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4

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6)图书

Frontiers of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Public Finance

SSAPID:101-5008-6085-39
ISBN:978-7-5097-2144-5
DOI:
ISSN:
关键词:

财政 经济理论 税务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最近两年来活跃在国内外财税理论界学者的集体成果。包含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回顾与总结了中国公共财政60来的理论发展,对中国向公共财政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批判性的认识。二是研究了地方政府与财政分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除了对俱乐部经济理论的综述研究、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的一般影响之外,还涉及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地方高等教育投入之关系的专门研究,以及财政分权对地方经济绩效和民主治理的影响。此外,还特别关注了地方财政的公共风险问题。三是对税制改革的重点关注。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与挑战,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服务业税负与营业税改革问题、中国税制结构及直接税的改革问题,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世界趋势。本书涵盖的内容全面,在研究方法上,融系统的基础文献解读与政策研究于一体,并且紧扣财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对关注中国财政政策发展的高等院校师生、科研机构和政策界人士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经济科学前沿丛书
编 辑:王玉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第一部分 公共财政60年

  公共财政:公共化改革的一种转轨理论假说

   一 “公共财政”概念的由来

   二 “公共财政”的中国语境

   三 公共财政是中国财政转轨的一个理论假说

   四 公共风险是引导财政改革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五 “公共财政”的内在逻辑

  努力开创和谐社会的财政理论*

   一 当代理性历史考察

   二 当代认知范式存疑

   三 主流财政理论质疑

   四 实践误区

   五 开创和谐社会的财政理论

  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财政学科发展的总结与回顾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学

   二 否定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学

   三 我国公共财政论的形成

   四 我国公共财政论的发展

    1.公共化:我国公共财政论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

    2.本土化:我国公共财政实践的成果总结

    3.综合化: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4.国际化:财政学研究范式的初步转变

   五 若干结论

 第二部分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

  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

   一 引言

   二 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供给关系研究评述

    1.以往的有关研究大多假设单一化的政府目标函数,很少有把复合目标函数作为政府行为前提的研究

    2.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研究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关系的模型,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国外实证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国家或者某种公共服务为对象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相差很大,国内实证层面的研究,无论是国际比较还是公共服务之间的比较研究都较少

    4.基于公共服务供给缺失问题进行的财政分权体制的思辨性研究逐渐成为主流,但多集中于单纯地提出对策建议层面,由于缺少两者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关联框架尚待进一步完善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概览

    1.财政分权改革的历程

    2.公共服务财政体制的沿革

   四 财政分权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困境分析

    1.困境之一: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政府责任

    2.困境之二: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缺口

    3.困境之三: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外部环境制约

   五 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影响的经验检验

    1.变量说明

    2.计量经济方法

    3.回归分析

   六 结论和政策含义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和地方高等教育投入*

   一 引言

   二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三 高等教育财政的一些事实

    1.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多元化

    2.地方高等教育经费收入来源不平等分解(Shorrocks分解)

   四 理论假说

   五 实证模型及结论

    1.样本数据

    2.主要经济指标

    3.实证模型及结果

   六 结论与政策含义

  俱乐部理论研究综述

   一 现代俱乐部理论的产生及基本模型

    1.Buchanan的俱乐部模型及模型的基本扩展

    2.Tiebout的地方政府模型

   二 俱乐部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1.成员异质性(heterogeneous membership)

    2.排他成本(exclusion costs)

    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4.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asymmetric information/principal-agentproblem)

   三 简评

    1.理论的发展脉络

    2.理论的应用

    3.理论的不足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utative Trade-offs between Local Democrac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in Local Government

   1.INTRODUCTION

   2.LOCAL DEMOCRACY AND LOCAL EFFICIENCY

   3.THEORETICAL MODEL

   4.CONCLUDING REMARKS

  经济效率与地方民主间的替代关系:对这一假说的理论分析

   一 引言

   二 地方民主和地方效率

   三 理论模型

   四 结论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公共风险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引言

   二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1.社会风险、公共风险与财政支出

    2.应对公共风险的财政支出效率评价

   三 DEA模型的适用性说明与指标选取

    1.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在应对公共风险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

