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5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实证研究图书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Level of Natural Sciences Research in China

SSAPID:101-5127-3730-82
ISBN:978-7-5097-873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提出了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社会定义方式的理论和方法,对科研评价“质”和“量”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介绍了代表科研水平“质”和“量”的主要指标,以及国家自然科学研究水平评价的理论和指标;其次,介绍了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状况,并利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以各种软件为辅助,对我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吴彩丽
编 辑:张建中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N1 自然科学现状与发展

 附录1 基于ESI的高校中文名和英文译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一般界定

   1.1.1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概述

   1.1.2 “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概念界定

    1.1.2.1 自然科学研究的社会属性

    1.1.2.2 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社会定义方式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现代科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2.2 中国科研自主创新的时代需求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本书工作构想及量化研究方法

   1.3.1 本书工作构想

   1.3.2 量化研究方法

 第2章 科研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科研评价的可能性

   2.1.1 科学文献的作用

   2.1.2 科学研究“质”和“量”的评价

  2.2 科研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指标

   2.2.1 科研评价的基本理论

   2.2.2 科研评价的主要指标

    2.2.2.1 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

    2.2.2.2 应用科学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

     (1)科研人员流动比率

     (2)学科集中度指标

   2.2.3 国家自然科学水平的一般评价

  2.3 引证法作为科学评价局限性的实证研究*

   2.3.1 来源文献收录范围有限

   2.3.2 合著者的贡献难以体现

   2.3.3 引文研究存在即时效应

 第3章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3.1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队伍状况

   3.1.1 学生和教师的学科分布模式

   3.1.2 高校中各类职称的分布模式

   3.1.3 高校中导师的分布模式

   3.1.4 科研人员的年龄状况

   3.1.5 科研院所的人员状况

  3.2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经费状况

   3.2.1 不同学科类型的科研经费

    3.2.1.1 数学

    3.2.1.2 化学和生物

    3.2.1.3 物理

   3.2.2 大学的科研经费

   3.2.3 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科研经费

  3.3 中国科学研究的区域差异

 第4章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量化分析

  4.1 自然科学研究水平总体状况的量化分析

   4.1.1 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国际地位的量化分析

   4.1.2 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影响时效的量化分析

   4.1.3 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发表积聚现象的量化分析

   4.1.4 科研成果数量与科研水平的量化对比

  4.2 研究型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量化分析

   4.2.1 研究型大学的界定标准

   4.2.2 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

   4.2.3 研究型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量化评价

  4.3 其他科研机构科研水平的量化分析

   4.3.1 中科院科研创新水平的量化分析

   4.3.2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

  4.4 科研人员年龄与科研水平的量化分析

   4.4.1 科研人员年龄与科研水平相关性分析

   4.4.2 高水平科研人员年龄的量化分析

  4.5 自然科学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合作模式

   4.5.1 科学合作促进引文提升的理论基础

   4.5.2 合作与自然科学成果产出的关系

   4.5.3 自然科学高水平研究的合作模式*

    4.5.3.1 教授(副教授)+ 学生型团队

    4.5.3.2 院士(长江学者)+ 学生型团队

    4.5.3.3 纯学生型团队

    4.5.3.4 其他团队

   4.5.4 高创新成果国际合作的量化分析

 第5章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因素

  5.1 科学教育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1.1 初等教育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1.2 高等教育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1.3 考试制度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2 科研经费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2.1 科研经费与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具有相关性

   5.2.2 科研经费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影响的模式

  5.3 科研人员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3.1 领军人物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3.2 科学视野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3.3 博士生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3.4 人员职称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3.5 人员合作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4 政策环境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4.1 技术导向科研与基础研究的矛盾

   5.4.2 科研取向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4.3 学科发展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4.4 经济因素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4.5.1 经济和科技的关系

    5.4.5.2 经济危机与成果产出关系

   5.4.5 社会环境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5 科研文献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5.1 成熟科学参考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5.2 科学参考数量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5.3 科学参考质量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5.4 远期科研参考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5.5 科学参考产出图

  5.6 产学研合作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6.1 产学研合作对不同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6.2 产学研合作对科研院所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6.3 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驱动力来源

