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0

杭州研究(2015年第3期)图书

Hangzhou Researches(Vol.137, No.3, 2015)

SSAPID:101-5867-0567-85
ISBN:978-7-5097-806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杭州研究》主要有要论特刊、专家视点、政务创新与改革研究、经济经纬、城市发展、社会文明、历史文化等栏目,探讨杭州城市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跟踪城市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特别关注在杭州城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文化等发展进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亦关注杭州都市圈发展与合作为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发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杭州市社会科学院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汇聚全国研究智慧 构建杭州城市智库

 投稿须知

 编辑委员会

 要论特刊

  杭州市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及对策

   一 杭州市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基本现状

    (一)土地流转收益

    (二)农房出租及经营收益

    (三)村集体股份分红

   二 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面临的问题

    (一)财产性收入低,区域不平衡

    (二)赋权活权的法律政策限制多

    (三)“三权”确权颁证的基础薄弱

    (四)土地财产收益的分配欠合理

   三 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农村“三权”确权颁证的步伐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试点

     2.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

     3.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

    (三)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

     1.积极鼓励土地流转

     2.积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3.探索土地发展权保障机制

 专家视点

  医疗保险的风险和内部控制探讨*

   一 医疗保险的运行特点与运行风险

    (一)医疗保险的运行特点

    (二)医疗保险的运行风险

   二 医疗保险的内部控制

    (一)医疗保险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二)当前医疗保险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杭州市医疗保险的内部控制实践

    (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构建内部控制机制

    (二)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内部控制基础

    (三)统一经办标准,规范业务操作

    (四)形成“互联网+”的内部控制新机制

   四 对医疗保险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以“依法治国”的理念引领医疗保险的内部控制工作

    (二)以医疗保险战略目标调整为契机,完善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和评估监督机制

    (三)加强内部控制的体制和机制建设

    (四)探索内部控制工作的新机制

  杭州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一 杭州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户籍制度改革成本高与地方财政承受能力低的矛盾

    (二)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强与公共服务资源压力大的矛盾

    (三)流动人口利益诉求多与宏观体制政策突破难的矛盾

   二 杭州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基本路径

    (一)农民市民化

     1.市域范围内农民市民化

      (1)流动型农民市民化

      (2)非流动型农民市民化

     2.市域范围外农民市民化

    (二)流动人口流入地市民化

     1.市域范围内的流动人口流入地市民化

      (1)市域范围内城镇户籍居民市民化

      (2)市域范围内农村户籍居民市民化

     2.市域范围外的流动人口流入地市民化

      (1)市域范围外城镇户籍居民市民化

      (2)市域范围外农村户籍居民市民化

   三 杭州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抓好《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

    (二)针对杭州市域内的失地农民,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征地留用地制度”“失地农民拆迁安置房转商品房制度”“社保制度”,落实好失地农民的市民化

    (三)继续深化落实好购房入户、投资入户、人才入户等既有入户政策,并全面推行居住证改革试点和积分入户政策

    (四)试点探索建立“身份证+居住证+市民卡”的现代人口服务管理平台

    (五)建立合理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将土地出让金纳入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本支付平台

    (六)借富阳、临安“撤市设区”的契机,梳理新老城区的城乡户籍管理体制

 转型时期杭州生活环境治理研究

  杭州“五水共治”公众参与调查与对策探究*

   一 杭州“五水共治”公众参与情况调查

    (一)对“五水共治”概念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二)对“五水共治”的支持率及生活关联度的认知

    (三)“五水共治”的公众参与方式

    (四)“五水共治”募捐及付费意愿

    (五)户籍所在地与“五水共治”的关联性

   二 杭州“五水共治”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五水共治”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1.公众环境管理的意识高与主动性不强的矛盾

