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76

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4)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Yangzhou(2014)

SSAPID:101-3781-3512-88
ISBN:978-7-5097-7027-6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4年度扬州蓝皮书分为综合发展报告、跨江融合发展报告、经济发展报告、产业发展报告、社会发展报告、生态文明发展报告等六大部分,围绕扬州跨江融合综合改革试点、重大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名城建设,以及王要社会事业的年度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关信息

丛书名:扬州蓝皮书
编 辑:曹长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Abstract

 法律声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皮书数据库

 扬州蓝皮书编委会

 BⅠ 综合发展报告

  B.1 2014年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4年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分析

    (一)基本情况

    (二)全市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二 2014年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三 2015年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策建议

    1.突出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2.突出创新驱动,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

    3.突出扩大需求,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4.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5.突出节能减排,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6.突出区域协调,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7.突出跨江融合,加速融入长三角核心区

    8.突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释放内生动力

 BⅡ 跨江融合发展报告

  B.2 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研究报告

   一 扬州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的现实基础

    1.经济总量差距较大

    2.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3.与苏南区位差异明显

   二 扬州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2.挑战

   三 扬州推进融合发展综合改革的思路建议

    (一)推进交通建设思路改革创新,打造综合性交通走廊,提高扬州区位“优越性”

     1.全面拓展跨江通道

     2.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3.不断完善城市路网

    (二)推进产业合作体系改革创新,建设区域性共同市场,提高融合发展“黏合度”

     1.加强产业规划布局,着力解决“怎么跨出去”问题

     2.加强重点领域合作,着力解决“抬什么脚”问题

     3.加强园区共建,解决“怎么落脚”问题

    (三)推进民生保障体系改革创新,发展均等化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普惠性”

     1.逐步推动公共服务统一

     2.有效加强环境保护合作

    (四)推进区域合作制度改革创新,构建多层次合作平台,提高体制机制“灵活度”

     1.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构建多层次沟通协调合作平台

     2.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为企业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

  B.3 扬州“三宜”“三城”建设途径研究报告

   一 “三宜”“三城”建设面临的困难

    1.城市群(带)中的同质化与抢占发展高地的竞争尖锐化

    2.市场的不确定性与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有诸多不适应之处

    3.“三宜”“三城”建设的长期性与政府工作目标阶段性的矛盾

    4.实现城市个性与特色建设可操作的机制与思路仍有待加强

   二 “三宜”“三城”建设途径与措施

    1.宜居之城建设

    2.宜游之城建设

    3.宜创之城建设

    4.文化遗产之城建设

    5.民俗旅游之城建设

    6.休闲宜居之城建设

  B.4 金融支持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研究报告

   一 跨江融合发展的金融需求

    (一)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跨江对接融合的金融需求

    (二)实现产业发展跨江对接融合的金融需求

    (三)实现城乡建设跨江对接融合的金融需求

    (四)实现公共服务跨江对接融合的金融需求

    (五)生态文明建设跨江对接融合的金融需求

    (六)对应跨江融合发展的金融改革创新需求

   二 跨江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现状

    (一)金融服务主体持续增多,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社会融资渠道趋于多元化

    (三)金融机构主动对接跨江融合,增加相关融资和项目储备

    (四)跨地区金融活动日益活跃,有效弥补本地区资源不足

   三 金融支持跨江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一)缺乏制度化的跨区域金融协调机制

    (二)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不利于金融资源配置

    (三)社会融资结构仍不均衡,直接融资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四)金融机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认识还不全面,对深层次融合发展的支持不足

    (五)跨地区金融活动受到体制制约,金融自主融合发展能力仍然较弱

   四 政策建议

    (一)各方努力,共同制定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协调机制

    (二)地方政府要加大引导力度,强化对金融支持跨江融合发展的宣传激励

    (三)金融主管部门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融合发展环境

    (四)金融机构要积极作为,主动挖掘支持跨江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新手段

    (五)相关经济主体应增强金融意识,合理选择适合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特点的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