  5.7 基于论文的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学科分布模式研究

   5.7.1 数据获取和整理

   5.7.2 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学科分布模式

    5.7.2.1 区域产学研合作的文章数量按年份分析

    5.7.2.2 区域产学研合作文章数量大于10篇的学科分析

    5.7.2.3 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学科分布模式

    5.7.2.4 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学科集中度模式

   5.7.3 结论

    5.7.3.1 区域产学研合作学科数量丰富

    5.7.3.2 区域产学研合作学科集中度高

 第6章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

  6.1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经费的国际比较

   6.1.1 中国科研经费总额国际排名较高

   6.1.2 中国科研经费占GDP比例较低

   6.1.3 科研经费来源模式的国际比较

  6.2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人才的国际比较

   6.2.1 我国人才引进模式较单一

   6.2.2 我国对“科研人才”的界定较模糊

  6.3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国际比较

   6.3.1 我国自然科学成果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6.3.2 我国自然科学成果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6.4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

   6.4.1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比较

   6.4.2 我国高创新文章的国际合作比较

 第7章 提高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策略建议

  7.1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经费分配的建议

   7.1.1 提升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的比例

   7.1.2 协调配置各学科发展经费

   7.1.3 加大对科研人员的经费投入

  7.2 中国自然科学人才模式的建议

   7.2.1 加强人才引进和交流

   7.2.2 改变对人才理解的误区

  7.3 走出科研评价的误区*

   7.3.1 课题评审应适当向小概率课题倾斜

   7.3.2 重视低影响因子期刊的高质量文章

   7.3.3 学科领域内对权威趋同效应的规避

   7.3.4 走出科技查新报告的误区

   7.3.5 改变单一评价模式

  7.4 中国自然科学政策环境的建议

   7.4.1 明确大学基础科学研究的主体地位

   7.4.2 协调各类科研机构的科研政策

   7.4.3 创造人才自由合作和交流的大环境

   7.4.4 努力创造跨学科研究的科研环境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的结论

  8.2 研究的展望

 前言

 附录2 有关科技区域分布的科技部的原始数据

[1]刘郁,扬力行.科学技术的社会构成:风险与风险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1):48-52.

[2]张祖林.自然辩证法导论[M].宋剑耕,戴振飞,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9.

[3]D·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M].宋剑耕,戴振飞,译.北京:世界科学出版社,1982.

[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EB/OL].http://hi.baidu.com/5ygis/blog/item/53a82f82ffb93dbb6d811939.html,2008-04-02/2010-01-07.

[5]鲁兴启.综合的时代催生跨学科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2):85-89.

[6]费多益.风险技术的社会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2-89.

[7]Guston D.H. Between Politics and Science:Assuring the Integrity and Productivity of Research[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8]Guston D.,Keniston K. The Fragile Contract:University Science an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M]. 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4.

[9]陈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31.

[10]〔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1]〔澳〕布里奇斯托克等.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M].刘立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美〕托马斯·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纪树立,范岱年,罗慧生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13]陈文化.科学技术与发展计量研究[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14]李明德.美国科学技术述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15]〔美〕M·乔可斯基,L·弗莱特.科学质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16]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7]〔美〕Eliezer Geisler.科学技术测度体系[M].周萍,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18]赵乐静.如何看待科学界的同行评议[J].科学,1992,44(6):12-14.

[19]古继宝,梁斌.同行评议方式的比较[J].科学学研究,1997(2):90-95.

[20]蒋国华等.同行评议之路:科学计量学指标的应用[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38-49.

[21]Hefce. 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Consultation on the Assessment and Fun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Post-2008’2007[EB/OL]. http://www.hefce.ac.uk/pubs/hefce/2007/07_34/7_34.pdf[Accessed 2008-7-18].

[22]Rosenberg G. The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EB/OL]. http://www.ucl.ac.uk/ls/rioja/meeting/ppt/Graeme-REF-RIOJA-Jul2008.ppt[Accessed7-18 2008.

[23]石佾,史妍.科研量化评价的指标与排序——一次国际研讨会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1):31-33.

