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89

长沙走马楼三国竹简研究图书

A Study on the Bamboo Slips of Three Kingdoms in Changsha Zoumalou

SSAPID:101-5128-1271-20
ISBN:978-7-5097-4224-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经济和社会史的角度对已经发表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竹简部分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梳理户籍、师佐籍、吏民叛走籍等各类名籍以及乡吏等问题,揭示了这一时期临湘地区人口控制、手工业管理,以及基层胥吏活动等基层行政制度;二是分析了政府对钱、布、皮等财物的征收时间,复原账目形式,并进而讨论了财税征缴体系、流程和赋税性质等问题;三是通过对吴简中出现的公乘、士五、私家奴婢、邮卒、客等几种社会身份的定位,指出其相对于秦汉时期的变化。通过上述工作,比较全面地展示出孙吴前期长沙地区基层管理模式和社会阶层的变迁,为深入了解中国中古早期社会提供了帮助。

相关信息

丛书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作 者: 沈刚
编 辑:高雁;赵子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摘要

 前言

 Abstract

 后记

 第一篇 基层统治

  第一章 户籍文书的编制方式与格式复原

   一 先行研究成果析论

   二 吴简户籍文书的编制方式

   三 户籍简格式的复原

   四 相关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 竹简[壹]所见师佐籍格式复原及相关问题探讨

   一 师佐籍格式再探

   二 孙吴政府对师佐的管理

   三 师、佐及其生存状态

  第三章 “叛走”简剩义

   一 叛走者身份

   二 控制措施

   三 叛士限米

  第四章 乡、丘、里关系臆解

   一 先行研究成果述论

   二 丘与里的职能、性质及其与乡的关系

   三 丘形成问题发微

  第五章 “取禾”简解析

   一 取禾者身份

    1.大男

    2.县吏

    3.私学与新吏

    4.师佐

   二 取禾数量

   三 居在某丘

 第二篇 经济管理

  第一章 钱出入记录格式复原及相关问题探讨

   一 入钱记录格式复原

   二 钱月度收支账格式

   三 对钱出入记录相关问题的分析

  第二章 纳布记录析论

   一 吴简中所见布种类分析

   二 吴简中布的缴纳问题

   三 纳布记录格式复原

  第三章 入皮簿格式复原与相关问题探讨

   一 入皮簿的格式

   二 兽皮的缴纳时间、乡域和方式

   三 缴纳兽皮的性质

  第四章 库资管理问题

   一 库资的收纳与支出

   二 库资的统计和校验

    1.“已”字

    2.朱笔涂痕

    2.“中”字

   三 库存物品的折变

   四 缴纳频次的月度分布及库吏的称谓与身份

   五 余论

  第五章 “地僦钱”拾遗

   一 “地僦钱”格式补说

   二 “地僦钱”的性质

   三 “地僦钱”的征收和管理

  第六章 “具钱”“行钱”试解

   一 “行钱”“具钱”释义

   二 “行钱”与“具钱”的使用范围

   三 “行钱”与“具钱”并行的原因

 第三篇 社会身份

  第一章 诸吏问题

   一 先行研究述评——以诸吏释义与吏户问题为中心

   二 诸吏补说——从书写格式角度

    1.州吏

    2.军吏

    3.郡吏与县吏

   三 诸吏的身份与地位

  第二章 乡吏

   一 乡掾补说

    2.典田掾

    3.市掾

   二 乡吏身份

   三 乡吏的生存状态

  第三章 岁伍与月伍

  第四章 邮卒

  第五章 公乘与士伍

   一 公乘简出现的文书形式

   二 公乘与里

   三 士伍

   四 结语

  第六章 客

   一 政府控制诸类客解说

    (1)限佃客

    (2)僮客

    (3)给客

    (4)吏帅客

   二 私门养客

    (1)衣食客

    (2)太常客

  第七章 私奴婢剩义

   一 吴简户籍文书格式所见的私奴婢问题

   二 吴简中奴婢的身高记录问题

   三 对几件汉代奴婢文书的再探讨

本书主要以吴简中已经发表的竹简部分,特别是《竹简》[壹][贰][叁]部分内容为基础,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中涉及的社会经济史问题进行了探讨。(1)对孙吴时期临湘地区基层社会管理制度的研究。这一部分依据吴简提供的信息,对基层管理制度中的人口控制模式,农业、手工业等经济管理制度,以及基层政权的胥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户籍管理制度保留了秦汉以来的传统,分乡、里两级统计,但对手工业者单独立籍,严格管理,对于捕获的叛走者则强制变成国家依附民,受此时基层行政组织变化的影响,乡吏的构成、身份发生变化。(2)对财税征缴体系的研究。这一部分包括政府征收皮记录的考察;纳布记录的分析;钱出入记录格式的探讨;库资管理程序的分析;以及“地僦钱”“具钱”“行钱”的解释等几个方面。基本厘清了孙吴临湘地区地方财政的征收和流转方式:孙吴赋税的性质包括常税、横调、折变等,多集中在下半年,特别是在八九月份征收,与上计制度相协调,账目的具体形式包括原始凭证和月度、年度统计等。(3)对基层民众身份的研究。这一部分对吴简中出现的公乘、士五、私家奴婢、邮卒、客等几种社会身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秦汉时期存在的各种社会身份这时在本质已经发生变化:公乘等爵位仅具象征意义,客的依附已经合法化,奴婢具有人和财产双重属性,邮卒等变成了国家控制的特殊人口。

安部聪一郎:《试论走马楼吴简所见名籍之体式》,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编《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

陈连庆:《试论魏晋时代奴隶的农奴化问题》,《中国古代史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陈连庆:《孙吴的屯田制》,《中国古代史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陈连庆:《〈晋书·食货志〉校注 〈魏书·食货志〉校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

陈明光:《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官府仓库账簿体系试探》,《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