 BⅢ 经济发展报告

  B.5 扬州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报告

   一 坚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扬州特色

   二 扬州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评价

    (一)发展成就

    (二)主要问题

   三 扬州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径

    (一)以提升城镇集聚能力为着力点,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以提升城镇功能为主要抓手,优化中心城市与各类城镇空间布局

    (三)以产城融合为中心,加快四化同步发展进程

    (四)以彰显扬州特色为核心,建设新型、美丽城镇和乡村

    (五)以“六个一体化”为重点,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四 扬州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

    (一)把握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

    (二)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

  B.6 扬州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报告

   一 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 扬州市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

    (一)经济增长稳定性评价

    (二)经济增长有效性评价

    (三)经济增长协调性评价

    (四)经济运行质量综合评价

   三 提高扬州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服务业的发展内涵

    (二)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

    (四)进一步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大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量

    (五)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六)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B.7 2014年扬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一 2014年扬州市开放型经济运行情况

    (一)外资高位增长

    (二)外贸稳中有进

    (三)对外经济合作持续向好

    (四)园区平稳发展

    (五)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二 2015年扬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三 2015年扬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提升利用外资质态

    (二)以市场拓展为方向,提升对外贸易发展水平

    (三)以企业国际化为核心,提升对外经济合作水平

    (四)以融合发展为主线,提升开放型经济平台承载能级

    (五)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

  B.8 2014年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一 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二 扬州市民营经济的社会贡献值

   三 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四 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

   五 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六 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B.9 扬州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分析

    1.规模与负债率情况

    2.债务类型分析

    3.债务期限分析

    4.债务投向结构分析

   二 政府投融资平台自身偿债能力分析

    1.政府平台资产对债务的覆盖情况分析

    2.赢利能力对债务保障分析

    3.政府投融资平台收入结构分析

    4.现金流量对债务的覆盖情况分析

   三 初步结论

   四 扬州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 2014年及未来几年影响因素分析

   六 发展并规范扬州市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议

    1.不断提高扬州市政府投融资平台直接融资比重

    2.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细分管理

    3.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管理

    4.加强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资方向的约束,适时引入社会资本

 BⅣ 产业发展报告

  B.10 扬州工业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报告

   一 扬州工业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二 扬州工业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关键问题

   三 加快扬州工业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转理念,理清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

    2.转方向,明确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重点

    3.转动力,抓住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4.转重心,把握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落脚点

    5.转机制,统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

  B.11 2014年扬州市服务业发展报告

   一 2014年扬州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1.扬州市服务业整体运行情况

    2.扬州市服务业各重点行业1~9月份运行情况和预计全年运行情况

    3.扬州市服务业分县市区1~9月份运行情况及全年预计

    4.当前全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2015年扬州市服务业发展思路

    1.主要目标

    2.扬州市服务业各重点行业发展重点

  B.12 扬州旅游服务国际化研究报告*

   一 对旅游服务国际化的认知

   二 扬州旅游服务国际化的现状与不足

    (一)现状

     1.旅游咨询投诉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2.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旅游推介

     3.建成视频监控和旅游统计分析系统

     4.推出智慧化的旅游服务方式

     5.不断推进旅游监管工作

    (二)困难与不足

     1.旅游外部交通的直达性有待加强

     2.旺季旅游时内部交通拥堵无序

     3.部分旅游餐饮价格虚高,不正宗、不卫生

     4.景区的部分服务仍存在不足

     5.旅游志愿者服务较为滞后

     6.旅游购物场所的布局零散

     7.旅游服务的国际化语言环境有待改善

     8.旅游服务的智慧化有待升级

   三 初步提出的对策建议

    1.加强扬州外部交通的直达性

    2.加快综合性游客换乘中心和旅游专线建设

    3.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

    4.完善与升级旅游的智慧化服务

    5.推出多样化的旅游便民惠民服务

    6.努力提升景区的“四化”服务

    7.增强旅游服务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8.培育市民的国际化心态,提高文明程度

    9.强化旅游志愿者服务

    10.改善旅游服务国际化的语言环境

    11.制定并推行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服务标准

    12.实施旅游人才国际化战略

  B.13 2014年扬州物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扬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物流总量规模总体增长