[24]刘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政策的四个里程碑[J].中国科技论坛,2008(10):3-5.

[25]Sirilli G. Innovation Indicato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J]. Scientometrics,1999,45(3):439-443.

[26]Westerheijden D.F. Innovation Indicato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Comments from a Higher Education Point of View[J]. Scientometrics,1999,45(3):445-453.

[27]Terry S. Orthodoxy and Innovation in Science:The Atomist Controversy in French Chemistry[J]. Minerva,1980,8(4):539-555.

[28]Alex R.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the Limits of Social Scientific Prediction[J]. Synthese,1993,97(2):161-181.

[29]Michael R.Koenraad,Debackere. Youth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The Role of Young Scientis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Field[J]. Scientometrics,1993,31(1):1-20.

[1]王英.跨越学科的智慧——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12.

[2]〔美〕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赵佳苓,顾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

[3]〔苏〕И.В.Маршакова.科学引文索引与科学前沿预测[M].赵云龙等,译.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2.

[4]刘则渊.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制度科学学科研评价与大学评价[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1.

[5]邱均平.信息计量学(四)第四讲:文献信息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4):315-320.

[6]邱均平.信息计量学(六)第六讲:文献信息作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6):475-480.

[7]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五)第五讲:文献信息词频分布规律——齐普夫定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5):396-397.

[8]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一)第一讲:信息计量学的兴起和发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1):75-80.

[9]Garfield E. Citation Analysis as a Tool in Journal Evaluation[J]. Science,1972,178:471-479.

[10]Garfield E. The Impact Factor[EB/OL]. http://www.isinet.com/isi/hot/essays/journalcitationreports/7.html.

[11]邱均平.大学评价与科学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3-67.

[12]乔迪.兰德决策[M].北京:天地出版社,1998.

[13]马费成.CSSCI与社会科学评价[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4):155-160.

[14]文庭孝.科学评价对信息管理学科发展的意义[J].图书情报知识,2005(2):9-10.

[15]张洋,周黎明.论信息管理与科学评价的互动关系[J].图书情报知识,2005(2):5-8.

[16]张蕊.信息管理方法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知识,2005(2):11-13.

[17]Ellison G.,Glaeser 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5):889-927.

[18]Martin Meyer. Tracing Knowledge Flows in Innovation Systems[J]. Scientometrics,2002,54(2):193-212.

[19]蒋国华等.同行评议之路:科学计量学指标的应用[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20]张其瑶.没有科学评价就没有科学管理:访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教授邱均平[J].评价与管理,2004(4):62-63.

[21]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九)第九讲:文献信息引证规律和引文分析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3):236-240.

[22]杨祖国,李文兰.中国专利引文分析研究[J].情报科学,2005(5):700-707.

[23]〔美〕Eliezer Geisler.科学技术测度体系[M].周萍,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4]Tantila Ahmed,Ben Johson,Charles Oppenheim,et al. Highly Cited Old Papers and the Reasons Why They Continue to be Cited.[J]. Scientometrics,2004,61(2):147-156.

[25]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EB/OL].http://gs.tju.edu.cn/xw/ybkw2000.htm.

[26]Ren Shengli,Rousseau R.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of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s[J]. Scientometrics,2002,53(3):389-405.

[27]〔美〕尤金·加菲尔德.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8]杜宝荣.科学引文索引及其使用方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

[29]〔美〕尤金·加菲尔德.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0]袁培国.引文在评价研究工作上的作用和引文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1998(1):75-79.

[31]刘作仪,陈晓田.科学研究评价的性质、作用、方法及程序[J].科研管理,2002(2):33-40.

[1]尚智丛.中国科学院中青年杰出科技人才的年龄特征[J].科学学研究,2007,25(2):228-232.

[2]王荣德.卢瑟福与诺贝尔科学奖“人才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3):71-78.

[3]刘俊婉.从诺贝尔奖现象看科学创造的特征[J].科学学研究,2009,27(9):1289-1297.

[4]〔美〕谢丽期·克拉马雷,〔澳〕戴尔·斯彭德.路特里奇国际妇女百科全书·精选本(下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诸大建.科学界的性别歧视[J].科学画报,1992(12):10-15.

