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长沙县两型发展模式研究图书

SSAPID:101-5669-6903-88
ISBN:978-7-5097-4476-5
DOI:
ISSN:

[内容简介] 自2007年国务院批准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位于省会长沙市近郊的长沙县不断创新思路、深化改革,率先建设两型社会,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科学发展新路子。本书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长沙县两型发展的道路和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力求为广大中小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研究丛书
作 者: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组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课题组成员

 前言 科学发展铸就新的辉煌

 第一章 长沙县两型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 经济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结构优化增创发展新优势,在综合经济实力上实现了新突破

    1.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二)坚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上实现新突破

    1.科学优化县域空间发展布局

    2.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镇建设

    3.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快推进星沙新城建设

   (三)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在推进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上实现了新突破

    1.科学确立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和目标

    2.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四)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实现了新突破

    1.积极开展招大引强

    2.强势推进项目建设

    3.深入开展“两帮两促”

  二 生态环境改善

   (一)积极创建“全国生态县”

   (二)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三)全面开展生态修复

   (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三 文化软实力增强

   (一)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二)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四 体制机制创新

   (一)深入实施扩权强镇改革

   (二)深入开展开放型政府建设

   (三)深入开展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

   (四)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五)深入推进生态补偿机制改革

  五 民生建设推进

   (一)积极扩大就业与再就业

   (二)构建全民社会保障体系

   (三)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四)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六 组织建设加强

   (一)坚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二)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三)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四)全面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五)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第二章 长沙县两型发展模式

  一 长沙县两型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长沙县产业结构及对两型发展的制约

   (二)长沙县能源资源消耗及对两型发展的影响

   (三)长沙县空间环境状况及两型发展的困难

   (四)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及对两型发展的影响

  二 长沙县两型发展的重大突破

   (一)突破区划界限,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引导,统筹规划县域发展布局

   (二)突破产业界限,以产业链为方向,率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三)突破层级界限,以示范项目为样板,打造两型建设载体

   (四)突破城乡界限,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五)突破行政界限,以改革为动力,构建两型发展体制机制

  三 长沙县两型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产业引领,夯实两型发展的经济基础

   (二)坚持“三化”并举,探索两型发展的全新路径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两型发展的常态机制

   (四)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两型发展的动力支撑

   (五)坚持园区化战略,提高两型发展集约化水平

   (六)坚持系统推进,形成两型发展的联动效应

  四 长沙县两型发展模式的核心内涵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发展节约型和集约型经济

   (二)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以质量效益为目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四)以产城融合为路径,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创造和谐幸福新生活

 第三章 两型发展的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

  一 两型发展的宏观背景

   (一)绿色革命与低碳发展

   (二)两型社会与科学发展

  二 区域发展环境

   (一)中部崛起

   (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

  三 两型产业的界定及其地位

   (一)两型产业的内涵

   (二)两型产业的界定标准

    1.“两型农业”的界定标准

    2.“两型工业”的界定标准

    3.指标解释

    4.“两型服务业”的标准界定

   (三)两型产业的地位

  四 两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五 两型发展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

   (一)既定目标实现程度

   (二)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比较

   (三)与周边县市发展水平的比较

 第四章 两型发展与新型工业化

  一 长沙县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成就

   (一)工业经济规模逐年扩大

   (二)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四)园区工业和大企业带动作用明显

   (五)工业化科技投入逐渐加大

   (六)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二 长沙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做法

   (一)实施“园区兴县”战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二)实施“开放招商”战略,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三)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推进低碳循环发展

   (五)实施“典型引路”工程,组织两型企业示范创建活动

  三 长沙县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1.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2.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3.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4.企业两型发展还有较大空间

   (二)发展趋势

    1.发展思路

    2.发展目标任务

    3.发展措施

 第五章 两型发展与新型城镇化

  一 引导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聚落体系合理布局

   (一)以现代城市群规划理念为指导,全面推进与长沙市的融合发展

    1.通过三轴全面对接长沙市区

    2.实施三区功能分类发展

    3.通道+枢纽,密切城乡联系

   (二)集中规划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探索产城一体、镇园融合发展新模式

   (三)围绕两型社会布局,规划发展紧凑型城镇和疏朗型乡村

    1.着力推进星沙城区建设

    2.重点加强小城镇示范点建设

    3.规范调整农村居民点

  二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

   (一)统筹布局城乡产业发展

   (二)加强村镇公共设施建设

   (三)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四)努力为失地农民拓展就业门路

   (五)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

   (六)开展城乡水系生态环境治理

  三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发展

   (一)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1.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2.落实闲置土地处理措施,盘活存量土地