    2.应对公共风险的财政支出评价指标构建

   四 我国各省应对公共风险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效益状态”测算分析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二次相对效益测算分析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对公共风险的财政支出综合效率评价

   五 影响各地区应对公共风险的财政支出绩效的因素分析

   六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三部分 税制改革

  “十二五”时期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与挑战*

   一 “十二五”时期财税改革的经济社会背景

    1.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挑战制约了中国外需高速增长的空间

    2.新型全球化与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3.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4.两类收入分配状况均急需改善

    5.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与劳动力供给条件的变化

    6.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及财政上的挑战

   二 “十二五”时期财税改革的基本任务

   三 财税改革面临的挑战

    1.收支两翼的挑战

    2.财政体制的挑战

    3.财税改革对于预算改革和财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 小结

  中国服务业的税负与营业税改革*

   一 1993~2008年中国分省的增值税税负与营业税税负的对比研究

   二 分行业度量的服务业税负

    1.分行业的营业税税负和增值税税负比较

    2.全部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工业之间的税负比较

    3.金融、IT、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税负与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税负比较

   三 服务业税负与工业税负之动态比较

    1.2004年中国服务业间接税税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间接税税负的程度(见表9)

    2.2008年服务业间接税税负高于工业税负的程度(见表10)

    3.现代服务产业间接税税负高于工业产业税负之程度分析(见表11)

   四 结论与营业税改革的方向

  中国直接税与间接税比重变化趋势研究

   一 1950年

   二 1959年

   三 1973年

   四 1985年

   五 1994年

   六 2008年

   七 初步结论

  直接税:现实格局与改革趋向*

   一 非均衡的现行税制体系格局

   二 久攻未了但亟待拿下的坚硬“城池”

   三 “后危机”时代的改革诉求

   四 直接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五 到了必须攻破征管“瓶颈”的时候

  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

   一 国家征税的一般原理

   二 税制结构的历史演进

   三 所得税征收的一般原理

   四 传统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

    1.传统个人所得税的三种模式

    2.影响各国个税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五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税制变革的走向

   六 结语

 总序

本书是最近两年来活跃在国内外财税理论界学者的集体成果。包含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回顾与总结了中国公共财政60年来的理论发展,对中国向公共财政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批判性的认识。二是研究了地方政府与财政分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除了对俱乐部经济理论的综述研究、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的一般影响之外,还涉及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地方高等教育投入之关系的专门研究,以及财政分权对地方经济绩效和民主治理的影响。此外,还特别关注了地方财政的公共风险问题。三是对税制改革的重点关注。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与挑战,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服务业税负与营业税改革问题、中国税制结构及直接税的改革问题,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世界趋势。本书涵盖的内容全面,在研究方法上,融系统的基础文献解读与政策研究于一体,并且紧扣财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对关注中国财政政策发展的高等院校师生、科研机构和政策界人士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高培勇:《构建中的中国公共财政框架》,《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1期。

[2]贾康:《关于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探讨》,《中国财经前沿问题讲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刘尚希:《全面理解公共财政》,1999年2月5日《中国财经报》。

[4]刘尚希:《论公共风险》,《财政研究》1999年第9期。

[5]刘尚希:《公共财政:我的一点看法》,《经济活页文选》2000年第1期,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6]张馨:《公共财政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英〕大卫·李嘉图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

[2]〔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2。

[4]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美〕弗·卡约里:《物理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英〕哈孟德:《近代工业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60。

[7]〔德〕汉斯·豪斯赫尔:《近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7。

[8]〔美〕亨德里克·房龙:《宽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比〕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0]〔美〕杰克·瑞宾、托马斯·D.林奇:《国家预算与财政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11]〔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9。

[12]〔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

[13]〔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7。

[14]〔英〕考特:《简明英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2。

[15]〔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6。

[16]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7]〔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02。

[18]〔德〕马克思:《资本论(共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

[19]〔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

[20]〔荷〕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

[21]〔美〕诺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8。

[22]〔美〕萨缪尔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

[23]〔英〕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4]〔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6]〔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

[28]〔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2004。

[29]〔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

[30]〔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共三卷),商务印书馆,1996。

[31]张传有:《西方社会思想的历史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2]C.V.Brown & P.M.Jackson,Public Sector Economics,London:Martin Rorbertson & Company Ltd,1983.

