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2

社会资本与东北振兴图书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Regener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SSAPID:101-5375-5867-91
ISBN:978-7-5097-0612-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会资本概念为分析框架,以东北地区142家工业企业的调查为依据,深入探讨了一个特定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书中不仅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社会资本状况分别进行了经验研究、分析阐述和比较分析,还以十个鲜活的典型案例真实地再现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改革大潮中的变迁轨迹。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编 辑:秦静花;郑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内容摘要

 序言 探索东北振兴的新视角

 后记

 文前辅文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和理论探讨

  一 问题的提出:萦绕我心的东北振兴

  二 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孕育

   (一)马克思和韦伯对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贡献

    1.马克思对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贡献

    2.韦伯对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贡献

   (二)网络组织理论对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介入

    1.组织内部网络化

    2.组织外部网络化

  三 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提出和完善

   (一)西方学者对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阐述

    1.布尔迪厄的企业社会资本思想

    2.科尔曼的企业社会资本思想

    3.福山的企业社会资本思想

    4.罗纳德·博特的企业社会资本思想

   (二)中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阐述

    1.李培林从组织结构角度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

    2.李路路从私营企业主群体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

    3.张其仔从社会结构的网络特性角度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

    4.边燕杰和丘海雄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资本概念

    5.国内其他学者对企业社会资本思想的相关阐述

  四 对一有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评述

 第二章 社会资本理论的拓展及本书的研究框架

  一 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一)嵌入论的提出与场域论的完善

    1.马克思的嵌入性思想

    2.波拉尼对马克思嵌入性思想的继承

    3.格兰诺维特对嵌入论的发展

    4.布尔迪厄的场域论对嵌入论的完善

   (二)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多层次性研究

    1.奥斯特罗姆从使用范围的角度划分社会资本层次

    2.托马斯·布朗的系统主义的社会资本观

    3.撒拉格尔丁和格鲁特厄特的综合多角度的社会资本观

    4.乔纳森.H.特纳从国家层面对社会资本的乌托邦架构

  二 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的多层次性假设

   (一)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的内涵和本质

   (二)企业家社会资本概念的多层次性假设

    1.企业家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

    2.企业家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

    3.企业家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

   (三)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概念的多层次性假设

    1.企业纵向社会资本

    2.企业横向社会资本

    3.企业的政府社会资本

    4.企业的界外社会资本

  三 本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142家东北工业企业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本书的研究思路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

    1.实地访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案例研究法

    4.文献法

    5.比较研究法

 第三章 东北国企改制中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建

  一 问题的提出:东北国企咋整?

  二 东北国有工业企业存在场域的历史性生成

   (一)清朝官办工业的兴起及在民国时期的发展

   (二)殖民地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公营企业

    1.疯狂的经济掠夺

    2.高强度的经济统治

    3.工业畸形发展

    4.工业布局的高度集中

   (三)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营工业

    1.形成了国营经济比重过高的畸形所有制结构

    2.形成了以重化工和机械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3.形成了国家直接干预下的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4.形成了在行政制度安排下的企业组织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关系

    5.企业经营者处于附属的地位,具有依附性

   (四)转型时期的国有工业企业

    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效益下滑、亏损严重

    2.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老化

    3.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改革的进程比较缓慢

    4.企业外部组织边界得到扩展,但网络化程度仍然很低

    5.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得到扩大,但权力仍然有限

  三 本章涉及的研究假设和研究对象

   (一)社会资本不足是东北国企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假设

    假设1: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资本构成不协调

    假设2:企业纵向联系程度差

    假设3:企业的横向关联程度低

    假设4: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传统化

    假设5:企业与界外社会实体的联系不足

   (二)本章的研究对象

  四 东北国有工业企业经营者社会资本构成的经验分析

   (一)企业经营者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具有整合性,缺乏链合性

   (二)企业经营者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具有科层性,缺乏协作性

   (三)企业经营者宏观层次上的社会资本具有地域性,缺乏现代性

   (四)东北国有工业企业经营者社会资本的积累和重建

    1.企业经营者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整合性与链合性相融合

    2.企业经营者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由科层性向协作性转型

    3.企业经营者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五 东北国有工业企业社会资本构成的经验分析

   (一)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具有局部密切性,缺乏区域积聚性

   (二)企业横向社会资本具有外向形式性,缺乏协会整合性

   (三)企业的政府社会资本具有政府主导性,缺乏交易合作性

   (四)企业界外社会资本具有绩效显著性,缺乏普遍利用性

   (五)东北国有工业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与重建

    1.培育纵向网络,发挥区域内的集群效应

    2.加强横向联系,提高行业协会的整合作用

    3.政企规范互动,发展交易性的合作关系

    4.跨越企业边界,寻求广泛的合作与支持

 第四章 东北民企崛起中社会资本的创造与转换

  一 问题的提出:通化民企为何先行一步?

