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金融法治报告2006图书

Report on China financial rule of law

SSAPID:101-3686-8206-96
ISBN:7-80230-251-X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综述、年度进展、高层视角、金融监管、理论前沿、热点评析、案例研究七部分构成,反映了中国金融法治的现状、发展和改革进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金融蓝皮书
编 辑:吴连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相关链接

 《金融蓝皮书系列》出版编辑发行人

 中国金融法治报告2006编委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金融法治综述

  中国金融法治综述

   一 金融市场基本法律制度(《公司法》、《证券法》)进行重大修改

    (一)《公司法》的修改

    (二)《证券法》修改

   二 金融监管法规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三 依法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活动

   四 金融监管执法日趋加强

   五 金融司法活动

   六 金融客户、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日趋完善

   七 金融市场重大制度变革引起强烈反响

    (一)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完善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

    (二)权证创设引发争论

    (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汇率改革稳步推进

   八 展望

 第一篇 年度进展

  银行业

   (一)公司法、证券法进行重大修改,进一步改善银行业经营的法律环境

   (二)完善监管规则,加强银行业风险监管

    1.推动商业银行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2.指导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

   (三)征信体系建设和征信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

   (四)顺应综合经营发展需要,加强跨行业监管协调及配套制度建设

    1.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开启综合经营先河

    2.引入货币经纪制度

   (五)调整监管架构,规范金融创新活动

    1.创新小企业贷款机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2.个人理财业务成为热点,相关规定出台

    3.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启动

   (六)银行业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

    1.银行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商业银行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2)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

     (3)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有序推进

    2.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提高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

   (七)银行业监管规范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

    1.银行业监管部门在依法监管法治建设方面进展显著,依法监管的法律机制初步建立

    2.完善银行业自律监管体系

   (八)加大金融司法力度,严整银行业市场秩序

    1.最高人民法院通过颁行司法解释,明确金融司法中的一些重要法律适用问题,为银行业的运作建立较好的司法环境

    2.依法打击金融犯罪

   (九)展望

  证券、期货业

   (一)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

    1.股权分置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

    2.股权分置改革的整体政策框架和基本制度——《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

    3.股权分置改革的具体业务操作指引

    4.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保荐工作

    5.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权的管理

    6.股权分置改革涉及外资管理事项的规定

   (二)证券法修订案高票通过,深刻影响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

    1.扩大证券法调整范围

    2.修改证券发行制度与条件,创设发行保荐与预披露制度,强化证券发行中的法律责任

    3.完善证券交易制度,为市场发展创新预留了广泛空间

    4.调整证券上市条件,改革上市审核和复核体制

    5.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上市公司管理

    6.强化对证券公司的监管,防范市场风险

    7.加强投资者保护,完善民事赔偿责任

    8.适应实践需要,完善上市公司收购的规定

    9.明确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组织地位,赋予更多市场监管权限

    10.建立货银对付制度,完善证券登记结算体系

    11.增加行政监管权力,提高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

   (三)证券市场推陈出新,相关法规规章与时俱进

    1.资产支持证券开始试点

     (1)信贷资产证券化

     (2)企业资产证券化

    2.权证产品粉墨登场

    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规可依

   (四)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出新招,投资者信心进一步恢复

    1.改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关系,规范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1)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

     (2)营造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环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3)全面遏制上市公司违规担保,严格控制上市公司担保风险

     (4)监管部门着力清理大股东资金占用,妥善处置高风险上市公司

    2.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公司成立并开始运作,投资者个人债权获得保障

    3.证券公司综合治理见成效

     (1)对证券公司的业务进行指导

     (2)对证券公司分规范类和创新类分别予以评审

     (3)对证券公司进行综合治理

   (五)期货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加强

    1.提高了期货公司的最低结算准备金

    2.新的期货交易保证金安全存管系统初步建立

    3.加大期货公司现场检查力度

   (六)行政执法力度加大,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

    1.证监会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2.规范证监会的冻结、查封权

   (七)“德隆系”系列案件开始审理,证券司法活动呈现新特点

    1.“德隆系”案件

     (1)“德隆刑事第一案”——德恒证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2)中富证券及四名自然人被告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3)伊斯兰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九名管理人员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4)金新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11名管理人员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5)南京大江国投及其全资子公司南京国信以及高管等人员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6)德隆操纵证券交易案

