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85

思想的乡愁——百年乡土文学与知识者的精神图像图书

The Nostalgia of Thought: Local Literature in 100 Years and the Intellectual's Mental Image

SSAPID:101-5553-6202-03
ISBN:978-7-5201-2158-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知识者自身的现代性体验出发,将他们看作是由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中,有着较为深刻体验的人。从而进一步探讨知识者与乡土文学之间的内在精神结构,即他们在塑造农民形象、书写乡土历史和文化时呈现的思想图像。在他们的文学世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知识者的情怀与责任,知识者与乡土、与传统、与农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及情感;也可以看到在乡村的物质与精神同处于现代境遇下,知识者做的社会及文化思考,针砭、批判,或怀想、留恋。

相关信息

丛书名:羊城学术文库·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
作 者: 苏沙丽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中国文学

 Abstract

 后记

 羊城学术文库学术委员会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普存的异乡人

   一

   二

   三

  第二节 研究述评

 第一章 百年乡土文学:知识者的精神还乡

  第一节 “现代”视域下“乡土中国”的再发现

  第二节 乡土作家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乡土文学与中国现代性叙述

 第二章 农民形象与知识者的自我镜像

  第一节 农民与知识者形象关系总论

  第二节 阿Q的出场意义

   一 阿Q及其形象的历史沿革

   二 阿Q为什么是农民

   三 阿Q与知识者的精神结构辩证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与其背后的乡村命运

   一 20世纪80年代与被忽视的青年群体

   二 农民身份与知识分子气质

   三 想象农民背后的精神疑虑

  第四节 乡村归来者与自我认同危机

   一 遭遇乡村及身份尴尬

   二 现代与传统间的彷徨“一卒”

 第三章 乡土历史与知识者的话语困境

  第一节 历史叙事的话语形态与历史观

   一 乡土历史叙事的话语形态

   二 话语与历史观

  第二节 现代性进程的建构与解构

   一 乡村的现代性历史进程

   二 现代性进程的建构

   三 现代性进程的解构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民间历史

   一 日常生活与小人物

   二 乡土性与现代性的消长

   三 语言背后的精神忧伤

  第四节 历史书写的话语困境

 第四章 乡土文化与知识者的人文忧思

  第一节 乡土寻根与人文忧思

  第二节 作为审美的生命形式

   一 知识者的生命审美理想

   二 自然、野性之力

   三 来自土地濡养的力量

  第三节 贾平凹:疾病隐喻与文化焦虑

   一 从“废都”到“废乡”

   二 疾病隐喻下的乡村社会

   三 疾病隐喻与乡土遮蔽

  第四节 韩少功:乡土的现代诱惑

   一 知识者的“归去来”

