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

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1~201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2011-2012)

SSAPID:101-3988-1727-35
ISBN:978-7-5097-3285-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年度蓝皮书的主报告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主要体现了三个主题:一是对2011年北京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并对2012年经济走势进行预测;二是总结了国际大都市在经济发展接近或超过发达水平时经济结构和空间发展转型的基本特点并分析了其对北京的借鉴意义;三是深入分析了北京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内在隐忧并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北京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蓝皮书
编 辑:丁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摘要

 Abstract

 北京蓝皮书编委会

 BⅠ 总报告

  B.1 2011~2012年北京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

   一 2011~2012年国内外经济发展背景分析

    (一)2011~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1.经济复苏乏力

     2.债务危机升级

     3.金融市场动荡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方向

     1.调整经济结构

     2.控制通货膨胀

     3.持续楼市调控

   二 北京经济发展阶段特点分析

    (一)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服务经济主导地位更加凸显

    (三)创意经济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

    (四)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加速

    (五)区域合作进一步强化

    (六)生态建设力度加大

   三 2011年北京经济增长总体形势

    (一)国民经济“三驾马车”增长特点

     1.投资

     2.消费

     3.净出口

    (二)经济增速回落的直接原因

     1.汽车限购

     2.住房限购

     3.首钢停产

   四 2011~2012年北京经济形势预测和展望

    (一)经济增长保持适度稳定

    (二)投资受房地产调控影响保持低速增长

    (三)消费需求仍将稳定增长

    (四)物价总水平仍将有所上涨

   五 北京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内在隐忧

    (一)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科技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格局尚在形成之中

    (二)高价位水平上的持续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三)居民收入增长相对滞后,收入分配结构有待改善

   六 政策建议

    (一)始终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实现创新驱动

    (二)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三)完善首都城市服务功能,强化政府基础服务投入

    (四)释放首都优势资源效能,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BⅡ 宏观经济

  B.2 深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培育科学发展新优势

   一 2011年首都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二)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符合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的行业发展快速

    (四)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进一步提升

    (五)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

   二 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二)创新优势释放不足

    (三)结构优化面临深度攻坚

    (四)市场活力呈现趋紧态势

   三 2012年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一)世界经济进入深度低迷期

    (二)国内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

    (三)首都经济进入深度转型期

   四 2012年首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格局

    (三)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加快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五)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六)切实增强发展的包容性

  B.3 北京市2011年经济发展形势和2012年展望

   一 2011年北京市发展基本情况

    (一)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协调发展

     1.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2.经济效益与质量不断提升

    (二)经济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

     1.需求结构持续改善

     2.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三)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扎实推进

     1.科技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2.首都文化大发展迎来新机遇

    (四)城市运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1.基础设施供给和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2.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

     3.能源与生活必需品两条城市生命线运行平稳

    (五)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

     1.四类功能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趋势明显

     2.薄弱地区发展基础得到加强

     3.重点新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加快发展

    (六)社会发展和惠民政策效果明显

   二 2012年发展形势展望和总体思路

    (一)发展环境分析

    (二)发展计划安排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指标预测

   三 2012年主要任务

    (一)更加注重调结构转方式,培育新的战略增长点

     1.充分发挥优质要素资源在培育新增长点中的战略作用

     2.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动力

     3.把文化创新作为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4.更加注重在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强化消费与投资需求协调拉动,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1.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2.不断优化投资支撑

    (三)坚持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提升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1.综合施策,有针对性地改善薄弱环节,持续推进中心城交通拥堵治理

     2.提升水资源和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3.切实加强城市服务管理

    (四)加大城乡与区域统筹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持续推进城市形态和功能完善

     2.推动薄弱地区转型发展

    (五)狠抓生态建设与节能减排,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1.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水平

     2.大力推进内涵促降

    (六)加强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确保惠民政策取得新成效

     1.积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2.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扎实做好各项惠民工作

    (七)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与对外开放,释放发展活力

     1.抓好重点领域改革

     2.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B.4 主动转型下强化调整积极应对中突出稳健

   一 2011年北京市经济在预期中回落调整

    (一)内需拉动作用增强,需求结构调整积蓄增长动力

    (二)服务业稳定作用突出,产业融合和创新发展孕育增长势能

    (三)长期结构性矛盾和短期应对危机刺激政策推动物价持续上涨

    (四)结构调整对就业的短期冲击较小,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二 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成本攀升影响投资环境改善,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偏低、收入差距扩大是影响居民消费增长的瓶颈

