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44

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图书

SSAPID:101-5118-9306-26
ISBN:7-80190-35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报告针对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评估现行的社会政策,研究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文库
编 辑:范广伟;崔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文库》总序

 《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编委会

 相关链接

 后记

 排斥与整合: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理论视角

  一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二 理论探讨

   (一)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

    1.城市青少年

    2.社会弱势群体

    3.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

   (二)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分类

    1.社会弱势群体的分类

    2.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分类及其不同类型的基本特征

   (三)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成因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设计的总体思路

    1.坚持以社会救助政策研究为重点的原则

    2.坚持各子课题研究相对独立的原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假设

    1.“社会排斥”假设

    2.“社会整合”假设

  四 研究结果与发现

   (一)从一般意义讲,青少年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的命题是成立的

    1.身心健康状况恶化

    2.就业人员中从事临时性工作(temporary jobs)和部分时间工作(part-time jobs)者增多,而从事固定工作(permanent jobs)和全日制工作(full-time jobs)的人数减少

    3.收入减少,低收入群体增加

    4.失业增加或大大超过总体失业水平

    5.贫困率高

   (二)青少年弱势群体面临不同的“社会排斥”,生存与发展状态堪忧

    1.与家庭生活相关的社会排斥现象

    2.与学校生活或教育相关的社会排斥现象

    3.与工作和职业相关的社会排斥现象

    4.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社会排斥现象

   (三)相关的社会政策在整合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四)在目前的社会保护政策或司法保护制度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五)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已引发了其他若干问题

  五 对策建议

   (一)在保持国民经济有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应特别重视社会公平问题

   (二)完善青少年法律政策,切实保障青少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实施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实现从生存扶贫到发展扶贫的转变

   (四)应当尽快建立立体、多层次的社会保护网络

   (五)强化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家庭保护,为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少年提供更为有效的家庭支持

 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与需求研究

  一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青少年的界定

    2.贫穷的界定

    3.需求/问题的界定

   (二)贫困家庭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

    1.关于贫穷或不利经济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的讨论

    2.解决贫困家庭青少年问题的策略研究——理论依据及行动策略

  三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式

   (三)资料收集方法

   (四)测量工具或量表

    1.问卷调查的分析

    2.普通心理健康量表和自尊量表

     (1)普通健康问题表(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2)自尊程度测量表(Self-esteem Scale)

  四 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经济压力

   (二)家庭居住环境

   (三)子女健康状况

   (四)教育支出与教育期待

   (五)日常交流

   (六)社会关怀与互助

  五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研究

  一 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及社会救助政策研究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目标

   (二)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三)课题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具体方法

     (1)个案访谈

     (2)文献研究

    3.需要加以说明的问题

  二 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研究

   (一)城市贫困大学生的标准

    1.生源地证明失效

    2.基本生活用品标准不清

    3.老师的感觉不可靠

    4.家庭人均收入的水分

   (二)城市贫困大学生分布不均匀

   (三)贫困给大学生带来全方位的影响

    1.学习

    2.生活

    3.娱乐

    4.人际交往

    5.就业与考研

    6.心理问题

  三 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政策研究

   (一)关于奖学金政策的研究

    1.优秀学生奖学金不能成为贫困生救助的主要措施

    2.国家奖学金政策需在实践中完善

     (1)国家奖学金名额太少,金额太高

     (2)学校在执行中的变通

     (3)名不副实

    3.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需进一步融入主体救助体系

   (二)关于学生贷款政策的研究

    1.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不断调整中发展

    2.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不平衡

     (1)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2)学校之间的不平衡

    3.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障碍是一种制度性障碍

    4.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需进一步创新

     (1)助学贷款风险准备金

     (2)生源地贷款

   (三)关于勤工助学政策研究

    1.在解困中发展自己——不同于其他救助政策的设计思路

    2.勤工助学政策执行的瓶颈——勤工助学岗的缺乏

    3.勤工助学政策的设计要符合贫困大学生的特点

     (1)勤工助学活动要符合贫困生心理特点

     (2)勤工助学活动要符合大学生知识型的特点

   (四)关于特殊困难补助及减免学费政策研究

    1.资助对象难以界定

    2.无偿补助政策的副作用

   (五)关于社会资助政策研究

    1.社会资助的分散性和多元性

    2.社会资助的不平衡性

  四 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政策评价及对策

   (一)对政策的评价及建议

    1.效益、效率、公平与政策评价

     (1)基于政策效益的评价

     (2)基于政策效率的评价

     (3)基于政策公正性的评价

     (4)基于政策回应度的评价

    2.青年政策的评价标准

   (二)现有政策体系的不足与完善

    1.信息不对称下的“模糊化操作”

    2.贫困生救助中的“贫富分化”

    3.系统合力的不足

     (1)政策的各个方面缺乏系统的有机整合

     (2)各政策在救助时间系统性上的不足

   (三)对政策过程的评价及改进

    1.政策议题确定

    2.政策的制定

    3.政策的执行

    4.政策监督与政策评估

   (四)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及制度创新

 城市残疾青少年社会保障问题评估报告

  一 国际社会对于残疾人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其发展过程

   (一)从“医学模式”到“人权模式”

   (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新进展

  二 中、美、日、印四国残疾人立法体系的比较

   (一)中、美、日、印四国残疾人立法体系一览

   (二)中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初步评估

    1.立法条文过于粗疏,操作性不高

    2.反对或禁止歧视残疾人的法律意义不强

    3.对于残疾人的福利保障缺少国家层次的硬性规定

    4.法律条文未能适应社会进步及时做出必要的修订

   (三)日本《障碍者基本法》的初步评价

   (四)美国《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的初步评价

   (五)印度《残疾人法案》的初步评价

   (六)部分部门法的初步评价

   (七)部分政府法规、文件、政策、行动计划等的初步评价

  三 残疾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特殊教育的点和面

   (一)特殊教育的总体状况:中日对比

    1.义务教育入学率

    2.初高中升学率

    3.高等教育升学率

    4.生师比

    5.班级人数

   (二)特殊教育的要素分析

    1.瓶颈制约:特教学校规模、在校残疾学生人数、生师比、班级平均人数

    2.随班就读面临的问题

    3.高中阶段的特殊教育问题

    4.残疾学生高中毕业之后的分流问题

    5.学前教育家庭支持系统严重不足

   (三)部分省市特殊教育调查的启示

    1.特教资源匮乏与浪费并存

     (1)相当数量的残疾儿童无法入学、随班就读吸纳的残疾学生“有教无类”

     (2)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辅助器具不足

    2.有组织的家庭教育支持严重缺乏

    3.残疾学生的社会融合问题有待重新审视

    4.残疾学生对正常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5.缺乏特殊教育整体推进的观念

  四 残疾青少年的就业问题:就业准备和就业实践

   (一)两个理论侧面:就业准备与就业实践

   (二)三种就业方式的统计数据

    1.全国范围的官方统计数据

    2.部分省市的官方统计数据

   (三)检点与批评

    1.按比例就业存在着一刀切、仿效特征显著、操作难度大等严重问题

    2.福利企业面临的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残疾人集中就业

     (1)税收优惠政策与实际征管措施之间的反差

     (2)福利企业经营主体的多样化与相关政策之间的矛盾

    3.个体就业或组织起来就业缺少多方面的条件

   (四)不同残疾类型的就业差异与残疾人就业歧视的深层次问题

   (五)就业意向的偏差:上海长宁初职的个案调查

   (六)最低生活保障金:两种变异结果

   (七)残疾青年的精神诉求:来自福利企业的报告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与政策评估研究*