    3.实施最严格的用地管理

    4.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

   (二)推动建筑节能减排

    1.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的节能政策标准

    2.推动绿色建筑评定和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3.落实国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政策

   (三)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1.大张旗鼓创建节水型县城

    2.建立照章办事的节水工作新秩序

    3.推进节水工作常态化

    4.合理利用水源,有效保护地下水

    5.依托科技,变污为净

  四 推进城乡规划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

   (一)全面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审批和建设执法制度

    1.严格执行“一书两证”规划审批制度

    2.严格规划执法程序与责任

    3.加强农村地区规划管理体系建设

   (二)明确乡镇政府为县以上投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业主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村级工程监管机制

    2.规范操作程序,创新村级工程监管方式

    3.实行资产资源管理与工程建设监管“双同步”

   (三)全面加强乡村地区村级建设项目的群众参与监督

    1.积极拓展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

    2.创新群众参与监督的方式

    3.提升村干部和群众参与监督的水平

 第六章 两型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一 长沙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农业主导产业的区域优势布局基本形成

   (二)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著名品牌快速兴起

   (三)农业的设施装备条件显著改善

   (四)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五)农业两型发展迈出重大步伐

  二 长沙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做法

   (一)抓顶层设计,准确把握长沙农业的定位

   (二)抓科学规划,促进长沙农业高起点发展

   (三)抓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带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抓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和农民收入水平

   (五)抓现代农庄,促进资源要素流向农业

   (六)抓科技支撑,从根本上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七)抓生态环保,夯实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基础

   (八)抓金融创新,破解现代农业发展难题

  三 长沙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必须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多种功能

   (三)必须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必须坚守保护耕地这条底线

   (五)必须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七章 两型发展与创新驱动

  一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着力推进技术创新

   (一)促进产学研结合

   (二)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三)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

  二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一)确立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

   (二)实施五大推进工程

  三 以“三化”为重点,加快农业技术创新

   (一)建设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

   (二)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推进农业机械化

   (三)以“12396科技助农直通车”工程为牵动,推进农业信息化

  四 推广先进节能产品和技术,推进低碳循环发展

   (一)推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

   (二)强化房屋节能设计和推广节能降耗材料及施工技术

   (三)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四)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五)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五 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壮大创新人才队伍

  六 长沙县创新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统筹创新发展全局

   (二)构建创新平台,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三)加强相关配套服务,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四)实施典型引路,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试点

   (五)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提供创新智力保障

 第八章 两型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一 坚持规划先行,增强城乡综合承载力

   (一)优化空间格局

   (二)坚持规划城乡全覆盖

   (三)加强规划管理

  二 坚持以工促农,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发展

   (一)吸引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

   (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三)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四)创新农业经营机制

  三 坚持以城带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集中打造特色乡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

   (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精气神

   (三)提升中心集镇的凝聚力

   (四)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四 坚持改革创新,构建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

   (一)扩权强镇

   (二)改革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

   (三)创新土地利用机制

   (四)出台生态扶贫移民政策

 第九章 两型发展与节约集约用地

  一 长沙县节约集约用地背景

   (一)城镇空间发展与耕地保护、生态建设矛盾突出,是长沙县节约集约用地的内在需求

   (二)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总体粗放,既是长沙县土地利用的现实问题,也是节约集约用地的潜力所在

   (三)国家设立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推进长沙县节约集约用地提供了大好机遇

   (四)国家、湖南省和长沙市出台的相关文件为推动长沙县节约集约用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

  二 长沙县节约集约用地的主要做法

   (一)搞好组织动员,建立责任考核机制

   (二)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放在首位

   (三)严把项目准入标准和条件

   (四)对经营性项目全面实行市场化配置

   (五)加大闲置土地分配处置,实施“腾笼换鸟”