[6]Long J.S. Measures of Sex Difference in Scientific Productivity[J]. Social Forces,1992,71:159-178.

[7]张非非.同行评议中性别歧视问题研究综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2):68-72.

[8]陈劲,贾丽娜.中外女科学家成功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24(supp.):353-360.

[9]杨丽,徐飞.中国科学院女性院士特征状况计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26(5):942-947.

[10]Yu Xie,Kimberlee A.Shauman. Women in Science:Career Processes and Outcomes [M]. 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1]董美珍.女科学家的科研风格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6):24-29.

[12]D·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M].北京:世界科学出版社,1982.

[13]马长柱,孔书荣.百年诺贝尔奖女科学家共性规律研究[J].天津市科教院学报,2005(6):13-14.

[14]Trower C.A.,Bleak J.L. Study of New Scholars.Gender:Statistical Report[Universities].Cambridge,MA: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EB/OL]. http://wwww.gse.harvard.edu/~newscholars/newscholars/downloads/genderreport.pdf,2004.

[15]岳洪江,张琳,梁立明.基金项目负责人与科技人才年龄结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2,23(6):100-106.

[16]欧阳锋.科学中的金钱和权力——兼谈版面费问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4):103-104.

[17]秦健.论数学观念对数学发展的作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3-5.

[18]郝苑.论科学的人文根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3):9-15.

[19]张继平.数学的发展和未来[EB/OL].http://www.cycnet.com/cysn/kijj/luntan/forum99/000929146.htm,2009.

[20].美国物理学会电子期刊[EB/OL].http://www.lib.tsinghua.edu.cn/NEW/PR.htm.

[21]叶金福,姜澄宇.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第5册)[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2]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3]肖广岭.我国高校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例多大为宜[J].中国科技论坛,2008(3):110-121.

[24]百度百科.西部大开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834.htm,2010.

[1]沈律.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理论——基于科技成果创新度评价的科学计量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21(2):205-209.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EB/OL].http://gs.tju.edu.cn/xw/ybkw2000.htm.

[3]袁培国.引文在评价研究工作上的作用和引文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1998(1):75-79.

[4]梁立明,谢彩霞,刘则渊.我国纳米科技研究力量的机构分布与地域分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9):67-72.

[5]〔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6]刘国钦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王战军.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李勇,闵维方.论研究型大学的特征[J].教育研究,2004(1):26-30.

[9]薛天祥,杨运鑫,李健宁.以学科评价为基础的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1):19-27.

[10]包玉红.大学分类与分型标准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2):21-22.

[11]王怀宇.教授群体与研究型大学[M].上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5.

[12]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13]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4]邱均平,孙凯.基于ESI数据库的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5):45-48.

[15]张凤,李宁,何传启.美英德法日五国的国立科研机构体制[M].科研管理,1999,20(1):79-86.

[16]Lehman C. Age and Achievement[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3.

[17]Pelz D.,Frank M.A. Scientists in Organizations:Productive Climate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M].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Michigan:Ann Arbor,1976.

[18]Bayer A.E.,Jeffrey E.D. Career Age and Research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of Academic Scientists[J]. Journal of Higher Eudcation,1997,48:259-282.

[19]刘洪.科学发展的自然增长分形论[J].科学学研究,1998(4):19-24.

[20]Levin S.,Stephan P.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ver the Life Cycle:Evidence for Academic Scientist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1,81(1):114-132.

[21]〔美〕科恩.科学革命史[M].杨爱华,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

[22]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周叶谦,冯世则,译.商务印书馆,1982.

[23]岳洪江,张琳,梁立明.基金项目负责人与科技人才年龄结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2,23(6):100-106.

[24]梁立明.科学计量学:指标·模型·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5]李江,姜明利,李玥婷.引文曲线的分析框架研究——以诺贝尔奖得主的引文曲线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2):41-49.

[26]齐曼,刘珺珺,张平.元科学导论[M].孟建伟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99.

[27]Westerheijden D.F. Innovation Indicato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Comments from a Higher Education Point of View[J]. Scientometrics,1999,45(3):445-453.