  一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二 文献回顾

   (一)被寄养儿童及其需求

   (二)寄养家庭接纳孤残儿童的动机

   (三)家庭寄养的模式

   (四)家庭寄养的社会支持系统

   (五)家庭寄养的效果:有助于孤残儿童的发展

    1.寄养家庭的环境对孤残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影响

    2.家庭寄养有助于孤残儿童适应能力的发展

    3.家庭寄养可以使孤残儿童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获得显著进步

    4.家庭寄养有助于儿童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水平的提高

   (六)影响家庭寄养效果的因素

    1.可预见性的研究

    2.集中性研究

   (七)家庭寄养评估

    1.家庭寄养的目标评估

    2.家庭寄养评估的构成

    3.家庭寄养评估的功能

  三 研究设计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2.定量资料分析方法

    3.定性资料分析方法

    4.本研究的局限性

   (三)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深度访谈中被访问者的基本情况

     (1)23户被访问的寄养家庭的情况

     (2)7名被访问的家庭寄养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情况

    2.问卷调查中192户寄养家庭的基本情况

  四 研究结果

   (一)寄养家庭接纳被寄养儿童的动机

    1.同情这些孩子

    2.因爱心而养孩子

    3.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有闲暇时间照顾孩子

    5.当时挺好奇

   (二)寄养家庭的行动与经验

    1.照顾被寄养儿童的人员和数量

    2.对被寄养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情况

     (1)日常生活照顾

     (2)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3)引导式教育

     (4)用“土办法”训练

    3.培训被寄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情况

    4.寄养家庭对被寄养儿童的情感投入情况

    5.家长对被寄养儿童的希望

   (三)家庭寄养的社会支持系统

    1.社会支持的必要性

    2.社会支持系统的结构及其类型

     (1)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以专业性技术指导为主的工具性支持

     (2)亲朋好友和家人的情感支持

     (3)寄养家长之间的相互经验交流

    3.期望得到家庭寄养指导中心更多的工具性支持

     (1)延长培训时间

     (2)增加培训内容的难度

     (3)再增加一些关于脑瘫的康复知识

     (4)以示范的方式为主

     (5)提供一些康复器材

   (四)家庭寄养的效果评估

    1.促进了被寄养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协调发展

     (1)生理方面有所恢复

     (2)心理方面进步很大

     (3)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加强

    2.家庭寄养给寄养家庭带来的变化

     (1)家里变得更和睦了,也热闹了

     (2)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3)得到了认可与尊重

   (五)寄养家长的收养意向

    1.收养的动机

     (1)情感上的融合

     (2)担心孩子离开后得不到较好的照顾而希望收养

     (3)孩子基本正常,而且聪明可爱

     (4)觉得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太少

    2.收养的意愿

     (1)想收养年龄小一点的孩子

     (2)想收养一个小女孩

     (3)想收养一个正常的孩子

     (4)什么样的都无所谓

    3.收养孩子的主要顾虑

     (1)政策不允许

     (2)担心被寄养儿童的将来

     (3)担心被寄养儿童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4)家里经济条件太差

    4.家长对收养政策的希望与要求

   (六)对被访寄养家庭3照顾被寄养儿童的经历的情景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一)寄养家庭参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活动,是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

   (二)家庭寄养基本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孤残儿童照顾理念

    1.寄养家庭大部分寄养行为符合《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2.被寄养儿童在寄养家庭中得到了较好的照顾,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其需求满足程度较高

   (三)社会支持系统对寄养家长照顾被寄养儿童具有重要作用

   (四)从政策的执行、绩效和需求评估看,该项政策执行较好,成绩比较显著,满足了国家、寄养家庭和被寄养儿童三方的需求

   (五)家庭寄养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1.寄养家长的专业知识不足,对儿童需求的满足构成制约影响

    2.社会支持的力度有待加强

    3.缺乏科学的评估

    4.任意调离被寄养儿童,缺乏对寄养家庭的人文关怀

    5.政策宣传和送达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6.相关政策存在脱节现象,一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7.家庭寄养“一条龙”式服务可能对地方形成较大压力,配套政策尚待补充

  六 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快制定与《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相配套的政策法规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家庭寄养评估体系,加强对寄养家庭的管理力度

   (三)要不断完善对家庭寄养政策的评估,使家庭寄养工作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家庭寄养指导中心等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更加人性化地完成服务工作

   (五)吸引寄养家长更加积极地参加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组织的专门培训,更多地关注孤残儿童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

 普通城市流动知识青年群体研究*

  一 关于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说明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方法

  二 流动知青的生活状态

   (一)流动的根源

    1.因为读成人高教而成为流动知青

    2.因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而成为流动知青

    3.因为高校毕业分配(就业)不理想而成为流动知青

    4.因为其他与接受高等教育无关的原因而成为流动知青

   (二)艰难的求职过程

    1.起步阶段特别难,有的还被骗

    2.工作不稳定对有些人几乎成为常态

   (三)居无定所

    1.多人合住和居无定所是生活的基本形态

    2.居者有其屋是理想

   (四)时有时无的羁绊——户口

    1.户口对求职的影响

    2.户口对享受社会保险的影响

    3.户口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4.户口的价格

   (五)融入当地社会

    1.社会交往

    2.文化适应

   (六)浪漫而现实的情感体验

    1.单身但不是“贵族”

    2.已婚但并不安定

    3.未婚但是同居

    4.恋爱中的户口问题

    5.网络情缘

   (七)进取、拼搏、平和是生活的基调

    1.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平和现实的社会态度

  三 关于改善流动知青生存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对流动知青生存状态的基本判断

    1.该群体起源于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

    2.该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既得益于整个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成果,又受制于该变革在某些领域(如社会保障与户籍制度)的滞后

    3.该群体整体上呈现某种不稳定状态,并导致社会各界视其为临时性群体,从而使有关的政策性关照缺失

    4.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模式的进一步市场化,异地就业、流动性就业、到小城镇就业等现象会越来越普遍,从而导致该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并由非常态向常态转化、由边缘状态向主流状态转化

    5.该群体由于文化水准较高,其总体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较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但由于相关的制度建设的滞后,在某些方面又具有弱势群体的某些特征

    6.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该群体缺乏安全感

    7.由户口制度而派生的某种显性或隐性的社会歧视,使该群体成员经常在就业、婚姻等方面遭遇困难

   (二)有关政策建议

 待业大学生生存状态与就业对策研究

  前言

  一 待业大学生:失业青年中比重不大但格外引人注目的群体

   ——以同龄人口为比较对象,待业大学生比例大约为0.3%

   ——以城镇失业人口为比较对象,待业大学生比例为2.2%

   ——以城镇失业青年为比较对象,待业大学生比例大约为4.13%

   ——以当年度大学毕业生为比较对象,待业大学生约在8~10%之间

   ——大学生待业问题受到格外关注的原因

  二 待业大学生的生存状况、待业原因、心理状态与承受阈限

   ——“待业”但少有衣食之虞:多数待业大学生日常生活“有着落”

   ——待业不全是“无奈”:被动待业和选择性待业平分秋色

   ——焦虑与反思:待业大学生的心路历程

   ——对失业状态的承受阈限:4~6成待业大学生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感到不满,60%多的人可以接受半年以上的待业期,20%的人心理焦虑水平偏高

  三 待业大学生的社会态度、未来预期与职业价值取向

   ——社会态度:待业大学生对影响社会发展问题的看法比其他青年群体偏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更为审慎,但履行社会责任的觉悟与在业青年群体基本持平

   ——未来预期:待业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过上富裕生活的期待水平,介于在业青年与其他失业青年之间

   ——人生与职业价值取向:生存与发展需要并重,待业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高于其他失业青年,但个人本位的倾向同样十分明显

  四 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制约因素与推进对策

   ——妨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三大因素:高等教育模式滞后;就业市场支离破碎;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对薄弱,大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能力不适应

    1.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存在诸多不适应

    2.就业市场支离破碎,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就业成本

    3.生涯规划长期缺位,就业指导隔靴挠痒,大学生就业观念和职业适应能力存在明显缺陷

   ——推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可行性对策: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全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就业市场

    1.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推行全新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

    3.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城市青年失业群体现状及再就业扶持政策研究

  一 城市青年失业群体现状及政策研究概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标

   (二)我国城市失业青年群体的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二 我国城市青年群体的就业现状

