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1

教育与法律图书

Law and Education:Change of Education Relation in China

SSAPID:101-3800-3897-58
ISBN:7-80190-859-7
DOI:
ISSN:
关键词:

教育法 研究 中国

[内容简介] 随着教育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如何以法律介入教育是当今世界所普遍关心的共同问题。本书以中国教育关系的变革为主题,尝试教育学与法学双重聚焦教育关系,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实现的整个法律调整过程,对各种教育法律关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周光礼
编 辑:邓泳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

 引论 教育关系及其调整机制

  引论 教育关系及其调整机制

   一 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

    (一)教育学视角

     1.教育关系及其分类

     2.教育关系的演变

    (二)法学视角

     1.教育关系之调整规则的发生学基础

     2.不成文规则调整阶段

     3.教育关系的法律调整阶段

   四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上编 学校外部教育关系及其调整机制

  第一章 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一 政府与学校之间关系的变迁

    (一)西方的路径

    (二)中国的演变

   二 政府与公立学校的关系

    (一)政府与公立高校

     1.公立高校在教育行政关系中的地位

     2.计划经济时代的公立高校*

     3.转型期的公立高校

    (二)政府与公立中小学校的关系

     1.公立中小学在行政关系中的地位

     2.政府与公立中小学校的行政法律关系

   三 政府与私立学校的关系

    (一)私立学校的性质及法律地位

     1.政府作为私立学校行政管理者的权力

     2.私立学校拥有的权利

    (二)政府与私立学校的行政关系及法律调整

     1.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

     2.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管制

   四 大学自治及其保障

    (一)大学自治及其范围

     1.大学自治

     2.大学自治的范围

    (二)大学自治保障的内容与形式

     1.大学自治保障的主要内容

     2.大学自治保障的形式

  第二章 政府与教育中介组织的关系

   一 教育中介组织及其由来

   二 教育中介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地位

    (一)非政府性

    (二)非营利性

    (三)公权力性

    (四)中介性

   三 政府对教育中介组织的培育与管理

    (一)政府对教育中介组织的培育与支持

     1.政府从具体的教育事务中主动退出

     2.维护教育中介组织的独立地位

     3.通过授权和委托使教育中介组织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力

     4.财政上的支持

     5.提供应有的救济途径

    (二)政府对教育中介组织的管理

     1.政府管理的必要性

     2.政府对教育中介组织管理的方式

   四 教育中介组织对政府的监督与制约

    (一)参与决策

    (二)行政诉讼

   五 教育中介组织与学校的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一)教育中介组织对学校的管理与服务

     1.制定规则的抽象行为

     2.教育中介组织的具体行为

  第三章 政府与教师的关系

   一 政府与教师关系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考察

    (一)中国政府与教师关系的历史演变

    (二)我国政府与教师关系的现状

    (三)国外教师人事制度的比较分析

     1.教师资格认定

     2.教师职务任用制度

     3.教师组织管理制度

   二 我国政府对教师的管理行为及法律调整

    (一)制定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抽象行为

     1.制定的依据

     2.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效力

     3.救济渠道

    (二)对教师实施管理的具体行为

     1.教师资格认定行为

     2.教师职称授予行为

     3.教师职务聘任行为

   三 政府的侵权行为与教师权利的救济

    (一)政府的侵权行为与教师权利的可诉性

    (二)教师权利救济的主要渠道

     1.权力机关的救济

     2.行政机关的救济

     3.司法机关的救济

  第四章 政府与学生的关系

   一 政府与学生关系的演变

   二 公民的受教育权与政府的职责

    (一)公民的受教育权

    (二)公民的学习机会权与政府的职责*

    (三)公民的学习条件权与政府的职责

     1.学生教育条件建设请求权与政府的职责

     2.教育条件的利用权与政府的职责

     3.获得教育资助权与政府的职责

    (四)公民的学习成功权与政府的职责

   三 政府对学生的管理行为与学生的权利救济

    (一)政府的抽象行为与学生的权利救济

     1.教育行政立法行为

     2.其他抽象教育行政行为

     3.抽象行政行为的监控

    (二)政府的具体行为与学生的权利救济

   小结

 中编 学校内部教育关系及其调整机制

  第五章 公立学校的内部管理关系

   一 公立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一)各国公立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横向考察

