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0

中国-东盟与中泰关系研究 第一辑(政治、文化卷)图书

SSAPID:101-5526-8306-82
ISBN:978-7-5097-7843-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组织、收集了一系列研究中国-东盟和中泰关系的优秀文章。各篇文章作者围绕中国—东盟尤其是中泰双方学者关注的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度的研究探讨,各篇文章既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又不乏历史厚重感,令人耳目一新。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侨华人·中外关系书系
编 辑:单远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文前彩插

 华侨华人·中外关系书系总序

 前言

 政治、文化

  文化相似性和中泰关系:历史的视角

   一 中泰千年友好关系回顾

   二 中泰千年友好关系的基础:历史的视角

    1.相似的文化和宗教

    2.两国统治者的相互善意

    3.华人对中泰关系的贡献

    4.两国自然与社会资源的互补

   三 基于文化和深层次相互理解的合作

   结论

  东盟凝聚力的变化与中国因素

   一 东盟凝聚力的演变及其特点

    1.东盟凝聚力演变轨迹

    2.东盟凝聚力的低水平和脆弱性

   二 增强凝聚力的诸因素

    1.来自外部的压力

    2.成员国利益的一致性

    3.认识上的妥协性

    4.东盟方式的应用

    5.领导核心的作用

   三 中国在东盟凝聚力变化中的作用

    1.对东盟凝聚力的积极影响

    2.对东盟凝聚力的消极影响

   四 维持和强化东盟凝聚力的建议

    1.避免将利益分歧过大的事项列入东盟的议事日程

    2.警惕区外大国为自身战略利益而分化东盟

    3.东盟共同体取得成功将是东盟凝聚力的升华

    4.尽快形成新的领导核心

  以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东盟合作

   一 中国—东盟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双边文化交流重要性凸显

   二 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应强调中国文化的积极面和包容性

   三 重视东南亚华人的桥梁作用,大力做好对当地各民族的工作

   结论

  转型时期的外交:1975年的中泰关系*

   一

   二

    1.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助于中泰关系的正常化

    2.中泰两国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泰文化交往的渊源与当代价值

   一

   二

   三

  以高校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公共外交推动中泰友好发展

   一 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对拓展公共外交的重要作用

   二 华侨大学与泰国各界交流合作促进了中泰友好交往发展

    1.有助于更好地增进中泰友谊,拓展和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往和联系

    2.有助于适应中泰经贸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更好地促进中泰经贸往来

    3.有助于适应和助推中国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4.有助于提升泰国和东盟各国华文教育水平,更好地强化在泰华人的生存发展技能

   三 华侨大学进一步加强与泰国各界交流合作的可行性与今后可能的思路

    1.华侨大学已经积累和形成了丰富的对泰办学经验

    2.华侨大学已与泰国社会各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3.华侨大学具有在泰国办学的突出学科优势