     1.社会物流总额持续增长

     2.物流业增加值增速明显

     3.社会物流总费用总体平稳

     4.社会货运规模快速增长

    (二)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1.港口

     2.航道

     3.公路

     4.航空

     5.铁路

    (三)物流集聚效应初现

     1.初步规划四大物流集聚带

     2.着力提升市级现代物流集聚区

     3.加快物流资源整合

     4.加快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建设

    (四)品牌物流企业逐步涌现

     1.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

     2.规模物流企业持续壮大

    (五)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

     1.物流企业创A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2.物流标准工作取得新突破

     3.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取得新进展

   二 扬州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一)物流潜力未能充分释放,物流需求规模不高

    (二)区域战略地位不高,产业发展逐步边缘化

    (三)物流资源整合不到位,物流运行效率偏低

    (四)现代化物流基础平台发展滞后,物流质态有待提升

    (五)物流体系结构有待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有待加强

   三 扬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提振扬州经济,拓展物流市场需求

     1.跨江融合,提升扬州经济地位

     2.产业联动、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3.城乡互动,促进农村物流发展

     4.主辅分离,释放社会物流需求

    (二)发挥政府作用,优化物流发展基础环境

     1.形成快捷交通网络,逐步提升物流基础设施

     2.推动宁镇扬物流一体化,促进物流产业差异化发展

     3.完善产业政策,优化物流企业生存环境

     4.用好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工作合力

    (三)加强规划引导,促进物流业健康集聚发展

     1.构建物流园区节点体系,推进现代物流网络化运营

     2.强化管理引领,加快园区转型升级

    (四)培育本土物流龙头企业,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

     1.提高物流企业技术含量

     2.培育本土龙头企业

     3.支持物流模式创新

     4.推动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

  B.14 2014年扬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一 扬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环境日益优化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2.宏观经济持续向好

    (二)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1.增加值总量逐年增加

     2.企业数量稳步提升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龙头企业引领发展

    (五)产业载体量质提升

    (六)产业集群规模初具

   二 扬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1.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显著

    2.文化产业基础较好

    3.特色产业发展强劲

   三 扬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薄弱环节剖析

    1.文化资源丰富,但创意不足

    2.企业增多,但品牌较少

    3.队伍壮大,但人才缺乏

    4.政府主导,但缺少活力

    5.收入增长,但速度趋缓

    6.贸易递增,但规模偏小

   四 “文化扬州”发展路径探索

    (一)以市场为导向,增强文化产业活力

     1.资本运作市场化

     2.壮大市场主体

     3.培育要素市场

     4.开拓市场领域

    (二)整合文化资源,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1.集团化发展

     2.园区化发展

     3.高端化发展

     4.联盟化发展

    (三)引进创新要素,延伸文化产业链

     1.引进创意设计

     2.鼓励原创项目

     3.人才专项投资

    (四)刺激文化消费,培育市场需求

     1.落实收入倍增计划

     2.拓宽文化消费渠道

     3.推出文化消费补贴

     4.引导文化消费理念

  B.15 扬州市家庭服务业发展报告

   一 家庭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一)家庭服务业的统计概念

    (二)家庭服务业的学术概念

    (三)家庭服务业的地区概念

   二 扬州市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扬州市家庭服务业发展历程

     1.缓慢发展阶段(2005年以前)

     2.摸索尝试阶段(2005~2010年)

     3.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开始)