     2.“五水共治”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但对政府治水的决心持消极态度

     3.“五水共治”施工过程对居民的交通和生活影响较大

     4.信息传播途径有限,公众参与层次较低

     5.都市生活节奏加快,公众参与能力有限

    (二)“五水共治”公众满意度及原因分析

     1.“五水共治”公众满意度调查的信度分析

     2.“五水共治”公众满意度量表分析

     3.“五水共治”公众满意度的原因分析

   三 提升杭州“五水共治”公众参与度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宣传方面

     1.设计“五水共治”吉祥物,增强市民凝聚力

     2.及时公示“五水共治”的进度,坚定社会公众治水的决心

     3.以奖励的方式吸引公众对“五水共治”建言献策

    (二)“五水共治”方面

     1.积极推行第三方治理制度

     2.施工规划及管理采取公众听证制度

     3.“五水共治”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公示要具体化

    (三)公众有效参与管理方面

     1.建立民间环保组织,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2.强化自我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群众满意度

  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 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及其管制现状

    (一)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

     1.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认识不到位

     2.基础设施薄弱且发展不平衡

     3.已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发挥作用小

     4.生活污水治理资金严重缺乏

    (二)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管制现状

   二 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管制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粗放式发展

    (二)城乡二元制下的管制缺位

    (三)基层农村社区机制远未完善

   三 国内其他省市农村水污染管制经验借鉴

    (一)我国环境管制体系

    (二)国内其他省市农村水污染管制经验

   四 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分类管制政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办法

    (二)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三)全面建设乡镇农村环保机构

    (四)健全环保部门考核问责机制

    (五)分类实行农村污水处理

    (六)加强农村环保的公众参与

  杭州市雾霾联防与治理的机制创新探析*

   一 杭州市大气雾霾现状

   二 杭州雾霾联防与治理面临的现实制约

    (一)杭州联防联控机制有待完善,未充分发挥城市间协同作用

    (二)环境主管部门与其他部门协作困难,市场治理机制尚未建立

    (三)产业结构有待升级,缺乏可持续发展机制

     1.产业结构有待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亟待提高

     2.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3.高能耗产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所占比重大

    (四)大气治理绩效机制不健全

   三 国内大气治理机制与雾霾联防国际经验

    (一)大气治理的发展历程

    (二)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

    (三)雾霾联防与治理的国际经验

   四 杭州雾霾联防与治理的机制创新

    (一)健全协调治理机制

    (二)建立市场治理机制

    (三)深化结构治理机制

     1.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扭转生产和消费方式

     3.加快能源和交通的利用方式变革

    (四)完善绩效治理机制

     1.完善监督机制

     2.制定绩效评价标准

     3.绩效评价过程

  杭州市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人性分析

   一 杭州市垃圾分类的评估

    (一)垃圾分类概况

    (二)垃圾分类目标与行动

    (三)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1.垃圾分类工作赢得社会初步认可

     2.垃圾物化成分改变明显

   二 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态度与人性分析

    (一)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态度

     1.坚定的参与者

     2.沉默的大多数

     3.少数的质疑者

    (二)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人性分析

     1.人的本性和人的生命结构

     2.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人性特征

   三 以人为本做好垃圾分类的对策建议

    (一)遵循人的本性,务实地推行垃圾分类

    (二)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政绩观

    (三)应当把环境伦理教育作为垃圾分类的核心任务

  杭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化机制探讨*

   一 杭州市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意义与现状

    (一)杭州市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意义

     1.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需要

     2.城市发展的需要

     3.有效完成减排任务的需要

     4.有利于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接轨

     5.有利于杭州迈入国际一流城市行列

    (二)杭州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碳排放权管理部门职能重叠,缺少总的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

     2.碳排放权交易缺少地方立法和配套细则

     3.杭州企业参与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积极性不高

     4.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化机制面临诸多抉择

   二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杭州的启示

    (一)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杭州的有益启示

    (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杭州的警示

     1.履约机制薄弱

     2.参与度低,价格市场化不足

     3.碳资产概念淡薄,缺乏前瞻性的管理

   三 杭州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化机制的建议

    (一)成立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杭州市环境交易所

    (二)加强地方立法和制度建设,形成“1+1+N”系统的法规政策体系

    (三)放宽纳入碳排放权配额管理的领域和排放主体,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四)严格碳排放总量控制,加强价格发现机制建设

    (五)运用好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增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中各环节的透明度

    (六)引导金融支持,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促进碳资产收益的显现

    (七)运用CCER机制鼓励公益性“碳中和”交易,提升碳排放权交易量和影响力

  促进杭州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完善*

   一 杭州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概述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浅析