[33]Richard A.Musgrave & Peggy B. Musgrave,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McGraw-Hill Company,1980.

[1]安体富、高培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的构建》,《财贸经济》1993年第4期。

[2]丁方、罗毅:《新财政学教程》,十月出版社,1951。

[3]樊丽明:《中国公共品市场与自愿供给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冯俏彬:《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5]高培勇:《“一体两翼”:新形势下的财政学科建设方向——兼论财政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的融合》,《财贸经济》2002年第12期。

[6]高培勇:《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勾画“路线图”》,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7]郭庆旺、贾俊雪:《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8]龚六堂、邹恒甫:《财政政策与价格水平的决定》,《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9]贾康、苏明:《部门预算编制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0]焦建国:《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变迁分析》,《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11]井明:《民主财政论——公共财政本质的深层思考》,《财政研究》2003年第1期。

[12]李炜光:《公共财政的宪政思维》,《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13]梁若冰:《财政分权下的竞争激励、部门利益与土地违法》,《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1期。

[14]林细细、龚六堂:《生产性公共开支经济中政府债务的福利损失》,《管理世界》2007年第8期。

[15]刘晔:《资本市场发展与财政制度变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6]刘志广:《中央集权型财政体制与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停滞——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史的“财政社会学”分析》,《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7]刘志广:《财政社会学视野下的财政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转型》,《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2期。

[18]吕炜:《我们离公共财政有多远》,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9]罗彤:《“社会共同需要论”财政学流派初探》,《财政研究》2002年第7期。

[20]马珺:《公共品概念的价值》,《财贸经济》2005年第11期。

[21]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2]马骏;《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3]秦颖:《论公共产品的本质——兼论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性》,《经济学家》2006年第3期。

[24]《社会主义财政学编写组》,《社会主义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

[25]许毅、柳文:《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共财政理论体系与实际工作规范》,《财政研究》2004年第11期。

[26]杨志勇:《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与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27]杨志勇:《财政学科建设刍议:结合中国现实的研究》,《财贸经济》2007年第12期。

[28]杨志勇:《财政理论研究前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2007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9]叶振鹏:《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几个问题》,《财政与税务》2000年第1期。

[30]张馨:《西方的公共产品理论及其借鉴意义》,《财政研究》1991年第11期。

[31]张馨、杨志勇、郝联峰、袁东:《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2]张馨:《财政公共化改革:理论创新·制度变革·理念更新》,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33]张馨:《“公共经济(学)”析疑》,《财贸经济》2004年第4期。

[34]张晏、龚六堂:《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35]周刚志:《论公共财政与宪政国家:作为财政宪法学的一种理论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6]朱青:《关于财政学科发展需要探讨的几个概念问题》,《财政研究》2006年第1期。

[37]Fang Cai,John Giles,Xin Meng,“How well do children insure parents against low retirement income?An analysis using survey data from urban China”,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6,90(12):2229-2255.

[38]Yan Shen,Yang Yao,“Does grassroots democracy reduce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8,92(10-11):2182-2198.

[39]Yi-Hang Shao,On the Optimal Taxation in a Growth Model of the Mixed Economy,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2005,7(4):pp.669-679.

[1]丁菊红、邓可斌:《政府偏好、公共品供给与转型中的财政分权》,《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2]丁维莉、陆铭:《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基础教育财政的一般均衡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3]樊继达:《非对称性分权、财政转移支付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4]傅勇:《中国的分权为何不同?——一个考虑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的分析框架》,《世界经济》2008年第11期。

[5]高培勇:《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兼论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基本轨迹经济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6]龚锋、卢洪友:《公共支出结构、偏好匹配与财政分权》,《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7]韩丽华、马九杰:《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农业经济》2009年第1期。

[8]刘长生、郭小东、简玉峰:《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提供效率研究——基于中国不同省份义务教育的面板数据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