    (三)资金供需矛盾加大使地方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收窄

    (四)房地产市场长期积累的矛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依然突出

    (五)服务业增长速度放缓将影响整体经济增长

   三 2012年北京市经济面临环境分析

    (一)世界经济陷入“滞涨”可能性增大

    (二)国内经济增速相对放缓,结构调整有待改善

    (三)宏观调控政策主基调不变,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将加强

    (四)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成为转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打造首都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四 2012年北京市经济增长展望

    (一)北京市经济仍处于本轮周期的下行趋稳区间

     1.从经济波动的周期性角度分析

     2.从短期运行经济景气角度分析

    (二)北京市经济增长情景分析与预测

     1.中方案:平稳增长情景,GDP增长8.3%左右

     2.高方案:国际环境略有好转,GDP增长8.8%左右

     3.低方案:国际环境有所恶化,GDP增长7.5%左右

   五 政策建议

    (一)密切跟踪国内外环境变化,把握好主动调控的时机和力度

    (二)尽快出台市级层面的收入分配改革措施,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三)着力降低企业发展的综合成本,改善投资环境

    (四)积极探索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紧张局面

    (五)增强调控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缓解房地产领域的结构性矛盾

    (六)借助政策东风,推动服务业内涵式发展

    (七)完善调控手段,进一步理顺价格矛盾,稳定价格水平

    (八)合理布局功能和要素,提升首都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和辐射力

  B.5 2011年北京市消费形势分析及2012年趋势展望

   一 2011年全市消费运行特点分析

    (一)承受转型阵痛,消费品零售额平稳弱势增长

    (二)房、车消费退潮明显,其他商品消费相对稳定

    (三)享受型消费和以网店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增势迅猛

    (四)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稳步提高

    (五)居民消费信心有所回升,城乡居民消费倾向迥异

   二 2011年全市消费领域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成为影响消费结构升级的最大短板

    (二)服务供给短缺制约居民潜在消费能力释放

    (三)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加重居民额外支出负担

    (四)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抑制居民正常消费需求

   三 2012年全市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展望

    (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二)部分产业政策破题有望启动相关消费领域

    (三)政策性住房大规模入市有利于填补商品房限购消费缺口

    (四)新热点区域开发有利于拓展新的消费空间

    (五)从长期看,独特城市地位为全市消费带来不竭动力

   四 促进全市消费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适时调整政策,挖掘房车市场消费潜力

    (二)提升供给品质,将更多购买力留在北京

    (三)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服务性消费比重

    (四)借助政策东风,扩大文化消费比重

    (五)推动资源均衡,减少居民不合理支出负担

    (六)规范消费环境,让公众安全放心地消费

    (七)出台鼓励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的优惠政策

    (八)构建与时俱进的消费指标统计体系

  B.6 2011年物价形势分析及2012年价格走势判断

   一 2011年北京市价格运行特点

    (一)消费者价格攀升见顶后逐步回落

     1.居住和食品价格双轮驱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冲见顶

     2.结构性上涨趋向全面上涨,服务项目价格指数驶入历史高位

    (二)生产者价格强势上行后渐趋回落

     1.输入型压力和人力成本共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指数上涨

     2.上下游价格传导加剧推动“剪刀差”缩小

    (三)生活必需品价格全面上涨

     1.供应减少与成本上升共助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

     2.涨价热点频繁更换

    (四)住宅销售价格不断下滑,租赁价格持续上扬

   二 未来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

    (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大

    (二)供需紧平衡与成本上升支撑粮食等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

    (三)劳动力成本提高是推动价格上升的主动力

    (四)资源品价格改革适时推进助推价格上涨

    (五)国内经济增长趋缓与政策显效、预期管理加强有助于稳定价格

   三 2012年价格走势判断

    (一)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103.2%~103.7%之间

     1.周期波动规律显示北京市CPI有下调趋势

     2.先行合成指数预示2012年CPI涨幅将有所回落,全年运行恐难回低位

     3.环比折年率显示2012年CPI涨势将有所放缓

     4.翘尾测算2012年CPI在103.2%~103.7%之间

    (二)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指数涨幅约在1.9%和7.3%

     1.先行合成指数预示2012年PPI涨幅有望收窄

     2.翘尾测算2012年PPI和MPI涨幅分别在1.9%、7.3%左右

   四 政策建议

    (一)客观看待价格上涨,将其转化为“调结构、促转型”的动力

    (二)积极稳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三)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维护市场稳定,规范市场秩序