    (二)杭州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二 杭州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式

    (一)规划先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引导力

    (二)法规配套,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的法治约束力

    (三)道德规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引领力

   三 杭州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依然薄弱

    (二)全民生态意识仍需提高

    (三)制度执行有待加强

   四 杭州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推进与完善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制度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的参与机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湘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一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 湘湖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湖泊自然演化造就的生态危机

    (二)湖体功能的变化带来环境保护危机

    (三)当前产业结构带来的环境隐患

    (四)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

    (五)生态修复仍然面临较大挑战

    (六)环卫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的环境隐患

   三 加强湘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城区发展定位和生态保护,完善规划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三)建设湖泊湿地,保护湘湖生态

    (四)扎实推进各类生态创建工程

    (五)加强湘湖的疏浚等管理维护

    (六)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杭州旅游管理服务与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标准化建设*

   一 全域旅游与旅游标准化的互动

    (一)旅游标准的全域化:全域旅游对标准化的新要求

    (二)以规矩成方圆:旅游标准化对全域旅游的支撑与助推

   二 全域旅游下旅游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做法——以淳安为例

    (一)理念先行,把全域旅游作为旅游标准化的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

    (二)接地气,在科学调研基础上制订标准化实施方案

    (三)高标准统领:以《全县景区化规划导则》为统领标准,构建全县景区化规划体系

     1.高起点编制《淳安县全县景区化规划导则》

     2.根据《淳安县全县景区化规划导则》,抓好专项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规划编制

    (四)全域标准化:全面参与,全面对标贯标,全面实施国家、行业旅游标准,明确各单位的目标和责任

    (五)立足特色,先试先行:制定一批特色潜力行业新标准,在为全国旅游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的同时,以旅游标准制定和推广为重要抓手,提升旅游发展和景区化建设水平

     1.制定地方标准,彰显淳安特色

     2.标准要符合实际,接地气

    (六)层层贯彻,步步推进:实施导则标准,强化政策引导

    (七)建立旅游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标准化转化激励政策

    (八)以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

    (九)以地方标准巩固优势,以品牌化带动产业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壮大旅游服务经济,全面提升淳安县旅游行业在业界的竞争力

   三 全域旅游背景下标准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理念认识不到位,观念上需要更新

    (二)在“全”字上下功夫不够,在参与和覆盖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充实和提高

    (三)在标准制定方面需要进一步体系化、科学化、特色化、重点化和社会化

    (四)标准贯彻实施不深入、不彻底,需要进一步落实责任,让标准落地,发挥标准的应有作用

    (五)旅游标准化的保障体制不完善

   四 全域旅游背景下标准化建设的完善对策

    (一)提高认识,提升理念,以消费者导向和可持续旅游引领全域旅游特别是旅游标准化建设

    (二)坚持全面性、人本性和引领性的基本原则

    (三)明确任务,结合实际,破解旅游发展的焦点和难点问题

    (四)做好政府指导与市场参与、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以及创新制标与务实贯标的三个结合

     1.政府指导与市场参与相结合

     2.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3.创新制标与务实贯标相结合

    (五)做好并落实旅游标准体系的规划

     1.要制定好旅游标准化的总体目标

     2.彰显地域特色,完善标准体系

     3.根据旅游体系的内涵要求,制定和完善旅游业基础体系、旅游业要素系统、旅游业支持系统和旅游业工作体系等具体标准体系

    (六)健全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保障措施

    (七)全面宣传贯彻标准,推进重点示范

    (八)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析*

   一 杭州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二)存在问题

     1.生态安全隐患有所增加

     2.乡村旅游致富效应遇到瓶颈

     3.乡村社区特色逐步退化

     4.系统化规范管理相对滞后

   二 乡村旅游环境容量体系构建

    (一)环境容量综合研究思想的引入

    (二)乡村旅游环境容量系统综合型研究的出发点

    (三)乡村旅游环境容量体系的构建

   三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一)拓展思路,创新模式

     1.综合分析,总体判断

     2.抓住关键,确立指标

     3.明确标准,科学预警

     4.监控管理,追踪根源

     5.科学评估,选择方案

    (二)结合实际,灵活应用

     1.管理动态性

     2.指标差异性

     3.调控层次性

    (三)改善环境,保障落实

     1.明确责任主体

     2.完善统计制度

     3.强化法治建设

  杭州健康旅游产业联盟发展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一 健康旅游产业联盟的内涵和特点

