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1

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图书

Social Security and Regional Community in Modern China

SSAPID:101-5581-8063-75
ISBN:978-7-5097-4566-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第六辑,收录了2011年8月在苏州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部分论文。本辑所录论文以“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为主题,分成“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与“区域社会”上下两篇,共25篇文章,从近代中国的“边区社工”“社会福利”“灾害救治”“华侨自治”“城镇管理”“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展开讨论,不仅集中展现社会史国际学术研究的新面相、新进展,而且也彰显研究者的学术创新与引领研究潮流的学术抱负。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
作 者: 赵晓阳 王卫平
编 辑:吴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写在前面的话

 上篇 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

  试论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救济工

   一 以政府救济为主,并发挥社会组织的救助功能

   二 因地因时制订相应的救济措施

    1.拨粮筹款

    2.借粮借贷,并允许民间借贷

    3.安置移民垦荒

    4.实施社会保险

    5.以工代赈和大生产运动

   三 军人优恤在革命年代救助工作中占有突出地位

   四 战时救助的几个特点

    1.因地制宜

    2.继承与超越

    3.救助功能多元化

  中共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实践的社会保险探析

   一 中共实行的社会保险立法活动与社会保险政策

   二 中共在解放前实行社会保险的主要形式:劳动保险

   三 中国共产党实行社会保险的社会基础

  抗战前青岛市立救济院的管理与运营

   一 青岛市立救济院的演变

   二 青岛市立救济院治理结构

    (一)组织结构

    (二)救济设施

    (三)经费来源

   三 青岛市立救济院的运营

    (一)施棺掩埋

    (二)收容养恤

    (三)小本贷款

    (四)习艺助医

  武汉善堂研究(1888~1938)