    (四)设立价格调节基金

    (五)做好低收入及其他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

    (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BⅢ 发展战略

  B.7 北京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一 “十一五”时期北京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一)三次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加快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方向演进

    (二)空间结构不断调整,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总部经济特征更加突出,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所有制结构渐趋合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格局正在形成

    (五)需求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

   二 站在新的起点,北京优化调整经济结构要努力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和问题

    (一)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与世界城市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二)产业结构尤其是产业内部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

    (三)城市空间结构矛盾对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形成制约

    (四)总部经济规模实力及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

   三 优化北京经济结构、提升首都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两高并举”,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

    (二)着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形成“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空间格局

    (三)打造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强化北京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支配力和影响力

    (四)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打造“首都经济圈”解决首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B.8 提升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对策研究

   一 北京总部经济取得重大成效、发展能力居全国首位

    (一)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集中,成为全球第二大世界500强总部之都

    (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明显增长、涉及业务领域不断扩展

    (三)中心城区总部企业集聚特征明显,几大特色总部经济聚集区逐步形成

    (四)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强劲,连续七年排名全国第一位

   二 总部经济发展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与国际大城市相比,北京总部经济规模和层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区县对总部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新的特色总部聚集区有待培育

    (三)总部经济管理协调机制尚未形成,现有政策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有待增强

   三 积极采取六大关键举措,促进总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强化对各区县重大项目的统筹与协调

    (二)拓宽总部经济政策的适用对象,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职能的总部企业制定差别性政策

    (三)创新总部经济聚集区开发模式和管理机制,建立对开发商、楼宇业主招商的管控与激励机制

    (四)构建科学的区域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实现与企业制造基地所在区域的共赢发展

    (五)建立政府服务总部企业的长效机制,形成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合力

    (六)加大对总部企业所需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

  B.9 当前北京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因素分析

   一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

   二 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分析

  B.10 创意与创新引领北京贸易转型升级的思考

   一 北京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对外贸易基本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但出口贸易增速显著回落

    (二)一般贸易和国有企业主导地区进口贸易,加工贸易出口下滑明显

    (三)主要大宗出口商品出口降幅较大,对地区出口增速下降产生重大影响

    (四)北京作为全国进口集散地的功能进一步凸显,为“促平衡”发挥积极作用

    (五)积极推进贸易市场多元化,双边贸易规模超百亿美元贸易伙伴增加到10个

   二 贸易结构固化:贸易增长方式转型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和企业贸易集中度高蕴含较高的风险

    (二)出口传统竞争力的丧失远快于出口新竞争优势的形成,贸易的新增长点仍未形成

    (三)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和出口占比均呈下降趋势

    (四)成本快速上升和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对于制造业吸引外资和加工贸易发展构成一大挑战

    (五)贸易条件恶化,数量型扩张带来的贸易利益有限

   三 创意和创新是贸易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扩大文化贸易

    (二)创意推动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建设北京高端时尚服装品牌

    (三)创意和创新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四)鼓励和吸引外资投资文化创意产业

    (五)创意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特色化发展

 BⅣ 产业发展

  B.11 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北京支柱产业的对策研究

   一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评估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力雄厚,发展强劲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凸显,特色鲜明

    (三)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和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二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整体增速放缓

    (二)文化核心领域需要提升

    (三)产业链条分布有待优化

   三 巩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支柱地位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规划和配套政策研究

    (二)以区域骨干项目为抓手,推进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加快构建面向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功能性平台

    (四)促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五)着力培育北京文化创意品牌

    (六)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

    (七)加强文化产权保护力度

    (八)提升城市功能,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城市氛围

  B.12 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首都世界城市功能

   一 首都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总量规模持续扩大,占据首都经济主导地位

    (二)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发展,内部行业门类齐全

    (三)服务业投资稳步增长,利用外资水平大幅提升

    (四)吸纳就业能力增强,成为拉动就业的重要力量

   二 首都服务业发展仍存在系列深层次制约

    (一)高端服务资源潜能未得到充分释放

    (二)适应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三)服务业税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四)服务需求市场迫切需要挖掘与开发