陈爽:《走马楼吴简所见奴婢户籍及相关问题》,载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陈爽:《走马楼吴简所见“吏帅客”试解》,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行书律令初论》,《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陈直:《两汉工人的类别》,《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6。

戴卫红:《长沙走马楼吴简中所见“直”、“禀”简及相关问题初探》,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〇〇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傅举有:《从奴婢不入户籍谈汉代的人口数》,《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

高大伦:《尹湾汉墓木牍〈集簿〉中户口统计资料研究》,《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

高凯:《从走马楼吴简看孙吴时期长沙郡的人口性比例问题》,《史学月刊》2003年第8期。

高敏:《秦汉赋税制度考释》,《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

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高敏:《论〈吏民田家莂〉的契约与凭证二重性及其意义》,《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高敏:《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之一》,《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高敏:《从嘉禾年间〈吏民田家莂〉看长沙郡一带的民情风俗与社会经济状况》,《中州学刊》2000年第5期。

高敏:《从〈长沙走马楼吴简·竹简·壹〉孙权时期赐爵制度实况》,《中州学刊》2005年4期。

高敏:《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看孙吴时期的口钱、算赋制度》,《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高敏:《走马楼吴简所见“调”的含义》,《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期。

高敏:《从〈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诸吏”状况看役吏制的形成与演变》,《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高敏:《吴简中所见“丁中老小”之制》,《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高敏:《关于嘉禾吏民田家莂中“州吏”问题的辨析》,《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高文:《汉碑集释》,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日〕宫川尚志:《六朝时代的村》,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中华书局,1992。

郭浩:《从汉“里”谈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的“里”和“丘”》,《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

韩树峰:《吴简中的口算钱》,《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韩树峰:《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师佐籍考》,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韩树峰:《走马楼吴简中的“真吏”和“给吏”》,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韩树峰:《论吴简所见的州郡县吏》,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韩树峰、王贵永:《孙吴时期的“给吏”与“给户”——以走马楼吴简为中心》,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2011。

郝树声、张德芳:《悬泉汉简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何兹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贺双非、罗威:《从走马楼吴简看汉、吴户籍制度的异同》,《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

侯旭东:《三国吴简中的“鋘钱”》,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侯旭东:《长沙三国吴简三州仓吏“入米簿”复原的初步研究》,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侯旭东:《吴简所见“折咸米”补释》,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侯旭东:《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乡”与“乡吏”》,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侯旭东:《走马楼竹简的限米与田亩记录》,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侯旭东:《长沙走马楼吴简“里”“丘”关系再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二十三辑),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2006。

侯旭东:《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贰]“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复原的初步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

