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2

北京财经发展报告(2017~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Beijing Fis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2017-2018)

SSAPID:101-5050-7605-27
ISBN:978-7-5201-2883-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总报告聚焦北京市财政收支、财税制度改革、财政形势预测等现实问题,对2017年北京市的财政总体特征和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细致深刻的分析研究与总结,并对2018年北京市财政收支形势以及改革趋势进行了预测;专题报告聚焦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对现代化首都圈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政协同、转移支付、产业转移、北京企业“走出去”、雾霾治理、生态补偿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晓涛 李向军
编 辑:关少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总报告

  北京财经发展:现状、问题与前景

   一 2017年北京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一)经济增长

     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经济运行整体平稳

     2.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3.工业产值增速回升,产业高端化趋势明显

     4.生产者价格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全年通货膨胀压力较小

    (二)收入分配

     1.居民可支配收入继续较高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2.工资性收入是居民主要收入来源

     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超过八成

    (三)居民消费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继续放缓,消费以用类商品为主

     2.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稳步上升,居住支出所占比重最大

     3.物价水平整体稳定,居住成本上升最为显著

     4.消费者信心指数全年处于高位

    (四)金融投资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股份制企业成为固定资产投资主力军

     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萎缩明显

     3.货币信贷运行平稳,存贷情况良好

    (五)对外经济活动

     1.商品贸易规模收缩,服务贸易规模全国领先

     2.国有企业在商品外贸中仍占主导地位

    (六)京津冀协同发展

     1.京津冀三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有所放缓

     2.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二 2017年北京市财政收入分析

    (一)2017年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1.2017年财政收入的预算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2)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4)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2.2017年财政收入的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2)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情况

      (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情况

      (4)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情况

     3.2017年财政收入总体规模水平及变化趋势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政府性基金收入

      (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4)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5)债务收入和债务余额

    (二)2017年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1.收入的类型结构

      (1)“四本”预算的收入结构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构

      (3)税收收入结构

      (4)非税收入结构

     2.收入的层级结构

     3.收入的地区结构*

   三 2017年北京市财政支出分析

    (一)2017年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1.2017年财政支出的预算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3)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4)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2017年财政支出的决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2)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情况

      (3)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情况

      (4)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情况

     3.2017年财政支出总体规模水平及变化趋势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政府性基金支出

      (3)国有资本经营支出

      (4)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4.2017年财政收支关系分析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关系

      (2)政府性基金收支关系

      (3)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关系

      (4)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关系

    (二)2017年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1.支出的类型结构

      (1)“四本”预算的支出结构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

      (3)政府性基金支出结构

     2.支出的层级结构

     3.支出的地区结构*

     4.市对区转移支付支出的结构*

   四 2017年北京市财税管理体制改革

    (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1)北京市政府已经实现全口径的预决算管理

     (2)北京市政府大力促进财政预决算公开透明

     (3)北京市政府注重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4)北京市政府加强规范存量财政资金管理

     (5)北京市政府积极探索中期预算管理机制

    (二)税收制度改革

     1.减轻企业税负的税收改革

     2.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

     3.资源税改革

      (1)调整资源税税率

      (2)按法定上限确定环保税税额标准

      (3)水资源税改革试点

    (三)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四)其他财政制度改革

     1.北京市政府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2.北京市政府致力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3.北京市政府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

     4.北京市政府制定支持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财税政策

   五 2017年北京市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

    (一)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1.全球经济增长

     2.国际贸易情况

     3.大宗商品价格

     4.国际金融市场

     5.地缘政治波动

     6.小结: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1.经济增长

     2.收入分配

     3.国民消费

     4.对外经济活动

   六 2018年北京市财政形势的总体预判

    (一)2017年北京市财政形势总体分析

     1.财政收入方面

     2.财政支出方面

     3.财税制度方面

    (二)2018年北京市财政形势总体预判

     1.社会经济形势的预判

     2.财政收入形势的预判

     3.财政支出形势的预判

     4.财税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1)继续完善财政绩效管理制度

      (2)稳步推进市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3)强化财政资金监督防控体系

 专题报告

  北京市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 引言

   二 发达国家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美国

     1.政府结构与财政制度

     2.转移支付制度

     3.借鉴意义小结

    (二)日本

     1.政府结构与财政制度

     2.转移支付制度

     3.借鉴意义小结

    (三)加拿大

     1.政府结构与财政制度

     2.转移支付制度

     3.借鉴意义小结

    (四)德国

     1.政府结构与财政制度

     2.转移支付制度

      (1)联邦对州的转移支付

      (2)州之间的转移支付

      (3)联邦补充拨款

     3.借鉴意义小结

   三 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巴西

     1.政府结构与财政制度

     2.转移支付制度

     3.借鉴意义小结

    (二)印度

     1.政府结构与财政制度

     2.转移支付制度

     3.借鉴意义小结

   四 国际经验借鉴

    1.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化与体系化

    2.一般性转移支付公式设计的科学化

    3.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式的规范化

  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政合作机制研究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三)现有文献评述