   二 进步的回退

   三 返乡与精神重建

  第五节 张炜:大地之上的远行与回归

   一 流浪或出走

   二 大地与知识者的精神转向

 第五章 知识者言说与乡土书写之省思

  第一节 身份之辨与乡土书写的悖论

   一 身份之辨:地之子、知识者和作家

   二 知识者色彩的乡土文学

   三 书写的悖论及价值失范

  第二节 怎样叙述,如何发声

   一 “乡土文学消亡论”与转型期的新视点

   二 民间及其立场的思辨

   三 建构个性化的乡土世界

 结语 乡土文学:知识者的现代性思辨

 羊城学术文库总序

本书从知识者自身的现代性体验出发,将他们看作是由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中,有着较为深刻体验的人,他们充斥着对传统与现代思想的迷思和焦虑。强调知识者的角色,尤其是中国知识者的特点及置身情境,从而进一步探讨知识者与乡土文学之间的内在精神结构,即在塑造农民形象、书写乡土历史和文化时呈现的思想图像。绪论部分分析现代境遇下“普存的异乡人”和“思想的乡愁”这两个隐喻性的社会及精神现象,并对乡土文学的研究现状做出比较全面的述评。第一章从社会经济、政治革命、文化文学等角度,阐释“现代”视域下“乡土中国”的再发现,把对“乡土性”的认知视为文化自觉的开始。梳理不同代际的作家所经历的现代性体验,将乡土文学看作是知识者的精神还乡,是对现代性的认知、理解和想象;也是中国现代性体验的独特表达,是迥异于西方现代性传达的方式。第二章考察塑造农民形象时与知识者自身形象的互动关系,不仅发现知识者固守的启蒙思想,它作为长期俯瞰乡村大地和农民的一种话语方式而存在,而且将自己的精神臆想或者期望强加于农民身上;与此同时,知识者将自己放置在对象中来审视时,也会发现不曾离弃的传统意识。第三章考察对中国现代性进程的叙事与知识者话语困境之间的关联,历史叙事的话语体现为知识者话语、政治话语和民间话语,不同的话语里意味着不同的历史观,进步理性的,唯物主义的,循环的,欲望的。而他们话语的困境在于分裂的历史意识,还有无从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理解百余年乡村现代性进程的思想危机。第四章考察对乡土文化的书写中所体现的知识者的人文忧思,所彰显的不同的文化表情。自然、野性之力,伏贴于大地之上的自足与安适,都可以作为审美的生命形式。而置身“断裂”的后乡土时代,贾平凹从“废都”到“废乡”,更加关注乡村在现代性进程中的生存状况和文化衰危。韩少功退居乡间,晴耕雨读,乐享现代文明下的乡村社会生态。张炜以融入野地的姿态,坚守人文精神的道义和方向,民间大地成为他写作与获取精神慰藉的原地。第五章论述由知识者的言说所带来的乡土书写悖论和价值失范,并对社会转型期“乡土文学消亡论”进行辨析,省思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文学中的民间及其立场,提出作家应建立个性化的乡土世界。从乡土作家的文学世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基于内在人生体验的乡土经验,知识者的情怀与责任,知识者与乡土、与传统、与农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及情感;也看到在乡村的物质与精神同处于现代境遇下,他们所做的社会及文化思考,针砭、批判或怀想、留恋——因着他们自己进入乡村的角度,乡土文学既呈现出个人的精神向度,也充溢着更深广的情理与哲思。

《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白烨主编《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大系》(1~3卷),农村读物出版社,2012。

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明天出版社,2013。

毕飞宇:《玉米》,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承载:《春秋穀梁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迟子建:《迟子建文集》(1~4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废名:《废名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冯德英:《苦菜花》,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高晓声:《高晓声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谷声应:《吕氏春秋白话今译》,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

韩少功:《暗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韩少功:《韩少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韩少功:《马桥词典》,春风文艺出版社,2011。

韩少功:《山南水北》,作家出版社,2008。

韩少功:《文学的根》,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韩少功:《夜行者梦语》,知识出版社,1994。

贾平凹:《带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贾平凹:《废都》,作家出版社,2009。

贾平凹:《浮躁》,作家出版社,2009。

贾平凹:《高老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贾平凹:《高兴》,漓江出版社,2012。

贾平凹:《古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贾平凹:《古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贾平凹:《老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贾平凹:《秦腔》,作家出版社,2005。

贾平凹:《商州三录》,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

贾平凹:《土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贾平凹:《我是农民》,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

李大钊:《李大钊全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06。

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李广田:《李广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李锐:《厚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李锐:《拒绝合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李锐:《万里无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梁斌:《红旗谱》,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1~5册),北京出版社,1997。

刘绍棠:《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系》(当代卷),农村读物出版社,1995。

刘绍棠:《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系》(现代卷),农村读物出版社,1995。

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刘震云:《一腔废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 上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

鲁迅:《鲁迅全集》(1~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路遥:《平凡的世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路遥:《人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茅盾:《茅盾全集》(11、2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莫言:《白狗秋千架》,作家出版社,2012。

莫言:《丰乳肥臀》,作家出版社,2012。

莫言:《红高粱家族》,作家出版社,2012。

莫言:《欢乐》,作家出版社,2012。

莫言:《莫言对话新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莫言:《莫言讲演新篇》,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莫言:《莫言散文新篇》,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莫言:《生死疲劳》,作家出版社,2012。

莫言:《碎语文学》,作家出版社,2012。

莫言:《檀香刑》,作家出版社,2012。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作家出版社,2012。

莫言:《蛙》,作家出版社,2012。

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莫言:《用耳朵阅读》,作家出版社,2012。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1~3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盛可以:《野蛮生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

苏童:《苏童中篇小说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孙犁:《孙犁文集》(1~5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汪曾祺:《汪曾祺全集》(1~6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王尧:《一个人的八十年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魏微:《成长1984》,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魏微:《我的年代》,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萧红:《萧红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徐则臣:《水边书》,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严复:《严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阎连科:《拆解与叠拼——阎连科文学演讲》,花城出版社,2008。

阎连科:《丁庄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阎连科:《发现小说》,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阎连科:《风雅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阎连科:《坚硬如水》,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阎连科:《年月日》,河南文艺出版社,2010。

