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6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图书

On the Path of China's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Change

SSAPID:101-5633-3118-78
ISBN:978-7-5097-9487-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土地”新政的实施和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农村要素禀赋结构发生重要改变,这意味着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也将随之调整。由于技术创新是由其需求方和供给方力量共同决定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也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本书从这两个角度探讨了农户要素禀赋结构转变和规模变化对技术创新路径的影响以及农业的价值目标转变和资本控制农业对技术创新路径的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周端明
编 辑:陈凤玲;王玉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后记

 文前辅文

 导言

  问题的提出

  研究思路和结构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发展

  1.1 中国农业的增长与结构变迁:演进描述

   1.1.1 中国农业的总量和人均量增长

   1.1.2 中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迁

  1.2 农业增长的源泉:要素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1.2.1 现有文献简述

   1.2.2 增长的动力构成:基于增长核算的分析框架

  1.3 测度方法和数据来源及处理

   1.3.1 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

    1.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2.数据包络分析(DEA)

   1.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农业产出变量

    2.农业投入变量

  1.4 估算结果与分析

   1.4.1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特征

   1.4.2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空间特征分析

  1.5 结论

 2 诱致性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述评

  2.1 技术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思想简史

  2.2 要素节约偏向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3 需求导向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4 对诱致性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评价

   2.4.1 要素节约导向和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理论的关系

   2.4.2 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力和供给推力之争

   2.4.3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忽视技术创新背后的资本力量

   2.4.4 农业的价值目标决定农业技术创新路径

  2.5 结论

 3 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与中国农业的资本深化

  3.1 中国农业的资本深化进程

   3.1.1 农业资本深化进程的现状描述

   3.1.2 农业资本深化进程的动力分析

    1.农业增产与农业资本深化

    2.非农就业、就业模式转变与农业的资本深化

   3.1.3 农业资本深化的未来:高度控制型操作的机械化

  3.2 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农户投资结构转变与农业的资本深化

   3.2.1 地权稳定性与农户投资行为的文献评述

   3.2.2 要素价格与生存型农户投资行为:理论模型

   3.2.3 实证分析及解释

    1.变量关系说明

    2.数据来源

    3.模型结果

   3.2.4 生存型农户延缓农业的资本深化

  3.3 结论

 4 农地流转、农户规模与农业技术创新

  4.1 农户规模扩张的静态和动态效率提升

   4.1.1 农业土地制度的变迁与中国农业发展

   4.1.2 土地流转的静态效率提升

    1.实现土地要素在农户之间的重新配置,获取土地配置效率

    2.实现人力资本在城乡之间的配置,获取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

    3.加速中国农业的资本深化进程,获取物质资本的配置效率

   4.1.3 土地流转的动态效率提升

    1.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创新

    2.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制度的创新

  4.2 农户规模、需求诱致力量与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4.2.1 农户规模与农业技术创新:理论模型

    1.农户预期收益分析

    2.农户预期成本分析

    3.技术采用中农户的最小有效规模和最大有效规模

   4.2.2 农户规模对农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经验证据

   4.2.3 农户规模约束下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1.农业技术创新诱致性力量不足

    2.农业技术创新诱致性力量分布不均衡

    3.公私并存、竞争合作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4.3 结论

 5 农业的价值目标转变与可持续农业发展

  5.1 农业价值目标的演变

   5.1.1 农业的经济价值

   5.1.2 农业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活价值

   5.1.3 农业综合价值的实现

  5.2 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5.2.1 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及国外主要模式

   5.2.2 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

    1.生态农业模式

    2.集约农业

    3.集约持续农业模式

    4.高技术农业

  5.3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5.3.1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

    1.土壤复壮技术的开发*

    2.土壤修复技术的开发*

    3.化肥减量技术的开发

    4.化学农药减量技术的开发*

   5.3.2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保障:制度创新

    1.加快推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立法工作

    2.加快农产品认证和标志体系的构建

  5.4 结论

 6 资本控制、农业技术创新与微观经营方式

  6.1 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理论

   6.1.1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批判

   6.1.2 技术创新是资本控制劳动的工具

    1.技术创新、专门知识与劳动过程中的控制

    2.技术创新、资本的扩张与剩余价值的实现

   6.1.3 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理论的启示

  6.2 资本控制下的农业技术创新路径:机械化和标准化

   6.2.1 家庭农场还是公司化农场?