    4.华侨大学具有在泰国办学的天然地缘优势

  大国在泰国的国家形象:基于亚洲民主动态调查的跨国比较*

   前言

   一 中国周边外交视野中的国家形象

   二 数据和研究方法

    1.因变量:国家形象

    2.统计模型:因素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

   三 统计分析结果

    1.中、美、日三国国家形象的统计描述

    2.大国形象与中、美、日国家形象

   四 结论和讨论

  中泰民间关系的演进:以隆都镇为视域的研究

   一 “中泰一家亲”:关于潮泰融合的历史反思

   二 “黄昏之恋”:在泰第一代潮人移民对原乡的回馈及其影响

    1.探亲联谊

    2.捐款赠物

    3.对侨乡的影响

    4.对海外的影响

   三 “走亲串友”:华社、侨乡转型与中泰民间关系的变化

   四 结论

  比照中泰两国佛教文化对思想观念传统习惯的影响

   一 序

   二 立泰王

   三 梁武帝

   四 两者之比照

   五 结语

  中泰关系发展的现状、动力与新战略机遇

   “中泰一家亲”的和谐双边关系

   “危机驱动”中泰关系跃进式发展

   中泰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

    (一)经济领域的战略合作机遇

    (二)政治领域的战略合作机遇

  泰国潮人与泰中关系述略

   一 泰国潮人与泰中睦邻友好

   二 泰国潮人与泰中文化交流

    (一)潮剧在泰国生根开花

    (二)为泰国的中医药业的兴起推波助澜

    (三)潮人的一些信仰和习俗得到保持,有些已经成为中泰人民的共同习俗

    (四)潮州话成了泰国华人华侨的主要通用语言,并对泰语产生影响*

    (五)潮州菜成为泰国民众的家常菜

    (六)支持中国来泰的各类文化活动

    (七)接受了泰国文化的熏陶

    (八)介绍泰国文化到中国

   三 泰国潮人与泰中经贸合作

   结语

  泰国华人信息媒介发展及中泰关系问题研究

   一 泰国华人媒介的发展与中泰关系历史

   二 泰国华人网络媒介现状与中泰关系的建构

    1.国家形象的直观展现

    2.国家形象的反思与解构

    3.国家关系的积极建构

   三 网络媒介环境下建构中泰关系的展望

  泰国华人宗教的文化适应:以泰国德教白云师尊造像为案例

   引言 问题、材料与方法

   一 德教南传泰国

   二 四相师尊系统的形成

    (一)泰国德教紫阁师圣系统

    (二)四相师尊系统的逐步形成

   三 白云师尊造像的演变

   结语 泰国华人宗教的文化适应

  中泰文化合作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一

   二

   三

   四

  美国重返亚太背景下的中泰关系

   一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实施与中国的认知

   二 泰国对美国再平衡战略的态度与政策调整

   三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泰关系的影响与挑战

   四 中国的应对及周边外交政策的调整

   五 小结

  大湄公河流域开发中泰合作法律机制研究

   一 大湄公河流域概况

   二 大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的指导理论、模式和机制

   三 大湄公河流域开发中泰合作的领域

    (一)交通

    (二)能源

    (三)农业及相关配套产业

    (四)环境与资源保护

    (五)金融

   四 中泰合作法律机制现状及建议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多边协议层面

    (二)中泰两国双边协议层面

     1.框架协议

     2.双边投资协议

     3.双边税收优惠协议

     4.双边交通协议

     5.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

    (三)完善建议

  泰国华人与台湾地区对“泰国四面佛”的宗教信仰初探

   前言

   一 “泰国四面佛”的信仰源流略述

   二 泰国华人与台湾地区对 “泰国四面佛” 的信仰略述

    (一)泰国华人的宗教信仰略述

    (二)台湾地区宗教信仰略述

     1.台湾四面佛一览表

     2.敬拜四面佛的方法

   三 结语

  泰国华人慈善组织的主要功能及其对中国慈善组织的启示

   一

   二

    1.以宗教伦理的慈悲、博爱理念作为社团的建构、运行原则,扩大宗教慈善文化在华人社会和更广大范围的影响

    2.获得主流社会充分认可,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以泰国为永远服务和自豪的家

    3.凝聚族群社会,不断拓展社会网络,以繁荣壮大慈善事业

    4.畅新社会改革,追求先进,使华侨报德善堂始终处在上升的状态,保持了年轻的生命力

    5.与“文化原乡”——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推动“中泰一家亲”

   三

   简短结论

  中泰佛教文化交流研究

   一 引言

   二 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

    (一)萌芽时期

    (二)发展时期

    (三)当代文化交流的空前时期

    (四)中泰文化交流的成果

   三 中泰佛教文化的交流

    (一)佛教文化交流初期

    (二)频繁交流时期

    (三)平稳发展时期

    (四)近当代佛教文化交流

   四 中泰佛教文化交流的展望

    (一)面临的挑战

     1.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对两国佛教文化的冲击

     2.佛法人才的缺少及断层对两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产生的巨大影响

     3.两国各自和共同的佛教文化遗产遗址的保护

     4.现代物欲社会对两国佛教的冲击

    (二)发展的机遇

     1.社会发展促使佛教文化创新,如新派别的形成、义理学说的创新等

     2.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加速了佛教文化的传播

     3.两国佛教文化达到了空前的交流

    (三)挑战和机遇的联系

 文学、教育

  从泰语和中文教学看中泰两国关系之发展

   一 公元1~15世纪中泰交往靠“重译”