阎连科:《耙耧山脉》,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

阎连科:《日光流年》,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阎连科:《受活》,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阎连科:《一派胡言——阎连科海外演讲集》,中信出版社,2012。

阎连科:《炸裂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张承志:《张承志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

张炜:《柏慧》,作家出版社,2013。

张炜:《丑行或浪漫》,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张炜:《愤怒的秋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张炜:《古船》,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张炜:《九月寓言》,作家出版社,2009。

张炜:《能不忆蜀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张炜:《外省书》,花城出版社,2005。

张炜:《张炜自述:野地与行吟》,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张炜:《张炜自选集:怀念与追忆》,作家出版社,1996。

张炜:《张炜自选集:我的田园》,作家出版社,1996。

张贤亮:《张贤亮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赵树理:《赵树理全集》(1~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

周立波:《周立波文集》(1~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全集》(1~4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陈乐:《现代性的文学叙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陈国和:《19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的当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陈国和:《当代性与新世纪乡村小说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陈继会:《理性的消长——中国乡土小说综论》,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

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陈思和:《思和文存》,黄山书社,2013。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主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陈晓明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程光炜等:《重读路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崔志远:《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新时期乡土小说论》,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丁帆等:《中国乡土小说的世纪转型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丁帆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董大中:《赵树理写作生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杜国景:《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杜维明、卢风:《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段崇轩:《乡村小说的世纪沉浮》,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

费秉勋:《贾平凹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馆,2011。

费孝通:《中国士绅》,赵旭东、秦志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高瑞泉等:《转折时代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郭志刚:《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

韩春燕:《文字里的村庄——当代中国小说的村庄叙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韩玉峰:《赵树理的生平与创作》,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何平:《现代小说还乡母题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何言宏、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胡光凡:《周立波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黄健:《穿越传统的历史想象》,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黄宗智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

贾平凹、谢有顺:《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

康长福:《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李刚:《现代知识群体的话语转型:1949-1959》,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李勇:《“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李徽昭:《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当代中国文学的乡土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李洁非、杨劼:《解读延安》,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李锐、王尧:《李锐王尧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

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

梁鸿:《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修订版),岳麓书社,2005。

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刘涵之:《沈从文的乡土文学精神》(修订版),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刘洪涛、杨瑞仁编《沈从文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刘洪涛:《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刘进军:《历史与文学的想象》,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刘绍棠:《乡土文学四十年》,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知识出版社,1994。

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三联书店,1998。

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路文彬:《历史想象的现代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传承与变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

罗关德:《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罗荣渠:《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罗志田:《近代读书人的思想世界与治学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罗宗宇:《沈从文思想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蒙万夫等:《柳青传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孟繁华、林大中编:《九十年代文存》(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三联书店,1997。

彭青:《新世纪文学视野中的“三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戚学英:《作家身份认同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94。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一、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三联书店,2001。

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王路:《沈从文评说八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

王庆:《现代中国作家身份变化与乡村小说转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上海三联书店,1998。

王富仁:《灵魂的挣扎——文化的变迁与文学的变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王光东、陈小碧:《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王光东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王建仓:《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叙事诗学——现代民族境界和意象叙事兼论沈从文、贾平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王先明:《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

王晓明:《潜流与漩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王学谦:《自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王又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温奉桥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吴海清:《乡土世界的现代性想象——中国现当代文学乡土叙事思想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吴妍妍:《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吴义勤编《韩少功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夏志清:《文学的前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肖桂云等:《农村社会学》,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萧功秦:《知识分子与观念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肖夏林编《〈废都〉废谁》,学苑出版社,1993。

谢有顺:《文学的路标——1985年后中国小说的一种读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三联书店,1997。

严复:《严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杨春时、俞兆平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杨国荣:《现代化过程的人文向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杨剑龙:《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杨守森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姚晓雷:《乡土与声音——“民间”审视下的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类型小说》,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尹国均:《先锋试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

余荣虎:《中国乡土文学理论流变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袁良骏:《香港小说史》,海天出版社,1999。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三联书店,1997。

张柠:《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利分析》(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张永:《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三联书店,2010。

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张丽军:《乡土中国现代性的文学想象——现代作家的农民观与农民形象嬗变研究》,三联书店,2009。

张丽军:《想象农民——乡土中国现代化语境下对农民的思想认知与审美显现(1895—1949)》,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张清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