   6.2.2 资本通过技术创新控制农业经营

    1.农业机械化:资本控制农业劳动过程的基本手段

    2.农业的标准化:降低农民的专门知识

   6.2.3 农业合作组织: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与规避资本控制和剥削的微观基础

  6.3 结论

 7 农业技术创新、动态“刘易斯转折点”和人口红利

  7.1 关于中国是否迎来“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

  7.2 动态“刘易斯转折点”

   7.2.1 “刘易斯转折点”的内涵

   7.2.2 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与“刘易斯转折点”的动态化

    1.关于对中国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的质疑

    2.“刘易斯转折点”的动态化

    3.土地流转推迟“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

  7.3 农民工加班意愿、劳动供给与人口红利

   7.3.1 自愿加班的农民工?

   7.3.2 农民工加班研究的理论基础

    1.农民研究的三大理论范式

     (1)资本主义现代工人论

     (2)当代小农经济理论

     (3)过密化理论

    2.低收入群体的劳动供给理论

     (1)非理性理论或懒惰论

     (2)消费机会和目标收入理论

     (3)替代弹性递增理论

     (4)最低必需支出约束理论

   7.3.3 农民工加班逻辑与劳动力供给曲线

    1.农民工的加班逻辑

     (1)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民工的传统总收入目标异化为节余工资目标

     (2)生活负担与加班意愿

     (3)社会文化与加班意愿

    2.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模型

     (1)条件极值的劳动供给曲线模型

     (2)收入效应转化为节余工资效应

     (3)劳动供给曲线的平移

   7.3.4 农民工加班逻辑的实证分析

    1.样本数据

    2.主要变量及描述统计

     (1)二元选择因变量——加班意愿

     (2)解释变量——工资率、期望节余工资、耕地面积、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朋友数量

     (3)二元虚拟解释变量

     (4)控制变量

    3.加班的Logit模型

    4.模型估计方法

     (1)异常值处理

     (2)异方差稳健估计

     (3)分层自相关估计

    5.估计结果

    6.稳健性分析

   7.3.5 劳动力供给与人口红利

    1.劳动供给的实证分析

     (1)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时间)供给曲线

     (2)影响劳动供给的其他因素

    2.人口红利

     (1)工资率与人口红利

     (2)城镇化与人口红利

   7.3.6 政策建议

  7.4 结论

 8 结语

  8.1 主要观点

  8.2 政策建议

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土地”新政的实施和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农村要素禀赋结构发生重要改变,这意味着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也将随之调整。由于技术创新是由其需求方和供给方力量共同决定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也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就需求方而言,本书主要探讨了农户要素禀赋结构转变和规模变化对技术创新路径的影响;就供给方而言,本书主要探讨了农业的价值目标转变和资本控制农业对技术创新路径的影响。

[1]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罗伯特·贝茨:《超越市场奇迹——肯尼亚农业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3]罗伯特·贝茨:《热带非洲的市场与国家:农业政策的政治基础》,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4]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商务印书馆,1979。

[5]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蔡昉:《超越人口红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蔡昉、王德文、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丹尼尔·查尔斯:《收获之神——生物技术、财富和食物的未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9]陈锡文、赵阳、陈剑波等:《中国农村制度变革60年》,人民出版社,2009。

[10]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1]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2]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

[13]道格拉斯·多德:《资本主义经济学批评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4]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5]恩格尔曼、高尔曼主编《剑桥美国经济史·漫长的19世纪》(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6]恩格尔曼、高尔曼主编《剑桥美国经济史·20世纪》(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7]费景汉、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

[18]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1]顾林:《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

