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1

参与式发展干预中的权力与制度图书

Power and Institution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SSAPID:101-5069-3007-09
ISBN:978-7-5097-8934-6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在发展领域,项目是行使资源配置、推进发展进程、落实发展规划的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手段。但具体某个项目能否产生预计的效果,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既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因素,也包括项目本身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更受到项目中的各利益相关者的能动性影响。本书通过权力和制度视角的考察,描绘了项目中各利益相关者能动性过程的基本逻辑。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中国
作 者: 毛绵逵
编 辑: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自序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综述

   1.1.1 传统发展思想及其演变

   1.1.2 “参与”概念的提出:对传统发展思想及实践的反思与批判

   1.1.3 参与概念的多层次性与参与式发展

   1.1.4 参与式发展的权力、制度与文化批判

  1.2 研究框架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视角及分析理论

   1.2.5 技术路线

   1.2.6 研究内容

  1.3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1.4 社区背景介绍

  1.5 融入社区

   1.5.1 进入社区

   1.5.2 建立信任

   1.5.3 资料收集

 第二章 胜利乡的参与式发展干预

  2.1 胜利乡参与式发展干预的历程

  2.2 重点案例选择

  2.3 重点案例及案例村介绍

   2.3.1 羊山村

    1.基本情况

    2.发展历程

    3.托牛所

    4.牲畜银行

   2.3.2 牛背屯

    1.基本情况

    2.发展历程

    3.仔猪繁殖项目

   2.3.3 新村屯

    1.基本情况

    2.移民搬迁与荒山承包

    3.修建沼气池和滚动资金项目

    4.整改行动

  2.4 参与式发展项目的影响

   2.4.1 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2.4.2 非生计影响

 第三章 多中心制度结构

  3.1 参与与分权:多中心制度结构理论综述

   3.1.1 制度的概念及内涵

   3.1.2 参与:一种特定的制度安排

   3.1.3 多中心制度结构:参与与分权治理的制度路径

  3.2 参与式项目的多中心制度结构与参与空间变化

   3.2.1 项目定位及性质的制度化

   3.2.2 项目申报制度及参与空间

   3.2.3 项目审批制度及参与空间

   3.2.4 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及参与空间

   3.2.5 项目人员及物资管理制度与参与空间

  3.3 多中心制度结构的单中心化和无中心化

   3.3.1 多中心制度结构的单中心化

   3.3.2 多中心制度结构的无中心化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多中心权力结构

  4.1 权力及权力结构的理论综述

   4.1.1 社会结构理论的变迁

   4.1.2 社会结构的权力本质

   4.1.3 权力资源说:对权力及权力结构概念的反思和重新定义

    1.能力视角的权力观

    2.影响力视角的权力观

    3.关系视角的权力观

    4.结构主义权力观

    5.后结构主义权力观

    6.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7.权力资源说

  4.2 项目层面的多中心权力结构:干预与权力结构变迁

   4.2.1 干预与权力结构变迁

   4.2.2 多中心权力结构中的权力主体及其权力边界分析

    1.课题组

    2.乡政府

    3.村组干部

    4.农户

  4.3 权力流动的总体路径

  4.4 项目决策中的权力流动

  4.5 社区内部的多中心扁平权力结构

   4.5.1 对社区权力结构的研究综述

   4.5.2 多中心扁平权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4.5.3 多中心扁平权力结构模型的特征

    1.权力主体的多样性特征

    2.权力主体之间联系的强弱性,由联系的内容和频度决定

    3.权力主体之间联系的数量和强弱决定其在权力分配格局中的真实地位

    4.权力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属性及其规则体系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5.权力主体的异质性及相互转化性

   4.5.4 社区内部多中心扁平权力结构形成的现实基础

    1.绝对小农经济形态使农户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并存

    2.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化和收入差异的出现,使乡土社会结构出现分层和分化

    3.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浸入,使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由传统礼俗关系向货币关系转型,社区由整体格局向松散格局转型

    4.乡土社会中的集权治理与分权治理并存

    5.传统家族或宗族影响力逐渐减弱,传统社会力量和社会秩序以新的组织形式逐渐复苏

  4.6 社区内的权力流动

  4.7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权力的话语表达

  5.1 话语与权力的理论综述

   5.1.1 话语的概念

   5.1.2 福柯思想中的权力、知识与话语

   5.1.3 发展干预中的话语权与话语霸权

  5.2 发展干预中的制度性话语

   5.2.1 正式制度

   5.2.2 非正式制度

  5.3 发展干预中的行动性话语

  5.4 新村屯滚动资金案例中权力的话语表达与话语权的争夺

  5.5 小结与讨论:作为口号的参与

 第六章 非匀质性信息对称与权力结构均衡

  6.1 信息对称与权力结构均衡

  6.2 非匀质性信息对称及其特征

  6.3 滚动资金案例中的非匀质性信息对称

   6.3.1 牛背屯

   6.3.2 新村屯

   6.3.3 羊山村

   6.3.4 综合分析

  6.4 参与:权力均衡的技术手段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参与及权力的终结

  7.1 作为技术手段和口号的参与

  7.2 权力的结构化与结构的权力化

  7.3 讨论:参与与权力的终结?