  二 本章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选择通化地区的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二)通化的地理概貌和发展状况

   (三)本章的研究对象:48家通化民营企业

  三 关于民营企业的相关理论和本选题假设

   (一)关于民企经营者产生原因的已有理论和本书假设

   (二)关于民营企业产生原因的已有理论和本章假设

  四 通化民营企业经营者社会资本的创造及其转换生成

   (一)关系运作与多重资本转换,企业经营者获得微观社会资本

    1.地缘和业缘关系对企业经营者地位的获得具有重要影响

    2.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转换

    3.社会资本的强化以及向经济资本转换

    4.经济资本向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转换

   (二)干部身份到经理人的转换,企业经营者获得中观社会资本

    1.由干部身份到经理人转换——通化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2.对从干部到经理人转换现象的原因解释

    3.前干部身份的民企经营者易获得组织生存发展所需的稀缺资源

   (三)区域制度观念的先行转换,企业经营者获得宏观社会资本

    1.区域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因子是民企经营者共有的“记忆”和“惯习”

    2.当代通化人思想观念的先行转换

  五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经验分析通化民企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产业链网络的创造与扩展,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生成

   (二)多途径创造同行联合网络,企业横向社会资本生成

   (三)扶持与支持创造合作关系,企业政府社会资本生成

   (四)穿越边界创造社会支持网,企业界外社会资本生成

   (五)通化民企率先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资金实力不足

    2.区域内企业之间缺乏联系与合作

    3.民营企业生存的社会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4.警惕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面临的窘境

 第五章 东北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社会资本比较

  一 142家东北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 东北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资本比较

   (一)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经营者微观社会资本的差异度比较明显

   (二)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经营者中观社会资本的现代化程度不同

   (三)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经营者的宏观社会资本各具典型特色

  三 东北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的社会资本比较

   (一)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的区域纵向社会资本均不足

   (二)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的横向社会资本指数均偏低

   (三)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的政府社会资本差异度明显

   (四)民营企业的界外社会资本指数普遍高于国有企业

  四 东北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和重建

   (一)优化环境,培育企业家的社会资本

   (二)调整企业边界,培育区域集群网络

   (三)改善政企关系,培育政府社会资本

   (四)扩展企业边界,培育界外社会资本

 第六章 企业利用社会资本谋求发展的典型案例

  一 在改制中艰难求索的东北国有企业

   案例1:作为共和国功臣的52岁老国企,因资源枯竭而关闭破产

   案例2:有60多年采矿史的老国企直面资源枯竭发展接续产业

   案例3:有显赫历史的老国企,组建钢铁集团,以改制联盟求发展

  二 个体自发创业形成的东北民营企业

   案例4:从7000元借款起家、经历并购和重组到拥有12亿资产的多元化企业

   案例5:从借款4万元起步,到拥有6亿资产,集科工贸医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三 在国企改制中崛起的东北民营企业

   案例6:一个地方国有小企业带着“两个保留”的改制过程

   案例7:一个有4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在破产、重建中的再生轨迹

   案例8:一个国企在改制后,“挖”官员到企业,赢得资源迅速壮大

   案例9:从2万元借款起家,到拥有29亿资产的高新技术型企业

   案例10:从亏损的小企业起步,到拥有20亿资产、跻身于国药10强

 附录1 通化市国有破产企业职工一次性安置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

  二、实施内容

  三、组织实施

 附录2 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社会资本研究调查问卷

  A.企业家的基本情况:

  B.企业的基本情况:(以下由办公室填答)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人力资本状况

   三、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四、企业经营状况

   五、企业产品及研究开发情况

  C.企业的社会资本状况

   一、企业与政府及其他机构的关系

   二、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

   三、行会

 附录3 个案访谈的东北各界人士名序*

 致谢

本书从社会资本这一崭新的视角出发,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径。在对以往的社会资本理论进行详尽的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的演绎,本书提出了企业社会资本多层次性假设,把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资本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把企业的社会资本分为纵向社会资本、横向社会资本、政府社会资本和界外社会资本四个层面。基于这个抽象的理论假设,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又提出两个经验假设,即“社会资本不足是东北国有工业企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本的创造和转换是东北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在2004年1~12月,基于对东北地区142家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证实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积累、培育、创造和转换社会资本是振兴东北的重要力量。