[9]刘成奎、桂大一:《财政分权、民主、媒体意识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分析——以我国农村公路为例》,《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第9期。

[10]刘溶沧、焦国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财贸经济》2002年第6期。

[11]孟庆跃、李仁中、周贵亮等:《财政分权和公共卫生服务:山东省四县区结核病控制筹资分析》,《卫生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12]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财贸经济》2006年第2期。

[13]平新乔:《中国地方预算体制的绩效评估及指标设计》,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06。

[14]乔宝云、张晓云、彭骥鸣:《财政支出分权、收入自治与转移支付的优化组合》,《财政研究》2007年第10期。

[15]乔宝云、范剑勇、冯兴元:《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6]宋文昌:《财政分权、财政支出结构与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实证分析》,《财政研究》2009年第3期。

[17]王永钦、张晏、章元等:《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18]熊波:《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财政转移支付:理论、现实与出路》,《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3期。

[19]杨之刚:《财政分权理论与基层公共财政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0]于长革:《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机理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11期。

[21]张军、高远、傅勇等:《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22]张军、周黎安:《为增长而竞争——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3]张志海:《财政分权、政治集权与经济增长——基于公共品投入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分析》,《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第8期。

[24]周海沙、阮云洲:《财政分权与公共卫生政府间责任分担的现实选择》,《卫生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25]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26]Baltagi,B.H.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Panel Data[M],Wiley,UK.,2001.

[27]Besley,T. and Coate,Stephen. Central versus Local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A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3,87(4):2611-2637.

[28]Broadway,Robin and Anwar,Shah eds.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Transfers:Principles and Practice[R]. The World Bank,Washington D.C.,2007.

[29]Devarajan,Shanta and Khemani,Stuti and Shah,Shekhar. The Politics of Partial Decentralization[R]. The World Bank,2007.

[30]Enikolopov,Ruben and Zhuravskaya Ekaterina. Influenc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on the effect of decentralization[R]. Center fo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search(CEFIR),Moscow,Russia,2002.

[31]Guess,George M. Adjusting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Programs to Improve Service Results in Bulgaria and Romania[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7,67(4):731-744.

[32]Hoffman,B. and Gibson,C.C. Fisc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Services:Evidence from Tanzania and Zambia[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Marriott Wardman Park,Omni Shoreham,Washington Hilton,Washington,D.C.,2005.

[33]Inman,Robert P. Federalism’s Values and the Value of Federalism NBER[R].Working Paper No.13735,2008a.

[34]Khaleghian,Peyvand. Decentraliz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The Case of Immunization[R].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2989,2003.

[35]Kim Aehyung.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Services: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R]. The World Bank Development Economics Capacity Building,Partnership and Outreach Team,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4503,2008.

[36]Lockwood,B. Distributive Politics and the Costs of Centralization[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69:313-337.

[37]OECD. Challenges for China’s Public Spending:Toward Greater.Effectiveness and Equity[R]. Paris,2006.

[38]Padovano,F. The Allocative Efficiency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Centralized vs.Decentralized Income Redistribution Policies[Z]. Unpublished paper,2004.

[39]Riker,W. Federalism:Origins,Operation,Significance[M]. Boston,MA:Little,Brown and Co,1964.

[40]Stein,Ernesto,Mariano Tommasi,et al. The Politics of Policies: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in Latin America[M]. Washington,D.C.: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and the David Rockefeller Center for Latin America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2005.

[41]Weingast,Barry R. Second generation fiscal federalism:The implications of fiscal incentive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9,65(3):279-293.

[42]Zhang,T.,and H.Zou,Fiscal Decentralization,Public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8,67(2):221-240.

[1]布鲁斯·约翰斯通:《高等教育财政:问题和出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中国财政杂志社,1997~2006。

[3]财政部网站:《法律法规数据库》,[DB/OL].http://fgk.mof.gov.cn/do_moflaw/do_homepage.nsf。

[4]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5]国家统计局、教育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6]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7]刘海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权化对高校行为的影响研究》,《江苏高教》2008年第3期。

[8]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和地方公共品提供》,《财贸经济》2006年第2期。

[9]乔宝云、范剑勇、冯兴元:《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0]王志刚:《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1]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5月第1期。

[12]郑磊:《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公共支出结构:政府教育支出比重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科学》2008年第1期。

[13]Besley,T. and A.Case. Incumbent Behavior:vote-Seeking and Yardstick Competi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25-45.