   7.3.1 对“参与式”理论科学性的讨论

   7.3.2 关于“参与式本土化”与“本土化的参与式”的讨论

   7.3.3 关于参与的可持续性问题的讨论

   7.3.4 参与是否意味着权力的终结*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2000,《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陈幽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2000,《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

埃斯科巴,2001,《权力与能见性: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发明与管理》,卢思骋译,载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

艾尔·巴比,2005,《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彼得·布劳,1988,《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

班努里,2001,《发展与知识的政治:现代化理论在第三世界发展中的社会角色的批判诠释》,陈耀波、刘传伟译,载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

卜长莉,2003,《“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第1期。

长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1998,《长顺县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

长顺县统计局,2007,《领导干部手册》。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戴维·波普诺,1999,《社会学》(第10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丹尼斯·朗,2001,《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丹尼斯·K.姆贝,2000,《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道格拉斯·C.诺斯,199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

德尼·古莱,2008,《残酷的选择:发展理念与伦理价值》,高铦、高戈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杜赞奇,1994,《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淡卫军,2008,《“过程—事件分析”之缘起、现状以及前景》,《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第6期。

弗兰西斯·福山,1998,《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

富永健一,1988,《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董兴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

范今朝,2004,《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从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互动关系论中国现当代的行政区划改革》,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风笑天,2001,《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尔哈特·伦斯基,1988,《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关信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高鉴国,2002,《美国社区权力结构的研究方法》,《社会》第8期。

郭毅、朱扬帆、朱熹,2003,《人际关系互动与社会结构网络化——社会资本理论的建构基础》,《社会科学》第8期。

郭正林,2005,《农村权力结构的民主转型:动力与阻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郭正林,2001,《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贺雪峰,2001,《论村级权力结构的模化——兼论与村委会选举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贺雪峰,2001,《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关于村庄性质的一项内部考察》,《社会学研究》第2期。

胡春阳,2005,《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

黄琦,2007,《公共危机的地方多中心治理机制及其构建》,硕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

纪程,2006,《话语视角下的乡村改造与回应——以山东临沭县为个案(1941~2005)》,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贾春增主编,2000,《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太军,2004,《村庄权力结构研究综述》,《文史哲》第1期。

景秀艳、曾刚,2006,《从对称到非对称:内生型产业集群权力结构演化及其影响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第10期。

柯武刚、史漫飞,2000,《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

康晓光,1999,《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

孔飞力,1990,《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罗德里克·马丁,1992,《权力社会学》,丰子义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李汉林、渠敬东,2002,《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林艳,2004,《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社会学研究》第3期。

李强,2004,《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

李小云主编,2001,《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李小云主编,2005,《普通发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林荣日,2006,《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以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

林毅夫,2000,《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毅夫,2005,《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钰、徐锦贤,2006,《对“橄榄型社会结构”一说的反思》,《学海》第6期。

卢现祥,2003,《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中国发展出版社。

鲁品越,2003,《货币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哲学动态》第8期。

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2000,《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迈克尔·曼,2002,《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曼瑟尔·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曼瑟尔·奥尔森,2005,《权力与繁荣》,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20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2000,《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米歇尔·福柯,1997,《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米歇尔·福柯,2003,《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第2版),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米歇尔·福柯,2003,《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第2版),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马戎,2007,《“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尼克拉斯·卢曼,2005,《权力》,瞿铁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2005,《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等译,华夏出版社。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2004,《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帕森斯,1988,《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青木昌彦,2001,《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乔纳森·波特、玛格丽特·韦斯雷尔,2006,《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与行为》,肖文明、吴新利、张擘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任俊英,2006,《典型报道的话语分析——从福柯的视点出发》,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

沙莲香,2000,《“己”的结构位置——对“己”的一种释义》,《社会学研究》第3期。

司考特·罗泽尔、李建光,1992,《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村干部经济行为》,经济管理出版社。

宋时歌,2005,《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宋一夫、施德福,2002,《论社会结构的对称与非对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宿胜军,1997,《从“保护人”到“承包人”》,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

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孙立平,1994,《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1期。

孙立平,1996,《“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第5期。

孙立平,2006,《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秋、陈朋,2006,《二元政治权力结构的运行:特征、现实基础及其变革》,《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第3期。