〔美〕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汪新波、吴中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

〔意〕安娜·格兰多里:《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刘刚、刘若愚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美〕奥利佛·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合同关系的治理》,原载路易斯·普特曼、兰得尔·科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伟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边燕杰、罗根:《市场转型与权利的延续:中国城市分层体系之分析》,原载于《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柏建华:《雪飘无声——王振国的故事》,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

邴正:《探索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

邴正:《振兴东北与振兴东北文化》,《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卜长莉:《企业社会资本与吉林工业经济振兴》,《长白学刊》2002年第1期。

卜长莉:《吉林人和浙江人文化特质的比较》,《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卜长莉:《社会资本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改造的第三条道路》,《新长征》2004年第1期。

卜长莉:《吉林和浙江两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因素比较》,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参阅件》2004年第9期。

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卜长莉:《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卜长莉、邴正:《关注民声、关心民生:“百姓”心中的“十一五”规划》,《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

卜长莉:《在国企改制中崛起的东北民营企业——对吉林省通化市48家民营企业的调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陈劲、张方华:《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陈才庚:《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企业家理论》,中华学习网,2005。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

陈立旭:《市场经济的文化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陈光金:《从精英循环到精英复制——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形成的主体机制的演变》,《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车玉方、徐福城、吕绍锋:《干部制度改革展现生机》,2004年7月9日《通化日报》。

程恩富:《西方企业理论的意义、误点及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比较》,《韶关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

〔美〕C.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黄载曦、杜卓君、黄治康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邓荣霖、陈东:《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美〕丹尼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陶庆、薛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丁一夫:《东北人是咋样的——对黑土地人性格的解读》,金城出版社,2002。

董鸿扬:《东北人:关东文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弗朗西斯·福山:《社会资本与全球经济》,张铭译,《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5期。

〔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婉容译,远方出版社,1998。

〔美〕弗朗西斯·福山:《社会资本、公民社会与发展》,曹义煊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2003年第2期。

范伟达:《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费洪平:《企业组织类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费孝通:《温州行》,《暸望》,1986年第20~22期。

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高炎、刘继生、李德增:《吉林工业发展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高和荣:《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弓克:《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重大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洪虎:《洪虎省长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记者会上答记者问》,吉林省人民政府网,2004。

黄汉民:《企业发展的组织资源能力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2003)》,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何清涟:《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性分析》,《书屋》2002年第3期。

〔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精要》,韦福祥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吉林省统计局编《国民经济统计提要(1949~1981)》(绝密资料保存版),1982。

吉林省统计局编《吉林省统计年鉴:1982》,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

吉林省统计局编《吉林省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吉林省统计局编《吉林省企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整治仍需加大力度》,中国统计信息网,2003。

江绍伦、顾国祥、胡君辰等编著《企业的组织与效率》,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美〕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闫蕊译,东方出版社,2006。

孔径源:《中国古代商业精神及其现代意义》,《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企业的性质》,原载路易斯·普特曼、兰得尔·科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伟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美〕罗伯特·D.普特南:《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与公共生活》,原载《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美〕罗伯特·D.普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原载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主译,李永贤、张衡参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罗仲伟、罗美娟:《网络组织对层级组织的替代》,《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6期。

罗珉:《组织理论的新发展——种群生态学理论的贡献》,《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10期。

罗家德:《NQ风暴——关系管理的智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美〕罗恩·阿什克纳斯、迪夫·乌里奇等:《无边界组织》,姜文波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李国庆:《私营企业主的兴起:研究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李培林:《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李培林:《再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李培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治理:后工业化和市场化》,《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李培林:《国有企业的社会成本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03。

李培林:《网络化:企业组织变化的新趋势——北京中关村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李培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李路路:《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动力》,《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李路路:《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私营企业家——论“体制资本”与私营企业发展》,《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2期。

李路路:《私营企业主的个人背景与企业成功》,《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李路路:《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与社会转型——结构性优势和结构性障碍》,《中国研究》1997年第3期。

李路路:《向市场过渡过程中的私营企业》,《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与企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李锦斌:《吉林工业史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士海:《好一个修涞贵》,《大中华企业家》2004年第1期。