     1.德国

     2.法国

     3.日本

     4.美国

     5.英国

     6.印度

    (二)中国公立学校与教师的关系

    (三)聘任制度下公立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1.聘任制度下公立学校与教师关系的转换

     2.公立学校与教师关系法律调整的理论分析

     3.聘任制条件下我国公立学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性质*

     4.聘任制下公立学校教师权益的法律保障

   二 公立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一)我国公立学校与学生关系的现状

    (二)公立学校与学生关系的理论分析

     1.大陆法系

     2.英美法系

     3.我国公立学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的思考

    (三)我国公立学校与学生关系的性质及其法律调整

     1.入学关系的类型及其法律调整

     2.在学关系的类型及其法律调整

   三 公立高校与职员的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一)我国高校与其管理人员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二)国外公立高校与管理人员的关系

     1.德国

     2.法国

     3.日本

     4.美国

    (三)我国公立高校与职员的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1.我国公立高校职员制度改革的宏观背景

     2.公立高校职员的法律地位

  第六章 私立学校的内部管理关系

   一 私立学校与举办者之间的产权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一)我国私立学校与举办者产权关系的现状

    (二)私立学校与举办者产权关系的理论分析

     1.大陆法系私立学校的产权制度

     2.英美法系私立学校的产权制度

    (三)我国私立学校与举办者的产权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1.私立学校的财产占有权关系

     2.私立学校的财产收益权关系

     3.私立学校的财产使用权关系

     4.私立学校的财产处分权关系

   二 私立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一)我国私立学校与教师关系的现状

    (二)私立学校与教师关系的理论分析

     1.大陆法系

     2.英美法系

    (三)我国私立学校与教师关系的定位及教师的权利救济

     1.我国私立学校与教师关系的定位

     2.我国私立学校教师的权利救济

   三 私立学校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一)我国私立学校与学生关系的现状

     1.私立学校与学生的入学关系

     2.私立学校与学生的在学关系

    (二)私立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理论分析

     1.大陆法系

     2.英美法系

    (三)私立学校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关系

     1.父母教育权与私立学校教育权

     2.民法视野下的私立学校与监护人之间的关系*

     3.教育法视野下的私立学校与监护人之间的关系

    (四)我国私立学校与学生及其监护人的关系与司法审查

  第七章 学校管理行为的监督和控制

   一 制订学校内部规则

    (一)学校内部规则的制定依据

     1.教育法律、法规

     2.教育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3.学校章程

    (二)学校内部规则的效力

    (三)学校内部规则的司法审查与学校办学自主权

   二 学校的具体行为

    (一)委托行政行为与司法审查

     1.基本案情

     2.主要问题

    (二)自治性行为与法律监督

  第八章 教育教学关系

   一 教育教学关系界说

    (一)教育目的及其厘定中的社会关系

     1.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厘定中的社会关系

     3.教育内容设置中的社会关系

      (1)英国模式

      (2)苏联模式

    (二)教学及教学中的社会关系

   二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1.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考察

      (1)先秦的师生关系:伦理道德关系的建立

      (2)秦汉时期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行政化

      (3)隋唐以降的师生关系:知识传授关系的凸现

      (4)师生关系的新发展:师生关系契约化

     2.我国师生关系的现状

    (二)师生关系的理论分析

     1.教学过程“主客体大讨论”与师生关系的分类

     2.师生关系的调整机制

   三 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

    (一)教师的教学自由

     1.教学自由的历史演进

     2.大学教师的教学自由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自由

     3.教学自由的范围与限制

    (二)学生的学习自由

     1.学习自由与学术自由

     2.学习自由与受教育权

     3.学习规则的性质与学习自由的救济

    (三)教师的教学自由与学生的学习自由

   小结

 下编 教育法律关系及其实现

  第九章 教育法律关系的特征与类型

   一 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

   二 教育关系的特征

    (一)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综合性的法律关系

    (二)教育法律关系以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为内容,是教育关系的法律化

    (三)教育法律关系必须要反映教育规律

   三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1.教育行政机关

     2.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

     3.教育者

     4.受教育者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1.物

     2.行为

     3.精神产品和其他智力成果

    (三)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1.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2.教育权利