[28]Sirilli G. Innovation Indicato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J]. Scientometrics,1999,45(3):439-443.

[29]丁敬达,邱均平.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4):111-118.

[30]Herbertz H. Does it Pay to Cooperate A Bibliometric Case Study in Molecular Biology[J]. Scientometrics,1995,33(1):117-122.

[31]朱丽娟,李丽娜.科研合作计量指标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13,32(6):76-79.

[32]Beaver D. Reflections o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its Study:Past,Ppresent,and Future[J]. Scientometrics,2001,52(3):365-377.

[33]Fox M.F. Gender,Environmental Milieu,and Productivity in Science,In:ZUCKERMAN H.et al.(Eds),The Outer Circle[M].New York:W.W.Norton,1991.

[34]Melin G. Pragmatism and Self-Organization Research Collaboration on the Individual Level[J]. Research Policy,2000,29(1):31-40.

[35]莫里斯.道德风险理论与不可观测行为[M].张维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5-100.

[36]邬小撑.关于构建学术团队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2):38-40.

[37]Michael Rappa,Koenraad Debackere. Youth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The Role of Young Scientis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Field[J]. Minerva,1993,31(1):1-20.

[1]我国国际科技竞争力情况分析[EB/OL].K:/科学政策1/我国国际科技竞争力情况分析—2007年第8期.htm.

[2]李炎清.毕业论文写作与范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80.

[3]李明德.美国科学技术述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4]胡凡,李大光.大国的尊严[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226.

[5]乔际平.国外科学方法教育的某些借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49-53.

[6]李永梅.人的现代化——特殊教育现代化的本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9):126-130.

[7]张斌.小学教育资源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10.

[8]〔苏〕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26.

[9]〔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9.

[10]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2.

[11]班华.中学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86.

[12]赵海星,田浩.理想与现实的偏离——中国教育制度的选择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6):8-9.

[13]胡寅生,戚长福,肖云瑞.小学教师之友——学校教育与管理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20.

[14]陈秋仙.学习的自由与自觉:基础教育给予未来学术创新以多大可能?[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4):9-10.

[15]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2002:139.

[16]刘海,李洋修,王福安.大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45.

[17]程勉中.现代大学管理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2.

[18]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基于利益关系人的分析[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13.

[19]黄进.论网络文化条件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J].道德与文明,2007(5):73-75.

[20]〔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1]林金辉.大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与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32.

[22]黄进.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11.

[2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52.

[2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46.

[25]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34.

[26]〔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7]陈超.政府支持力度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影响——20所研究型大学为样本[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4):41-48.

[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网[DB/OL].http://npd.nsfc.gov.cn.

[29]Angela Hullmann. Measuring and Asse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J]. Scientometrics,2007,70(3):739-758.

[30]内森·罗森伯格.探索黑箱——技术、经济学和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1]Hajime Eto. Interdisciplinary Information Input and Output of a Nano-Technology Project[J]. Scientometric,2003,58(1):5-33.

[32]乔冬梅,李正风.中外基础研究资助规模、结构与方式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5):92-96.

[33]梁立明,谢彩霞,刘则渊.我国纳米科技研究力量的机构分布与地域分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9):67-72.

[34]高体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与论著产出的初步分析[J].科研管理,1999,20(6):68-70.

[35]马信等.浅析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关系[J].中国科学基金,2004(6):343-345.

[36]时鹏将,许晓雯,蔡虹.R&D投入产出效率的DEA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8-30.

[37]姜春林,王续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出管理学论文的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5,23(9):1345-1348.

[38]M·乔可斯基,L·弗莱特.科学质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39]余昕,王冬,韩楠等.发达国家科研投入效率初探——基于16个OECD国家纵列数据的统计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8):129-131.

[40]Thomas Heinze,Gerrit Bauer. Characterizing Creative Scientists in Nano-S & T:Productivity,Multidisciplinarit,and Network Brokerage in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J]. Scientometrics,2007,70(3):811-830.

[41]廖雅琪.美国研究型大学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6(3):68-70.

[42]陈子辰等.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34.

