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5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基于人的存在与发展图书

Study on the Noumenon Dimen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Based on Human'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SSAPID:101-3780-1712-33
ISBN:978-7-5097-4873-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的存在与发展”这一角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人的生存”之间的内在关联入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根基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发之始、本质之旨及其价值之源来具体论证“人的存在与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维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有关人的问题,其本质核心应是满足和促进人的存在与发展。这是一种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意义的现代新诠释,也给人以启发。全书论述严谨,颇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段建斌
编 辑:黄金平;关晶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总序

 后记

 第一章 导论: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存在”的寻根之思

  第一节 论题提出的缘由及其理论依据

   一 论题提出的缘由

   二 论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论题研究现状的述评

   一 国内相关研究的述评

   二 国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第三节 论题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 论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论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四节 论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论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论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论题研究的意义

   一 论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论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人的存在与发展:一种本体理念的设置

  第一节 人的存在与发展:历史阐释和理论自觉

   一 人的存在与发展:唯物史观的经典阐释

    (一)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存在的经典阐释

    (二)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发展的经典阐释

   二 一种理论自觉:人的主体性确立

    (一)哲学中人的主体性问题

    (二)人的主体性确立: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理论旨趣

  第二节 本体:一种存在根基的理念设置

   一 哲学本体思想及其价值所指

    (一)哲学本体思想的概略*

    (二)哲学本体思想的价值所指

   二 人的存在与发展:一种本体意义的观照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人的存在与发展

  第一节 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根基

    (一)中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性理论

    (二)基于人性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观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境遇:人的缺位与复归

   三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存在与发展方式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维度的界定及其生成逻辑和特征

   一 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维度的内涵

   二 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维度的生成逻辑

   三 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维度的特征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维度设置的意义

   一 一种对新的研究范式得以确立的回应

    (一)“范式”的含义及其转换价值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人学新范式确立的回应

   二 一种为提升人的生命活动意义的关照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发之始:人的存在与发展所需

  第一节 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生发:一种生存论的角度*

   一 教育生发的简要探析*

    (一)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传统观点

    (二)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理解教育的生发

   二 道德教育的生发:人性提升的开始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分析的三重维度

   一 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之一:人的政治社会化需要

    (一)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存在与发展的一种客观选择

    (二)人的政治社会化的客观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起因

   二 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之二:人的规范性文化传承

    (一)文化与规范性文化的概述

    (二)人的规范性文化传承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

   三 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之三:人的生成与完善的伴生物

  第三节 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一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答疑

   二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所在:人的超越和发展本性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之旨:基于人的存在与发展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一种本性之思

   一 本质的辨析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本性或本源性的认识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几种认识及其梳理

    (二)从本源性上认识、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考量

   一 两种范式话语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一)社会哲学范式话语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二)人学范式话语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二 发展的观点:处于变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一)认识事物本质的两种思维方式

    (二)生成性思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重构与发展的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主旨

   一 人的存在与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核心

   二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之意:服务于人的存在与发展*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之源:利于人的存在与发展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种人文新内涵

   一 人是价值生成的意义起点

    (一)价值: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

    (二)人在价值关系中的地位

   二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界定问题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探讨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界定的意义

   三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旨趣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工具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一 工具理性主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工具理性的内涵及其分析

    (二)工具理性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二 价值理性主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价值理性的内涵及其意义

    (二)价值理性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三 两种理性统一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两种理性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工具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当代发展的新要求*

   一 现实个人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当代发展的起点

   二 满足人的多样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当代发展的中心

   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当代发展的指向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维度的提出:人“回归”的一种理论必然

  1.“人的存在与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寻根”的必然诉求

  2.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确证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生成方式和生命活动形式

  3.人的“回归”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标举“以人为本”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前提和现实依据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问题的研究,是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根基问题的哲学研究,或者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研究。本书以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法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性、始基性问题,即解答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存在”,从而揭明“人的存在与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之维,是其存在的现实根基。本书围绕人的生存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发之始、本质之旨及其价值之源来具体论证“人的存在与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维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有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人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其根“本”,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返本、固本”才能“开源”,继而才能创新、持续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19、23、26、30、37、42、44、47卷,人民出版社,2005、1960、1963、1972、1973、1995、1971、1979、2001、2004。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5]《列宁选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5。