   二 财政合作:动因梳理、逻辑回溯和体系建构

    (一)财政合作机制的构建动因

    (二)合作目标:以财政协同消弭碎片化

    (三)京津冀协同中财政合作的理论逻辑

     1.利益关系的延展:从“财政竞争”到“财政合作”

     2.权力关系的延展:以“财政合作”助“行政合作”

   三 京津冀地方政府财政合作机制现状分析

    (一)财政收支总量比较分析

    (二)财政支出结构比较分析

   四 区域财政合作的现实选择和框架设计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财政合作机制的现实逻辑

     1.尺度特征:次国家空间的区域协同

     2.路径特征:自上而下的区域协同

     3.结构特征:非均衡的区域协同

    (二)财政合作机制的构建

     1.合作模块

     2.合作组织

     3.合作层级

   五 区域财政合作的经验比鉴

    (一)税收共享机制

    (二)共同财政基金

    (三)横向转移支付

    (四)公私伙伴关系

   六 京津冀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路径建构

    (一)融合刚性制度框架和柔性协商机制

    (二)协同财政收入体系和财政支出策略

    (三)平衡横向资源配置和成本收益关系

    (四)理顺政府市场关系和财政投融资机制

  异质性劳动力视角下京津冀制造业转移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异质性劳动力与地区制造业结构

    (一)异质性劳动力结构

    (二)地区制造业结构

   四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

    (二)测度方法

     1.制造业结构差异

      (1)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

      (2)地区间专业化指数

     2.制造业空间集聚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

     1.核心变量

     2.控制变量

      (1)运输成本:公路里程(road)、信息化程度(com)

      (2)规模经济:企业平均从业人数(size)

      (3)产品差异和垄断竞争: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sale)

      (4)经济全球化:外资利用水平(fdio),出口(expt)

      (5)政策环境:国家资本占实收资本比重(coun)、销售利润占销售收入比重(prft)

   五 实证分析

    (一)专业化水平与分工状况

     1.地区专业化水平

     2.地区间制造业分工

    (二)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与转移

    (三)异质性劳动力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

     1.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2.资源密集型制造业

     3.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六 结论与建议

  京津冀协同下的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建设

   一 首都圈的内涵与历史演进

    (一)首都圈的概念与内涵

     1.都市圈的概念

     2.首都圈的概念与内涵

    (二)首都圈的历史演进

     1.首都圈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

     2.首都圈相关重大事件与规划

   二 首都城市发展现存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首都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

