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7

社区过程与治理困境图书

Community Process and Dilemma of Governance: Self Government and Transition in Nanyuan

SSAPID:101-5529-1638-95
ISBN:978-7-5097-9092-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一个解困房社区作为田野点,进行了接近三年的田野研究。通过搜集回来的资料,对社区从1995年建成到2012年的故事进行分析,对社区的生成进行拓展研究。南苑的故事主要围绕物业管理公司与业委会、住建办及其他政府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而推进,最终社区成为一个社区共同体与市场与国家进行博医互动。本文采用社会建构的研究范式,认为社区共同体、市民社会是不同的主体(个人、群体或组织)建构而成的。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山大学社会学文库
作 者: 黄晓星
编 辑:佟英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1 出场人物简介

 后记

 附录2 田野笔记示例

 序言

 附录3 使用文献资料示例

 缘起

 第一章 社区与社会:社区中的多重空间及其治理

  第一节 邻里、社区与社会

   一 社区消亡论

   二 社区发现论

   三 社区解放论

   四 社区过程的总结

    (一)资本主义

    (二)城市化

    (三)工业化

    (四)市场化

    (五)不同机制下的社区过程

   五 中国的社区过程

    (一)社区空间重组:国家商品房改革

    (二)社区组织:国家强控制下的社区组织以及自下而上组织的萌芽

    (三)社区认同:围绕公共利益的整合

    (四)社区参与:社区过程的直接机制

    (五)社区动员:社区过程的核心机制

  第二节 多重空间:社区的生成

   一 “在社区中”:作为载体及生产对象的物理空间

   二 “社区”:作为互动的社会空间

   三 “社区的生产”:作为意义符号的空间

  第三节 多重空间中的社区治理

   一 楼宇街区中的管理和服务

   二 社会空间中利益多元化及社区秩序构建

   三 共同体空间中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

  第四节 概念脉络

   一 宏观情境变迁:含混型国家-社会关系与多变的社区

   二 邻里与社区

   三 社区性

   四 社区运动

   五 社区治理

   六 概念框架

  第五节 方法论

   一 具体研究策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

    (一)进入研究:自然情境

    (二)抽样策略

    (三)资料收集

     1.参与观察

     2.深入访谈

     3.文献分析

    (四)资料分析

    (五)资料呈现方式

   二 方法的讨论

    (一)研究者的立场问题

    (二)伦理讨论

    (三)资料分析方法

    (四)研究过程的过渡

 第二章 “南苑”社会:变迁中的城市社区

  第一节 宏观社会进程:社区情境的变化

   一 基层治理转型:从单位制到社区制

   二 国家法团主义下的社区治理:社区治理体系的重塑

   三 市场:社区治理网络的另一个节点

   四 宏观结构变迁与社区转变

  第二节 南苑社区结构的变迁

   一 国家:政府部门的治理

   二 市场:与国家联姻

   三 社区组织

  第三节 南苑社区:结构变动的应对

   一 身份的转变:单位人—居民—业主

    (一)单位人

    (二)居民

    (三)业主

   二 身份的话语:业主权利

   三 跨边界联系:业主身份的外溢

  第四节 社区治理体系重塑、身份变迁与南苑社区

 第三章 社区性与邻里社区形成

  第一节 南苑的社区性探析

   一 空间性:区域作为社区的基本范畴/空间转向

   二 人口:贫困人口的认同与习性

   三 组织与网络:社区的治理结构及政府部门的自主性

  第二节 “洗楼梯”与“自在”的邻里:空间性与人口性的互动

   一 起因:邻里公共空间需求的触发

   二 自在的邻里:仪式化的活动

  第三节 “榕树头”与“自为”的邻里:社区性三个要素的交织、互动

   一 起因:物业费纠纷

   二 “榕树头”:社区公共领域的形成

  第四节 社区性、社区共同体与陷入对抗性博弈的治理

   一 社区共同体的生成:从利益到情感的社区纽带

   二 内在的社区共同体与外在的社会控制结构:陷入对抗性博弈的治理

 第四章 权利表达与社区代理权的变化

  第一节 起因:社区代理权

  第二节 以政策规定为资源的权利表达

   一 对省市之间法规的运用:与物业公司的讼争

   二 讲道理和取证:从物业公司转向物价局

   三 线索的延展:从物价局到业委会

   四 权利表达的转变:从消费权转向社区代理权

  第三节 消极回应与安抚型治理

   一 遵循程序、政策的处理规则

   二 消极回应的策略

   三 安抚型治理的策略

  第四节 社区权利表达与社区治理的变迁

   一 社区代理权的故事梳理

   二 社区治理的变化

 第五章 多元话语与社区空间生产轨迹

  第一节 起因:社区中肿瘤医院的建设

  第二节 规则/权利话语下的抗争剧本*

   一 信访维权与信息获取

   二 邻居的牵制:直接抗争

   三 诉讼与信访的交叉使用

   四 规则/权利话语与社区抗争

  第三节 法律/产权话语下的空间规划

  第四节 社区辩论、妥协与治理

   一 协调会:社区的辩论空间

   二 调解妥协:将“肿瘤”去除

  第五节 社区空间生产的“上下分合轨迹”

   一 社区空间生产的故事梳理:角色-时间矩阵表

   二 空间生产中的政治与治理网络

   三 居民的“间隙运用”策略

   四 社区多重空间生产的“上下分合”轨迹

 第六章 利益分化、自治困境与间接调控

  第一节 社区外部利益分化与自治的契机

   一 结构情境变化与利益权衡的部门理性