〔苏〕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

林闵钢:《社会学视野中的组织间网络及其治理结构》,《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

柳华平:《中国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重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美〕理查德·达夫特、多萝西·马西克:《管理学原理》,高增安、马永红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美〕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范围的重新界定: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对话》,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3。

〔美〕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 Sociology),周长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美〕罗恩·阿什克纳斯、迪夫·乌里奇、托德·吉克、史蒂夫·克尔:《无边界组织》,姜文波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廖一、方德涛:《通化药企纷弃来港上市》,2005年6月3日《香港文汇报》。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刘倩:《书写真历史研究真问题》,《开放时代》2004年第2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

〔德〕马克思:《资本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央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0。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纽约自由出版社,1947。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8,第262页。

〔美〕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法〕孟德拉斯(H.Mendras):《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991。

〔苏〕尼·瓦·贡恰连科:《精神文化: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戴世吉等译,求实出版社,1998。

〔英〕尼尔·保尔森、托·赫尼斯:《组织边界管理:多元化的观点》,佟博、陈树强等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

彭冰文:《通化195名官员辞职下海》,2004年8月17日《中国青年报》。

〔印度〕帕萨·达斯古普特、〔埃及〕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编《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钱平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经济纵横》2004年第1期。

丘海雄:《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转型的过程、原因及结果》,《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美〕乔治·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潘振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邱泽奇:《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宋翰乙:《企业经营与政府行为的关系》,http://blog.kabook.net,2001。

石秀印:《中国企业家成功的社会网络基础》,《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

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沈原、孙五三:《“制度的形同质异”与社会团体的发育——以中国青基会及其对外交往活动为例》,2001年8月1日《世纪中国》。

沈志渔、罗仲伟:《21世纪初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通化市政府编《通化市志》,2001。

通化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宣讲提纲》,1995。

通市政发15号文件:《通化市国有破产企业职工一次性安置实施办法》,2000。

〔法〕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马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王郡:《双重博弈中的激励与行为——对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不足的一种新解释》,《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王珺:《社会资本结构与民营企业成长》,《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9期。

王仕军:《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王雪莉、张力军:《企业组织革命》,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吴春:《组织理论的发展概述》,《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美〕W.R.斯格特:《对组织社会学50年来发展的反思》,《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美〕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黄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意〕维尔弗雷多·帕雷托:《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杨敬年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匈牙利〕亚诺什·科尔内:《短缺经济学》(下卷),张晓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颜光华:《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家队伍建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杨杜:《现代管理理论中的知识管理》,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eduyang.com/theory,2004。

杨农:《战略合作经济学——网络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杨钊:《2003年吉林省企业集团发展特点、问题及建议》,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省企业调查队,亚泰集团信息网,2004。

〔美〕依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赵睿译,华夏出版社,2004。

〔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郑海航:《企业组织学导论》,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

赵民:《认识管理咨询》,中国咨询大师联盟网,2005。

张闽:《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发展》,知识产品采购中心网,http://www.TT91.com,2005。

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张其仔:《社会资本与国有企业绩效研究》,《当代财经》2000年第1期。

张其仔:《社会资本的投资策略与企业绩效》,《经济管理》2004年第16期。

张钢、罗军:《组织网络化研究评述》,《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第1期。

张海燕:《国外产学研结合创新方式研究》,《科学与管理》2004年第6期。

张宇燕、何帆:《国有企业的性质》,《管理世界》1996年第5、6期。

张宇燕、何帆:《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培育市场》,《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第3、4月号。

张缨:《科尔曼法人行动理论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张翼:《国有企业的家族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张厚义、明立志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张维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性思考》,1995年1月23日《中华工商时报》。

张玉明:《民营企业融资体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现阶段我国企业家队伍的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

赵伟、黄先海:《外部约束:中国两种区域化工业模式扩散的主要障碍》,《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11期。

赵民:《简述中国的三代国有企业家》,新浪财经,2003。

周红云:《社会资本理论述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5期。

周小虎:《企业家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安徽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

周勤:《企业纵向关系论——纵向关系的产业组织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周永亮、董希华:《温州资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周庆行、吴新中:《放大与透视:新一轮“官员下海”解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2期。

Andrews,P.H.,& Herschel,R.T.(1996). Organizational Commuication,Empowerment in a Technological society. Houghton Mifflin,Boslon,MA.

Andrew,G.,Worder.(1995). 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0.

Bagnasco,Arnaldo.(1977). Tre Italie. Bologna:Ⅱ Mulino.