   一 武汉善堂的运行机制

    (一)成立初期的总协值理制

    (二)机制改革

   二 善堂的经费来源

    (一)主要经费来源

     1.同人捐款

     2.租金收入

     3.社会捐款

     4.附商生息

    (二)经费短绌问题的出现

   三 善堂开展的慈善事业及其特点

    (一)武汉善堂开展的慈善事业

     1.日常施济

      (1)救火救生

      (2)施棺收埋

      (3)施粥施衣

      (4)送诊施药

      (5)兴办义学

     2.灾异赈济

    (二)武汉善堂开展的慈善活动的特征

   四 善堂涉足地方事务

    (一)涉足地方政事

    (二)维护民族权益

  民国时期社会福利政策论略

   一 民国初年社会福利状况

   二 国民党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

   三 国民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执行情况

   四 民国时期社会福利政策效果简评

  近代山东新型慈善救济机构述论

   一 新型慈善救济机构的种类

    1.赈务会、赈务分会

     (1)山东省赈务会

     (2)各县赈务分会

    2.救济院

     (1)济南市救济院

     (2)青岛市救济院

     (3)掖县救济院

    3.平民工厂

    4.红十字会

     (1)济南红十字会

     (2)青岛红十字会

     (3)冠县红十字会

    5.世界红卍字会

    6.教会慈善机构

     (1)济南仁慈堂孤儿残老院

     (2)济南天主堂孤儿残老院

     (3)泰山孤贫院

    7.其他

     (1)山东省会慈善公所

     (2)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

   二 1930年代初慈善救济机构的分布

   三 特点与评价

  近代淮河流域灾害与社会保障*

   一 淮河流域的灾害及其特点

    (一)淮河流域灾害的多发

    (二)淮河流域灾害的特点

   二 淮河流域灾害的成因及影响

    (一)淮河流域灾害的成因

    (二)淮河流域灾害的影响

   三 淮河流域灾害发生后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

    (一)政府应对灾害的社会保障

    (二)民间组织的救灾活动

   四 结语

  南京国民政府对赣闽边区战争难民的救济

   一 赣闽边区战争难民概况与难民救济的缘起

   二 赣闽边区战争难民救济概貌

   三 免政:特殊的战争难民救济

   四 结论

  试论舆论宣传在近代救灾中的作用

   一 灾情报道与劝赈公告

    1.对灾情的报道

    2.发布劝赈公告

   二 捐赈事例与赈灾活动的报道

    1.对助赈典型事迹和助赈进程的跟踪报道

    2.登载赈款清单

   三 对赈灾方略和后续危害的关注与评论

    1.对赈灾方略的探讨

    2.对灾荒带来的自然及社会后续危害的报道

   四 《申报》在“丁戊奇荒”赈济中的作用

  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在灾荒救济中的作用

   一 灾情

   二 中央政府的救灾动员、组织与工作

    1.政府的认识与动员

    2.救灾组织及其特点

    3.救灾方针、原则与救灾工作

   三 湖北水灾急赈会

    1.组织特色

    2.救灾工作

   四 结论

  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繁荣与缺失(1978~2010)

   一 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缘起、发展历程与研究概况

   二 主要研究问题述评

    (一)灾荒的含义界定及灾因探析

     1.灾荒的含义界定

     2.灾荒成因

      (1)晚清时期灾因探讨

      (2)民国时期灾因探讨

    (二)灾荒造成的影响

     1.灾荒对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影响

     2.灾荒对社会与民生的影响

     3.灾荒对重大政治事件的影响

     4.灾荒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三 现有研究成果的缺失及未来努力方向

  义利之辨与晚清重商思潮的兴起

   一 晚清重商思潮的兴起

   二 重义轻利观念的转变

   三 重商政策的实施

 下篇 区域社会

  近代韩国华侨界的自治组织和华侨在韩生存竞争力

   一 导言

   二 近代在韩华侨的移民环境

   三 近代华侨在移民和定居韩国过程中的自治团体

   四 华侨在韩社会发展过程的生存竞争力

   五 结言

  清政府对城镇的统治与管理

   一 城镇官方机构的设置

   二 利用民间力量进行管理

   三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社会教化

   四 余论

  略论陈光甫的“银行服务社会”观

   一 银行“服务社会”的意义

   二 “服务社会”与业务设计

   三 “努力造成服务社会之人材”

   四 “服务社会”与“取信于民”

   五 结语

  论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的发展进路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文明的关注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

   三 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清末杭州新式学堂的教师群体

   一 清末杭州的新式教育

   二 杭州新式学堂教师群体的出现

   三 杭州新式学堂教师的群体行为及其走向

   四 结语

  旧长崎唐通事与“玛也西号”事件处理始末

   一 引言

   二 “玛也西号”事件的处理与林道三郎、平井希昌、何幸五

   三 陈福勋赴日与郑永宁

   四 小结

  近现代中国的政权与社会:概念、史实、线索、个案、感想

   一 概念辨析

   二 近现代中国政权与社会关系的阶段性演变

   三 政权社会关系演变与有关中国近代史线索的讨论

   四 个案:政权与社会互动下中国人对美观念的演变

   五 感想:社会建设先于社会管理

  五四时代两性伦理观念的变革

   一 批判传统的贞节烈观念

   二 倡导科学的性观念

   三 反对包办和买卖婚姻

   四 谴责嫖娼和纳妾现象

   五 总结与评论

  清末民初司法人员与法政毕业生数目之比较

   一 普设法院所需司法人员数

   二 法政毕业生数目

    1.清末法政毕业生数

    2.北洋时期法政毕业生数目

   三 司法人员与法政毕业生的供需关系

   四 结论

  晚清淮河流域匪患与治理

   一

   二

   三

   四

   五

  清代民国时期的北京精忠庙

   一 序言

   二 北京的精忠庙

    1.地理位置

    2.内部构成

    3.精忠庙的诸神及其意义

   三 梨园会馆与精忠庙

    1.梨园的形成

    2.北京的会馆与同业组织

    3.精忠庙内碑文等文献

   四 20世纪的北京精忠庙

    1.仁井田升的调查和研究

    2.20世纪后期的精忠庙

  清代档案所见之琉球漂流船的海难救助

   一 前言

   二 清代档案中看到的清王朝与琉球国的救助关系记事

   三 清代档案中看到的清王朝与琉球国的文化交涉

   四 小结

  试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理论约束

   一

   二

   三

   四

 编辑委员会

本书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第六辑,收录了2011年8月在苏州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部分论文。本辑所录论文以“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为主题,分成“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与“区域社会”上下两篇,共25篇文章,从近代中国的“边区社工”“社会福利”“灾害救治”“华侨自治”“城镇管理”“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展开讨论,不仅集中展现社会史国际学术研究的新面相、新进展,而且也彰显研究者的学术创新与引领研究潮流的学术抱负。