   二 四夷馆的泰语教学

   三 泰国早期的中文学校

   四 从东方语专到北大东语系

   五 中泰双语教学现状

    1.目前中国的泰语教学情况

    2.目前泰国的中文教学情况

    3.简短的结论

  泰北华文学校华文教材使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中文教育节目在泰国卫星电视频道的传播*

   一 中文教育节目在泰国运作的背景分析

    1.目前泰国开展汉语学习的情况

    2.在泰国开展中文教育节目的意义

   二 BTU卫星中文教育节目的创新策略

    (一)BTU卫星中文教育节目的策划

     1.BTU电视台概况

     2.了解和熟悉泰国文化的独特性

     3.中文教育节目设计要泰国本土化

    (二)BTU卫星中文教育节目的形式与内容

     1.教学栏目《跟我学》

     2.文化栏目《中国风》

     3.娱乐栏目《光影回眸》

     4.纪实栏目《微记录》

     5.旅游栏目《畅游中国》

     6.本土原创纪实栏目《华人谱》

     7.访谈栏目《BTU会客厅》

    (三)《你好BTU》中文教育节目的制作

     1.为节目开播制作的特别节目

     2.常规节目加大教学内容的比例

   三 结论

  新媒体背景下泰国传统媒体汉语教学节目的生存之道*

   一 泰国的汉语热持续升温,但局限在传统汉语教学模式

    1.泰国汉语热已多年持续高温

    2.目前泰国汉语教学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

   二 泰国电视媒体发展与汉语教学节目发展不均衡

   三 泰国传统媒体汉语教学节目针对新媒体冲击的应对策略

  泰华作家的公共交往与泰华文坛的新“亮点”

   泰华文艺社团与作家的公共交往

   泰华文坛新“亮点”*

   结语

  泰国华文诗歌创作中的中国诗性智慧研究

   一

   二

   三

  泰国新生代华裔语言使用与认同研究*

   一

   二

   三

  泰国师范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调查分析

   一 引言

   二 关于华侨大学泰国师范生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对象的背景情况

    (三)研究对象的学习动机类型

   三 针对泰国师范生的教育与教学建议

    (一)改善泰国师范生的甄选工作

    (二)设置语言过渡课程

    (三)有针对性地激发学习动机

    (四)改善泰国华文教师待遇

  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增进中泰合作交流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汉语国际教育对中泰合作交流的意义

    (一)促进中泰经济的发展与强大

    (二)促进中泰文化交流

   三 中泰合作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的成效

    (一)留学生教育方面的成效

     1.与泰国高校联合培养各层次人才

     2.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奖学金,吸引留学生前来就读

    (二)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的成效

    (三)国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的成效

   四 扩大中泰汉语国际教育的新途径

    (一)移动学习的模式

    (二)特色教材的编写

    (三)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利用汉语拼音的方式

   五 结论

 华侨华人·中外关系书系编委会

[1]Krompraya Dhamrong Rachanuphap,Thai-Sino Relations on The Headwater,Bangkok:Manager,2005.

