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2

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Development (2021)

SSAPID:101-5715-7620-81
ISBN:978-7-5201-8491-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这一主题,构建了基于比较优势和关联基础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分析模型,并对融合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京津冀产业部门与创新部门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进行识别,对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的融合成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创新扩散效应、创新扩散路径和创新中介发育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政策工具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体制机制创新、关键环节再造、重点领域发力、空间节点支撑等方面提出了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与关键举措。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京津冀蓝皮书
作 者: 叶堂林 李国梁
编 辑:冯咏梅;孔庆梅;胡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6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1]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李金玉、阮平南:《核心企业在战略网络演化中的影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吕文栋、朱华晟:《浙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基于企业家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

[4]马铭波、王缉慈:《知识深度视角下文化产品制造业的相似问题及根源探究——基于国内钢琴制造业的例证》,《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3期。

[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上)》,李明轩、邱如美译,中信出版社,2012。

[6]王缉慈、马铭波、刘譞:《重新认识意大利式产业区竞争力——对深圳金饰产业区等我国专业化产业区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8期。

[7]王煜全:《中国优势:抓住全球创新生态新机遇》,中信出版社,2020。

[8]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4期。

[9]严北战:《外部性、租金与集群式产业链内在演化机理》,《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4期。

[10]杨轶清、赵雁楠、王缉慈:《对工商业地理分布历史稳定性现象的一种解释——基于浙江省县域专业化产业区的实证》,《经济地理》2015年第7期。

[11]袁航、朱承亮:《西部大开发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了吗?——基于PSM-DID方法的检验》,《中国软科学》2018年第6期。

[12]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报告》,《财经智库》2020年第1期。

[13]朱华友、王缉慈:《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去地方化的形式与机理研究》,《地理科学》2014年第1期。

[1]贺晓宇:《中国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视角》,《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2]胡友、祁春节:《中国-东盟自贸区内各经济体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经济地理》2013年第5期。

[3]汪明峰、宁越敏、康江江、赵玉萍:《城市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与规划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上海城市规划》2020年第6期。

[4]王永刚:《复杂网络视角下的长三角节点城市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4。

[5]吴康、方创琳、赵渺希:《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及其复杂性结构特征》,《地理研究》2015年第4期。

[6]相雪梅、王成韦、于冲冲:《复杂网络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关联结构研究》,《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7]邢超:《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的有效组织方式——以大科学工程为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第10期。

[8]甄茂成、党安荣、阚长城:《基于大数据与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识别研究》,《上海城市规划》2019年第6期。

[9]朱瑞博:《“十二五”时期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战略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1]陈晓强:《创新创业目标下中关村模式对山东省开发区建设的启示》,《德州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2]程宏伟、冯茜颖、张永海:《资本与知识驱动的产业链整合研究——以攀钢钒钛产业链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3期。

[3]楚峰:《肖贵斌: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行业量身定制“生力军”》,《运输经理世界》2019年第5期。

[4]丁帅:《北京市科技金融双螺旋创新系统耦合发展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18。

[5]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经济学家》2004年第3期。

[6]郭占苗、田国杰:《推动江苏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空间融合问题研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7]何景师:《职业教育专业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培养模式探索——基于双层次螺旋协同创新的视角》,《中国成人教育》2019年第18期。

[8]黄汉权:《打造“三心四链” 助力产业迈向中高端》,《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第12期。

[9]江曼琦、刘晨诗:《基于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京津冀创新链建设构想》,《河北学刊》2017年第5期。

[10]李朴民:《站在新历史起点上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中国产经》2020年第23期。

[11]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2]林克松、王官燕、赵学斌:《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双螺旋耦合》,《教育与职业》2020年第16期。

[13]刘朝玲:《试析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下的校企合作助推路径》,《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第10期。

[14]罗昌华:《人才成长中的“共生效应”》,《人才开发》1998年第2期。

[15]马莉、郭春荣、干秋燕、赵思晴、陈俊:《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动态耦合分析——基于高等教育视角》,《对外经贸》2016年第6期。

[16]潘文静:《全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4771个》,《河北日报》2021年2月14日。

[17]孙国民:《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耦合模式研究——以产城耦合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第10期。

[18]孙文浩:《高技术产业与科研人才集聚非线性互动演化机理:基于产业政策与集聚形态视角》,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19]汪先勇、刘冬、贺灿飞、胡雪峰:《北京产业链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0]王剑华、宋丹、税美琳:《创新系统视角下江苏以人才链推动区域创新的策略研究》,《当代经济》2019年第5期。