    (二)扬州市家庭服务业的SWOT分析

     1.优势

     2.劣势

     3.机遇

     4.挑战

   三 扬州市家庭服务业市场供求分析

    (一)静态分析

    (二)动态分析

    (三)扬州市家庭服务市场需求空间估算*

    (四)扬州市家庭服务市场就业空间估算

   四 对策建议

    (一)宣传现代家庭服务理念

    (二)整合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三)引导大学生参与高端家庭服务

    (四)推广社区与家庭服务融合发展

    (五)加强家庭服务品牌建设

    (六)提升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

  B.16 扬州市境外投资现状及发展建议

   一 扬州市境外投资基本情况

    1.境外投资呈加速增长态势

    2.境外投资形式呈多元化趋势

    3.境外投资的领域更加广泛

    4.境外投资的区域不断扩大

    5.境外投融资渠道更加多样

   二 扬州市企业境外投资的环境分析

   三 加快扬州市企业境外投资建议

 BⅤ 社会发展报告

  B.17 “廉能量”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

   一 “廉能量”的内涵及与“正能量”的区别

   二 扬州市释放、引领与传递“廉能量”的实践探索

    (一)开展主题活动,用“廉典型”壮大“廉能量”

     1.集中开展“廉能量”主题活动

     2.积极选树“廉能量”典型

     3.组织开展“廉能量”教育

    (二)强化执纪办案,用“强惩戒”放大“廉能量”

     1.从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入手,坚决惩治“四风”违纪违规行为

     2.从彰显惩处威力入手,始终保持案件查办高压态势

     3.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入手,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案件

    (三)注重源头防治,用“硬制度”激发“廉能量”

     1.强化权力行使“三直接”环节和人员的监管

     2.深化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

     3.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大监督”机制建设

    (四)建设“清风扬州”,用“廉文化”汇聚“廉能量”

     1.建成全省首家专题廉政文化展示馆

     2.开辟廉政文化之旅

     3.开启运河城市廉政文化交流

   三 不断释放、引领与传递“廉能量”的几点思考

    1.进一步加大“廉能量”宣传教育

    2.进一步完善“廉能量”提升机制

    3.进一步消融阻碍“廉能量”提升的“负能量”

  B.18 大运河(扬州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一 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的特点分析

    1.线性

    2.活态

    3.多元

   二 大运河(扬州段)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现状分析

    1.遗产本体现状

    2.遗产背景环境现状

    3.利用现状

    4.保护管理现状

    5.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三 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与利用前景

    1.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2.对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的措施建议

    3.大运河扬州遗产利用途径探讨

  B.19 扬州市地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研究报告

   一 扬州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

   二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国内外经验

    (一)国外经验

    (二)国内经验

   三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

  B.20 推进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调研和思考

   一 扬州社会资本投资基本情况

    1.民间投资总量逐年增长

    2.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情况

    3.民办教育情况

    4.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情况

    5.社会资本以PPP模式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主要典型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未全面开放

    2.政策不明朗和落实不到位

    3.本地民营企业自身实力小,发展的动力和投资意愿不强

    4.政府部门服务和监管不到位

   三 加快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的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合力推进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

    2.优化服务环境,切实提供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的完善政策

    3.认真谋划方案,激活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的热情

    4.推进民企做大做强,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的质量和能力

  B.21 2014年扬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2014年扬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1.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

    2.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3.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

    4.医疗卫生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5.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的进展

    6.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

    7.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作用进一步彰显

    8.卫生惠民举措不断丰富

   二 扬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影响因素

    1.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

    2.公共卫生问题仍然严峻

    3.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的难度较大

    4.政府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公立医疗机构经费存在较大缺口

   三 2014年推进扬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紧抓契机,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攻坚问题

    2.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卫生资源总体不足问题

    3.上下联动,着力解决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

    4.夯实基础,着力解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问题

  B.22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与扬州人口发展及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研究报告

   一 生育政策调整与扬州市未来人口发展

    (一)人口规模

    (二)人口素质

    (三)人口结构

     1.家庭结构

     2.年龄结构

     3.性别结构

    (四)人口分布

   二 生育政策调整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一)医疗资源分析

    (二)教育资源分析

    (三)劳动力资源分析

    (四)社会保障资源分析

   三 确保生育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生育环境

    (二)加强信息共享,开展出生人口预测分析

    (三)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四)加强综合治理,优化出生人口性别结构

  B.23 2014年扬州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一 扬州民政事业的发展现状

    (一)围绕社会养老服务,着力提升居家养老水平

    (二)围绕基本民生保障,着力完善长效救助机制

    (三)围绕构建社会治理体系,着力深化三社联动

    (四)围绕军民融合发展,着力推进优抚安置

    (五)围绕民政服务提升,着力优化专项业务

    (六)围绕夯实民政基础,着力提升能力建设

   二 扬州民政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体制机制不够顺畅,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二)法律法规滞后,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经费投入不足,与事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四)基层力量薄弱,与日益繁重的任务不相适应

