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7

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图书

Reflection on Modernity of the End of Art

SSAPID:101-5382-1585-02
ISBN:978-7-5097-2295-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文化社会学、艺术哲学和叙事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西方艺术终结的问题史、现代文艺思潮的几次历史性转折及其现代文艺观念的运作机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阐释。本书认为,“艺术的终结”是一个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复数概念,而“艺术终结论”则是以叙事结构的理论话语。现代艺术的命运内在于现代性的生成和结构之中,它既是现代文艺危机的表征,也是现代性危机的缩影。这不是艺术是否消亡的问题,而是艺术观念和功能变化的问题。 作为一种历史终结的体验,“艺术的终结”意味着伟大的艺术故事结束了,意味着“新之崇拜”和“进步论信仰”等现代文艺观念陷入了合法性的危机。作为理论的反思和回应,艺术终结论者敏感地觉察到了现代西方文艺的内在危机,并以叙事的方式重新建构了文艺存在的范式。因此,艺术终结论是西方精神的自我批判,是严肃进行的理论反思,事关艺术的兴衰存亡和当代哲学美学的建构。

相关信息

丛书名:审美现代性研究文丛
作 者: 周计武
编 辑:周志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J0 艺术理论

 后记

 导论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艺术终结:一个现代性问题

   三 艺术终结论:一种叙事话语

 第一部分 艺术终结论

  第一章 启蒙叙事:黑格尔

   一 问题的语境

    1.社会语境:主体意识的分裂

    2.文化语境:古典与现代的断裂

    3.艺术情境:艺术的和解问题

   二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

    1.艺术的解体:古典与浪漫

    2.艺术的过去性:诗与哲学

    3.艺术的危机:艺术与现代市民社会

   三 启蒙叙事的逻辑

    1.历史性的时间意识:发展与终结

    2.启蒙意识形态:自我规定的自由

  第二章 审美叙事:阿多诺

   一 问题的语境

    1.社会语境:理性的支配与主体的焦虑

    2.文化语境:机械复制与韵味的消失

    3.艺术情境:现代主义的冲突

   二 阿多诺的艺术终结论

    1.文化工业批判与顺从的艺术

    2.确定性的丧失与反艺术

    3.意义的危机与表达的危机

   三 审美叙事的逻辑

    1.历史性的时间意识:否定与批判

    2.启蒙批判与审美叙事

  第三章 反思叙事:丹托

   一 问题的语境

    1.社会语境:消费社会与“仿像”世界

    2.文化语境:形象的空间生产

    3.艺术情境:距离与深度的消失

   二 丹托的艺术终结论

    1.现代艺术的终结

    2.哲学对艺术的剥夺

    3.艺术史的终结

   三 反思叙事的逻辑

    1.后历史的历史性:对进步叙事的否定

    2.意识形态批判:剥夺与自由

 第二部分 艺术的终结

  第四章 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危机

   一 祛魅:艺术的非神圣化与世俗的救赎

   二 自主性:纯粹的幻象与批判的和解

   三 新:新之崇拜与否定的焦虑

   小结

  第五章 现代艺术神话的生产与消解

   一 艺术家的传奇:使命体制与天才观念

    1.天才观的孕育与发展

    2.天才神话的创造者

    3.偶像的黄昏

   二 形式的救赎:纯粹与绝对

    1.形式的诱惑

    2.绝对的表达

    3.纯粹性的幻象

   三 趣味的区隔:艺术消费与文化资本

    1.绝望的决裂

    2.审美趣味与时尚的休闲生活

    3.文化资本与神圣的边界

  第六章 艺术终结的后现代之维

   一 艺术终结:一个历史性事件

   二 虚无主义:诗性的隐匿与回归

   三 诗性之思:存在的遗忘与回忆

   小结

  第七章 从范式转型看先锋精神的没落

   一 历史先锋派、后现代主义与先锋精神

   二 艺术体制的后现代转型

    1.艺术界共同体角色的转移

    2.中介机构功能的转换

    3.艺术资助制度从“市场制”向“后市场制”的转变

   三 表意实践模式的转变

  第八章 艺术终结与美的眩惑

   一 为消费而审美:商品美学

   二 艺术化生存:批判美学

   三 认识论的审美化:超越美学

   小结

 第三部分 艺术终结论在中国

  第九章 理论在翻译中旅行

   一 终结与永恒的辩证法

   二 数码文化与边界的消失

   三 文学研究与文学的“祛魅”