[2]〔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

[3]刘华等:《提高中泰合作水平 促进地区繁荣稳定——聚焦泰国总理英拉访华成果》,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4/19/c_111811659.htm,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4月8日。

[4]暨佩娟等:《中国成泰国最大游客来源国》,http://finance.chinatradenews.com.cn/html/news/2013/0201/34451.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4月8日。

[5](东汉)班固:《汉书》第5卷,中华书局,1962。

[6]黎道纲:《泰国古代史地丛考》,中华书局,2000。

[7](元)蒋易辑《皇元风雅》第22卷《暹罗回使歌》,《续修四库全书》第16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明)宋濂、王祎:《元史》第12、17、18、19、20、28卷,中华书局,1976。

[9]张仲木:《中古泰中经贸中华侨华人的角色》,载张仲木等编《泰中研究》第1辑,华侨崇圣大学泰中研究中心,2003。

[10]《万历起居注》第1册(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1]《明神宗实录》第81卷(影印本),中研院史语所,1962。

[12]《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1991。

[13]《清高宗实录》第1251卷(影印本),中华书局,1986。

[14]Sarasin Viraphol,Tribute and Profit:Sino-Siamese Trade 1652-1853,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15]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庚编》第6卷,中研院史语所,1987。

[16]《清高宗实录》第275卷(影印本),中华书局,1986。

[17]《清圣祖实录》第233卷(影印本),中华书局,1985。

[18]《清高宗实录》第1022卷(影印本),中华书局,1986。

[19]Victor Purcell,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20]〔泰〕通同·占塔郎素、匿·顺通:《拉玛五世皇时期(1868~1910年)有关中国侨民的政策和法律》,陈建敏译,《泰中学刊》,2002。

[21]〔泰〕素帕拉·乐帕尼察军:《曼谷王朝时代政体改革前对华人的管理——佛历2325~1435(公元1782~1892)》,《泰国潮州人及其故乡潮汕研究计划》第一辑·漳林港(1767~1850),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1991。

[22]修朝:《曼谷皇朝政改前的华侨官员》,载张仲木等编《泰中研究》第1辑,华侨崇圣大学泰中研究中心,2003。

[23]G.W.Skinner,Chinese Society in Thailand:An Analytical History,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57.

[24]《辞海》,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65。

[25]Karuna Kusalasaya,Buddhism in Thailand:Its Past and its Present,Kandy: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2005.

[26]N.Mulder,Inside Thai Society:Religion,Everyday Life,Change,Chiang Mai:Silk Worm Books,2001.

[27]John Crawfurd,Journal of an Embassy from the Governor General of India to the Court of Siam and Conchi-China:V.2,London:Henry Colburn,1830.

[28](明)朱元璋:《皇明祖训·首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5。

[29]冯承钧校注《海录注》,中华书局,1955。

[30](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31]D.G.E.Hall,A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55.

[32]《清宣宗实录》第48卷,中华书局,1985。

[33]Charles Gutzlaff,Journal of Three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in 1831,1832,and 1833,with Notices of Siam,Corea and the Loo-Choo Island,to which is prefixed an Introductory Essay on the Policy,Religion.etc.of China,London:T.Ward,1840.

[34]John Bowring,The Kingdom and People of Siam:with a Narrative of the Mission to That Country in 1855:Vol.I,London:J.W.Parker and Son,West Strand,1857.

[35]吴翊麟:《暹南别录》,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36]Chan Kwok Bun,Tong Chee Kiong,Rethinking Assimilation and Ethnicity:The Chinese in Thailand,in Wang Ling-chi & Wang Gungwu eds,The Chinese Diaspora,II,Singapore:Time Academic Press,1998.

[37](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校释》,苏继庼校释,中华书局,1981。

[38]张燮:《东西洋考》第7卷,谢方点校,中华书局,1981。

[39]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0]《清圣祖实录》第298卷(影印本),中华书局,1985。

[41]林京志:《乾隆年间由泰国进口大米史料选》,《历史档案》1985年第3期。

[42]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庚编》第6卷,中研院史语所,1987。

[43]《清圣祖实录》第295卷(影印本),中华书局,1985。

[44]《清世宗实录》第25卷(影印本),中华书局,1986。

[45]蓝鼎元:《鹿州初集》第3卷,《鹿州全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46]John Crawfurd,History of the Indian Archipelago:V.III,Edinburgh:Archibald Constable and Co.,1820.

[47]Samuel P.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London:Simon & Schuster UK Ltd.,1997.

