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4

中国试验区图书

Experimental area of China:Smelting furnace for the view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SAPID:101-3700-9038-81
ISBN:7-80190-732-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试验区——毕节地区的历史、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启动、人口控制、商品市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对毕节地区的科学发展进行了探索。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编 辑:薛铭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第一章 探寻科学发展之路

 第二章 厚重的历史,艰辛的现实

  第一节 山川秀美的乌蒙

   一 自然地理的特异性

   二 生态背景的特异性

   三 人文背景的特异性

   四 资源利用办法的合理性

   五 综合性试验势在必行

  第二节 资源利用的四次转型

   一 辉煌的夜郎文化

   二 乌蒙三大势力的崛起

   三 乌蒙山区的土司时代

   四 乌蒙山区水土资源利用方式的逆转

  第三节 贫困仅是一个过程

   一 “一刀切”农耕化的由来与结果

   二 生态灾变与贫困化

  第四节 人口超载的由来

   一 历史背景剖析

   二 当代人口超载的问题探讨

   三 人口控制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发展目标

 第三章 实事求是,超前思维

  第一节 毕节“试验区”的启动历程

   一 临危受命之前后

   二 酝酿试验区的大事记

   三 启动试验的亮相大会

  第二节 开发扶贫的核心是启动价值规律

   一 开发扶贫的实质

   二 开发扶贫的理念

  第三节 生态建设的要害是取之有道

   一 生态建设提出的背景

   二 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的辩证关系

   三 生态建设的实质

   四 生态建设的内涵

  第四节 人口控制的关键是教化民众

   一 人口控制的关键手段是教化民众

   二 教化民众是一项长期的使命

   三 控制人口与社会综合发展

   四 人口控制,福泽子孙

 第四章 悉心领会,艰苦探索

  第一节 建构商品渠道,市场拖动发展

   一 探索“切入市场”渠道的历程

   二 探索“服务型”渠道的历程

   三 探索“指导型”渠道的历程

  第二节 开发扶贫旨在增强“造血”功能

   一 曲折的产业转型之路

   二 造血机制来源于群众的创造

   三 对多元产业整合方式的创新

  第三节 多渠道合理利用资源就是生态建设

   一 合理利用资源与生态建设的创新

   二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理论建构

  第四节 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可以耦合

   一 多元文化作用下的耦合

   二 市场经济推动新一轮耦合

   三 现代科技丰富了耦合样式

   四 信息交流跨越时空提供耦合借鉴

 第五章 “试验区”硕果累累

  第一节 农民希望成真

   一 开发扶贫的魔力

   二 智力投资的魔力

  第二节 “五子登科”的再创造

   一 生态农业在毕节的实践

   二 “山顶戴帽子”的综合利用,人口、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三 立足实际,综合经营抓票子走出新路

   四 改造大田农业,种植谷子的升级换代为集约农业的建构

   五 生态建设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 基础建设步入新台阶

   二 第二产业形成规模

   三 第三产业稳步上升

   四 第一产业优化配置

 第六章 毕节在西部大开发中崛起

  第一节 机遇、挑战与发展潜力

   一 机遇绝不等于加大投资力度

   二 挑战具有区域特殊性

   三 潜力来自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崛起的技术保障

   一 生态建设与技术整合

   二 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引进

   三 能源开发需要特种技术配套

  第三节 崛起的制度保障

   一 资源领有体制的多层次化和规模化

   二 提高经营体制的规范性和灵活性

   三 生态服务有偿体制的建构

  第四节 崛起的人才保障

   一 市场化的人才保障体系

   二 本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 富于弹性的人才交流体系

  第五节 崛起的信息保障

   一 必须强化信息的解读

   二 控制信息污染树立成本意识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在毕节的成功实践

 喜读《中国试验区——科学发展观的“冶炼炉”》

[1]〔美〕基辛(R.Kessing):《当代文化人类学》(上、下),于嘉云、张恭启译,巨流图书公司,1981。

[2]中国民族学研究会编《民族学研究》(1~8辑),民族出版社出版。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4]〔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李培茱、高地译,东方出版社,1988。

[5]庄孔韶:《银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崔成男:《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经济学思考》,《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7]李亦园:《田野图像》,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8]〔日〕盐野米松:《留做手艺》,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9]〔美〕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0]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1]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2]〔日〕石川荣吉主编《现代文化人类学》,周星、周庆明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13]阿拉坦、孙膏、华辛芝、齐小平:《论民族》,民族出版社,1989。

[14]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5]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16]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17]王忠康:《人类生态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18]郝时远主编《田野调查实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9]杨庭硕:《相际经营原理》,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

[20]杨庭硕等:《民族、文化、生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21]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2]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2002。