Bourdieub,Pierre,& Louie,Wacquant(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leman,James.(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

Edgar,H.,Schein.(1990). Organizational Culture.American Psychologist,Feb.

E.S.Savas,E.S.(1987). Privatization: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 Chatham,NJ:Chatham House.

Fank,Knight.(1921).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

Francis,Fukuyama.(1995). 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The Free Press.

Granovetter,M.(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1.

Granovetter,M.(1990). “The Old and the New Old Economic Sociology:A History and an Agenda”,in Roger Friedland and A.F.Robertson(Eds.),Beyond the Marketplace:Rethinking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Granovetter,M.(1992). Economic Institution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Acta Sociologica 35.

Granovetter,M.(1992). “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in Nitin,Nohria,& Robert,Eccles(Eds.),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Cambridg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alperin,R.H.(1988). Economies across Cultures:Toward a Comparative Science of the Economy. New York:St.Martin’s Press.

Hall,Richard H.(1999). Organizations:Structures,Processes,and Outcomes. N.J:prentice Hall.

Hawley,A.H.(1950). Human Ecology,New York:RonaldPress.

Kast,F.E.,& J.E.Rosenzweig.(1979).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Asystem Approach. New York:Mcgraw Hill.

Lofland,John,& Lyn,Lofland.(199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 Belmont,CA:Wadsworth.

Max,Weber.(1922/1978). 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x,Weber.(1904/1949),“‘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in Essays in the Method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Frees.

Max,Weber.(1968).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Bedminster Press Incorporated.

Marshall,Alfred.(1919). Industry and Trade.London:Macmillan.

Marshall,Alfred.(1920/1961). Principle of Economic,9th(variorum)ed.2.vols.London:Macmillan.1st ed.published 1890.

Martin,J.,& Siehl,C.(1983).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Counertculture:Anuneasy Symbiosis.Organizational Dyamics. Autumn.

Mosca,Gaetano.(1939). The Ruling Class.New York:Me Graw-hill.

North,Douglass.(1977). Markets and Other Allocation Systems in History;The Challenge of Karl Polanyi.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6.

Nee,Victor.(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

Nee,Victor.(1991). Social Exchang and Political Process in Maoist China.New York:Garland.

Oi,Jean,C.(1986). Commercializing china’s Rural Cadre.Problems of Communism,35(September-October).

Putnam,Robert D.,R.Leonardi,Sc Raffaella Nanetti.(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Robert D.(1995). Tuning In,Tuning Out: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vol.28,no.4.

Penrose,E.T.(1959).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White Plains,New York:M.E.Sharpe,Inc.

Pearson,H.W. ed.(1977). The Livelihood of Man. New York:Academic Press.

Porter,M.E.(1998). The Adam Smith Address:Location,Cluster,and the‘New’Microeconomics of Competition.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Economists.

Polanyi,K.(1944).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Polanyi,K.(1947/1971). “Our Obsolete Market Mentalit”,In Conrad,Arensberg,& Harry Pearson(Eds.). Primitive,Archaic and Modern Economies:Essays of Karl Polanyi. Chicago:Regnery.

Polanyi,K.Arensberg,C.M.,& Pearson,H.W. ed.(1957).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New York: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Powell,W.W.(1990).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Network Form of Organization. Research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2.

Pareto,V.(1963). The Mind and Society;A Treatise on General Sociology,V3.New York:Dover.

Ruan,Danching.(1993).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China. Doctorate 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

Ronald,Burt.(1992). Structural Hol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on,G.B.(1972).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Economic Journal,82.

Rona-Tas,Akos.(1994). The First Shall Be Last?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0.

Schneider,Mark Paul,Teske. Melissa,Michael,Mintrom,& Christine,Roche.(1997).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the Creation of Social Capital:The Effects of Public School.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1(1).

Saxenian,AnnaLee.(1994). 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imon,H,A.(1947).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New York:The Free Press.

Tushman,M.L.et al.(1986).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1.

Treiman,Donald,J.(1970). “Industri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in Edward,O.Laumann(Eds.). Social Stratification:Research and Theory For the 19705,Indianapolis:Bobbs-Merrill.

Uzzi,B.(1996). 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1(August),e Quarterly,42.

Walder,Andrew,G.(1995). Local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

Victor,Nee.(1986).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ve to Marker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

Williamson,Oliver,E.(1985),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Firms,Markets,Relational Contracting. New York:The Frees.

Willamson,Oliver,E.(1975). Market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