   (一)我国城市青年失业问题回顾

   (二)当前城市青年群体的就业现状分析

    1.城市青年就业总体变动趋势

    2.城市青年就业结构变动趋势

   (三)城市青年失业群体的基本特征

    1.青年失业人数增长较快,占全部登记失业人员比重远超过50%

    2.青年失业低龄化趋势愈演愈烈

    3.高学历失业现象日益显现

    4.城市青年自愿失业问题突出

   (四)青年失业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1.造成国民经济效率和产出水平的巨大损失

    2.加剧社会不安定因素

  三 我国城市失业青年群体的现状研究

   (一)城市青年的失业成因

   (二)失业青年的技能及培训状况

   (三)失业青年的经济状况

   (四)失业青年的求职愿望与求职途径

   (五)失业青年再就业扶持情况

    1.就业政策了解程度

    2.就业政策扶持情况

   (六)失业青年精神状态调查

    1.社区参与

    2.人际交往及对失业的看法

    3.失业感受及社会心理支持

   (七)基本结论

    1.我国青年的就业状态呈现诸多特点

    2.造成青年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国家教育培训体系及个人素质等等

    3.劳动力市场运行有待进一步规范

    4.部分青年失业人员心理呈亚健康状态

  四 国外促进青年再就业扶持政策评价

   (一)国外治理青年失业问题的沿革及发展趋势

   (二)发达国家促进青年再就业的政策与实践

    1.加强青年失业者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将培训与就业联为一体

    2.推行青年就业计划,由政府采取经济补偿措施帮助青年人就业

    3.鼓励企业雇用青年失业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促进青年再就业中的作用

    4.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网络

    5.鼓励青年失业者自主创业

    6.为青年就业制定特殊的就业政策和法律

    7.积极与国际接轨,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共同促进青年再就业

   (三)国外促进青年再就业政策的评价及启示

    1.政府直接创造就业政策的有效性质疑

    2.公共就业服务多重目标之间的权衡

    3.对青年失业者立法保护的负面影响

    4.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五 我国促进青年再就业政策回顾及展望

   (一)我国促进青年再就业政策回顾及评价

    1.保障青年劳动者的就业权利

    2.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建立职业培训体系

    3.团中央:促进青年创业行动

    4.上海:用国际化模式解决青年就业危机

     (1)探索教育培训新途径

     (2)职业见习补贴计划

   (二)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展望及对策建议

    1.“十五”期间我国青年就业将面临四大矛盾

    2.对策建议

     (1)将青年就业政策纳入全面的就业战略,加强青年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社会和发展政策的联系

     (2)积极推动促进青年就业的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3)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就业的紧密衔接

     (4)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扩大青年就业机会

     (5)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帮助青年获得就业服务和帮助的机会

     (6)创造有利于促进青年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

    3.治理青年失业政策的基本实施原则

     (1)青年就业方案应设立明确目标

     (2)监测及评估青年就业政策与方案的实施效果

 城市青年农民工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一 103篇研究文献的基本情况

   (一)文献发表的年代

   (二)作者单位构成

   (三)学科视角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主题

  二 城市青年农民工流动的基本特征

   (一)流动方向上的反向阶梯性

   (二)流动动向上的季节性、自发性

   (三)流动行动的盲目性还是理性

  三 城市青年农民工流向城市的基本原因

   (一)总体成因: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

   (二)城市:拉力的形成

   (三)农村:推力的回应

   (四)城乡差距促使“拉”、“推”二力的相互作用

   (五)流动者的主观动机:以经济性动因为主

  四 城市青年农民工的弱势特征

   (一)遭遇到城市社会难以改变的偏见和歧视

   (二)受到较大的经济排斥,就业状态堪忧

    1.职业:行业集中,固定性弱

    2.就业方式:自创性强,亲友、同乡关系作用大

    3.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

    4.收入较低且不稳定

   (三)受到较大的社会排斥,民工实际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严重

   (四)受到较大的文化排斥,处于城市社会的文化边缘,面临较大的文化冲突

  五 弱势中的弱势——“双重弱势群体”

   (一)城市中的“打工妹”

    1.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低于城市男性农民工

    2.恋爱、婚育与性状态堪忧

    3.生活方式处于既非城市,又非农村的一种边缘状态

    4.城市的歧视与合法权益的剥夺

   (二)“第二代移民”

    1.现状综述

     (1)流动儿童即“第二代移民”的教育问题已经浮出水面

     (2)教育体制上的缺陷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形成

     (3)体制外教育模式:打工子弟学校的必然缺陷

    2.凸显的问题:教育不平等——包括入学机会不平等和就学质量不平等

    3.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二元城乡结构

    4.第二代移民的内心世界与发展展望

  六 青年农民工改变弱势性的两种方式——内部依赖与犯罪

   (一)由弱势性所带来的团体意识与组织体系:外来人口中的三种权威

   (二)犯罪——改变弱势性的极端方式

    1.犯罪比例增加,现状不容乐观

    2.犯罪原因分析

     (1)经济原因:追逐不当经济利益

     (2)心理原因:源自受歧视的压抑与对抗心理

     (3)文化原因:文化的冲突

     (4)制度上的保障缺陷与民工的自我拯救及团体意识

  七 城市青年农民工所带来的正负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整体角度——社会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动力

    2.流入地——城市方面:满足劳动力需求,填补岗位空白

    3.流出地——农村方面:资金、技术、文化的流入与农村现代化

    4.对群体自身:增加收入,提高技术,改变观念——“挣票子”与“换脑子”

   (二)消极影响

    1.整体角度——冲突、资源重负与社会问题

    2.流入地——城市方面:给城市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种种压力

    3.流出地——农村方面: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化与资源荒废及治安问题

   (三)一个重要的争论——“抢饭碗”还是“挣饭碗”的讨论

  八 相关政策与对策评析

   (一)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模式僵化,以“堵”为防,效率低下

   (二)改革前提:理清“堵”与“疏”的关系

   (三)几种可行的模式或思路

    1.市场化模式:建立统一、合法、高效的市场机制,消除城乡隔阂

    2.社区化管理模式

    3.政府引导的外来人口自我管理模式

    4.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模式

    5.回乡创业模式

    6.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模式

    7.培训青年农民工模式

   (四)专项解决方案

    1.关于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犯罪问题的解决

     (1)了解这一群体犯罪的特点是提出解决方案的前提

     (2)具体对策与方案

    2.关于“双重弱势群体”中打工妹问题的解决途径

     (1)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关注打工妹的婚姻状态

     (2)保障打工妹的合法权益

    3.关于“双重弱势群体”中“二代移民”问题的解决途径

     (1)当前民工子女就学的几种主要形式

     (2)几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研究

  一 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基本经验

   (一)外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基本经验

    1.外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2.外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的基本经验

    3.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的国际化趋势

   (二)中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的历史沿革

    1.新中国青少年法律特别保护制度概貌

    2.新中国青少年司法特别保护的历史与特点

     (1)少年法庭及少年案件诉讼程序

     (2)违法犯罪青少年处遇

  二 中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误区

    2.青少年法律与司法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有关青少年保护立法的指导思想

     (2)青少年法律与司法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上述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转型期的消极影响

     (1)转型期对人们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2)对经济生活消极影响的后果

     (3)转型期对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

    2.法制环境的局限性

    3.青少年自身法律素质不高

  三 国际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研究

   (一)国际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概述

    1.青少年权利保护的国际会议

     (1)国际人权大会

     (2)联合国青少年会议

     (3)区域性青少年会议

    2.青少年人权与发展的国际文件

   (二)国际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国际公约

    1.《儿童权利公约》

     (1)《儿童权利公约》的产生背景

     (2)《儿童权利公约》的主要内容

    2.《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3.《北京宣言》

     (1)《北京宣言》的诞生

     (2)《北京宣言》的主要内容

    4.《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

     (1)《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的产生背景

     (2)《行动纲领》的主要内容

    5.《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

     (1)《北京规则》和《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

     (2)《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的主要内容

    6.特殊领域的公约

   (三)国际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国际组织

    1.联合国

    2.其他国际组织

     (1)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组织

     (2)保护青年权利的国际组织

   (四)国际青少年法律与司法保护国际标准

    1.最大利益原则

    2.无歧视原则

    3.特殊保护原则

    4.尊重儿童原则

  四 完善我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的具体构想

   (一)构建以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为核心的新的青少年法学体系

    1.构建独立、全面的青少年权利体系

    2.进一步构建与完善我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体系

     (1)民事特别保护制度

     (2)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特别保护刑事法律制度

     (3)以青少年社会保障为主要规范内容的法律制度

     (4)预防与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法律制度

     (5)建构以专门机构、专业人员、专门立法为特征的独立的青少年法律与司法制度

    3.中国特色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的基本原则

   (二)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1.青少年福利模式选择与政策保障

    2.青少年犯罪问题

     (1)青少年犯罪

     (2)从法律层面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3)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