     3.教育义务

   四 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

    (一)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

    (二)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三)一般教育法律关系与具体教育法律关系

  第十章 教育法律关系的设定与运行

   一 教育法律关系的设定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设定权限

    (二)教育法律关系设定的原则与程序

     1.教育法律关系设定的原则

     2.教育法律关系设定的程序

   二 教育法律关系的运行

    (一)教育法律事实

     1.当然引起

     2.核准引起

     3.协议引起

     4.裁判引起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运动形式

     1.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与实现

     2.教育法律关系的变更与消灭

  第十一章 教育权利的救济制度与教育法律关系的实现

   一 国外教育权利的救济制度

    (一)大陆法系国家

     1.德国

     2.法国

    (二)英美法系国家

     1.美国

     2.英国

   二 中国教育法律关系的救济制度

    (一)我国教育权利的救济制度

     1.教育行政关系的救济制度

     2.教育民事关系的救济制度

     3.教育宪政关系的救济制度

    (二)我国教育法律关系救济制度的建构

     1.教育申诉制度

     2.教育仲裁制度

     3.宪法诉讼制度

   小结

 结论 转型期的中国教育:教育关系的变革

  结论 转型期的中国教育:教育关系的变革

   一 社会结构的重构与办学主体的分化

   二 政府与国家教育权

   三 市场与社会教育权

   四 学校与办学自主权

   五 教育关系的变革及其法律调整

 Abstract

 后记

 相关链接

随着教育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如何以法律介入教育是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共同问题。本书以中国教育关系的变革为主题,尝试教育学与法学双重聚焦教育关系,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实现的整个法律调整过程,对各种教育法律关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从中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教育法治建设的进程,探索中国教育法治发展的背景,也对今天中国教育法治实践和理论探索,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我国同类研究中,理论上有一定的开拓性与创新性。

1.李龙:《宪法基础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2.李龙:《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周叶中:《宪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叶必丰:《行政法学》(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5.叶必丰:《应申请行政行为判解》,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6.叶必丰,周佑勇:《行政规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

7.许崇德:《宪法学》(国外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8.沈宗灵:《西方人权学说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9.董云虎、刘武萍:《世界人权约法总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夏勇:《走向权利时代》,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张文显:《21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

12.卓泽渊:《法的价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13.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

14.罗豪才:《行政法论丛》(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15.罗豪才:《行政法论丛》(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16.罗豪才:《行政法论丛》(第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

17.罗豪才:《行政法论丛》(第6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18.王名扬:《英国行政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

19.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

20.莫纪宏:《宪法审判制度概要》,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

21.周志宏:《学术自由与大学法》(第一版),台北,蔚理法律出版社,1989年。

22.董保城:《教育法与学术自由》(初版),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23.劳凯声:《变革社会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24.毛昭辉:《公共管理法律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秦惠民:《走入教育法制的深处:论社会教育权的演变》,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

26.梅汝莉:《中国教育管理史》,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年。

27.劳凯声、郑新蓉:《规矩与方圆——教育管理与法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

28.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

29.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30.温辉:《受教育权入宪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吴庚:《行政法治理论与实务》,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

32.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资料选粹》(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3.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34.藤大春:《外国教育通史》(3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35.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修订本)(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36.伍振鷟:《亚洲大学的发展——从依赖到自主》,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0年。

37.曾向东:《印度现代高等教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38.陈伯礼等:《美国公立学校聘任中的法律问题》,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39.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40.杨汉平:《教师与学校权益法律保护》,北京,西苑出版社,2001年。

41.湛中乐:《行政诉讼与高等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2.王名:《清华发展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单中惠,杨汉麟:《教育学名著选读》,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44.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45.胡卫,丁笑炯:《聚焦民办教育立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46.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47.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法国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8.邵金荣:《中国民办教育立法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49.褚宏启:《学校法律问题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50.张维平:《平衡与制约——20世纪的教育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51.郝维谦、李连宁:《各国教育法制比较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52.施良方等:《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3.王悦群:《教育法制基础》,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