    2.王小石涉嫌受贿一案

   (八)结语

  保险业

   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

    (一)推动保险条款标准化

    (二)治理不公正保险条款

    (三)加强保险理赔的规范化

    (四)司法中注重被保险人利益保护

   二 完善监管制度,规范保险经营

    (一)颁布《关于规范团体保险经营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颁布《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三)颁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

   三 重视风险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一)颁布《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二)制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

    (三)严格执行偿付能力监管规定

    (四)完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四 放松投资渠道管制,完善资金运用监管

    (一)规范债券投资

    (二)完善保险资金投资股票、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的配套制度

   五 加强中介机构监管,培育合格中介市场

    (一)完善中介监管制度

    (二)加强中介机构法人治理监管和内控制度建设

    (三)积极开展中介机构的监管创新

    (四)严格保险中介的市场行为监管

  基金业

   (一)修订后的《证券法》首次直接将证券投资基金纳入了其调整范围,是基金立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二)政策放行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三)继续从多方面完善日常监管规则

    1.基金产品审核立新规,基金募集从核准制向备案制过渡

    2.加强日常监察稽核,证监会发布监察稽核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

    3.基金托管协议的内容与格式准则正式出台,基金托管人监督职责加码

    4.《货币基金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专门针对货币基金的信息披露进行规范

    5.基金管理公司固有资金使用范围放宽,可以投资自己管理的基金或者其他公募基金

   (四)顺应资本市场发展,基金投资日渐规范,投资范围逐步拓展,专户理财业务已经起航

    1.《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等相关问题的通知》挤掉货币基金高收益泡沫,使货币基金向其本质回归

    2.《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短期融资券有关问题的通知》拓展了货币基金的投资渠道,防范了货币基金的信用风险

    3.《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银行存款有关问题的通知》为提高货币基金收益率创造政策环境

    4.借股权分置改革东风,基金试水权证

    5.企业年金入市开始实施,基金管理人首获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

   (五)交易所及时出台业务开放式基金业务规则,自律管理紧跟市场步伐

   (六)基金监管执法权利加强,监管力度有待提高

    1.证监会获强有力行政执法权,发布《证券法》配套规章规范行使

    2.基金监管全面展开,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七)2005年基金立法折射出的问题

   (八)2006年基金法治展望

  信托业

   一 加强风险监管,严控信托公司业务风险

    (一)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部分业务风险提示

    (二)停止信托投资公司办理卖出国债回购业务

    (三)加强信托投资公司原有负债及到期信托计划清算工作

   二 保护投资者利益,完善信托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三 适应信托公司需要,出台会计操作制度

   四 进行综合治理,促进信托公司健康发展

    (一)对违规信托公司的整顿

    (二)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

    (三)对信托投资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查

   五 完善自律监管体制,成立信托业协会

   六 展望: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

  外汇管制

   一 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配套措施

    (一)汇率改革

    (二)配套措施

     1.加快发展外汇市场

     2.引入做市商制度

     3.调整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办法

     4.再次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进行调整

     5.进一步调整居民个人经常项目购汇政策

   二 资金跨境流入与流出管理

    (一)完善外债管理

    (二)规范境内居民通过境外公司融资后返程投资的外汇管理

    (三)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

    (四)规范边境地区境外投资管理

    (五)改革金融机构对外担保管理

    (六)完善境外上市外汇管理

   三 着力推行政务公开

   四 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

   五 2006年外汇法治展望

 第二篇 高层视角

  大力推进金融法制建设,努力培育良好信用文化*

   一 金融法制建设十分重要而紧迫

   二 我国银行业法制建设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一)确立了新的监管理念,初步形成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框架