     (4)少年法院建设

     (5)青少年刑事诉讼程序特别保护制度建设

    3.流浪青少年及其救助

 中国青少年相关政策综述

  前言

   1.青少年的界定

   2.本文所讨论的政策的内涵和外延

  一 中国青少年的基本权利

   (一)规定中国青少年基本权利的相关政策

    1.中国所签订的相关国际公约中的规定

     (1)《国际人权宪章》

     (2)《儿童权利公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对青少年基本权利的相关规定

    3.其他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二)中国青少年基本权利的主要内容

    1.青少年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2.中国相关政策法规对青少年权利的特殊规定

  二 中国青少年司法保护政策

   (一)中国青少年司法保护的相关政策

    1.中国所签订的相关国际公约中的规定

    2.中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3.中国公检法的有关司法解释、意见和通知

    4.各省市相关的地方法律法规

   (二)中国青少年司法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

    1.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1)预防的基本原则

     (2)具体的预防措施

    2.少年犯罪后如何进行处置

     (1)基本原则

     (2)少年刑罚的适用

     (3)少年司法程序

    3.对被实行监禁处置的犯罪少年的权利的保护

   (三)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少年司法保护政策

    1.立法不足

    2.一些法律缺乏可操作性

  三 中国青少年教育政策

   (一)中国教育政策的发展

   (二)中国青少年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1.基础教育政策

     (1)幼儿教育政策

     (2)义务教育政策

     (3)普通高中教育政策

    2.高等教育政策

    3.职业成人教育政策

    4.民办教育政策

   (三)中国教育政策的不足和改进

    1.政策分类模糊

    2.非均衡性

    3.政策执行不力

    4.经费等相关问题

  四 中国青少年就业政策

   (一)中国青少年劳动就业的相关政策

    1.中国所签订的国际公约

    2.中国的劳动法律

    3.由劳动部或劳动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颁布的劳动行政规章

    4.各地方制定的地方性劳动行政法规和规章

   (二)中国青少年劳动就业政策的内容

    1.总的原则

    2.与劳动就业相关的服务型政策

     (1)对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相关政策

     (2)职业指导政策

     (3)职业介绍政策

     (4)劳动力市场管理政策

    3.对青少年劳动就业的特殊政策规定

     (1)准予就业的最低年龄规定

     (2)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3)孤儿的就业政策

     (4)残疾青年的就业政策

    4.对未成年人的劳动保护政策

    5.劳动合同相关政策

   (三)中国青少年劳动就业政策的不足和改进

    1.立法的不足

    2.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依然存在,就业服务明显不足

  五 中国青少年健康服务政策

   (一)中国青少年健康服务的相关政策

    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相关法律

    3.有关行政规章

   (二)中国青少年健康服务的政策内容

    1.主要目标

    2.青少年健康服务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青少年健康的家庭保护

     (3)青少年健康的学校保护

     (4)青少年健康的社会保护

     (5)青少年健康的法律保护

  六 中国青少年社会保障政策

   (一)中国青少年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

    1.国际公约

    2.中国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

    3.中国各部制定的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法规

    4.各地方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障法规

   (二)中国青少年社会保障政策的主要内容

    1.养老保险制度

    2.劳动报酬与福利政策

     (1)劳动报酬

     (2)福利

    3.失业保险管理制度

    4.医疗保险制度

    5.企业工伤保险制度

    6.生育保险政策

  结语

   (一)政策零散、不系统

   (二)政策还有许多盲点

   (三)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矛盾

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社会群体,也是社会之未来。在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过程中,一些青少年也沦为弱势群体,这一现实是严酷的,这一问题也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以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揭示了青少年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分析了弱势处境对这一群体的成长及社会秩序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对科学地认识青少年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阐明了我国青少年政策对青少年群体成长所起的社会保护作用,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对我国青少年社会政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该项研究成果资料丰富,分析深入中肯,值得一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思斌社会差别是社会分层的直接根源。城市青少年中出现弱势群体,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群体结构分化的结果,已对青少年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不良影响,乃至造成了伤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就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提出“问题”,并就此展开研究,体现了青年工作者真挚的人道主义关怀。透过这本研究报告,我们看到了课题组为了解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评估现行的社会政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所做的认真严肃的努力:课题组成员充分发挥各自拥有的专业知识特长以及敏锐的专业觉察、感知能力,发掘社会现象中所蕴含的“问题”,并对其展开体认、解析和说明;竭力为青少年弱势群体寻找广泛而有效的社会支持等等。全书11个报告,在与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相关的诸多方面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从这些报告中,我们感受到课题组成员对青少年弱势群体强烈的责任感和火一样的热情。我认为,该研究报告在研究青少年“社会问题”方面将显现积极的作用:把青少年中潜在的社会问题提升出来,成为公众议论的显性社会问题;引导人们发掘青少年中存在的更多的社会问题;促使更多的人对青少年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表示更多的关怀和奉献。我为这本研究报告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单光鼐

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2003,《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成文,2000,《社会弱者论》,时事出版社。

陈涛,陆玉林等,2000,《中国青少年政策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

郝银钟,2004,“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之九:“青少年法律与司法特别保护制度研究”。

陆士桢,宣飞霞,2002,“关于中国社会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青年研究》第7期。

陆学艺主编,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斌,2002,“市场推进下的中国城市弱势群体及其利益受损分析”,《求实》第5期。

卢德平,2004,“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之四:“城市残疾青少年社会保障问题评估报告——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

孙莹,周晓春,2004,“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之二:“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与需求研究报告”。

田华,2001,“论当代社会分化中的新生弱势群体”,《学术探索》第3期。

吴鲁平,1999,“优势群体,还是优先群体?——变动世界中青年社会地位的一种跨文化研究”,《青年研究》第6期。

吴鲁平,韩小雷,刘文斌,2004,“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之五:“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与政策评估研究——对北京大兴礼贤镇192户寄养家庭和7名工作人员的调查分析”。

吴鲁平,俞晓程,闫晓鹏,2004,“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之十:“城市青年农民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对现有105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

吴庆,2004,“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之三:“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研究”。

阎青青主编,2002,《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郑杭生主编,200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华,2004,“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之七:“待业大学生生存状态与就业对策研究”。

周拥平,高明华,2004,“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之六:“普通城市流动知识青年群体研究”。

程秋梅,陈毓文,2001,“中辍少年的复学适应:传统复学模式与另类复学途径之比较”,《台大社会工作学刊》第4期,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

黄俐婷,2003,“探讨青少年接受到的社会支持”,《社区发展季刊》第103期。

黄洪,2002,“青年失业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法:海外经验对香港的启示”,《青年研究学报》第10期。

黄洪,李剑明,2001,《困局、排斥及出路:香港“边缘劳工”质性研究》,乐施会。

韩明漠,王思斌,1997,《社会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陆士桢,1999,“青少年社会工作”,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陆士桢,2001,“中国儿童社会福利需求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6期。

罗致光,1994,“社会工作与社会科学理论的运用”,载周永新主编《社会工作学新论》,商务印书馆(香港)。

单光鼐,陆建华,1994,《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

孙健忠,1996,《台湾地区社会救助政策发展之研究》,时英出版社。

孙健忠,2002,《台湾社会救助制度实施与建构之研究》,时英出版社。

宋丽玉,2002,《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石丹理,2003,“‘社会资本’的概念分析及评论”,《青年研究学报》第11期。

石丹理,赖敏飞,2002,“不利经济环境与家庭:外地与本地研究的启示”,《青年研究学报》第9期。

唐钧等,2003,《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华夏出版社。

谭和平,1998,“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编制研究”,《心理科学》第21卷。

万育维,1996,《社会福利服务——理论与实践》,三民书局印行。

王思斌,2003,“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3期。

王顺民,1999,《社会福利服务困境、转折与展望》,亚太图书出版社。

魏运华,1997,“自尊的结构模型及儿童自尊量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

翁毓秀,2002,“台湾地区儿童与家庭救助政策——从美国社会福利改革谈起”,《社区发展季刊》第98期。

吴芝仪,李奉儒译,1995,《质的评鉴与研究》,巨流图书公司。

吴英章,1986,“成功地面对生活压力——生活变动的应变模式”,《张老师月刊》,17(5),台北。

薛成泰,2000,“台湾地区单亲户的贫穷:以1998年为例”,《台大社会工作学刊》第2期,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

曾华源,黄秀春,2003,“单亲家庭儿童的危险因子”,载《社区发展季刊》第102期。

张世雄,2001,“社会救助、新贫穷问题与多层次—多面向分析”,《社区发展季刊》第95期。

赵碧华,1995,“海峡两岸青少年福利政策与法规现况初探”,载《社区发展季刊》第72期。

郑丽珍,2001,“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的生活的研究——以台北市为例”,载《台大社会工作学刊》第5期,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

Belle,D.E.,1982,“The impact of poverty on social network and supports”.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5(4).