[14]Cai,H.,Treisman,D. “Does Competition for Capital Discipline Governments?Decentralization,Globalization and Public Polic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95(3):817-830.

[15]Davoodi,Zou.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Study”[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7,43:244-257.

[16]Matias Barenstein,Luiz de Mello.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Governance:A Cross-Country Analysis[R]. IMF Working Papers,No.0171,2001.

[17]Keen,M.,Marchand,M. “Fiscal Competition and the Pattern of Public Spen ding”[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7,66:33-53.

[18]Kim Tae-il. Local Autonomy and Welfare Expenditure of Local Government[J].The Study of Kor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1,35(1):69-89.

[19]Musgrave R.A. The Thoery of Public Finance[M]. New York:McGraw-Hill,1959.

[20]Oates,W. & Fiscal Federalism[M].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21]Qian Y. and G. “Roland.Federalism and Soft-Budget Constrai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8(5):1143-1162.

[22]Shah A.,T.Thompson and H.Zou. “Decentralising the public sector:The Impact of Decentralization on Service Develivery,Corruption,Fiscal Management and Growth in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Market Economics:A Synthesis of Empirical Evidence”[j]. CESIfo DICE Report,2004,2(1):10-14.

[23]Tiebout,C.M.“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 (5):416-424.

[24]Zhang T. and H.Zou,“Fiscal Decentralization,Public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8,67(2),221-240.

[1]〔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Bai,C.N.,Lu,Y. and Tao,Z.G. “Excludable Public Goods:Pricing and Social Welfare Maximization”[J]. Economics Letters,2009,103:72-74.

[3]Berglas,E. “On the Theory of Club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6,66(2).

[4]Berglas,E. and Pines,D. “Transaction Costs in a Tiebout Setup”[j]. Annales d’Economie et de Statistique,1997,(45):183-197.

[5]Buchanan,J.M. “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J]. Economica,New Series,1965,32(125):1-14.

[6]Engl,G. and Scotchmer,S. “The Core and the Hedonic Core:Equivalence and Comparative Statics”[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1996,26:209-248.

[7]Fraser,C.D. “Exclusion and Moral Hazard:a Further Analysi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6,60:295-301.

[8]Glazer,A.,Niskanen,E. and Scotchmer,S. “On the Uses of Club Theory:Preface to the Club Theory Symposium”[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7,65:3-7.

[9]Helsley,R.W. and Strange,W.C. “Exclusion and the Theory of Clubs”[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d’ Economique,1991,24(4):888-899.

[10]McGuire,M. “Private Good Clubs and Public Good Clubs:Economic Models of Group Formation”[J]. The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1972,74(1).

[11]McGuire,M. “Group Segregation and Optimal Jurisdiction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82(1):112-132.

[12]McNutt,P. Public Goods and Club goods[EB/OL]. (1999).http://encyclo.findlaw.com/0750book.pdf.

[13]Porter,R.C. “On the Optimal Size of Underpriced Facilit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4):753-760.

[14]Rouwendal,J. Regional Externalities[M].Berlin: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7.

[15]Sandler,T. and Tschirhart,J. “The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an Evaluative Survey”[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0,18(4):1481-1521.

[16]Sandler,T. and Tschirhart,J. “Club theory:Thirty Years Later”[J]. Public Choice,1997,93:335-355.

[17]Sandler,T.,Sterbenz,F.P. and Tschirhart,J. “Uncertainty and Clubs,Economica”[j]. New Series,1985,52(208):467-477.

[18]Scotchmer,S. “Externality Pricing in Club Economies”[J]. Ricerche Economiche,1996,50:347-366.

[19]Scotchmer,S. “On Price-taking Equilibria in Club Economies with Nonanonymous Crowding”[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7,65:75-88.