   二 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公共安全危机

   三 业主自治的契机

    (一)宣传与权利意识普及

    (二)选举中的规则创新

    (三)顺势推进的业主自治

  第二节 社区内部利益分化与自治困境

   一 社区内部的利益分化

    (一)公共空间经营的利益分化

    (二)物业公司招投标过程中的利益分化

     1.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利益冲突

     2.业委会内部的组织分化

     3.相互压制与内斗

    (三)制度化组织与非正式的共同体之间的分化

   二 业主自治的困境

    (一)缺乏公共理性的主体

    (二)制度的变通与去规则化

     1.内部权力斗争与规则失效

     2.情境性的变通与规则的破坏

    (三)结构的失衡:形式缺场的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强势

  第三节 从直接干预转向间接调控的治理

   一 指导与协助:街道办搭台

   二 间接调控的治理

    1.街道办事处:协调而非干预

    2.房管局:依规裁量

   三 作为旁观者:新建成楼盘的物业管理

  第四节 利益分化、自治困境与社区治理

   一 故事脉络

   二 利益分化与自治困境

   三 社区治理网络及理念的变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国家基层治理与权变的社区过程

   一 国家:组织网络的调整——从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

   二 市场:因循国家策略的行为逻辑

   三 社区共同体:间隙运用的行为逻辑

   四 社区行动主体主要策略、成因和特征

  第二节 转变中的城市社区:城市与草根

   一 权变型社区:嵌入于含混-谋略型国家-社会关系中的社区形态

   二 社区的生产:认同与分化

    (一)自发的邻里社区

    (二)抗拒性的社区共同体

    (三)分化的社区共同体

    (四)社区中的“共同性”

   三 社区边界与社会联系

  第三节 社区治理的再思考

阿兰纳·伯兰德、朱健刚,2007,《公众参与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对绿色社区建设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阿伦特,1998,《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爱兹尼,2010,《通往好社会的道路》,载郑莉、仝雅莉编《和谐社会的探求:西方社会建设理论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

安东尼奥·葛兰西,2000,《狱中札记》,曹雷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边燕杰、约翰·罗根、卢汉龙、潘允康、关颖,1996,《“单位制”与住房商品化》,《社会学研究》第1期。

波兰尼,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布迪厄、华康德,2004,《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布罗代尔,1997,《文明史:过去解释现实》,顾良、张慧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蔡禾,2003,《城市社会学——理论和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

曹鑫,2007,《从物权演变析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期。

陈福平,2009,《强市场中的“弱参与”:一个公民社会的考察路径》,《社会学研究》第3期。

陈鹏,2010,《当代中国城市业主的法权抗争——关于业主维权活动的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第1期。

陈薇,2008,《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邓正来,1998a,《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载邓正来、J. C. Alexander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

邓正来,1998b,《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载邓正来、J. C. Alexander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

邓正来,2002,《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载邓正来编《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蒂利,2008,《身份、边界和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弗朗西斯·福克斯·皮文、理查德·A. 克劳沃德,2002,《使集体性抗议活动常规化》,刘能译,载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

符振彦、潇琦,2006,《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 天敌?朋友?》,《北京房地产》第8期。

高春燕,1999,《社区人口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高峰,2010,《城市空间生产的运作逻辑——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分析》,《学习与探索》第1期。