Becker,G.S.,1993,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irch,H.G. & Gussow,J.D.,1970,Disadvantaged children:health,nutrition and school failure. 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

Bolger,K.E.,Patterson,C.J.,Thompson,W.W. & Kupersmidt,J.B.,1995,“Psychosocial adjustment among children experiencing persistent and intermittent family economic hardship.” Child Development. 66.

Bradshaw,Jonathan,1972,“The concept of social need” in Gilbert,Neil & Specht (ed.),1974,Planning for social welfare,Clayton,Susan.

Brody,G.H.,Stoneman,Z.,Flor,D.,McCrary,C.,Hastings,L. & Conyers,O.,1994,“Financial resources,parent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parent co-care giving,and early adolescent competence in rural two-parent African-American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65.

Brooks-Gunn,J. & Duncan,G.J.,1997,“The effects of poverty on children:The future of children.” Children & Poverty,7(2).

Brooks-Gunn,J.,Duncan,G.J. & Aber,J.L.,1997,Neighborhood poverty.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Charles Zastrow,1996,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and social welfare,Brook/Cole Publishing Company.

Coleman,J.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

Coleman,J.S.,1990,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MA: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hrendorf,Ralf,1979,Life chances:approaches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uncan,S.W.,1994,“Economic impact of divorce on the children’s development:Current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23.

Dunn,William N.,1994,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2nd ed.N.J.:Prentice-Hall.Inc.

Douglas,J.W.,1964,The home and the school. London:MacGibbon & Kee.

Ge,X.,Conger,R.D.,Lorenz,F.O.,Elder,G.H.,Montague,R.B. & Simons,R.L.,1992,“Linking family economic hardship to adolescent distres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4).

George,V. & Howards,I.,1991,Poverty amongst Affluence: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nts,England:Edward Elgar.

Gibbs,J.T.,1986,“Assessment of depression in urban adolescent females:implications for early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6.

Goldberg,M.,1978,Manual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NFER.

Granovetter,M.,1981,“Toward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income differences.” In I.Berg (ed.),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labor market. Academic Press.

Gubb,W.N.,1999,“Lessons from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youth:Five precepts.” In OECD(ed.) Preparing youth for the 21st century:The transition from education to the labor market:Proceeding of the Washington D.C.Conference 23~24 February 1999.

Huston,A.(ed.),1991,Children in poverty:child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ston,A.C.,Mcloyd,V.C. & Coll C.G.,1994,“Children and poverty:Issues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 Child Development,65.

Jansson,B.S.,1994,Social policy:from theory to policy practice,2nd ed.Californi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Lempers,J.D.,Clark-Lempers,D. & Simons,R.L.,1989,“Economic hardship,parenting and distress in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60.

Mclanhan,S.S.,1985,“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pover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0.

Mclanhan,S.S. & Bumpass,L.,1988,“International consequences of family disrup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

Mclanhan,S.S. & Booth,K.,1989,“Mother-only families:Problem,prospects and politic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1.

Mcleod,J.D. & Shanahan,M.J.,1993,“Poverty,parenting a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37.

Mcleod,J.D. & Shanahan,M.J.,1996,“Trajectories of poverty,parenting a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8.

Mcloyd,V.C.,1989,“Soc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changing economy:The effects of paternal job and income loss on children.” American Psychologist,44.

Mcloyd,V.C.,1990,“The impact of economic hardship on black families and children:Psychological distress,parenting,and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62(2)

Mcloyd,V.C.,Jayarantne,T.E.,Ceballo,R.,& Borquez,J.,1994,“Unemployment and work interruption among African-American single mothers:effects on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socio-emotional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65.

Moore,K.A. & Stief,T.J.,1991,“Changes in marriage and fertility behavior:Behavior versus attitudes of young adults.” Youth and Society,22.

OECD(2000):From initial education to working life:marking transitions work. Paris:OECD.

Patterson,C.J.,Vaden,N.A.Griesler,P.C. & Kupersmidt,J.B.,1991,“Income level,gender,ethnicity,and household composition as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of peer companionship outside of school.”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2.

Putnam,R.D.,1993,Mar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ank,Mark R.,1994,Living on the edge:The realities of welfare in Americ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in,M.,1970,Problems in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poverty,in Peter Townsend(ed.) The concept of poverty. London:Heinemann.

Rosebberg,M.,1965,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New Jersey.

Rowntree,S.1901,Poverty:a study of town life. Macmillan.

Schiller,Bradley R.,1989,The economic of poverty and discrimination,Englewood Cliffs,CA:Prentice-Hall.

Sherranden,M.,1991,Assets and the poor:a new American welfare policy. New York:M.E.Sharpe,Inc.

Tilly,Chris and Randy Albelda,1994,“Family structure and family earnings:the determinants of earnings differences among types.” Industrial Relations,33(2).

Townsend,P.1979,Poverty in the United Kingdom.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Velez,C.N.,Johnson,J.& Cohen,P.,1989,“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selected risk factors for childhood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8.

Verhulst,F.K.,Akkerhuis,G.W. & Althaus,M.,1985,“Mental health in Dutch children: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72.

Werner,E.E.,1985,“Stress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children’s lives.” In A.R.Nicol (ed.),Longitudinal studies in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New York:Wiley.

Wilson,W.J.,1987,The truly disadvantaged:The inner city,the underclass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Zimmerman,S.L.,1988,Understanding family policy:theoretical approaches. Newbury Park,CA:Sage.

Zimmerman,S.L.,1992,Family well-being-the role of political culture. Newbury Park,CA:Sage.

冯国帧等,1999,“青海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纪姗尚,2000,“银行贷款是解决高校特困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高教研究》第3期。

蒋鸣和,1996,“经济转型中的教育部门:中国案例研究报告”,亚洲开发银行“亚洲转型国家社会部门研究”项目。

劳凯声,刘复兴,2000,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教育政策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李从松,2002a,“大学生贫困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教育科学》第4期。

李从松,2002b,“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及趋势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期。

李岚清,2003,《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松,1997,“武汉地区高校贫困生调查”,《社会》第11期。

厉以宁,1984,《教育经济学》,北京出版社。

谈松华,2000,“教育决策与政策研究”,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教育政策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王飞,韩贵秋,2000,“大连市6所高校贷学金情况的调查分析”,《教育与经济》第3期。

王幼芳,2002,“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及改革的思考”,《青年研究》第2期。

肖钢,黄巧荣,2000,“影响教育政策制定因素的分析”,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教育政策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许科红,1999,“高校特困生心理困扰的研究”,《青年研究》第10期。

杨四耕,2001,“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贯彻国家教育政策的政策学分析”,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教育政策评论2001》,教育科学出版社。

袁敬伟,董丁戈,1999,“高校生活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分析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第4期。

袁振国,2000,《中国教育政策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袁振国,2001,《中国教育教育政策评论2001》,教育科学出版社。

袁振国,周军,2000,“教育代价与教育决策”,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教育政策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曾满超,2000,《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国庆,1997,《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民选,1998,“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变迁及挑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研究》第2期。

张民选,1999,《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外安等,2001,“湖南高校特困生体育活动与体育消费的研究报告”,《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第6期。

赵海利,2003,《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钟宇平,陆根书,2002,“论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北京大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研讨论文集》。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2002,“北京市智力残疾人状况的调查”,《中国残疾人》第7期。

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2003,“残疾人劳动保障性就业探讨”,《中国劳动》第7期。

陈云英,1997,国家教委“九五”课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效果评估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甘昭良,2001,“对残疾人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探讨”,《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甘昭良,2003,“三类残疾人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问题与对策”,《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古念群,2002,“2001年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岗位问卷调查与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第5期。