邓京力:《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在中国史领域的应用》,《史学月刊》2004年第2期。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5月总第15期。

甘阳:《民间社会概念批判》,见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10。

梁治平:《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 Society——Civil Society概念的再检讨》,《当代中国研究》2001年第1期。

李时岳:《近代史新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李世众:《晚清士绅与地方政治——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闵杰:《近代中国市民社会研究10年回顾》,《史林》2005年第1期。

卜宪群:《古代国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一般关系——以中国历史为中心的探讨》,《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王先明、常书红:《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魏立颖:《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综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萧公秦:《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三重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4期。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4。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之关系的变动》,《文物季刊》1996年第2期。

杨念群:《近代中国研究中市民社会——方法及限度》,《二十一世纪》1995年12月号。

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张志东:《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郑起东、史建云主编《晚清以降的经济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朱英:《近代中国的社会与国家:研究回顾与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Bergère,Marie-Claire.“Civil Society and Urban Change in Republica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no. 150,Jun.,1997.

Brook,Timothy,and B. Michael Frolic,eds. Civil Society in China. Armonk,New York:M. E. Sharpe,1997.

Chamberlain,Heath B.“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In Modern China,vol. 19,No. 2,Apr.,1993.

Friedman,Edward,et al. Chinese Village,Socialist Stat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

Gries,Peter Hays,andStanley Rosen,eds. State and Society in 21st Century China:Crisis,Contention,and Legitimation. New York:Routledge Curzon,2004.

Guo,Xiaoqin.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s Democratic Transition:Confucianism,Leninism,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Habermas,Jürgen. Translated by Thomas Burger with the assistance of Frederick Lawrenc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9.

He,Baogang.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1997.

Huang,Philip C. C.“‘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 inChina?: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Modern China,vol. 19,No. 2,Apr.,1993.

Jing Li. China’s America:The Chinese View the United States,1900-2000. Albany,New York:SUNY Press,2011.

Lu,Hsiao-Po,Elizabeth J. Perry,and Xiaobo Lu,eds. Danwei:The Changing Chinese Workplac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Armonk,New York:M.E.Sharpe,1997.

Ma,Shu-Yun.“The Chinese Discourse on Civil Society.” The China Quarterly,no. 137,Mar.,1994.

Madsen,Richard. China’s Catholics:Tragedy and Hope in an Emerging Civil Socie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Madsen,Richard.“The 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 and Moral Community:A Research Agenda for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In Modern China,vol. 19,No. 2,Apr.,1993.

Perry,Elizabeth J.,and Mark Selden,eds.Chinese Society:Change,Conflict and Resistanc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0.

Rankin,Mary Backus.“Some Observations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In Modern China,vol. 19,No. 2,Apr.,1993.

Rankin,Mary Backus.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Rowe,William T.Hankow: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89.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Rowe,William T. 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Rowe,William T.“The Problem of ‘Civi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In Modern China,vol. 19,No. 2,Apr.,1993.

Schwarcz,Vera.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Wakeman,Jr.,Frederic.“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Western Reflections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In Modern China,vol. 19,No. 2,Apr.,1993.

Wang,Di. 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Public Space,Urban Commoners,and Local Politics,1870-1930.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Wright,Teresa. Accepting Authoritarianism: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China’s Reform Er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Xu,Xiaoqun. Chinese Professionals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The Rise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Shanghai,1912-1937.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Yang,Guobin.“Civil Society in China:A Dynamic Field of Study.”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vol. 9,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