高振荣、陈以新,1989,《微观水平向宏观水平过渡的理想模式——杭州市长庆街道社区服务调查报告》,《社会学研究》第6期。

顾昕,2004,《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浙江学刊》第6期。

顾昕、王旭,2005,《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第2期。

广田康生,2005,《移民和城市》,马铭译,商务印书馆。

桂勇,2007,《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社会》第6期。

郭于华、沈原,2012,《居住的政治——B市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开放时代》第2期。

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

哈贝马斯,2005,《公共领域》,汪晖译,载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哈拉尔德·韦尔策,2007,《在谈话中共同制造过去》:《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

何海兵,2003,《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管理世界》第6期。

何艳玲,2006,《“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公共管理研究》第4期。

何艳玲,2009,《“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开放时代》第12期。

何艳玲、陈晓运,2012,《从“不怕”到“我怕”:“一般人群”在邻避冲突中如何形成抗争动机》,《学术研究》第5期。

怀特,1994,《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

黄晓星,2011,《社区运动的“社区性”——对现行社区运动理论的回应与补充》,《社会学研究》第1期。

黄晓星,2012,《“上下分合轨迹”:社区空间的生产——关于南苑肿瘤医院的抗争故事》,《社会学研究》第1期。

黄晓星、杨杰,2014,《社区治理体系重构与社区工作的行动策略——以广州 C 街道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学术研究》第7期。

吉尔兹,2000,《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加塞特,2004,《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卡斯特,2006a,《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卡斯特,2006b,《城市意识形态》,王红扬、李伟译,《国外城市规划》第5期。

卡斯特,2006c,《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刘益诚译,《国外城市规划》第5期。

克里斯托弗·胡德,2009,《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彭勃、邵春霞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库利克、段合珊,2002,《〈如何管理中国〉评介——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权结构之演变》,《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拉比诺,2008,《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高丙中、康敏译,商务印书馆。

蓝宇蕴,2005,《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黎熙元、陈福平,2008,《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汉林,1993,《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汉林,2004,《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骏,2003,《社区建设: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人文杂志》第3期。

李骏,2009,《住房产权与政治参与:中国城市的基层社区民主》,《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路路、李汉林,2004,《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猛,1999,《论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李猛,2002,《迈向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分析:一个导论》,选自杨善华、王思斌编《社会转型:北京大学青年学者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友梅,2002,《基层社区组织的实际生活方式——对上海康健社区实地调查的初步认识》,《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友梅,2007,《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社会》第2期。

刘伟权,1997,《居委会在忙些啥?》,《社会》第12期。

刘玉照,2002,《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第5期。

刘子曦,2010,《激励与扩展:B市业主维权运动中的法律与社会关系》,《社会学研究》第5期。

陆春萍、邓伟志,2007,《民间组织研究的多维理论视角析评》,《南京社会科学》第7期。

陆林、冯建蓉,2011,《转型时期乡村共同体的衰落与重建》,《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期。

陆学艺,2010,《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哈尔滨中国社会学年会。

吕大乐、刘硕,2010,《中产小区:阶级构成与道德秩序的建立》,《社会学研究》第6期。

罗伯特·帕特南,2011,《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刘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修,1998,《凝聚性“公众”的分立成形》,程农译,载邓正来、J.C.Alexander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

曼,2002,《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孟伟,2007,《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1998~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闵学勤,2008,《社区认同的缺失与仿企业化建构》,《南京社会科学》第9期。

闵学勤,2009,《转型时期居委会的社区权力及声望研究》,《社会》第6期。

闵学勤,2010,《社区冲突:公民性建构的路径依赖——以五大城市为例》,《社会科学》第11期。

欧兰德森、哈里斯、史克普、艾伦,2007,《做自然主义研究——方法指南》,李涤非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欧文·戈夫曼,2008,《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帕克,2012,《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宋俊岭、郑也夫译,载R.E.帕克、E. N. 伯吉斯、R. D. 麦肯齐编《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商务印书馆。

潘泽泉,2009,《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裴宜理,2008,《中国式的“权利”观念与社会稳定》,阎小骏译,《东南学术》第3期。

齐美尔,2002,《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沈原,2007a,《社会的生产》,《社会》第2期。

沈原,2007b,《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宋坚,1995,《是业主告错了?还是物业公司做错了?》,《城市开发》第12期。

孙静,2013,《互动与博弈:城市社区“邻避”冲突的情感认知模式——基于HY变电站事件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孙立平,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唐钧,1990,《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综议》,《社会学研究》第5期。

滕尼斯,1999,《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田毅鹏、薛文龙,2012,《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与社区自治关系刍议》,《学海》第3期。