郭小牧,2001,“多重残疾儿童综合性主题课程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第1期。

利里·戴森,张宁生译,1997,“小学残疾儿童的‘社会融合’研究:教师的期望和对其中关键因素的评价”,《中国特殊教育》第2期。

林胜,2001,“对福州高校残疾大学生的调查”,《青年研究》第10期。

林友华,2002,“从社会工作角度正视残疾人的社会问题”,《闽江职业大学学报》第3期。

林于萍,2000,“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刘少春,1997,“如何理解我国特殊教育中的人道主义”,《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刘岩华等,2000,“试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支持的组织系统”,《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罗秋月,2001,“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劳动》第8期。

孟宾,2002,“残疾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社会福利》第9期。

彭霞光,2000,“培智学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钱志亮等,2002,“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特殊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第1期。

邱卓英等,1997,“残疾人的消极工作行为及其矫正方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第2期。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2000,“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第1期。

孙喜斌,2000,“深圳市0~7岁六类残疾儿童普查分析”,《中国特殊教育》第2期。

覃海琪等,1997,“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调查报告”,《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汪海萍,2002,“特殊教育与残疾人的精神需求”,《中国特殊教育》第1期。

韦小满等,2001,“北京香港两地普小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随班就读态度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吴秀丽等,1999,“残疾人士的健康、心理和生活状况调查分析”,《疾病控制》第4期。

武晓艳,1998,“家庭因素与学习障碍儿童”,《中国特殊教育》第1期。

夏峰等,2003,“关于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专集》(内部资料)。

徐美贞,1999,“提高弱智学生的职前准备能力的研究报告”,《中国特殊教育》第2期。

杨素华,2001,“特教中专残疾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中国特殊教育》第2期。

姚传序,1999,“中度智力残疾学生劳动、劳动技术教育实验报告”,《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张登炎,2001,“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张洁华等,2003,“义务教育阶段中度弱智学生自助课程开发的研究报告”,《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张景华,2000,“南昌地区残疾学生职教毕业后就业状况的调查及思考”,《江西教育科研》第2期。

张宁生等,1997,“残疾儿童如何调适心路历程”,《心理科学》第20卷。

张宁生,1999,“残疾儿童父母心理压力问卷”,《中国特殊教育》第1期。

张艺,2002,“视力残疾幼儿早期教育的实验研究及其启示”,《中国特殊教育》第2期。

张永安,2002,“广东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初探”,《广东社会科学》第3期。

张玉兰等,1999,“弱智儿童三年特殊教育智商变化的初步探讨”,《河南预防医学》第6期。

赵清明等,2000,“关于轻度弱智学生的智力、自我监控能力和学习适应性行为障碍的调查研究”,《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2期。

赵树铎,1998,“盲、聋、启智学校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方案”,《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赵树铎等,1997,“天津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调查报告”,《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赵树铎等,1998,“三类残疾儿童劳动技术教育与就业状况的典型调查”,《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赵小瑜,2003,“福州城市社区残疾人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http://www.1203.org。

赵行良,1998,“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1期。

周卫等,1997,“上海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调研报告”,《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朱宁波,2001,“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形式之探析”,《中国特殊教育》第3期。

《中华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残疾人教育条例》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

《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社会福利企业招用残疾职工的暂行规定》

《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2000~2005年)》

《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6~2000年)》

《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1991~1995年)》

《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的通知》

《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1992年)》

《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

《200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以上文献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http://www.cdpf.org.cn/)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

《2002年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及分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以上文献见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edu.cn/)

《障碍者基本法》

《身体障碍者福利法》

《智力障碍者福利法》

《促进高龄者、身体障碍者便利利用的特定建筑物关联法》

《促进高龄者、身体障碍者乘坐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关联法》

《促进身体障碍者便利利用的通信、广播事业关联法》

《促进障碍者雇用关联法》

《障碍者雇用对策基本方针》

《特别儿童抚养补助支付关联法》

《学校教育法》

《盲校、聋校及养护学校幼儿部教育要领》

《盲校、聋校及养护学校小学部、中学部学习指导要领》

《盲校、聋校及养护学校高中部学习指导要领》

《障碍者对策新长期计划》

(以上法律文件见日本网站:http://www.houko.com)

《学习障碍(LD)、注意力缺陷/多动性障碍(ADHD)、高机能自闭症儿童特殊支援教育指导方针》

(见日本文部科学省官方网站http://www.mext.go.jp/b_menu/kensaku/index.htm)

《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修正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f 1990)

(见美国司法部官方网站:http://www.usdoj.gov/crt/ada/statute.html)

《1997年美国残疾个体教育法案修正案》(Idea 1997)(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of 1997)

(见美国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ed.gov/offices/OSERS/Policy/IDEA/the_law.html)

《新自由提案》(New Freedom Initiative)

(见http://www.hhs.gov/newfreedom/init.html)

《残疾人法案》(又名:平等机会、权利保护及充分参与法案)[The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Equal Opportunities,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Full Participation)Act,1995]

(参见印度政府社会正义与权益部下属“残疾人事务委员会理事长办公室”网站http://www.ccdisabilities.nic.in)

《国际人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盟约》(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盟约》(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儿童权利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消除对妇女各种形式歧视的国际盟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反对种族歧视的国际公约》(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自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World Programme of Action for Youth to the Year 2000 and Beyond)

《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World Programme of Action Concerning Disabled Persons)

《残疾人机会均等的标准规则》(Standard Rules on the Equalizat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以上文献见联合国官方网站:http://www.un.org/)

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2003,《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彼德·罗西等著,邱泽奇等译,2002,《项目评估:方法与技术》(第6版),华夏出版社。

陈刚,2002,“寄养家庭环境对孤残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中国社会报》。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树强,2003,“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日常生活的心路历程——以北京市15个案例为基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术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崔丽娟,秦茵,“家庭寄养儿童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载http://www.childrenandus.org/fosterage-j.htm。

崔丽娟,吴明证,2002,“寄养家庭属性对寄养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第4期。

崔丽娟,杨志勇,2002,“家庭寄养对孤儿社会成长作用的研究”,《心理科学》第1期。

段培芹,2002,“立足实际制定政策依据法规办实事”,《社会福利》第8期。

“儿童家庭寄养管理办法”调研组,2003,“‘儿童家庭寄养管理办法’调研总报告”。

冯立伟,苏建平,穆怀兰,2001,“解析儿童照料模式”,《民政论坛》第3期。

冯立伟,张克林,2002,“家庭寄养如何做到高起步”,《社会福利》第1期。

郭壁成,2001,“孤残儿童收养方式浅谈——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开展家庭寄养的探索与启示”,《民政论坛》第2期。

郭洪泉,2001,“家庭寄养程序与管理”,《民政论坛》第2期。

郭志刚,1999,《社会统计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何慕陶,万文鹏,“家庭疗法”,载http://www.widekast.com/xlzl/xlzlff/jiatlf.htm。

金洁,2001,“九十年代日本儿童福利事业的动向”,《民政论坛》第2期。

金云霞,王晨光,宋秀,马凤英,李亚萍,胡志林,2001,“农村家庭寄养儿童与福利院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测验结果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3期。

卡尔·帕顿等著,孙兰芝等译,2001,《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第2版),华夏出版社。

李宝库,“积极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全面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在全国家庭寄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载中华人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李彦林,“上海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回顾”,载http://www.childrenandus.org/fosterage-e.htm。

娄晓萍,“试论建立个性化、社会化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方式”,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卢亦鲁,2001,“他山之石——英国儿重福利工作考察报告”,《民政论坛》第4期。

鲁蓉芳,张诚学,林蕾,2002,“32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安置中断解析”,《社会福利》第8期。

陆士桢,2001,“中国儿童社会福利需求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6期。

罗伯特·葛路德,2002,“中国家庭寄养——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社会福利》第8期。

民政部,《中国孤残儿童的福利事业简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

南昌市社会福利院,2002,“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与评估”,《社会福利》第8期。

乔先华,于兆民,高娜,2003,“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以青岛胶州市张应镇东张应村养护基地为例”,《社会福利》第5期。

森重敏:“孩子和家庭环境”,载http://www.pep.com.cn/200301/ca124196.htm。

尚晓援,2001,“从国家福利到多元福利—一南京市和兰州市社会福利服务的案例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施德容,“完善孤残儿童照料体系,积极开展家庭寄养工作”,载 http://www.childrenandus.org/fosterage-c.htm。