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修订版),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张炜、王光东:《张炜王光东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张文达、高质慧编《台湾学者论中国文化》,黑龙江出版社,1989。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张新颖:《沈从文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张旭东、莫言:《我们时代的写作:对话〈酒国〉、〈生死疲劳〉》,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张懿红:《缅想与徜徉——跨世纪乡土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张志平:《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章妮:《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赵园:《地之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

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晚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赵顺宏:《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学林出版社,2007。

赵允芳:《寻根·拔根·扎根——九十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流变》,作家出版社,2009。

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周宪:《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中华书局,2008。

周大鸣等:《中国乡村都市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周水涛:《论新时期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庄汉新、邵明波:《中国二十世纪乡土小说论评》,学苑出版社,1997。

庄汉新:《周立波生平与创作》,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

〔奥〕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傅雅芳、赫冬瑾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少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下册),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

〔俄〕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法〕米歇尔·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法〕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徐卫翔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等:《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美〕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美〕艾恺:《最后一个儒家:粱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郑大华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1912-1949),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美〕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美〕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虞建华、邵华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

〔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牛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王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

〔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时事出版社,1998。

〔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美〕托尼·朱特:《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林骧华译,商务印书馆,2013。

〔美〕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剑英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瑞〕荣格:《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苏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以〕艾森斯坦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97。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英〕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韩子满等译,商务印书馆,2013。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三联书店,2002。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

〔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涛译,三联书店,2005。

陈晓明:《本土、文化与阉割美学——评从〈废都〉到〈秦腔〉的贾平凹》,《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陈晓明:《乡土文学、现代主义与世界性》,《文艺争鸣》2014年第7期。

程光炜等:《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渤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丁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生存的特殊背景与价值的失范》,《文艺争鸣》2005年第8期。

樊星:《从“新启蒙”到“再启蒙”》,《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范伯群:《论“都市乡土小说”》,《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冯健男:《再谈梁生宝》,《上海文学》1963年9月。

黄轶:《新世纪小说的城市异乡书写》,《小说评论》2008年第3期。

李均:《文化中国与大地民间——试论30年代的“寻根小说”》,《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李丹梦:《文学“乡土”的地方精神——以“中原突破”为例》,《南方文坛》2013年第5期。

李丹梦:《作为认同构造的现代文学“乡土”》,《南方文坛》2013年第3期。

梁鸿:《当代文学视野中的“村庄”困境》,《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

刘震云:《整体的故乡与故乡的具体》,《文艺争鸣》1992年第3期。

鲁枢元:《关于文学与社会进步的反思》,《文艺争鸣》2008年第5期。

路遥:《关于〈人生〉和阎纲的通信》,《作品与争鸣》1982年第2期。

吕新雨:《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读书》2004年第4期。

摩罗:《论当代中国作家的精神资源》,《文艺争鸣》1996年第5期。

莫言:《我的文学经验:历史与语言》,《名作欣赏》2011年第10期。

莫言、杨扬:《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南方文坛》2004年第1期。

南帆:《启蒙与大地崇拜》,《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邵燕君:《苦难与大地擦肩而过》,《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11期。

苏桂宁:《紧贴着大地的一代——论50年代出生作家的精神背景》,《文艺争鸣》1998年第3期。

王毅、王微:《国内流动农民研究的理论视角述评》,《河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谢有顺、苏沙丽:《不仅是伤怀——读〈老生〉的随想》,《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1期。

谢有顺:《乡土的哀歌——关于〈老生〉及贾平凹的乡土文学精神》,《文学评论》2015年第1期。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徐则臣:《70后的写作及可能性之一》,《山花》2009年第3期。

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杨姿:《抒情性:走在文学回乡的路上》,《文学评论》2014年第5期。

叶舒宪:《文化寻根的学术意义与思想意义》,《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5期。

张均:《仍有人仰望星空——韩少功的1992—2002》,《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

张清华:《抗拒的神话和转向的启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4期。

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5年7月13日。

周水涛:《守望乡村 拒斥城市——评90年代农村小说的一种文化思考》,《当代文坛》2002年第3期。

傅异星:《多样现代性追求和乡土中国的悲悯书写——新时期乡土小说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韩文淑:《新世纪中国乡村小说叙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魏家文:《民族国家意识与现代乡土小说》,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徐志伟:《“乡土中国”的再发现——1920—1930年代文学与思想的一种对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轩红芹:《向城求生——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现代性”焦虑》,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