[22]戴维·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3]黄季焜、胡瑞法、Rozelle Scott:《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挑战与展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4]黄季焜等:《制度变迁和可持续发展:30年中国农业与农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5]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法律出版社,2010。

[26]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

[27]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8]加塔克、英格森特:《农业与经济发展》,华夏出版社,1987。

[29]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0]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1]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2]林毅夫:《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3]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

[34]阿瑟·刘易斯编《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5]威廉·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与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6]内森·罗森伯格:《探索黑箱——技术、经济学和历史》,商务印书馆,2004。

[3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39]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0]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一般理论和中国的实践》,商务印书馆,2004。

[41]托马斯·麦克劳:《创新的先知:约瑟夫·熊彼特传》,中信出版社,2010。

[42]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3]亚尔·蒙德拉克:《农业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度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4]南亮进:《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日本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5]诺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

[46]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7]潘维:《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2003。

[48]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9]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中央编译出版社,1986。

[50]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51]西奥多·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2]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

[54]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修订扩充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5]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56]新望:《村庄发育、村庄工业的发生与发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57]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8]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2004。

[59]休斯、凯恩:《美国经济史》(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0]徐禾主编《政治经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73。

[61]沃尔特·亚当斯、詹姆斯·W.布罗克主编《美国产业结构》(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2]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商务印书馆,2004。

[63]张德元、何开萌等:《变迁:安徽农村改革述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64]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5]祖田修:《农学原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6]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3年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

[68]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报告:《城市化、土地制度与宏观调控》,《经济观察报》2011年4月16日。

[69]程漱兰:《集体土地流转不是为资本打破“防火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农业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论点摘编”。

[70]程连升:《超时加班与就业困难——1991~2005年中国经济就业弹性下降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71]陈卫平:《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1期。

[72]邓垚、王健:《劳动力供给与中国经济前景——基于刘易斯拐点研究》,《学术论坛》2012年第2期。

[73]付廷臣:《我国城市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3期。

[74]高帆:《结构转化、资本深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上海为例的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2期。

[75]郭志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年第6期。

[76]郭继强:《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民工劳动供给分析——兼论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77]郭瑜:《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11期。

[78]何秀荣:《公司农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未来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11期。

[79]焦必方、孙彬彬:《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4期。

[80]卢锋:《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81]刘林平、郑广怀、孙中伟:《劳动权益与精神健康——基于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外来工的问卷调查》,《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82]罗小兰:《向右下倾斜的非农劳动供给曲线》,《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83]李静、孟令杰:《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84]刘巽浩:《论21世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关理论与实践的讨论》,《自然资源学报》1995年第3期。

[85]刘彦随、吴传钧:《国外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与途径》,《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

[86]陆迁、霍学喜:《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分析》,《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87]米建伟、黄季焜、陈瑞剑、Elaine M.Liu:《风险规避与中国棉农的农药施用行为》,《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7期。

[88]聂丹:《农民工低工资与国民福利损失的经济学分析》,《财经研究》2007年第10期。

[89]Scott Rozelle、黄季焜:《中国的农村经济与通向现代工业国之路》,《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期。

[90]孙自铎:《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了么”——兼论经济增长人口红利说》,《经济学家》2008年第1期。

[91]谭立独:《加班是怎样“被自愿”的》,《工友》2010年第8期。

[92]王诚:《劳动力供求“拐点”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6期。

[93]王金营、顾瑶:《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形势及未来变化趋势研究——兼对中国劳动市场刘易斯拐点的认识和判断》,《人口学刊》2011年第3期。

[94]许庆、章元:《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发展论坛工作论文,2005。

[95]夏恩君、顾焕章:《构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11期。

[96]夏怡然:《低工资水平下城市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模型》,《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3期。

[97]杨正礼:《当代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几个重大科学问题的讨论》,《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第3期。

[98]姚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6期。

[99]叶敬忠、王为径:《规训农业:反思现代农业技术》,《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2期。

[100]余宇新、张平:《刘易斯模型框架下中国刘易斯拐点问题探讨——来自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6期。

[101]张斌、尧水红:《环境中的农药:中国典型集约化农区土壤、水体和大气农药残留状况调查》,www.greenpeace.cn。

[102]张宗坪:《“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出现”证伪——“民工荒”假象分析》,《山东经济》2008年第2期。

[103]朱玲:《农村迁移工人的劳动时间和职业健康》,《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04]赵冈:《过密型生产模式的提法错了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1]Acemoglu,Daron. Why Do New Technologies Complement Skills?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Vol.113(4),pp.1055-1090.