[6]《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8]《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

[9]《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

[10]《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1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2]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

[13]《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1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2006。

[2]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4]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

[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6]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8]万光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

[9]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王建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1]陆庆壬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12]陆庆壬:《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13]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2。

[14]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1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

[17]刘芳等:《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18]戚万学、唐汉民:《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9]陈百君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88。

[20]王礼湛等:《思想政治教育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21]余亚平等:《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2]仓道来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3]王瑞荪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

[24]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25]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6]刘书林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27]张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8]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9]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0]冷浩然、唐志龙:《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哲学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1]唐志龙等:《思想政治工作哲学》,解放军出版社,1998。

[32]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3]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

[34]赵康太、李英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5]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6]吴潜涛等:《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7]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8]骆郁廷:《精神动力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9]袁本新、王丽荣:《人本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40]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

[4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

[42]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3]《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4]《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2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5]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46]陆杰荣:《哲学境界》,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47]李振纲、方国根:《和合之境:中国哲学与21世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8]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9]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0]方光华:《中国古代本体思想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1]干成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意义》,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52]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3]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96。

[54]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5]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56]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7]陈志尚等:《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北京出版社,2004。

[58]夏甄陶:《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

[59]徐春:《人的发展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60]祝黄河:《发展——社会与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1]祝黄河:《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62]祝黄河:《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人民出版社,2008。

[63]韩庆祥、张洪春:《以人为本——从物到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4]杨金海:《人的存在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65]张治库:《人的存在与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6]严春友:《人:西方思想家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7]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8]孙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9]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0]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1]毛礼锐等:《中国教育通史》(第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72]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4]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75]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6]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7]桑新民:《当代教育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78]舒志定:《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学林出版社,2004。

[79]王惠岩:《政治学原理(修订版)》,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80]姜安等:《政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

[8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

[8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

[84]〔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85]〔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87]〔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

[88]〔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

[89]〔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

[90]〔美〕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9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

[93]〔英〕大卫·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

[94]〔美〕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95]〔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96]〔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

[97]〔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朱国钧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98]〔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9]〔英〕沛西·能:《教育原理》,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00]〔苏联〕米定斯基:《世界教育史》,叶文雄译,三联书店,1950。

[101]〔德〕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李其龙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2]〔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潘光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103]〔俄〕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龚浩然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04]〔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陆有铨、魏贤超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05]〔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106]〔德〕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周晓亮、宋祖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10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108]〔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6。

[109]〔英〕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刘曙光等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10]〔德〕马克斯·霍尔海默、特奥多·威·阿尔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译,重庆出版社,1990。

[111]〔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

[112]〔日〕池田大作、〔英〕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11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册),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1]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2期。

[2]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人学思考》,《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3]张耀灿:《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4]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5]张增孝、郭政:《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初探》,《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第1期。

[6]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2期。

[7]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前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8]吴琼:《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8期。

[9]郑忠梅、秦在东:《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5期。

[10]郑忠梅:《文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引论》,《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1]张天祥:《论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2]石义斌:《试论人学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理论探讨》2000年第5期。

[13]毕红梅:《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理论月刊》2001年第10期。

[14]林伯海:《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纵横》1995年第3期。

[15]张洪根:《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学基础》,《思想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16]陈飞:《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生活世界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7期。

[17]蓝江:《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探索》2006年第1期。

[18]胡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

[19]温汉雄:《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审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

[20]管向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视域》,《江苏高教》2004年第6期。

[21]程六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哲学思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2]李拥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思考》,《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年第5期。

[23]陈秉公:《“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维制约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转换》,《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24]吴俊清:《大学德育:功能嬗变与本体回归》,《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期。

[25]冯凡彦:《人心价值秩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之维》,《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26]段建斌、祝黄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维度的思考》,《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2期。

[27]缪志红:《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互主体论”》,《学海》2002年第1期。