[21]王荣德:《诺贝尔科学奖中的“人才链”及其启示》,《科学学研究》2000年第2期。

[22]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4期。

[23]肖谦:《双链融合与政府策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链与创新链的配置研究》,《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

[24]谢琪、谢志远:《人才链匹配产业链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要旨、机制与路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8期。

[25]姚齐源、宋伍生:《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实现模式——区域市场》,《天府新论》1985年第3期。

[26]叶堂林等:《京津冀发展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27]叶振宇、张万春、张天华、张先林:《“十四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与思路》,《发展研究》2020年第11期。

[28]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11期。

[29]詹晖、吕康银:《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机制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5期。

[30]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以浙江若干典型产业集群为例》,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1]张辽、王俊杰:《我国制造业“四链”协同升级的一个现实途径:服务化转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年第5期。

[32]周爱军:《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河北日报》2019年6月19日。

[33]Watson,J.D.,Crick,F.H.C.,“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Nature,1953,171(4356).

[1]洪银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年第8期。

[2]胡耀辉:《产业技术创新链:我国企业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路径突破——以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9期。

[3]李研:《以京津冀协同创新促进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策略研究》,《河北企业》2019年第4期。

[4]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热带地理》1999年第2期。

[5]刘微微、孙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度测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第7期。

[6]刘志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基于“链”的经济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

[1]李国平、方晓晖:《基于价值链分工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华布局模式》,《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第4期。

[2]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热带地理》1999年第2期。

[3]宁华、程祖强、刘敬东、王映佳:《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驱动关键因素分析及发展建议》,《科技促进发展》2017年第7期。

[4]乔晗、胡毅、刘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以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为例》,科学出版社,2015。

[5]孙亚杰、王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科技和产业》2020年第6期。

[6]谢炳庚、陈永林、李晓青:《耦合协调模型在“美丽中国”建设评价中的运用》,《经济地理》2016年第7期。

[7]许志彪、张永庆:《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效率评价》,《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年第1期。

[8]于斌斌:《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产业集群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11期。

[9]张琳、李享、刘欣:《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以高新技术企业为视角》,《统计与管理》2018第12期。

[10]张胜、郭英远、窦勤超:《新兴产业创新基地研究——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1期。

[11]周元:《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发展特征研究》,《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9年第5期。

[12]朱瑞博:《“十二五”时期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战略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1]陈杰、贺正楚、吴艳、蒋佳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布局研究:产业集群的视角》,《系统工程》2013年第4期。

[2]贺俊程、谭君崇、王伟兵、李晓霞:《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72期。

[3]胡锦绣、钟书华:《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研究述评》,《科学管理研究》2019年第4期。

[4]梁智昊、许守任:《“十三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工程科学》2016年第4期。

[5]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热带地理》1999年第2期。

[6]马文君、蔡跃洲:《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否成为动力变革的重要支撑?——基于新兴产业分类与企业数据挖掘的实证分析》,《改革》2020年第2期。

[7]王如玉、梁琦、李广乾:《虚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新形态》,《管理世界》2018年第2期。

[8]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经济地理》2016年第1期。

[9]徐晔、陶长琪、丁晖:《区域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科研管理》2015年第4期。

[10]余东华、水冰:《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财贸研究》2017年第8期。

[11]赵剑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基于智能制造视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年第3期。

[12]周成、冯学钢、唐睿:《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经济地理》2016年第3期。

[13]朱伟珠、李春发:《我国区域技术创新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演进研究》,《现代情报》2017年第5期。

[1]杜传忠、王鑫:《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能提高经济圈竞争力吗?——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比较》,《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第6期。

[2]贺正楚、吴艳等:《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5期。

[3]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4]李秉强:《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影响因素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年第3期。

[5]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热带地理》1999年第2期。

[6]林毅夫:《林毅夫详解双循环三大问题:为什么提出、出口重要吗、对企业的影响》,《经济观察报》2020年10月21日。

[7]刘胜、陈秀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贸易上游度视角》,《当代经济管理》2020年第42期。

[8]毛艳华、胡斌:《广东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2005~2014年面板数据的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9]王如忠、郭澄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引领作用研究——基于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的比较分析》,《上海经济》2018年第6期。

[10]Browning,C.,Singelman,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Springfield,1975.

[11]Gruble,H.G.,Walker,M.A.,Science Industry Growth Case and Effects,Vancouver:The Fraser Institute,1989.

[12]Raa,Thijs,Edward,N.W.,“Outsourcing of Services and the Productivity in Manufacturing in the 1980s and 1990s”,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1,16(2).

