申报审批系统

    3.质检信息服务系统

    4.质检数据库群

    5.质检软硬件及网络平台

   四 工程进展情况

   五 效果评价

   六 存在问题

  “金农”工程

   一 指导思想和目标

    1.指导思想

    2.建设目标

   二 “金农”工程一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1.应用系统建设

    2.数据支持系统建设

    3.网络支持服务系统建设

  “金水”工程

   一 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即“金水”工程规划)概况

    1.水利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必须根据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中应用的规律,分阶段设定目标,并给予规划

    2.水利信息化规划原则

    3.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4.建设目标

    5.建设任务

   二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简介

  “金智”工程

   一 概况

   二 CERNET典型网络服务和应用

   三 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研究工作

   四 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和网络人才培养

   五 国际交流合作

  “金旅”工程

   一 “金旅”工程介绍

   二 “金旅”工程的目标

   三 “金旅”工程的主要任务

   四 工程进展情况和评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纵向网工程

   一 纵向网视频会议系统的改进与完善

   二 纵向网的延伸与扩展

    1.总体需求

    2.解决问题

  交通信息工程

   一 智能交通系统(ITS)

   二 GIS、GPS和RS技术(简称“3S技术”)综合应用概况

    1.3S技术在公路交通中的应用

    2.3S技术在水路交通中的应用

   三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应用

   四 水运智能交通系统(ITS)

    1.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

    2.2002年南浏VTS应用实效

 实践篇 实践二 地方建设电子政务案例

  北京市:以业务为核心,推进电子政务发展

   一 北京市电子政务新发展

    1.对电子政务发展的认知全面提升

    2.政府公务人员服务意识逐步强化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得到加强

    4.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基础进一步增强

   二 电子政务建设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1.发展是电子政务的原动力

    2.应用是电子政务的核心

    3.整体推进是电子政务实施的必然选择

    4.市场化改革是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5.政府再造是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

   三 电子政务网上审批工程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1.总体思路和目标

    2.基本原则

    3.主要建设任务

  四川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与公文网上交换

   一 四川党政网的建设背景

   二 四川党政网的建设成效

   三 四川党政网建设与实践的初步体会

    1.切实加强领导

    2.始终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四统一”原则

    3.实施对党政网建设的目标管理

    4.加强队伍建设

    5.保证必要的投入

   四 四川省公文网上交换工作取得成效

   五 今后五年四川党政网建设和四川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及重点

    1.建设目标

    2.建设重点

  广州市:以特色建设模式,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整体水平

   一 夯实基础,大力提高电子政务建设水平

    1.联合共建,继续完善二级平台、三级网络系统

    2.条块推进,促进公共系统和公共数据库建设实现总体突破

    3.层层落实,加快电子政务法规和规范建设形成体系

   二 着重应用,大力提高电子政务开发水平

    1.指导服务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网上办公、办业务

    2.以“审批”为突破口,推动网上联合办公

    3.消除信息孤岛,探索条块结合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

   三 积极探索,寻找电子政务运营服务外包新途径

    1.利用社会力量推进电子政务运营服务外包

    2.政府部门间专业化协作推进电子政务运营服务外包

    3.深化业务建设探索电子政务运营服务外包的新途径

    4.以大型信息系统建设为突破口促进电子政务运营服务外包迈上新台阶

   四 建立机制,不断完善电子政务应用推广体系

    1.建立广泛的宣传机制

    2.建立规范的培训机制

    3.建立完善的检查考核机制

   五 加强管理,健全电子政务宏观管理体系

    1.实行电子政务软课题联合研究,统一思想行动

    2.建立重点项目沟通渠道,推动资源整合

    3.形成建立信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南京市:“电子税务”与“eMPA模式”

   一 南京地税“电子税务”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状况

    1.一体化的信息基础平台,为税务管理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2.丰富的应用系统软件,全面提升了税务管理的数字化含量

    3.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满足了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创新需要

    4.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享,强化了税务机关服务纳税人职能

   二 南京地税“电子税务”建设遵循的基本路径

    1.注重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变革的有机互动,以新技术引发的管理创新带动组织跃升式发展

    2.注重发挥信息化技术渗透作用,实现税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3.注重信息化建设与组织文化相结合,实现人文环境重塑与信息化的有机互动

    4.注重遵循信息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建立满足电子税务发展需要的保障机制

   三 实践中的体会与建议

    1.信息化建设必须防止认识和管理上的三个“误区”

    2.信息化建设要正确处理需求带动和技术驱动的关系

    3.推进电子政务必须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为前提

    4.构建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机制是推动电子政务有效途径

  中关村海淀园“数字园区”案例整理: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江源富)。">*

   一 概况

   二 建设目标和原则

    1.数字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2.数字园区建设遵从六项基本原则

   三 新发展

    1.企业服务体系

    2.网络社区

    3.“数字园区”的运行情况

   四 突破和创新

    1.数字园区变革引起的管理变革有五个突出特征

    2.政府管理模式转型包括价值层面的转型、结构层面的转型及转型辅导

   五 小结

 附录

  附录一 2002年9月~2003年9月中国电子政务大事记*

   2002年9月

   2002年10月

   2002年11月

   2002年12月

   2003年1月

   2003年2月

   2003年3月

   2003年4月

   2003年5月

   2003年6月

   2003年7月

   2003年8月

   2003年9月

  附录二 世界主要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态势*

   一 美国

    1.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2.电子政务走向

   二 加拿大

   三 英国

    1.“以公众为中心”,统筹规划,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2.加强领导,统一组织协调