[1]吴冷西:《十年论战》(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人民日报》1966年8月14日。

[3]《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4]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5]《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6]师哲、李海文:《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7]程瑞声:《小小乒乓打开中泰关系大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7b4ec01009t54.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2年7月12日。

[8]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朱丽鸽:《 试论泰国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因子》,云南大学,2012。

[2]施荣华:《中泰文化交流》,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

[3]孔淑红:《中泰社会文化关系》,《东南亚研究》1996年第3期。

[1]BBC,Europe Less,China More Popular in Global Poll,2011-05-11,http://www.bbc.co.uk/news/world-18038304.

[2]Herrmann,R.K.,“The Power of Perceptions in Foreign-Policy Decision Making:Do Views of the Soviet Union Determine the Policy Choices of American Leader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30,No.4(Nov.1986).

[3]Herrmann,R.,K.et al.,“Ima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n Experimental Test of Cognitive Schemata,”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1,No.3,1997.

[4]Michael Kunczik,Images of N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1997.

[5]Wang Hongying,“National image Building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Vol.1,No.1,2003.

[6]赵可金:《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金正昆、徐庆超:《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国外交的新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8]张苾芜:《国家形象理论与外交政策动机》,《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9]于军:《开展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思路》,《领导科学》2010年第11期。

[10]D’Hooghe,Ingrid,“The Rise of China’s Public Diplomacy,”Clingendael Diplomacy Papers,No.12,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Hague,Netherlands,2007.

[11]Bruce Vaughn,“China-Southeast Asian Relations:Trends,issues,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CRS Report for Congress,USA,2006.

[12]Aileen San Pablo-Baviera,“The China Factor in US Alliances in East Asia and the Asia-Pacific,”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July 2003.

[13]Amitav Acharya,“Seeking Security in the Dragon’s Shadow: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Emerging Asian Order,”Working PaperNo.44,Institute of Defense and Strategic Studies,Singapore,March 2003.

[14]Phillip Pan,“China’s Improving Image Challenges U.S.in Asia,”The Washington Post.

[15]Michael Vatikiotis,“Catching the Dragon’s Tail: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21st Century,”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April,2003.

[16]张锡镇、张美君:《泰国对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泰国实地问卷调查分析》,《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

[17]杨洁篪:《中国周边形势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新华网,2013年3月9日。

[1](宋)志磐:《佛祖统纪》。

[2]《梁书》百衲本。

[3]《南史》百衲本。

[4]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净海:《南传佛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6]余定邦、陈树森:《中泰关系史》,中华书局,2009。

[7]〔美〕戴维·K.怀亚特:《泰国史》,郭继光译,东方出版中心,2009。

[8]张慧诚:《梁武帝萧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9]石井米雄:《篤き信仰の風景 南伝仏教》,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98。

[10]石澤良昭責任編《東南アジア古代国家の成立と展開》,岩波書店,2001。

[11]石井米雄編《 東南アジア世界の構造と変容》,創文社,1986。

[12]石井米雄:《上座仏教文化圏研究をめぐって》,京都大学東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1990。

[13]石井米雄:《 上座部仏教の政治社会学:国教の構造》,創文社,1975。

[14]石井米雄:《上座部仏教の政治社会学:国教の構造》,法学博士学位论文,1980-01-23。

[15]石井米雄《タイ語文献について(1)》,東南アジア研究 1(4),2-12,1964。

[16]石井米雄:《タイ語文献について(2)》,東南アジア研究 2(1),13-24,1964-09。

[17]石井米雄:《タイ語文献について(3)》,東南アジア研究 2(2),67-80,1964-12。

[18]石井米雄:《タイ語文献について(4)》,東南アジア研究 2(4),38-51,1965-03。

[19]石井米雄:《タイ仏教史における連続と変化》,東南アジア史学会会報(15),8-9,1971-11-02。

[20]石井米雄:《タイ仏教の構造 》,アジア経済 12(12),36-50,1971-01。

[21]石井米雄:《 東南アジアの文化と歴史(講演要旨)》,経済人 25(1),40-51,1971-01。

[22]石井米雄:《国家と宗教にかんする一考察(II):スコータイにおける大寺派上座部仏教の受容をめぐる諸問題 》,東南アジア研究 9(1),2-18,1971-06。