童强,2011,《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达伟、景天魁,2001,《关于市场过渡理论的讨论》,《社会学研究》第2期。

王芳、李和中,2008,《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现实选择》,《中国行政管理》第4期。

王名、杨丽,2012,《社会管理创新的“网格化”体系探析——以重庆市巫溪县为例》,《探索》第1期。

王宁,2007,《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合法性资源——围绕城镇职工消费生活与劳动动机的制度安排及转型逻辑》,《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青山、刘继同,2004,《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小章,2002,《何谓社区与社区何为》,《浙江学刊》第2期。

王星,2008,《调控失灵与社会的生产——以房地产业为个案及个案拓展》,《社会》第5期。

王星,2012,《利益分化与居民参与——转型期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困境及其理论转向》,《社会学研究》第2期。

王颖,1996,《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

韦伯,2005,《韦伯作品集VII: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魏斐德,2003,《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载黄宗智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飞,2009,《“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社会学研究》第2期。

西美尔,2007,《大都市和精神生活》,郭子林译,载孙逊、杨剑龙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

希尔斯,2005,《市民社会的美德》,载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

夏建中,2003,《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文史哲》第3期。

夏建中,2012,《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项飚,1998,《流动、传统网络市场化与“非国家空间”》,载张静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项飚,2000,《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项飚、宋秀娜,1997,《社区建设和我国城市社会的重构》,《战略与管理》第6期。

肖林,2011,《“‘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第4期。

谢岳,2002,《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天津社会科学》第2期。

熊易寒,2012,《从业主福利到公民权利——一个中产阶层移民社区的政治参与》,《社会学研究》第6期。

徐道稳,2003,《社区建设抑或“社会”建设——社会结构视野中的社区建设》,《城市问题》第2期。

徐珂,1998,《居委会能成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吧?》,《社会》第10期。

徐琦、莱瑞·赖恩、邓福贞,2004,《社区社会学》,中国社会出版社。

徐勇,2001,《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开放时代》第7期。

雅各布斯,2006,《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杨敏,2007,《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余红、刘欣,2004,《单位与代际地位流动:单位制在衰落吗?》,《社会学研究》第6期。

郁建兴、吴宇,2003,《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人文杂志》第4期。

约翰·洛夫兰德、戴维·A.斯诺、利昂·安德森、林恩·H.洛夫兰德,2009,《分析社会情境:质性观察与分析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

张静,2001,《发展中的公共空间的社会基础》,选自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社区理论与社区发展”。

张磊,2005,《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社会学研究》第6期。

张磊、刘丽敏,2005,《物业运作:从国家中分离出来的新公共空间》,《社会》第1期。

张兆曙,2010,《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对杭州3种城市治理实践的组织分析》,《管理世界》第2期。

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折晓叶、陈婴婴,2000,《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

郑广怀,2010,《劳工权益与安抚型国家——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为例》,《开放时代》第5期。

周大鸣,1993,《论都市边缘农村社区的都市化——广东都市化研究之一》,《社会学研究》第6期。

周大鸣、高崇,2001,《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广州南景村50年的变迁》,《社会学研究》第4期。

朱健刚,1997,《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战略与管理》第4期。

祝灵君,2004,《中国研究:美国政治学界的几种新视角》,《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庄雅仲,2005,《五饼二鱼:社区运动与都市生活》,《社会学研究》第2期。

Baldry,C.,1999,“Space:The Final Frontiers”,Sociology 3.

Castells,Manuel,1983,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London: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

Dear,Michael J.,2000,The Postmodern Urban Condition,Blackwell.

Etzioni,Amitai,1993,The Spirit of Community:Rights,Responsibilities,and the Communitarian Agenda,New York:Crown.

Follett,M. P.,1919,“Community is a Process”,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6.

Gans,Herbert J.,1962,“Urbanism and Suburbanism as Ways of Life:A Re-evaluation of Definitions”,in Arnold M. Rose,(ed.),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Process:An Interactionist Approach.,New York:Houghton-Mifflin.

Gerson,Kathleen,C. Ann Stueve and Claude S. Fischer,1977,“Attachment to Place”,in Networks and Places:Social Relations in the Urban Setting,New York:The Free Press.

Glasser,B. G. and A. L. Strauss,1967,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Goffman,1983,“The Presidential Address:The Interaction Order”,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

Gottdiener,M.,1987,“Space as a Force of Production:Contribution to the Debate on Realism,Capitalism and Spa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1.

Guidry,John,2003,“Trial by Space:The Spatial Politics of Citizenship and Social Movements in Urban Brazil”,Mobilization 8.