[2]Acemoglu,Daron.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Vol.69(4),pp.781-810.

[3]Afriat S.. Efficiency Estimation of Production Function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2,13,pp.568-598.

[4]Ahmad,Syed. On the Theory of Induced Innovation. Economic Journal,1966,Vol.76,pp.344-357.

[5]Altman M. A Behavioral model of Labor Supply:Casting Some Light into the Black Box of Income-leisure Choice,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1,Vol.33,pp.199-219.

[6]Binswanger,Hans P. A Microeconomic Approach to Induced Innovation. Economic Journal,1974,Vol.84,pp.940-958.

[7]Binswanger Hans P. and Ruttan Vernon W. Induced innovation:Technology institutions and development.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8]Ben-Zion Uri and Ruttan Vernon W.. Money in the Production Function:An Interpretation of Empirical Result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5,Vol.57,pp.246-247.

[9]Brandt Loren and Thomas G.Rawski. 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10]Brandit Loren,Jikun Huang,Guo Li and Scott Rozelle. Land Rights in Rural China:Facts,Fictions and Issues. The China Journal,2002,Vol.47,pp.67-97.

[11]Bruland,Tine. Industrial Conflict as a Source of Technical Innovation:Three Cases. Economy and Society,1982,Vol.11(2),pp.91-121.

[12]Cai Fang and Yang Du. Wage increases,wage convergence,and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Vol.22,pp.601-610.

[13]Carter Michael and Yao Yang. Property Rights,Rental Markets,and Land in Chin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Working Paper,University if Wisconsin-Madison,1998.

[14]Caves,D.W.;Christensen,L.R.;Diewert,W.E.. Multila-teral Comparisons of Output,Input,and Productivity Using Superlative Index Number,Economic Journal,1982,Vol.92,pp.73-86.

[15]Caves,D.W.;Christensen,L.R.;Diewert,W.E.. 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 and the Measurement of Output,Input,and Productivity,Econometrica,1982,Vol.50,pp.1393-1414.

[16]Caldwell John C.. Torward a Restatement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76,Vol.2,pp.321-366.

[17]Charnes,A.;Cooper,W.;Rhodes,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Vol.2,pp.429-444.

[18]Dunn L.F.. An Empirical Indifference Function for Income and Leisur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8,60(4),pp.533-540.

[19]F?re,R.;Grosskopf,S.;Norris,M.;Zhang,Z.. 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Vol.84,pp.66-83.

[20]F?re,R.;Grosskopf,S.;Norris,M.. 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Repl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Vol.87,pp.1040-1043.

[21]F?re,R.. Fundamentals of Production Theory:Lecture Notes in Economics and Mathematical Systems,Heidelberg:Springer-Verlag,1988.

[22]Farrell,M.J..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Vol.120,pp.253-282.

[23]Fan Shenggen.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on Production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1,Vol.73,pp.266-275.

[24]Fleisher B.M. and Liu Y.. Economies of Scale,Plot Size,Human Capital,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Agriculture,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1992,Vol.32(3),pp.112-123.

[25]Feder Gershon. Farm Size,Risk Aversion and the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under Uncertainty. Oxford Economic Paper,1980,Vol.32.

[26]Ge Suqin and Dennis Tao Yang. Labor market developments in China:A neoclassical view. 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Vol.22,pp.611-625.

[27]Golley Jane and Xin Meng. Has China run out of surplus labour?. 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Vol.22,pp.555-572.

[28]Griliches,Z.. Hybrid Corn:An Exploration in 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Econometrica,1957,Vol.25(4),pp.501-522.