[43]〔澳〕布里奇斯托克(Martin Bridgstock)等.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M].刘立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4]Smart J.C.,Bayer A.E.Author. Collaboration and Impact:A Note on Citation Rates of Single and Multiple Authored Articles[J]. Scientometrics,1986(10):297-305.

[45]Cronin B.,Shaw D. Citation,Funding Acknowledgement and Author Nationality in Four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9,55:402-408.

[46]Cronin B.,Shaw D. Citation,Funding Acknowledgement and Author Nationality in Four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9,55:402-408.

[47]〔美〕尼古拉斯·雷舍尔.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吴彤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93.

[48]妙体君.教授贬值为哪般[N].瞭望周刊,2001(21):5-21.

[49]谢彩霞,刘则渊.科研合作及其科研生产力功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1):99-112.

[50]江海燕.2008年中国大陆科研机构在Science和Nature及其系列子刊发表论文统计[J].中国基础科学,2009(3):48-50.

[51]马建章,邹红菲.国际科研合作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捷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95-96.

[52]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55.

[53]李发福.技术导向的科技政策对我国基础研究的风险性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4):3-6.

[54]百度百科.学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Wc_KlYq6YuuetlE10Z-bXm-zXaK1fS9QCwnAEnSOSn71TUka2mAxZaQv1aMXGVt21fHTkka9Ozi6I2qpm3UL_,2016.

[55]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3(3):1-8.

[56]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26-207.

[57]鲍嵘.学科制度的源起及走向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2(4):102-106.

[58]〔美〕M·乔可斯基,L·弗莱特.科学质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70.

[59]经济危机将使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有所缩小[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e003430100cgt2.html.

[60]李建军.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六)——中国科学:亟需从规范走向创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6):1-2.

[61]胡凡,李大光.大国的尊严[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227.

[62]D.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M].北京:世界科学出版社,1982.

[63]Jiancheng Guan,YingHe. Patent-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the Chinese Science-Techonology Linkage[J]. Scientometrics,2007,72(3):403-425.

[64]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65]Tanzila Ahmed,Ben Johson. Highly Cited Old Papers and the Reasons why They Continue to be Cited.Part II.—The 1953 Watson and Crick article on the structure of DNA[J]. Scientometrics,2004,61(2):147-156.

[66]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67]C.Chen. Citespace 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Rrends and R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63.

[68]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9]植草益.产业组织理论[M].筑摩书房,1982.

[1]孙成权,张海华,王振新.美国政府研发投入与优先领域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6,(3):132-136.

[2]马万华.美国全球性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启示[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姜天明,肖御琦.摘取科学王冠之路(道德修养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225.

[4]武勤,朱光明.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22-126.

[5]刘贵华.论大学内部学术生态环境[J].中国农业教育,2002(3):3-5.

[1]查道林,储祖旺.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三大检索论文产出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08(9):62-65.

[2]胡建华.大学科学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9(4):1-4.

[3]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德国、法国卷)[M].高如峰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江莹.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中的源头作用[J].江苏高教,2002(2):61-63.

[5]陈子辰等.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37.

[6]刘鸿亮,杨超华.中国大学“泛行政化管理”模式与“量化考核”评价机制亟待改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101-102.

[7]杨琳.北大清华激情打造世界一流[N].瞭望新闻周刊,2002(51):12-23.

[8]王焱.学术价值尺度的严重扭曲——由“基金项目优先发表”想到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5):6-7.

[9]沈律.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理论——基于科技成果创新度评价的科学计量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21(2):205-209.

[10]殷朝晖.完善国家科研体制,促进研究型大学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41-43.

[11]肖广岭.大学科研的运行机制及大学在我国科技体系中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12):16-19.

[12]邵一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大学:国际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9-12

[1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英〕巴恩斯.局外人看科学[M].鲁旭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48.

[2]〔美〕默顿.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39.

[3]刘剑虹.大学教授:文化评价及其意义[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5):53-57.

[4]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324.

[5]〔美〕默顿.科学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2.

[6]刘秋华.科研不端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1):70-74.

[7]〔美〕M·乔可斯基,L·弗莱特.科学质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