[23]胡鞍钢:《影响决策的国情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4]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25]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6]李周:《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7]徐静、王礼全等:《开发、保护、崛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28]杨庭硕、吕永锋:《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9]陈庆德:《经济人类学的生态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30]文明编著《中国有产者报告》,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31]王东京等:《与官员谈经济政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32]崔成男:《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经济学思考》,《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33]王栓正:《水荒——并非危言耸听》,《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6年第4期。

[34]谢家雍:《西南石漠化与生态重建》,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35]刘燕华、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商务印书馆,2001。

[36]李原、黄资慧:《20世纪灾祸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37]王玉德、张全明等:《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8]杨朝飞:《中国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第2期。

[39]屠玉麟:《石灰岩地区开发与治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40]罗中康:《贵州喀斯特地区荒漠化防治与生态建设浅议》,《贵州环保科技》2000年第1期。

[41]何仁仲:《贵州喀斯特地区与生态治理》,《中国科学报》1993年第4期。

[51]哲夫:《黄河追踪》,红旗出版社,2000。

[52]何博传:《山坳上的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53]韩其为:《长江今年洪水水位超历史最高原因分析》,《新华文摘》1998年第11期。

[54]庄国泰:《长江水灾与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的关系》,《环境保护》1998年第9期。

[55]梁季阳:《贵州贫困山区的脱贫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3年第6期。

[56]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Ⅲ》,人民出版社,1972。

[57]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58]蔡运龙:《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地域系统实证》,《人文地理》2001年第13期。

[59]蔡运龙:《自然资源原理》,科学出版社,2001。

[60]梁季阳:《贵州贫困山区的脱贫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3年第6期。

[61]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信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62]Pearce,Fred:《古代干旱地区的教训》,《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2年第2期。

[63]Charman,P.E.V.;《水土保持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未来目标》,《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6年第2期。

[64]Herrick,J.E.,Havstad,K.M.,Coffin.D.P.:《荒漠化景观补救技术的再思考》,《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8年第2期。

[65]杨庭硕、李天元:《混成耕牧制在彝语地名中的反映》,《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66]Kozloff,Keith:《提高退耕可蚀性农地的经济效益》,《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4年第1期。

[67]董玉祥:《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0年第2期。

[68]Michael A.Zobich:《肯尼亚东部地区牧场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5年第2期。

[69]李增建、刘东维、文奇:《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恢复科技发展规划》,《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第1期。

[70]李天元:《贵州彝语地名与生态环境》,《民族语文》2002年第1期。

[71]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辞书出版社,2002。

[72]钮仲勋、浦汉昕:《清代狩猎区木兰围场的兴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破坏》,《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83年第7期。

[73]王庆:《为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寻找出路》,《当代贵州》2002年第7期。

[74]杨朝飞:《中国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第2期。

[75]刘昌明:《二十一世纪中国水资源若干问题的讨论》,《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第1期。

[76]陈宇星:《关于治理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问题》,《森林与人类》1986年第6期。

[77]周立华等:《中国土地沙漠化的现状、成因和治理途径》,《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2001年第1期。

[78]樊胜岳等:《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模式与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79]陈国阶:《关于长江上游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生态环境与保护》2000年第5期。

[80]黄崇光:《流域经济开发比较:长江和莱茵河》,《计划与市场》1993年第5期。

[81]张信宝、柴宗新:《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考Ⅱ——与黄河中游的对比》,《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7年第1期。

[82]钟祥浩:《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特征与综合分区》,《大自然探索》1988年第4期。

[83]李增建等:《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系统恢复科技发展规划》,《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第1期。

[84]李福兴:《在中国西部地区耕地退化现状及其防治》,《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第1期。

[85]陈广庭等:《荒漠化:国际研究热点与中国的研究战略》,《大自然探索》1996年第3期。

[86]蓝东兴:《我们都是贵州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87]张惠远、蔡运龙:《喀斯特贫困地区的生态重建:区域范型》,《资源科学》2000年第5期。

[88]黄万里:《增进中国水资源利用的途径》,《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0年第3期。

[89]威得良:《以色列节水富国之策》,《生态环境与保护》2001年第1期。

[90]Zobich,Michael.A.:《肯尼亚东部地区牧场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5年第2期。

[91]Charman,F.E.V.:《水土保持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未来目标》,《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6年第2期。

[92]Mullen,M.D.,Melhorn,C.G.,Tyler,D.D.,Duck,B.N.:《在不同作物覆盖条件下免耕玉米地土壤的生物生化特性》,《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9年第3期。

[93]谢家泽、陈志恺:《中国水资源》,《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0年第7期。

[94]李颖:《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因素》,《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第18期。

[95]王文长:《西部大开发中不可再生资源的动员与利益结构安排》,《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96]雷海章:《西部农业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途径》,《绿色经济》2002年第11期。

[97]王运辉:《对长江是否会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分析》,《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98]〔澳〕Charman,P.E.V.:《水土保持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目标》,Journal of Soil Conservation,1988.V1.