   四 文化百家衣上小小的补丁

   小结

  第十章 语境的错位

   一 文学的终结

   二 图文之争

   三 文学与文学研究的边界

   小结

 结论

  结论

   一 艺术终结了吗

   二 艺术终结的内涵

    1.“艺术终结”意味着艺术在社会中以及在我们心灵中的重要性在降低

    2.“艺术终结”是艺术两难困境的外在表现

    3.“艺术终结”是一种断裂与危机意识

    4.“艺术终结”不仅是现代艺术的危机,更是一种现代性的危机

   三 艺术终结论

 词汇译名对照表

 序

 人物译名对照表

伟大的艺术故事就要结束了!这是艺术自我意识到来的时刻,它横亘在“已成往事的黄金时代”和“即将到来的未然结局”之间,既有提前到来的清醒,也有不确定的迷惘。换言之,这是一个充满危机和反思意识的“当下”时刻,只是这个“当下”一再被延迟,伴随整个现代性的历程。这宣告了现代艺术充满悖论的命运:它既引发了双重否定的激情,也展示了自身被扭曲的痕迹。本书在现代西方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了艺术终结论和“艺术终结”难题,批判性地反思了西方现代性的文化逻辑和文艺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们学术界在语境上的错位和理论上的误读。也许,死亡的魔力已经在文艺的空间发挥作用;也许,艺术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被人理解过。

Adorno,Theodor W. 1967. Prisms. London:Neville Spearman.

Bacharach,Sondra. 2002. “Can Art Really End?”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1,no.60(Winter):57-66.

Bate,W.J.ed. 1970.Criticism:The Major Texts.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Baudrillard,Jean. 1983.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s. New York:Semiotext.

Baudrillard,Jean.. 1988. 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audrillard,Jean.. 2005. The Conspiracy of Art. NewYork:Semiotext.

Bauman,Zygmunt. 2000.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Becker,Howard S. 1982. Art world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njamin,Walter. 1969. Illuminations. New York:Schocken Books.

Bernstein,J.M.ed.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Bourdieu,Pierre. 1984.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Cambridge,MA:Harvard Univ. Press.

Crowther,Paul. 1993. Critical Aesthetics and Postmodernism. Oxford:Clarendon Press.

Danto,Arthur C. 1990. Encounters & Reflections Art in the Historical Present. New York:Farrar Straus Giroux.

Danto,Arthur C. 1992. Beyond the Brillo Box:the Visual Arts in Post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Farrar,Straus & Giroux.

Danto,Arthur C. 1994. Embodied Meaning:Critical Essays & Aesthetic Mediations. New York:Farrar Straus Giroux.

Danto,Arthur C. 1997. After the End of Art.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nto,Arthur C. 1974.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22,no.33(winter).

Davis,Walter A. 1989. Inwardness and Existence:Subjectivity in Hegel,Heidegger,Marx,and Freud. 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Debeljak,Ale?. 1998. Reluctant Modernity:The Institution of Art and Its Historical Forms. 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Dickie,George. 1971. Aesthetics:An Introduction. Indianapolis: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Inc.

Dickie,George. 1984. The Art Circle:A Theory of Art. New York:Haven Publications.

Dickie,George. 1997.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An Analytic Approach.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frenne,Mikel. 1979. Main Trends in Aesthetics and the Sicence of Art. New York:Holmes&Meier Publishers.

Eagleton,Terry. 2003. After Theory. New York:Basic Books.

Frisby,David. 1986. Fragments of Modernity. Cambridge:The MIT Press.

