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4

建构与解构:文艺学美学论稿图书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Reflect on Theory of Literaature and Art and Aesthetics

SSAPID:101-5501-2127-26
ISBN:978-7-5097-2341-8
DOI:
ISSN:
关键词:

文艺美学 美学 文艺

[内容简介] 该书探讨了生态美学与现代性、中国古典戏曲美育目的、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饮食化批评现象、关于“日常生活科学化”等诸多题目,并对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观点鲜明,论说周详,所论不乏真知灼见,特别是常常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写得趣味盎然。更有启迪读者之效。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丛书·半塘文库
作 者:陈军
编 辑:李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后记

 总序

 第一编 文艺美学

  生态美学与现代性

   一 生态美学的产生与现代性

   二 生态美学与社会现代性

   三 生态美学与美学现代性

   四 生态批评与现代性

  刍议比较视野里中国古典戏剧的现代性

   一 主体现代性体现之一:创作对象

   二 主体现代性体现之二:创作者

   三 主体现代性体现之三:审美接受者

  中国古典戏曲美育目的论

   一 中国古典戏曲美育目的之两种倾向

   二 中国古典戏曲美育目的两种倾向之关系

   三 中国古典戏曲美育目的之批评

  论“汤沈之争”

   一 “汤沈之争”出现的内在历史逻辑性

   二 实践创作倾向与论争的发生

   三 论争主体条件与论争的发生

   四 “汤沈之争”的批评及文学史影响

   五 论争衍生的中西文论比较

  论“本色”与“当行”

   一 范畴的词源学考察

   二 范畴内涵论

   三 范畴关系论

   四 范畴的文学史演绎

  中西古典戏剧观众观之比较

   一 戏剧本体与概念性观众

   二 戏剧创作与想象性观众

   三 戏剧表演与实在性观众

   四 戏剧批评、传播与历史性观众

 第二编 文学理论

  科学理性的反思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重建

   一 文学理论发展与科学理性关系的历史回顾

   二 关于关系史回顾的反思

   三 现代性语境中文学理论未来的思考

  中国古典曲论中的分类现象研究

   一 异彩纷呈的分类大观园

    (一)从戏曲本体审美角度进行的分类

     1.北剧与南戏

     2.风、雅、颂之类

     3.曲分“三籁”

     4.化工与画工

     5.“杂剧十二科”

    (二)从戏曲创作角度进行的分类

     1.辞工与律协

     2.本色与藻绘

     3.“词人之词”与“文人之词”

     4.名家曲与行家曲

     5.“以实而用实”与“以虚而用实”

     6.吴吴山“四类”曲

    (三)从戏曲接受角度进行的分类

     1.说教与娱情

     2.“动人而俗”与“不动人而雅”

     3.婉丽与雄爽

     4.词、意不尽与尽

     5.“以传奇配部色”