     1.城市功能集聚,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失衡

     2.郊区发展相对缓慢,区域差异不断扩大

     3.“大城市病”凸显,城市效率增长与空间扩张效率不匹配

    (二)北京城市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单中心发展,城市空间无序蔓延

     2.首都属性与北京城市功能属性混淆

   三 建设现代化新型首都圈的区域协同基础

    (一)首都圈与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

     1.京津冀城市群是北京大城市病治理、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腹地

     2.首都圈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引领

    (二)首都圈与雄安新区的协同

     1.雄安新区是建设现代化新型首都圈的空间支点

     2.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文化与科技创新功能疏解的承载地

    (三)京-津-冀之间的协同

     1.重构北京与天津的关系

     2.重构北京与河北的关系

    (四)大国首都与北京市的协同

   四 建设现代化新型首都圈的发展思路

    (一)打造现代新型首都圈的路径选择

     1.布局“副中心”和“节点”城市

     2.构建“环首都”区域空间组织体系

     3.带动更广泛腹地的联系发展

    (二)建立“合作-创新-绿色”协同体系

     1.构建首都圈合作机制

     2.构建首都圈创新机制

     3.构建首都圈绿色生态机制

    (三)合理优化首都圈内部空间功能

     1.建设京津保世界级都市连绵区

     2.调整首都南部、东部、河北地区功能

     3.强化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带动功能

  京津冀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一 引言

   二 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和逻辑

    (一)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

    (二)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逻辑与架构

   三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

    (一)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与案例

     1.哥斯达黎加PSA项目:政府主导的多元化融资生态补偿

     2.越南林同省森林PES:政府主导的集合私人部门资金的融资机制

     3.美国森林PES机制:公共财政支持体系撬动私人部门资金

     4.德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税和横向生态转移支付基金

     5.日本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反映利益主体诉求,社会资本广泛参与

     6.英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生态补偿

    (二)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国际经验总结

   四 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脉络与实践进展

    (一)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发展脉络

    (二)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进展

   五 京津冀生态补偿实践的现存问题

    (一)财政纵向转移支付是主要资金来源,缺乏长效资金机制

    (二)生态补偿标准偏低,缺乏动态调节机制

    (三)补偿多以项目形式或临时性政策推进,未能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和良性自激发状态

    (四)政府单方面决策为主导,地方利益相关者尤其是贫困人群参与不足

    (五)参与生态补偿的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堪忧

   六 构建京津冀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京津冀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区域顶层设计

    (二)推动补偿标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监测/绩效评估体系建设

    (三)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体系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四)建立京津冀生态补偿项目库

    (五)明确农户生计在生态补偿政策目标中的定位,建立可持续农户生计支持体系

    (六)积极推动与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建立基于生态补偿的合作

    (七)将资金转化为技术或产业项目,形成“造血”机能与自我发展机制

    (八)搭建生态补偿机制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平台、渠道和对话机制

  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 引言

   二 雾霾协同治理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内涵界说

    (一)生态补偿的内涵

     1.有关生态补偿内涵的国内外研究

     2.有关生态补偿标准的国内外研究

     3.有关雾霾治理生态补偿的研究

    (二)雾霾治理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依据

     1.经济学视角下的理论依据阐析

      (1)“公共物品理论”阐析

      (2)“外部性理论”阐析

      (3)“产权理论”阐析

      (4)“生态价值论”阐析

      (5)“生态资本理论”阐析

     2.法学视角下的理论依据阐析

     3.生态学视角下的理论依据阐析

     4.协同学视角下的理论依据阐析

   三 对欧美国家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方式的梳理与经验评析

    (一)欧美国家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方式

     1.美国区域空气污染协同防治的方式

     2.欧盟的区域空气污染防治机制

     3.德国区域空气污染防治方式

    (二)欧美国家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经验评析

   四 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现状与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存在的问题

    (一)京津冀雾霾污染与协同治理现状分析

    (二)我国省级层次雾霾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办法的梳理

    (三)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存在的现实问题

     1.京津冀区域内雾霾协同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缺失

     2.雾霾协同治理的生态补偿对象与标准界定缺乏科学性

     3.雾霾协同治理生态补偿方式单一,缺少审计和责任约束机制

     4.雾霾协同治理生态补偿对象的利益平衡缺乏切实保障

     5.忽视京津冀居民的补偿意愿(WTP)与受偿意愿(WTA)存在明显不对称的问题

   五 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开放的、多层次化的雾霾协同治理生态补偿制度

    (二)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制度环境

    (三)完善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生态补偿的形式

    (四)创新和健全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生态补偿的组织结构

    (五)准确界定补偿主客体和建立生态补偿标准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北京地区企业“走出去”研究

   一 引言

   二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直接投资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直接投资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国际产能合作的研究现状

   三 北京地区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直接投资发展现状与并购特征

    (一)北京地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概况

    (二)北京地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三)北京地区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境外并购现状特征

     1.项目数量及目标经济体数量分布特征

     2.并购主体产业特征

     3.并购项目经济体特征

     4.目标项目产业特征

   四 北京地区企业一带一路沿线ODI决策影响因素及风险识别

    (一)中国企业ODI决策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投资动机

     2.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决策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现状

    (二)北京地区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ODI决策影响因素

     1.政治因素

     2.宏观经济因素

     3.财政金融因素

     4.制度因素

    (三)北京地区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ODI决策风险识别

     1.经济风险

     2.财政金融风险

     3.债务违约风险

     4.政治风险

     5.综合风险及其他风险

   五 北京地区企业一带一路沿线ODI决策的区域及国别风险与投资机会

    (一)东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及欧亚经济走廊

    (三)中国-中亚经济走廊

    (四)中巴经济走廊

    (五)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六)西亚北非地区及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七)中东欧地区

    (八)一带一路(小名单)以外经济体

     1.日韩地区

     2.欧盟地区

     3.北美及大洋洲地区

     4.非洲地区

     5.拉美地区

   六 北京地区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重点产业选择与展望

    (一)北京地区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重点产业前景

     1.采矿业

     2.能源电力业

     3.汽车产业

     4.铁路行业

     5.房地产业

     6.零售业

    (二)北京地区企业走出去的形势与展望

    (三)本文的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七 附表 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名单