   三 推进扬州民政事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补齐短板

     1.加大人员和经费的保障力度

     2.加大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

     3.加大民政系统自身经营的力度

    (二)突出重点

    (三)打造亮点

  B.24 2014年平安扬州建设报告

   一 2014年平安扬州建设主要成绩

    (一)系统治理呈现新局面

     1.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组织架构进一步强化

     2.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3.党员带头、全社会参与的活动氛围更加浓厚

    (二)依法治理获得新发展

     1.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治安大局保持持续稳定

     2.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诉求表达渠道更加畅通

     3.推动平安法治融合发展,平安建设法治保障不断强化

    (三)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

     1.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

     2.深化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服务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3.深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升级版设防城市初步建成

     4.深化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局面得到延续

     5.深化公共安全预警监管体制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安全问题逐步解决

     6.深化虚拟社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信息网络安全等级进一步提升

    (四)源头治理实现新突破

     1.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有效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信访问题

     2.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潜在风险

     3.强化三级平台深度建设,基本实现社会管理服务扁平化

     4.夯实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健全基层平安建设组织网络

   二 当前平安建设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影响安全的客观压力不断增大

    (二)政法综治部门创新能力仍显不足

    (三)平安建设基层基础还很薄弱

   三 深化平安扬州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全面强化机制建设,加快构建全覆盖的安全防控体系

    (二)全面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积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大力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四)全面强化法治引领,努力提升平安扬州建设法治化水平

    (五)全面加强群众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平安扬州建设的满意度

  B.25 2014年扬州政府法制发展报告

   一 基本情况

   二 主要做法

    (一)整体联动推进,政府法制工作系统性进一步增强

    (二)服务改革深化,政府法制工作大局进一步把握

    (三)推行开门模式,政府法制工作开放性进一步增强

    (四)以规范涉企权力为切入点,行政执法监督质态进一步提升

   三 2015年全市政府法制工作形势预测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推进

    (二)政府立法职能进一步凸显

    (三)政府法律顾问职能进一步加强

    (四)行政复议机制创新进一步加速

   四 对策建议

    (一)抓住基础工作不放松,夯实政府法制工作基础

    (二)抓住规范涉企权力不放松,全面深化落实市委“2号文件”

    (三)抓住服务改革不放松,全面深化政府法制工作内涵

  B.26 扬州市商会组织发展报告

   一 扬州商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艰难起步阶段(1996~2003)

    (二)稳步发展阶段(2004~2006)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二 扬州商会组织发展的经验做法及工作体会

    (一)经验做法

    (二)工作体会

   三 扬州市商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会组建、发展很不平衡

    (二)商会自身建设亟待完善

    (三)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不足

    (四)商会党的建设亟须提高

   四 促进扬州商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组织建设,突出商会的代表性

    (二)健全机制,强化商会的规范性

    (三)拓展职能,体现商会的服务性

    (四)抓好党的建设,加强商会的先进性

  B.27 扬州市志愿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一 主要特色

   二 存在问题

   三 工作打算

 BⅥ 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B.28 扬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体系研究

   一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一)生态经济文明建设责任

    (二)生态社会文明建设责任

    (三)生态环境文明建设责任

    (四)生态文化文明建设责任

    (五)生态制度文明建设责任

   二 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的意义

    (一)有利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二)有利于推动生态GDP发展

    (三)有利于两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 扬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

    (二)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综合性与代表性相结合

     2.科学性与可测性相结合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导向性与约束性相结合

     5.创新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三)指标的选择和标准分值的确定

    (四)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评价方法及得分

    (五)指标体系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监督作用

   四 提升扬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政绩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与生态相融发展,全面推进生态经济文明建设