    (五)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仍有较大空间

   三 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一)世界城市建设对服务经济总量与内部结构提出新要求

    (二)世界城市建设对服务业质量效益与均衡化发展提出新要求

    (三)世界城市建设对服务业国际化发展及品牌建设提出新要求

   四 提升服务业发展效益,完善世界城市功能的几点思考

    (一)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扎实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发展

    (二)搭建首都服务业高端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服务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三)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推动服务业增值税相关改革试点

    (四)拓展新兴服务需求市场,培育新的服务经济增长点

    (五)积极参与全球服务经济一体化,提升“北京服务”品牌影响力

  B.13 政策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及2012年楼市展望

   一 北京版调控政策“京十五条”简评

    (一)关于非京籍居民家庭的限购政策

    (二)关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三)关于实行差别化土地增值税预征率

   二 政策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

    (二)土地供给相对减少

    (三)商品房市场实际供给减少

    (四)商品房销售价格在调控中松动下滑

   三 2012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形势展望

    (一)北京商品房价格长期走势判断

    (二)2012年北京商品房价格走势判断

  B.14 强化生态文明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北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主要难点

    (一)首都可利用资源短缺,如何发挥资源价格和政府补贴的双重激励机制作用

    (二)在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如何继续提升经济生态化水平

    (三)在生态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形成有助于生态系统功能发育与城市生态化水平增强的市场体系

   二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北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

    (一)以节能降耗为主线实现第三产业生态化

     1.水资源利用的重点应转向传统服务业节水

     2.以电子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应成为节能的重点

    (二)加快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1.传统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创新型生态工业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3.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

    (三)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形成供应全国的高度生态化的创新与生产基地

    (四)在经济运行领域体现资源生态价格

    (五)加快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城市垃圾处理体系

   三 措施建议

    (一)对产业生态化实行政策倾斜

     1.制定促进产业生态化的配套法规

     2.强化政策导向

     3.加强政府环境信息服务

    (二)加快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1.制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

     2.对新兴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要在征地、审批、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风险投资机制

    (三)建立定位高端面向全国的环保产业示范创新与生产基地

     1.环保基础设施运营模式市场化

     2.加速环境服务业的市场化建设速度

     3.培养环保企业向综合化、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4.加强环保领域国际合作

    (四)完善水电资源价格的市场定价机制和太阳能、风能的政策倾斜机制

     1.推进以水电资源为代表的行业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

     2.加大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倾斜力度

     3.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4.加强宣传教育与引导

  B.15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生鲜农产品直销研究

   一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直销的实践

    (一)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开展蔬菜直销的前提和基础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是开展蔬菜直销的保障

    (三)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的直销模式

     1.以超市为主体的“超市+基地”直销模式

     2.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直销模式

     3.“公司+合作社”销售模式

   二 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直销模式中的直销主体比较研究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

    (二)大型超市或连锁超市为主体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

   三 北京市蔬菜专业合作社调查与问题研究

    (一)合作社概况

     1.合作社注册和所有制结构概况

     2.生产规模

    (二)39个专业合作社在问卷调查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及比重

     1.生产问题

     2.流通问题

     3.主要诉求

    (三)原因分析

     1.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中间商”地位和作用还不能被取代

     2.合作社的问题

     3.超市的问题

     4.蔬菜专业合作社尚没有建立稳定的蔬菜直销经营模式和体系

     5.蔬菜专业合作社尚没有建立蔬菜直销的物流支撑体系

   四 北京市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直销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一)国外农产品直销的经验可以借鉴

    (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支持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直销

    (三)北京市的一系列政策支持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直销

    (四)农民有意愿直销蔬菜等生鲜农产品

    (五)北京市民的愿望和巨大的需求市场,营造了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直销积极开展的有利的外部环境

   五 推动北京市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直销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需要正确处理好首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菜篮子”总体发展战略的关系

     2.需要与环渤海省区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3.需要妥善处理好批发市场流通和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直销流通的关系

     4.需要处理好支持、扶持不同直销主体的关系

     5.需要正确处理好规划、计划和实施落实的关系

    (二)要大力培育和发展蔬菜产业

     1.要发展和建设蔬菜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

     2.要加强设施蔬菜建设

    (三)要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强化产销衔接平台的建设

    (四)支持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BⅤ 财政金融

  B.16 北京市2011年财政运行情况与2012年财政形势分析

   一 2011年北京市财政运行基本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三)属地财政收入情况

   二 2011年收入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经历“高开低走回稳”的运行态势,总体保持高位增长