[29]Heckman James. Contributions of Zvi Griliches. NBER Working Paper No.12318,2006.

[30]Hicks J.R. The Theory of Wages. London:Macmillan,1932.

[31]Huang Jikun and Scott Rozelle. Technological Change:Rediscovering the Engine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s Rural Econom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Vol.49(2),pp.337-67.

[32]Jacoby,H.,G.Li and S. Rozelle.Hazards of Expropriation:Tenure Insecurity and Investment in Rural China.Mimeo,1998.

[33]Irma Adelman and Erik Thorbecke(eds). The Theory and Desig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Ba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66.

[34]Jorgenson Dale W..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Economic Journal,1961,71(June),pp.309-334.

[35]Just Richard and David Zilberman. Stochastic Structure,Farm Size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in Developing Agriculture. Oxford Economic Paper,1983,Vol.35.

[36]Knight John,Quheng Deng and Shi Li. The puzzle of migrant labour shortage and rural labour surplus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Vol.22,pp.585-600.

[37]Kung,J.K. Equal entitlement versus tenure security under a regime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Peasants’ performance for institutions in post-reform Chinese agricultur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5,Vol.21,pp.82-111.

[38]Kung,J.K. Common property rights and land reallocations in rural China:Evidence from a village Survey,World Development,2000,Vol.28,pp.701-719.

[39]Li Guo,Scott Rozelle and Loren Brandt. Tenure,land rights,and farmer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China,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Vol.19,pp.63-71.

[40]Lin,J.Y. Rural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Vol.82(1),pp.34-51.

[41]Lucas Robert E.Jr. Tests of a Capital-Theoretic Model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7,Vol.34,pp.175-180.

[42]Lewis W.Arthur. Unlimited Labour:Further Notes.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8,Vol.26(1),pp.1-32.

[43]Lewis W.Arthur.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Vol.22(2),pp.139-191.

[44]Berg Elliot J.. Backward-sloping Labor Supply Functions in Dual Economies-The Africa Cas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1961,Vol.75(3),pp.468-492.

[45]Lewis Oscar. The Culture of Poverty,Scientific American,1966,Vol.215(4),pp.19-25.

[46]McMillan John,John Whalley and Lijing Zhu.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Vol.97,pp.781-807.

[47]Nurkse Ragnar. Problems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Oxford:Basil Blackwell,1953.

[48]Olmstead Alan L. & Rhode Paul W.. Induced Innovation in American Agriculture:A Reconside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3,Vol.101,pp.100-118.

[49]R.Evenson and P.Pingali(eds.).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3),Amsterdam,the Netherlands:North-Holland,2007.

[50]Hollis Chenery and T.N.Srinivasan(eds.).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1),Amsterdam:North-Holland,1988.

[51]Salter,W.E.G. Productivity and Technical Ch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52]Schmookler Jacob. 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p.208

[53]Schultz T.W. Transformatio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

[54]Barzel Yoram and R.J.Mcdonald. Assets,Subsistence and the Supply Curve of Labo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Vol.64(4),pp.621-663.

[55]Sharif Mohammed. Poverty and the Forward-falling Labor Supply Function:a Microeconomic Analysis.,World Development,1991,Vol.19(8),pp.1073-1093.

[56]Solow.Robert M.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Vol.39(3).

[57]Vernon Raymo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Vol.80,pp.190-207

[58]Wang J.,Wailes E.J.,Cramer,G.L.. A Shadow-price Frontier Measurement of Profit Efficiency in Chinese Agriculture,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6,Vol.78,pp.146-156.

[59]Wen,G.J. The land tenure system and its saving and investment mechanism:the case of modern China. Asian Economy,1995,Vol.9(3),pp.233-259.

[60]Lance E.Davis(eds.).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An Economist’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the USA:Joanna Cotler Books,1972.

[61]Yao,Y.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tenure insecurity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post reform rural China. Working paper,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1995.

[62]Zhang Xiaobo,Yang Jin and Wang Shenglin. China has Reached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Vol.22,pp.54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