    (二)协调与均衡齐头并进,大力推进生态社会文明建设

    (三)生产和生活共同配合,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文明建设

    (四)繁荣与管理互相结合,着力推进生态文化文明建设

    (五)内力与外力同时提升,加快推进生态制度文明建设

  B.29 扬州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报告

   一 扬州林业建设情况概述

    (一)绿植历史悠久

    (二)森林资源让扬州宜居

    (三)造林绿化连续四年作为民生工程

   二 扬州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一)建设历程

    (二)推进举措

   三 扬州林业目标展望

  B.30 扬州市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研究报告

   一 扬州市城市水生态环境现状

    (一)河道现状

    (二)水面现状

    (三)活水现状

     1.水系沟通现状

     2.活水水源

    (四)水质现状

    (五)排水管网现状

    (六)市区河道、涵闸管理现状

   二 扬州市区水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水系保护意识薄弱,管护缺位

    (二)支流水系流动性差,活水水源不足

    (三)水流外排能力不足,内河活水体系受阻

    (四)水质污染,水生态环境退化

    (五)排水体系不健全,污染城市水系水质

    (六)城市管理体制不顺,制约水利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 扬州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

    (一)扩大城市蓄水空间

     1.修复城市水面

     2.增加城市透水性

    (二)加强源头污染控制

     1.加强用水总量控制

     2.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3.严格控制入河污染物

    (三)强化城市河道生态改造

    (四)完善城市调水引流工程体系

     1.构建完善沿山河、古运河、京杭大运河三大主干活水通道

     2.加强支流水系活水

     3.稳定水系北引南排

     4.规划新建邵伯湖补水站

     5.科学调控水位

    (五)完善城市治水体制机制

     1.加快编制城市河道蓝线规划

     2.研究出台市区污水管网规划建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3.加快推进城市涉水管理职能调整和优化配置

     4.完善“清水活水”工程管理体系

     5.全面落实河道管理“河长制”

     6.试行河道水质污染生态补偿资金制度

     7.建立水资源效率和效益评估制度

 摘要

本书是在扬州蓝皮书编委会的指导下,由市社科联、市社科院编写的第五本《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由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撰写。今年全书体例作了进一步细化,分为综合发展报告、跨江融合发展报告、经济发展报告、产业发展报告、社会发展报告、生态文明发展报告等六大部分,重点聚焦扬州跨江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名城建设,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年度发展分析。2014年,扬州市主动实施区间调控下的定向调控,抢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改革创新增活力、补短板、强实体,精准发力、定向施策,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提质,主要指标持续在预期区间运行。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8.6亿元,可比价增长11%。预计全年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25亿元,可比价增长11%左右。全年全市人均GDP可望达到江苏省平均水平。2015年扬州市将以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和名城建设为总抓手,以建城2500周年为契机,努力推动稳增长与调结构、促改革、优生态、惠民生互动并进,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0%左右,投资增长15%左右,出口贸易增长5%,消费增长10%~12%。

1.雷蒙·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初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第6期。

3.王冰、胡列曲:《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31期。

4.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推进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扬州日报》2013年12月23日。

5.李天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及测度》,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郑江淮、高彦彦、胡小文:《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7.盛松成:《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金融时报》2011年2月18日。

1.蒋永清:《中国小城镇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杰庭:《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9期。

3.朱宇:《城镇化的新形式与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政策》,《人文地理》2006年第2期。

4.辜胜阻:《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与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期。

5.洪银兴:《城乡差距和缩小城乡差距的优先次序》,《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2期。

6.梁毕明、王德勇:《我国农村城镇化走过的三十年》,《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13期。

7.郑伟元:《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政策走向》,《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3期。

8.陆铭:《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

9.冯尚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链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2期。

10.徐充:《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济学分析》,《理论探讨》 2009年第3期。

11.王海光:《关于当前深化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理论学刊》2009年第6期。

12.李雪平:《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互动关系研究》,《中国商界》2009年第5期。