    (二)监管执法的依据和标准更加明确

    (三)严厉打击金融犯罪,维护金融债权

   三 金融法制建设中面临的三大挑战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二)国际会计准则39号

    (三)萨班斯法案

  借鉴国际保险监管经验,加强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立法*

   一 完善保险公司治理是加强保险监管的必然要求

   二 当前保险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形式

   三 保险法制建设对保险公司治理应当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中国银行业法治建设的若干问题*

  完善金融环境的法律建议*

 第三篇 金融监管

  有效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一 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关于有效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的努力

    (一)加拿大

    (二)澳大利亚

    (三)中国香港

     1.构建良好的高级管理层架构

     2.定位好董事会的角色,分配好董事会的职责

     3.董事会事务

     4.专业委员会

     5.内控

     6.合规

   二 国际组织关于构建有效保险公司

    (一)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

    (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1.公司治理结构要求

     2.公司内控机制要求

     3.利害关系者利益保护的要求

   三 构建有效保险公司治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区别对待原则

    (二)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与股东(会员)利益原则

    (三)权力制衡原则

    (四)权责一致原则

    (五)尊重技术原则

    (六)借鉴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原则

   四 我国的选择:历史演进、主要内容及完善建议

    (一)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的历史演进

    (二)《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完善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银行业依法监管

   一 现代银行业依法监管的政府环境

    (一)政府理念:治理与善治

    (二)宪法依据:依法治国

    (三)政策导向:依法行政

   二 银行业依法监管的一般构成要件

    (一)监管思维:放松管制与有效监管

    (二)监管主体:独立性与责任制

    (三)监管客体:规范性与内控化

   三 银行业依法监管的主要行为结构

    (一)银行业监管立法:理想的规则体系

    (二)银行业行政许可:审批的法治化

    (三)银行业现场检查:权力与权能

    (四)银行业行政处罚:正常化及其必要性

   四 当前推进银行业依法监管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监管规则统一性的制度路径

    (二)实现依法监管的有效运行

    (三)确保依法监管的持续稳定发展

  中国银行业监管政策发展思路和方向

   一 银行监管政策调整思路之一:以监管促改革,实现改革与监管的相互促进

   二 银行监管政策调整思路之二: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实现银行体系稳定发展

   三 银行监管政策调整思路之三:强化审慎监管,逐步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

   四 银行监管政策调整思路之四:鼓励金融创新,在促进发展中实现金融稳定

   五 银行监管政策发展的进一步展望

  健全法律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一 强化法律制度建设,促进金融产品创新,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1.扩大发行主体范围,拓宽融资渠道,以丰富投资者选择为目标推动产品创新

     (1)积极推动金融债券的发行

     (2)推出短期融资券

     (3)推动国际开发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4)推进资产证券化

    2.以深化债券市场功能为核心,推动工具创新

    3.加快发展外汇市场

    4.促进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良性互动

   二 建章立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以制度提高清算效率,防范和化解支付风险

    2.以制度构建征信体系的基础,为征信立法积累经验

    3.以制度推动银行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 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法律制度,构筑金融安全网,完善金融生态环境,维护金融稳定

    1.建立处置金融机构风险的有效机制

    2.健全金融法律制度,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3.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小额信贷机构监管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

   一 国外小额信贷机构监管的做法

    (一)小额信贷机构监管归属权的确立

    (二)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审慎监管

    (三)对小额信贷机构的非审慎限制

   二 我国小额信贷业务的最新发展

    (一)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

    (二)独立核算机制

    (三)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

    (四)激励约束机制

    (五)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

    (六)违约信息通报机制

   三 推进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破解政策困境

    (一)健全小额信贷机构的外部监督机制

    (二)扩大合格抵押物的范围

    (三)完善对联保、担保公司的法律规范

    (四)实行税收优惠,改进呆坏账核销机制

  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及其法律监管体制的构建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发展情况及其特点