54.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一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55.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二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56.史尚宽:《债法各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57.林清高:《劳动法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58.《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59.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60.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61.朱国斌:《中国宪法与政治制度》,法律出版社,1997年。

62.李步云:《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

63.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

64.郑良信:《教育法学通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65.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66.许庆雄:《宪法入门》,台北,月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67.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北大法律百科全书·行政法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8.教育部人事司编《教育法制基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9.苏力等:《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70.胡建淼:《十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

71.〔英〕J.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72.〔美〕艾萨克·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王承绪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73.〔美〕布鲁柏克:《教育问题史》,吴元训等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

74.〔英〕穆勒:《功用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75.苗力田主编。《亚里斯多德全集》(卷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76.〔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77.〔俄〕凯洛夫:《教育学》,陈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

78.〔德〕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9.〔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第一版),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

80.〔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第一版),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81.〔英〕密尔:《论自由》(第一版),张友谊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年。

82.〔英〕杰夫·惠迪等:《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与市场》,马忠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83.〔德〕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第一版),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84.〔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85.〔日〕室井力:《日本现代行政法》,吴微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

86.〔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87.〔美〕W·汤普森:《宪法的政治理论》,张志铭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

88.〔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89.〔美〕J·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90.〔美〕菲力普·库姆斯:《世界教育的危机》,赵宝恒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91.〔美〕S·鲍尔斯,H·金蒂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92.〔英〕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

93.〔英〕C·维尔:《法理学——宪政与分权》,苏力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

94.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Technical Report:A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1994,p.12

95.Willian A.Kaplin,“The Law of Higher Education” 1983,pp.21~22

96.Richard Thigpen,“The Application of Fourteenth Amendment Norms to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y”,J.OF law & Education Vol.11,No.2,1982,P.206

97.Rackin V.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386 F.Supp.992(E.D.Pa.1974),Ibid.,p.24

98.Douglas Hodgson,The Human Right to Education,Dartmouth Publishing Campany Limited,1998

99.Michawl M.Lamorte,School law:Cases and Concepts,Allyn and Bacon,1996

100.Reed Martin,Special Education Law in American:The Right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ose Who Serve,Future Horizons Inc.1991

101.Eugeen Verhellen,Monotoring Children’s Rights,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6

1.肖滨:《自由的精神》,开放时代,1996年3、4期合刊。

2.李以庄:《论新型师生关系》,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

3.喜子:《反思与重构:完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诉权视角》,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

4.刘香菊、周光礼:《大学章程的法律透视》,载《高教探索》,2004年第3期。

5.周光礼:《学术自由与大学办学自主权》,载《科技导报》,2002年第6期。

6.尹力:《试述父母教育权的内容——从比较教育法制史的视角》,载《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7.高其:《中小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辨析》,载《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第12期。

8.蒋少荣:《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关系及其法律保护》,1999年第5期。

9.徐伟:《民办教育机构法人产权制度分析》,载《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9期。

10.胡劲松:《试析德国非公立学校的法律地位》,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11.于安:《行政合同法初探》,载《清华法律评论》,1999年(第1辑)。

12.叶必丰、周佑勇:《试论教师职称授予行为的法律性质》,载《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12期。

13.许建宇:《雇佣关系的定位及其法律调整模式》,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4.屈满学、张国栋:《浅析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载《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5期。

15.湛中乐、李风英:《略论我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之完善——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相关法律问题分析》,载《中外法学》,2000年第4期。

16.褚宏启:《论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3期。

17.周光礼:《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与教师权益法律保护》,载《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18.刘冬梅:《试论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9.张天麟:《部分国家教师学术自由的法律和判例》,载《教育研究》,1990年第6期。

20.周光礼、叶必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争的行政法透视》,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1.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载《新教育》第二卷第二期,1919年。

22.信春鹰、张烨:《全球化结社革命与社团立法》,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3期。