 摘要

《北京财经发展报告(2017~2018)》是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的研究团队撰写的关于北京市财政收支分析、财税制度改革、财政形势预测以及京津冀财政协同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一方面,报告结合数据对2017年北京市的财经总体情况展开了全面系统、细致深刻的分析,同时对2018年北京市财政收支形势以及改革趋势进行了预测;另一方面,报告还聚焦于京津冀财政协同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重大问题,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北京财经发展报告(2017~2018)》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个部分。总报告分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财政收入分析、财政支出分析、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财政形势的总体预判6个部分。专题报告包括《北京市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政合作机制研究》《异质性劳动力视角下京津冀制造业转移研究》《京津冀协同下的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建设》《京津冀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北京地区企业“走出去”研究》7篇。总报告指出,2017年北京市财政收入超额完成调整预算,财政收入依旧保持稳步增长但增幅有所放缓,北京市税制结构逐渐优化;财政支出的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安排大量财政资金用于疏解非首都功能、支持创新引领发展、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城市治理力度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这五大重点领域;北京市从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方面,积极推进并深化北京市财税制度改革,提高管理绩效和资金效益。2018年,北京市将继续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为重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财政收入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加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发展、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治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筹备冬奥会等公共服务需要投入大量财政资金,2018年北京市财政形势严峻,需继续积极探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专题报告分别从北京市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政合作、京津冀制造业转移、京津冀协同下的首都圈建设、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北京地区企业“走出去”等多个重要视角,对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热点现象和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深入剖析各类问题的逻辑内涵以及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提出完善北京市财政制度、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1]Bahl,R. and J.Linn,1994,“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Pubilcs,Vol.24(1).

[2]Baretti,C.,B.Huber and K.Lichtblau,2002,“A Tax on Tax Revenue:The Incentive Effects of Equalizing Transfers:Evidence from Germany”,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Vol.9(6).

[3]Bentley,S.E.,1988,“Transfer Payments and Investment Income in the Nonmetro United States”,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Report,Vol.71.

[4]Boadway,R.,P.Hobson and N.Mochida,2000,“Fiscal Equalization in Japan:Assessment and Recommendations”,CIRJE F-Series,Vol.66.

[5]Freire,M. and R.Stren,2001,“The Challenge of Urban Government”,World Bank Institute.

[6]Jackson,K.,1984,“Fiscal Federalism and the Tax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by Charles E.McLur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8(1).

[7]Litschig,S.,2008,“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and Elementary Education:Quasi-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Brazil”,available at SSRN:https://ssrn.com/abstract=1374854.

[8]Ma,J.,1997,“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Transfer:A Comparison of Nine Countries(Cases of the United States,Canada,the United Kingdom,Australia,Germany,Japan,Korea,India,and Indonesia)”,The World Bank.

[9]Mochida,N.,1998,“An Equalization Transfer System in Japan”,The Welfare State,Public Investment,and Growth,Vol.14.

[10]Mochida,N.,2001,“Taxes and Transfers in Japan’s Local Public Finances”,World Bank Institute.

[11]Muramatsu,M.,2001,“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 Japan:Models and Perspectives”,World Bank Institute.

[12]Ring,I.,2008,“Integrating Local Ecological Services into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Transfers:The Case of The Ecological ICMS in Brazil”,Science Direct,Vol.25(4).

[13]Shah,A.,2006,“Local 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World Bank.

[14]Slack,E.,1980,“Local Fiscal Response to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62(3).

[1]戴宏伟、刘敏:《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财贸经济》2010年第1期。

[2]祝尔娟:《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思路与重点》,《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5期。

[3]文魁:《京津冀大棋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11期。

[4]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

[5]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6]李荣娟:《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冲突与张力整合——区域公共治理的视角》,《国际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7]张紧跟:《从区域行政到区域治理: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学术研究》2009年第9期。

[8]顾朝林:《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城市问题》2008年第1期。

[9]洪世键:《美国大都市区管治的演变历程及其启示》,《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6期。

[10]崔晶:《生态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自京津冀都市圈观察》,《改革》2013年第9期。

[11]高建华:《区域公共管理视域下的整体性治理:跨界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1期。

[12]张耀军:《论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10期。

[13]吴岩、王晓燕、王新凤、王俊、杨振军:《探索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8期。