    1.我国银行综合经营是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框架中出现并发展的,具有政策导向性特征

    2.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是在银行运营能力和银行监管水平相继提高的基础上发展的

    3.我国银行综合经营表现在业务层面是银行在业务领域的创新以及与证券、保险销售功能上的联合

    4.我国银行综合经营模式表现出银行控股公司的发展趋向

   二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原因分析

    1.国际领域金融监管放松、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是我国银行选择综合经营的外部动因

    2.分散经营风险,扩大盈利渠道,是商业银行进行综合经营的内在动因

    3.银行综合经营是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

    4.银行综合经营是提高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风险分析

    1.我国金融市场基础建设还不够完善,银行综合经营面临风险传递问题

    2.银行等金融机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广泛实现综合经营面临管理风险

    3.关联交易会引起风险集中、风险蔓延以及风险在不同市场的不合理分布

    4.银行综合经营在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准则、惯例等方面,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会产生法律和合规性风险

   四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法律

    1.稳步推动银行综合经营的法制建设,构建我国银行综合经营的法律体系

    2.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基础建设,奠定银行综合经营的市场基础

    3.积极探索适应银行业综合经营的监管模式,由分业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

    4.研究制定银行综合经营市场准入条件和资质标准,构建银行综合经营的有效风险防控机制

  对冲基金行业发展与监管:经验与启示

   一 对冲基金国际发展概况

   二 对冲基金的基本概念及其与传统基金的区别

    1.表现

    2.风险

    3.收费

    4.市场营销

   三 对冲基金的运作策略

    1.可转换套利(Convertible Arbitrage)

    2.固定收入套利(Fixed Income Arbitrage)

    3.权益市场中性(Equity Market Neutral)

    4.宏观或全球宏观(Macro or Global Macro)

    5.卖空(Short Selling)

    6.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

    7.多头或空头权益(Long或Short Equity)

    8.风险或兼并套利(Risk或Merger Arbitrage)

    9.不幸证券(Distressed Securities)

    10.基金的基金和多重策略基金

   四 对冲基金监管

   五 对冲基金在我国的发展以及防范对冲基金风险的法律建议

    1.研究防范国外对冲基金冲击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监管政策

    2.及时研究制定国外对冲基金与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交易方面的监管政策

    3.积极探讨国内未来的对冲基金监管立法,构筑科学合理的对冲基金行业管理法律框架

 第四篇 理论前沿

  中国有效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问题与方案设计

   一 关于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若干争论和方案

    (一)关于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若干争论

     1.中国有没有必要设立存款保险制度

     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不要参加存款保险

     3.要不要针对农村信用社建立单独的存款保险基金

    (二)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若干方案

   二 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一)现阶段对存款的保护状况

     1.隐性存款保护产生了巨大的道德风险

     2.隐性存款保险削弱了市场惩罚机制,不利于形成市场淘汰机制

     3.隐性存款保险不利于形成有效处置问题的机构

    (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

     2.促进金融机构间的公平竞争

     3.保护居民储蓄存款的安全

     4.完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

     5.减少财政支出的负担

   三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方案

    (一)存款保险保护范围的确定

     1.强制存款银行机构加入全国统一的存款保险体系

     2.在对存款进行有限保险的前提下,平等对待自然人和机构存款

     3.对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提供保险,不对外币存款和银行同业存款保险

     4.不设定单一的保险限额,金融机构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保险限额

    (二)存款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作

     1.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和保险限额差异确定存款保险费率

     2.存款保险费率的计算

     3.国家财政和银行共同出资筹集保险基金

    (三)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能

     1.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

     2.保险机构的职能

     3.对问题机构的处理方式

    (四)存款保险立法及配套机制的完善

     1.制定“存款保险法”或“存款保险条例”

     2.完善存款保险的监管体系

     3.健全存款保险机构与央行、银监会的协调机制

  论行政权力存在于资本市场的局限性及其克服

   一 基本概念界定

    (一)资本市场的含义

    (二)行政权力的含义

   二 行政权力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一)行政权力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视角