    3.突出重点,保证投入

    4.协调保密与共享,重视信息安全

    5.重视各类应用和服务系统的建设

    6.高度重视政府门户网站(www.ukonline.gov.uk)建设

   四 法国

    1.强调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政府门户网站

    2.重视对社会的信息发布

    3.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4.与企业密切合作的项目外包机制

   五 德国

   六 新西兰

    1.发展电子政务是促进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2.发展电子政务是推动新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3.发展电子政务是完善新民主政治体制的需要

   七 日本

   八 新加坡

   九 韩国

 《皮书系列》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

 后记

[1]王长胜等:《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评估模型》,国家信息中心,2003。

[2]David P. Rappkin & Williiam P. Avery.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Global Economy. Lynne Rienner Inc,1995.

[3]King,D. W. Key Papers in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Washington:ASIS,1990.

[4]Pillip Ein,etc.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Analytical Tools and Techniques. New York,Oxford,1990.

[5]Paul,R. etc. Customer Service and Marketing at the Defense Technical Information Center.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Use,1990.

[6]Kirsten S. Wever. Negotiating Competitiveness. HBS Press,1995.

[7]Bart Los:Endogenous Growth & Structureal Change in a Dynamic Input-output Model.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002. Vol. 13. No.1.

[8]H. D. Kurz,N. Salvadori:Classical Roots of Input-output Analysis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002,Vol. 12. No.2.

[9]Backus,D.,W. C. Brainard,G. Smith and J. Tobin:towards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with Careful Social Accounting.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1980. (12),No.2.

[10]Johnc. Dawson. Flow-of-Funds Analysis-A Handbook for Practitioners. New York:M. E. Sharp Press,1996.

[11]Robert W. Grubbstorm & Ou Tang:Further Developments on Safety Stocks in an MRP System Applying laplace Transforms and Input-Output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Vol. 60~61,pp.381~387,1999.

[12]P. Richardson:Simulating the OECD INTERLINK Model under Alternative Moneytary Policy Rules,OECD ESD Working Paper,October. 1990.

[13]E. Yeh:A Review of National Level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Washington,D. C.,June 2001.

[14]DPCSD: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ies,New York,1996.

[15]Classific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COFOG,UN 2000.

[16]UN Department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SD,Expert Group:Mandat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Expert Group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Classifications,New York,1999.

[17]Hayes,R. M.,Erickson,T. Added Value as a Function of Purchases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1992,1(4).

[18]Arrow,K.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Basil Blackwell Limited,Washingtong,DC,USA,1984.

[19]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电子政务进程”栏目的相关内容,2000~2003年9月。

[20]石小玉等:《世界经济统计方法新进展》,中国广播大学出版社,2003。

[21]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分类与方法》、《统计核算》等。

[22]乌家培、秦海菁:《信息产业化与工业信息化》,《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第1期。

[23]张世英、王宪磊:《复杂经济系统研究》,《系统工程学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NO.69874028)的部分内容,2000。

[24]王宪磊:《社会经济发展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博士后基金资助课题。

[25]秦海菁、何召华:《电子APEC战略框架报告》,2001年APEC第一次高官会通过成为APEC未来20年信息化规划的正式官方文件,2001年2月。

[26]王宪磊:《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及其电子政务发展态势》,国家重大课题“两个跟踪研究”的子报告,2002年12月。

[27]王宪磊:《中国“入世”后的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社科院重大课题,2002年10月。

[28]乌家培、秦海菁:《竞争信息与企业战略》,《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第12期。

[29]王宪磊:《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的方法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NO.69874028)的部分内容,《博士后研究报告》,1999。

[30]乌家培、秦海菁:《信息工作要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情报理论与管理》1996年第1期。

[31]秦海菁:《中国APEC新经济战略》,被外交部采用为2001年中国APEC会议新经济主题的中国行动方案,2000年12月。

[32]王宪磊:《经济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33]Catherine Mann、秦海菁等:《APEC与新经济》,APEC秘书处出版,2002年10月,(新加坡)。

[34]秦海菁:《知识经济的测度》,《中国经济导报》2002年4月30日。

[35]王宪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投资结构的调整模型与中国》,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国际会议论文,2000年5月。

[36]乔阳:《中国信息内容服务机构的界定及发展现状的讨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工作通讯》2003年第1期。

[37]CCID,《中国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评测研究》,2003。

[38]上海科技,《集成电路CPU和IPCOIE评测技术研究》,2003。

[39]吴寄南:《日本电子政府建设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003。

[40]USA:《E-2020发展战略与评估》,2002。

[41]国家统计局:《2002年统计公报》。

[42]熊义杰:《管理效率及其计量方法》,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43]汪传雷、许皓:《国外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44]杨冰之、朱娟英:《美国的电子政府与电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