[1]何宇:《创新扩散及其影响因素》,《上海经济研究》1992年第4期。

[2]李婧、谭清美、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7期。

[3]罗晓光、孙艳凤:《创新扩散网络结构与创新扩散绩效关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8期。

[4]施晓丽:《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区域间知识溢出分析》,《经济经纬》2014年第6期。

[5]王飞航、姜安印、刘苗:《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实证》,《统计与决策》2018年第2期。

[6]Agrawal,A.,“Innovation,Growth Theory and the Role of Knowledge Spillover”,Innovation Analysis Bulletin,2002,4(3).

[7]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Springer Netherlands,1988.

[8]Brown,L.A.,Innovation Diffusion:A New Perspective,New York,Methuem,1981.

[9]Cooke,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General Findings and Some New Evidence from Biotechnology Clusters”,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

[10]Hagerstrand T.,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ce Process,Chicago U.P.,1953.

[11]Hamida,L.B.,Gugler,P.,“Are There Demonstration-related Spill-overs from FDI:Evidence from Switzer”,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9,18(5).

[12]Jaffe,A.B.,M.Trajtenberg,R.Henderson,“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s Evidence by Patent Citations”,O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63).

[13]Ormrod,R.K.,“Local Context and Innovation Diffusion in a Well-Connected World”,Economic Geography,1990,66.

[14]Pedersen,P.O.,“Innovation Diffusion within and between National Urban Systems”,Geographical Analysis,1970,2(3).

[15]Popp,D.,“Exploring Links between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Adoption of NOX Control Technologies at US Coal-fired Power Plants”,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2010,45(3).

[16]Rogers,E.M.,Diffusion of Innovation,New York:Free Press,1995.

[17]Schumpeter,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Piseataway:Transaetion Publishers,1912.

[18]Theodore W.Schults,《人力资本投资》,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商务印书馆,1984。

[1]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2]王凡等:《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和管理》,《汉江论坛》2009年第10期。

[3]蔺雷、吴家喜、王萍:《科技中介服务链与创新链的共生耦合:理论内涵与政策启示》,《技术经济》2014年第6期。

[4]张晓莹:《京津冀科技服务业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5]许伟:《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分析》,《科技成果纵横》2011年第1期。

[6]陈蕾:《新时期中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市场周刊》2020年第12期。

[7]申宇、赵玲、吴风云:《创新的母校印记:基于校友圈与专利申请的证据》,《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8期。

[8]代赓:《科技服务对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作用过程研究》,天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9]韩霞:《论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5期。

[10]朱鹏飞:《浅谈科技服务中介与知识共享》,《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白彬、张再生:《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以创业拉动就业政策分析——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和定量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第12期。

[2]陈程、刘和东:《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创新链视角的两阶段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期。

[3]陈恒钧、黄婉玲:《台湾半导体产业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研究途径》,《中国行政》2004年第75期。

[4]陈丽娜、陈琼:《天津农业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度评价及分析》,《农业展望》2020年第3期。

[5]程华、娄夕冉:《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研究:政策工具与创新创业过程视角》,《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21期。

[6]杜宝贵、陈磊:《基于政策工具创新链二维框架的辽宁省智能制造产业政策研究》,《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7]葛蕾蕾、方诗禹、杨帆:《政策工具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8]顾建光:《公共政策工具研究的意义、基础与层面》,《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4期。

[9]顾建光、吴明华:《公共政策工具论视角述论》,《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0]韩江波:《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研究——基于理论逻辑及其机制设计》,《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第12期。

[11]郝大伟、崔建军、刘春华、解乒乒:《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中国体育产业政策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

[12]何强、陈菲:《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业政策分析》,《医学与社会》2020年第6期。

[13]洪银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年第8期。

[14]胡乐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意义与路径》,《人民论坛》2020年第31期。

[15]胡志伟、彭迪云:《创新链与产业价值链耦合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基于科教资源低丰度地区视域》,《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6]黄萃、苏竣、施丽萍、程啸天:《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风能政策文本量化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6期。

[17]黄萃、徐磊、钟笑天、苏竣:《基于政策工具的政策-技术路线图(P-TRM)框架构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风机制造业和光伏产业为例》,《中国软科学》2014年第5期。

[18]江曼琦、刘晨诗:《基于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京津冀创新链建设构想》,《河北学刊》2017年第5期。

[19]孔祥年:《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机制及建设路径》,《中国高校科技》2019年第10期。

[20]匡茂华、李海海:《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路径探析》,《人民论坛》2020年第15期。

[21]李鹏、张昭、张俊飚、吴海霞、李平:《专业协会组织平台下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及融合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13期。

[22]李雪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政策话语研究——基于语用学理论的分析视角》,《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0年第5期。

[23]刘志迎、赵倩:《产业链概念、分类及形成机理研究述评》,《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10期。