     1.早期的资本市场与行政权力

     2.1929年大危机之前的资本市场与行政权力

     3.1929年以后的行政权力与资本市场

    (二)行政权力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中国的特殊问题

   三 行政权力存在于资本市场的局限性及其克服

    (一)行政权力存在于资本市场的局限性

    (二)局限性的克服之一:行政权力规则的制定

    (三)局限性的克服之二:行政权力规则的执行及其监督

  动态不一致、法不责众与政府声誉:中国金融犯罪的经济学分析

   一 引言

   二 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法不责众和“坏的声誉”:中国犯罪形成的原因

   三 中国转轨时期金融犯罪的成因分析

   四 结论性评述

  我国金融破产立法的缺陷与重构

   一 引言

   二 由证券公司整顿而检讨我国金融

    (一)2005年证券公司整顿的考察

     1.事件描述

     2.观察分析

    (二)我国金融破产立法缺陷检讨

     1.现代破产立法的基本组成

     2.我国金融破产立法的现状

     3.我国现行金融破产立法的缺陷

   三 我国金融破产立法的重构

    (一)金融破产立法价值理念的重构

    (二)金融破产立法制度构造的重构

    (三)金融破产执行制度的重构

   四 尾论

  “过渡时期”交通事故侵权纠纷中的保险赔偿问题研究

   一 几种不同的观点

   二 产生分歧的原因

    (一)保险行业对《道交法》第76条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

    (二)《道交法》第76条关于保险赔偿的规定语焉不详,容易产生分歧

    (三)除《道交法》第76条外,人民法院无其他判案依据

    (四)《条例》迟迟不能出台

    (五)社会上对保险公司存在一定的误解

   三 笔者的看法

    (一)《道交法》第76条意义上的强制保险不属于责任保险的范畴

    (二)《条例》出台前保险公司销售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不属于《道交法》意义上的强制保险

    (三)《道交法》意义上的强制保险的缺位,导致《道交法》第76条只能部分适用

    (四)“过渡时期”正确的做法应是先确定机动车方的赔偿责任,再确定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

   四 几点思考

    (一)立法应慎重

    (二)配套要完善

    (三)部门立法的模式要改变

  有限风险再保险监管的国际趋势及我国借鉴

   一 有限风险再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二 有限风险再保险的概念、特点及种类

    (一)概念

     1.有限风险再保险与传统再保险(traditional reinsurance)

     2.有限风险再保险与财务再保险(financial reinsurance)

     3.有限风险再保险与ART

    (二)特点

     1.风险转移与风险融资相结合

     2.再保险接受人承担很有限的风险

     3.合同期限较长

     4.强调金钱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在合同中明确考虑投资收入

     5.与再保险分出人共同分享成果

    (三)种类

     1.未决赔款转移再保险(Loss Portfolio Transfer Products,LPTs)

     2.不利发展再保险(Adverse Loss Development Cover,ADC)

     3.分散损失再保险(Spread Loss contracts,SLTs)

     4.有限风险成数再保险(Finite Risk Quota Share Cover)

     5.总和停止损失再保险(aggregate stop loss contracts)