[23]石井米雄:《タイ仏教史における連続と変化》,東南アジア史学会会報(15),8-9,1971-11-02。

[24]石井米雄:《国家と宗教にかんする一考察(III):タイ仏教におけるEcclesiaの成立とその意義 》,東南アジア研究 10(2),197-213,1972-09。

[25]奥平竜二:《講座仏教の受容と変容(2)》,東南アジア編石井米雄編東南アジア 歴史と文化(22),226-229,1993-06。

[26]石井米雄:《タイ仏教の構造と変化——『上座部仏教の政治社会学』復刊によせて(特集·知の源流へ)》,創文(457),19-22,2003-09。

[1]余定邦、陈树森:《中泰关系史》,中华书局,2009。

[2]周方冶:《王权·威权·金权:泰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美〕戴维·K.怀亚特:《泰国史》,郭继光译,东方出版中心,2009。

[1]张明之:《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西方冷战思维定式下的中国发展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第3期。

[2]美国国务院:《美国与东盟的合作发布简报》,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2/07/201207128913.html#axzz2f1iOk54u,2013年12月31日访问。

[3]刘飞涛:《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降速纠偏?》,《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

[4]《美新任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将首访华 力推“再再平衡”》,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904/c1002-22809056.html,2013年12月31日访问。

[5]《中美联合声明》,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1/20/c_121001428.htm,2013年12月31日访问。

[6]《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举行例行记者会》,http://www.fmprc.gov.cn/mfa_chn/wjdt_611265/fyrbt_611275/t937874.shtml,2013年12月31日访问。

[7]钟声:《想清楚回来了到底干什么》,http://world.people.com.cn/GB/14549/15911524.html,2013年12月31日访问。

[8]王鸿刚:《美国的亚太战略与中美关系的未来》,《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1期。

[9]Yan Xuetong,“Strategic Cooperation without Mutual Trust:A Path Forward for China and United States,”Asia Policy,No.15,January,2013.

[10]韩召颖:《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负面影响》,《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0期。

[11]建老真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注定再破产》,http://bbs.huanqiu.com/thread-2361591-1-1.html,2013年12月31日访问。

[12]Hillary Rodham Clinton,Press Availability at the ASEAN Summit,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09a/july/126320.htm,2013-12-31.

[13]Kitti Prasirtsuk,“The Implications of U.S.Strategic Rebalancing:A Perspective from Thailand,”Asia Policy,No.15,January,2013.

[14]韦宝毅:《美国重返亚太对东盟的影响》,《广西经济》2013年第1期。

[15]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and Prime Minister Shinawatra in a Joint Press Conference,Government House Bangkok,Thailand,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2/11/18/remarks-president-obama-and-prime-minister-shinawatra-joint-press-confer,2012-11-18.

[16]《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在〈人民日报〉发表致中国人民的信》,http://world.people.com.cn/GB/57507/17681914.html,2013年12月31日访问。

[17]高程:《周边环境变动对中国崛起的挑战》,《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5期。

[18]《奥巴马将首访缅甸 媒体称此行是奥巴马本次出访重心》,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11/19/c_123967117_2.htm,2013年12月31日访问。

[19]Arne Kislenko,“Bending with the Wind:The Continu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ai Foreign Policy,”International Journal,2002,4:537-561.