汪庭馀,2003,“浅谈福利院儿童照顾模式转变”,《社会福利》第2期。

王晨光,金云霞,2001,“孤残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探索与研究”,《民政论坛》第3期。

王晨光,1999,“农村家庭寄养模式探讨”,《中国民政医学杂志》第2期。

王国钧,“寄养家庭对孤残儿童的生活教育”,载http://www.childrenandus.org/fosterage-29.htm。

王素英,2001,“从家庭寄养看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趋势”,《民政论坛》第2期。

王素英,2002,“加速发展的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社会福利》,第5期。

王素英,2002,“家庭养育模式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社会福利》第1期。

徐月宾,2001,“儿童福利服务的概念与实践”,《民政论坛》第4期。

许视珍,2003,“家庭式收养与集中供养”,《社会福利》第3期。

阎青春,2003,“关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专题研究报告”,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编《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200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善华,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银平均,2003,“寄养儿童的生理心理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云南昆明安宁市草铺农村家庭寄养儿童调查报告”,《社会福利》第1期。

昝飞,曾凡林,2001,“孤残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行为问题与寄养”,《中国特殊教育》第2期。

昝飞,曾凡林,2002,“家庭寄养和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心理科学》第5期。

曾凡林,季玉华,鲁蓉芳,2001,“寄养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状况调查”,《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曾凡林,2002,“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制定的基础”,《社会福利》第7期。

张喆,“新时期孤残儿童福利的保障需求”,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张诚学,“从专业社会工作视角看家庭寄养”,载http://www.childrenandus.org/fosterage-15.htm。

张凡,2002,“推进专业化发展提升家庭寄养水平——2002年孤残儿童养育与家庭寄养研讨会综述”,《社会福利》第7期。

张文彤,2002,《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章淑萍,鲁蓉芳,李玉山,2002,“家庭寄养工作专业评估体系框架构想”,《社会福利》第7期。

章淑萍,鲁蓉芳,张诚学,2001,“城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的探讨:上海的经验与启示”,《民政论坛》第6期。

赵锦云,2002,“建构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寄养新模式”,《社会福利》第1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颁布),http://www.mca.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公民收养子女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文件,1999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孤残儿童的福利事业简况》,http://www.mca.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992年颁布,1998年修改),http://www.mca.gov.cn。

国家教育部,《1998~2002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公报》。

济南、青岛、上海、沈阳、沧州待业大学生个案访谈资料。

山东城市失业青年调查原始数据,2003。

山东省城市青年状况调查原始数据,2003。

张华,2003,“1992~2002:中国青年就业态势与职业价值取向”,钱永祥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中国青年》专题报告之四,研究出版社。

张华,2002,“自主择业时代新学子的就业与创业”,《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第六章,文心出版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7,“中国青年社会政治心态”调查数据。

《中国劳动年鉴2002》,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

保罗·萨缪尔森,2003,《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译本),华夏出版社,7月版。

国际联络部青年就业与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2002,《问题·对策·实践——国外青年就业和再就业调研资料汇编》。

胡果,张旗,2002,“创业突围——共青团组织帮扶下岗青工再就业启示录”,《人民日报》,8月11日。

胡绳主编,1991,《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课题组,2003,“青年失业对职业教育的启示——基于上海闸北区失业青年的调查分析”,《教育发展研究》第8期。

昆嵛,2003,“唱响创业的青春之歌”,《人民日报》12月30日。

李春玲,1998,“城镇青年的就业状况与职业研究”,《青少年研究》第1期。

李春玲,1999,“1997~1998年中国青年基本状况”,《中国青少年研究》第3期。

李明甫,2001,“国外如何解决青年失业难题”,《环球劳动》第3期。

李培林,1998,“老工业基地的失业治理:后工业化和市场化”,《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正华,1998,“上海全面实施就业预备制度”,《人民日报》5月15日。

刘朱婴,2002,“低龄就业危机何在:上海拒绝‘三校生’”,《中国社会导刊》第12期。

钱明智,2000,“欧洲青年失业状况及其对策”,《江西省团校学报》第2期。

《人民日报》,2003,“发挥组织优势促进青年就业——共青团全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领导小组负责人答记者问”,《人民日报》6月15日。

孙连越,2003,“德法促进失业青年职业培训和就业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职业技术教育》第16期。

王云帆,2002,“上海失业青年见习计划”,《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5日。

吴森富,2003,“青年失业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青年研究》第1期。

薛阿明,2003,“上海市社区青年就业问题的思考与分析”,《青年研究》第5期。

杨宜勇,2004,“两种经济体制下的就业特征”,3月24日,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2938。

翟秀文,1998,“国外解决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综述”,《经济经纬》第2期。

赵勇,1998,“国外青年失业对策及启示”,《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

《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2004年4月26日,新华网。

http://www.calss.net.cn/2003/2/2314.htm

Brian E.Becker and Stephen M.Hills,M.,1980,“Teenage Unemployment:Some Evidence of the Long-Run Effects on Wages”,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Vol.15,No.3,354~372.

David Nuemark and Mary Joyce,2001,“Evaluating School-to-Work Programs Using the New NLSY”,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Vol.36,No.4,666~702.

Gardecki,Rosella and David Neumark,1998,“Order from Chaos:The Effects of Early Labor Market Experiences on Adult Labor Market Outcomes”,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51,No.2,299~322.

Katherine M.O‘Regan and John M.Quigley,1996,“Teenage Employment and the Spatial Isolation of Minority and Poverty Households”,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Vol.31,No.3,692~702.

Lisa M.Lynch,1989,“The Youth Labor Market in the Eighties:Determinants of Re-employment Probabilities for Young Men and Wome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71,No.1,37~45.

Martyn Andrews and Steve Bradley,1997,“Modeling the Transition from School and the Demand for Train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Economica,Vol.64,No.255,387~413.

Richard Breen,1992,“Job Changing and Job Loss in the Irish Youth Labor-Market:A Test of a General Model”,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8,No.2,113~125.

Robert D.Mare,Christopher Winship and Warren N.Kubitschek,1984,“The Transition from Youth to Adult:Understanding the Age Pattern of Employment”,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0,No.2,326~358.

Robert Kaestner,1996,“The Effect of Government-Mandated Benefits on Youth Employment”,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50,No.1,122~142.

Torild Hammer,1997,“History Dependence in Youth Unemployment”,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13,No.1,17~33.

曹庭讲,2001,“‘候鸟式’运动的影响极其疏导——对‘民工潮’的再认识”,载《党政干部论坛》第11期。

陈军,2003,“解决工程款拖欠维护社会稳定”,载《建筑》第3期。

陈勇,罗维堂,张双林,2000,“胜利村里的打工族——关于汉川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研究”,载《青年研究》第3期。

程深,1997,“发挥社区非正式组织作用是搞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有效途径——以河南省洛阳市关林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为例”,载《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池子华,1998,“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载《社会学研究》第4期。

丛韧,1997,“为打工妹撑起一片艳阳天”,载《妇女天地》第9期。

段建平,2001,“从农村到城市:外出务工青年的社区定位”,载《江西社会科学》第2期。

冯英,1999,“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及提高素质的建议”,载《河北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第4期。

傅镛堃,2001,“福建省流动人口管理现状与对策”,载《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郭丕斌,陈红,陈建斌,顾元勋,1999,“民工潮与系统协作”,载《理论探索》第3期。

郭晓敏,赵昌文,1998,“民工潮效应分析与对策”,载《经济纵横》第7期。

韩宝庆,段碧春,段碧华,2002,“进城务工青年犯罪问题探析”,载《中国青年研究》第2期。

韩福国,1999,“‘民工潮’和城镇就业的两难选择”,载《晋阳学刊》第4期。

何瑞林,1999,“论当前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农民谋财犯罪”,载《社科纵横》第5期。

胡苏云,赵敏,1997,“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研究”,载《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胡伟略,1997,“中国人口流动及‘民工潮’若干考察分析”,载《人口与经济》第4期。

胡英,2001,“从农村向城镇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载《人口研究》第6期。

黄晨熹,1999,“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与社区化管理”,载《人口研究》第4期。

黄晨熹,1998,“试论农民工进城打工与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关系”,载《市场与人口分析》第1期。