   三 有限风险再保险的功能与被滥用的危害

    (一)功能

     1.平衡各期收益,减少收益波动

     2.在保留已保业务赢利的同时扩大承保能力

     3.合理避税

     4.发挥再保险接受人的资金运用优势

    (二)被滥用的危害

     1.影响再保险人分出人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损害被保险人等利害相关者利益

     2.阻碍保险监管机构及时有效地对再保险分出人进行监管,容易导致问题的积累

     3.破坏国家正常的税收制度

     4.导致其他监管机构介入保险公司的监管,影响保险公司的社会声誉与正常经营

   四 有限风险再保险监管的国际趋势

    (一)美国

    (二)英国

    (三)澳大利亚

   五 我国对有限风险再保险的监管现状及完善建议

  以基金财产中的股票质押融资的法律分析

   一 以作为基金财产的股票质押的合法性分析

    (一)作为基金财产的股票可否作为质押标的

    (二)出质人是否对质押的股票享有处分权

   二 以基金财产中股票质押法律

    (一)基金管理人应当在质押协议中要求,股票在质押期间的分配不作为质押标的,即银行不得收取股票的孳息

    (二)基金管理人应当和贷款人约定在作为基金财产中的股票上设定的质权不得转质

    (三)贷款人质权的保全

     1.限制基金管理人处分质押的股票

     2.请求基金管理人增加担保

     3.紧急变价出质的股票

    (四)在基金管理人不能按时清偿债务时,贷款人有权卖出出质的股票以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三 以基金财产中的股票质押的风险控制

    (一)国外对基金融资的监管

    (二)对我国立法的建议

     1.限制贷款的用途、期限、贷款额、质押标的与贷款额的比例等

     2.基金合同要授予基金管理人以基金财产中的股票质押贷款的权利

     3.基金管理人要对以基金财产中的股票质押贷款的情况进行披露

     4.立法要从基金管理人对基金份额持有人所负的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出发

 第五篇 热点评析

  《公司法》修改述评

   一 《公司法》修改的动因

    (一)公司设立制度不利于鼓励公民创业

    (二)公司法对于公司内部治理问题规定得不够详细

    (三)公司法对于债权人和其他风险关联人的权益保护得不够

    (四)公司法的某些规定过于呆板,限制了公司的制度创新

   二 《公司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简化了公司设立的要求和程序

    (二)完善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三)强化了对于债权人和其他风险关联人(stakeholder)利益保护

    (四)扩大了公司的自治权限

  《证券法》、《公司法》修订对上市公司收购的影响分析

   一 《公司法》修订对上市公司收购的影响

    (一)调整了公司对外投资限制

    (二)扩大了公司出资方式

   二 《证券法》修订对上市公司收购的促进

    (一)增加了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

    (二)增加了关于共同持有的规定

    (三)修改了强制要约收购义务的规定

    (四)更加严格限制收购人转让目标公司的股票

    (五)修改股票终止交易及余股出售选择权的规定

   三 总结与展望

  基金业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石

   一 修订后的《证券法》首次直接将基金纳入了其调整范围,完善了基金法律体系,是基金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二 修订后的“两法”取消了诸多限制性条款,拓展了基金的发展空间

    1.投资标的结构优化,市场层次日趋丰富,基金的投资空间大为扩展

    2.取消了对交易方式的限制性规定,为基金投资运作及产品创新拓展了空间

    3.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樊篱逐渐弱化,基金将获得更加广泛的资金来源和客户群体

   三 修订后的“两法”改善了基金的投资环境,基金作为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利益将获得更加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1.上市公司运作将更加规范,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逐步增多,基金将获得广阔的运作空间

    2.修订后的“两法”加强了对公众股东权益的保护,基金作为重要的公众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话语权日渐增强,是新法强化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原则下的最大受益者

   四 修订后的“两法”促进基金管理公司运作更加规范,同时为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的架构提供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增强了直接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措施

    1.基金的上市交易直接受到证券法的调整

    2.修订后的《证券法》明确规定了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监管,随着监管职权和手段的不断完善,基金管理公司的运作将更加规范,这对于基金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及基金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

    3.修订后的《公司法》为完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制度保障,拓展了激励管理层与优秀专业人才的空间,从制度设计上促进了基金管理公司的规范经营

    4.新修订的《证券法》对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欺诈客户和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的规制,将大大约束基金管理人的行为,促进其合规运作,对直接保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发挥积极作用

   五 修订后的《证券法》为金融综合经营预留了空间,金融综合经营的探索将首先在基金行业突破,基金行业的竞争将日渐加剧

  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评析

   一 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分置改革

   二 股权分置改革的操作程序和方案内容

    (一)股权分置改革的操作程序

     1.2005年9月5日之前的操作程序

     2.2005年9月5日之后的操作程序

    (二)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三 股权分置改革的法理基础

   四 对法理基础的评析

    (一)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并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暂不上市流通的合同