[14]肖昭升:《推进京津冀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思路》,《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15]陈洁、陆锋:《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区位与交通可达性评价》,《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第3期。

[16]王红漫:《京津冀医保如何协同发展》,《中国卫生》2016年第4期。

[17]傅勇、张晏:《中国是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18]钟晓敏:《市场化改革中的地方政府竞争》,《财经研究》2004年第1期。

[19]郑晓玲:《财政竞争中地方政府行为及其规范》,《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第6期。

[20]贾俊雪、郭庆旺、高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利益效应与地区间财政支出竞争》,《管理世界》2010年第11期。

[21]吕炜、郑尚植:《财政竞争扭曲了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财政研究》2012年第5期。

[22]段铸、王雪祺:《京津冀经济圈财政合作的逻辑与路径研究》,《财经论丛》2014年第6期。

[23]Aksi,Sakata,2002,“Fiscal Decentralization Contributes to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State-Level Cross-Section Data for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

[24]Zodrow,G.,and P. Mieszkowski.Pigeou,Tiebout,1986,“Property Taxation and the Under provision of Local Public Good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19(3),pp.356-370.

[25]Bird,Richard M.,1994,“Decentralizing Infrastructure:For Good or For Ill?” in Antonio Estache,ed.,Decentralizing Infrastructure,Washington:World Bank.

[26]Jin,H.,Qian Y.,Weingast B. R.,2005,“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89

[27]Wildasin D E.,1988,“Nash Equilibrium in Models of Fiscal Competitio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35,pp.229-240.

[28]Oates,Wallace E.,1985,“Searching for Leviathan:An Empirical Stud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5.

[29]Marchand. M.,1997,“Fiscal Competition and the Pattern of Public Spending,”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66.

[30]Enstrom Elinor,1990,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1]Cumberland,J. H.,1979,“Interregional Pollution Spillovers and Consistenc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Siebert,H.,Walter,I. Y Zimmerman,Regional Environmental:The Economic Issues,Policy(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6期。

[2]成新轩、武晨静:《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障碍及对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3]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4]高云虹、符迪贤:《异质劳动力与工业空间集聚——基于中心—外围模型的扩展分析》,《财经科学》2015年第11期。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统一市场建设”课题组:《中国国内地方保护的调查报告——非企业抽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18期。

[6]贺灿飞、潘峰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成因与趋势》,《南方经济》2011年第6期。

[7]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地理学报》2006年第2期。

[8]贺灿飞、朱晟君:《北京市劳动力结构和空间结构对其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影响》,《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1期。

[9]胡安俊、孙久文:《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机制、次序与空间模式》,《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4期。

[10]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年年: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11]李燕、贺灿飞:《1998—2009年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空间转移特征及其机制》,《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5期。

[12]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6期。

[13]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14]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15]蒲业潇:《理解区位基尼系数:局限性与基准分布的选择》,《统计研究》2011年第9期。

[16]邱斌、周荣军:《集聚与企业的出口决定——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17]佘时飞:《本地市场效应、经济一体化与产业空间转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18]孙久文、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7期。

[19]孙晓芳:《异质性劳动力与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20]孙晓芳:《异质性劳动力与中国劳动力流动——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第3期。

[21]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22]武义青、李泽升:《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兼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经济与管理》2015年第3期。

[23]于斌斌、金刚:《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业分工及空间格局的影响——基于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2013年第12期。

[24]翟仁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收敛:基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年第8期。

[25]张杰斐、席强敏、孙铁山、李国平:《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与转移》,《人文地理》2016年第4期。

[26]赵浚竹、孙铁山、李国平:《中国汽车制造业集聚与企业区位选择》,《地理学报》2014年第6期。

[27]赵伟、李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1期。

[28]祝尔娟、叶堂林、王成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新进展——基于全国海量企业的大数据分析》,《人民论坛》2015年第9期。

[29]Amiti,M.,and C.A.Pissarides,2005,“Trade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with Heterogeneous Labor”,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67(2).

[30]Combes,P.P.,and H.G.Overman,2003,“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Vol.(4).

[31]Davis,D.E.,and G.E.Schluter,2005,“Labor-Force Heterogeneity as a Source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unty-Level Determinants of Food Plant En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Vol.30(3).

[32]Dumais,G.,G.Ellison,and E.L.Glaeser,1998,“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as a Dynamic Proces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84(2).

[33]Forslid,R.,and G.I.P.Ottaviano,2003,“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Vol.3(7).

[34]Han,S.S.,and S.T.Wong,1994,“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Reform and Pre-reform Policies on Urban Growth in the 1980s”,Urban Geography,Vol.15(6).