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胡平生:《从走马楼简“创”字的释读谈户籍的认定》,《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2期。

胡平生:《〈长沙走马楼吴简〉第二卷释文校证》,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

黄今言:《秦汉江南经济述略》,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黄今言:《秦汉江南经济诸说》,《秦汉经济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日〕加藤繁:《中国稻作的发展——特别是品种的发展》,《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3。

蒋福亚:《〈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诸吏》,《文史哲》2002年第1期。

蒋福亚:《略谈吴国国有土地租佃关系制度化的原因——〈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研讨》,《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蒋福亚:《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蒋福亚:《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奴婢杂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蒋福亚:《吴简中的“士”和军屯》,《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蒋福亚:《吴简所见长沙的市场》,编委会编《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蒋若是:《秦汉钱币研究》,中华书局,1997。

金秉骏:《汉代乡里统治之变迁》,《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1期。

李均明、刘军:《简牍文书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李均明:《走马楼吴简会计用语丛考》,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李均明:《走马楼吴简“地僦钱”考》,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〇〇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李均明、宋少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肆]内容解析八则》,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李均明:《长沙走马楼吴简所反映的户类与户等》,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等编《华学》(第九、十辑)(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李明龙:《〈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账户词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6。

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

李天石:《从张家山汉简与唐律的比较看汉唐奴婢的异同》,牟发松等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

黎虎:《“吏户”献疑——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黎虎:《说“军吏”——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文史哲》2005年第2期。

黎虎:《原“吏民”之四——略论“吏民”的一体性》,《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黎虎:《说“给吏”》,《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

黎虎:《说“真吏”——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史学月刊》2009年第5期。

黎明钊:《聚族里居:读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

黎石生:《长沙市走马楼出土“叛走”简探讨》,《考古》2003年5期。

黎石生:《走马楼吴简所见“士伍”、“岁伍”、“月伍”考》,《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

廖伯源:《汉代郡县属吏制度补考》,《简牍与制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凌文超:《嘉禾吏民田家莂编联初探》,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〇〇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凌文超:《走马楼吴简两套作部工师簿比对复原整理与研究》,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〇〇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凌文超:《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2011。

柳春藩:《汉的封国食邑制》,《秦汉魏晋南北朝经济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柳春藩:《曹魏西晋的封国食邑制》,《秦汉魏晋南北朝经济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罗彤华:《汉代的流民问题》,台湾学生书局,1989。

罗威:《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在长沙地区的赋税剥削》,《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罗新:《吴简中的“督军粮都尉”简》,《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罗新:《监池司马简及相关问题》,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罗新:《吴简中的“作部工师”问题》,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

罗新:《也说吴平斛》,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罗新:《“真吏”新解》,《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

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齐鲁书社,1997。

孟彦弘:《吴简所见“事”义臆说》,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孟彦弘:《释“财用钱”》,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孟彦弘:《吴简所见的“子弟”与孙吴的吏户制——兼论魏晋的以户为役之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二十四辑),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出版,2008。

缪启愉:《四民月令辑释》,农业出版社,1981。

宁可:《汉代的社》,《宁可史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逄振镐:《秦汉手工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秦汉经济问题探讨》,华龄出版社,1990。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尚新丽:《西汉人口问题研究》,线装书局,2008。

沈刚:《张家山汉简所见基层官吏述略(五则)》,《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三辑),岳麓书社,2006。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

宋超:《吴简所见“何黑钱”、“僦钱”、“地僦钱”考》,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宋超:《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的“丘”与“里”》,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

宋超:《走马楼吴简中的“丘”与“里”再探讨》,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宋治民:《汉代手工业》,巴蜀书社,1992。

孙闻博:《走马楼吴简所见“乡”的再研究》,《江汉考古》2009年第2期。

唐长孺:《魏晋户调式及其演变》,《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

唐长孺:《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唐长孺:《魏、晋至唐官府作场及官府工程的工匠》,《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客和部曲》,《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吏役》,《山居存稿续编》,中华书局,2011。

汪小烜:《走马楼吴简户籍初论》,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王爱清:《秦汉乡里控制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王刚:《“行钱”辨》,《西安金融》2005年第4期。