     1.可自由流通是股票作为证券的根本属性

     2.上市公司部分股票不能自由流通的一般原因

     3.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合同

    (二)由相关股东会议通过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并不是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合同

   五 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实质——损失的共同分担

    1.股权分置改革带来流通股股东股票市场价值的损失

    2.这种股票价值的损失不能归因于市场参与者

    3.基于股票市场稳定的考虑,这种损失由流通股股东独自承担是不公平的,需要有人为此分担

    4.损失共同分担的法律解释——公平原则的实现

  权证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应用的法律分析

   一 权证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应有功能

   二 股权分置改革中权证的法律性质

    1.权证表征了权证发行人与权证持有人之间的合同

    2.权证表征的合同是双务合同,但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权证表征的是单务合同

    3.权证持有人享有的权利属于形成权

   三 股权分置改革中实施权证方案操作上的几个法律问题

    1.关于发行主体

     (1)要实现股权流通,非流通股股东要向流通股股东支付违约金

     (2)权证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补偿金

    2.关于权证发行人的履约风险

    3.非流通股在权证发行前被质押或被司法冻结

    4.在权证发行时,作为行权标的的非流通股未被质押或冻结,但在行权日之前,非流通股部分或者全部被质押或者冻结

   四 权证应用于股权分置改革仍需法律制度的继续完善

    1.权证的审核权划归证监会还是划归交易所

    2.交易所要严格业务规则,防范非流通股股东对权证中的价格操纵行为

    3.交易所的管理办法中应当继续完善对权证发行人履约担保的内容

  沪深股市权证创设制度分析

   一 事件回顾:沪深股市权证创设制度的推出及争议

   二 关于权证创设:新名词背后的通用概念

    (一)权证创设与发行备兑权证

    (二)连续创设、实时创设与权证增发

   三 从权证创设的争议看权证创设制度的合理性

   四 沪深股市现行权证创设制度的缺陷分析及评论

    (一)不同权证产品的混同管理

    (二)规范的发行制度缺失

    (三)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缺失

   五 几点建议

    (一)不同发行人的权证区别管理

    (二)规范创设权证的发行上市

     1.关于发行上市审核

     2.关于发行人资格

     3.关于权证的发行价格

    (三)规范创设权证的信息披露

 第六篇 案例研究

  金融生态中的司法因素

   一 问题

   二 法律政策的“乌龙”——被滥用的法律规定

   三 法律的公平与效率——高成本的诉讼与所谓“弱者”保护

   四 专家意见——我国司法体系中的尴尬角色

   五 结语

  脆弱的银行内部控制体系

   一 “7·28”票据诈骗案情概要

   二 “7·28”票据诈骗案情分析

    (一)“7·28”票据诈骗回放

    (二)7·28票据诈骗原因

     1.原因之一: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2.原因之二:银行风险管理失控

     3.原因之三:银行监管严重滞后

   三 “7·28”票据诈骗案反思

    (一)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

    (二)重视银行内部风险控制

    (三)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加强银行监管

    (四)完善金融刑法,惩罚金融犯罪

  加强境外国有股权监管

   一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公司石油期货巨亏事件的介绍

    (一)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公司的发展

    (二)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公司的巨亏始末

   二 暴露出的法律问题及其分析

    (一)国内业务监管部门对于中航油新加坡期货交易的监管空白

    (二)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最终产权人事前不知情

    (三)产权人监管的有限性

    (四)母公司管理的虚化

    (五)企业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六)财务和审计报表的局限性

    (七)独立董事监管的有限性

    (八)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和薪酬考核

   三 结论

    (一)国内业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境外国有股权的业务监管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最终产权人对境外国有股权的监管