   二 杭州健康旅游产业联盟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总体规模偏小,整合带动作用不强

    (二)与公共医疗体系匹配不足,产业对接缺乏通道

    (三)联盟创新能力相对不强,新产品开发缺乏技术保障

    (四)成员间合作共享不足,联盟治理缺乏有效机制

    (五)联盟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资源整合缺乏有效机制

   三 政府在杭州健康旅游产业联盟中的角色分析

    (一)健康旅游产业联盟中政府行为的战略导向

    (二)杭州健康旅游产业联盟中政府的四大角色

     1.行政专员:设定游戏规则

     2.传译员:平衡联盟的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

     3.营销员:扩大联盟影响力

     4.用户:示范性标杆

   四 推进杭州健康旅游产业联盟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提升医疗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水平

    (二)以产业联盟为基础打造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平台

    (三)推进健康旅游产业联盟标准研究

    (四)发挥健康旅游产业联盟的市场拓展作用

    (五)健全健康旅游产业联盟的人才孵化机制

  杭州市乡村旅游政府服务机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 杭州市乡村旅游政府服务机制的特征与问题

    (一)杭州市乡村旅游政府服务机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二)杭州乡村旅游政府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问题

     2.旅游规划问题

     3.服务机制问题

   二 域外乡村旅游政府服务机制的模式及对杭州的启示

    (一)欧美国家乡村旅游政府服务机制

    (二)日本乡村旅游政府运营机制

     1.产业集群化

     2.财政支持

     3.农地的放松管制

    (三)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四)对杭州的启示

   三 理顺与发展杭州市乡村旅游政府服务机制的对策

    (一)理顺管理体制

    (二)政府主导,健全相应管理体制,实施规范化管理

    (三)推动成立行业协会

    (四)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实行规模化经营

    (五)协调参与群体的经济利益冲突

    (六)创新发展

  杭州市旅游安全保障与监管责任体系研究*

   一 “大旅游”格局下“小安全”监管体系分析

    (一)旅游安全监管的双重责任体系

    (二)“大旅游”格局对传统旅游安全责任体系的冲击

   二 杭州市旅游安全保障与监管责任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部门协调合作方面,创新旅游安全联合执法体制

    (二)集中整治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扎实做好旅游安全排查工作

    (三)以“平安旅游”创建为抓手,健全旅游安全考核制度

    (四)加强培训教育与安全演练,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

    (五)重视旅游安全风险预警,强化主动防范与应对

    (六)拓展旅游质监网络建设,完善社会网络监督作用

   三 杭州市旅游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旅游安全风险常态化、全域化

    (二)旅游经营者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仍有待完善和细化

    (三)旅游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与政府安全责任容易混淆

    (四)旅游安全“主管责任”与“监管责任”不清晰

    (五)相关部门的旅游安全协力责任缺少强制性

    (六)旅游安全责任归责与追责原则不明确

   四 进一步完善杭州市旅游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明目扩胸”,树立“大旅游”安全监管理念

    (二)部门协同,建立旅游安全联合监管机制

    (三)强化制度,落实旅游企业安全责任机制

    (四)权利导向,更新旅游安全政府监管手段

    (五)明确职责,完善政府旅游监管责任体系

    (六)加强教育,提高旅游者安全意识水平

    (七)整合资源,提高新型旅游业态安全监管能力

    (八)全员参与,建立旅游安全社会监督员制度

  杭州市风情小镇发展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一 杭州打造风情小镇的背景与意义

    (一)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二)培育旅游业态新载体

    (三)寻找休闲度假新空间

   二 杭州市风情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风情度、精致度不足

    (二)旅游业态不够丰富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

   三 杭州市风情小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创意规划,凸显小镇旅游风情

     1.从空间角度,要突出“镇”的肌理

     2.从景观方面,要突出“乡愁”的文化符号

     3.从功能方面,突出“静、雅、美”的体验格调

     4.从管理方面,风情小镇应该远离“标准化”