    (二)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全国排名稳居第六位,增幅排名较后

    (三)四大主体税种走势总体较为平稳

    (四)四大功能区经济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区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势好于全市水平

   三 2011年支出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着力点,促进首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四 2011年主要财政工作

   五 2012年财政形势分析

  B.17 2011年北京金融运行的背景、态势及趋势分析

   一 北京金融运行的背景

    (一)背景1:政策转向与经济波动

    (二)背景2:房价调控与产业回归

    (三)背景3:转变增长模式与企业业绩下滑

   二 北京金融运行的态势

    (一)态势1:“双轨利率”下的储蓄“搬家”

    (二)态势2:流动性收紧中的信贷波动

    (三)态势3:房地产退潮中的资产质量风险

   三 北京金融运行的趋势

    (一)趋势1:存贷款增速逐步回升,以优化结构为主

    (二)趋势2:经济重回稳步增长中,信贷资产质量改善

    (三)趋势3:突破封闭环境,更广泛融入经济活动

  B.18 2011年北京市金融运行形势分析

   一 北京市金融运行特点

    (一)存款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人民币存款增速有所回落

     2.单位存款仍是全部人民币存款增长的主力,新增定期存款高于活期存款

     3.结构性存款带动个人存款大幅增加

     4.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在新增存款中份额中有所上升

     5.外汇存款余额上升

    (二)贷款投放回归常态

     1.人民币贷款增速回升

     2.短期贷款同比增加较多,中长期贷款下半年投放加快

     3.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幅趋缓,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加较多

     4.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在新增贷款中份额上升较大

     5.外汇贷款余额下降

    (三)直接融资稳定增长

    (四)人民币贷款实际执行利率水平有所上升

   二 当前金融运行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理财业务发展对银行传统的吸收资金方式带来较大冲击

    (二)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在某些时点存在流动性压力

    (三)如何看待利率水平上升

    (四)房地产市场未来趋势对金融业的影响需要关注

   三 政策建议

    (一)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三)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贷调控

    (四)大力扩展融资渠道

 BⅥ 区域发展

  B.19 首都经济圈战略定位与建设路径研究*

   一 首都经济圈的范围界定

   二 首都经济圈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体系完整,但整体竞争力不强

    (二)创新个体较多,但缺乏有效整合

    (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较快,但一体化程度不高

    (四)体制机制不畅,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

   三 首都经济圈的战略定位

    (一)狭义“首都经济圈”及其圈层划分、功能分工

    (二)广义“首都经济圈”及其圈层划分、功能分工

    (三)首都经济圈综合功能区划

     1.北部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支撑区

     2.中部京津廊唐产业发展区

     3.东部滨海临港产业发展区

     4.南部制造业与农业支撑区

   四 首都经济圈的建设路径

    (一)充分利用较好的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

    (二)打造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础

    (三)构建合理明确的区域分工体系

    (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服务水平

    (五)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六)建立可行的跨行政区域协作机制及法律保障体系

  B.20 推动首都经济圈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思考

   一 首都经济圈创新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区域创新资源密集,北京占据主导地位

    (二)创新要素投入稳步增加,创新整体产出效益有待提升

    (三)政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国家级创新资源龙头作用凸显

    (四)重大创新工程加快推进,创新载体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五)区域内创新合作显著加强,协同发展效应逐步显现

   二 推动首都经济圈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思路

    (一)总体思路

    (二)战略重点

     1.加快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落地,提升创新资源集聚度和带动力

     2.强化中关村创新龙头引领地位,发挥首都创新资源辐射带动效应

     3.构建区域协同互补的创新体系,增强大区域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三 构建首都经济圈大区域协同互补的创新体系

    (一)“一核”——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二)“三轴”——京津塘创新联动主轴以及京保石、京唐秦两个创新联动辅轴

    (三)“五心”是指滨海新区、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五个地方化、专业化创新中心

    (四)“三区”

   四 推进首都经济圈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

    (一)推进区域产业创新协作,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创新链条

     1.建立区域间差异互补的产业创新协作体系

     2.实施重点产业创新能力协同升级工程

     3.加强各区域科技园区间的多层次创新协作

    (二)搭建区域对接合作平台,健全区域互动发展创新服务体系

     1.搭建政府主导的区域常态化交流合作平台

     2.健全市场化运作的大区域创新服务平台

    (三)创新区域协作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1.探索组建区域领导组织机构,加强大区域创新发展统筹