    (三)加强和完善母公司监管

    (四)切实执行企业内控制度

    (五)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和薪酬考核

  金融衍生品立法

   一 案情简介

   二 问题与分析

    (一)交易行为脱离监控

    (二)监控不力衍生归责模糊

   三 问题的成因追溯

   四 有关金融衍生品的立法探讨

    (一)我国现有金融衍生品立法中的问题

    (二)关于我国金融衍生品立法问题的两点看法

     1.模式的选择

     2.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制及自律监管的法律研究

   五 结语

  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的必要性

   一 中再人寿失足汉唐事件简介

   二 中再人寿失足汉唐事件分析——从公司治理的角度

   三 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的必要性

    (一)保险公司牵涉利益的广泛性与重要性是保险公司治理监管的现实背景

    (二)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是保险公司治理监管的法律基础

    (三)保险经营的高风险性与国家担保性是保险公司治理监管的技术层面原因

    (四)市场行为监管与偿付能力监管的先天不足产生了保险公司治理监管的必要

    (五)推动保险业做大做强是保险公司治理监管的产业政策基础

  《保险法》第67条立法目的探究及适用

   一 《保险法》第67条的立法目的探究及其适用

   二 保险赔偿中的因果关系

   三 保险赔偿中的举证责任

   四 本案与张丕林案的关系

   五 结语

    (一)《保险法》应提高与相关法律的衔接程度

    (二)保险条款制定应更严谨

  分业体制下金融控股公司的规制

   一 问题概述

   二 透视金信信托

    1.实际上的金融控股公司——金信信托

    2.金信信托扩张之路

    3.金信信托崩溃前危机四伏

    4.金信信托与众多上市公司关系错综复杂

   三 本案简析

    (一)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明确的界定

     2.股权结构复杂,内部关联交易规模较大,存在着大量的风险隐患

     3.扩张迅速,对于操作的合法性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

     4.信息不对称,给金融控股公司为了某种不正当目的传播误导性消息创造了可乘之机

     5.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受地方政府影响较大

    (二)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使其规范化

  信用卡客户信息安全的法律分析

   一 保障信息安全是信用卡经营者的法律义务

   二 黑客窃取信息等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后,银行卡客户的隐私权和财产权受到侵害

   三 责任归属

    1.黑客等直接窃取或泄漏资料者的责任

    2.发卡银行的责任

    3.受发卡银行等委托处理有关业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责任

   四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护信用卡客户的信息安全

    1.修改《刑法》关于黑客犯罪的条款,为打击入侵金融类系统,破坏、窃取信用卡等金融信息的犯罪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2.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

    3.即将颁行的“银行卡条例”应进一步明确发卡银行、信用卡联合组织、第三方服务组织等在信用卡客户信息安全方面的责任

    4.金融监管部门应着手制定有关的行政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规定发卡银行等在信用卡数据外包以及信用卡客户信息泄露事实发生后的责任

  2005年上市公司收购案例点评

   一 2005年上市公司收购总结

   二 案例点评

    (一)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收购——“银泰系”举牌百大集团和鄂武商

    (二)以退市为目的的有条件要约收购——中石油收购三家子公司

    (三)焦土反收购战术——*ST美雅计提坏账准备

  德隆兴衰及其法治启示

   一 德隆兴衰的事实考察

   二 德隆兴衰的原因分析

   三 德隆兴衰的法治启示

    (一)华融托管德隆的逻辑

    (二)如何防止“德隆”复制

     1.金融法治改革

     2.公司治理改革

     3.完善企业破产制度

  银行卡短信诈骗的若干法律问题

   一 银行卡短信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

   二 法律责任

    1.所涉及的各种法律关系

    2.法律责任

   三 综合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防范银行卡短信诈骗行为

    1.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机关要协同作战,加大查处、打击银行卡短信诈骗犯罪行为的力度

    2.电信行政管理部门、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并制定有关业务规则,规范电信、银行部门的服务行为

    3.电信、银行等服务部门要加强自律,不为犯罪分子营造温床

    4.用卡人要加强安全用卡知识的学习、运用,要谨慎保管卡片和密码

 前言

 《中国金融法治2007》征稿启事