  三 长沙县重点领域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情况

   (一)长沙经开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

    1.坚持“工业项目进园区”,加大项目用地保障力度

    2.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3.认真执行供地政策,严格控制项目用地标准和规模

    4.鼓励乡镇园区和开发区建设多层厂房

    5.对被征地农民推行集中高层或多层住宅安置

    6.探索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方式

    7.加大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处置力度

   (二)城乡一体化试点镇节约集约用地情况

    1.确保建设用地供给

    2.开展土地置换试点

    3.引导农民集中居住

    4.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5.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三)现代农庄发展与节约集约用地情况

  四 长沙县节约集约用地的启示

   (一)节约集约用地是破解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两难命题的根本出路

   (二)节约集约用地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三)节约集约用地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实施土地管理方式创新是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保障

 第十章 两型发展与社会建设

  一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筹推进

  二 两型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三 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二)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工作

    1.积极扩大就业,夯实民生之本

    2.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3.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建立保障性住房质量保障体系和公平分配体系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1.围绕“湖南一流、中部先进、全国有特色”目标,实施“教育强县”战略

    2.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

    3.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

  四 努力服务基层群众,化解社会矛盾

   (一)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二)建立层级责任体系,大力加强群众工作

   (三)始终坚持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五 不断提高政府决策和行政管理能力

   (一)积极推进“开放型政府”建设,强化权力监督,打造“阳光政府”,努力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法制化建设

 第十一章 两型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一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生态环境管理责任体系

  二 突出五项治理,着力解决生态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实行退养、减量、治理相结合,大力整治畜禽污染

   (二)以村镇为重点,探索建立规范化的垃圾处理模式

   (三)加大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提升中心集镇污水处理水平

   (四)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五)实施河流常态维护,实现水域保洁全覆盖

  三 实施五大工程,努力夯实生态环境建设基础

   (一)实施农村环保建设工程

   (二)实施城乡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

   (三)实施生态创建工程

   (四)实施环保教育工程

   (五)实施绿色食品认证工程

  四 建立三个机制,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一)落实项目准入机制

   (二)创新环保融资机制

   (三)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附录1 三湘首善 幸福长沙

 附录2 长沙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

  一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定位

   (三)总体目标

   (四)主要任务

  二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点内容

   (一)深化资源节约体制改革

    1.创新节约能源的实施机制

    2.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

    3.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体制机制

    4.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

   (二)深化环境保护体制改革

    1.建立环境准入机制

    2.完善水环境治理机制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4.完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

   (三)推进产业创新升级体制改革

    1.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2.创新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3.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

    3.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4.建立“绿色信贷”机制

   (五)推进城乡统筹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

    1.健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机制

    2.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

    3.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资源

    4.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六)深化对外开放体制改革

    1.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2.健全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机制

   (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改革行政管理模式

    2.健全市场运行规则体系

    3.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三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政策支持

   (三)坚持项目带动

   (四)加强考核评价

 附录3 长沙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五年行动计划

  一 产业支撑工程

   (一)打造两大优势产业集群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发展现代农业

  二 规划建设工程

   (一)突出规划的带动作用,主动对接长株潭城市群规划

   (二)加快“东拓西接”步伐,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提供城市发展、招商引资的平台和载体

    1.构建区域性交通网络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2.优化提升县城建成区基础设施,提高县城道路交通系统和市政设施的整体运行效率

    3.以加快农村水利、公路、公交和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三 生态环境工程

   (一)围绕城乡水源保护、城市大气环境保护、城镇垃圾和污水治理等突出问题,加大环境污染整治

    1.以浏阳河、捞刀河污染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2.以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

    3.以污水处理为重点,减少污染排放

    4.以垃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目标,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

   (二)构筑城乡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宜居家园

    1.大力建设城市公园,改善城市自然生态

    2.绿化主要交通干线,建设高标准绿化带

    3.保护、提升生态森林圈,建设生态绿心

  四 两型示范工程

   (一)资源节约示范工程

    1.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2.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工程