[28]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4期。

[29]田九霞:《试论主体间性诠释下的交往式思政教育》,《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0]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12期。

[31]蓝江、方萍:《社会化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理论探讨》2006年第6期。

[32]王威孚、卢岚:《马克思交往实践视域中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Z1期。

[33]周海燕、孙其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质的突破》,《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6期。

[34]赵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交往特征及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35]陶磊、孙其昂:《回顾与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进程》,《探索》2010年第6期。

[36]孙其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7]李辽宁:《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四个维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11期。

[38]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39]陈志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

[40]段建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思考》,《武警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41]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2期。

[42]李江凌:《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11期。

[43]权菊青:《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价值》,《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44]马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复归:现实的个人》,《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45]赵自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研究综述》,《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6]段建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当代发展的思考》,《求实》2009年第11期。

[47]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1期。

[48]陈兴安:《孟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9]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50]鲁洁:《论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

[51]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52]赵顺成:《也谈教育的起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53]王凌皓等:《教育起源学说综述》,《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4]孔智华:《人类教育并非起源于劳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年第4期。

[55]胡德海:《教育起源问题刍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5年第2期;《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56]杜振吉:《道德的起源与人的需要》,《理论学刊》2003年第5期。

[57]彭柏林、赖换初:《道德起源的三个视角》,《哲学动态》2003年第11期。

[58]李维昌:《论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利益维度》,《学术论坛》2009年第7期。

[59]金林南:《从政治的意识到意识的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政治哲学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19期。

[60]马妮、韩秋红:《20世纪西方哲学本体论研究概述》,《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61]张澍军:《略论哲学本体论思维》,《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2]张岱年:《中国古代本体论的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

[63]宋志明:《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路》,《船山学刊》2004年第1期。

[64]张连良:《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的方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65]赵汀阳:《本体论的困难及其出路》,《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

[66]王峰明:《“本体论”现代诠释的困境和出路》,《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67]江畅:《论本体的实质》,《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

[68]俞吾金:《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趋势》,《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69]俞吾金:《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70]高建平:《关于“本体论”的本体性说明》,《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71]刘慧玲:《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演变、困境及出路》,《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72]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73]欧阳康、张明仓:《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74]安启念:《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5]邢立军:《从马克思的“本体观”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

[76]王晓红:《本体论:人之存在的理论诉求》,《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2期。

[77]刘晓英:《现代本体论:从马克思到20世纪西方哲学》,《北方论丛》2000年第5期。

[78]张进峰、翟香凝:《教育本体论探析》,《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2期。

[79]蔡灿新:《教育本体论研究的转向与教育本体的复杂性》,《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7期。

[80]任向阳、李斯:《教育本体辨析》,《教育评论》2009年第1期。

[81]顾智明:《论伦理本体——对马克思伦理视角的一种解读》,《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82]黄玉顺:《“伦理学的本体论”如何可能——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批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7期。

[83]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84]赵为民:《从本体论入手创建中国式国际政治理论框架》,《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7期。

[85]张世英:《“本质”的双重含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86]李德顺:《价值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学术探索》2009年第4期。

[87]李德顺:《关于我们的价值哲学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88]衣俊卿、孙占奎:《交往与异化——关于现代交往的负面研究》,《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

[89]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90]张艳国:《论“以人为本”思想的创新维度及其意义》,《江汉论坛》2009年第4期。

[91]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美国研究》2005年第1期。

[92]张乃和:《发生学方法与历史研究》,《史学集刊》2007年第5期。

[1]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王智慧:《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4]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5]褚凤英:《活动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闫艳:《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潘玉腾:《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人学基础》,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白萍:《回归本体:新中国高校德育思想演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张广森:《本体论语境中人的本性审视》,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年。

[11]赵海英:《论主体性的历史生成》,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年。

[1]Alasdair Macintyre,After Virtue:A Study in Moral Theory,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

[2]Nel Noddings,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3]Chazan Barry,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Moral Educa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5.

[4]B.Hersh,J.Miller,and G.Feildin,Models of Moral Education:An Appraisal,Longman Inc.,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