王子今:《走马楼吴简的“入皮”记录》,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王子今:《走马楼简所见“邮卒”与“驿兵”》,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王子今:《走马楼简牍所见“吏”在城乡联系中的特殊作用》,《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王子今:《长沙走马楼吴简“地僦钱”的市场史考察》,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王子今:《走马楼简所见未成年“公乘”、“士五”》,《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四辑),岳麓书社,2007。

王素、宋少华、罗新:《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新的收获》,《文物》1999年第5期。

王素:《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三文书新探》,《文物》1999年第9期。

王素:《吴简所见“调”应是“户调”》,《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王素:《〈嘉禾吏民田家莂〉所见“己酉丘复民”性质初探》,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

王素:《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新材料与旧问题——以邸阁、许迪案、私学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

王素:《长沙吴简中的“月旦簿”与“四时簿”》,《文物》2010年第2期。

王彦辉:《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私奴婢的社会地位》,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九辑),三秦出版社,2004。

王彦辉:《田啬夫、田典考释——对秦及汉初设置两套基层管理机构的一点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王彦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汉代社会》,中华书局,2010。

王毓铨:《“民数”与汉代封建政权》,《莱芜集》,中华书局,1983。

魏斌:《走马楼所出孙吴贷食简初探》,《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二十三辑),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2006。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

吴海燕:《“丘”非“乡”而为“里”辨》,《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

吴荣曾:《秦的官府手工业》,《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

吴荣曾:《秦汉时的行钱》,《中国钱币》2003年第3期。

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

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

邢义田:《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读记》,《秦汉史论稿》,东大图书公司,1987。

徐世虹:《走马楼吴简户籍所见刑事制裁记录》,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二〇〇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

许倬云:《汉代家庭的大小》,《求古编》,新星出版社,2006。

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杨际平:《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调”——兼谈户调制的起源》,《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期。

杨生民:《汉代官、私工商业生产关系问题》,《杨生民经济史论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杨振红:《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杨作龙:《汉代奴婢户籍问题商榷》,《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2期。

于振波:《走马楼吴简中的限米与屯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于振波:《走马楼吴简中的里与丘》,《走马楼吴简初探》,台湾文津出版社,2004。

于振波:《走马楼吴简中的“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于振波:《略论走马楼吴简中的“户下奴婢”》,《船山学刊》2005年第3期。

于振波:《走马楼吴简习语考释》,《考古》2006年第11期。

于振波:《略论走马楼吴简中的户品》,《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于振波:《户人与家长——以走马楼户籍简为中心》,《走马楼吴简续探》,台湾文津出版社,2007。

于振波:《再说吴简中的丘》,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〇〇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于振波:《走马楼吴简赋税收支记录管窥》,“简帛研究”网站2008年7月8日。

于振波:《走马楼吴简师佐籍蠡测》,《汉学研究》24卷二期。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

张鹤泉:《汉明帝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张荣强:《说孙吴户籍简中的“事”》,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张荣强:《吴简中的“户品”问题》,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

张荣强:《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张荣强:《走马楼户籍简中的“中”字注记》,《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5期。

赵崇亮《吴简邮驿人员称谓补议》,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日〕中村威也:《从兽皮纳入简看古代长沙之环境》,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

中国简牍集成编委会:《中国简牍集成》(第六册),敦煌文艺岀版社,2001。

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

周振鹤:《从“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朱德贵:《长沙走马楼吴简商业税献疑》,《商业研究》2008年第12期。

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走马楼简牍整理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文物出版社,1999。

走马楼简牍整理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文物出版社,2003。

走马楼简牍整理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贰]》,文物出版社,2006。

走马楼简牍整理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文物出版社,2008。

走马楼简牍整理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肆]》,文物出版社,2011。

〔日〕佐藤武敏著,姜镇庆译《汉代的户口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研究室编《简牍学研究译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简 介:秦汉奴婢问题研究是秦汉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自20世纪30年代开展中国古代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后,该研究就较多地受到当时学术界研究氛围的影响,不少专家学者致力于探讨其数量、从事工作、生活待遇等问题,继而探讨秦汉社会性质。本书从简牍资料出发,按图索骥,系统探讨了秦汉奴婢的名称、来源、户口情况、放免及法律地位等问题,同时也对...

作者: 文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