    3.节能示范工程

    4.节水示范工程

   (二)环境保护示范工程

    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

    2.公交车、出租车洁净能源替代示范工程

  五 体制创新工程

   (一)资源节约体制改革

    1.完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完善资源产权体系

   (二)环境保护体制改革

    1.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2.探索建立环境产权制度

    3.建立环境准入和产业退出机制

   (三)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1.建设自主创新服务体系

    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四)财税金融创新体制改革

    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建设星沙金融副中心

    3.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五)城乡统筹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

    1.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

    2.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

    3.建立城乡统筹的创业就业体制

   (六)对外开放体制改革

    1.抓好区域形象推广

    2.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创新政府组织架构

    2.加强政府制度建设

    3.积极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

 附录4 长沙县2012年度两型社会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实施细则

  一 指导思想

  二 创建内容

  三 工作分工

   (一)组织实施单位

   (二)单项创建牵头单位

  四 工作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5月中下旬)

   (二)推荐申报阶段(5月下旬)

   (三)指导创建阶段(6~11月)

   (四)评审认定阶段(11月)

  五 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督促指导

   (三)抓好示范带动

   (四)搞好表彰奖励

 附录5 长沙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办法(试行)

  一 指导思想

  二 基本原则

   (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二)责、权、利相统一

   (三)突出重点,分步推进

   (四)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三 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

    1.林业方面

    2.水务方面

    3.国土方面

    4.环境综合治理方面

    5.移民方面

    6.规划建设管理方面

  四 补偿范围

   (一)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

   (二)加强水源涵养区和生态湿地保护

   (三)加强生态移民区的保护

   (四)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

   (五)鼓励扶持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加快退出

  五 资金来源

   (一)加大财政投入

   (二)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

  六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考核机制

   (三)建立奖惩机制

  七 生态补偿的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八 本《办法》由县农办商有关部门解释。

  九 本《办法》从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录6 长沙县鼓励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暂行办法

  一 适用范围

  二 投资原则

  三 政策办法

  四 其他方面

  附件:长沙县现代农庄建设实施方案

   一 建设现代农庄的基本要求

    (一)突出现代农业产业主体

    (二)依法依规实行土地流转

    (三)规范现代农庄建设程序

    (四)坚持先试点后实施原则

   二 建设现代农庄的操作规程

    (一)申报

    (二)审批

    (三)实施

    (四)监管

   三 建设现代农庄的组织保障

    (一)规划先行

    (二)整合资源

    (三)政策引导

    (四)加强领导

 附录7 长沙县:突出“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 突出工业兴县,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的成效

   (一)突出园区建设,构筑财富“洼地”

   (二)培育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

   (三)注重科技支撑,突出自主创新

   (四)重视生态环保,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二 突出强农富民,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一)突出发展现代农业

   (二)加快农村基础建设

   (三)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三 突出扩容提质,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的进步

   (一)城镇建设卓有成效

   (二)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

   (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四 突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一)加大社会事业投入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努力扩大社会就业

  五 突出分类指导,区域协调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附录8 敢为天下先,不走寻常路

  一 “一都一走廊”打造强引擎

  二 城乡一体,共建幸福城

  三 打造国际化视野的都市

 附录9 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发展 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一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转型升级,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大力发展园区经济

   (二)加快培育主导产业

   (三)积极推进自主创新

   (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二 强化项目建设,实施精细管理,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

   (一)坚持科学规划

   (二)以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三)积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

   (四)努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三 突出理念创新,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一)优化区域布局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三)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四)着力改善城乡民生

  四 推进产城融合,积极扩大内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积极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

   (二)加快推动产城融合

   (三)全面激活城乡消费

  五 坚持“两型”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三)推动环保工作创新

 附录10 领跑中西部 幸福长沙县系列报道“中部第一县”的新追求

  一 顶层设计引领发展

  二 “五个领先”期许未来

  三 五大法则护航发展

 附录11 长沙县:敢为人先 打造两型新农村

  一 以设施为基础,全面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二 以产业为支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项目

  三 以和谐为目标,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附录12 长沙市中部第一县长沙县 美在青山绿水间

 本书编辑部成员

自2007年国务院批准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位于省会长沙市近郊的长沙县不断创新思路、深化改革,率先建设两型社会,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科学发展新路子。本书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长沙县两型发展的道路和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力求为广大中小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