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9

返乡农民工研究:一个生命历程的视角图书

Migrant Worker Returnees : A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Course Theory

SSAPID:101-5368-3955-29
ISBN:978-7-5097-5474-0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农民工的流动包括在流入地定居、循环流动和向流出地回流三种态势。然而,长期以来,如何促使农民工城市化和市民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返乡农民工群体却被忽视了。本书通过深入调查湖南省沅江镇80余位农民工的“打工-返乡”生活史为依据,开辟了农民工研究的新视域,呈现给读者的是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徘徊与挣扎的生命历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中国
作 者: 张世勇
编 辑:朱勤;刘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题记

 导论

  一 研究缘起与核心命题

  二 农民工与城市化、无产阶级化

  三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流动

  四 研究目标、研究切入点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切入点

   (三)研究方法

  五 相关概念、理论范式和研究框架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范式和研究框架

  六 实地调查和资料来源

  七 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一章 返乡农民工的生成

  一 农民工返乡的宏观情境

  二 沅江镇打工经济的形态

   (一)打工经济的分类

   (二)沅江镇概况及其打工经济形态

  三 农民工生活的双重性

   (一)打工在小农家庭经济中的位置

   (二)农民的生存理性及家庭的劳动分工

   (三)农民工的家庭再生产与社会关系再生产

    1.农民工家庭的再生产

    2.村庄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四 返乡农民工的分类及本书的表述对象

 第二章 打工的内部成因

  一 农村劳动力流出的社会情境

  二 结婚后外出打工:为了明确的家庭目标

   (一)为了生存而外出打工

   (二)“被憋出去的”

  三 未结婚就外出打工:不确定的未来

   (一)家庭的贫困境遇

   (二)非农就业机会的缺乏

   (三)同侪群体的示范效应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挣钱:人生的摆渡

  一 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的挣扎

  二 “像坐牢一样”在工厂工作

   (一)适应工厂体制:以忍耐的方式

   (二)诉苦:对暂时性适应的回忆

  三 打工价值观与工作伦理

   (一)打工就是为了挣钱

   (二)工作伦理:在尽量攒钱与职业化之间

  四 漂泊的生活:安全感的缺失

   (一)工具性的人际关系

   (二)“打工不是长久之计”

   (三)感情的损伤

  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打工:人生的成人礼

  一 当上生产线上的螺丝钉:失望和懊悔

  二 面对困顿境遇的适应性反应

   (一)反抗与逃离

   (二)粗放的消费方式

   (三)工作伦理的生命周期差异

  三 “打工没前途”:转变的到来

  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返乡及适应:相比较而言的美好生活

  一 家乡的变化

   (一)农村政策的落实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环境的变化

  二 乡村社会对农民工返乡的整体应对

   (一)村庄及家庭应对农民工返乡的微观机制

   (二)农民经济观念的变化与当今的土地制度

  三 返乡:权衡的过程

   (一)结婚后外出务工者:在反复权衡中返乡

   (二)未结婚就外出打工者:返乡作为一种宿命

  四 返乡后的适应问题

   (一)返乡后的经济适应

   (二)心理适应和社会再融入

  五 本章小结

 结论

  一 吐纳机制:农民工“打工—返乡”的解释性框架

   (一)两类返乡农民工的打工生命历程

   (二)吐纳机制:结构和过程中的农民工流动

  二 家本位的打工模式

  三 农民工向哪里去?

   (一)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反思与前瞻

   (二)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因应对策

 后记

 序言

 索引

进城打工对农民工来说预示着什么样的生活机会?返乡农民工的流动实践彰显了什么样的生命体验?他们的打工生活轨迹透视出什么样的中国经验?本书通过对80余位返乡农民工“打工—返乡”生活史的深度访谈,力图捕捉其中闪烁着的“生命的内在逻辑”。作者认为,中国的农民工是不幸的,他们的挣扎还暂时难以突破社会结构的“玻璃天花板”,然而,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可以返回的家乡。我们如果不执拗于单向度的城市化迷思,就应该在政策调整中尽量减轻他们的流动之殇。

G.H.埃尔德,2002,《大萧条的孩子们》,田禾、马春华译,译林出版社。

G.H.埃尔德、葛小佳,1998,《变迁社会中的人生——生命历程及其中国实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3期。

白南生、何宇鹏,2002,《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包蕾萍,2005,《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包蕾萍、桑标,2006,《习俗还是发生?——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毕生发展》,《华东师生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3期。

蔡昉,1990,《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蔡昉,2000,《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

蔡昉,2007,《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改革和发展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蔡昉、王德文,1999,《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第10期。

蔡禾,2010,《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开放时代》第9期。

蔡禾、王进,2007,《“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曹锦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