23.杨巧玲:《教育基本法有关人民学习权及受教权规定之评析》,载《教育政策论坛》,2001年第2期。

24.周志宏:《社会权——总论、教育权》,载《月旦教育杂志(48)》,1999年。

25.许育典:《面向二十一世纪台湾教育法制的根本问题及其检讨——一个宪法与文化的反思》,载《政大法律评论》,第63期。

26.王延卫:《刘宇宸诉济南市历下区教委不作为行政诉讼案》,载《判例与研究》,1999年第1期。

27.河北唐山市教委:《全面实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载《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1期。

28.申素萍:《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载《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29.吴开华、覃伟桥:《论教师聘任制的法律性质》,载《教育评论》,2002年第5期。

30.周视满:《从法律观点谈教师聘约》,《从法律的观点谈教师聘约:专访苏盈贵律师》。

31.金生弘:《超越主客体:对师生关系的阐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32.温辉:《受教育权入宪研究》,载《法学家》,2001年第2期。

33.温辉:《受教育权可诉性研究》,载《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34.尹力:《试析受教育权利》,载《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35.陈雁雷:《论司法审查对大学自治的有限介入》,载《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36.陈雁雷:《高校退学权若干问题的法理思考——对我国首例大学生因退学处理导致文凭纠纷案的法理评析》,载《法学》,2000年第4期。

37.秦惠明:《高等学校法律纠纷若干问题的思考》,载《法学家》,2001年第5期。

38.秦前红:《关于“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几点法理思考》,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

39.胡肖华:《论学校纪律处分的司法审查》,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5期。

40.尹力、李玲:《教育权与学习权简论》,载《辽宁高等教育》,1998年第1期。

41.徐明显:《基本权利析》,载《中国法学》,1991年第6期。

42.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问题》,《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43.左卫民、朱桐辉:《公民诉讼权:宪法与司法保障研究》,载《法学》,2001年第4期。

44.李岩:《违宪审查与人权保障》,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4期。

45.周叶中、周佑勇:《论宪法学的体系》,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

46.李龙龙、汪习根:《宪政规律论》,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

47.汪进元:《论宪法的正当程序原则》,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

48.林红莉:《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1期。

49.申素平:《论高等学校法人地位问题》,《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50.秦惠民:《当前我国法治进程中高校管理面临的挑战》,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51.郭春发:《教师聘任制中的两个法律问题》,载《中小学管理》,2000年第6期。

52.丁文珍:《论教师节聘任制中的教师权益保护》,载《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3期。

53.陈鹏、苏华锋:《略论民国高等教育立法的特点》,载《理论导刊》,1999年第6期。

54.周光礼:《问题重估与理论重构—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二元对立质疑》,载《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4期。

55.蒋晓伟、张海舟:《德国的教授制度》,载《社会》,2001年第11期。

56.余晓玲:《达特茅斯诉讼案的影响及其启示》,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57.杨捷:《19世纪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案及其影响》,载《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9期。

58.耿益群:《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终身教授制度研究综述》,载《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59.潘华仿:《略论美国宪法的联邦主义原则和法律体系》,载《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1期。

60.董保城:《我国大学现今运作困境与未来公法人化之整备》,载《教育研究资讯》,2000年第4期。

61.杨晓波:《责任与自治:美国公立高校与政府的关系》,载《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62.申素平:《论公立高等学校的公法人化趋势》,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63.〔意〕阿尔多·贝特鲁奇:《从身份到契约与罗马的身份制度》,徐国栋译,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6期。

64.萧也红:《公法与私法的分类及其对现今中国之意义》,载《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65.陈国富,卿志琼:《从身份到契约:中国制度变迁的特征透视》,载《人文杂志》,2000年第3期。

66.李红惠:《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AAUP)为何能维护美国大学教授的权益》,载《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5期。

67.王申义,潘爱斌:《教育法律关系性质辨》,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68.余立力:《论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之构成》,载《法学评论》,1996年第3期。

69.陈泓、焦献民:《重视学生在教育法律关系中的地位》,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70.蒋超:《论教育法律关系》,载《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71.和一民:《全面认识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几个问题》,载《云南教育》,2002年第1期。

72.司丽琴:《学校教育法律关系辨析》,载《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2003年第1期。

73.劳凯声:《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及责任归结问题研究》,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74.沈宗灵:《论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75.强昌文:《论利益的法律调整机制》,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76.纪大海、杜萍:《教育关系论》,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