[24]〔美〕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第144页。

[25]宁甜甜、张再生:《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我国人才政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4期。

[26]谯欣怡、张玲玲:《政策工具视角下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文本研究》,《成人教育》2021年第3期。

[27]《沈阳激活各方力量构建全面创新体系》,中国新闻网,2020年8月23日,http://www.ln.chinanews.com/news/2020/0823/284368.html。

[28]汤华杰:《基于产业链的创新产业园建设研究》,《城市》2013年第11期。

[29]田家林、顾晓燕:《南京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30]万正艺、陈辉、李文娟:《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政策变迁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20年第8期。

[31]王苗苗、李华、王方:《大众创新创业政策发展评估——基于政策工具、创新创业周期、政策层级》,《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第8期。

[32]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4期。

[33]夏梅、李霞、兰梅、朱俊蓉、舒展:《对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一些思考》,《决策咨询》2020年第4期。

[34]邢超:《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的有效组织方式——以大科学工程为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第10期。

[35]徐硼、罗帆:《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科学学研究》2020年第5期。

[36]杨志勇:《基于创新链模型的创新链管理研究——硅谷经验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31期。

[37]叶堂林、王雪莹、李璐:《进一步完善京津冀产业链布局》,《北京观察》2019年第9期。

[38]叶堂林:《有效推动京津冀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发展》,《北京观察》2020年第9期。

[39]张其仔、许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协同升级》,《改革》2020年第6期。

[40]张永安、关永娟:《创新政策工具组合、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年第21期。

[41]张忠民:《地方外经贸财政促进政策资金管理体制需完善》,《国际商务财会》2007年第8期。

[42]Bamfield,P.,The Innovation Chain,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in the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Second Edition)(Weinheim:Wiley-VCH Verlag GmbH & Co.KGaA,2004),pp.225-244.

[43]Haddad,M.,Harrison,A.,“Are There Positive Spillover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Morocco”,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2 (1),1993,pp.51-74.

[44]Marshall,J.J.,Vredenburg,H.,“An Empirical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in Industrial Sales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3),1992,pp.205-215.

[45]Rothwell,R.,Zegveld,W.,Reindusdalization and Technology(London:Logamn Group Limited,1985).

[46]Sen,N.,“Innovation Chain and CSIR”,Current Science 85(5),2003,pp.570-574.

[47]Visvanathan,S.,“From Laboratory to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Contributions to Indian Sociology 11(1),1977,pp.117-136.

[1]薄文广、刘阳、李佳宇:《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发展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19年第3期。

[2]谷立霞、董晓宏、张立峰:《多元主体耦合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年第10期。

[3]郭园庚:《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互联共生》,《河北学刊》2018年第4期。

[4]李国平:《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6期。

[5]李京文、李剑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比较研究》,《经济与管理》2015年第2期。

[6]刘雪芹、张贵:《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路径与策略》,《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第9期。

[7]鲁继通:《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效应与机制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1]代明、梁意敏、戴毅:《创新链解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3期。

[2]韩江波:《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研究——基于理论逻辑及其机制设计》,《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第12期。

[3]孔祥年:《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机制及建设路径》,《中国高校科技》2019年第10期。

[4]李晓峰:《“四链”融合提升创新生态系统能级的理论研究》,《科研管理》2018年第9期。

[5]刘贵富:《产业链的基本内涵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8期。

[6]孙媛:《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7]郑大庆、张赞、于俊府:《产业链整合理论探讨》,《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2期。

[1]陈发明:《扎实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再上新台阶》,《经济日报》2021年1月11日。

[2]韩江波:《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研究——基于理论逻辑及其机制设计》,《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第12期。

[3]匡茂华、李海海:《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路径探析》,《人民论坛》2020年第15期。

[4]秦博勇:《加强规划引领和统筹协调 实现我国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人民网,2021年3月7日。

[5]田德峰:《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形势》,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2021年1月29日。

[6]《图解|这些数字见证河北科技创新奋进三年》,长城新媒体,2020年12月18日。

[7]王宁、李鹏飞:《我市可再生能源总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张家口日报》2021年2月5日。

[8]武义青、陈俊先:《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定的一种新方法——以河北省11个设区市工业为例》,《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9]武义青、贾雨文:《势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基于主动性决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0]杨中楷、梁永霞、刘则渊:《重视技术科学在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年第5期。

[1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王永胜译,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

[12]张凡勇、杜跃平:《创新链的概念、内涵与政策含义》,《商业经济研究》2020年第22期。

[13]张其仔、许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协同升级》,《改革》2020年第6期。

[14]郑大庆、张赞、于俊府:《产业链整合理论探讨》,《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28期。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