[20]Siqueira,K. “Clubs and the Cost of Agency”[J]. Public Choice,2001,107(3/4):383-393.

[21]Sterbenz,F.P. and Sandler,T. “Sharing among Clubs:a Club of Clubs Theory”[J]. Oxford Economic Papers,New Series,1992.1,44(1):1-19.

[22]Tiebout,C.M.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5):416-424.

Aulich,C.(2005). “Australia:Still a Tale of Cinderella”,in B.Denters and L.E.Rose (eds.),Comparing Local Governance:Trends and Developments. 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

Aulich,C.(1999).“From Convergence to Divergence:Reforming Australian Local Government.”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58(2):12-23.

Bish,R.(2001). Local Government Amalgamation:Discredited Nineteenth Century Ideals Aliv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oronto:C.D Howe Institute.

Boyne,G.A.(1992). “Local Governmen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America?” Public Administration,70(3),333~357.

Boyne,G.A.(1995). “Population Size and Economies of Scale in Local Government”. Policy and Politics,23(3),213-222.

Boyne,G.A.(1998).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Local Government. Basingstoke:Mac-millan.Byrnes,J. and B.E.Dollery(2002). “Do Economies of Scale Exist in Australian Local Government?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Evidence”. Urban Policy and Research,20(4),391-414.

Dollery,B.E.,Byrnes,J. and Crase,L.(2008). “Australian Local Government Amalgamation: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ize and Scale Economies in Municipal Service Provisio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tudies,14(2),167-175.

Dollery,B.E. and L.Crase (2004). “Is Bigger Local Government Better?An Evaluation of the Case for Australian Municipal Amalgamation Programs”. Urban Policy and Research,22(3),265-276.

Dollery,B.E.Garcea,J. and LeSage,E.(eds.)(2008). Local Government Reform: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dvanced Anglo-American Countries. Cheltenham:Edward Elgar.

Dollery,B.E. and Robotti,L(eds.)(2008).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ocal Government Reform. Cheltenham:Edward Elgar.

Haus,M. and Sweeting,D.(2006). “Local Democracy and Political Leadership:Drawing a Map”. Political Studies,54(2),pp.267-88.

Hindriks,J. and Lockwood,B.(2005). “Decentralization and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Incentives,Separation and Voter Welfare”. IFIR Working Paper No.2006~02.

Lockwood B.(2002). “Distributive Politics and the Costs of Centraliz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69(2):313~337.

Seabright P.(1996). “Accountability and Decentralization in Government:an Incomplete Contracts Model”.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0,61-91.

Sen,A.(1992). Inequality Reexamine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ah,A.(2006a). Local 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ashington,D.C.:World Bank.

Shah,A.(2006b),Local Governance in Industrial Countries. Washington,D.C.:World Bank.

Sharp,L.J.(1995). The Government of World Cities:The Future of the Metro Model. Chichester:John Wiley and Sons.

Soul,S.(2000). Population Size and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erformance of Local Government Jurisdictions. Unpublished Ph.D.thesis,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Lismore.

Worthington,A.C.(2001). “The Empirical Measurement of Local Government Efficiency”,in B.E.Dollery and J.L.Walli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ocal Government.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ers,pp.71-113.

[1]毕克新、吴勃英、冯英俊:《测算高校R&D综合实力的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第3期。

[2]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3]陈诗一、张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4]丛树海、周炜、于宁:《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财贸经济》2005年第3期。

[5]冯英俊、李成红:《二次相对效益——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新指标》,《中国软科学》1995年第7期。

[6]伏润民、常斌、谬小林:《我国省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基于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的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7]龚锋:《地方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效率评估——基于四阶段DEA和Bootstrapped DEA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4期。

[8]胡鞍钢、王磊:《社会转型风险的衡量方法与经验研究(1993~2004)》,《管理世界》2006年第6期。

[9]怀默霆(Martin K.Whyte):《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0]李强:《“丁字形”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1]刘尚希:《论公共风险》,《财政研究》1999年第9期。