77.刘冬梅:《试论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8.刘广登:《冲突和调控:村民自治法律关系中的权力与权利》,载《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6期。

79.于亨利、周方:《高校管理中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认定研究》,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80.申素平:《尽快理顺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载《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7期。

81.陈禹九、石正义:《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载《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82.潘运军、张健:《大学自治与个体权利救济——学校与学生的管理法律关系维度》,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83.覃壮才:《从法律关系看教师教育立法的重点和难点》,载《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84.李奇、洪成文:《代理父母地位说:美国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主导理论》,载《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85.朱新梅:《重构政府与公立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86.郑杰:《法律视野中的师生关系》,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第2期。

87.潘运军、夏侃:《高校学生社团法律问题研究》,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88.赵利:《道德与法律关系的理性审视》,载《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

89.邝少明、周映华:《论公务员与政府的法律关系》,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4期。

90.陈鹏:《高等学校学生处分权的法理学探析》,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9期。

91.朱玉苗、赵伯祥:《高校与学生:两种法律关系的法理分析》,载《学术界》,2005年第1期。

92.Manzo,Kathleen Kennedy.School Patriotism Law Postponed in Jap-an.Education Week,2005,24(27)

93.Davis,Michelle R.Utah Legislators Delay Action on NCLB Bill.Education Week,2005,24(26)

94.Samuels,Christina A.GAO:Big Jump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e-en.Education Week,2005,24(24)

95.Samuels,Christina A.Subject Qualification Vexing for Teachers In Sp-ecial Education.Education Week,2005,24(23),

96.Bushweller,Kevin.English-Language Learners.Education Week,2005,24(23)

97.Zehr,Mary Ann.Court Backs Arizona Rules On Teachers of Eng-lish.Education Week,2005,24(23)

98.Samuels,Christina A.Hearing Offers Range of Views on IDEA Reg-ulations.Education Week,2005,24(22)

99.Antonio,San;Zehr,Mary Ann.Bilingual Educators Ratchet Up Cri-ticism Of Federal NCLB Law.Education Week,2005,24(21).

100.Samuels,Christina A.Reauthorized IDEA Could Shift Power To Sch-ool Districts.Education Week,2004,24(14)

101.Robelen,Erik W.Rewrite of Special Education Law Stalls in Con-gress.Education Week,2004,23(42)

102.Cavanagh,Sean.Voc.Ed.Law Reauthorization Gears Up in Cong-ress.Education Week,2004,23(34)

103.Goldstein,Lisa.Most Standards Equal for Spec.Ed.Students.Education Week,2004,23(20)

104.Bushweller,Kevin.Education Law’s Impact Evaluated in Districts.Education Week,2003,23(7)

105.Kang,Soon-Won.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in South Korea.Comparative Education,2002,38(3)

106.Walsh,Mark.Law group plays name game to signal new cou-rse.Education Week,1996,16(14)

107.Zeleza PT.Academic freedom i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an African Perspective.Academe,1997,83(6)

108.Bollag B.More academic freedom expected in Iran.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1997,44(4)

109.Burgan M.Scholarly ideas and a changing reality.Academic Ques-tions,1997,10(2)

110.Finkin MW.Tenure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academy:A rep-ly.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1998,41(4)

111.Kutner ML.The witering of academic freedom.Mercury,1998,27(1)

112.Elkins CL.From plantation to corporation:The attack on tenure and academic freedom in Florida.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1998,41(4):

113.Simpson MD.Academic freedom takes a Hit.NEA Today,1998,17(3)

114.Coghlan A.Universities fear loss of academic freedom.New Scientist,1998,158(2139)

115.Simpson MD.Defect for academic freedom.NEA Today,1998,16(9)

116.Heins M.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Internet.Academe,1998,84(3)

117.Alger JR.Academic freedom needs active faith.Academe,1998,84(1)

118.Ryan A.Academic Freedom.Liberal Education,1999,85(2)

119.Devins N.Bearing false witness:The Clinton impeachment and the future of academic freedo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1999,148(1)

120.Nelson C.The War Against the Faculty.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1999,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