[35]Kim S.,1995,“Expansion of Markets and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the Trends in U.S.Regional Manufacturing Structur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0(4).

[36]Lychagin,S.,2016,“Spillovers,Absorptive Capacity and Agglomerati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96(11).

[37]Mariotti,S.,L.Piscitello,and S.Elia.,2010,“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the Role of Information Externalities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Vol.10(5).

[38]Mori,T.,and A.Turrini,2005,“Skills,Agglomeration and Segmenta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9,201-225.

[39]Naghavi,A.,G.I.P.Ottaviano,2009,“Firm Heterogeneity,Contract Enforcement and the Industry Dynamics of Off-shoring”,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1(4).

[40]Rosenthal,S.S.,and W.C.Strange,2003,“Geography,Industrial Organization,and Agglomera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85(2).

[41]Stock,J.,and M.Watson,2011,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Boston:Addison-Wesley).

[42]Tabuchi,T.,and J.F.Thisse,2002,“Taste Heterogeneity,Labor Mobility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69(1).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之窗网站,http://zhengwu.beijing.gov.cn/gh/dt/t1494703.htm,2017年9月29日。

[2]孙久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3期。

[3]孙久文:《雄安新区的意义、价值与规划思路》,《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7期。

[4]谭成文:《中国首都圈的概念与划分》,《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第4期。

[5]谭成文、杨开忠、谭遂:《中国首都圈的概念与划分》,《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第4期。

[6]谭成文、杨开忠、谭遂:《中国首都圈发展的三大战略》,《地理科学》2011年第1期。

[7]王凯、周密:《日本首都圈协同发展及对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15年第1期。

[8]袁家冬:《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在实践中的若干误区》,《地理研究》2006年第1期。

[9]袁家冬、周筠、黄伟:《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地理研究》2006年第1期。

[10]张可云:《设立雄安新区的逻辑和十大关键问题》,《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5期。

[11]张可云、蔡之兵:《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制约因素及未来方向》,《河北学刊》2014年第11期。

[12]张可云、邓仲良、蔡之兵:《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江淮论坛》2016年第4期。

[13]赵世瑜:《京畿文化:“大北京”建设的历史文化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蔡艳芝、刘洁:《国际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创新的比较与借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程恩富、王新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演进、现状与对策》,《管理学刊》2015年第1期。

[3]葛察忠、许开鹏:《越南生态补偿新举措:森林环境服务收费》,《环境保护》2010年第16期。

[4]李琪、温武军、王兴杰:《构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生态学报》2016年第6期。

[5]刘冬莉:《国外碳汇林项目融资制度借鉴》,《世界农业》2017年第3期。

[6]刘倩、董子源、许寅硕:《基于资本资产框架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述评》,《环境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

[7]柳荻、胡振通、靳乐山:《生态保护补偿的分析框架研究综述》,《生态学报》2018年第2期。

[8]龙开胜、王雨蓉、赵亚莉、陈利根:《长三角地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响应》,《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8期。

[9]马骏:《“十三五”时期绿色金融发展十大领域》,《中国银行业》2016年第1期。

[10]欧阳志云、郑华、岳平:《建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措施》,《生态学报》2013年第3期。

[11]王登举:《日本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最新实践》,《世界林业研究》2005年第5期。

[12]王家庭、曹清峰:《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由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引申》,《改革》2014年第5期。

[13]王雨蓉:《生态补偿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表现、因素与机制——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资源科学》2015年第9期。

[14]吴国春、赵保滨:《拉丁美洲森林环境服务市场发展及对农户生计影响》,《中国林业经济》2013年第1期。

[15]徐丽媛:《生态补偿财税责任立法的国际经验论析》,《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16]袁伟彦、周小柯:《生态补偿问题国外研究进展综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1期。

[17]赵杏一:《美国、德国、日本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世界农业》2016年第8期。

[18]朱小静、Carlos Manuel Rodríguez、张红宵、汪海燕:《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服务补偿机制演进及启示》,《世界林业研究》2012年第6期。

[19]Brink,P.,2011,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Making(London:Routledge).

[20]Engel,S.,S.Pagiola,and S.Wunder,2008,“Designing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Ecological Economics,Vol.65(4).

[21]Muradian,R.,E.Corbera,U.Pascual,N.Kosoy and P.H.May,2010,“Reconciling Theory and Practice: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Ecological Economics,Vol.69(6).

[22]Pagiola,S.,2006.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 Costa Rica”,World Bank,Washington.