陈春生,2007,《中国农户的演化逻辑与分类》,《农业经济问题》第11期。

陈桂棣、春桃,2004,《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吉元,1990,《坚持和逐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经济》第10期。

陈映芳,2005,《“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第3期。

党国英,2006,《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科学决策》第8期。

邓祖善,1996,《“民工潮”向“创业潮”的转移》,《管理世界》第6期。

杜鹰、白南生主编,1997,《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2010,《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1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2001,《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

费孝通、张之毅,2006,《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付光伟,2007,《另一种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会适应性障碍的社会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11期。

符平、江立华,2007,《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调研世界》第6期。

甘满堂,2001,《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郭凯,2007,《郑州户籍改革受挫反思 文件后需深刻制度变革》,《中国新闻周刊》第18期。

郭星华、储卉娟,2004,《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第3期。

郭于华、常爱书,2005,《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一项对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2011,《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中国人口出版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组,2010,《农民工就业总体态势与政策因应:对19个省(区、市)107个村的调查》,《改革》第6期。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

韩俊,1987,《农业剩余劳动力转业模式刍议》,《农业现代化研究》第4期。

贺雪峰,2004,《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湖北人民出版社。

贺雪峰,2009,《农民工返乡的逻辑——以贵州湄潭县聚合村调查为例》,《东岳论丛》第7期。

贺雪峰,2010,《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11,《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阶层及其分析》,《社会科学》第3期。

贺雪峰、董磊明,2009,《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逻辑与中国城市化道路》,《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贺雪峰、袁松、宋丽娜等,2010,《农民工返乡研究——以2008年金融危机对农民工返乡的影响为例》,山东人民出版社。

贺雪峰编,2009,《2008年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调查报告》,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内部资料。

黄平主编,1997,《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黄宗智,2000a,《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黄宗智,2000b,《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黄宗智,2006a,《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读书》第2期。

黄宗智,2006b,《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读书》第3期。

黄宗智,2009,《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开放时代》第2期。

黄祖辉,1992,《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计亚萍、张广济、姜安,2010,《农民工“内卷化”行为倾向研究》,《长白学刊》第6期。

郏启新,2006,《为民工潮三呼》,《西部大开发》第1期。

杰华,2006,《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卡尔·曼海姆,2002,《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李爱芹,2007,《农民工阶层的社会排斥研究》,《晋阳学刊》第2期。

李昌平,2002,《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

李春玲,2006,《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汉林、王琦,2002,《关系强度作为一种社区组织方式》,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

李敬、章铮,2008,《民工家庭城市化经济条件分析》,《经济科学》第3期。

李梅、高明国,2009,《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民工回流特征分析》,《农村经济》第12期。

李培林,1996,《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培林、李炜,2007,《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第3期。

李培林主编,2003,《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1995,《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强,1999a,《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强,1999b,《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第3期。

李强,2000,《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鹭江出版社。

李强,2001,《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强,2002,《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8期。

李强,2003,《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强,2004,《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邓建伟、晓筝,1999,《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强、唐壮,2002,《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树茁、杨绪松、悦中山、靳小怡,2007,《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伟东,2007,《从社会距离看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北京社会科学》第6期。

李伟东,2009,《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第4期。

刘传江、周玲,2004,《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人口研究》第5期。

刘精明,1999,《“文革”事件对入学、升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精明,2001,《向非农化职业流动:农民生活史的一项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铁芳,2010,《徜徉在乡村自然与乡土人文之间——一个乡村少年成长史的现象学考察》,《天涯》第5期。

刘燕舞,2009,《金融危机对不同类型农民工的影响及其对策》,《东岳论丛》第7期。

陆益龙,2008,《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罗霞、王春光,2003,《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浙江社会科学》第1期。

马广海,2001,《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

马用浩、张登文、马昌伟,2006,《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问题初探》,《求实》第4期。

迈克尔·布若威,2008,《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商务印书馆。

毛丹、王燕锋,2006,《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社会学研究》第6期。

H.孟德拉斯,2005,《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孟宪范,2010,《回流农民工的变化——基于对返乡打工妹的考察》,《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课题组,1997,《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社会学研究》第1期。

潘毅,2011,《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任焰译,九州出版社。

潘毅、邓韵雪,2011,《富士康代工王国与当代农民工》,《中国工人》第2期。

潘毅、郭于华、卢晖临,2011,《解构富士康》,《中国工人》第1期。

潘毅、梁自存,2011,《生活空间:囚在富士康代工王国》,《中国工人》第3期。

潘毅、李长江、邓韵雪,2012,《富士康扩张过程中的权力与资本——2012年度“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报告之一》,《中国工人》第7期。

潘毅、卢晖临,2012,《富士康涨薪的背后——2012年度“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报告之二》,《中国工人》第8期。