涂尔干,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仝志辉、贺雪峰,2002,《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维特根斯坦,1996,《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

威廉姆·奥斯威特,1999,《哈贝马斯》,沈亚生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沃勒斯坦,2001,《发展是指路明灯还是幻象?》,黄燕堃译,载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

王汉生,1994,《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构成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8期。

王力雄,1998,《溶解权力:逐层递选制》,明镜出版社。

王铭铭,1997,《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铭铭,1997,《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思斌,1991,《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王思斌主编,2003,《社会学教程》(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先明、魏本权,2006,《“近五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史学月刊》第3期。

王照东,2006,《政治文明视野中的权力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韦森,2004,《比较制度分析:一个法律、伦理、文化和语言的综合比较视角》,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义。

魏治勋,2004,《论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合法性分析范式——对杜赞奇“权力文化网络”的批判性重构》,《求是学刊》第6期。

吴猛,2004,《福柯话语理论探要》,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

吴业苗,2002,《转型期乡村权力结构的分化与互动》,《社会》第10期。

吴毅,1998,《村治中的政治人——一个村庄村民公共参与和公共意识的分析》,《战略与管理》第1期。

夏光,2003,《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谢立中主编,1998,《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谢岳,2000,《权力的流变: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政治话语》,《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2期。

徐国普,2007,《转型期乡村权力结构的特征及其影响》,《社会主义研究》第2期。

许宝强,2001,《发展、知识、权力》,载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

约翰·斯科特,2007,《社会网络分析法》,刘军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严海兵,200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新变化的政治分析》,《江淮论坛》第4期。

杨大春,1998,《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善华,2000,《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第3期。

杨善华、赵力涛,1996,《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中社区秩序的重建:制度背景下的“农户-社区”互动结构考察》,《社会学研究》第5期。

叶本乾,2005,《村庄精英:村庄权力结构的中介地位》,《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叶敬忠,2005,《参与式林业规划过程中的利益相关群体分析》,《绿色中国》第12期。

曾国华,2004,《宗族组织与乡村权力机构——赣南和粤东两个村镇个案的研究》,《思想战线》第1期。

张建君,2005,《政府权力、精英关系和乡镇企业改制——比较苏南和温州的不同实践》,《社会学研究》第5期。

张静,1998,《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乃和,2004,《社会结构论纲》,《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张其仔,2001,《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云超,2005,《权力话语的另类表述——福柯权力哲学思想探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

张正锋,2006,《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张仲礼,1991,《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章红燕、苏明、叶敬忠主编,2004,《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论与创新:中德财政合作林业发展项目的理念与方法》,中央编译出版社。

赵敦华,2001,《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1997,《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周大鸣、杨小柳,2004,《社会转型与中国乡村权力结构研究——传统文化、乡镇企业和乡政村治》,《思想战线》第1期。

周建国,2005,《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周锡瑞,1998,《中国地方精英与支配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1期。

周耀东,2003,《公开讲话话语中的权力》,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

周怡,2000,《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怡,2006,《寻求整合的分化:权力关系的独特作用——来自H村的一项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周怡,2004,《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永坤,2005,《权力结构模式与宪政》,《中国法学》第6期。

朱琦,2002,《社区结构与权力分布》,《社会》第8期。

朱启才,2004,《权力、制度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

朱源,2005,《社会结构分析方法新论:以结构单位为起点》,《社会科学辑刊》第5期。

邹静琴,2003,《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权力结构及其功能》,《社会主义研究》第6期。

左停、齐顾波、钟兵仿,2003,《关于农民参与式技术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载左停、李小云、齐顾波主编《技术发展与农民参与》,中国农业出版社。

Amartya Sen. 1999.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Knopf.

Andrea Cornwall. 2004. “Spaces for Transformation?Reflections on Issues of Power and Difference in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 In Participation:form Tyranny to Transformation?Exploring New Approaches to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edited by Samuel Hickey and Giles Mohan. New York:Zed Books Ltd.

Bill Cooke and Uma Kothari,eds. 2001. Participation:The New Tyranny?. New York:Zed Books Ltd.

Britha Mikkelsen. 1995. Methods for Development Work and Research: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Chambers,R. and J.Jiggins. 1987. “Agricultural Research for Resource-Poor Farmers.” Part1:“Transfer-of-Technology and Farming Systems Research.”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ion and Extension 27:35-52.

Chambers,R. 1997. Whose Reality Counts?Putting the First Last. London:Intermediate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Conway,G.R. 1985. “Agricultural Ecology and Farming Systems Research.” In Agricultural Systems Research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edited by Reminyi,J.V.,pp.43-59. Canberra:Australi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David Mosse. 2005. Cultivating Development:An Ethnography of Aid Policy and Practice. London:Pluto Press.