    (二)注重产业融合,创新小镇旅游业态

     1.注重“旅游+农业”的资源融合

     2.注重“旅游+互联网”“旅游+创意”的技术融合

     3.注重“旅游+地产”的市场融合

     4.注重“旅游+运动养生”等的功能融合

    (三)注重“智”“资”叠加,创新小镇运营模式

    (四)注重配套建设,完善小镇接待体系

  杭州民宿旅游发展探讨*

   一 杭州民宿旅游发展概况

   二 杭州民宿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一)民宿游客基本属性分析

     1.民宿游客以女性为主

     2.30岁以下的年轻人是民宿游客的主体人群

     3.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员是民宿游客的重要群体

     4.民宿游客主要来自杭州周边城市

    (二)民宿游客行为分析

     1.住民宿主要是为了旅游度假

     2.消费能力偏低

     3.网络渠道预订民宿是主流,游客最常使用“去哪儿”进行预订

     4.民宿游客停留时间通常为2~4天

    (三)民宿游客满意度分析

     1.民宿游客对杭州民宿总体印象较好,总体满意度较高

     2.民宿游客对交通、饮食和服务质量方面的满意度偏低

     3.民宿游客建议

   三 杭州发展民宿旅游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统筹规划不足

    (二)产品缺乏特色

    (三)基础设施薄弱

    (四)专业人才缺乏

    (五)市场竞争激烈

    (六)卫生状况有待改善

    (七)受季节性影响,忙闲不均

    (八)游客的需求日趋多样

   四 发展杭州民宿旅游的策略

    (一)加强政府引导,优化旅游资源

    (二)完善配套设施,构建城乡网络

    (三)注重人才培养,完善管理体系

    (四)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形成产品特色,打造民宿精品

    (六)跨区域合作,实现联合营销

    (七)建设新媒体O2O平台,丰富产品线,延长产业链

  大数据环境下杭州发展智慧旅游探讨*

   一 “智慧旅游”与大数据

   二 大数据环境下杭州发展智慧旅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智慧旅游营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智慧旅游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智慧旅游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 以商业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提升大数据环境下杭州旅游企业智慧化的对策

    (一)确立“随需应变”的价值诉求,满足游客个性、多变的需求

    (二)构建“高效、柔性、智能”的经营系统,努力提升游客的服务体验

    (三)形成“跨界、融合、独特”的赢利模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模式创新与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高等教育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对策

   一 影响高校自考助学质量的因素与原因

    (一)高校自考助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1.政策与管理缺陷

     2.经济利益导向

     3.招生竞争加剧

     4.办学条件不足

     5.学生自我管理不足

   二 高校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部构建

    (一)在整个质量保障体系中,自考助学工作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意识

     1.端正助学思想,坚持健康发展

     2.改变助学观念,明确助学任务

     3.规范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二)从教学环境角度而言,自考助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质量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2.重视学习环境的营造

   三 主考院校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外部构建

    (一)健全法律法规,对自学考试予以制度保证

    (二)加强高校自考助学的督导,完善对高校自考助学的评估

    (三)恢复自学考试的社会公信力和认可度

    (四)从教育招生主管部门层面进一步规范自考全日制助学工作

     1.建立年审备案、激励制度

     2.加强考试管理,建立退出机制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一 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当代意义与原则

    (一)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当代意义

    (二)构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

     2.可测量性

     3.可操作性

     4.系统性

   二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4个维度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匹配度

    (二)服务社会能力

    (三)就业能力

    (四)投入与产出效率

   三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

    (一)建立符合国情的评价主体机制

    (二)从终身教育的角度进行评估

    (三)实现职业教育发展数据的制度化和公开化

  杭州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 职业院校几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

   二 杭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引企入校”三个不同版本的合作模式

    (一)杭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与杭州皇巢广告有限公司的“引企入校”合作模式

    (二)杭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与汉高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引企入校”合作模式

    (三)与浙江金华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引企入校”合作模式

   三 “引企入校”的实践成效与不足

    (一)“引企入校”的实践成效

     1.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共赢

     2.提升师生实际操作技能

     3.促进学校专业建设与教研教改

    (二)“引企入校”尚存的困难和不足

     1.企业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大相径庭

     2.教学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3.体制上泾渭分明易造成实训基地内设备产权与使用权相互分离