     2.健全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强化人才对区域创新的支撑作用

     3.探索区域间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区域间“创新—成果转化”合作

    (四)推进政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高效对接

     1.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知识创新向应用创新环节延伸

     2.鼓励发展应用性技术研发机构,提升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对接中间环节的支撑能力

     3.探索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完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对接通道

  B.21 对中关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

   一 中关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一)积累了多方面体制机制创新经验,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

    (二)科教智力资源丰富,成为高端要素聚集高地

    (三)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体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性区域

    (四)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成为引领我国高端产业创新的重要区域

    (五)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科技产业竞争的前沿阵地

   二 中关村与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硅谷的对比分析

    (一)全球高端领军人才较少

    (二)占据全球科技前沿的原始创新成果较少

    (三)产业集群缺乏全球技术指导权

    (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少

   三 推进中关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几个着力点

    (一)加快聚集高端人才

    (二)着力提升企业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

    (三)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五)积极营造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的环境和机制

  B.22 2011年北京市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扎实起步

   一 建立四大机制,全力支持西部地区转型发展

    (一)建立了多层次的综合组织协调机制

    (二)建立了成体系的规划政策导向机制

    (三)建立了多渠道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

    (四)建立了多形式的招商推介服务机制

   二 强化生态环境优先建设,有效彰显“生态京西”品牌效应

    (一)永定河“四湖一线”全面竣工

    (二)大力实施了一批生态建设工程

    (三)完善了山区公益林生态效益促进机制

   三 加快构建基础设施框架体系,不断提升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基础设施承载力

    (一)加快“5+16”对外交通通道建设

    (二)全面快速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三)稳步提高能源保障供应能力

    (四)首钢地区市政管网完成与大市政有效衔接

    (五)有效改善山区市政设施条件

   四 全面启动“一核、两区、三带”规划建设,加快引进培育新兴产业

    (一)全面启动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开发建设

    (二)积极推进丰台河西绿色产业发展区建设

    (三)扎实推进房山新城现代产业发展区建设

    (四)稳步推进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等“三带”建设

   五 坚持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加快构建京西现代产业体系

    (一)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全面启动

    (二)加强科技创新引领转型

    (三)加快重点文化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

    (四)不断完善投融资体系

   六 重点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改善西部地区居民生活条件

    (一)西部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妥善安置首钢停产富余职工

    (三)大力推进房山山区人口搬迁工程

    (四)同步跟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主要编撰者简介

 皮书数据库

 法律声明

《北京经济发展报告》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紧紧围绕北京市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突出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倾向性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的综合研究成果,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蓝皮书系列中的“拳头”产品。本年度蓝皮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研究员牵头,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为核心团队成员,由北京市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首都著名高校的教授、北京知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共同研究完成。本年度蓝皮书的总报告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主要体现了三个主题:一是对2011年北京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并对2012年经济走势进行预测;二是总结了国际大都市在经济发展接近或超过发达水平时经济结构和空间发展转型的基本特点并分析了其对北京的借鉴意义;三是深入分析了北京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内在隐忧并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北京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本年度蓝皮书在篇目安排上,突出了以下几个重点:一是重点关注北京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二是重点关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优势产业的发展;三是重点关注通胀形势、房价等焦点、热点问题;四是重点关注北京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问题。

赵弘:《总部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总部经济发展对北京产生重要影响——北京第二次经济普查分析材料》,2009年12月23日。

洪继元:《北京:站在更高起点发展总部经济》,《投资北京》2011年第9期。

刘志彪、张少军:《总部经济、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林莎、金盛红:《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李赶顺:《循环经济运行机理的数理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叶立梅:《城市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王岩、王红瑞:《北京市的水资源与产业结构优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资源公报2008》。

李倩:《城市产业生态化实现路径及效率研究》,《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赵弘、张荣海:《从国外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看北京经济新增长点培育》,《商业时代》2009年第5期。

李俊杰、宋卫恭等:《模块化理论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应用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张菲菲、郎庆成:《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路径探讨》,《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年第12期。

哈妮丽:《“人才特区”聚贤才》,2011年12月19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李石柱:《全球创新中心必须具备三个特征》,搜狐财经,2009年11月12日。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统计局、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关村指数2011》,2011。

赵弘:《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高新区》2011年第10期。

赵弘:《中关村:肩负新使命,实现新突破》,《前线》2011年第3期。

赵燕霞:《中关村描绘未来十年发展蓝图》,《投资北京》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