[23]Pagiola,S.,G.Platais,2007,“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From Theory to Practice”,The World Bank,Washington.

[24]Porras,I.,D.N.Barton,M.Miranda and A.Chacoón-Cascante,2013,“Learning from 20 Years of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in Costa Ric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London.

[25]Sattler,C.,B.Matzdorf,2013,“PES in a Nutshell:from Definition and Origins to PES in Practice-Approaches,Design Process and Innovative Aspects”,Ecosystem Services,Vol.6.

[26]Vatn,A.,2010,“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Ecological Economics,Vol.69(6).

[27]Wunder,S.,2005,“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Some Nuts and Bolts”,Research Report.

[28]Wunder,S.,S.Engel and S.Pagiola,2008,“Taking Stock: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rograms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Ecological Economics,Vol.65(4).

[1]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4期,第38~41页。

[2]禹雪中、冯时:《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9期,第14~19页。

[3]欧名豪、宗臻铃、董元华、杨林章:《区域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办法探讨——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109~112页。

[4]吴晓青、洪尚群、段昌群、曾广权、夏丰、陈国谦、叶文虎:《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1期,第13~16页。

[5]郑海霞、张陆彪:《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定量标准研究》,《环境保护》2006年第1期,第42~46页。

[6]王金南、万军、张慧远:《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环境保护》2006年第19期,第24~28页。

[7]刘广明:《京津冀:区际生态补偿促进区域间协调》,《环境经济》2007第12期,第35~39页。

[8]汪伟全:《空气污染的跨域合作治理——以北京地区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1期,第55~64页。

[9]刘薇:《京津冀大气污染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研究》,《环境与社会》2015年第2期,第64~66页。

[10]刘清春、董庆华:《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治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光明日报》2016年9月19日。

[11]杨从明:《浅论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及原理》,《林业与社会》2005年第1期,第7~12页。

[12]钱水苗:《环境公平应成为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当代法学》2009年第1期,第77~80页。

[1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区域空气质量综合控制体系研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研究报告,2012年12月14日。

[14]Allen,A.O.,Feddema,J.J.,1996,“Wetland Loss and Substitution by the Premit Program in Southem California,U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Vol.20(2),pp.263-274.

[15]A.W.Reitze,Jr.,1991,“A Century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Law:What’s Worked;What’s Failed;What Might Wor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Vol.90,pp.1549-1588.

[16]Brian,R.,William,W.W.,2006,“Policy Eval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in Juries Using Habitat Equivalency Analysis,” Ecological Economics,Vol.58(2),pp.421-437.

[17]Costanza,R.,et al.,1997,“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p.387,pp.253-260.

[18]Cuperus,R.,Caters,K.J.,Piepers,A.A.G.,1996,“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the Impacts of a Road:Preliminary Method Of A50 Road Link,” Ecological Engineering,Vol.7,pp.327-349.

[19]Macmillan,D.C.,Harley,D.,1998,“Morrison Ruth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Woodl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Vol. 27(3),pp. 313-324.

[20]Moran,D.,McVittie,A.,Allcroft,D.J.,et al.,2007,“Quantifying Public Preferences for Agri-environmental Policy in Scotland:a Comparison of Methods,” Ecological Economics,Vol.63(1),pp.42-53.

[21]Pagiola,S.,Bishop,J.,Landell-mills,N.,2002,Selling Forest Environmental Services:MarketBased Mechanisms for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Earthscan),pp. 261-290.

[1]白远:《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2]陈伟光、郭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潜力估计与区位选择》,《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第9期。

[3]池建宇、方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制度约束》,《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第1期。

[4]崔日明、黄英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9期。

[5]戴翔:《生产率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业和制造业有何不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

[6]戴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生产率悖论及其解释——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

[7]戴翔、韩剑、张二震:《集聚优势与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12月。

[8]邓新明、许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制度环境门槛效应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3期。

[9]杜江、宋跃刚:《制度距离、要素禀赋与我国OFDI区位选择偏好——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

[10]葛顺奇、罗伟:《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母公司竞争优势》,《管理世界》2013年第6期。

[11]郭建鸾、闫冬:《“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风险与对策研究》,《国际贸易》2017年第4期。

[12]郭烨、许陈生:《双边高层会晤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2期。

[1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中国双向投资发展报告2015》,中国市场出版社,2016。

[14]胡翠平:《中国企业顺向与逆向OFDI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第5期。

[15]黄亮雄、钱馨蓓:《中国投资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6年第8期。

[16]冀相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制度的视角》,《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9期。