Forsey,Jane. 2001. “Philosophical Disenfranchisement in Danto’s ‘The End of Art’.”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4,no.59(Fall 2001):403-409.

Foster,Hal,ed. 1983. The Anti-Aesthetics: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Seattle WA:Bay Pess.

Gerth,H. & Mills,C.W.,eds.,1946.From Max Weber:Essays on Soci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bermas,Jürgen. 1987.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Harrington,Austin. 2004. Art and Social Theory:Sociological Arguments in Aesthetics. Cambridge,Malden,MA:Polity Press Ltd.

Harvey,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Basil Blackwell.

Harvey,David. 1985. 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Oxford:Basil Blackwell.

Hassan,Ihab. 1982. The Dismemberment of Orpheus:Toward to Postmodern Literatur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yhood,Lan. 1997. Social Theories of Art:A Critique. London:Macmillam Press Lid.

Huyssen,Andreas. 1986. After the Great Divide:Modernism,Mass Culture,Postmodernism.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Jay,Martin. 1984. Marxism and Totalit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ellner,Douglas. 1995. Baudrillard:A Critical Reader. Cambridge:Basil Blackwell Ltd.

Kellner,Douglas. 1989. Critical Theory,Marxism and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Kermode,Frank. 1967. The Sense of an End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olb,David. 1986. The Critique of Pure Modernity:Hegel,Heidegger and After.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orsmeyer,Carolyn.ed. 1998. Aesthetics:The Big Questions.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Kuspit,Donald. 2004. The End of Ar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sh,Scott. 1990.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Lang,Berel. 1984. The Death of Art. New York:Haven Publishers.

Lefebvre,Henri. 1984.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Fredericton:New Brunswick.

Lowenthal,Leo. 1961. Literature,Popular Culture,and Society. New Jersey:Englewood Cliffs.

Lyotard,J.F.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illiams,Raymond. 1981.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ker,Willam.ed. 2000. Hegel and Aesthetics.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O’Brian,John.ed. 1993. Clement Greenberg:The 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rtega y Gasset,Jose. 1968. The Dehumanization of Art and Other Essays on Art,Culture and literatur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Ortega y Gasset,Jose. 1993. The Revolt of the Masses. 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Inc.

Poster,Mark. 1988. 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Risatti,Howard.ed. 1998. Postmodern Perspectives:Issues in Contemporary Art.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Rochlitz,Rainer. 1996. The Disenchantment of Art.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Rollins,Mark.ed. 1993. Danto and His Critics.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Rorty,Richard. 1989. Contingency,Irony and Solidarit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m,Stuart. 1992. Beyond Aesthetics. New York:Harvester Whearsheaf.

Swartz,David. 1997. Culture & Power: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atttimo,Gianni. 1988. The End of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Wyss,Beat. 1999. Hegel Art’s History and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

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

爱德蒙森:《文学对抗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艾斯林:《荒诞派戏剧》,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奥尔特加:《大众的反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罗兰·巴特《明室——摄影纵横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译林出版社,2002。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

贝尔廷等:《艺术史终结了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贝斯特、科(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贝斯特、科(凯)尔纳《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1989。

本雅明《本雅明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比格尔:《先锋派理论》,商务印书馆,2002。

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波德里亚(布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波德里亚(布希亚)《拟仿物与拟像》,台湾,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

波德里亚(布希亚)等:《艺术与哲学》,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

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商务印书馆,2003。

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布拉德里、麦克法兰编《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6。

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三联书店,1989。

丹托:《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迪弗:《艺术之名》,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杜威:《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2005。

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2。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

福柯:《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

弗瑞兰:《别闹了,这是艺术吗?》,台湾,左岸文化出版社,2003。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

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商务印书馆,2005。

贡布里希:《艺术的历程》,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古留加:《黑格尔传》,商务印书馆,1997。

古留加《赫尔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

海德格尔《尼采》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03。

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

赫尔曼编《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黑格尔:《美学》,三卷本,商务印书馆,1979。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