    (四)从戏曲表演角度进行的分类

     1.案头曲与场上曲

     2.无情之曲与有情之曲

    (五)从戏曲多维综合审美角度进行的分类

     1.吕天成“十要”品曲

     2.祁彪佳六品评曲

   二 对分类现象的考察小结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与戏曲身份认同

   一 戏曲对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诠解

   二 戏曲钟情“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诠解的原因

   三 戏曲立场诠解“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历史批判

  论亚里士多德之悲剧观

   一 论悲剧作家

   二 论悲剧创作

   三 论悲剧接受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乳媪与《西厢记》中红娘形象比较

   一 两者生存背景概述

   二 两者性格异同及其根源

   三 两者剧中地位作用比较

  矛盾世界里生命的自白

   一 解读文本:关于“我”的生命自白

   二 自白透视:关于“短篇成名作”及其他

   三 终结矛盾:关于自白对大江后期创作的影响

  走在寻家途中的文艺社会学

   一 20世纪末10年文艺社会学学科研究的概貌

   二 20世纪末10年文艺社会学学科定位观点举隅

   三 20世纪末10年文艺社会学学科定位反思

  试论《讲话》的“人民性”及当下意义

   一 “人民性”的由来

   二 “人民性”的实质

    (一)“人民性”是创作的源泉

    (二)“人民性”是工作的对象

    (三)“人民性”是评判标准

     1.“人民性”作为文艺类别的评判标准

     2.“人民性”作为继承文艺传统和遗产的评判标准

     3.“人民性”作为文艺工作者“暴露”还是“歌颂”的写作评判标准

     4.“人民性”作为指导文艺如何为群众服务的标准

     5.“人民性”作为文艺批评和文艺接受的评判标准

    (四)“人民性”是载体

     1.“人民性”是实现革命“两条战线”相结合的载体

     2.“人民性”是提高群众、团结群众,以便战胜敌人,推动历史前进的载体

     3.“人民性”是反思和消灭文艺工作症结的有效载体

   三 “人民性”与“政治”

   四 “人民性”启发的当下意义

    (一)“人民性”与“政治”

    (二)“人民性”与文艺社会学

     1.“人民性”是文艺创作发生的根源和条件

     2.“人民性”是文艺接受成功实现的中介

     3.“人民性”是文艺价值实现的保证

 第三编 文艺学方法论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饮食化批评渊源论

   一 哲学之维:知行合一的理论品格

   二 存在之维:异中见同的文化形态

   三 美学之维:味感与意感的审美互通

  饮食譬喻:文学观念表达的特色之媒

   一 饮食譬喻与文学本体论

   二 饮食譬喻与文学创作论

   三 饮食譬喻与文学风格论

   四 饮食譬喻与文学传统论

   五 饮食譬喻与文学批评

  饮食譬喻:中西文论比较新视角

   一 中西文论在饮食譬喻上的共同点

   二 中西文论在饮食譬喻上的差异点

 第四编 教材研究

  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之一)

   一 研究缘起

   二 建国以来中国大陆文学分类术语现状透析

   三 台湾地区文学分类术语现状一瞥

   四 管窥意义

  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之二)

   一 “文学体裁”与文学作品形式

   二 “文学体裁”属性分歧

   三 体裁与文学作品形式构成因素关系问题的总结

  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之三)

   一 分类名称

   二 划分标准

   三 对“三分法”与“四分法”问题的反思

 第五编 文化研究

  戏曲与饮食的文化审视

   一 戏曲创作与饮食

    (一)题目——互为借用

    (二)题材——借食为戏

    (三)主旨——戒奢倡朴

    (四)结构——戏食近仿

   二 戏曲演出与饮食

    (一)借酒为戏,歌以侑觞

    (二)饮以伤人,食以修身

    (三)以虚写实,虚实相成

   三 戏曲美学与饮食

    (一)戏食同需的审美功能

    (二)五音五味的五行理念

    (三)“中和”的美学特征中介

    (四)交相辉映的地域特色

    (五)交融并进的审美理论

    (六)戏食共载的伦理内涵

  论“日常生活科学化”

   一 命题的提出

   二 命题的价值

   三 命题的悖论

   四 结语

 第六编 文学评论

  生活的缩影 时代的镜子

  设问:为美学涅槃的名义

  追寻当代艺术美学的绿色之魂

  泰州学派:理性思考的美学蕴涵

  一部新时期文学传统研究的力作

  文学教育与现实关怀

  文化研究让文学研究回归本真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全十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1959。

郭绍虞等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全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80。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册),中华书局,1980、1981。

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贾文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

《中国少数民族古代美学思想资料初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上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伍蠡甫等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全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986、1987。

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上下册),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美〕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下册),葛林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93。

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卞之琳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周靖波主编《西方剧论选》(上下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苏〕列宁:《哲学笔记》,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3。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何兆武、李约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1976。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人民出版社,1963。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德〕黑格尔:《美学》(全三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

〔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刘峰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荷兰〕D.W.佛克马、E.贡内-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苏武等译,三联书店,1988。

〔德〕莱辛:《汉堡剧评》,张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英〕阿·尼科尔:《西欧戏剧理论》,徐士瑚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985。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东方出版社,1996。

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姚文放:《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郭为桂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藿译,三联书店,1992。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联邦德国〕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社,1998。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

〔匈〕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