[17]姜宝、邢晓丹、李剑:《“走出去”战略下中国对欧盟逆向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FGLS和PCSE修正的面板数据模型》,《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9期。

[18]姜建刚、王柳娟:《经济制度与OFDI的关系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

[19]晋良:《国资委加大融资力度支持央企“走出去”》,《中国矿业报》2011年5月10日,第B1版。

[20]李计广、钊锐、张彩云:《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潜力分析——基于随机前沿模型》,《亚太经济》2016年第4期。

[21]李平、孟寒、黎艳:《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基于制度距离的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

[22]李伟等:《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安全风险评估》,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23]李向阳:《“一带一路”:定位、内涵及需要优先处理的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4]李向阳:《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5]李自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路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6]廖利兵、李皓:《区域一体化市场进入方式与企业异质性》,《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3期。

[27]刘慧、綦建红:《异质性OFDI企业序贯投资存在区位选择的“路径依赖”吗》,《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8期。

[28]刘军、王恕立:《异质性服务企业、沟通成本与FDI动机》,《世界经济》2015年第6期。

[29]刘丽靓:《“一带一路”促央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投资合作及并购获得新契机》,《中国证券报》2015年6月25日,第A2版。

[30]刘薇:《北京地区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与途径》,《对外经贸实务》2016年第1期。

[31]刘育红:《“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2]吕越、罗伟、刘斌:《异质性企业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效率和融资的视角》,《世界经济》2015年8期。

[33]罗伟、葛顺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基于水平型投资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13年7月。

[34]罗雨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35]马莉莉:《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36]毛振华等:《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主权信用风险报告》,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

[37]孟醒、董有德:《中国企业OFDI的价值链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第4期。

[38]潘镇、金中坤:《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财贸经济》2015年第6期。

[39]綦建红、刘慧:《以往经验会影响OFDI企业序贯投资的区位选择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第10期。

[40]秦菲菲:《98家央企对外直接投资盈利》,《上海证券报》2009年9月17日,第2版。

[41]邱立成、杨德彬:《中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较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6期。

[42]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研究》,中信出版社,2015。

[43]沈军、包小玲:《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基于金融发展与国家风险因素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第9期。

[44]沈铭辉、张中元:《“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产能合作——以中国—印尼合作为例》,《国际经济合作》2017年第3期。

[45]孙久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46]涂露芳:《北京95家企业登陆港交所:上半年全市对外投资三成奔中国香港》,《北京日报》2012年9月26日,第6版。

[47]王碧珺:《中美直接投资:挑战与破局》,《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第5期。

[48]王海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经济风险》,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49]王璐瑶、罗伟:《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第10期。

[50]王永钦、杜巨、澜王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捧的决定因素:制度、税负和资源禀赋》,《经济研究》2014年12月。

[51]王玉主:《“一带一路”:与亚洲一体化模式的重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2]吴崇、蔡婷婷:《绩效的多视角整合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11期。

[53]吴哲:《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知识溢出效应——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实证检验》,《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第1期。

[54]伍晓光、孙文莉:《区域经济体化协定、异质企业与跨国公司内生边界——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的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第10期。

[55]谢光亚、崔君:《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企业对外投资模式分析:以北京为例》,《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7期。

[56]谢利:《去年央企对外直接投资八成盈利》,《金融时报》2009年9月18日,第2版。

[57]徐绍史:《一带一路双向投资研究与案例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58]许岩:《两部委要求央企、减少“走出去”盲目性》,《证券时报》2011年8月24日,第A2版。

[59]严兵、张禹、韩剑:《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江苏省企业的检验》,《南开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60]姚树洁:《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1]尹小剑:《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62]张伯旭:《北京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63]张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价值链升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4]张洁:《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一带一路”与周边战略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5]张亚斌:《“一带一路”投资便利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及投资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9期。

[66]张卓敏:《北京:积极帮扶企业对外投资》,《国际商报》2014年12月1日,第B1版。

[67]张卓敏:《北京:通过“走出去”提升产业链层级》,《国际商报》2014年12月1日,第B1版。

[68]赵东麒、桑百川:《“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10期。

[69]赵明亮:《“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钢铁业过剩产能化解:贸易基础、投资机会与实现机制》,《国际经贸探索》2017年第2期。

[70]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全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201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71]钟飞腾等:《一带一路新空间:一带一路国别投资价值排行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72]周五七:《“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分布与挑战应对》,《改革》2015年第8期。

[73]朱莶、张天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生产率悖论”吗——基于上市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