     4.培训对象上存在迥异的“质”“量”观

   四 “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健康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一)明确合作思路,坚持学校主导

    (二)改革教学模式,强化五个“共同”,实现三个“零距离”

    (三)坚持校企共赢创新合作模式

 经济经纬

  数媒经济时代杭州影视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 杭州影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二 数字媒体时代杭州影视企业的核心定位与创新路径

    (一)文化与创意的融合:数字化时代杭州影视产业的核心定位

    (二)数字媒体时代杭州影视企业的创新路径

     1.创新内容生产,满足影视消费新需求

     2.创新产品形态,适应新媒体传播终端

     3.创新衍生品规划,系统开发影视版权价值

     4.创新营销手段,引导文化消费需求

   三 政府在影视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与政策引导

    (一)从“无限”政府转向“有限”政府

     1.政府职能应该止步于影视文化市场功能的界限

     2.政府职能应该为非政府影视文化组织的管理作用保留空间

    (二)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1.探索开放的管理机制,促进媒体产业融合发展

     2.优化杭州影视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3.开辟影视企业融资新渠道,引入影视企业融资新方式

     4.推动重大影视节展活动,打造中国影视文化新高地

     5.搭建全媒体传播强势平台,提升杭州影视影响力

     6.促进国际项目合作,实施杭州影视“走出去”工程

  科技创新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一 国有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一)转型升级符合各级政府对国企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

    (三)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四)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转型升级具有社会经济转型的引领意义

   二 杭实集团传统制造业企业现状分析

    (一)杭实集团制造业企业分类

    (二)杭实集团制造业企业现状分析

     1.设备制造企业现状

     2.家电制造企业现状

     3.化工制造企业现状

     4.轮胎制造企业现状

     5.造纸企业现状

    (三)杭实集团所属传统制造产业的SWOT分析

   三 杭实集团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机制和路径

    (一)构建企业内部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

     1.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

      (1)科技创新的外在激励

      (2)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2.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的运营机制

      (1)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决策机制

      (2)以科技创新为重心的发展机制

      (3)以科研应用为标准的激励机制

      (4)以科技创新为根本的约束机制

    (二)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1.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内部自主创新路径

      (1)加大研发投入,坚持自主创新

      (2)提升工业设计,增加产品价值

      (3)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综合管理效能

     2.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创新联盟路径

      (1)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形式

      (2)杭实集团企业的外部创新技术联盟实践

   四 杭实集团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

    (一)创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1.科研联动机制

     2.共性技术攻关

     3.建立科技评价体系

    (二)缔结内外两大联盟

     1.外部联盟

     2.内部联盟

      (1)聚焦核心价值,成立生产联盟

      (2)攻关共性技术,组建创新联盟

    (三)实施三大维度创新

     1.产品维度创新:把握市场行业规律,创造产品新价值

      (1)把控市场最新需求

      (2)突破关键部件壁垒

      (3)增加设计和服务的比重

     2.文化维度创新:创新人才管理方式,构建科技文化新体系

      (1)改革人才激励模式,推广人才持股计划

      (2)激发企业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理念

      (3)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持续创新文化

     3.机制维度创新: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创新科技机制新天地

    (四)深入推进“四化”融合

 历史文化

  云居山积义亭下石刻造像探寻

   一 石刻造像现状

   二 石刻造像解析

   三 保护建议

  杭州古代科举的盛况及其成因与启示

   一 杭州古代科举的盛况

    (一)状元人数位居全国前列

     1.莫俦

     2.沈晦

     3.张九成

     4.李旻

     5.茅瓒

     6.周澍

     7.金德瑛

     8.金甡

     9.吴鸿

     10.钟骏声

    (二)榜眼、探花人数众多

     1.宋、明、清代杭州科举榜眼

     2.明、清时杭州的科举探花

   二 杭州古代科举盛况的成因

    (一)唐代以后,杭州地区经济的兴盛,为古代科举繁荣提供了经济基础

    (二)北宋开始,杭州地区教育发达,这是杭州古代科举考试繁荣的重要原因

    (三)古代杭州地区雕版印刷业发达,藏书丰富,为考生读书学习创造了条件

    (四)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与造船业的繁荣,为考生赴京城考试提供了交通便利

   三 杭州古代科举盛况对当今的启示

    (一)重视教育,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为造就21世纪科技高端人才提供优质平台

    (二)深入开展市民读书活动,大力构建学习型社会

张善轩:《企业风险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孙国正:《项目管理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张康之、熊炎:《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治理原则》,《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朱华雄、孙兴全:《论国有企业经营中道德风险的产生和防范》,《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3期。