Harvey,David,1992,“Social Justice,Postmodernism and the C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4.

Hoggart,R.,1957,The Uses of Literacy:Aspects of Working-Class Life,with Special References to Publications and Entertainments,London:Chatto and Windus.

Janowitz,Morris,1967,The Community Press in an Urban Setting:The Social Elements of Urbanis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essop,Bob,1990,State Theory:Putting Cap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Cambridge:Polity Press.

Kasarda,John D.and Morris Janowitz,1974,“Community Attachment in Mass Socie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39,No.3.

Lefebvre,Henri,1976,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London:Allison & Busby.

Lefebvre,Henri,1977,“Spatial Planning: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s of Space”,in Richard Peet,(ed.),Radical Geography:Alternative Viewpoints on Contemporary Social Issues,Chicago:Maaroufa.

Lefebvre,Henri,1979,“Space: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in J. W. Freiberg,(eds.),Critical Sociology:European Perspective,New York:Irvington.

Lefebvre,Henri,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Black-well Ltd.

Lofland,John and Lyn H. Lofland,2006,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CA.

Lojkine,Jean,1977,“‘Big Firms’ Strategies,Urban Policy and Urban Social Movements’”,in Michael Harloe,(ed.),Captive Cities:Studie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ities and Regions,Chichester and New York:Wiley.

Mann,Michael,1986,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Volume I,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 176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C. and G. B. Rossman,1989,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Nwebury Park,CA:Sage.

Martin,Deborah G.and Byron Miller,2003,“Space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Mobilization 8.

Massey,Doreen,1985,“New Directions in Space”,in Derek Gregory and John Urry,(eds.),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McAdam,Doug,1988,Freedom Summer:The Idealists Revisit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McAdam,Doug,2010,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Adam,Doug,Sidney Tarrow and Charles Tilly,2001,Dynamics of Conten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McCarthy,John D. and Mayer N. Zald,1977,“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A Partial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

Migdal,Joel S.,2001,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ner,Horace,1952,“The Folk-urban Continuu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

Mingione,Enzo,1977,“Theoretical Elements for a Marxist Analysis of Urban Development”,in Michael Harloe,(ed.),Captive Cities:Studie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ities and Regions,Chichester and New York:Wiley.

Oksenberg,Michel,2001,“China’s Political System:Challeng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China Journal 45.

Pahl,R. E.,1969,“Urban social theory and research”,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1.

Park,Robert E.,1915,“The City:Sugges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City Environment”,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

Park,Robert E.,Ernest W. Burgess,and Roderick D. McKenzie,1925,The Cit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erry,Elizabeth J. and Christine Wong,1985,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form in Post-Mao China,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dfield,Robert and Milton B. Singer,1954,“The Cultural Role of Cit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1).

Redfield,Robert,1947,“The Folk Societ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2(4).

Rex,J.and R.Moore,1967,Community and Conflict,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x,J. A.,1968,“The Sociology of a Zone of Transition”,in R. E. Pahl,(ed.),Readings in Urban Sociology,Oxford:Pergamon Press.

Shields,R.,1989,“Social spatialization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the West Edmonton Mall”,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 2.

Simmel,Georg,1903,“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The urban Sociology Reader

Somers,Margaret R.,1993,“Citizenship and the Place of the Plublic Sphere:Law,Community,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

Stein,M.,1960,The Eclipse of Community,New York:Harper and Row.

Strauss,Anselm and Juliel Corbin,1990,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London and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

Suttles,Gerald Dale,1972,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ie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Swidler,Ann,1986,“Culture in Action:Symbols and Strategi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

Tarrow,Sidney,1998,Power in Movem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lly,Charles,1978,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Tilly,Charles,1979,“Repertoires of contention in America and Britain,1750-1830”,in Mayer N. Zald and John D. McCarthy,(eds.),The Dynamics of Social Movements,Cambridge:Winthrop Publishers.

Tilly,Charles,2000,“Space of Contention”,Mobilization 5.

Wellman,Barry and Barry Leighton,1979,“Networks,Neighborhoods,and Communities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he Community Question”,Urban Affairs Review 3.

Wellman,Barry,1988,“The Community Question Re-Evaluated”,in Michael Peter Smith,(ed.),Power,Community,and the City,New Brunswick,N. J.:Transaction.

White,Gordon,1993,Riding the Tiger: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irth,Louis,1938,“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

Zhao,Dingxin,1997,“Decline of political control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the Rise of the 1989 Chinese Student Movement”,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