黄春红,2002,“‘民工潮’给农村社会带来的问题及对策——广西巴县黄村个案透析”,载《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第5期。

黄京平,石磊,2000,“试论入世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载《法学论坛》第2期。

黄立,1999,“流动人口犯罪的十大特点”,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5期。

黄美珠,1997,“厦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的探讨”,载《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黄润龙,杨来胜,潘金洪,尹勤,2000,“女性流动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载《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1期。

黄润龙,杨来胜,2000,“我国流动人口基本态势研究”,载《西北人口》第4期。

蒋忠,柏跃斌,1998,“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思考”,载《江西教育科研》3月。

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课题组:“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总报告”,2003年9月。

孔维军,2001,“论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载《广西社会科学》第1期。

李江涛,1999,“流动人口对广州社会的适应程度调查”,载《岭南学刊》第3期。

李强,2002,“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李强,2003,“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爽,1997,“重新看待‘民工潮’”,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10期。

李王鸣,1997,“改革开放后中国流动人口迁移机制研究”,载《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期。

林成策,1997,“我国人口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载《人口战线》第1期。

刘德骥,郑国玺,李新,1997,“四川民工输出和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对策”,载《社会科学研究》5月。

刘观海,2001,“福州市外来人口现状与管理对策的思考”,载《福州党校学报》第3期。

刘凯,2002,“民工潮——中国法制的一种入径”,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4期。

刘倩,2001,“户籍制度背后:打工妹生存状态及社会心理”,载《中州学刊》第6期。

刘铁,1998,“流动人口管理与维护社会治安”,载《学术交流》第6期。

刘伟,2002,“我国转轨时期‘民工’问题的特殊性”,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6月。

刘汶蓉,2003,“直面大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失效”,载《城市管理》第1期。

刘小荣,卢建新,2002,“浅论农村人口流出地的社会治安——流动人口问题研究的新视角”,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

刘雪道,陈江洪,2000,“粤北农村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载《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第2期。

刘应杰,1999,“透析流动人口促进社会稳定——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现状与对策”,载《中央社会主义学报》第3期。

刘玉,方洋,晏德光,2001,“都市里的吉普赛人——对武汉市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调查”,载《青年研究》第6期。

鲁小彬,2002,“日趋‘理性选择’的进城务工青年”,载《当代青年研究》第3期。

吕绍青,张守礼,2001,“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载《战略与管理》第4期。

罗登华,2002,“成都市外来人口的特点及管理模式的转变”,载《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罗霞,王春光,2003,“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载《浙江社会科学》第1期。

麻国安,2000,《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中国方正出版社。

闵员根,1998,“当今民工潮下加强‘跟踪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发展思路——从南昌县麻丘镇创办‘跟踪教育学校’说起”,载《江西教育科研》3月。

宁越敏,1997,“90年代上海流动人口分析”,载《人口与经济》第2期。

盛昌黎,1998,“浙江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调查分析”,载《人口与计划生育》,第5期。

石金平,游涛,2002,“外来人口犯罪,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载《北京统计》第7期。

史文龙,1998,“浅谈进城民工的道德趋向及其引导”,载《道德与文明》第4期。

四川省政协学习委员会课题组,1997,“关于四川进城民工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载《理论与改革》第5期。

宋传勇,王森,单淑明,2003,“如何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载《中国劳动》第6期。

苏志霞,1999,“流动人口的‘消费’功能初探”,载《消费经济》第3期。

孙红玲,2001,“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载《教育科学》第1期。

谭深,1998,“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致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载《社会学研究》第6期。

唐贵忠,1999,“城市外来人口犯罪根源及治理对策”,载《西北人口》第1期。

同钰莹,2001,“对外来打工妹生活状态的分析与思考”,载《西北人口》第2期。

王春光,2000,“新生代的农村流动人口对基本公民权的渴求”,载《民主与科学》第1期。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载《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大贤,2000,“农村打工青年进城后的机遇”,载《青年研究》第8期。

王大中,2003,“流动人口与警力配置”,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第4期。

王芳,程茂金,王红,2003,“探索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模式”,载《中国公共卫生》第1期。

王菊芬,1999,“上海市流动人口未婚先孕妇女的性行为,避孕方法使用以及怀孕结果选择”,载《人口研究》第1期。

王树新,巴巴拉·安德森,陈华,刘金云,1998,“西藏拉萨市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载《人口与经济》第6期。

王义,许姗姗,郭开怡,2003,“流动人口自组织及政府管理对策探究”,载《社会学研究》第6期。

王玉叶,2002,“民工‘自我救济式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思考”,载《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报》第5期。

魏月霞,1998,“进城务工青年犯罪的心理分析与对策”,载《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吴森富,2003,“广东省流动人口人口素质结构和年龄结构研究”,载《南方经济》第6期。

项飚,1998,“东镇民工系列调查之一:起点和流动”,载《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肖金军,2001,“流动人口犯罪研究综述”,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谢维和,1998,“城镇中青年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载《青年研究》第2期。

邢凯,2000,“关于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载《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

叶健夫,彭启鹏,黄春红,刘建民,钟作勇,2003,“广东流动人口研究”,载《南方人口》第1期。

弋振立,王保平,1999,“关于流动人口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载《警学法学》。

殷京生,2003,“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保障机制创新研究”,载《广西社会科学》第2期。

余舰,吴树琴,胡建余,林军燕,1997,“我国部分地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调查报告”,载《教育研究》第9期。

俞德鹏,陈智慧,汪海军,1999,“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城市外来民工犯罪”,载《浙江社会科学》第2期。

袁雯,徐长乐,2001,“经济发展稳定期上海市流动人口研究重点与管理模式的思考”,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S1。

袁熹,2000,“清初明末北京的外来人口分析”,载《北京社会科学》第2期。

袁岳,王欣,张守礼,1997,“北京外来人口中的三种权威及其影响”,载《战略与管理》2月。

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4期。

张继焦,2000,“外出打工者对其家庭和社区的影响——以贵州为例”,载《民族研究》第6期。

张谦元,2001,“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治理”,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第4期。

张庆五,1998,“中国流动人口现状”,载《当代亚太》第7期。

张铁道,赵学勤,2002,“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载《山东教育科研》第8期。

张兴杰,王骝,2001,“论‘民工潮’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载《经济体制改革》第4期。

张友文,2002,“流动人口犯罪主体预防对策”,载《云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

赵小明,2001,“对‘民工潮’问题的若干思考”,载《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

赵学勤,2001,“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研究”,载《教育科学研究》第2期。

郑立新,朱嘉铭,田佩玲,陈勇,宋玉杰,陈咏诗,2000,“广州流动人口未婚青年女工生殖健康高危因素分析”,载《南方人口》第2期。

中国青研中心,团中央权益部调查组,1999,“1999年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载《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重庆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1,“外出民工道甘苦——对重庆农民外出务工状况的调查”,载《调研世界》第10期。

周兢,2002,“关注‘民工’的社会地位与问题”,载《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周拥平,1998,“北京市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就学状况分析”,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2期。

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甄峰,张伟,2001,“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载《地理学报》第5期。

朱正贵,陈苏兰,1998,“农村流动人口婚育问题刍议”,载《人口学刊》第1期。

祝东春,1998,“论民工‘回乡创业潮’”,载《湖南经济》第7期。

宫晓冰主编,2002,《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培训教程》,中国检察出版社。

康树华,200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若干问题研究”,《政法学刊》第1期。

陆士桢,宣飞霞,2002,“关于中国社会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青年研究》第7期。

苗有水,2001,《保安处分与中国刑法发展》,中国方正出版社。

莫洪宪,康均心主编,2001,《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及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

佟丽华,2001,《未成年人法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佟丽华,2001,“对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学研究的反思”,《政法论坛》第6期。

吴宗宪等,2003,《非监禁刑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温小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中诸多问题之探讨”,《中国刑事法杂志》第47期。

姚建龙,2002,“少年司法制度概念论”,《当代青年研究》第5期。

朱胜群编,1976,《少年事件处理法新论》,三民书局。

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2,《预防闲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究报告》,中国档案出版社。

Dean J.Champion,2001,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imited,London.

阎青青主编,2002,《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郑杭生主编,200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成文,2000,《社会弱者论》,时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