潘毅、卢晖临、严海蓉、陈佩华、萧裕均、蔡禾,2009,《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开放时代》第6期。

潘毅、卢晖临、张慧鹏,2010,《大工地上——中国农民工之歌》,商务印书馆(香港)。

潘允康、丛梅,1995,《家庭与工业化、现代化》,《天津社会科学》第4期。

潘泽泉,2004,《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社会风险——社会排斥与边缘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战略与管理》第1期。

潘泽泉,2008,《全球化、世界工厂与中国农民工发展的经验教训》,《广东社会科学》第1期。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2004,《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A.恰亚诺夫,1996,《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1,《2010年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工人日报》2月21日。

任焰、潘毅,2006,《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社会学研究》第4期。

瑞雪·墨菲,2009,《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黄涛、王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沈原,2006,《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苏黛瑞,2009,《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鹭江出版社。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莹,2005,《我国城市贫困家庭第二代就业问题研究》,《青年研究》第9期。

谭深,2004,《家庭策略还是个人自主?——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式的性别分析》,《江海学刊》第5期。

E.P.汤普森,2001,《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

田先红,2009,《返乡农民工村庄适应的代际差异——兼谈金融危机对农民工群体的影响》,《东岳论丛》第7期。

托马斯、兹纳涅茨基,2000,《身处欧美的波兰移民》,张友云译,译林出版社。

王春光,2000,《新生代的农村流动人口对基本公民权的渴求》,《民主与科学》第1期。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春光,2006,《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王飞,2011,《调查称5800万留守儿童致农民工不愿外出打工》,《广州日报》2月16日。

王奋宇、李路路等,2001,《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从业模式·职业生涯·新移民》,北京出版社。

王微,2008,《农民工市民化转型中的惯习障碍》,《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小章,2009,《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第1期。

王晓毅,2002,《村庄里的外来人——农村到农村之间人口流动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障碍》,“民工流动:现状、趋势与政策”研讨会论文。

王艳华,2007,《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文贯中,2008,《现行土地制度需根本改革》,《经济观察报》3月7日。

文军,2001,《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第6期。

吴飞,2007,《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第6期。

吴飞,2009,《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兴陆、亓名杰,2005,《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谢桂华,2007,《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第5期。

徐静,2010,《八成农民工不愿变“非农”》,《广州日报》10月29日。

杨华,2012,《“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开放时代》第3期。

杨华、刘芝燕,2009,《农村吸纳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机制——对返乡农民工的一项调查》,《东岳论丛》第7期。

杨善华,2010,《“家本位”观念缓解代际关系》,《人民日报》7月29日。

于建嵘、陈志武,2008,《给农民土地永佃权可不可行?——于建嵘、陈志武对话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南方周末》2月4日。

袁松、余彪、阳云云,2009,《农民工返乡的生命历程——以湖北沟村为表述对象》,《青年研究》第4期。

袁亚愚主编,1994,《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四川大学出版社。

詹姆斯·C.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

张德元,2009,《试论农民工在城乡间流动的海绵效应》,《调研世界》第7期。

张富良,2003,《农民工:中国的新产业工人》,《重庆社会科学》第3期。

张艳玲、杜珂,2011,《户籍改革降温》,《新世纪》第11期。

张永丽、黄祖辉,2008,《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张玉林,2006,《“离土”时代的农村家庭——“民工潮”如何解构乡土中国》,载徐杰舜、许宪隆主编《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年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章铮,2005,《民工供给量的统计分析——兼论“民工荒”》,《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章铮,2006,《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7期。

赵树凯,1996a,《农民流动:内部成因和生活预期》,《农业经济问题》第10期。

赵树凯,1996b,《农民流动:基本判断和政策意见》,《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赵树凯,1998,《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赵新平、周一星,2002,《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赵延东、王奋宇,2002,《流动民工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民工流动:现状、趋势与政策”研讨会论文。

郑功成、黄黎若莲,2006,《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

郑广怀,2005,《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第3期。

郑路,2000,《生命历程的研究范式及其在中国的运用》,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鹭江出版社。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2006,《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第5期。

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课题组,2009,《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改革》第2期。

周大鸣,2000,《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周伦府,2009,《熟悉中的陌生——一位80后返乡农民工的社区体验》,《青年研究》第5期。

周其仁,2008,《试办“土地交易所”的构想——对成都重庆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议》,《中国科技投资》第8期。

周晓虹,1998,《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第5期。

周玉,2006,《制度排斥与再生产——当前农村社会流动的限制机制分析》,《东南学术》第5期。

朱力,2002,《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第6期。

Elder,Glen H.Jr.,1998,“The Life Course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 Richard M.Lerner(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ume 1: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New York:W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