宋哲明:《现代风险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秦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风险管理》,《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7期。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2007。

林俊荣:《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傅鸿翔:《国外医疗保险基金监督实践与启示》,《中国社会保障》2013年第2期。

孙星:《风险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何帆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

王国平:《城市论》(下册),人民出版社,2009。

蔡禾:《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开放时代》2010年第9期。

王国平:《以服务管理政策法规化推进流动人口待遇落实》,《城市学研究》2013年第5辑。

彭希哲、郭秀云:《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人口研究》2007年第4期。

Grimble,R.J.,“Economic Instruments for Improving Water Use Efficiency:Theory and Practice”,Agricutural Water Management,2012(40).

Zhang,Y.H.,Alexander,X.H,Zehnder,J.B.,“Water Scarcity,Pricing Mechanism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in Northern China Irrigated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08(16).

Perera,B.J.C.,James,B.,Kularathna,M.D.U.,“Computer Software Tool Realm for Sustainable Water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E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77).

沈满洪:《“五水共治”的战略意义现实路径》,《浙江日报》2014年2月23日。

夏宝龙:《以“五水共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人民日报》2014年1月25日。

刘红梅、王克强、郑策:《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研究综述》,《生态经济》2010年第8期。

萨比拉、栾文、刘占静:《玛纳斯河流域民主参与式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第8期。

李慧、雷玉桃:《公众参与水循环经济对水价形成机制的影响——以广州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为例》,《水利经济》2009年第1期。

杜鹏、徐中民:《公众参与理论、方法及其在水资源集成管理研究中的国际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第6期。

贺骥、刘毅、张旺、张延坤:《松辽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协商机制研究》,《中国水利》2012年第9期。

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2。

闫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度创新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美〕巴里·菲尔德:《环境经济学》,原毅军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吴杰、童祯恭、刘占孟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环境保护》2014年第4期。

华永新:《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调查和分析》,《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8年第6期。

蓝文艺:《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法律保障》,《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年第1期。

杨守彬:《浙江省农村水污染管制政策研究》,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黄幼钧、李生荣、徐建英:《杭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共杭州市党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马士国:《环境规制工具的设计与实施效应》,上海三联书店,2009。

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华:《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财政制度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刘文勇:《新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谷丰:《杭州市农村非点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沈满洪、许云华:《一种新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浙江省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Muller N.Z.,Mendelsohn R.,“Efficient Pollution Regulation:Getting the Prices Righ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9,99(5).

刘晓清:《浙江省人居环境与环境保护变化研究》,《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年第10期。

马小明、赵月炜:《环境管制政策的局限性与变革——自愿性环境政策的兴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5期。

林蔚:《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9期。

曾诗鸿、刘琦:《碳金融:理论模型与探索》,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环境保护部大气污染防治欧洲考察团:《借鉴欧洲经验加快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步伐——环境保护部大气污染防治欧洲考察报告之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第5期。

柴发合、李艳萍、乔琦、王淑兰:《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模式的战略转型》,《环境保护》2013年第5期。

王身余:《从“影响”、“参与”到“共同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的历史跨越及其启示》,《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钟兆盈:《整治大气复合污染 加快建设美丽杭州》,《中国环境报》2013年7月3日。

胡云丽、陈斌、崔洁:《杭州市大气能见度及霾的气候特征分析》,《浙江气象》2013年第2期。

高桂林、于钧泓、罗晨煜:《大气污染防治法理论与实务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毛敏娟、陈雅芬、杨续超、浦静姣:《浙江省城市化对灰霾天气的影响》,2014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冯自松:《杭州市霾成因和防治对策的验证性探讨》,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大会报告集,2014。