13.杜茂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民工就业相互关系探析》,《农业经济》2010年第1期。

14.《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

15.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求是》 2012年第14期。

16.陈伯庚、陈承明:《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疑难问题探析》,《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17.胡小武:《江苏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空间落点”协同战略》,《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18.《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4年3月16日。

19.《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新华日报》2014年5月26日。

2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2014。

1.托马斯:《增长的质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陈丹丹、任保平:《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当代财经》2001年第1期。

3.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TFP贡献的考察》,《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第4期。

4.邵晓、任保平:《结构偏差、转化机制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

5.李延军、金浩:《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评价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2期。

6.王寅:《扬州市经济增长质量及效益分析》,《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第9期。

1.国家统计局编《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姜长云:《关于家庭服务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讨论》,《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60期。

3.常姗姗:《沈阳市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沈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王志刚、李腾飞:《论家庭服务业的重要作用及其规范化发展》,《商业时代》2010年第36期。

5.王瑞杰:《上海市家庭服务业现状分析与规范化建设》,《科学发展》2011年第5期。

6.卢锋:《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姜长云:《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56期。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2009年3月17日。

2.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国发〔2012〕11号),2012年3月14日。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2013年9月6日。

4.江苏省政府:《“十二五”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2〕90号),2012年6月30日。

5.《江苏省爱国卫生条例》。

6.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国卫基层发〔2013〕7号),2013年7月31日。

7.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医院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苏卫办医〔2010〕159号),2010年12月29日。

8.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科教兴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卫科教〔2011〕6号),2011年4月20日。

9.江苏省卫生厅:《关于规范我省卫生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实施意见》(苏卫人〔2014〕10号),2014年1月24日。

10.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爱卫办:《关于印发〈江苏省2014~201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卫疾控〔2014〕6号),2014。

11.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2014年开展“建设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卫农卫〔2014〕114号),2014年9月16日。

12.中共扬州市委:《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扬发〔2009〕59号),2009年12月20日。

13.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着力提升民生幸福水平的意见》(扬发〔2012〕1号),2012年1月18日。

14.扬州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扬府发〔2011〕113号),2011年5月8日。

15.扬州市人民政府:《扬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暂行规定》(第75号令),2011年6月2日。

16.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扬府办发〔2010〕27号),2010年2月21日。

17.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的通知》(扬府办发〔2010〕166号),2010年8月26日。

18.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府办关于印发〈扬州市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扬府办发〔2011〕169号),2011年8月2日。

19.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扬州市“十二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扬府办发〔2011〕175号),2011年8月4日。

20.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06~2020)(修订稿)〉的通知》(扬府办发〔2014〕36号),2014年3月3日。

21.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2014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扬府办发〔2014〕103号),2014年7月16日。

22.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医药服务的意见》(扬府办发〔2014〕130号),2014年9月20日。

23.扬州市卫生局、扬州市财政局、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扬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扬卫财〔2010〕26号,2010年3月8日。

24.扬州市财政局、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扬州市卫生局、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扬州市民政局:《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扬财社〔2010〕29号),2010年4月2日。

25.扬州市卫生局、扬州市财政局、扬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扬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扬卫基妇〔2010〕17号),2010年3月24日。

26.扬州市卫生局、扬州市财政局、扬州市民政局、扬州市农工办:《关于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扬卫基妇〔2010〕18号),2010年3月19日。

27.扬州市卫生局、扬州市发改委、扬州市财政局:《扬州市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办法(试行)》,2013年7月18日。

28.扬州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扬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扬卫财〔2014〕113号),2014年12月8日。

1.覃玲玲:《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指标体系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2.曲万成:《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其路径选择》,《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4期。

3.孙淑清:《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初探》,《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第5期。

4.于秀琴等:《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5.孙静:《新形势下的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改革与开放》2012年第4期。

6.马文斌等:《生态文明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度》,《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6期。

7.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研究课题组:《宁波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策》,《三江论坛》2014年第4期。

8.毛小扬:《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主体责任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