[20]李益波:《泰国对美中日三国外交的再平衡》,《当代世界》2013年第4期。

[21]朱振明:《当代泰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22]《泰专家警告泰国保持中立 勿卷入美国外交轨道》,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2-11/3276912.html,2013年12月31日访问。

[23]庄国土:《文化相似性和中泰关系:历史的视角》,《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4]余定邦:《中泰关系史》,中华书局,2009。

[25]罗文春:《中泰政治关系(1949-1975)》,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6]韦红:《美国因素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影响》,《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

[27]郑永年:《美国“重返亚洲”与亚洲秩序的巨变》,《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年第1期。

[28]孙学峰:《泰国温和应对中国崛起的动因与启示(1997~2012)》,《当代亚太》2012年第5期。

[29]《美“重返亚太”给东南亚带来喜与忧》,http://world.people.com.cn/n/2012/1129/c57507-19733909.html,2013年12月31日访问。

[30]阎学通:《历史上的惯性》,中信出版社,2013。

[31]Hyung Min Joo,“US-China Relations at a Crossroad:What Lies Ahead?”EAI Asia Security Initiative Working,2012,(11).

[32]《外交部长王毅谈中泰关系特殊性、稳定性和重要性》,http://www.gov.cn/gzdt/2013-05/02/content_2394510.htm,2013年12月31日访问。

[33]习近平:《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0/25/c_117878944_2.htm,2013年12月31日访问。

[3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

[35]《王毅谈中国对东盟政策的三个“坚持”》,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_603916/yz_603918/1206_604642/xgxw_604648/t1036851.shtml,2013年12月31日访问。

[36]《李克强同泰国总理英拉通电话时强调携手推进中泰和中国—东盟关系继续向前发展》,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_603916/yz_603918/1206_604642/xgxw_604648/t1027688.shtml,2013年12月31日访问。

[37]《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0/12/c_117692332.htm,2013年12月31日访问。

[1]中国广播网,http://china.cnr.cn/gdgg/201112/t20111224_508970059.shtml。

[2]中国广播网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2-24/3556639.shtml。

[3]何平:《从云南到阿萨姆——傣—泰民族历史再考与重构》,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陈荣岚:《全球化与本土化: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策略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5]李红等:《国际文化合作的经济分析——以中国—东盟区域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蒋满元:《东南亚政治与文化》,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

[7]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等:《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8]余益中、蔡昌卓、颜小华等:《东盟宗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9]张志刚:《关于宗教的社会作用或文化功能的再认识》,《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2010年第6期。

[10]郑晓云:《傣泰民族先民从云南向东南亚的迁徙与傣泰文化圈的形成》,《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研究》2013年第3期。

[11]雷华:《论中国古典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东南亚纵横》2002年第6期。

[12]桑吉:《中泰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佛教文史》,2003。

[13]〔泰〕安阿农、〔泰〕罗莎琳:《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黄旺贵译,《国际学术交流》2008年第6期。

[14]李欧:《泰国文化的中国源流》,《南风窗·双周刊》2010年第3期。

[15]朱振明:《中泰关系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中泰文化交流》,《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第4期。

[16]孙敏:《中泰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旅游经济发展》2012年第1期。

[1]《孝宗弘治实录》第129卷,国立北平图书馆红格钞本缩微卷校印本《明实录》第 44 册,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2]王宗载:《四夷馆考·卷下》,东方学会,1924,排印本。

[3]吕维祺:《四夷馆则》,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四辑),文海出版社,1987。

[4]G.William Skinner,Chines Society in Thailand,New York:Cornel University Press,1957.

[5]〔泰〕沙拉信、威腊蓬:《清代中泰贸易演变》,张仲木译,《中华日报》(曼谷)1984年10月18日。

[6]郑午楼:《圣大建校计划三阶段》,载段立生主编《郑午楼研究文丛》,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1]泰国北部华文民校联谊会编《汉语教学资料汇编》,2013。

[2]蔡丽:《印尼正规小学华文教材使用及本土华文教材编写现状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

[3]贾益民:《华文教材教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4]孙浩良:《海外华文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傅增有:《泰国华文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6]周聿娥:《东南亚华文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1]赵金铭主编《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的技能篇》,商务印书馆,2006。