郑爽:《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中国能源》2014年第6期。

李鲲:《排放权交易陷入“三重门” 碳配额履约临阵磨枪》,《经济参考报》2014年9月1日。

魏圣香、王慧:《美国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得失及其镜鉴》,《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周树勋、任艳红:《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制度及其对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的启示》,《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第6期。

李凯风:《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的难点及解决对策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22期。

安娜:《三类旅游容量研究方法比较》,《旅游学刊》2006年第6期。

刘晓冰、保继刚:《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地理研究》1996年第4期。

李琛、成升魁、陈远生:《25年来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地理研究》2009年第1期。

Stankey George H.,Cole David N.,Lucas Robert C.,Petersen Margaret E.,Frissel Sidney S.,“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System for Wilderness Planning”,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Forest Service,Intermountain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1985.

National Park Service,“The 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VERP)Framework:A Handbook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Washington,D.C.,1997.

Yoshitaka Oishi,“Toward the Improvement of Trail Classification in National Parks Using the 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 Approach”,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3(51)。

杨锐:《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旅游学刊》2003年第5期。

张骁鸣:《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资源科学》2004年第4期。

方春梅、杨新征、李寰、王晓莉、赵海荣:《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探讨》,《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9期。

卢松:《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为例》,《地理研究》2005年第4期。

夏圣雪、严欢、张雅玮、王依丽:《长江三角洲古镇旅游环境容量分析——以浙江乌镇西栅景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10期。

林源源、孔善右:《农业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缪芳:《社区参与对古民居旅游开发及旅游容量的影响——以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宏琳厝旅游开发为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龙勇、王炳杨:《基于产业角度对联盟风险以及联盟治理机制的研究》,《软科学》2012年第12期。

Selin S.W.,Myers N.A.,“Tourism Marketing Alliances:Member Satisfaction and Effectiveness Attributes of a Regional Initiative”,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1998,7(3).

陈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探析》,《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1期。

Huang L.,“Building up a B2B E-commerce Strategic Alliance Model under an Uncertain Environment for Taiwan’s Travel Agencies”,Tourism Management,2006,27(6).

Powell,“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0,12.

Peterman A.,Kourula A.,Levitt R.,“Balancing Act:Government Roles in an Energy Conservation Network”,Research Policy,2014,43(6).

Bae J.,Insead M.G.,“Partner Substitutability,Alliance Network Structure,and Firm Profitabil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4,47(6).

Kogut B.,Zander U.,“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3).

Lall S.,“Reinventing Industrial Strategy:The Role of Government Policy in Build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3,14(2).

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旅游学刊》2011年第4期。

刘军林、范云峰:《智慧旅游的构成、价值与发展趋势》,《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乔海燕:《关于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思考——基于智慧旅游视角》,《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颜敏:《智慧旅游及其发展——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20期。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等:《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杨燕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宋东宁、杜兴立、王怀宇:《关于哈尔滨市打造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议》,《学理论》2012年第13期。

胡世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与变革》,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郭鑫:《旅游大数据与挖掘分析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14期。

吴英鹰:《大数据背景下旅游企业网络营销的创新——基于AISAS消费者行为分析》,《中国商贸》2013年第35期。

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2011年《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

叶铁伟:《智慧旅游:旅游业的第二次革命》(上),《中国旅游报》2011年5月25日。

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旅游学刊》2012年第5期。

葛为民、吴若茜、郑家淮:《依法规范 积极引导 促进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健康发展——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情况的调查》,《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年第10期。

申鸣凤:《我国高校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报》2010年第7期。

蔡苗:《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施过程性考核的探索》,《教育与考试》2013年第6期。

张坚雄、刘婷:《关于构建普通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陈慧敏、胡盘峰:《深层次 多模块 构建高职院校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黄少峰:《校企合作多模式研究》,《学术论丛》2009年第31期。

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杜正贤:《杭州古代科举》,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钱塘县志》,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本。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三,中华书局,1977。

《南宋馆阁续录》卷八(第59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版),1986。

(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六十七、志(五十二)人物八、列传六,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一,中国书店,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