[99]高吉喜等:《21世纪生态发展战略》,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

[100]李伯宁:《1998长江、嫩江大水给我们的启示和反思》,《中国水土保持》1999年第5期。

[101]庄国泰:《长江水灾与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的关系》,《环境保护》1998年第9期。

[102]孙崇基:《黄河断流与长江洪涝的启示》,《东方经济》1999年第8期。

[103]彭镇华:《长江流域水患的思考与对策》,《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第1期。

[104]华林甫:《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05]吕拉昌:《文化生态学与民族区域开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年第4期。

[106]郝益东:《澳大利亚畜牧业的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科学管理研究》1995年第3期。

[107]庄国泰:《长江水灾与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的关系》,《环境保护》1998年第9期。

[108]戚德良:《以色列节水富国之策》,《生态环境与保护》2001年第1期。

[109]张殿发、黄弈龙:《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农村生态经济》2001年第2期。

[110]兰汝宽:《珠江北部源头流域的生态问题》,《民族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111]丁栋虹等:《共有财产资源产权结构的特点和利用行为》,《中国环境科学》1999年第5期。

[112]刘恕:《发展现代农业是西部开发最大的关键——阳光沙产农业是重要出路之一》,《农业经济学》2001年第3期。

[113]李昌等:《开发饲草业这个跨世纪的战略产业》,《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12期。

[114]李猛:《人口承载容量研究的回顾》,《地域研究和开发》1989年第4期。

[115]唐剑武:《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第1期。

[116]范小玉:《人口、耕地、粮食变迁启示录》,《人口与经济》1996年第2期。

[117]〔英〕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褚建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118]Anderson,Terry L.,Donald R. Leal:《环境资本运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翁端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19]史德明、梁音:《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的评估与保护》,《水土保持学报》第16卷2002年第1期。

[120]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发展——草海的战略和实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121]刘家彦编著:《中国·贵州生态环境》,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

[122]刘子富:《贫困 忧思 奋起》,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23]柏格里等著:《在未知的中国》,东人达等翻译、注释,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124]王庆:《林海飞歌》,《贵州日报》2004年3月10日。

[125]陈远谋:《农耕集》,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126]万里、杨兴举等:《一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光辉典范——胡锦涛建立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十六周年纪实》,《中国区域经济》2004年5月。

[127]均亮、保霖等:《聚焦中国毕节——关注胡锦涛开发建设中国西部新思路》,《华人世界报》2003年第8期。

[128]尹明等:《三大主题引领毕节人民奔小康——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实录》,《经济信息时报》2003年4月8日。

[129]杨兴举:《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毕节试验区建设》,《贵州日报》2004年6月22日。

[130]赵宇飞等:《喀斯特的春天——聚焦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当代贵州》2004年第11期。

[131]吴愿学:《准确把握毕节试验区的三个基本问题》,《当代贵州》2004年第11期。

[132]刘衍奎:《与时代同行》,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133]赵友良:《掀开乌蒙山区发展的新举措——对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回顾及展望》,《中国区域经济》2004年5月。

[134]赵友良:《科学发展观在贵州的最早实践》,《当代贵州》2004年第7期。

[135]《二十五史·宋史·蛮夷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9。

[136]〔宋〕范成大著《桂海虞衡志》,胡起望、覃光广校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137]〔宋〕周去非著《岭外代答》,屠友祥校注,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38]《明史》卷46,《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

[139]杨庭硕等编著《百苗图抄本汇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40]《明实录·贵州资料辑录·万历实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

[141]《贵州省志·文化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142]《贵州省志·民族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143]《贵州省志·水利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144]贵州省毕节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点校:《大定府志》,中华书局,2000。

[145]《毕节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146]《大方县志》,方志出版社,1996。

[147]《黔西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148]《纳雍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149]《织金县志》,方志出版社,1997。

[150]《赫章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151]《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52]贵州毕节地委、行署编《改革试验发展》,1993。

[153]贵州毕节地委、行署编《十年总结暨研讨会文集》,1999。

[154]贵州毕节地委、行署编《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毕节试验区十五年回顾与展望》,2003。

[155]贵州毕节地委、行署编《奋战贫困——贵州省毕节地区扶贫攻坚资料汇编》,2002。

[156]贵州毕节地委、行署编《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展规划》,1989。

[157]贵州毕节地委、行署编《毕节地区畜牧产业发展战略暨规划》,1997。

[158]贵州毕节地委宣传部编《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文件资料选编》,1988。

[159]贵州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编《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文件资料选编二》,1989。

[160]贵州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编《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文件资料选编三》,1990。

[161]贵州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编《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文件资料选编四》,1990。

[162]贵州毕节地委、行署编《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展规划》,1989。

[163]贵州毕节地委、行署编《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毕节试验区十年回顾与展望》,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