[2]巴功·林巴努颂:《从语言到文化,培养更多的中国通》,《孔子学院》2012年第1期。

[3]新华社驻曼谷记者:《吸引中国旅客——泰国主打贴心花样牌》,《泰国风》2012年第8期。

[4]朱志平:《交际能力培养与海外中小学汉语课程及教学设计》,《孔子学院》2012年第6期。

[5]王健:《跨文化传播实践中的地域、种族和语言分隔》,《东南传播》2012年第4期。

[1]《汉语网络考试与培训》,《孔子学院》2013年第1期。

[2]素林:《东盟是协调解决东南亚事务的平台》,《东盟商界》2011年第2期。

[3]《从语言到文化,培养更多的中国通》,《孔子学院》2012年第1期。

[1]彭伟步:《论泰国华文报纸副刊的变迁与困境》,《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2期。

[2]庄国土等:《近30年来东亚华人社团的新变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第121页。

[3]〔新加坡〕李龙:《“亚细安华文文艺营”的软实力效应》,《大众文艺》2010年第64期。

[4]凌鼎年:《艺苑情韵——记泰国“小诗磨坊”聚会处》,《大众文艺》2012年第70期。

[5]符征:《泰华文艺的传统精神》,引自《待垦的土地》,《世界日报》1986年第297期。

[6]〔泰〕司马攻:《寄生草》,《亚洲日报》1997年8月6日。

[7]〔泰〕曾心:《泰华文学的交接期》,《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1期。

[8]庄钟庆主编《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9]〔泰〕司马攻:《桴鼓相应,将伯助予》,《八十年代泰华文学专辑序》,《新中原报》1991年3月22日。

[10]〔泰〕梦莉:《为推动泰华文学繁荣发展文坛多姿多彩》,“泰华闪小说、小诗研讨会”致辞,《泰华文学》网站,http://www.thaisinoliterature.com/index.php。

[11]程思良:《五湖四海齐闪耀——2012年闪小说发展概览》,天涯社区,http://bbs.tianya.cn/post-942-2829-1.shtml。

[12]程思良:《五湖四海齐闪耀——2012年闪小说发展概览》,天涯社区,http://bbs.tianya.cn/post-942-2829-1.shtml。

[13]〔泰〕曾心:《泰国华文报纸的文艺副刊》,《香港文学》1992年6月,转引自周南京主编《华人华侨百科全书》(文学艺术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14]〔泰〕方明:《何谓本土 何谓外来》,《大众文艺》2010年第43期。

[1]司马攻:《司马攻文集》,鹭江出版社,1998。

[2]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9。

[3]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洪林:《泰国华文文学史探》,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5]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鲁迅:《致魏猛克》,载《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林文辉:《一手没公开资料》,泰华文学出版社,2000。

[8]林牧:《大山的足迹》,泰华文学出版社,2000。

[9]夏煌:《红木棉》,泰华文学出版社,2000。

[10]老羊:《老羊文集》,鹭江出版社,1998。

[11]李少儒:《画龙壁》,泰华文学出版社,2000。

[12]陈博文:《陈博文文集》,鹭江出版社,1998。

[13]晓云:《问情为何物》,泰华文学出版社,2000。

[14]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

[1]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东华侨研究会编著《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暨南大学出版社,1989。

[3]许国栋:《从华人宗教信仰剖析泰国的同化政策》,《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4]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林其锬:《论文化认同与华人社会》,《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6]李亦园、文崇一、施振民主编《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台北正中书局,1985,转引自潘艳贤《民族意识调控的国际例证——20世纪泰国民族政策及泰国华人认同意识的演变》,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范宏贵:《华南与东南亚相关民族》,民族出版社,2004。

[8]王沛、胡发稳:《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秦晓晴:《动机理论研究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外语研究》2002年第4期。

[3]Gardner 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London:Edward Amold,1985.

[4]《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招生简章》,http://hwxy.hq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9&id=399。

[1]高萍、刘艳:《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

[2]张会、李玉顺:《移动学习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庄国土:《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