[12]刘尚希:《公共风险与财政抉择》,《财贸经济》1999年第10期。

[13]刘尚希:《公共支出范围:分析与界定》,《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14]刘振亚、唐淘、杨武:《省级财政支出效率的DEA评价》,《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7期。

[15]祁毓:《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能力评价及建议》,《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第6期。

[16]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7]孙明:《市场转型与民众的分配公平观》,《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8]翁定军:《阶级或阶层意识中的心理因素:公平感和态度倾向》,《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9]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在思考·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杨灿明、孙群力:《外部风险对中国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

[21]张泰苏:《中国人在行政纠纷中为何偏好信访》,《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22]赵德余:《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关系互动》,《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3]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放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白重恩、钱震杰:《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事实、原因和对策》,《比较》2009年总第45辑。

[2]白重恩、汪德华、钱震杰:《公共财政促进结构转变的若干问题》,《比较》2010年总第48辑。

[3]高培勇、张德勇:《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十二五”时期的财税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4]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5]卢峰:《总需求V型回升——2009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述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工作论文,No.C2009010。

[6]罗奇:《以消费为主导的中国》,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参考》2010年第58期。

[7]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http://opinion.people.com.cn/GB/40604/11043323.html,2010。

[8]沈利生:《“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9]Wang Feng,Mason:《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因素》,载勃兰特和罗斯基主编《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远东出版社,2006。

[11]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

[1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2009年第3季度宏观经济报告》,内部研究报告,2009年。

[1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科学出版社,2009。

[14]Blanchard and Milesi-Ferretti. Global Imbalances:In Midstream?,IMF spn0929,2009.

[15]IMF.Strategies for Fiscal Consolidation in the Post-Crisis World,www.imf.org/external/np/pp/eng/2010/020410a.pdf.2010.

[16]Ravi Jagannathan,Mudit Kapoor and Ernst Schaumburg. Why are we in a recession?The Financial Crisis is the Symptom not the Disease!,BER Working Paper 15404.2009.

[17]OECD,OECD Economic Surveys of China 2010,Paris.

[1]《2004年经济普查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中国税务年鉴》(1995~200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10。

[3]《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10。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包括原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国家税务局)编辑的多种版本的税收法规汇编和税收史料。

[3]《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税务年鉴》、《中国财政》、《中国税务》、《中国财经报》和《中国税务报》等不同时期报刊。

[1]高培勇:《什么是中国现行税制的软肋?》,2010年2月2日《中国财经报》。

[2]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求是》2010年第11期。

[3]李扬:《调控可能更倾向于阻止经济下滑》,[EB/OL].2010-08-23,http://www.zjsyg.com/news_det.asp?info_kind=002003&ID=212。

[4]谢旭人:《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求是》2010年第7期。

[1]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载于马骏、侯一麟、林尚立主编《国家治理与公共预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Ault,H. & B.Arnold. Comparative Income Taxation:A Structural Analysis [M].2nd ed.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4.

[3]Douglas,R. Taxation in Britain since 1660[M].London:McMillian Press,1999.[4]Goode,Richard.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M].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6:2~4.

[5]Goode,Richard. The Economic Definition of Income[M]. Pecchman,Joseph A.ed.Comprehensive Income Taxation. 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7:1-36.

[6]Goode,Richard. Government 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 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84:167-169.

[7]Lao-Araya,K. Emerging Tax Issues:Implications of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y[EB/OL].ERD.Policy Brief No.16(Manila:Asian Development Bank.May 2003).www.adb.org/Documents/EDRC/Policy_Briefs/PB016.pdf.

[8]Norregaard,J. and T.S.Khan. Tax Policy:Recent Trends and Coming Challenges[EB/OL].IMF Working Paper WP/07/274(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December 2007).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cat/longres.cfm?sk=21489.0.

[9]Sabine,B. A Short History of Taxation[M].London:Butterworth,1980:114.[10]Zee,Howell H. Personal Income Tax Reform:ConceptsIssues and Comparative Country Developments[EB/OL],IMF Working Paper WP/05/87(Washington,D.C.:Int.Monetary Fund,2005).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p/2005/wp058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