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霍夫曼:《现代艺术的激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文明批判》,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

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黑格尔》,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伽伯利克(Suzi Gablik):《现代主义失败了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多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

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克默德:《结尾的意义》,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克瑞恩(Diana Crane):《前卫艺术的转型》,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

凯泽尔:《美人和野兽——文学艺术中的怪诞》,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

莱文森编《现代主义》,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

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商务印书馆,2000。

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利科:《虚构叙事中的时间塑形》,三联书店,2003。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南京出版社,2006。

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3。

罗森:《诗与哲学之争》,华夏出版社,2004。

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史》,三联书店,2002。

马丁:《当代叙事学》,大学出版社,1990。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三联书店,1989。

马尔库塞《现代美学析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2。

米勒:《土著与数码冲浪者》,易晓明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米勒《文学死了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米勒《重申解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

尼采《权力的意志》,三联书店,1996。

尼采《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齐美尔:《桥与门》,上海三联书店,1991。

齐美尔《时尚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齐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

塞德曼:《后现代转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什克洛夫斯基等著《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

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商务印书馆,2002。

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95。

泰勒:《黑格尔》,译林出版社,2002。

泰勒:《黑格尔与现代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

泰勒:《现代性之隐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

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

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

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2。

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维尔默:《论现代与后现代的辩证法》,商务印书馆,2003。

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

沃尔夫:《艺术的社会生产》,华夏出版社,1990。

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00。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席勒:《秀美与尊严》,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休伊特:《修补裂痕: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幻象》,商务印书馆,2000。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詹姆逊:《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

赵宪章:《文学变体与形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周宪:《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周宪:《现代性的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朱立元:《黑格尔美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李衍柱:《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陈翔勤:《黑格尔与当代艺术的命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米歇尔:《图像转向》,范静晔译,《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朱国华:《电影:文学的终结者》,《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曹顺庆:《正在消失的乌托邦》,《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张荣翼:《艺术史的终结——关于艺术发展问题的提出与思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期。

钱中文:《文艺学的合法性危机》,《暨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金元浦:《当代文学艺术的边界的移动》,《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李衍柱:《艺术的黄昏与黎明》,《东方论坛》2004年第4期。

汪民安:《艺术会走向日常生活实践吗》,《艺术评论》2004年第5期。

童庆炳:《文艺学边界三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罗宏:《“文学终结”论的中国解读》,《学术研究》2004年第10期。

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赖大仁:《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

赖大仁:《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朱寿桐:《论走向终结的当代戏剧》,《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吴子林:《对于“文学性扩张”的质疑》,《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刘谭明:《数字化时代的文学艺术:对艺术终结论的思考》,《中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

刘旭光:《终结,还是复活——对黑格尔与海德格尔之艺术终结论的比较研究》,《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金秋野:《后乌托邦时代与“艺术的终结”》,《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盖生:《“文学终结论”析疑》,《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

刘悦笛:《哲学如何剥夺艺术——当代“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反思》,《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阿列西·艾尔雅维奇:《当代生活与艺术之死:第二、第三和第一世界》,《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单小曦:《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场裂变》,《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封钰:《开端或终结——再论波依斯艺术及其中国境遇》,《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

肖鹰:《美学与文学理论:对当前几个流行命题的反思》,《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

周小仪:《批评理论之兴衰与全球化资本主义》,《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

彭锋:《艺术的终结与重生》,《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陆扬:《艺术终结论的三阶段反思》,《艺术百家》2007年第4期。

祁林:《技术进步与艺术终结》,《艺术百家》2007年第4期。

朱大可:《文学的终结与蝶化》,《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

汤拥华:《文学终结论:文学理论的救赎与反思》,《文艺争鸣》2008年第3期。

朱国华:《认识与智识:跨语境视域下的艺术终结论》,《文艺研究》2008年第3期。

柯蒂斯·卡特:《黑格尔和丹托论艺术的终结》,杨彬彬译,《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陶东风:《文学理论:为何和何为》,《文艺研究》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