David Simon. 2002. “Postmodernis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mpanion to Development Studies,edited by Vandana Desai and Robert B.Potter.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scobar,A. 1995. Encountering Development: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Third World.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rances Cleaver. 2001. “Institutions,Agency and Limitations of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to Development.” In Participation:The New Tyranny?edited by Bill Cooke and Uma Kothari. New York:Zed Books Ltd.

Giles Mohan. 2001. “Beyond Participation:Strategies for Deeper Empowerment.” In Participation:The New Tyranny?edited by Bill Cooke and Uma Kothari. New York:Zed Books Ltd.

Giles Mohan. 2002.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In The Companion to Development Studies,edited by Vandana Desai and Robert B.Potter.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obel,A. 1998. “Process,Perception and Power:Notes from ‘Participatory’Research in a Zimbabwean Resettlement Area.” Development and Change 29:277-305.

GTZ. 1991. Where There is No Participation. Eschborn:Deutsche Gessellschaft fur Technische Zusammenarbeit.

Glyn Milliams. 2004. “Towards a Repoliticization of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Political Capabilities and Spaces of Empowerment.” In Participation:form Tyranny to Transformation?Exploring New Approaches to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edited by Samuel Hickey and Giles Mohan. New York:Zed Books Ltd.

Janelle Plummer and John G.Taylor,eds. 2004.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 UK:Earthscan.

Janelle Plummer and John G.Taylor. 2004. “Key Factors and Processes Affecting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edited by Janelle Plummer and John G.Taylor. UK:Earthscan.

Janelle Plummer and John G.Taylor. 200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China.”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edited by Janelle Plummer and John G.Taylor. UK:Earthscan.

John G Taylor. 2004. “The Context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edited by Janelle Plummer and John G.Taylor. UK:Earthscan.

James D.Sidaway. 2002. “Post-Development.” In The Companion to Development Studies,edited by Vandana Desai and Robert B.Potter.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ulian Gonsalves et al.,eds. 2005.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A Soursebook. Volume 1:Understanding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nada:IDRC.

Kiely,R. 1999. “The Last Refuge of the Noble Savage?A Critical Account of Post-Develop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 h.11(1):30-55.

Liu Jinlong,Wu Junqi,Yuan Juanwen and Zhou Pidong. 2004. “Enhanc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Participatory Forestry Management in China.”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edited by Janelle Plummer and John G.Taylor. UK:Earthscan.

Li Ou,Tim Zachemuk and Han Yong. 2004. “Participatory Irrigation Management:Promoting Community-Based Water User Associations in the Piyuan Canal Rehabilitation Project.”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edited by Janelle Plummer and John G.Taylor. UK:Earthscan.

Marcus Power. 2002. “Theories,Strategies and Ideologi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Companion to Development Studies,edited by Vandana Desai and Robert B.Potter.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sse,D. 1994. “Authority,Gender and Knowledge:Theore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ractice of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25:497-526.

N.Nelson and S.Wright. 1995. “Participation and Power.” In Power and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Theory and Practice,edited by N.Nelson and S.Wright,pp.1-18. London:Intermediate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Norman Long. 2001. Development Sociology-Actor Perspectiv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Qiu Sun. 2007. Rebuilding Common Property Management: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Based Nature Resource Management in Rural Guizhou,China. PhD-Thesis,Wageningen University.

Ren Xiaodong,Zhao Yaping,Su Yufang and Xu Wei. 2004. “Building Capacity within Communities,Participatory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outhwest China.”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edited by Janelle Plummer and John G.Taylor. UK:Earthscan.

Ronnie Vernooy. 2005. “The Quality of Participation:Critical Reflections on Decision Making,Context and Goals.” In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A Soursebook. Volume 1:Understanding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Julian Gonsalves et al. Canada:IDRC.

Rahnema,M. 1992.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Dictionary:A Guide to Knowledge as Power,edited by W.Sache,pp.116-131. London:Zed Books.

Samuel Hickey and Giles Mohan. 2004. “Towards Participation as Transformation:Critical Themes and Challenges.” In Participation:form Tyranny to Transformation?Exploring New Approaches to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edited by Samuel Hickey and Giles Mohan. New York:Zed Books Ltd.

Uma Kothari. 2001. “Power,Knowledge and Social Control in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In Participation:The New Tyranny?edited by Bill Cooke and Uma Kothari. New York:Zed Books Ltd.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1993.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dana Desai and Robert B.Potter,eds. 2002. The Companion to Development Studi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Sache et al. 1992. The Development Dictionary:A Guide to Knowledge as Power. London:Zed Books.

Zhang Lanying. 2004. “Building Government Capacity:The Collaborative Hengxi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Rural Reconstruction.”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edited by Janelle Plummer and John G.Taylor. UK:Earths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